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有种黑色大药丸的中药打成褐色粉的中药很贵降血压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参茸贵细中药材培训资料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参茸贵细中药材培训资料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21:13: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参茸贵细中药材培训资料
官方公共微信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被机房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拦截,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1.您的网站可能因为未备案,或者原备案号被注销
2.网站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3.域名在访问黑名单中.
4.其它原因造成的人为对您域名的拦截.
5.您可以询问负责您业务的商务核实相关信息,若误封,可以提交过域名名单.
6.通过域名白名单需要录入网站负责人名字,电话,身份证号,联系地址信息中草药图片大全
我的图书馆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冠心病用药篇
别名&&白檀、白檀木
来源&&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以干燥心材入药。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树皮褐色,粗糙或有纵裂,多分枝,枝柔软,开展,幼枝圆形,光滑无毛。单叶对生,柄长0.7-1厘米,叶片革质,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三岐或聚散状圆锥花丛生顶部,花梗约与花被管相等,初为淡黄色,后边为深锈紫色,花被钟形,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蜜腺4枚,略呈圆形,着生在花被管中部,与花被片互生,雄蕊4,略与雌蕊等长,花药2室,纵裂,花丝线形,子房半下位,花柱柱状,柱头3裂。核果球形,大小似樱桃核,成熟时黑色,肉质多汁,内果皮坚硬,具短三棱。种子圆形,光滑无毛。生境与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我国台湾亦有出产。采集加工&&采伐木材后切成段,除去边材即成。性味功能&&辛、温。理气,和胃,止痛。主治用法&&胸腹疼痛,气逆,呕吐,冠心病胸中闷痛。用量1.5-3克。注:1.白檀油可作尿道消毒剂,亦治淋病。并为贵重香料。2.具《本草纲目》记载: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能理胃气而调脾胃,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3.紫檀为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的木部心材,多产于印度南部,我国广东、海南、台湾亦有出产。本品显棕红色,久与空气接触时变暗。质坚实,不易断,切断面有深浅相隔的层纹(非年轮,为薄壁组织与木纤维所形成)。无臭。本品以水煮之不产生红色溶液,故可以与其他红色木材区别。性味:咸、微寒,无毒。磨粉或汁用为疮毒药,有消肿毒之效。紫檀为“红木”的一种,可制贵重器具或染料。
>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2421 alt="中草药>>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I4Yhcq069e%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草红花
来源&&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以花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互生,几无柄,抱茎,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3.5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锯齿,齿端有刺,上部叶渐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厘米,总苞近球形,总苞片多列,外侧3-4列披针形,上部边缘有不等长锐刺,内侧数列卵形,边缘为白色透明膜质,无刺,最内列为条形,鳞片状透明薄膜质,花托扁平。花两性,全为管状花,长2-2.5厘米,有香气,先端5深裂,裂片条形,初开放时为黄色,渐变桔红色,成熟时变为深红色,雄蕊5,合生成管状,位于花冠口上,基部箭形,花丝线形,雌蕊1,伸出于花药之上,子房下位,花柱细长,丝状,柱头2裂,裂片舌状。瘦果类白色,卵形,无冠毛。
生境与分布&&全国各地广有栽培。
采集加工&&花色由黄变红时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子房,阴干或微火烘干。
药理作用&&1.红花水煎剂对小白鼠、家兔、猫、狗的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子宫发生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可使子宫自动收缩加强,甚至可达到痉挛的程度,对已孕动物更为明显。2.红花煎剂对猫、狗均有较持久的降血压作用。3.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的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增加,大剂量时反有抑制作用。对狗心容积试验,煎剂可使心收缩及扩张增加,并可使肾血管收缩,肾容积缩小。4.红花煎剂对各种动物肠管均成兴奋作用,但作用不持久。
性味功能&&辛、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主治用法&&痛经,闭经,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用量3-10克。孕妇慎用。
参考配方&&1.痛经、闭经:红花、桃仁、当归、白芍各10克,川芎6克,熟地12克,水煎服。
2.冠心病心绞痛:红花、川芎、赤芍、降香各15克,丹参30克,以上为一日量,制成浸膏,分3次冲服,连续服2-4周。&&
>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6453 alt="中草药>>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I4YjoCjQ56%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银杏(白果)
别名&&白果(种子)、白果树、公孙树、飞蛾叶、鸭脚子
来源&&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叶和种仁入药。
形态特征&&落叶高大乔木,高达30-40米,全株无毛。干直立,树皮淡灰色,老时黄褐色,纵裂。雌雄异株,雌株的大枝开展,雄株的大枝向上伸,枝有长枝短枝之分,长枝淡黄褐色,短枝灰色。叶具长柄,簇生于短枝顶端,或螺旋状散生在长枝上,叶片扇形,上缘浅波状,有时中央浅裂或深裂,具多数二叉状并列的细脉。4-5月间开花,花单性异株,稀同株,球花生于短枝叶腋或苞腋,雄球花为葇荑花序状,雌球花具长梗,梗端二叉,稀不分叉或3-5叉。种子核果状,近球形或椭圆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状如小杏,有臭气,中种皮骨质,白色,具2-3棱,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子叶2枚。
