西洋参地铝超标怎么办解决红皮:病

立枯病:Rhizoetonia solani kuhn.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又名&土掐病&。此病主要是发生在出苗展叶期。1~3年生人参发病重,受害参苗在土表下干湿土交界的茎部呈褐色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防治方法:播种前每亩用3kg50%多菌灵处理土壤;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病区,深约4~5cm,浇灌后,参叶用清水淋洗;发现病株立即清除烧毁,病穴用5%石灰乳等消毒处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苗床通风,避免土壤湿度过大。
人参软腐病
细菌性软腐病:主要为害根部。病斑呈褐色软腐,边缘清晰,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常数个联合,最后致整个参根软腐。用手挤压病斑,有白色菌脓溢出,具浓重的刺激性气味。病情严重时整个参根组织腐烂解体。植株地上部初期表现叶片边缘变黄,并微微向上卷曲;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状棕黄色或红色斑点。严重时全叶片呈现紫红色,最后叶片萎蔫。萎蔫由可恢复性发展为不可恢复性。 病原:病原为两种细菌:(1)石竹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 Starr et Burkholder ,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杆状,无荚膜,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2)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变种Erwinia carotovoravar. Carotovora Bya.,属欧氏杆菌属细菌。菌体为短杆状,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病规律:人参软腐细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土壤是软腐细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细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参根。当参根生长健壮,抗病力强时,病菌就处于潜伏状态。参根的各个部位均可成为软腐病菌的潜伏场所,尤以芽胞带菌率最高。当参根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或外部温、湿度条件适合时参根便出现软腐症状。发病后期常与镰刀菌、丝核菌等真菌复合侵染,病斑外部出现真菌的菌丝体。 防治措施:(1)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块栽参,防止土壤板结、积水;不使用带伤口的种栽,移栽时要防止参根受伤。(2)加强栽培管理,冬季及时防寒保护,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以减少伤口。(3)土壤消毒: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克/帘撒施混拌;80%乙蒜素乳油倍液喷淋;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1000倍液等。
斑点病(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 whetz.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为害叶片。茎,和果实成熟时也受害。6月中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后逐渐扩大,黄褐色,有波状轮纹,易破碎。被害茎及花梗出现暗褐色长斑。空气湿度大时,特别是雨季,病害的发生蔓延很快,严重时造成植株早期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上帘、插花防雨,搞好畦面、作业道清洁卫生;病害发生前或发生时用5%田安水剂400倍液;1∶1∶120倍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50%可湿性退菌特600~800倍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疫病: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t cohnsehrot.又名&搭拉手巾&。病原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7~8月雨季时发生。主要侵害叶片,茎和根部亦可受害。四年以上植株发病尤重。叶上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发展很快,一旦染病,全株叶片凋萎下垂,似热水烫,故而得名。根部染病,呈黄褐色软腐,根皮易剥离,内部组织呈现黄褐色不规则花纹,有腥臭味,发病后外皮常有白色菌丝,粘着土粒成团。在夏季连续降雨,湿度大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保持参畦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及时上帘、插花,防止雨水侵袭;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掉,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发病前用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洒;敌克松5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2~3次。
锈腐病:Ramularia panacicola zinss.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全年都能发生,6~7月为发病盛期。从幼苗到成熟期植株均能染病。主要侵害根、芦头及越冬芽,病部呈黄褐色干腐。根及芦头被害后,病斑初为黄褐色,逐渐扩大向内部组织蔓延,病部出现松软的小颗粒状物,从而使表皮破裂,刮去腐烂物质后,呈现凹斑痕,病部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界线,但细菌常从病部伤口侵入,加速烂根,最后使参根或芦头全部烂掉。根及芦头染病后,地上部最初无变化,后期在叶片上出现红色或黄褐色病斑,最后全叶变红色,凋萎死亡。越冬芽受害后,变黄褐色,往往在地下腐烂,不能抽茎生长。土壤粘重,含水量大,通气不良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严格挑选无病参苗,参地要充分耕翻,松土、上帘,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发病严重时,秋季挖起参株,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代森锌100倍液浸根勿浸芽苞10分钟,另栽于无病地。
