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急性低血压压该怎么办?

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怀孕四个月,检查说体位性低血压该怎么办啊?
怀孕四个月,检查说体位性低血压该怎么办啊?
上完厕所就开始冒汗,还头晕,有点想吐我去医院看了·医生说是体位性低血压,有点心律不齐·!我是怎么了?得好好休息了吗
多吃点有营养的吧,人家都补的一个个膘肥体壮的,孩子才好养活,真的,一定要多注意休息,营养跟上去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体位性低血压,当你从坐位、跪位、或蹲位快速站起时,重力使血液离开你的脑部。这就导致了血压的下降。坐位或平射时慢些起身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你好,过度疲劳及熬夜及心情不好时引起体质比较差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需要好好休息,规律进食,按时作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不要快速起身。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姿势性低血压_百度百科
姿势性低血压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睡醒、久坐、久蹲之后要起身站立时,会突然一阵晕眩,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姿势性低血压”
姿势性低血压症状
有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症状 ,状况轻微者可能只会短暂地晕个几秒钟就恢复了,但严重者则可能会严重晕眩而失去知觉。
姿势性低血压病理
人在蹲着的时候,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的血管受到挤压,血液不容易往下肢流动,下肢就会处于轻微缺血状态,时间长了还会感觉麻木。当久蹲后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复畅通,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
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是一定的,大量的血液涌向下肢,这样一来,头部的血液就不够用了,大脑也就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所以大部分人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的现象。在身体适应并调整过来后,大部分人的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所以,这种现象大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并不是贫血之类的疾病。
姿势性低血压好发对象
虽然姿势性低血压不像伤风感冒那样属於传染力强的病症,但根据医师的临床观察,国内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曾经有过姿势性低血压的情形,其中又以女性居大多数;而若以年龄来分,则是以老年人多於年轻人,另外则是孕妇。 由此可以窥知,这跟人体的神经反应、血液循环有关系。一般来说男性的血液循环比女性佳;而年轻人的血液循环又比年长者佳;至於孕妇,则是以妊娠中后期者居多,因为胎儿日渐长大,使得下身的血液回流不佳。
姿势性低血压眩晕时怎么办
当发生姿势性低血压引起的晕眩时,建议你最好赶快找椅子坐下,在家则可以上床躺下,以使脑部血液循环增加,减轻晕眩程度,也能够避免不支晕倒而受伤。
姿势性低血压预防
一、变姿势前先“活络筋骨”
不管是睡醒要起床前、久坐、久蹲要起身站立前,都要先暖身活络一下筋骨,再行改变姿势,才不易引起姿势性低血压。例如:右脚伸直后弯曲,交替做五次后,再换左脚做;然后双脚一起做伸展动作,再慢慢坐起来;停留五到十秒钟以后站起来,站起来以后不要马上走动,先确定没有晕眩的感觉后,再迈开步伐行走。
二、平常多运动,睡眠要充足
既然姿势性低血压的发生,跟血液循环不良有关系,因此,只要平常多动一动,不但能让身体筋骨灵活,也能让神经不致老化。如:游泳、慢跑、体操都是很好的运动。此外,早睡早起也是让身体健康、新陈代谢正常的重要法门,只要注意这两个要点,相信不但姿势性低血压将会鲜少造访你,身体也一定能变得抵抗力更好。
企业信用信息帕金森病人伴有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低血压急救流程
低血压急救流程
学习啦【逃生急救知识】 编辑:冠墩 发布时间:
  门诊和网络上经常有关于低血压的咨询,很多血压偏低的人,忧心忡忡,那么什么是低血压,低血压该怎么办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低血压方面的急救流程,供大家参考。
  低血压病人的急救流程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是体质偏弱的,在调整降压药物期间,一定要监测三个体位即卧位、坐位和立位的血压,注意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同时要注意变换体位过程一定要缓慢,不能突然从卧位直接到站立位,注意先从卧位到坐位,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在床边站立一段时间,确定体位变化后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时,才可以外出活动。一旦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不适时,立即平躺在床上,并要及时到医院调整药物治疗的方案。
  一般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基本上都能找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可以配合尝试以下治疗方法:
  (1)挤压腹部和腹部包扎;
  (2)快速饮用500ml左右的冷开水和睡觉时床头抬高10-20度;
