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i方,怎么看图

关注今日:17 | 主题:135837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求助】固定效应模型到随机效应模型结论不一样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7年零2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做了个胃癌方面的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先检验时发现存在异质性,就换到随机效应模型,可是两次的结论不一样怎么办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unicornshi edited on
两次的P值一个小于0.05(0.004),随机模型又大于0.05(0.08),我该怎么办,是进行亚组分析么???谢谢各位老师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该得出什么结论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图一是固定效应模型图2是随机模型revman 4.2 完成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unicornshi 图一是固定效应模型图2是随机模型revman 4.2 完成两个图都要,分析一下其产生的原因。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荣誉版主
下结论要小心。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zhangdog 老大,我该怎么做呀,如何下手呢,是对人种进行分类后再次meta,还是什么呢,像这种固定与随机效应模型两种结论不一样是不是证实存在异质性呢,需要进行亚组分析还是什么意思啊我做的是基因多态性的meta,前面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因为我换别的基因型两两比较,也出现固定效应模型有异质性,结论提示两种基因型有差异,再换随机效应模型,就提示基因型无差异了。像这种情况下面该何去何从啊,谢谢高人指点:)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荣誉版主
1.从你的研究结果来看,研究间是存在异质性的,所以不好取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2.应该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如人种;或是研究质量等其他协变量,进行meta回归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异质性。3.从专业角度考虑,如基因连锁和人种有没有关系?或是地域有如美洲、亚洲有没有关第?然后进行亚组分析。4.请用剪补法计算一下,看看结果如何?如果剪补前后的结果没有很大差别(特别是与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应该相信你的结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荣誉版主
zhangdog 1.从你的研究结果来看,研究间是存在异质性的,所以不好取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2.应该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如人种;或是研究质量等其他协变量,进行meta回归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异质性。3.从专业角度考虑,如基因连锁和人种有没有关系?或是地域有如美洲、亚洲有没有关第?然后进行亚组分析。4.请用剪补法计算一下,看看结果如何?如果剪补前后的结果没有很大差别(特别是与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应该相信你的结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说得真棒( ⊙ o ⊙ )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zhangdog老大,我先做下亚组分析,然后把结果再传上来,谢谢老大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关注今日:17 | 主题:135837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求助】同一个森林图中可以既用固定效应模型又用随机效应模型吗?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3年零34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一段时间投了篇mata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某病症的疗效,对其中一个疗效指标按照不同时间点进行亚组分析,本来想做一张森另图,结果2个时间点(I2=35%和I2=0%)需要按照固定效应模型,有1个时间点(I2=64%)要用随机模型,我就按照不同的模型分别做了两张森林图,投稿后,审稿人说文章图太多了提出需要把两个图进行统一(figures 6 and 7 can be unified even if the method of analysis differed),我想请教各位大侠,同一个森林图分亚组可以既用固定效应模型又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吗?如何操作啊?我应该如何处理,谢谢各位了!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补充一下,文章是用revman5.1.0做的统计,谢谢各位!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个人观点:首先,建议兄台下次最好能够将你所使用的软件一并告知,以利于想解答的战友。一般来说,随机效应模型可以替代固定效应模型,但固定效应模型是不能替代随机效应模型的,因此,建议你统一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别采用固定、随机模型成图,再将图形合并,最简单的方法为在ppt中进行。仅供参考,祝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一般亚组分析遇到有一个有异质性的话我就都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想分开来显示,选择PS之类的辅助软件。一直用stata,说错了请拍砖。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各位!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荣誉版主
