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珠的功效粉放肚脐功效

→ 甲珠粉是什么东西?它
甲珠粉是什么东西?它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甲珠粉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作用?逍遥丸男士 可以服用吗,它对男士有什么作用
woloveyu1314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1945称赞:3
&&&&&&甲珠粉是动物穿山甲的鳞片经过炮制粉碎而成,主要治通经活络,治疮疡。可以,主要是舒肝理气,但不能长期服用。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40
参考价格: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
参考价格:¥16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
参考价格:¥1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甲珠粉同中药一起服用最多能服多..
甲珠粉同中药一起服用最多能服多..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甲珠粉同中药一起服用最多能服多长时间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糖尿病、老年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
帮助网友:400称赞:119
&&&&&&穿山甲是活血化瘀药,属无毒药,需根据您的病情来决定服用的时间长短.如果您的体质不适合服用它的话,就算服用一两天也会有副作用,如果您的体质适合的话,长期服用也不会有问题!中医叫做:有是证而用是药.建议您告诉我们详细的病情,以便进一步给你建议!您的健康是我们努力和追求的目标,如果觉得回答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占医生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1705称赞:33
&&&&&&患者您好,您所说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对您的疾病状况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如需帮助的话,请您将您的具体临床病情表现,详细的描述一下,然后发表出来,以方便我们为您提供针对性的疾病治疗方案.
&&&&&&甲珠和三七西洋篸一起吃行嘛
&&&&&&以上是对“甲珠粉同中药一起服用最多能服多..”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38
参考价格:22
参考价格:4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急...
参考价格:¥35.6
活血化瘀,降浊。适用于痰浊内滞型高脂血症。...
参考价格:¥3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
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
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中医书友会第774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作者/向楚编辑/张亚娟校对/郭德明、勤莉、小熊、战士徐、党卫阁I导读:关于敷脐疗法,以前书友会发过两篇(回复“敷脐”可获得该专题)。前两天,小编在讲中药的书中也看到了关于敷脐疗法的相关内容,也是机缘,后来就看到了这篇五十种病的敷脐疗法,虽然不属常规治疗,但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嘛~肚脐治疗五十法肚脐治疗五十法,是笔者在三十年临床中从多方面收集起来的实效经验,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显著,且不受地域及习俗的影响,特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一、内科1、气血凝滞,寒结不通,心胃气痛:用鲜吴萸叶、鲜桔叶、石菖蒲、小茴香根各等分,共捣如泥加白酒适量烧热熨脐上,冷则重炒,反复敷熨,效果良好。