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省中国肿瘤患者教育网少

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CA: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公布,去年新增429万癌症患者
作者:肿瘤&&&来源:全球肿瘤快讯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好好看看学习
影响因子一百多分啊
中国何时能不欺骗百姓
抗生素滥用
值得进一步关注
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这篇文章有一定临床
不错,赞一个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MedSci备案号 沪ICP备号-1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最新版中国癌症地图 揭密最易患癌的省份
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人们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为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使女性健康受到威胁,这些高发癌症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中国癌症地图肺癌高发地区:东北、云南在肺癌的发病原因中,东北和云南的一些高发地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矿产业比较集中,严重污染的空气让大量致癌物质侵蚀人们的肺部,诱发癌症。实际上,随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地域和性别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如果不做好预防和筛查,可能在未来30年,肺癌的死亡率依然排在首位。吸烟是诱发肺癌的罪魁祸首。统计表明,在10个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个是烟民。除了主动吸烟的人,受害更深的是那些经常被迫吸“二手烟”的人,他们发生肺癌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而日益恶劣的环境因素,如尾气、阴霾天、工业污染等因素,拉近了人们与肺癌间的距离,可以说肺癌是“人造灾难”。专家建议,公共场所要全面禁烟。更重要的是,45岁以上有吸烟史的人每年做1次体检,通过肺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早期肺癌。甲状腺癌高发地区:所有城市与乳腺癌一样,甲状腺癌也偏爱都市白领女性。甲状腺位于颈部前面、喉结下方、气管两侧,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承担人体摄取和存储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而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内的女性激素,很可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越可能得甲状腺癌。20—40岁女性处于生命旺盛期,体内激素水平是一生中最高的时候,促进了甲状腺癌的发生。正因为甲状腺是重要的分泌器官,因此它对射线极为敏感,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放射线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另外,碘摄入过量也会影响甲状腺正常生理功能。专家提醒,人们要有防护意识,尽量少接触辐射大的物品,白领女性、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以及沿海地区居民等甲状腺癌高发人群,每年至少体检1次。宫颈癌高发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江西中国目前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有10万人,占全球病例的1/5。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略高于城市。宫颈癌发病高低与生活水平、卫生和受教育程度相关。宫颈癌的病因最明确,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消灭的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大病因。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还有: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经期不注意卫生;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宫颈癌疫苗,防止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疾病。乳腺癌高发地区:所有城市近年来,“女性杀手”乳腺癌发病越来越凶猛,其中城市白领所占比例节节攀升,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8.7岁,比西方国家提早了10年。在女性高发癌症中,乳腺癌已经超越过去的肺癌成为第一。城市女性之所以容易得乳腺癌,与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晚婚晚育、频繁吃避孕药以及久坐不动、缺少锻炼有关。另外,由于化学物质大量使用,环境中许多有类雌激素作用的污染物明显增多,它们会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被吸收,所以化妆品、洗涤剂、塑料用品等要慎用。