菌核病:Sclerotinia SP.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子囊菌。此菌5~6月发生,秋后亦有蔓延。主要侵害四年生以上参根,芽苞、芦头亦可被害。根部发病初期外观无异常,但内部组织松软,指压易碎,后逐渐呈灰黑色软腐,被害部分长出白色菌丝,后期参根只剩皮和纤维组织,最后根皮内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致使根烂掉。病株地上茎叶前期略呈皱缩,后期枯萎死亡。春秋两季温度低,湿度大及土壤透气不良时,易发生蔓延。 防治方法:注意对参地早春排水,防止参畦湿度过大;早期发现病株,带土挖出,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再换入无病土;发病严重地块,挖出参根加工商品或消毒后另选地栽植。
猝倒病: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 Hesse.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常与立枯病同时发生,其特征是病菌自土表处,向上下两边蔓延,病部如开水烫过,呈暗褐色软腐,并收缩变软,苗猝倒而死。在坏死植物表面和其周围土壤上,常出现一层灰白色的菌丝体。在气候潮湿,植物过密,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同立枯病。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eola Uyeda et Takimoto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6~7月间发生,主要侵害叶片,茎、果实、种子也能感染。叶上病斑,初为黄色,逐渐扩大后成褐色,边缘清楚。中间呈灰褐色并有同心轮纹,上生黑色小点,后期易破碎成空洞。在气候潮湿时,病害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播前用1%甲醛溶液浸种10分钟,随后用清水洗净;架好参棚,防止过分漏雨和强光照射。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毁,展叶后用1∶1∶120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锌400倍液,5%田安水剂5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红皮病(左边为健株)
人参红皮病:亦称&水锈病&,参农俗叫&小红孩&,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日趋严重的病害,轻者为10-30%,重者可达80-100%,严重危及人参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人参红皮病的表现特征是参根表皮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褐色并伴有腐烂,人参地上部出现萎蔫,也有的人参植株地上部不出现黄萎现象,只是受害的根部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褐色,常有裂纹,单从地上部难以判断有无红皮病发生。 防治方法:及早整地和用隔年土栽参当年秋季栽参用地应于早春进行翻耕或刨地,经较长的时间风吹日晒雨淋达到熟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通气性,使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减少红皮病的发病机率。应大力提倡推广用隔年土栽参,尤其是农田栽,必须休闲1-2年。用隔年土栽参,是隔年经过两个伏天,可使土壤充分熟化,又能使土壤中的铁、锰离子氧化,排除发生红皮病的因素。应用多元素土壤调节剂,人工优化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实施生物修复工程,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沃土安&施入土壤后能促使二价铁、锰离子尽快氧化,消除隐。
人参日灼病:为生理性病害。人参为喜弱光植物。叶片上气孔数目在相同面积上比大田作物少几倍。光照过强时,气孔闭锁,蒸腾作用降低,时片上温度过高,超过自身忍耐能力,叶绿素受到破坏。进而使叶肉组织失水,焦枯。阳光直射是日灼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发病条件 参龄越小,日灼病越易发生。生育前期,叶片幼嫩,亦易发生。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会加重为害程度。 防治方法:1.调整好参棚内的光照,参棚前后檐长度要合适,棚顶遮荫要适度。2.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可在参棚前后挂帘。
蛴螨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又名白地蚕。属鞘翅目,金龟甲科。以幼虫为害。咬断参苗或咬食参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为害严重。白天常可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土下9~18cm找到。
地老虎 &&Agrolis ypsilon Rottemberg.又名&地蚕&、&乌地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咬断根茎处。白大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蝼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华北蝼蛄G. unispina Saussure和非洲蝼蛄Grg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两种。成虫或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断处常呈麻丝状。
金针虫 &&又名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主要有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和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liculastus两种。以幼虫伤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1. 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2. 灯光诱杀成虫。在田间用黑光灯或马灯或电灯进行诱杀,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内装适量水,水中搞少许煤油即可。