2、高烧不省人事:活蟾蜍一只(癞蛤蟆)先在清水内淘净,后用白酒二两将蟾蜍洗净,再用快刀将腹剖开,对准脐眼速敷之,高烧即退,神自清醒。3、胃脘痛:桔子叶、吴萸叶、香薷叶若干,葱白三十根,共捣如泥敷脐中。得腹鸣、矢气即愈。4、谷丙转氨酶升高:用瓜蒂、秦艽各10克,青黛、紫草、黄柏、丹参、黄芩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6克,麝香1克,共研细粉。每用2克放脐中,用胶布固定,二日换一次,三次后转氨酶即可下降。5、癃闭、前列腺肥大:用独头蒜一个去皮,大栀子三个,食盐少许,共捣烂贴脐,胶布固定。效佳。6、前列腺肥大:艾叶60克,石菖蒲30克,共捣绒,炒热布包熨脐上。数次症解。7、胃下垂: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共捣如泥,敷脐外以膏药固定,每天早、中、晚加热熨一次,第四天换药一次。一般敷六次即愈。孕妇、吐血者忌用。8、遗尿证: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克,水煎二次去渣,然后熬成膏状。另用硫磺50克,白矾10克,研细合膏成饼,烘干研细装瓶备用。用时取粉0.2克敷脐上,再盖一块薄纸片,胶布固定,3~7天换药,二次即愈。9、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白矾、食盐各10克,共研细,用纸圈围脐周,填药在内,滴水于药上,小便即通。10、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鲜青蒿200~300克捣烂敷脐,纱布或塑料覆盖胶布固定,待排尿后即可去药。一般30~60分钟排尿。11、小便不通:葱三根连须叶洗净,白胡椒七粒,共捣如泥填脐中。30分钟小便自通。12、自汗、盗汗:五倍子5克,辰砂1克,共研细水调敷脐,一次见效,三次即愈。13、水肿腹胀:白芥子30克,公丁香10克,肉桂10克,白胡椒30克,共研细粉,分三份。每用一份醋调敷脐中,2小时换药一次。14、水肿腹大:甘遂30克研细,醋调敷脐周围,内服甘草水,腹水从二便排出。 15、腹胀如鼓:腰黄53克,拣月石18克,炉甘石17克,淡牙硝21克,冰片23克,麝香8克,共研极细粉末,每次填脐中0.06克,5~7天换药一次,胶布固定,逐水之力甚强。16、脾肾阳虚水肿:白术10克,党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硫磺6克,白矾6克。共研细敷脐,水肿可退。17、痰多(清稀)咳喘:麻黄、杏仁、细辛、甘草各5克研细,加葱五根,共捣如泥,敷脐中固定,可化痰平喘。18、慢性支气管炎:白术6克,党参3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研细敷脐中固定,三日换药一次。三次症除。 19、赤白痢:巴豆仁3粒,黄腊10克,捣成膏敷脐中,胶布固定。一日后即愈。20、脾虚水泻,消化不良:党参10克,白术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共研细粉,每次2克,水调敷脐,3~5次即愈。21、腹泻:胡椒粉3克,大米饭适量,调成饼贴脐中,外用伤湿膏固定,二日换药一次,一般三次泻止。22、风寒感冒:桑叶、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薄荷各3克研细,加葱白五根,白蜜一匙,共调为饼,外敷脐中。治无不验。23、肝硬化腹水、腹痛:用花椒(花椒目亦可)热熨脐腹。24、小腹寒痛:每周隔生姜艾灸脐中一次,以热为度。25、食积寒结:手揉肚脐,左右旋转。二、外科26、疝气:用小茴香根(或籽)适量盐炒,青木香、吴萸、广木香各30克研细粉,葱白半斤(洗净)捣如泥,同上药合匀炒热敷脐上,冷则加白酒再炒热反复熨脐。腹中鸣、得矢气即安。27、皮肤瘙痒:红花、桃仁、杏仁、栀子各5克研细粉,分三次填脐中,胶布固定,每日换一次。三次即愈。28、肠梗阻:先以麝香0.15~0.25克放置脐孔,外贴胶布固定;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或用暖水袋敷,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此方效佳,若在12小时无效者应用他法。三、妇科29、白带: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干姜6克,共研细敷脐中,胶布固定,三日换药一次。轻者三次可愈。