生境与分布&&喜生于肥沃砂质土壤和向阳的地方。为我国特产,一般为栽培品。栽培地区南至广东,北至辽宁,东起江浙,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季采银杏叶,种子秋后成熟后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用时打碎取种仁。
药理作用&&1.对震颤麻痹患者静注或口服银杏叶浸膏,可增加脑流量,伴随着有利的营养作用。2.银杏叶液可对抗由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兔耳血管收缩作用。3.银杏叶所含黄酮甙元能轻度扩张家兔下肢血管,增加血流量。4.叶中所含黄酮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5.对平滑肌的解痉作用:银杏叶能对抗磷酸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亦能对抗乙酰胆碱对离体支气管的致痉作用,能对抗磷酸组织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对豚鼠离体回肠的致痉作用。6.体外抑菌试验:白果酸能抑制分枝杆菌的生长。银杏肉质外种皮的浆液中含数种抗菌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不受加热的影响,但在有血清存在时抑菌效力减低。带外种皮银杏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银杏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7.肉质外种皮的浸剂注射于小白鼠后可引起惊厥。肉质外种皮内含有引起皮肤炎的银杏毒。直接接触可发生皮肤炎,从皮肤吸收,通过肠、肾的排泄,可引起肠炎与肾炎,且有溶血作用。
性味功能&&白果:甘、苦、平,有毒。润肺,定喘,涩精,止带。叶:微苦、平。活血止痛。
主治用法&&白果: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尿频,遗精,白带,外敷治疥疮。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痢疾,象皮肿。用量均为5-10克。
参考配方&&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复方银杏片:银杏叶、何首乌、钩藤各5克,制成片剂,为1日量。血清胆固醇过高症:将银杏叶提取主要成分黄酮,制成糖衣片,每片含有黄酮1.14毫克,每次服用4片,每日3次。
2.肺结核:秋后采嫩银杏果(带肉质外种皮),浸入菜油中100天,即为油浸白果,每次服1粒,每日3次,连服30-100天。
3.&慢性气管炎:白果 0.25克,地龙、黄芩素各0.15克(每片含量),加淀粉制粒,压片,每服5片,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10天为一疗程,中间隔5天。
4.小儿肠炎:用银杏干叶3-10克,加入水2碗,煎成1碗,降温至温热时擦洗小儿脚心、手心、心口,严重者擦洗头顶,每日2次。
>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29562 alt="中草药>>内科>>冠心病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I4YmHzq060%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肾炎用药篇
别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咸鱼草、百劳舌、鲮鲤舌来源&&豆科山蚂蟥属植物葫芦茶Desmodium triquetrum (L.) DC.,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亚灌木状草本或半灌木,高达1米。根发达,时有侧根,质硬而韧。茎直立,与枝均有棱,棱上具粗毛,老渐脱落。单叶互生,叶片卵状矩圆形,长6-15厘米,宽1.2-3.5厘米,下有具翅的柄,形似倒转葫芦,又像一把打开的剃头刀,翅柄基部有大托叶2枚,托叶披针形,长约2厘米,上有纵槽纹,翅顶有刺状小托叶2枚。夏、秋开花,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达35厘米,花萼钟形,萼齿较长,不等大,蝶形花冠浅紫红色,长约7毫米,旗瓣扁圆形。荚果扁平或矩圆形,长约4厘米,具5-8节荚,被毛,节间略收缩而呈波状,每节有种子一粒。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林缘及丘陵地带。分布于福建、江西、广西、广东、海南、贵州、云南等地。采集加工&&夏秋采收,鲜用随时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药理作用&&葫芦茶水煎液可对抗娃儿藤的非水溶性总生物碱所引起的犬呕吐,用量为葫芦茶临床用量的10倍。性味功能&&微苦、涩、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主治用法&&预防中暑,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疳积,妊娠呕吐,菠萝中毒,小儿硬皮病。用量15-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民间腌制咸鱼、肉类,放入本品,可防蝇蛆。参考配方&&1.急性肾炎水肿:①葫芦茶60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葫芦茶、冬瓜皮各30克,茅根30-60克,麻黄10-15克,枇杷叶15克,杏仁12克,水煎分2次服。2.小儿疳积:葫芦茶5份,独脚金5份,苦楝子1份,香附2份,水煎浓缩成每100毫升含生药120克,每日15-30毫升,分3次服,6天为一疗程。3.妊娠呕吐:葫芦茶30克,水煎,3次分服。4.硬皮病:①鲜葫芦茶、蜂窝草各1斤,捣烂加盐少许,炒热,每天上午外搽患处一次。②用干葫芦茶、蜂窝草各3斤,加水70斤,煎成药液60斤,每日下午浸泡全身一次。5.钩虫病:葫芦茶半斤,加水800毫升,煎至250毫升,分2次早晚空腹服。10天后进行大便复查。6.滴虫性阴道炎:葫芦茶30克(鲜品60克),水煎分2次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46093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width=600 height=400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I51VNxtBd7%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
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trum axillare (Sieb. et Zucc.) Yamazaki.,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长1-2米。茎细长,无毛或被疏短毛,上部呈蔓状,顶端着地处可生根。叶互生,具短柄,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紫红色,入秋后或皆呈紫红色,无毛,少在叶脉上有短毛。秋季腋生穗状花序,卵形,长1.5-3.5厘米,近无柄,花密集,萼5深裂,花冠紫红色,管状,近相等的4裂,花冠管部超过萼片,萼片边缘有小睫毛,雄蕊2,超出花冠很多。蒴果卵圆形,扁平。
&&&&近种毛腹水草,茎上有短柔毛,叶片狭卵形,下面带紫色,花穗近球形,常混用。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草地、水沟旁、山坡较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尤以浙江为多。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
