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何时能查自然基金 2016 小木虫虫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重磅确切消息: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时间权威发布!!
请问,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什么时候公布结果?
您好:项目最终评审结果公布为:
1、依托单位联络人在8月17号后能在系统中查询项目批准清单;
2、项目申请人在8月18号以后陆续的会收到通知邮件,收到通知邮件以后可以通过个人账号登录系统查询项目具体评审结果详情;所以请耐心等待。
多音字,此处读 chong:jok:
汉字的博大精深啊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的方法——转自小木虫论坛
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的方法【已搜索无重复】
小木虫(金币+1):奖励一下,鼓励发有价值的话题
cjyfashion:提升帖子
浅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的方法
第一计: 审时度势
为了帮助小木虫的兄弟姐妹申请到下一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人本人呕血力创,推出我们申请国基的几大秘诀,提供给2010年奋斗的人们。
今天介绍第一计,审时度势。
所谓审时度势,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基金究竟要赞助那些人,一般来说,国家设立基金,目的就是赞助那些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的人
。判断那些人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这个就依靠评委来判断了,要知道国基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你要申请,首先要想,假如你是评委,你写的这封标书送到你手上了,让你来判断是不是会有突破性成果,你怎样来判断?
你肯定说看工作基础,对了,这几乎是肯定的。就是一个申请青年基金的人,尽管不是很强调工作基础,但你想,现在评委的手里绝对不是就你一个基金标书,现在哪个角落、那个地方,可以说只要是人都在想办法申请基金,标书多的吓死人。评委不可能看到是青年基金,就不看工作基础了。所以不要认为申请青年基金,就可以不在工作基础上下功夫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工作基础的书写上下功夫?或者说如何让评委一看就知道你是有工作基础的人?
当然是你发表的文章了,如果你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兄弟,你不光今年可以中,明年也有你的份,而且,你申请20万,人家会说20万怎么会够?给40万吧。
一般来说,只要你能够在你从事的领域10%最高影响力上发表过一两篇文章,在工作基础方面你就不用愁了。现在的国内学者非常看重SCI的影响因子,因此呢,是人就知道这说明你在科研方面能够有突破。
因此工作基础最重要的是你有牛B文章,而不在于你发表文章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中文文章都是~~,呵呵,那个词太难听,不说了。
因此呀,奔2010国基的兄弟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埋头工作,搞上几年,来一篇牛文。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牛文,就拉那些有牛文的人入股,呵呵,这也应该算工作基础。有人说了,我真的没有,但还想申请,哪怎么办?兄弟不要急,请看第二计,瞒天过海
第一计无疑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有牛B文章的园兄园弟们,但没有牛文的兄弟们毕竟占绝大多数,大家可能会起哄,呵呵,这种介绍谁都知道,我们要的是怎样在一大堆发表的垃圾文章中征服评委,而且不是一个评委,是一审中的几个评委,三个到五个评委。
俗话说,行路难,行川路更难。套用这句话,我们申请标书可以说,写标书难,申请上标书更难。难在什么?你可以打动一个评委,但你并不容易打动所有的评委,评委在评阅自己分发到的20份标书中,一般只会让其中的一两份过关,我老婆说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标书就像一个精子,他和成千上万个精子一起赛跑,谁先进入卵子,谁就胜利了,其他精子就没有份了。所以你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两个办法,一个是跑在第一名,这要看你的内涵,看你的基础,看你思路的新颖性。另一个办法别忘了,你还可以具有超强的进入卵子的能力,在诸强中分得一杯羹,生双胞胎也是作为精子努力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在别的精子进入卵子的
情况下,想办法再进入卵子,取得双胞胎的成功。
我这里装着一个锦囊妙计,这真的如诸葛孔明的锦囊,我这里先把打开送给诸位。我在2010年申请的时候,当时面临的形势也是非常尴尬的,因为我按照原来的idea做了一部分实验,有荧光的结果,有细胞的Ca2+三维成像,还有脑片的免疫组化和2-D结果,但是由于尚未完成实验,因此文章尚没有组织和发表,当时申请国基的任务下达,我踌躇再三,不知道咋办,晚上抱着老婆睡觉,谈到这件事,老婆说,嘿咻完以后给我出个注意。于是一番鏖战,精疲力竭,老婆就发表了“双胞胎”的高论,我觉得这真的是标书申请中的“马列主义”。老婆当时将之概括为“瞒天过海”。
坦率地说,我现在也并不了解“瞒天过海”成语的本意,但是我将他按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哪位前辈知道其意,可以在本帖子后面留言给我以教诲,多谢多谢。
老婆当时问我,那些审标书的人牛不牛?我说不是大牛就是小牛。老婆说这就对了。正因为这样,他们也通常是那些投稿者的reviewer。他们也乐意做reviewer,你为什么忽视这一点呢?
