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认真听讲 积极互动的互动,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创设互动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课题开题报告
> 创设互动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课题开题报告
创设互动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课题开题报告
来源:毕业论文网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班级的环境应与当前的教育内容相结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有发现和表达的机会,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国内关于相关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在新《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上海、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都进行了环境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上海中山幼儿园通过研究总发现,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存在模式化现象,教师们也都知道到要让幼儿参与到主题墙的创设中来。但是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却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补缺式&,还有一种是&填空式&,其实这两种参与模式,都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教师并没有把这一过程创设视为一个良好的教育课程,幼儿从中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参与活动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南京师大幼儿园在《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课题中提出,教师要重视家长的参与价值,对幼儿的帮助并没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环境:环境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2.互动:所谓&互动&,其基本含义便是两个不同主体间相互的行动、行为。3.幼儿园互动式环境:幼儿园互动式环境就是引入&互动&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本,重视幼儿的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倡导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师幼与环境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重视幼儿作为&互动体&的价值,通过集中和分组、集体和个人、室内与室外、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互动教学和互动实践,引导幼儿体验大自然中的情感互动、生活中的行为互动,初步萌发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形成全新的、立体式的互动式环境。4.主动发展:不靠外力促进,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自愿地发育、进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与环境创设》。
  (三)福禄贝尔的环境理论。
  (四)蒙特梭利环境理论。
  (五)瑞吉欧环境理论。
  三、研究目标
  (一)通过互动的环境创设,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获得直接经验。
  (二)通过互动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增强创设教育环境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利用家访、家长讲座、日常沟通等形式指导、鼓励家长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活动,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可以互动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四、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如何引发孩子主动提出创设主题环境的意愿和动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主题墙面(幼儿与墙面环境互动)。
  (二)研究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选择相关的、合理的、有趣的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师幼互动)。
  (三)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家园互动)。
  五、遵循的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二)渗透性原则。
  (三)整合性原则。
  (四)育人性的原则。
  (五)安全卫生性原则。
  六、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2.行动研究法。3.文献法。
  (二)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计划用2D3年时间完成,在学年度用四个学期时间开展研究,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将全部研究结果汇总、分类、整理、撰写成果报告。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主观条件:第三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一级一类公办幼儿园,设有大、中、小11个教学班,收托300多名幼儿。拥有一支教育经验丰富、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大专以上学历占9096。幼儿园组织机构健全,科学管理规范,实施科学育儿,社会声誉好。近年来,多次受到教委上级领导机关嘉奖,是我县&早期教育示范基地&幼儿园之一。
  (二)客观条件:幼儿园领导科研意识强,坚持科研兴园的指导思想,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幼儿园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图书资料较为丰富,设备设施及活动经费各方面能够提供有利保障。
  八、成果形式
  (一)课题研究报告
  (二)园本教科研成果集《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集》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照片集》
  (四)《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论文、案例、反思集》
  (五)《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录像集锦》
下页更精彩:1
创设互动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推荐关注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_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注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一个成功的活动,离不开有效提问,更离不开有效回应。让我们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讲究提问的策略,将尊重幼儿落实到实处,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是教师进行活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好的提问,有效提问,是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最终引导幼儿进入知识的殿堂。因此,老师要通过目的性提问、开放性提问,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孩子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成效。
(一)目的性提问
有效提问必须是简洁明了、切入目标和有重点的。首先,我们要考虑提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主题有关吗?问题提出后,孩子们能否紧扣主题展开讨论,是否围绕目标。其次要考虑这个问题清楚吗?孩子可以回答吗?如&你喜欢白天还是黑夜?为什么?&这个问题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有自己亲身的体验,说出了许多喜欢白天和黑夜的理由。我们抓住每次提问的机会,进行目的性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探索,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开放性提问
有效提问是促进幼儿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推动器,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是开放的、有挑战的,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还应该是有层次性提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难度大较灵活的问题,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请中等能力的幼儿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请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能力回答老师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二、有效回应,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在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应对来自孩子的多种信息,要时刻准备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采取多变的回应策略,灵活有效地回应幼儿。我们可以采用亲情式回应、追问式回应、双向式回应,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关注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园互动合作促进幼儿教育和谐发展的探索