而且女性最好要哺乳;有乳癌家族史;40岁以上未孕;过度肥胖的女性应该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胃癌高发地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七成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这也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在胃癌的发病群体中,中年男性是“主力”。究其原因主要与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等因素有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饮食习惯,比如爱吃高盐、腌制的食品,特别是没腌透的食品,其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辽宁和山东人喜欢喝酒、饮食偏咸,而江苏、福建地区的人爱吃腌制食品,所以这些地方胃癌发病率就相对高一些。还需要提醒的是,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患胃癌的几率也比常人高很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又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那就更危险了。专家建议,预防胃癌要多吃绿、黄色蔬菜;少吃咸、腌、干硬、发霉的食物;限酒;40岁以上的男性、有家族史、慢性胃病史,并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应定期去检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浙江、上海、江苏等几年前,结直肠癌(大肠癌)还未进入我国癌症高发病种的“前三甲”,近两年其发病率突飞猛进,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的发病率增速已远超西方国家。结直肠癌是个典型的“富贵病”。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有相同的基因发病机制。反映到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常年高脂肪饮食、缺少膳食纤维摄入,以及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等不良生活习惯。因此,生活上我们要做到“少吃多动”,少吃油炸、煎炸、腌制食品,适量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应多吃粗粮、果蔬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另外,即便得了结直肠癌,如果能在病变早期就发现它,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几乎不会影响寿命。肝癌高发地区:浙江、广西、江苏等沿海地区,内蒙古、吉林从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华东、华南和东北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高于内地。肝癌有两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素,这些高发地区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第一,沿海地区气候炎热、潮湿,为致癌物黄曲霉素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第二,沿海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一些农村居民喝沟塘水或受污染的水,也会增加患肝癌风险。对于东北来说,喝酒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诱因,长期饮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导致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由于肝癌发病的特定性,预防肝癌要从以下3方面做起:接种肝炎疫苗;少饮用沟塘水,以深井水和自来水替代;改变饮食习惯,少喝酒,不吃霉变食物,如花生、玉米等。食管癌高发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早在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就因为食管癌高发而闻名全国。与其他癌症不同的是,食管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遗传、饮食等因素都是诱因。但饮食因素是可控的。长期吃得过快、过粗、过烫或饮酒,都可能反复灼伤或损伤食管黏膜,从而诱发癌变。专家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食物温度要在40度以下。“癌症村”出现转移趋势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2009年,媒体人、公益人士邓飞曾对中国“癌症村”进行过调查报道,并根据公开资料制作了《中国癌症村地图》。邓飞表示,当时“癌症村”还只出现在中东部个别地区,目前已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邓飞称,中西部地区此前发展相对落后,污染致当地的生态发生变化,而农民环保意识缺乏,话语权也更难找到表达的渠道。其次,污染企业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针对举报往往重视不够。此外,污染企业一般都在水源周边,所以河流两岸污染较多,河水的流动带来更大的污染。环保部曾公开表示,1.8万个化工厂建在中国的河流两岸,他建议,应要求各地公布化工厂地点、数量、污染排放量。邓飞建议,应加强透明度,加强信息公开,环保部门应垂直化管理,才能制约企业和地方政府;其次,放开公益诉讼;第三,要帮助企业建立环保体系,对积极保护环境的企业,应该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支持,为企业减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生姜食用禁忌】1.不要去皮;2.阴虚火旺、目赤内热,或患有肺炎、胃溃疡、胆囊炎、糖尿病、痔疮的人,不宜长期食用生姜。3.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5.夏季天气热,生姜不宜多吃。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癌症患者海外就医:服务优于国内技术差距不大|肿瘤|海外就医_新浪新闻