我突然明白了,你在标书上陈列你已经做的前期工作,那些漂亮的结果当然可以说明你能够在科研上有突破了,他们经常评审稿子,知道什么叫好,什么不行。所以把你自认为可以征服评委眼球的结果放上去吧,这样在你发表文章的时候,你的标书也传来了捷报。
在本文中,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实验尚在进行,而你已经取得了很理想的结果,那么,在没有文章的前提下,将你的结果告诉评委,展示你也是将会取得成果的“潜在小牛”,一般来说,评委通常会将你和牛人并列,谁不想说自己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呢?
这样说来。“瞒”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文章,但可以展示结果;天就是评委,过海就是取得标书的申请的成功。
我终于把这个计策告诉大家了,大家会问,你怎么想到采用这种办法呢?^_^,我现在想来,关键在于
申请标书前和老婆干那档子事,如果你也想成功,也来个这种仪式吧,记住要隆重呀。
如果你没有文章,也没有漂亮结果,我还有第三计:胯下英雄。
第三计:胯下英雄
提起胯下英雄,兄弟们都会想到汉朝大将韩信,那韩信年幼时被一富少欺负,“你要么把我杀死,要么从我胯下钻过。”那韩信平时虽自比管仲、孙武,看到这种情景,依今天我们在网上那些愤青的选择,会依然决然地杀掉那个富少,仕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样,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人可能就从来也不会听说有韩信这个人,今天我们都知道韩信后来建立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的建立。但当时的韩信最终选择从胯下钻过,要知道在当时,对于男人,这是一个奇耻大辱。
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想申请到标书,可以说比登天还难。据不完全统计,中标者50%有SCI文章,35%将自己的结果罗列在标书上,只有15%的中标者不存在前面两种情形,这15%有何德何能,征服了评委?有人说是不是晚上提了二锅头去了评委的家?我不敢说绝对没有,毕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里还出了个***的小会计,那家伙竟然狮子大张口,鲸吞了好几百万,奶奶的,反贪路任重而道远。但毕竟国基评审在中国目前的体制里算是相对最公平的,可以说不会超过5%的去送礼上货,也许在二审的过程中会动些手脚,但兄弟,如果我们没有这条路,为何不好好地在标书的撰写何准备上下些功夫呢?
我的一个同事,只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平时也没有作什么实验,但中了2007年的基金。这当然是15%中的人物,询问他经验,问答曰:“实事求是,要低调,但同时一定要将你付出的10倍于别人的努力或者10倍于别人的天才让评委通过字里行间去感知。”
你要知道,评委不是胡弄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他们不仅有“慧眼”,也有感知你付出努力的慧心。
比如你曾经因为某个问题而苦苦求证的时候,你可能在标书中忽略掉这些细节,如果你不说明,评委哪能知道?你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某个实验细节,评委的眼睛可能在两秒钟扫过,坦率地说,如果你能让评委的眼球在此停留20秒,你就有成功的希望。
如何抓住评委的眼球?这真的是个艺术,这不仅仅可以通过你用黑体字、加下划线等方式来表示,你还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评委感知。比如在研究基础里,你可以就你立体依据中的某一点展开诠释和说明,你可以这样写道(RNAi为例,2000年书写),文献上通常报道基因过表达可以导致相应生物效应的增强,但最近有导入相应的基因片断后相应生物效应减弱甚至消失的报道,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什么新机制呢?我们检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较少此类报道。我们也和国外的学者比如&&&&等E-mail交换过意见,他们认为......(附件附录有联系E-mail),鉴于此,本标书决定探讨这一机制。
你是不是会感觉这样写很有说服力呢?在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你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思考呢?而且妙还妙在附录上作者和其他牛人联系的E-mail网页,当然在E-mail里肯定有国外牛人对你“idea”的誉美之词,而且获得国外大牛对你的赞美也是间接地证明了你的实力。当然这只是表现你作为胯下英雄的很小的一个方面,但却是能够显示你“功夫”下足的最重要的方面。
记住:要用足一切可以说明你实力的证据,只要真实,只要你认为你应该属于那15%!