家园互动合作促进幼儿教育和谐发展的探索
【摘要】随着大教育观的日益深入人心,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已成为当前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双方作为教育主体,它们之间的“双主体”互动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家园双方教育资源和利益的融合、共享,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正向活动。本文试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阻碍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实现双主体互动的原因,从幼儿园组织文化、家庭多元需求等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入手,进行有效策略及途径的探究,从而促使家园双方树立起共同的幼儿教育价值观,追求的幼儿发展目标渐趋一致;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正向的互动和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关键词】家园互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幼儿教育的影响是复杂的,可分为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相对说来是显性的,在一日活动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而家庭教育则相对比较隐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隐含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幼儿来说,它的作用或许大于显性教育的影响。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正向的互动和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1.现阶段家园互动合作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大教育观的日益深入人心,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已成为当前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有研究表明:家园合作的过程也是家长和教师双方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它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教师则能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对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有了较高的认识,在行动上也有了不少有效的举措。但是,其关注面还比较狭窄,研究内容多局限在孩了的突出行为或园方的教学要求上,较少涉及诸如幼儿园组织文化、家庭多元需求等地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深层的因素,往往治标不治本,对家园合作教育的速度和质量促进影响不大;在家园合作方式上,幼儿园常常忽略了家长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较少留给家长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家长在家园合作互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真正发挥家园合作互动的实效。建立在平等互动基础上的家园双方教育资源和利益的融合、共享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家园双主体活动。因此,只有家园双方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进行优势互补,形成正向的互动和教育合力,才有口可能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2.影响良好家园互动合作的主要因素围绕家园合作“双主体互动”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从幼儿园组织文化、家庭多元需求等一些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深层的因素入手,从家、园两方面出发,找出“家园互动”存在的问题,便于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工作。2.1 幼儿园方面(教师)。2.1.1 对家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开展存存片面主观现象。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上好班、教好孩子就行了,家长工作做得好与歹都无关紧要;有的教师则认为家长工作做好了,其他事情就都好办了,走入了家园互动的误区。开展家长工作则以幼儿园为中心,只从自己工作需要出发要求家长配合,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家长会的基本模式是教师主持、主讲,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等。2.1.2 不善于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有些教师常抱怨家长工作如何难做,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少有成效,没有客观地考虑家长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更没有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有些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视自己为绝对权威,较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居然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2.1.3 不善从家长身上挖掘教育资源。大部分教师只知道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没有意识到来自家长身上、幼儿家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白流失;有的意识到了重要性,却不善收集、组织、整合,工作缺乏系统性。2.1.4 家园联系方法单一,灵活性不够。教师一般最为常用的“家园联系”即家长接送孩子时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这种方式易忽略不常由父母接送的孩子;还有一种是使用“幼儿成长档案”随时记录、定期下发,虽然能把一此较复杂的问题讲清楚,但不能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家访工作因考虑时间因素,常“一次性”解决而忽略个别幼儿的随机家访,如特殊幼儿、插班生等。家园沟通在时间安排、空间利用等方面没有充分得到挖掘。2.2 家庭方面(家长)。2.2.1 对保教工作目标不了解,幼儿教育观念陈旧、滞后。有相当部分家长仍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生理发育轻心理疏导,忽视孩子独立人格,对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值,严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十分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显得被动、盲目、主观。家庭教育则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是关注孩了发展的结果,而不注重教育的过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2.2.2 对自己的教育职责不明确。有的家长认为反正幼儿园会教会孩子一切的,孩子交给老师管理就是了,将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归咎于工作繁忙,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还有的则认为幼儿园就是带孩子的,老师能照顾好孩子不出安全问题就很了小起了。在认识上对双方的教育职责陷入了误区。2.2.3 个体差异性影响家园互动质量。有的家长有参与意识却不善于与老师沟通;有的因没有得到老师的指导而担心做不好,有退缩、拒绝现象;而有的家长文化层次较低,加上家庭教育知之甚少,更是谈不上与教师或幼儿园互动。由于家长的个人知识、经验、能力、需求的差异,造成了家园互动的障碍,无法做到与幼儿园配合并同步施教。综上所述,家园双方这样的角色定位、思维定势,造成了双方关系的不平等,其所带来的结果是对孩子造成教育环境的失衡,幼儿园与家长间的矛盾日益增多,不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使家长从幼儿园教育的旁观者角色真正转变为教育同伴者的角色,从而逐步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引导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把握;使幼儿园对于家长的外部要求真正内化为家长合作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开展家园互动的具体策略在对我园家园互动现状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途径展开了具体工作:3.1 积极搞好教育指导,树立家园互动新观念。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使百分之九十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吸引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建立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呢?我们认为,只有认同,才有真正的接纳和支持。要开展家园互动合作,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必须从思想上对家长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必须把家长工作做到细微处,以诚心换真心,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者。