性味功能&&苦、辛、凉,有小毒。散瘀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外用治腮腺炎,疔疮,烧烫伤,毒蛇咬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1.腹水:①腹水草15-30克,水煎,分2次空腹服。②腹水草根、海金砂各10克,水煎加糖调服。
2.烧伤:腹水草洗净捣烂,水煮1小时,取浓汁加等量菜油,再煮半小时,外搽创面。
3.感冒咳嗽:腹水草15克,水煎服。
4.乳痈:腹水草30克,水煎服。
5.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草30克,水煎服。
6.痄腮、疔疮:腹水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7.小便不利、经水不通、风湿痛:腹水草10克,水煎服。
8.烫火伤、毒蛇或犬咬伤:腹水草嫩叶捣烂外敷。
9.急慢性肾炎、水肿:腹水草30-60克,水煎服。或加半边莲15克,水煎服。
10.肝硬化腹水:腹水草、半边莲、野葡萄根各30克,淮山15克,鸡内金、海藻、昆布各10克,水煎服。
1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腹水草、乌韭各15克,白英30克,石韦、半枝莲、茵陈各10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03437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石韦
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
来源&&为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大石韦P. sheareri (Bak.) Ching.有柄石韦P. petiolosa (Christ) Ching.,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1.石韦: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状茎细长,如铁丝而横走,被有披针形的茶褐色鳞片,边缘有睫毛。叶近二形,疏生,相距1-2厘米,叶柄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至卵圆状椭圆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中脉及侧脉明显,叶上面疏被星状毛或无毛,有小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孢子叶背面全部着生孢子囊群,无囊群盖。
2.大石韦(庐山石韦):本种根状茎粗短,叶一型,亚簇生或近生,叶片广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心形至圆形,两边呈不等的亚耳形。
3.有柄石韦: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如粗铁丝,长而横走,根须状,叶疏生,厚革质,干后卷起,叶二型:营养叶稍短,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卵圆形,长3-4厘米,宽5-20毫米,钝头,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叶上面无毛,有排列整齐的小凹点,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孢子叶较长,卵圆状矩圆形,长3-12厘米,叶柄较叶片长,孢子叶背面全部着生孢子囊群,无囊群盖。
生境与分布&&多生于山坡、石边,、石缝阴湿处,或附生与树干上。石韦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省。大石韦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有柄石韦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各省,山东亦有。
采集季节&&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1.石韦水煎液有镇咳祛痰作用,24小时痰量逐渐减少,变稀,易咳出。治疗后大单核细胞数量增加,吞噬细胞吞噬力加强。2.石韦对因化疗及放疗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3.石韦提取物试管内对流感杆菌抗菌作用极弱,但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能与活跃网状内皮系统,促进细胞吞噬力有关。
性味功能&&苦、甘、凉。利尿排石,清肺泻热,止血。
主治用法&&肾炎水肿,膀胱炎,泌尿系结石,慢性气管炎,哮喘,肺脓疡,咯血,衄血,吐血,尿血。用量6-10克。
参考配方&&1.慢性支气管炎:石韦、冰糖各60克,水煎服。重症为一日量,轻症为二日量。
2.放、化疗引起的白血球下降:石韦30克,红枣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3.泌尿系结石:石韦、车前草各30-60克,栀子30克,甘草10-15克,水煎当茶饮。
4.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有柄石韦叶20片,水煎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v:shapes="_x">
别名&&西南冷水花、狗骨节、软枝三股筋、草本三股筋、石岩菜、蛇踝节、石稔草、全缘冷水花、六月冷、血桐子草、恒春冷水麻、歪叶冷水麻
来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石筋草Pilea plataniflora C. H. Wright.,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无毛,根茎长,匍匐生,多少木质化,生根,纤维状。茎肉质,高10-70厘米,粗1.5-5毫米,基部常多少木质化,干时带蓝绿色,常被灰白色蜡质,下部裸露,节间距0.5-3厘米,分枝或几无分枝。叶薄纸质或近膜质,同对的不等大或近等大,形状大小变异很大,卵形、卵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卵状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6-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长尾状渐尖,基部常偏斜,圆形、浅心形或心形,有时变狭近楔形,边缘稍厚,全缘,有时波状,干后上面暗绿色或蓝绿色,下面淡绿色,常呈细蜂窝状,疏生腺点,钟乳体梭形,长0.3-0.4毫米,在上面明显,基出脉3-5条,多为3条,其侧出的一对弧曲,伸达近先端网结或消失,侧脉多数,常不规则的结成网脉,外向的二级脉在远离边缘处彼此网结,有时二级脉不明显;叶柄长0.5-7厘米;托叶很小,三角形,长约1-2毫米,渐脱落。花雌雄同株或异株,有时雌雄同序;花序聚伞圆锥状,有时仅有少数分枝,呈总状,雄花序稍长过叶或近等长,花序梗长,纤细,团伞花序疏松着生于花枝上;雌花序在雌雄异株时常聚伞圆锥状,与叶近等长或稍短,花序梗长,纤细,团伞花序较密的着生于花枝上,在雌雄同株时,常仅有少数分枝,呈总状,与叶柄近等长,花序梗较短。雄花带绿黄色或紫红色,近无梗,在芽时长约1.5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倒卵形,内凹,外面近先端有短角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极小,圆锥形;雌花带绿色,近无梗;花被片3,不等大,果实中间一枚卵状长圆形,背面增厚略成龙骨状,长及果的1/2或更长;侧生的2枚三角形,稍增厚,比长的一枚短1/2或更长,退化雄蕊椭圆状长圆形,略长过短的花被片。瘦果卵形,顶端稍歪斜,双凸透镜状,长0.5-0.6毫米,熟时深褐色,有细疣点。花期(4)6-9月,果期7-10月。