30、月经过多: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硫磺10克,共研细,酒调成糊状敷脐中,五天换药一次,三次即愈。31、妇女面部色斑:山楂、粉葛、鸡矢藤各100克,细辛30克,白附子30克,共熬成浓液去渣;没药、乳香、甲珠、厚朴各100克,冰片20克,白芷30克,共研细粉,过箩同药液合匀成膏状,每晚先用酒擦脐部,后用此膏3克敷脐,胶布固定,3日换药一次,连用七次色斑可退。四、儿科32、小儿高烧不退,惊风抽搐:鲜地龙五十条清水洗净,捣如泥敷脐30分钟高烧即退。33、小儿高烧不退:用燕窝土打碎加水调成饼状,敷于脐上。干则易之,其烧自退。34、小儿高烧昏迷:对西药无效者,用雄黄30克研细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净布上,敷脐中。15分钟后可使热退神清。35、少儿高烧不退:用稻草烧灰一碗,加白酒或酸浆水调稀敷脐上,其烧即退。36、小儿肠麻痹:用丁香3克、肉桂3克、木香10克共研,加麝香少许水调,敷脐上,胶布绷带固定。约二小时腹中肠鸣,频转矢气,大便通下,继而内服异功散,可转危为安。37、小儿腹痛,脐周鼓包块者:用花椒粉10克,葱白二两洗净,共捣如泥,敷脐上。38、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生姜30克,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粉,和水为泥,填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五天换药一次,二次即愈。39、婴幼儿久泻:吴萸6克,桂枝、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共研细粉,填脐中覆盖药棉,纱布固定。二天换药一次,二次可愈。40、小儿腹泻: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黄腊30克,先将前二药研细,再合黄腊熬成膏,每用5克敷脐中,外用热水袋热熨。41、婴幼儿长期腹泻:五倍子(炒黄)、干姜各2克,吴萸、丁香各1克,共研细末,水调敷脐中,一次止,二次愈。42、小儿疳疾:杏仁、桃仁、生栀子、芒硝、大黄各6克研细,加面粉适量,鸡蛋清调敷脐中,局部出现青紫色时,即可去药,一周一次,三次可愈。43、小儿夜啼: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茶叶1克,共研细末,水调成饼状敷脐中固定,一次见效,三次痊愈。44、小儿遗尿:硫磺3克,葱白三根共捣如泥,贴脐固定,三次愈。45、小儿风寒感冒:杏仁、苏叶、前胡、半夏、陈皮、桔梗、甘草、枳壳、茯苓各1克,共研细末;加白蜜7.5克,连须葱白三茎,打烂成团;另用萝卜汁10克,大枣三枚去核捣泥;合诸药成团饼状敷脐上,十二小时换药一次,二次即愈。46、小儿脐疝:用赤小豆、绿豆、黑黄豆各20克,研细,水调敷脐,包扎固定,三次可愈。47、婴幼儿肚脐溃烂流水:滑石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细,纱布包,置脐中固定,内服五苓散加黄芪,十三天即愈。48、先天性小儿脐不闭合症:用淡盐水洗净脐周皮肤后,先涂蛋黄油,再撒糯米粉,用乌梅100克洗净蒸熟去核,捣如膏敷脐上,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一次,六次可愈合。49、小儿脐疮溃烂恶臭:黄连2克,煅龙骨2克,乌贼骨1克,共捣细粉,填包脐中。三次可愈。50、小儿脐炎:用百宝丹或白芨1克,撒脐中固定,效果满意。【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国医论坛》,1986年04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I 投稿:(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发表评论:
馆藏&27127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诊医院:
4,370人浏览
五十种病的肚脐疗法
发布时间:
&&&编辑:熊暑霖
&&& 浏览量:345