&&&&&&正文
癌症患者海外就医:服务优于国内技术差距不大
4月18日,福建省立医院宁养院医师王丽冰在安慰一名晚期癌症患者。CFP供图
  本报记者 陈卓
  当丈夫被诊断为脊椎肿瘤时,杭州网友“倾心2007”和大多数人一样惊慌失措。一位国内权威专家告诉她,丈夫必须做手术,否则将瘫痪。
  在辗转了杭州和上海几家医院后,选择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院医学中心就诊。出乎意料,这里的医生诊断结果是,她的丈夫无需手术,所患的肿瘤通过放疗便可治愈。
  最近,这段两年前的往事被“倾心2007”发表在网络论坛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一万多字的帖文就获得了高达几百万的点击量,和无数人微博或朋友圈的分享。
  在这篇题为《一个硬币的另一面――美国看病记》的网帖中,“故事有了完全不同的走向 ”。3个月的治疗结束后,她丈夫体内的肿瘤“明显萎缩,放疗效果非常好”,肿瘤侵蚀颈椎骨造成的空洞“大概两年时间可以复原”。
  “我们提起汽车,会想到买德国、日本车;提起手表,会想到买瑞士表,那么得了病,为什么不能选择到海外医治呢?”蔡强告诉中国青年报社记者。他是一家为海外就医患者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的总经理。近年来,这样的机构越来越多。
  不过,不少肿瘤医生认为,海外就医的选择十分盲目。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专科医生潘战和认为,癌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这期间除了治病以外还要考虑亲友的陪伴、支持,生活习惯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张晓东也提出质疑。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有一部分人特别信任海外就医,也有能力去,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问题是我发现这里隐藏着不少陷阱。”
  中美之间医疗技术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当决定出国看病时,“倾心2007”没有去过美国,也没有朋友是美国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这个决定“是人生绝望中孤注一掷的选择”。
  “既然手术方法是美国人发明的,手术材料是美国人制造的,那我们就去美国动这个手术吧,”在那篇广泛传播的网贴中,“倾心2007”写道。
  一些被广泛引用的数字印证了她的想法。根据美国肿瘤学会的最新统计,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年-2009年的五年生存率――一个用来统计癌症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指标,达到68%以上,比1975年-1977年的48.9%有显著上升。相比之下,中国肿瘤防治办在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肿瘤统计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为25%左右。
  “在美国排名前五的医院,有全世界最好的设备和最新的药物。”蔡强介绍。他每隔几天都会收到一份欧美国家新上市的药物表。最近,一种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药物已经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加速审批并上市。
  在这幅海外就医的美好图景中,先进的设备和药物只是一部分。“就像一台电视机坏了,你可以找维修部的人来修,也可以找设计电视机的人来修。”蔡强说,“你在美国约到的医生很可能是某个癌症基因的发现者或者某种药物的发明者。”
  但中美之间医疗技术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潘战和以胃癌手术为例,欧美国家主张淋巴清扫范围较小的D1手术,我国实行淋巴清扫范围更大的D2手术,“这几年欧美国家逐渐认可了我们的方法。”他说。
  “就消化道癌来说国内外差别并不是很大。比如结直肠癌,在各个分期上,北上广的几个大型肿瘤医院五年生存率和欧美并没有太大差异。”来自北大肿瘤医院的张晓东说。
  对于一些癌症晚期患者,昂贵的海外就医费用并不一定能换来更好的效果。张晓东还记得,她有个患了癌症的朋友,听说德国有一种“特别高级的仪器”可以使用,便通过中介到了德国。最终,在花了十万元的中介费和数目可观的治疗费用后,“得到的治疗意见和国内完全一样”。
  “在我们国家,有些时候对于癌症晚期的治疗本来就属于过度医疗。”张晓东解释,“而在国外按照诊疗规范,对于晚期病人,医生可能更早地宣布放弃。”
  还有些癌症,在中国可能享受比欧美更为先进的治疗技术。“比如淋巴癌、鼻咽癌,在我国发病比较多,在欧美发病很少,临床的数据就很少,很难对新的治疗手段开展实验。”潘战和说。
  人们越往大城市跑,基层大夫接触的病例越少,水平越难以提高
  起初,听到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后,“倾心2007”第一选择是找到“国内做脊椎置换手术最好的”医院和医生。
  在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他们挂到了一位知名专家的“下午63号”。即使从下午1点30分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医生给每位病人分配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