生境与分布&&产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湖北、贵州、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常生于半阴坡路边灌丛中石上或石缝内,海拔200-2400米。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集,多鲜用。
性味功能&&辛、酸、温。舒筋活络,消肿利尿。
主治用法&&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肾炎水肿,尿闭。用量15-30克,水煎或泡酒服。
参考配方&&肾炎水肿,尿闭。用量15-30克,水煎或泡酒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1281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来源&&为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 Beauv.var.major(Nees)C.E.Hubb.,以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状茎白色,横走于地下,密集,节部生有鳞片,先端尖,有甜味。秆丛生,直立,节具有长4-10毫米的白色柔毛。单叶互生,集于基部,老时基部常有破碎呈纤维状的叶鞘。叶舌干膜质,钝头,叶片扁平,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5-60厘米,宽2-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边缘及背面较粗糙,主脉明显。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圆柱状,长5-20厘米,分枝密集,小穗长3-4毫米,有柄,基部的白色丝状柔毛长于小穗3-5倍,两颖片相等或第一颖片稍短,第一颖较窄,第二颖较宽,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与内稃等长。
生境与分布&&喜阳耐旱,多生于路旁、山坡、草地中。全国各地均产。
采集季节&&冬、春季挖采。
药理作用&&1.本品水煎剂对家兔有利尿作用。2.白茅花水浸剂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和出血时间的作用。白茅根粉撒于狗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甘、寒。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主治用法&&急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衄血,咯血,吐血,尿血,高血压病,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用量:15-30克。
参考配方&&1.麻疹口渴:白茅根30克,水煎频服。
2.鼻出血:白茅根30克,水煎,冷后服,也可加藕节15克同煎。
3.胃出血:白茅根、生荷叶各30克,侧柏叶、藕节各10克,黑豆少许,水煎服。
4.急性肾炎:鲜白茅根60-120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一剂。
5.白茅花有止血作用,可用于衄血、咯血、吐血等症。
6.热淋、血淋:白茅根60-120克,水煎,冷后代茶饮。
7.跌打内伤吐血:白茅根60克,马兰30克,水煎加白糖少许服。
8.胃热呕吐、酒醉呕吐、夏日口渴少津:白茅根60克,芦根60克,水煎服。
9.吐血、衄血:白茅根60克,芭蕉树蔸60克,水煎服。
10.劳伤吐血:白茅根120-240克,捣烂绞汁,开水冲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07062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野猪粪
来源&&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以菌核入药。
形态特征&&菌核埋生于地下,为不规则块状,表面凹凸不平,皱缩,多肿疣,黑褐色,有油漆光泽,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子实体多数由菌核上生长,伸出地面,有柄,柄多次分枝,每枝顶端有一菌盖,菌盖肉质,干后硬而脆,圆形,中部脐状,近白色至浅褐色,无环纹,边缘薄而锐,常内卷,菌肉薄,白色,菌管与菌肉同色。
生境与分布&&多寄生于桦、柞、柳、槭及山毛榉科植物的树根上。我国大部份地区有分布。
采集加工&&一般夏、秋采挖。春耕和秋翻时易发现,生长本菌的地方土壤松而凸起,不爱生草,夏季往往在凸起处生出白蘑菇。发现后挖出一层,继续往下挖,常有2-3层,趁湿除净泥土,晒干。
药理作用&&1.人口服猪苓煎剂,相当于生药5克,在6小时内尿量明显增加,猪苓煎剂给家兔或犬灌胃或静注,均引起明显的利尿,并促进钠、氯、钾的排出。2.去肾上腺的大鼠同时服猪苓煎剂与去氧皮质酮,5小时内尿量反而减少,尿中钠、氯、钾比对照组改变不大。
性味功能&&甘、平。利尿,渗湿。
主治用法&&水肿,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腹泻,久服轻身耐老,主肿胀满腹急痛,治渴除湿,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用量:6-15克。
参考配方&&1.水肿,小便不利:猪苓、茯苓皮、泽泻各10克,车前子、滑石粉各12克,水煎服。
2.腹泻:猪苓、茯苓、白术、白扁豆各10克,水煎服。
3.急性肾炎,全身浮肿,口渴,小便少:猪苓15克,水煎服。
4.热天受暑水泻:猪苓、茯苓、白术、白扁豆各10克,水煎服。
5.伤寒口渴: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30克,以水4升煮取2升,每服7合,日3服。
6.小儿秘结:猪苓30克,水少许,煮鸡屎白3克,调服,立通。
7.通身肿满:猪苓150克,为末,熟水服方寸匙,日3服。
8.妊娠肿渴,妊娠子淋:方同上法。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6640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
来源&&为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var.tenerum (Gren. et Godr.) Reichb.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蔓状或攀援状一年生草本。茎芊弱,四棱形,多分枝,有倒生小刺。叶6-8片轮生,无柄,叶片膜质,披针状条形至窄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2厘米或更长,边缘及下面中脉有倒生小刺。夏季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小,白色或带淡黄色,萼齿不显,花冠4裂,雄蕊4,子房下位,有细小密刺。果小,稍肉质,2心皮稍分离,各呈一半球形,被密集钩刺。其嫩苗可作菜,但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生境与分布&&生于荒地、菜园、路旁、田边土壤肥沃处。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的车叶草甙有降低家兔血压作用。其乙醇提取物给狗静注,可降血压,而不减慢心率。