  (3)采用特殊的姿势:抬高脚趾和大腿、交叉大腿并收缩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腰部抬高、体位变化要缓慢等;
  (4)可使用的药物:比如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吡斯的明对体位性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5)加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识别和危害教育并保持适当运动;
  (6)注意水盐平衡,保证每天饮水(1.25-2.5L/天),如果体位性低血压严重,可适当高钠饮食,一般建议10g/天(正常人每日钠摄入量应&2g)。
  与低血压有关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1、低血压休克:
  低血压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失液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神志模糊、淡漠、面色苍白、指端湿冷等严重的状况,这是低血压极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尽快送急诊抢救。
  2、低血压状态:
  低血压状态不同于低血压休克,多见于健康人,没有基础疾病,血压在90/60mmHg左右甚至更低,但是患者没有头昏、乏力、心悸和晕厥等低血压导致的症状,仅仅是血压偏低,而且变化不同的体位,比如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时血压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多见于体型偏瘦的年轻女性。
  低血压状态在年轻女性中非常多见,因为不是疾病,所以无需治疗。上大学时,和几个同学去献血,同去的几个女同学都因为血压低于90/60mmHg,而被拒绝,只有我一个人血压是标准的120/80mmHg,献血成功。
  有一次上门诊,来了一位40多岁的女性,拿着近3年的体检报告单,血压分别是98/60mmHg、93/56mm和92/55mmHg,她非常焦虑,觉得自己的血压一年比一年低,以后慢慢血压变成&0&该怎么办呢?我问有没有头昏、乏力、胸闷、晕厥、呕吐腹泻或进食不佳等情况,她回答说都没有,我告诉她没有关系,每次的血压测量本身就会有误差,只要没有基础疾病、没有血压偏低导致的症状,不用过分担心。结果她暴跳如雷,怒气冲冲投诉去了&&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从卧位到立位,3分钟之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多发于变换体位时,比如从卧位到坐位或者从坐位到站立位(如下图量三个体位的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比如头昏、眼前发黑、跌倒,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等,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居多。
  体位性低血压还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1)神经源性:多发生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比如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综合征等,与去甲肾上腺神经传递失败有关,包括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一般伴有自主神经失调导致的其他器官如膀胱和肠道功能异常。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既往身体健康,没有明确的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病史,,平时还在跳广场舞,以&突发晕厥1周&入院,检查排除了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但发现患者的血压,从卧位的160/90mmHg,站立后突然降低到60/30mmHg,眼前发黑,多次晕厥,最后确诊为&干燥综合症&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2)非神经源性: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缩窄)、血容量的下降(如脱水、肾上腺功能不全)和血管扩张(如发热、妊娠等),这些情况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没有高血压病史,主诉是一卧位就头痛欲裂,站立后好转,长时间不敢平卧。在门诊测得坐位血压90/60mmHg,血压偏低。后来让病人躺下,一躺下就出现头痛,再量血压200/120mmHg。这种情况不是常规意义的&体位性低血压&,他的症状是来源于&体位性高血压&出现的剧烈头痛。经住院检查,腹部CT显示肾上腺有一个巨大的嗜咯细胞瘤,因为肾上腺调节功能不全导致非神经源性的体位性低血压,转泌尿外科手术切除后症状消失。
  (3)药物源性:降压药物、利尿剂、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如特拉唑嗪、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都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
看过&低血压急救流程&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低血压急救流程]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48人看了觉得好
3566人看了觉得好
707人看了觉得好
【逃生急救知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传性低血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