当前,应从五个方面搞好家庭的教育指导。3.1.1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要经常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时间,利用家园联系册、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活动成果展与汇报会、便条或电话联系及家长园地、家访等机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办法,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一致。“要不断提醒家长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力宣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应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摒弃为子教子、为家教子的狭隘意识,帮助家长树立大教育观,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3.1.2 帮助家长养成良好的教养态度。要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养态度,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对他们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惯溺爱、独裁专制,而应讲究民主、平等,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比如,可把一些教育调查的结果(如溺爱型的家长容易导致孩子情绪不稳,意志不强,交往困难,形成任性、固执或依赖、自卑的性格;专制型的家长容易导致孩子情感冷漠、孤僻自卑,形成粗暴、敌视或逃避、固执的性格;放任型的家长容易导致孩子自控力差、自尊感弱,形成冷酷、攻击的性格;民主型的家长容易培养孩子自信心、合群性,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告诉家长,使家长感受到错误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危害,正确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益处。3.1.3 支持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彼此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和一些成功的做法,并注意推广家长成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能力。可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请在某一方面有较好经验的家长进行介绍,让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育孩子的艺术。3.1.4 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要经常向家长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比如,通过实例向家长讲授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感知觉逐渐完善,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对较复杂的空间、时间认识较差: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等,使家长具备必需的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教育孩子做好充分准备。3.1.5 增强家长与幼儿园教育配合的意识。“幼儿教育是由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的,三者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孩子生动活泼成长的道理,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这可利用班上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这一事实,向家长说明其中的奥妙。例如,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喜欢举手发言,发言的质量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经常鼓励孩子提问,不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家长都给予鼓励,从而养成幼儿勤于思考的习惯。近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家园活动,如召开全园家长会、专题研讨会,开展“家园同乐”亲子游戏,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开设家教园地、班级家园栏,建立家园互动网站。”组织教师专门为0-3岁孩子家长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向家长宣传科学教养幼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教育是老师的事、家长只要管好幼儿的衣食住行等传统观念,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作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同时,注意引导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也为开展家园互动合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3.2 坚持与时俱进,搭建信息互动平台。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当前幼儿园家长工作,无论从理论的深度还是实践的广度,均出现了一些误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3.2.1 忙碌的家长没有时间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家长的“私人空间”概念非常强,不喜欢别人去打扰。因此,较为忙碌的家长根本没有时间接受老师家访,接送孩子的任务也往往被长辈或者保姆所代劳,对孩子在园的具体情况很不了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正常联系,在当幼儿出现一些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沟通、及时交换意见、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甚至会延误孩子最佳的教育时机。3.2.2 沟通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沟通内容和目的不协调。在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表现出了教师与家长合作中双方地位不等,往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教师指挥,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很少考虑到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形成“我叫你来”、“我说你听”等一些局面,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难免会感到心理上受到一些压抑;而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教师也仅仅是把书报杂志上有关幼儿教育的文章摘抄一些,放到“家长园地”里;还有很多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目的不明确,等等。从而,使一些家长认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的错误思想。这样,不仅使我们的家园共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而且影响了孩子们良好的教育。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幼儿教育必须适应这一要求,以信息网络为手段,积极搭建家园互动平台。网络环境下的家园共育,可以通过网络的及时性、敏捷性、互动性特征,使教师和家长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第一,从观念上引起教师与家长的认同。构建幼儿园家长工作网络平台,能直接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双方能够懂得家园共育的核心是要以儿童教育与发展为中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双方能够思想融合,达成共识,形成观念认同。第二,从行动上有效地促进家园联系。通过构建家长工作网络平台,能够让教师与家长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起主导地位,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小班某幼儿在幼儿园总是哭,情绪不稳定,她的家长平时又忙于工作,也很少来园和教师交流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后来,当这位家长在网站上看到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小朋友的表现后,主动在网上留言,及时与老师沟通,使孩子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网络使工作繁忙的家长与教师能及时地交流、及时的沟通,缩短了相互间的距离。第三,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当家长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有效沟通模式,就能够对幼儿的教育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计划,同步教育,共同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目的。这几年,我们针对网络已经普遍进入幼儿家庭的实际,有的班级利用网络交流这个新载体,建立了班级主页,拓宽家园互动的空间。班级主页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一般设有主页、温馨小贴士、班级教师、教育传真、教育资源、我的小宝贝、我们的活动等栏目,并结合班级特色,营造出班级的亮点,真正做到了四公开:即教师形象公开、教育安排公开、教育成果公开、家园互动情况公开。据初步统计,今年开学近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全园已有230人次访问过其中的一个班级主页,班里有条件的幼儿家庭,都参与了班级主页的交流。