性味功能&&辛、苦、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感冒,牙龈出血,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水肿,痛经,崩漏,白带,癌症,白血病,外用治乳腺炎初起,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用量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绞汁涂患处。
参考配方&&1.乳腺癌、下颌腺癌、甲状腺肿瘤、子宫颈癌:猪殃殃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分3-6次服,每日1剂。如鲜品则用半斤,绞汁加红糖服。可长期服用。
2.粒细胞性白血病:猪殃殃60-120克,猕猴桃根30克,喜树果10-30克,水煎服。
3.急性肾炎水肿:猪殃殃60克,葫芦壳30克,水煎服。
4.尿路感染:猪殃殃、海金砂、连钱草、凤尾草各15克,水煎,浓缩,每日分3次服。
5.感冒:猪殃殃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6.跌打损伤、崩漏、白带:猪殃殃60克,水煎,水酒对服,每日一剂。
7.淋症、赤白浊:猪殃殃60-9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8.痈疽疔疮:鲜猪殃殃适量,捣烂外敷。
9.肋骨打断,下陷不起:猪殃殃适量,嚼绒,敷骨下陷部分,敷约4-5小时,骨平起后去药,以免突出。
10.中耳炎:鲜猪殃殃带果实的藤一把,捣汁,滴入耳中,一日2次。
11.刀伤出血:猪殃殃适量,炕干研末,撒于伤口。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4468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牵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来源&&为旋花科牵牛属植物牵牛Pharbitis hederacea Choisy.,以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草本。茎左旋,长2米以上,多分支,被短毛。叶互生,具长叶柄,叶片心状卵形,长3-6厘米,长3裂至中部,呈戟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全缘,两面均被伏生毛。夏季开花,花1-3朵腋生,小花梗极短,总梗一般较叶柄短,萼5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被长毛,外展,花冠漏斗状,形似喇叭,蓝色或紫色、白色,边缘5浅裂,早晨开放,日中渐萎,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有毛,子房3室,每室有2个胚珠。蒴果球形,基部有外层或反转的宿萼。种子3棱卵状,花色浅的种子黄褐色,入药称白丑,花色深的种子多黑褐色,入药称黑丑。
生境与分布&&常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住宅旁,也有栽培。全国各地均产。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根据种子颜色分别采割。
药理作用&&1.经动物实验,牵牛子有明显的泻下作用。2.此药由尿排泻,能加强肾脏活动,使尿量增加,大量服用对肾脏有刺激,使肾脏充血,产生血尿。3.大量服用会有毒性反应,可影响脑神经,尤以舌下神经易受损,产生语言障碍,重者可至昏迷。4.杀虫:体外试验对蛔虫、绦虫有一定杀灭效果。
性味功能&&苦、寒,有毒。泻下,利尿,消肿,驱虫。
主治用法&&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用量3-6克。水煎服。入丸、散时剂量减半。孕妇忌服,不宜与巴豆同用。
参考配方&&1.肢体浮肿、尿少:黑牵牛(炒)120克,大黄60克,甘遂(醋制)、红牙大戟(醋制)、芫花(醋制)、青皮、陈皮各30克,木香、槟榔各15克,轻粉3克(另研),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滑石为衣。每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2.慢性肾炎并发水肿:黑白丑各120克,研末,每服6克,另用大枣10枚,煎汤加红糖适量,吞服药粉,每日1次,连服2-3天。
3.大便秘结:牵牛子微炒研末,每日开水冲服1.5克。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07781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注:园叶牵牛也做牵牛子入药。
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
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树皮灰棕色,有细纵裂,茎枝有不规则散在的角状刺,小枝密生褐色绒毛和针刺。叶互生,有相对较短的叶柄,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5片,卵圆形或宽卵形,长5-12厘米,宽3-8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或近心形,不对称,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疏生糙伏毛,下面灰白色,被黄色或灰色短柔毛,沿脉更密。秋季开白色小花,伞形花序组成顶生疏大圆锥花序,长30-60厘米,花序轴密生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并有针刺,萼边缘有5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分离或基部合生。浆果状核果,圆卵形,具5棱,熟时紫黑色。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缘、溪边或向阳山坡。分布于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各省。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甘、微苦、平。有小毒。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用法&&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胃痛,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用量10-30克。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1.肾盂肾炎、膀胱炎:楤木30克,广金钱草10克,粪箕笃、露兜簕各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水肿、肾炎:楤木根白皮30克,水煎服。
3.胃痛:楤木10-15克,南五味子根、乌药、枳壳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胃病、胃溃疡、糖尿病:干燥楤木树皮或根皮10-15克,水煎服,连服数日。
5.骨髓炎、深部脓疡:楤木、三白草、狭叶山胡椒、白蔹(均为鲜品)各等量,捣烂敷溃疡处,夏日每日换药一次,冬日间日换一次。
6.关节痛:楤木根白皮15克,加水一碗,黄酒半碗,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剂,连服数日,痛止后再服3日。
7.腰脊挫伤疼痛:楤木根白皮30-60克,炖猪脚服,同时取根煎汤洗患处。
8.跌打损伤、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9.遗精:楤木根皮30克,水煎去渣,加猪瘦肉150克,炖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43531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