stata和R可以同时显示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的汇总结果,但是分开来分别显示,不行。需要PS。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zengxiantao 个人观点:首先,建议兄台下次最好能够将你所使用的软件一并告知,以利于想解答的战友。一般来说,随机效应模型可以替代固定效应模型,但固定效应模型是不能替代随机效应模型的,因此,建议你统一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别采用固定、随机模型成图,再将图形合并,最简单的方法为在ppt中进行。仅供参考,祝好!曾兄,这个“统一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个人觉得有些不妥,在REVMAN中默认的是固定效应模型,有教材也说先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明显异质性,再利用解决异质性的三把斧(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随机效应模型)逐一尝试解决。难道在stata里不同吗?以上是个人之见,如有不妥,望各位指正!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cwfeng2009 曾兄,这个“统一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个人觉得有些不妥,在REVMAN中默认的是固定效应模型,有教材也说先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明显异质性,再利用解决异质性的三把斧(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随机效应模型)逐一尝试解决。难道在stata里不同吗?以上是个人之见,如有不妥,望各位指正!呵呵,陈兄,您所言很有道理,且在stata、revman、R、CMA等软件中并无不同。楼主问的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某病症的疗效,对其中一个疗效指标按照不同时间点进行亚组分析”,也就是说在亚组分析时产生了不同的异质性情况,那么,我所言是否正好吻合您的“利用解决异质性的三把斧(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随机效应模型)逐一尝试解决”中的第三把斧(REM)呢?诚然,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切不可作为定论,欢迎并感谢各位战友给予指正!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zengxiantao 呵呵,陈兄,您所言很有道理,且在stata、revman、R、CMA等软件中并无不同。楼主问的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某病症的疗效,对其中一个疗效指标按照不同时间点进行亚组分析”,也就是说在亚组分析时产生了不同的异质性情况,那么,我所言是否正好吻合您的“利用解决异质性的三把斧(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随机效应模型)逐一尝试解决”中的第三把斧(REM)呢?诚然,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切不可作为定论,欢迎并感谢各位战友给予指正!曾兄,最近较忙啊,很少现身,哈哈。难得有机会,给我指正下这个帖子,点拨下我的愚昧。/bbs/topic/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cwfeng2009 曾兄,最近较忙啊,很少现身,哈哈。难得有机会,给我指正下这个帖子,点拨下我的愚昧。/bbs/topic/确实进来异常的忙碌,很多时候都是简单的上来看一下就闪人了!指正不敢当,点拨愚昧更是诚惶诚恐!园子里高手云集、卧虎藏龙,我只是某方面略懂的小马仔而已,是来学习的呀!好的,按照陈兄的安排,就斗胆去学习下陈兄的帖子,并看看能否发表几句不成熟的言论不?有冒昧不当之处,还请斧正哟!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苹果/安卓/wp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显身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本帖最后由 done_1981 于
15:55 编辑
各位前辈好,
本人是EVIEWS小白,因为做论文的缘故接触到回归分析及EVIEWS,现在遇到麻烦,还请各位前辈能给指导一下.
我的数据是个平衡长面板(BALANCED PANEL),三个国家46年.找到相关数据后,在考虑散点图和曲线拟和工具结果的基础上将回归模型设定为:Y?=C+a*log(x1?)+b*log(x1?)^2+c*log(x1?)^3+d*log(x3?)
按照一面面板数据的操作方式,我先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检验通过证明没有单位根,数据平稳.接下来就是模型形式的选择了,先通过EVIEWS自带的Redundant Fixed Effects - Likelihood Ratio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间选择, 结果支持使用固定效应.但是在接下来做 Hausman Test for Correlated Random Effects 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EVIEWS要求在做这个检验时将Estimation Method设置为Random的,但是我按照这个设置之后, 系统提示如下
&Random effect estimation requires number of cross section & number of coefs between estimator for estimate of RE innovation varaince& 这个提示的大概意思什么?是说截面数量要大于变量系数数量才能进行随机效应估计么? 我的方程形式是不能改变的,即使我舍弃X2?和X3?两个变量我的变量系数依然不小于截面数量啊. 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啊.
虽然现在的主流就是做固定效应,因为随机效应有诸多问题,而且有的教材,譬如说萧正的教材也提到了了这一点,但是我比较担心答辩的时候有***的会问怎么能确定就用固定效应而不用随机效应这样的问题.
另外,面板数据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怎么来检测啊, 看残差RESIDUAL的图么?