3. 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4. 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5. 毒饵诱杀。25克氯母乳油拌炒香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鼢鼠:俗称&瞎耗子&,是危害人参的主要害鼠之一。鼢鼠除吃参根、地下茎和嫩芽外,还在参畦内打洞窜道,把畦面表土拱起小土垄,严重影响参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人参成片缺苗减产,重者使整个参畦被毁。鼢鼠主要栖息于洞内,洞内的隧道长几米至几十米。除一般通道外,还有贮藏洞、居室、粪便排放洞和育仔洞。冬季,鼢鼠深居洞内。每年繁殖产仔1~2次,每次产4~6只。每年4~5月份和8~9月份活动最盛。主要在早晚活动,小雨和阴天可全天活动。鼢鼠怕光、怕风,如洞道通风漏光,它即堵洞。它的听觉和嗅觉也很灵敏。 防治方法:毒饵诱杀.:将大葱纵向切开,放入一些磷化锌再合上,用葱叶缠好,放入洞口内,用土把洞口封上,诱杀该鼠。人工捕捉:挖洞追踪或在洞口埋箭射杀,或在迎风的一面扒开鼠洞,让风吹入洞道内,人守在相反方向的另一洞口处,待鼢鼠出同时捕杀。
花鼠:又称五道眉、花黎棒。主要危害人参的果实和种子。分布于我国北方林区,喜欢栖息于山区针叶林、阔叶林里,大多在树根下作洞,也有的以倒木、朽木的树洞、石缝、石洞为穴生活。在地下洞穴里冬眠越冬。每年4月上、中旬出洞活动。一般在田间活动,在树上行动也很敏捷。6~7月份产仔,每胎约产4~6只幼仔。5~10月份为活动危害期,尤其是在人参红果期,咬食果实和种子,造成种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用5%~8 %磷化锌毒饵诱杀。毒饵配制方法是,将10千克大豆炒香,加100~200克植物油,再加500~800克磷化锌拌匀。毒饵配好后,把它撒在参地留种田的周围,约2~3米远放一小堆,或在花鼠出入的每个洞口,撒3~5粒,予以诱杀。用下套子和夹子等方法,进行人工捕捉。也可用猎枪打杀。
田鼠:也叫山鼠和野鼠。主要咬食人参根和参籽。田鼠善于挖洞,在参畦里扒土掘洞,咬食参根,咬断土中茎秆,使地上部植株枯萎倒伏。也常造成雨水从洞口流入畦内,使土壤过湿,造成参根感病而腐烂。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在畦边、畦沟或作业道上放置套夹、压板等捕鼠器具捕鼠。毒饵诱杀:用玉米、高梁或谷子等15千克加植物油0.5千克,混合,再加磷化锌0.5千克,搅拌均匀,做成磷化锌毒饵。投放在参园周围、畦沟内和作业道上,每隔一定距离投放一小堆,每小堆约10~15克,也可把它投放在田鼠经常活动的场所进行诱杀。
本文由康美药业中药资源管理中心结合药典、相关标准、专业文献、产地及市场调研编撰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康美中药网&并附加本文超链接。若您认为文章所引用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电:0。根际土壤性质对人参红皮病的影响--《土壤通报》1997年03期
根际土壤性质对人参红皮病的影响
【摘要】:对8个人参根际土壤研究结果表明,土壤FA/可提取总C比值与病情指数相关显著(r=0?722?n=8),FA高,使溶液中高铁还原并以有机络合铁的形态而被吸附于参根周表皮。红皮病发生与根际土壤pH上升有关。本文还研究了土壤中微量元素与人参红皮病的关系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435.675【正文快照】:
根际土壤性质对人参红皮病的影响①孙艳君李志洪曹国军田淑珍刘兆荣(吉林农业大学土化系长春130118)摘要对8个人参根际土壤研究结果表明,土壤FA/可提取总C比值与病情指数相关显著(r=0?722?n=8),FA高,使溶液中高铁还原并以有机络合铁的形态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曰丰;[J];特产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树彬,王清,陈慧娥,石丙飞;[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2期
雷梅,常庆瑞,冯立孝,陈同斌;[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徐栋,冯科,吴峰,邓南圣;[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姜益娟,郑德明,吕双庆,朱朝阳,伍维模,柳维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4期
俞天智,滕秀兰;[J];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王淑平,江源,贾书刚,鞠善宏;[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张鼎华,翟明普,林平,贾黎明,孙志蓉;[J];林业科学;2001年03期
王亚军,朱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鲍艳宇,颜丽,娄翼来,关连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刘心爱;[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军;[D];同济大学;2005年
蔡进功;[D];同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水强;[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曹广祥;[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肖彦春;[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付杰奇;[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刘先利;[D];武汉大学;2004年
卜元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刘保峰;[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赵励军;[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关松;[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侯雪莹;[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淑平,江源,贾书刚,鞠善宏;[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许永华,曹志强,宋心东;[J];人参研究;2004年01期
张连学,黄朝晖,魏云洁,李向高,杨继祥,弓晓杰;[J];特产研究;1998年03期
白容霖,张惠丽,曲力涛;[J];特产研究;2000年02期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J];土壤通报;2003年05期
陈英杰,徐绥绪,马启凤,裴玉萍,谢桦,姚新生;[J];药学学报;1987年09期
赵余庆,袁昌鲁,傅玉琴,魏学君,朱宏健,陈英杰,吴立军,李铣;[J];药学学报;1990年04期
窦德强,文晔,裴玉萍,陈英杰,马忠泽;[J];中国中药杂志;1997年01期
王艳华,肖雪媛,杨贵贞;[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8年01期