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 ovata G. Don.,以果实、树白皮、根白皮入药。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冠扩张,嫩枝无毛或具长直毛。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广卵形或近圆形,长10-25厘米,宽7-25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心形至近圆形,全缘有波齿或3-5浅裂,上面有灰白色柔毛,叶脉尤多,下面疏生柔毛。初夏开淡黄色花,花多数呈顶生圆锥花序,花冠钟形,长约2厘米,内有桔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发育雄蕊2,内藏,子房2室。蒴果细长,长20-30厘米,径5-9毫米,深褐色,幼时疏生长白毛。种子扁平长椭圆形,两端各有一束白色丝光长毛。
生境与分布&&湿润地区均可生长。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各地多有栽培。
采集加工&&秋季果熟时采收果,阴干或晒干。冬、春季采剥树皮和根皮,刮去外层粗皮。晒干。
药理作用&&梓树内钾离子较多,钾有排钠的作用,能促使体内多余钠离子排出,而有利尿作用。并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性味功能&&果实(梓实):甘、平。利尿,消肿。皮(梓白皮):苦、寒。去热毒,疗目中疾,利湿热,治一切疥疮,皮肤搔痒,杀虫。
主治用法&&果实: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用量10-15克。皮: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1.慢性肾炎,浮肿,蛋白尿:梓实15克,水煎服。
2.时气温病,头痛壮热:生梓木屑去黑皮,取里白者切一升,水2.5升煎汁,每服8合。
3.风癣疙瘩: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烧取汁涂之。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2765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楮实子、楮树、沙纸树、谷木、谷浆树
来源&&桑科楮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以乳液、根皮、树皮、叶、果实、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皮暗灰色而平滑,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2.5-8厘米,叶片阔卵形或矩圆状卵形,长7-20厘米,宽6-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偏斜心形,不分裂或不规则的3-5深裂,边缘有粗锯齿,膜质或纸质,叶上面粗糙,下面密生柔毛,三出脉。春夏开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柔荑状,长6-8厘米,雌花序头状,径1.2-1.8厘米。聚花果球形,径约3厘米,肉质,红色。
生境与分布&&生于旷野村旁或杂树林中,也有栽培。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各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乳液、叶、果实、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鲜用或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子:甘、寒。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叶:甘、凉。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皮:甘、平。利尿消肿,祛风湿。
主治用法&&子: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萎,水肿。用量6-12克。叶:鼻衄,肠炎,痢疾。用量10-15克。皮:水肿,筋骨酸痛。用量10-15克。外用时,割伤树皮取鲜浆汁外擦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
参考配方&&1.腰膝酸软,头目眩晕:构树子、杜仲、牛膝各12克,枸杞子、菊花各10克,水煎服。
2.痢疾:构树叶90克,焙干研粉,每服6克,乌梅汤送下。
3.鼻衄:构树鲜嫩叶30克,捣汁服。
4.神经性皮炎、顽癣:①取构树叶或树皮中的白汁,涂患处,日数次,持续数日。或用枝叶煎浓液洗浴。②取树皮中流出的白汁,加95%的乙醇,配成10%的液体。或加凡士林配成10%的软膏,备用。
5.阳痿、水肿:构树果15克,水煎服。
6.吐血、水泻:构树根皮或树皮15克,水煎服。
7.急性肾炎,全身浮肿:构树白皮、桑白皮各10克,猪苓6克,陈皮3克,生姜3片,水煎服。
8.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鲜构树嫩叶30克,油盐炒熟,当菜食用。也可煎汤服用。
9.急慢性支气管炎:构树根白皮15-30克,水煎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328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公道老、插插活、马尿臊、大接骨丹
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株入药。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4-8米。树皮淡灰褐色,枝条具纵棱线,髓部淡褐色。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托叶退化,很小,成突起物,小叶5-7篇,具柄,叶片长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小叶较大,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锯齿。夏季开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疏散,花小,白色或黄白色,花冠辐射状,具5卵形裂片,雄蕊5,较花冠短。浆果球形,熟时蓝紫色,种子有皱纹。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沙滩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各地,陕西亦产。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
药理作用&&接骨木对小白鼠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也有抗乙型脑炎病毒及抗脑髓心肌炎病毒的作用。
性味功能&&甘、苦、平。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
主治用法&&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
参考配方&&1.四肢闭合性骨折、关节损伤、急性腰扭伤:接骨木1.5斤,透骨草、茜草、穿山龙各1斤,丁香0.5斤,共熬成膏,骨折者先整复,涂敷患处。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
2.跌打骨折,脱臼:①鲜接骨木根皮锤烂,拌酒糟凉包。包前要整骨复位,包后用鲜杉木皮固定。②接骨木根皮、金腰带根、毛姜各30克,均为鲜品,捣烂加酒糟炒热,包于伤处。
3.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高压消毒后外敷伤处,用干纱布压迫2-5分钟。