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你所有的一切展示只能以非常低调的态度去展示,你没有文章,你没有结果,但你只有一些间接的证据,那么你就不能据此吹嘘,说你可能是下一个诺奖的潜在获得者云云。如果这样,如果你稍稍高调一点点,你肯定完蛋,低调,用一种谦逊的态度拿出一些有力的佐证,透过字里行间散发出你比别人牛B的证据,让评委去感受!
如果这招你还做不到,或者说实在做不到,兄弟,我还有一计,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诗讲的是大草原戈壁滩中那种美丽的风景,申请标书何尝不是如此,在一大片茂密的标书草丛中,我们的标书被深埋于草丛之中。如果没有风,没有人会想到我们,我们是那样渴求评委们垂青的眼光,但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甚至有时也感觉惭愧,我们的工作基础徒壁四野,要知道好的工作基础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似乎就像没有锐利眼睛的雄鹰,就像在战场上进攻敌人却没有好的栈道一样。我们却不能投降,投降我们将一无所获。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汉王元年,经过韩信训练后的汉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当时的韩信挥师东进,采用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而主力在刘邦和韩信的带领下,离开南郑,出褒中,沿着古时的一条山路,向西北挺进,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渭水河,当楚军将领章邯还在等着汉军修复栈道的时候,汉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陈仓。章邯忙亲率军队赶到陈仓去抵御汉军时,为时已晚,于是便在绝望中拔剑自刎了。
如此看来,我们在工作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出奇兵,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但这种希望必须建立在一系列高明的策略之下,只有身谙此道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将这种策略概括为谋事在胸、了如指掌和成事在人三个阶段。先解析如下:
第一个阶段:谋事在胸。古人云,要成大事者,必心中有沟壑。什么意思?就是你要知道你每一步要干什么,怎么干,如果行不通又有什么补救措施。具体在标书来说,首先你必须详细地阅读过申请指南,同时对这一年的申请趋势有大致的了解,什么是鼓励的方向?干细胞的研究还是蛋白组学研究?什么是国内的缺项?是很难突破的技术缺项,比如2000年你申请转基因的研究,你申请也没戏;是能够填补的国内空白,不妨尝试一下,但要估计到竞争对手。其实这种分析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你可以在国家基金委的网站上利用关键词查阅往年的申请情况,从而大致推断出标书的申请趋势,也可以简单地了解你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其次还要夯实你在标书申请和书写方面的基础,这可以通过“看标书、观同行、查高手”的手段来达到目标,所谓看标书就是你要认真地研究别人是如何进行书写的,各个部分的侧重点和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不仅要了解成功标书的成功之处,最好也要研究没有成功标书的教训,丁香园提供有较多的标书可以进行学习;观同行,就是你要知道在你申请的领域,国内的同行专家在关注什么,他们发表有那些文章,如果你不幸进入他们将要研究的领域,一旦评阅标书落到这些同行的手里,你说你标书的命运会怎么样?如果你的标书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你说你标书的命运又会怎么样?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查高手就是重点关注近几年回国的“海龟
”们的学术动态,一般来说,这些海龟们带着从国外学到的良好的学术品质,评阅标书比较严谨而且正直,但又相对比较铁面无私,因此你的标书要充分针对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地书写,说不定会红运当头的。
第二个阶段:了如指掌。你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为自己涂金。如果你符合条件,可以考虑申请青年基金、地方基金,这些基金虽然可能在金钱的赞助方面偏少一点,但对工作基础要求相对低一点。如果你尽了力,即使得到小额赞助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成事在人。这要体现你成文的能力,要尽可能地变通文字,要变“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我们简单地对这部分展开来进行叙述。
在标书的书写中,涉及到本话题关注的部分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
通常可行性分析从
1. 工作基础 (学术思想)2. 科研梯队 3. 实验条件4. 实验技术5.
交流与合作(国内、国外)五个方面来写,这个部分的书写切忌写成对自己标书的自我评价或吹嘘,一定记住,你要专家去评述的,而不是你把自己的评述强加给专家的,因此书写的角度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来写。
工作基础的书写其实就是对课题组过去工作积累的整体总结,一般的书写格式是这样的:
本项目是在原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入。申请者共发表了若干篇SCI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在10.0的X篇,在4.5以上(国际某领域10%最高影响力,IF&4.5)Y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干篇(见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本课题组在研究…..,发现……。特别是我们首次报道了……,/或者:我们以可靠的证据揭示了(未发表资料)。再或者我们的哪些研究工作改变了以往文献报道的观点,这可能是…..参与……的重要证据。
因此,我们具有完成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这种书写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你可以进行组合和重新编辑,如果上面提供的你实在没有可采用的语句,不妨以更平实的写法对这部分进行书写。就是说采用文献资料对你的立体依据进行分析,分析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平实,但由于一方面可以补充那些不能在立题依据中书写、但不写又有缺憾的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凸现你进行学术研究的严谨,也有一种平实之美。
在科研梯队方面,突出搭配的合理和科学,比如职称、人员组成、研究生参与方面都要注意,没有高级职称,一些评阅者会说缺少领军人物,没有中级职称,评阅者会说缺少中坚力量,没有低级职称,评阅者会说忽略传帮带的标书功能;没有研究生的参与,天哪!是人都知道现在完成标书的主要力量是研究生,没有研究生,你的标书是在开玩笑吧???