  “脊椎肿瘤,准备住院手术吧!”当助手把片子挂好,对方扫了两眼说。
  当被问及更多的问题时,那位大夫不耐烦地回答说:“不做手术,你可能短时间就瘫痪丧命,你还能管手术后的感受?”
  在诊室外,“倾心2007”看到的是雨天里护工推着病床在院子里跑,躺在上面的病人还挂着盐水,带着氧气包,家属撑着伞努力遮住病人的头。
  她“突然就崩溃了”,不能想象把丈夫这样放在病床上:“我可以接受手术的风险,但决不接受疏忽或者轻慢带来的损失。”
  对于熟悉中国医院的人来说,这样的场面其实并不陌生。作为北大肿瘤医院的知名专家,张晓东每天上午要面对至少40位病人。
  为了减少专家的工作量,医院为她配备了专门填写病历的助手。在门诊时间,张晓东只穿梭于两位助手之间,拿起病例材料为病人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
  但即使如此,她也觉得时间紧迫:“数位患者及家属围着我,讲得我吐沫星子直飞,嗓音高八度,着实像菜市场买菜的大姐。”
  在协和医院的外科诊区,骨科大夫余可谊虽然有意控制了数量,半天只接诊15个病人,但是这位热衷于通过互联网做医学科普的大夫,依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向患者详细讲解病情。
  当“倾心2007”来到美国,首先让她惊讶的是这里的就医环境。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院,接诊的医生给了他们一个小时的初诊时间。询问了发病经过、身体各项反应后,医生分别讲解了颈椎部位肿瘤的6种可能性,还对比着一个颈椎模型,详细地介绍每一种肿瘤、治疗方法、后续的防范和复发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丈夫患上的可能不是骨巨细胞瘤,而是另一种骨髓瘤。如果是这样,就无需手术,“在光照下,肿瘤会像奶油般溶化”。
  与国内医疗体系不同,美国实行严格的预约转诊制度,寻常的呼吸道和慢性疾病可以在社区医院解决,只有疑难杂症才会被转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里。这不仅避免了医院的拥挤,也让医生有了更充分的问诊时间。
  “如果论就医感受,国内完败!”张晓东坦言。她曾到美国宾大医院的血液与肿瘤中心交流,发现那里有舒适的诊室和充足的交流时间。
  “可是如果把我们医院也设置成国外那样,有安静的候诊区,每个病人都有护士陪同候诊,一天顶多接待200个病人,你觉得现实么?”张晓东反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13年医院的住院人数4万余人次,年门诊量45万余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及海外。
  “在中国,各个地区的医院、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这就必然造成越来越多的病人涌入北上广。”张晓东说。不久前,她到烟台一个由私人投资的二级医院,发现医院的硬件设施“比北大肿瘤医院好多少倍”,却很少有病人入住。
  “现在老百姓不相信基层的大夫,这其实怨不得病人,很多基层大夫确实水平不行,又不重视学习新技术。”张晓东说,“可是人们越往大城市跑,基层大夫接触的病例越少,水平越难以提高。这才是国内的肿瘤患者看病难,难得到规范治疗的原因所在。”
  美国没有灵丹妙药,不可能你一下飞机吃了就能好
  即使踏上国外就医的征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倾心2007”一样获得圆满的结局。
  “在我们接手的病历里,有的患者在美国病情恶化,甚至有的在美国去世。”蔡强说,“美国没有灵丹妙药,不可能你一下飞机吃了就能好。”
  他接触过一对夫妇,妻子患了妇科肿瘤,丈夫准备变卖家里唯一的房子,送妻子到美国就医。但是看了病历以后蔡强发现,患病的妻子已经到了晚期,全身多处转移。他只好劝告那位丈夫,“告诉她病情,陪她走完最后一程”。
  通过美国大夫的治疗,“倾心2007”丈夫病情得到控制。治疗结束后,美国的医生不仅给中国医生写了一封详细介绍病症和治疗情况的信,还列了一张表,通知他们每3个月、每半年、每两年、每5年要做的各项检查。医生还留了邮箱和电话:“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我也会继续跟踪病人的情况进展。”
  也有医生指出,如果在国内,“倾心2007”的丈夫最终也未必会经历手术。因为手术前的一系列检查也会显示,他所患的肿瘤只需放疗。
  如今,不少中国大夫也在进行努力改变现状的尝试。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战和会在上午的查房工作结束后,找来病人家属沟通病情。
  当病人不理解为什么癌症在接受手术以后还需要放化疗的时候,这位医生会把癌细胞比喻成桌面上的灰尘,而把手术比做一块擦掉灰尘的抹布。“抹布一擦,灰尘表面上看就没有了,但实际上我们看不见的细菌还存在在桌面上,这时候就需要继续消毒”。
  “一些知识比较缺乏的患者,表面上看起来医生说什么他们都点头,但实际上都没有听懂,只有给他们解释明白了,患者依从性才会更好。”潘战和说。
  余可谊也记得,在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一位老专家会对每一位进入诊室的患者说“您好,请坐”,甚至会亲自起身拉开凳子。他自己也会为每位就诊的患者留下名片,上面不仅有他的微博、微信账号,还有一个手机号码,患者几乎可以随时与他沟通。
  “我希望了解我的患者治疗以后的状况,而不是在他们有疑问时没有办法及时沟通,但这就要占用我私人的时间。”余可谊话音刚落,就不得不接起手边一直在响的电话,一位办理住院遇到困难的患者向他求助。
  “但如果在国外,有些工作应该由医生的助手完成。好的医疗服务必须要加大人力投入。”接完电话,余可谊说。
(原标题:癌症患者海外就医:看上去很美)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1.2万人确诊患癌 7500名癌症病人死亡 |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199IT
数据爱好者必备网站
扫描微信二维码,数据随身查添加微信公共帐号: i199it欢迎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肿瘤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