4.浮肿:鲜接骨木叶90-120克,和煎过的豆腐水煨吃。吃豆腐和药水。
5.筋骨折伤:①接骨木根30克,乳香6克,当归15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15克,自然铜30克,共研细粉,黄蜡90克溶化于药粉为丸如黄豆大,每服10克,黄酒送服。②接骨木叶(或鲜根皮)60-150克,黄栀子30克,共捣烂,加黄酒适量炒热,摊于布上,复位后敷于伤口,固定好。
6.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接骨木120克,鲜豆腐120克,酌加水、黄酒炖服。
7.急、慢性肾脏炎:接骨木、望江南种子各15克,玉米须10克,水煎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43218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蝴蝶花、铁扁担、豆豉叶根
来源&&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入地浅,横生,粗厚,黄褐色。茎直立,高30-60厘米,有条棱。叶剑形,长25-40厘米,宽12-20毫米,鲜绿色,有光泽,先端渐尖。6-7月开花,花葶高出叶外,顶生稀疏的总状花序,花较大,淡紫色,外花被片倒宽卵形,先端略凹陷,边缘微齿裂,下部淡黄色,中部有鸡冠状突起,内花被片窄倒卵形,先端2裂,边缘稍有齿裂,花柱单一,光滑。蒴果倒卵形,种子多数,圆球形。
生境与分布&&野生于林边和阴湿处,常丛生成片。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四季均可采挖。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根状茎:泻下通便。
主治用法&&全草: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食积胀满,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根状茎:便秘。全草用6-15克。根状茎用3-6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参考配方&&1.肾炎水肿、便秘:鲜扁竹根根茎12-15克,水煎服。
2.跌打损伤:鲜扁竹根根茎6-10克,切碎,开水吞服。或用鲜根茎2-3株,洗净,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需要时外敷其他伤药。
3.臌胀:扁竹根30克,水煎服。或扁竹鲜根3克,切细,米汤吞服。
4.年久疟疾:扁竹根10-15克,水煎冲少量酒服。
5.火牙痛:扁竹根15克,煮青壳鸭蛋吃。
6.子宫脱垂:扁竹根60克,捣烂炒热,包敷患处。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9343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注:梓叶饲猪,肥大3倍。
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
来源&&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 Kitam.,以全草、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基部生多数须根。根状茎细长,先直伸后匍匐,白色,肉质。茎直立,微紫色,有纵槽,被白色柔毛,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有刺尖,基部圆钝,全缘或微齿裂,边缘有金黄色小刺,两面均被有绵毛,开花后下部叶凋落。春、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单性,雌雄异株,管状花,紫红色,雄花花序较小,有不育雌蕊,雌花序较大,有不育雄蕊。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冠毛羽毛状。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坡地,为常见杂草,全国各地有分布。
采集季节&&夏季采带花全草,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1.止血实验:剪去小鼠尾尖,使血连续流出,给予小蓟浸剂后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自小蓟煎剂中提得一种黄白色粉末状物质,配成7%水溶液,用于创伤表面,有良好的止血效应。2.小蓟含儿茶酚胺类物质,小剂煎剂有直接的拟交感神经药物作用,其作用可被可卡因和麻黄碱所增强,被苄胺唑啉和加氢麦角碱所对抗,且不易受利血平耗竭儿茶酚胺的影响。小蓟煎剂对麻醉后破坏脊髓的大白鼠有去甲肾上腺素样的升压作用。对于清醒动物,静注小蓟制剂也能看到短暂的升压作用。小蓟制剂的升压成分耐热性强,煮沸浓缩不影响它的升压作用(此点与肾上腺素不同)。3.小蓟煎剂对离体兔心和蟾蜍心脏均有兴奋作用。4.动物实验:对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5.有镇静作用。6.抑菌: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凉。凉血,行瘀,止血。
主治用法&&全草: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根状茎:肝炎。全草用量15-30克,根状茎鲜品30-60 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尿痛,尿急,尿血:(小蓟引子)小蓟、生地黄、藕节、炒蒲黄、滑石、当归、木通、栀子、甘草、淡竹叶各等量,研成粗粉,每次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2.传染性肝炎:鲜小蓟根状茎60克,水煎服。
3.功能性子宫出血:鲜小蓟60克,水煎分2次服。
4.肾炎(血尿症为主):小蓟、藕节、蒲黄各15克,生地12克,栀子10克,竹叶、木通各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若肉眼见血尿,加琥珀屑1-1.5克,吞服或同用大小蓟,地锦草等。若有高血压,加荠菜干草15-30克。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07218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width=433 height=652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鸡母刺、大恶鸡婆
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长圆锥形,簇生。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具白色丝状毛,基生叶有柄,开花时不凋落,成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2-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边缘齿状,齿端有尖刺,上面绿色,疏生丝状毛,下面灰绿色,脉上有毛,中部叶无柄,基部抱茎,羽状深裂,边缘有刺,上部叶渐小。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形,长1.5-2厘米,宽2.5-4厘米,被蛛丝状毛,苞片长披针形,多层。花两性,管状,紫红色,裂片5,雄蕊5,花药顶端有附属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冠毛羽状,暗灰色。
生境与分布&&野生于山坡、路旁等地方。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采集季节&&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取。