在其他方面,比如实验技术方面如果采用自己发明的技术,那是最好也不过了,不过采用成熟的技术也不妨通过应用文献加以说明。与国外国内的交流合作也很重要,特别是课题需要的试剂、信息和载体方面能够互通互惠,可以在标书中点出合作单位。
第四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
正因为研究基础在国基申请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才将这一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进行交流,以突出你发表SCI论文的重要性。如果我告诉你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信你会有同感的。通常参加标书评审的都是导师级人物,他们带有一些研究生,导师为了培养研究生的需要,通常第一评会交给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会把很多精力放在立体依据的推敲上,他们由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你立体依据中引用的文献有时候可以做到随手拈来,对你的错误可以做到如数家珍
,当研究生把这些缺陷汇报给导师的时候,这些评委们只要看看你的工作基础,就定下了他评阅标书中的优先赞助、同意赞助和不予赞助等结论。呵呵,我看到你在偷笑
,你是不是这几年都帮你的导师在干这种活?!
其实术业有专攻,作为评委不可能对自己审阅到的标书的内容都有切实的了解,但他们可以从你文字表述的内容和自己常年的经验分出三流九等。甚至只要有一个很小的错误他们也会拿出来,据此作为否定你标书的依据。
你所做的就是雕塑工作,拿着文字的刻刀一点一滴地完善,而在标书的部分给了你自己评价的空间,你认为自己的鼻子好,就要突出你的鼻子,你认为自己的脚趾头好,就要赤脚。这个部分就是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写这部分前,你要躺在床上,认真地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完成了这份标书的书写?是评职称的需要,还是强烈的兴趣?在这种书写的过程中,你对这个领域的进展了解多少?在这种进展中,你居于何种位置?是独创,前列,还是跟跑?
我强调一句,且不要因为自己是独创而沾沾自喜,切莫要因为是跟跑而垂头丧气,因为科学上的创新不一定意味着先进性,创新通常包括原始创新、借鉴创新、跟踪创新和集成创新等形式,往往对原有知识和内容进行修改后可以产生更大的科学推动作用,对原有零散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往往产生比原来更强的对科学的指导作用,这些创新在标书的申请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当然我们并无意否认原始创新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创新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人能够做到的,你不相信,你去发明一下PCR技术、膜片钳技术、SiRNA技术?
搞清楚了创新的含义,我们就能更好地对自己标书的特色和创新性进行评价,想想是不是我们标书的特色具有“中国”特色,比如我们研究某少数民族在血细胞的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与汉族的差异,或者华南地区的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表达?或者河南林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与食道癌的关系研究,这叫地区或者中国特色。这种标书由于特色和唯一性,通常在具备较完善的研究方案情况下较容易获得赞助。
其实并不是太多人写的标书具有这种中国特色,很多人研究的其实都是很基本的问题,比如缺血缺氧的脑水肿机制、某信号通路在什么什么中的作用等等,对这类标书的评价通常是有一定难度的。
介绍一下本人的观点。
要突出自己以前的工作,特别要突出自己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以前发现的基础上的。将以前的发现进行展示,本人首先报道了什么现象,在某方面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机制,实验证据显示什么可能参与这种机制,如何参与呢?本研究拟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获得什么样的可靠依据,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2. 一定要把你标书的卖点突出出来,技术上有改进,改进在那里?必要时要引经据典,将自己突出出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申请和评审青年基金的那点事儿(转自小木虫)