本人刚上论坛,米不多,但如果前辈们能给予帮助,仍愿倾囊相赠,聊表谢意!
我把遇到的问题发在EVIEWS的论坛上,EVIEWS的客服工程师回复说当截面数小于变量系数数量时,在EVIEWS下只能做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现把提问和回复的内容贴上,供大家参考.
on Fri Oct 19,
on Fri Oct 19,
I am an Eviews 7 user and now I am doing a panel regression with this software. My data set includes 3 countries for 46 years(). The form of my function is:
Y?=C+a*log(x1?)+b*log(x1?)^2+c*log(x1?)^3+d*log(x3?), the intercept &C& is expected to be cross section sepicfic.
My procedure goes like this:
Firstly, I run the &Unit root test&. Since the result of this test shows that my data does not have a unit root, I turned to the next step of fixed/random effect model selection.Unfortunately, I encountered some problems in using the build-in function of Fixed/Random Testing.
There are two testing funcions for fixed/random selection,&Redundant Fixed Effects - Likelihood Ratio& and &Hausman Test for Correlated Random Effects&, to perform the latter test, I need to estimate my model with&&random effects specification.But once I select the &random& choice in Estimation method, Eviwes refuses to run estimation and the following warning has been given: &Random effect estimation requires number of cross section & number of coefs between estimator for estimate of RE innovation varaince&. How can I solve this problem?
on Fri Oct 19,
pm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between estimator which is required for construction of the random effects estimator uses cross-section averages as data. Since you only have three cross sections, the between estimation has only three observations to estimate all of the parameters of your model.
You'll need to stick with the fixed effects estimator
载入中......
cxpcxp2005 发表于
对的谢谢回复.
你的意思是说EVIEWS不能在截面数量小于自变量系数的情况下做随机效应估计? 有什么办法或者其他软件能做呢?
已经解决了,只能从理论上来讲随即效应与固定效应各自要求的假定条件了.谢谢cxpcxp2005
同学的回复.
楼主解决了吗?是不是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固定效应模型了?
顶起来~~~~~~~~~~~~~~~~~~~~~~~~~~~~~~·
done_1981 发表于
已经解决了,只能从理论上来讲随即效应与固定效应各自要求的假定条件了.谢谢cxpcxp2005
同学的回复.楼主肿么解决的吖?能够赐教一下
看回复是只能用fe。
解决了也说一下怎么解决的啊
本帖最后由 edsioncjlu 于
08:02 编辑
我遇到一个神奇的情况,变量就4个,截面有7年,可是还是提示错误。。。
有同学解释是,变量个数不是按照自变量的数目,而是与截面单元的乘积,,,这就是为何看上去截面数大于变量数,实际依然无法进行随机效应。。。。。。
这就有问题了,到底多少截面与变量数目的比例可以做随机效应????
补充提问:面板数据必须有固定或随机效应吗?选项里的none是无效应吧,选择它的依据是?
浏览过的帖子
浏览过的版块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苹果/安卓/wp
天高任鸟飞
天高任鸟飞
积分 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抢沙发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面板数据模型的精要是选择模型的类型,但是选择的标准具体是什么或通过怎样的检验还请高手指教,如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或者有这方面好的资料望能不吝分享!非常渴望得到答复。我的邮箱是
载入中......
古墓派预测分支
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
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原假设是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备择假设是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相关(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计算的Hausman统计量用H表示,EViews中用chi-sq statistic表示,它服从卡方分布,EVIEWS中还给出了其概率值,如果相应的概率低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就拒绝原假设,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注:在eviews中分析panel data 中,用Huasman检验判断是采用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随机影响模型。在views-fixed/random effects testing-correlated random effects-hausman test。下面给出EVIEWS结果的列表框架:test summary&&&&&&&&&&&&&&&&&&& chi-sq.statistic&&&&&&&&&&&&& chi-sq.d.f&&&&&&&&& prob.cross-section random&&&&&&&&&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0:07:06编辑过]
Out of difficulties, makes miracles.