通过建立班级主页,使幼儿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了幼儿园的重大教育活动及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了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希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了家园的互动合作。3.3 组织主题活动,构建家园互动的框架。幼儿园的主题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相互鼓励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才能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助上一臂之力。3.3.1 主题构建中的家园互动。新课程中每个主题活动下都有明确的“家长工作”,而这些“家长工作”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有的是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的,有的是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作活动准备,有的是要求家长一起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有的则是要求家长带领幼儿一起通过参观获得新知识的,这些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每次教师通知下去,家长们都能积极配合好幼儿主题活动的开展,带领孩子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制作一些供幼儿进行活动的“玩具”。在探究《保护地球》的主题时,资源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和家长带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他们发现即使垃圾很讨厌,但它是个很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垃圾制作玩具,体验到废物是可以重新利用,变成有用的东西,增强了幼儿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在探究《树》的主题时,幼儿还想知道更多的树种,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寻找更多的树种,对树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种参与,使家长也理解了“收集材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就是动态学习的过程”。在以后类似的主题构建中,家长们都很积极很踊跃,不仅思想上非常重视,而且都把其作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契机。正是家长的不断努力配合,主题活动才得以顺利地开展,孩子在主题活动中快乐的学习、成长。同时在主题的构建中,可以说既配合了幼儿园的活动,又使家长理解了“生活处处是教育”的理念,不断调整和丰富了与孩子相处的内容、方法,感受和思考着为人父母的角色——有爱又有心,尝试着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艺术处理孩子成长进步中的问题。3.3.2 活动过程中的家园互动。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专业技术优势,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家长参与,展示其各自的特长和风采,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如小班在中秋节前夕开展“做月饼”综合活动时,邀请了幼儿家长——面点师为我们带来了做月饼的模具,并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到了制作月饼的过程和方法;中班开展“为我们服务的人”社会活动时,邀请了同龄班家长——电工,现场为孩子们讲解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等常识;大班开展“我是航天娃”主题活动时,邀请家长讲述神舟飞船发射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如在一次“我爱航天城”主题活动中,许多孩子谈到了“火箭”、“飞船”、“发射”等语汇,老师立即布置任务,发动家长把有关飞船和火箭发射的资料带来,并建议家长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火箭模型。家长们了解情况后十分支持,有的带来火箭发展的图片,有的带来火箭发射的录像光碟,许多家长还与孩子共同动手制作了火箭、飞船模型,两个星期我们班汇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飞船、火箭十几件,为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家长的助教、参教,孩子们不仅观察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而且提升了整体素质。因此,这些年,我们十分注重让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在家园互动中的积极性,当好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充分发挥园级、班级家委会的组织优势,邀请家长带领孩子走向社会、走进载人航天发射场、参观农庄,领略本地的民俗风情。同时,我们还根据主题内容,开展“亲子活动”,并通过“亲子活动”促进新主题的生成:如“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帮妈妈做好事”、“送给妈妈的礼物”、“我的好妈妈”等一系列关于“妈妈”的主题活动层出不穷,一些亲子活动项目也悄然诞生,母女(子)合作以废为宝制作时装走秀“T”台、母女(子)合作包饺子、母女(子)制作水果拼盘等这些家长参与的活动,成为主题活动的活教材,既开阔幼儿的眼界,又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更好地发挥了家园合作的功能,推动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不断朝着家园互动的方向深入发展。3.3.3 教育评价中的家园互动。让家长评议教育绩效,是提高幼儿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每学期开学后,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通报我园前一阶段的教育情况,征求家长对本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家长评议上学期的教育绩效。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代表会、向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家长对我们阶段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议阶段性的幼儿教育情况。平时,设有意见征求箱、园长电话、网上园长信箱,畅通家长评议本园幼儿教育工作的渠道,随时接受家长的意见、建议和评议,不断促进家园互动。注重家长对主题活动的评议,活动开展前,有针对性地征求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活动中,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广泛及时地搜集家长参与活动的感受和评价,特别是让家长感受孩子对活动的参与过程以及老师对孩子的过程评价,让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活动后,不忘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评议主题活动,提高了活动的质量,有时还引发了新的主题活动,同时家长的参与,不仅积极回应教师,也是在不断感受、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行为改变的过程,为更好地参与下一次活动提供了动力。“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是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心声,也是家园互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和丰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可以使幼儿园和家庭紧密配合,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理解、沟通和信任。搭建好教育平台,组织主题活动,可以挖掘各方教育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只有通过发挥幼儿园和家长的优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融洽、安全、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注释① 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号,第一部分(保教:指导要点1).②③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第271页.④ 李生兰.《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223页.⑤ 陈国眉,刘焱.《学前教育新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69页.参考文献[1] 王青.《以社区为依托,建构家、园、社区共育平台》,《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2] 刘秀红.《围绕互动墙饰进行的实践与研讨》,《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3] 张博.《家园对话》,《学前教育》,2002年第6期.[4] 胡惠闵.《德国的家园合作实践》,《幼儿教育》,2002年第6期.[5] 宋卫红,杨为敏.《家园携手共同成长》,《学前教育》,2002年第10期.[6] 朱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7] 马萍.《谈幼儿教师与家长间关系的建立》,《安徽教育》,2004年第12期.[8] 陈国眉,刘焱.《学前教育新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9] 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01版.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促进孩子成长的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