写在前面:引用稻盛和夫的《活法》中的一句话“我们要努力到连老天爷都帮助我们的地步!”!与所有虫虫们共勉我是个普通的青椒,跟小木虫上的大多数虫子差不多,为青基消得人憔悴。自从去年9月份知道小木虫是个可以交流青基最新消息的论坛后,我就时不时地来基金版潜水,看几家欢喜几家愁,当别人中了基金时会羡慕,若没中基金我也会感同身受。我很少冒泡,以致到目前存的金币都少的可怜。当我认真地拜读了很多虫子所写的中或不中的心得体会后,也萌发了要说些什么的念头。这些都是我的切身体会,各位虫友见仁见智,择其有用之处姑且信之。为方便虫友了解本文内容,概括摘要如下:摘要:以本人亲身经历讲述青基申请与函评的关键所在。青基申请的核心是不要让评议人轻易找到你申请书的“短板”给他机会否定你。重要影响因素包括:Idea、布局谋篇、文字功力、排版细节、投送学科、高手指点、圈内关系、人品运气。青基通过与否是所有因素的综合,有明显不足的申请书在竞争激励的现在难以获得通过。一、申请经历我从去年开始第一次申请青基,不过没中,既不知道上会没有,也不知道函评成绩,连最后的评议信还是我主动去要才发给我的。可以说第一次的青基申请完全不对路!经过自己的总结,决定今年换个题目重新来过。详细说说今年的申请经历。今年申请准备的时间并不长,大概20多天。虽然之前已经有了想法要干什么,但是真正落笔还是有相当大差距的,心里很着急,对自己的懒惰大大鄙视了一番,并下定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可直到现在依然故我)。熬了几个通宵,终于看起来像模像样了,这时候距离截止日期还有5天,于是很不好意思的拿给老板看(老板有点责怪我交的太晚了),老板让我交给曾经在基金委工作过的老师帮我审一遍。结果让我顿时没了信心,那位老师虽然不懂我的专业,但是上来便问:“你的学术思想是什么?”我当时就懵了,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见我不明白,他大概解释了下,就是用XXX方法和XXX技术解决XXX问题。(我承认,在这点上我确实很菜鸟,相信很多虫子都非常清楚学术思想的意义)接下来他并没有给我仔细看细节内容,只是让我回去整体修改。很受打击。修改好后,我先找了同领域的其他老师(当然全都是中过多次面上基金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取经求教。确实收获颇丰,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申请书里要有图(要有图啊,虫子们!),后面再详细介绍。再拿回给开始那位老师看,这回给的评价还颇高,说运气好的话没什么问题。这位老师可是审过N(无数)篇申请书的人啊,我的心里终于踏实些了。中间经过略去不表。有一天,基金委莫名其妙的给我发了封信,让我同行评议青年基金。请原谅我的无知,我当时还以为我的申请书十有八九会中,才会选择我来评议的(囧...)。谁知完全没有任何必然关系。于是,在本文中我也会站在评议人的角度来详细的解释“如何看待一份申请书”。再就到了7月份的会评,由于有一些内部关系,知道了我的基金已经上会,继而又收到消息称已经通过了。像所有头一次中青基的青椒一样,我跟我爱人都兴奋地难以入眠。sigh,青基的魅力太大了,怎么都挡不住啊!言归正传,怎样才能增加青基申请书的命中机会呢,我会从Idea、布局谋篇、文字功力、排版细节、投送学科、高手指点、圈内关系、人品运气8个方面逐一论述。二、影响青基通过与否的重要因素在正式论述之前,给大家一个小提示,不要过分依赖网上下载的所谓申请书,如果你是以这些申请书为模板来写的话,我认为十有八九是没法中的。很多下载的申请书是多年前的,早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标准了,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严重怀疑这些申请书其实根本不是中标者的原版,而被做了技术处理(也就是剪辑版本)。我所审过的十几份申请书,多数都比网上下载的水平高的多,但基金委要求的通过率只有1/3到1/5。所以,想起我第一年就是看了很多网上的申请书,觉得自己写的还很不错啊,现在看来真是误人子弟啊。那应该看什么模板?当然是你们实验室或系里其他中过基金的老师的申请书了。要脸皮厚,要多借几份,千万别给人家外传,弄成纸质的,然后把电子版删掉。要认真琢磨,分析他们的优劣。要结合着他们的知名度、内部关系等诸多因素看申请书的好坏,有些老师确实名气大,申请书写的巨简单,甚至有错误,新手可千万别跟着学!好了,言归正传。1. Idea相信各位都曾看过无数攻略解释过为什么Idea很重要,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看中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是的,我看过十几篇青基申请书,有没有好的Idea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虽然我不是专家,不是大牛,但大多数同领域的博士都有这个能力)。所以,申请青基的话,不要试图用新瓶装旧酒,不要把一个没多少技术含量的东西包装成多么创新。比如,很多人其实就是用现有的某个商业软件去做一个工程项目,还非要说有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这显然给了评议人一个最好的理由来否定这份申请书。随后的附件中,各位可以看看评议人的评分准则,就知道了这样的申请书是最好评的,看看摘要,看看立项依据部分就够了,后面说什么都不重要。所以,无论申请青基还是面上,Idea是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它决定了整个申请书的起评分。在Idea上可以多花些时间,毕竟一个好的想法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需要多查些资料,多跟人讨论等等。关于Idea的再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所选题目要大小适中。