肚脐治疗五十法肚脐治疗五十法,是笔者在三十年临床中从多方面收集起来的实效经验,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显著,且不受地域及习俗的影响,特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一、内科1、气血凝滞,寒结不通,心胃气痛:用鲜吴萸叶、鲜桔叶、石菖蒲、小茴香根各等分,共捣如泥加白酒适量烧热熨脐上,冷则重炒,反复敷熨,效果良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推拿科熊暑霖2、高烧不省人事:活蟾蜍一只(癞蛤蟆)先在清水内淘净,后用白酒二两将蟾蜍洗净,再用快刀将腹剖开,对准脐眼速敷之,高烧即退,神自清醒。3、胃脘痛:桔子叶、吴萸叶、香薷叶若干,葱白三十根,共捣如泥敷脐中。得腹鸣、矢气即愈。4、谷丙转氨酶升高:用瓜蒂、秦艽各10克,青黛、紫草、黄柏、丹参、黄芩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6克,麝香1克,共研细粉。每用2克放脐中,用胶布固定,二日换一次,三次后转氨酶即可下降。5、癃闭、前列腺肥大:用独头蒜一个去皮,大栀子三个,食盐少许,共捣烂贴脐,胶布固定。效佳。6、前列腺肥大:艾叶60克,石菖蒲30克,共捣绒,炒热布包熨脐上。数次症解。7、胃下垂: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共捣如泥,敷脐外以膏药固定,每天早、中、晚加热熨一次,第四天换药一次。一般敷六次即愈。孕妇、吐血者忌用。8、遗尿证: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克,水煎二次去渣,然后熬成膏状。另用硫磺50克,白矾10克,研细合膏成饼,烘干研细装瓶备用。用时取粉0.2克敷脐上,再盖一块薄纸片,胶布固定,3~7天换药,二次即愈。9、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性尿潴留:白矾、食盐各10克,共研细,用纸圈围脐周,填药在内,滴水于药上,小便即通。10、热结膀胱,小便不通:鲜青蒿200~300克捣烂敷脐,纱布或塑料覆盖胶布固定,待排尿后即可去药。一般30~60分钟排尿。11、小便不通:葱三根连须叶洗净,白胡椒七粒,共捣如泥填脐中。30分钟小便自通。12、自汗、盗汗:五倍子5克,辰砂1克,共研细水调敷脐,一次见效,三次即愈。13、水肿腹胀:白芥子30克,公丁香10克,肉桂10克,白胡椒30克,共研细粉,分三份。每用一份醋调敷脐中,2小时换药一次。14、水肿腹大:甘遂30克研细,醋调敷脐周围,内服甘草水,腹水从二便排出。15、腹胀如鼓:腰黄53克,拣月石18克,炉甘石17克,淡牙硝21克,冰片23克,麝香8克,共研极细粉末,每次填脐中0.06克,5~7天换药一次,胶布固定,逐水之力甚强。16、脾肾阳虚水肿:白术10克,党参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硫磺6克,白矾6克。共研细敷脐,水肿可退。17、痰多(清稀)咳喘:麻黄、杏仁、细辛、甘草各5克研细,加葱五根,共捣如泥,敷脐中固定,可化痰平喘。18、慢性支气管炎:白术6克,党参3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研细敷脐中固定,三日换药一次。三次症除。19、赤白痢:巴豆仁3粒,黄腊10克,捣成膏敷脐中,胶布固定。一日后即愈。20、脾虚水泻,消化不良:党参10克,白术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共研细粉,每次2克,水调敷脐,3~5次即愈。21、腹泻:胡椒粉3克,大米饭适量,调成饼贴脐中,外用伤湿膏固定,二日换药一次,一般三次泻止。22、风寒感冒:桑叶、菊花、杏仁、连翘、桔梗、甘草、薄荷各3克研细,加葱白五根,白蜜一匙,共调为饼,外敷脐中。治无不验。23、肝硬化腹水、腹痛:用花椒(花椒目亦可)热熨脐腹。24、小腹寒痛:每周隔生姜艾灸脐中一次,以热为度。25、食积寒结:手揉肚脐,左右旋转。二、外科26、疝气:用小茴香根(或籽)适量盐炒,青木香、吴萸、广木香各30克研细粉,葱白半斤(洗净)捣如泥,同上药合匀炒热敷脐上,冷则加白酒再炒热反复熨脐。腹中鸣、得矢气即安。27、皮肤瘙痒:红花、桃仁、杏仁、栀子各5克研细粉,分三次填脐中,胶布固定,每日换一次。三次即愈。28、肠梗阻:先以麝香0.15~0.25克放置脐孔,外贴胶布固定;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或用暖水袋敷,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此方效佳,若在12小时无效者应用他法。三、妇科29、白带:党参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干姜6克,共研细敷脐中,胶布固定,三日换药一次。轻者三次可愈。30、月经过多: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硫磺10克,共研细,酒调成糊状敷脐中,五天换药一次,三次即愈。