我也想知道。。。。。。。
如果通过Huasmna检验 则拒绝原假设 选择使用随机效果效应
2楼说的对,4楼不对,应该是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我的eviews5没有这项检验啊,2楼的你用的哪个版本
Hausman统计量检验一般在Eviews6.0的版本中有这个功能。
5.1以后的才有
路过,呵呵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关注今日:17 | 主题:135837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共享】meta分析中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26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在Meta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怎样理解这两种模型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让十个学生去测量操场中的同一根旗杆,旗杆长度的测量值 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效应模型;然而如果让一个学生去测量操场上长度不同的十根旗杆,旗杆长度的测量值则是随机效应模型。
一般来说,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结论偏向于保守,置信区间较大,更难以发现差异,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如果各个试验的结果差异很大的时候,是否需要把各个试验合 并需要慎重考虑,作出结论的时候就要更加小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Meta分析本来就是用来分析结论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临床试验,通过Meta分析提供一 个 可靠的综合的答案,如果每个试验的结果都一模一样,根本就没有必要作Meta分析,因此要通过齐性检验来解决这对矛盾。
一般来说判断方法是根据I2来确定。
1.就是根据I2值 来决定模型的使用,大部分认为>50%,存在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50%,用固定效应模型,有了异质性,通过敏感性分析,或者亚亚组分析,去探求 异质性的来源,但是这两者都是定性的,不一定能找到,即使你做了,研究数目多的话,可以做个meta回归来找异质性的来源
2.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因为如果异质性很小,那么随即和固定效应模型最终合并结果不会有很大差别,当异质性很大时,就只能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所以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随机效应模型
3.还有一种,看P值,一般推荐P的界值是0.1,但现在大部分使用0.05,就是说P>0.05,用固定,≤0.05用随机效应模型。
但是这些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存在争议,如果你的审稿人是其中一种,你和他相冲突了,你只能按照他说的去修改,因为没有谁对谁错,但是现在你的文章在人家手里,如果模型不影响你的结果,你就遵照他们的建议
但是,也不必过度强调哪种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异质性根源。meta分析中,异质性是天然存在的。如果异质性较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可靠;如果异质性较大,则建议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但仍然需要通过敏感性分析,寻找到异质性根据,以消除其影响。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mark 学习了 谢谢司老师!呵呵。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到很多,谢谢楼主提出我遇到类似的问题。感谢老师对我们这些新手的支持。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正对异质性很小,但却使用了随机效应模型的感到困惑,读了此文受益匪浅,谢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老师,随机效应模型应用D-L法,但是我在RM5.2工具里,一步一步来,最后还是H_M法,有影响么?而且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之后,I2还是>50%,怎么描述它呢 ?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真是受益匪浅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针对随机效应模型或者固定效应模型,都有M-H和I-V两种,那又该如何选择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感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分享!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受教啦 谢谢老师对于我们新手的帮助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新的一战 受教啦 谢谢老师对于我们新手的帮助其实我也是新手,大家共同学习吧。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太感谢了,醍醐灌顶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请问下司先生战友:我的研究是关于SNP与药物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我的纳入文献共计6篇(含10组研究),现外审专家回复关于模型选择的建议如下:It is better to use always the random effect model, unless the number of study to merge is really small. This also allows a bette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three models (dominant,recessive, allelic).我的研究中显性基因模型是使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因I平方值大于50%;隐形基因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I平方值小于50%。我当前困惑的是,外审专家是否建议我全都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是随机效应模型?因为我的纳入文献较少。恳请战友指点迷经!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对SNP了解的比较少,可能帮不到你,抱歉。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感谢楼主分享。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异质性的根源通常有哪些,如何寻找?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异质性可能来源于人群、试验方法、种族等等因素,可通过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等方法来查找异质性来源。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习了!!!谢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麻烦您问一下,有相关的文献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楼主,学习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回归没做过,可以学习一下。谢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老师!请问老师,I2>50%时,stata作敏感性分析时,指令是选择Random吗?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