我的建议是比一般的青基申请要求稍微多一些,比如一般来说大家都认为青基能够做到研究透彻并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是比较合适的,那么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一些,拓展一点,工作量上更饱满些。毕竟是择优录取,你说你可以多做一些,获得资助的机会更大一点。但要把握好度,千万不要写得过大,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样写的,否则一看就是来骗钱的。2. 布局谋篇好的故事要有好的结构,布局谋篇就是干这个的。你写申请书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高度,站在读者的角度(通常是不十分了解你的专业的读者),试图给他讲一个很诱人的项目(有人说是一个好故事,都一样),让他觉得此事可行,而且非你做不可。话虽然好说,很多帖子都提到过这一点。我的感受是,在你胸中没有竹子的时候,先不要轻易动笔写,要不你返工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记得一定要写提纲,然后逐步丰富每一部分,开始可能是一两句大白话,然后扩写要点……。在布局谋篇时,要做到从申请书整体上去把握内容的安排,比如你的“学术思想”是要反复强调的内容,但是在立项依据,在研究内容,在技术路线,在可行性分析,在研究基础等各个部分都是不一样的表述方式,你要从全局上把握叙述的侧重点,做到前后呼应,还不让人看到车轱辘话反复说,感觉反感。布局谋篇可以借鉴,虽然专业技术不同,但是申请书的结构毕竟有章可循,有很多帖子都提到过,我不再细说。诚如前面提到的,多借几份本领域的老师的申请书参观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安排结构的。其实,自然基金的申请书很像八股文,每一块内容都要涉及到,虽然基金委的提纲里没有将具体的,但是你一定要明确地告诉评议人。比如:很多人在立项依据中没有明确的指出“存在的问题”,造成评议人很难对你的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而这一点,基金委给的提纲中并没有提到。我简单总结了几点,希望大家对照下,看你的申请书中是否做到了这几点:(1)研究意义:控制在第一页内(3/4页),短小精悍,是摘要内容的扩写,要开门见山的指出你项目背景、依据,以及要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等。(2)研究现状:要全面,内容适中,前后有逻辑关联,后面的存在问题即从这里引出。要有适度的图表,让人看了图表基本上能明白你的申请书是干什么的了。其实真正的具体内容认真看的人不多。(3)存在的问题分析:无论几条,段首用一句话概括该段意思,粗体显示。明确指出文献中各种不足。与你的研究内容等呼应(最好能一一对应)。(4)立项依据的最后要总结一小段,指出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等作用。(5)研究目标:一定要在研究内容前。要明确提出,短小精悍。(6)研究内容:有小标题。解释的话不宜太多(2~3段为宜),突出要点即可。(7)拟解决的科学问题:记住“科学”二字。要体现项目中的科学性。因此,跟前面的“存在问题”略有差别,主要是侧重点的不同,但整体上可以呼应。很多人把这部分写成了“技术问题”,这两点之间的差别要细细体会,跟不要把它写成技术难点。(8)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最好先有个整体的技术路线图,然后每个研究内容都要有个具体点的技术路线图,让人清晰明了。(9)可行性分析:从你的经验、你的实验室条件、已经做的研究基础、其他项目的支持条件等各种有利方面阐述。控制在一页作用为宜。但是,不要过分强调你们获得的其他项目支持,比如国家支撑计划、863、973等等,否则让人联想到你其实是那其他项目的工作来申请自然基金,相当于“一盘菜端好几次”,也许会成为否定你的理由。关键是恰好,既能对本项目申请提供基础条件,又绝不是重复申请资金,怎么把握仁者见仁罢。(10)特色与创新之处:两个重点——特色+创新点。要非常明确的提出这两个核心。很多人拿到申请书先看摘要,然后是立项依据,接着就看这里,所以,不要试图掩盖创新点的不足,还是要在Idea上下功夫,对这里,怎么斟酌都不为过。(11)年度计划:还是要分年度的较为详细的说明一下为好。(1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这一点跟(9)有相似的甚至是一样的地方,但是不要简单地重复,要有不同的侧重,至少从语言上要换个说法。3. 文字功力在申请书中,确实有写的好坏之分,而且非常明显。虽然大部分内容是技术性的文字,没有所谓文笔好坏,但是,在立项依据部分,可行性分析部分,若有好的文笔还是会增色不少的。在这里,我只说明我的喜好,个人见解不同,权当参考。我所看的十几份青基申请书中,我比较欣赏言简意赅型的,比较直接地阐述申请的项目是哪方面的,都可能有什么价值,为什么必须要干,申请人准备怎么干。能把这些问题说的清楚,其实难度还是不小的。这里有个度,一定要把握好,要既能体现你有信心和能力,还要说明你的立项是非常重要的,又不要吹嘘和夸张。检验你写的是否过关的一个办法是,写完之后就请有经验的老师来看看,要提中肯的意见,还要请你的研究生或者不了解你的行业的朋友读一读,让他们说是否能看懂。总的来说,要通俗易懂,但是还要(必须)有科学技术的先进性。这样的话,无论你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同行评议人(大同行或者小同行)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对自己所做的科研工作非常清楚地年轻人,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把如此先进的科技问题表述的如此清晰明了。