31、妇女面部色斑:山楂、粉葛、鸡矢藤各100克,细辛30克,白附子30克,共熬成浓液去渣;没药、乳香、甲珠、厚朴各100克,冰片20克,白芷30克,共研细粉,过箩同药液合匀成膏状,每晚先用酒擦脐部,后用此膏3克敷脐,胶布固定,3日换药一次,连用七次色斑可退。四、儿科32、小儿高烧不退,惊风抽搐:鲜地龙五十条清水洗净,捣如泥敷脐30分钟高烧即退。33、小儿高烧不退:用燕窝土打碎加水调成饼状,敷于脐上。干则易之,其烧自退。34、小儿高烧昏迷:对西药无效者,用雄黄30克研细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在净布上,敷脐中。15分钟后可使热退神清。35、少儿高烧不退:用稻草烧灰一碗,加白酒或酸浆水调稀敷脐上,其烧即退。36、小儿肠麻痹:用丁香3克、肉桂3克、木香10克共研,加麝香少许水调,敷脐上,胶布绷带固定。约二小时腹中肠鸣,频转矢气,大便通下,继而内服异功散,可转危为安。37、小儿腹痛,脐周鼓包块者:用花椒粉10克,葱白二两洗净,共捣如泥,敷脐上。38、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生姜30克,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粉,和水为泥,填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五天换药一次,二次即愈。39、婴幼儿久泻:吴萸6克,桂枝、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共研细粉,填脐中覆盖药棉,纱布固定。二天换药一次,二次可愈。40、小儿腹泻: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黄腊30克,先将前二药研细,再合黄腊熬成膏,每用5克敷脐中,外用热水袋热熨。41、婴幼儿长期腹泻:五倍子(炒黄)、干姜各2克,吴萸、丁香各1克,共研细末,水调敷脐中,一次止,二次愈。42、小儿疳疾:杏仁、桃仁、生栀子、芒硝、大黄各6克研细,加面粉适量,鸡蛋清调敷脐中,局部出现青紫色时,即可去药,一周一次,三次可愈。43、小儿夜啼: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茶叶1克,共研细末,水调成饼状敷脐中固定,一次见效,三次痊愈。44、小儿遗尿:硫磺3克,葱白三根共捣如泥,贴脐固定,三次愈。45、小儿风寒感冒:杏仁、苏叶、前胡、半夏、陈皮、桔梗、甘草、枳壳、茯苓各1克,共研细末;加白蜜7.5克,连须葱白三茎,打烂成团;另用萝卜汁10克,大枣三枚去核捣泥;合诸药成团饼状敷脐上,十二小时换药一次,二次即愈。46、小儿脐疝:用赤小豆、绿豆、黑黄豆各20克,研细,水调敷脐,包扎固定,三次可愈。47、婴幼儿肚脐溃烂流水:滑石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细,纱布包,置脐中固定,内服五苓散加黄芪,十三天即愈。48、先天性小儿脐不闭合症:用淡盐水洗净脐周皮肤后,先涂蛋黄油,再撒糯米粉,用乌梅100克洗净蒸熟去核,捣如膏敷脐上,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一次,六次可愈合。49、小儿脐疮溃烂恶臭:黄连2克,煅龙骨2克,乌贼骨1克,共捣细粉,填包脐中。三次可愈。50、小儿脐炎:用百宝丹或白芨1克,撒脐中固定,效果满意。
副主任医师
擅长: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各类骨伤疾病。尤其对小儿前臂骨折,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治疗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
擅长:治疗各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足麻木,骨质增生症,腰痛,头晕,肩周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颈肩腰背肌筋膜炎,脊柱以及相关病,痛经,乳腺增生,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等疾患的中医诊疗。
擅长:伤科疑难杂症
擅长:颈肩腰腿痛及各类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珠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