任杰红,陈林芳,张路晗,程睿;[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崇喜;[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秋利;[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刘胜群;[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志强,金慧,宋心东;[J];人参研究;2002年01期
赵曰丰,李晓明;[J];特产研究;1998年03期
赵曰丰,刘俊峰,李晓明,郭晶;[J];特产研究;1999年04期
赵曰丰;[J];特产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微微;[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秋利;[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荫初;[J];农村百事通;1997年06期
王春霞,王道本,周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闫海霞;郭世荣;刘伟;;[J];华北农学报;2010年04期
Gregory S.Gilbert
,袁军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李洪连,袁红霞,王烨,柴俊霞,黄俊丽,王守正;[J];植物病理学报;1998年04期
丁兆龙,高士仁,时呈奎,刘丁云,王术山;[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关桂兰,陈理,孟颂东,孔爱琴;[J];干旱区研究;1996年04期
曹福贤;隋玉香;张淑华;;[J];吉林农业;2005年12期
秦久刚,左宜和;[J];湖北农业科学;1988年06期
梁建根,张炳欣,喻景权,石江,陈振宇;[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曰丰;李晓明;;[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张克诚;Bakker P.A.H.M BL.C.vanL;[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晏立英;周乐聪;谈宇俊;沈明珍;单志慧;;[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胡江春;薛德林;马成新;王书锦;;[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刘庆丰;熊国如;王志远;吴兴兴;毛自朝;何月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燕嗣皇;;[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燕嗣皇;吴石平;陆德清;刘世怡;;[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吴石平;陆德清;刘世怡;燕嗣皇;;[A];中国植病学会西南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吴石平;燕嗣皇;陈小均;陆德清;;[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晓光;Chernin L马迎新;秦乃花;庞延东;;[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子捷;[N];河南科技报;2004年
青岛农业大学
姜卓俊;[N];山东科技报;2007年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朱兴正;[N];云南科技报;2007年
吴士平;[N];陕西科技报;2007年
吴桥县农业局
陈国新 赵风娟;[N];河北科技报;2008年
李静;[N];科学导报;2005年
苏永梅;[N];陕西科技报;2006年
晓春;[N];云南科技报;2007年
高太玲;[N];中国花卉报;2004年
黄兆胜;[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莉娟;[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何勇;[D];浙江大学;2008年
方敦煌;[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星;[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文;[D];吉林大学;2012年
张俊立;[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张舒;[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杜志兵;[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郑伟;[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滕文凤;[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赵鸿;[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李毅;[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黄珊珊;[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年关将近,很多家庭现在都已经在储备年货了,虽然有很多的美食可供挑选,但是大家也都还得注意了哦。武汉市最近通报了春节前食品抽检情况,虽然说这次抽检产品的合格率还是很高的,但是还是有不少糕点和饼干被检测出铝超标!食物安全还是要重视的哦,对于忙着备年货的家庭来说,以下一些年货还是少选为好!
  年货里的&伤肝食物&&
  1、葵花籽
  葵瓜子是过年时最常见的零食,也是很多人买年货的必选,走亲访友、闲话家常时最适合嗑嗑瓜子。但是你知道吗?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容易积存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此外,葵瓜子属高能量食品,需控制能量摄入的人最好不要吃,所以,患有肝炎的病人最好不要吃葵花子。
  2、方便面、香肠和罐头食品
  虽说过年的时候,餐餐大鱼大肉,根本没有方便面的用武之地。但那些因某些原因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却不得不把方便面当成了正餐。要知道,方便面等是肝脏的麻烦制造者,所以,能不吃就尽量少吃。此外,香肠和罐头食品常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经常食用也会增加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的负担。备年货的时候应该少选这些食物。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养生资讯
米是很好的减肥食品,各种米的功效各不相同,例如薏米就有排毒养...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上传于||文档简介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铝超标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