这是很重要的加分。4. 排版细节当评议人拿过你的申请书,一般会总体浏览一遍,如果你没有用突出显示的方式,评议人很难快速抓住你的重点,如果你用了太多的诸如“加粗、着重号、斜体、变化字体”等方式突出显示,评议人很觉得眼前一花,心里烦躁。当评议人仔细看你的申请书时,他会首先看框架内容,即你的二级、或三级小标题,以及你认为重要而突出出来的文字部分。因此,要十分注重排版的细节问题,包括文字的字体、字号、行间距、段间距、图表文字大小、表格形式等等。建议各位参照博士论文的排版方式进行修正。但是对于字体和字号的建议是:正文用仿宋比较好看,字体种类不要超过3种中文字体,英文以Times New Roman为好。字号以小四为宜。建议你自己打印出来后,请同学老师都看看。5. 投送学科投送学科的选择很关键,有时候是决定函评成绩的关键因素。我们都知道学科背景的差异,会导致不同专业的人对同样的课题的认识角度、认识水平的巨大差距。考虑投送学科的关键是选择你们课题组能量最集中的学部、学科投送(比如跟你一个方向的老师以前中的基金投的是哪个学科);如果没有什么内部关系,也尽量选择你所在系、所最直接相关的学科。这不能说是门户之见,但是不同专业的评议人想问题的角度可能跟你正好是拧巴的。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过,你如果不是很确定的话,要多跟老板商量。6. 高手指点在前文中其实已经多少涉及到了这一因素。我的申请经历告诉我,一个有经验的高手跟你说的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你申请书的水平。所谓高手,应该是自己有很多次的基金(特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成功的经验,或者是评阅过N(&150)篇申请书且命中率很高的人。身边没有,就去别的系,别的学校找,通过同学、老师、朋友介绍也要找,小木虫上也可以,这么多牛人都中过基金,肯定很有经验的。多找几个人,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给你他的建议,所以“兼听则明”嘛。当然,我还是建议你写好后再去找高手,让他给你提修改意见,如果你只有一个Idea,就想找高手指点,恐怕距离中基金还差的太远。7. 圈内关系这里所谓“关系”对青基能否通过所起作用有限,不要太过依赖或抱怨。结合我的经验来看,我不是属于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虫子,但是有的关系也仅限于能够帮我查一下是否上会,上会是否通过,如此而已,我也不知道函评是几A几B几C。看到前几天有个帖子说,为什么现在发帖说自己基金中的“牛人”都说自己没有关系、全是靠写的好才中的呢,没有关系你又是怎么知道消息的呢?我觉得这位虫子提的问题很好。关系有远近,有硬有软。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的所谓“关系”只是打听消息而已,也仅此而已。若有认识的上会专家,那才是会影响基金通过与否的重要关键。所以,看到一些虫子提到自己什么关系都没有而觉得国基不公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大部分人的关系都仅限于打听消息而已,基金通过与否的关键其实在函评阶段,所以相对来说,国基的公平性还是不错的。与其依赖或抱怨有没有圈内关系,真的不如退而结网。尽管如此,能找到一些圈内关系,帮忙打听消息也是很不错的,如果能有机会还是要把握住。看个人的机会罢了。8. 人品运气把RP运气放在最后,是想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上述7点如果你都能做到最好,剩下的就是积德行善咯。遇到乞丐给点零钱,到小木虫上多发发帖子和金币,看帖回个帖之类的。呵呵。道理大家都明白,不罗嗦了。为小木虫做点贡献,为广大青椒们提供一点我的私人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立此为证:本贴所收金币,待基金委正式通知下来后,全部散发给各位虫友。三、附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要点)&&青年科学基金是有志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的起步基金,其定位是稳定青年队伍,培育后继人才,扶持独立科研,激励创新思维,不断增强青年人才勇于创新的研究能力,促进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申请人应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青年为主体。&&请评议人从如下方面对申请项目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给出综合评价等级和资助与否的意见:一、 综合评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基础研究类项目,对科学意义、前沿性和探索性进行评述;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在评议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对项目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请明确指出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二、 对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综合评议。三、 对申请项目的整体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如有可能,请对完善研究方案提出建议。四、 对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以及经费预算进行适当评价。应特别注意评议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不必过于强调其研究队伍和工作积累。综合评价等级参考标准:优:申请人有较强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思维;申请项目创新性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恰当,总体研究方案合理可行。良:申请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申请项目立意新颖,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较好。中:申请人创新思维一般;申请项目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或应用前景,研究内容和总体研究方案尚可,但需修改。差:申请人和申请项目某些关键方面有明显不足。主贴的发文受到15000字的限制,只好在此楼继续补充了……四、站在评议人角度看青基申请书我的确是按照基金委发的同行评议要点来评审的,尽可能的做到我认为的公平、公正!我评审的申请书有十几份,我给了其中2个优先资助,4个资助。1. 背景不是问题不论你的研究背景是什么,大家一般都能理解,有的确实比较偏,但是通过阅读申请书的立项依据还是能知道在本学科中这个课题的分量的。有些实在不是很熟悉的,也会上数据库中搜一些文章来看。我想我是没有做过评审的小同行,做事应该会认真些,那些年年做评审的老师们应该会大概浏览一下罢了。但是作为申请人,你要做到万无一失,无论谁看,都应该让人很快明白项目的背景。2. 核心技术(Idea)才是关键这个决定了创新的水平和高度,是评议人最看重的部分,因此要多费心思。不展开讲了。3. 整体感觉就像在看一个人这种感觉很抽象,大家可以想象成一个求职者被你面试,你对他(她)的整体印象。总的来说,评议人一般不会看一份申请书就立刻打分(除非他很赶时间,在敷衍评审),他会把所有的先粗略地看一遍,然后从中抽出最有可能资助的,大致分个类别(一、二、三级)。这时候,如果申请书有较为明显的漏洞,比如创新不够、比如技术路线不详细、比如立项依据不充分等等,评议人基本上会给这份申请书划为二、三级去,基本就不会有机会翻盘了。所以,不要有明显漏洞是第一步,要从整体上让评议人感觉你的申请书不错。这并不涉及太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大部分都是表面功夫。(这样说是因为这的确是第一印象,就做了大致判断)4. 让评议人想否定你的申请书必须大费周章我一说大家就能明白意思了。我在评审的时候,尺度把握得还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对于有技术伤的申请书(大多数都是属于这种类型,大家的表面功夫都做的很不错),我就只需要从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中任何一个角度说这样做(立这个项目)是不合适的,就可以否定掉这份申请书。但是,如果这份申请书很优秀,我基本上是很难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基本上是丈母娘看女婿,怎么看怎么顺眼),我乐得其所的自然会给他优先资助的机会。我想这样的心理,很多评议人都会有。5. 纯理论的申请书投送到应用类学科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有些数学、物理理论的投送到我们学部,虽然申请者文章发的牛,申请书也写的不错,但是我还是只给了他(她)一个资助(B)。因为,我认为他(她)的研究方向更偏向于数理学部的支持范围,虽然有一定的应用背景,但是从研究基础(如发文章水平和数量方面)方面同本学部的其他人相比有太多不公平的优势(普遍SCI都不是很多)。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太存侥幸心理,觉得我的申请书在数理学部可能属于中游,去某个应用领域的学部可以凭理论优势或文章获得优先资助。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你跨了学部投送,那个学部的人可看法未必跟你一致,思路可能都不对路,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投送需谨慎!btw今年很莫名地收到评审邀请(),我去年并没有中基金,而且今年我自己也投了一个。我估计是基金委现在缺人评审,才拉人进去的。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23 20:0005-23 20:0005-23 20:0005-23 20:0205-23 20:0505-23 20:0905-23 20:1705-23 20:2305-23 20:2905-23 20:30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自然科学 小木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