药理作用&&1.水煎剂、乙醇-水浸剂、乙醇浸剂对狗、兔有麻醉和降低血压的作用。2.水煎剂在1:4000浓度时能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生长,乙醇浸剂1:30000时仍有抑制作用。3.本品对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主治用法&&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肿毒。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上呼吸道出血:大蓟根150克研粉,白糖30克,香料适量,混匀,每服3克,每日3次。
2.肺结核咯血: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栀子、大黄、丹皮、棕榈各适量,共炒碳存性,研细粉。用白藕捣汁,或生萝卜汁调药粉,每服10-15克,饭后服。
3.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大蓟、小蓟、茜草、炒蒲黄各10克,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水煎服。
4.产后流血不止:大蓟、杉木炭、百草霜各15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5.慢性肾炎:大蓟根30克,中华石荠苧12克,积雪草、兖州卷柏、车前草各15克,加猪瘦肉适量,水炖,早晚分服。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65125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注:同属植物较多,有野蓟、虎蓟、烟管蓟、青刺蓟、藏大蓟等,也作大蓟用。但飞廉、小蓟不可混淆,它止血,不消肿。
别名&&京大戟、龙虎草、天平一枝香、臌胀草、将军草、震天雷
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以根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富含白色乳汁。根圆锥状。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枝,被白色短柔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长圆形至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3-8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尖,基部稍狭窄,边缘有细锯齿,下面苍白色,散生柔毛,茎顶5叶轮生而平展,较宽大。7-8月开花,总花序常有5伞梗,每伞梗再分3-4小枝,其基部着生4叶,对生如十字形,每小枝又作一至数回叉状分枝,分叉处着生近圆形叶一对。夏季各小枝顶端开黄绿色小花,花单性同株,皆生于钟状总苞中。花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无花瓣状附属物,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角状扁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种子卵形光滑。
生境与分布&&野生于山坡、路旁及原野湿润处。除新疆、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各省区。
采集季节&&春、夏两季挖取。
性味功能&&苦、寒,有毒。逐水通便,消肿散结。
主治用法&&肾炎水肿,血吸虫病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胸腔积液,痰饮积聚,外用治疗疔疮疖肿。用量1.5-3克,或研粉冲服,每次0.3-1克。外用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孕妇、体虚者忌服。
参考配方&&1.急、慢性肾炎水肿: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加食盐10克,加水混匀,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粉,装入胶囊内,每次服0.5-0.6克,日2次,隔日服1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6-9次为一疗程。忌食生冷、辛辣、鱼腥及猪头肉等。
2.肝硬化腹水:大戟根洗净晒干,研粉,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每粒0.3克,每3-7日服一次,每次13-16粒,儿童酌减。早饭后2小时温开水送服,连服至腹水消失。腹水消失后服人参养荣丸调理。
3.腹水:大戟鲜根30克,捣汁,温开水冲服。
4.跌打损伤:大戟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10-15克,甜酒送服。早晚各一次。另用鲜大戟根适量,捣烂外敷。
5.蛇伤引起的腹胀、便秘:大戟根15克,冷开水磨汁服。另用大戟根、半夏根(均为鲜品)各适量,捣烂外敷。
6.疔疮:大戟鲜叶适量,捣烂外敷。
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山皂角
来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小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分枝,通常带赤红色。单叶互生,呈二列,极似羽状复叶,有短柄或近于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5-18毫米,宽2-6毫米,先端斜尖或钝或有小凸尖,基部圆形或稍偏斜,全缘,仅下面近边沿处有毛。秋季开花,花单性,雌雄同珠,无花瓣,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雄蕊、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于叶腋。蒴果扁球形,红棕色,表面有小凸刺或小瘤体。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田坎土壁上,较干燥的地方则呈赤红色。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
采集季节&&夏、秋采集全草。
药理作用&&抑菌实验: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抑制作用较强,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微苦、甘、凉。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主治用法&&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结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周围。
参考配方&&1.急性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10克,紫珠草、石韦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肾盂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60克,广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0-15天为一疗程。
3.肠炎、痢疾、膀胱炎:叶下珠、金银花藤各3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3次服。
4.小儿呛水咳嗽:鲜叶下珠15克,枇杷树皮5克,六月雪3克,水煎服。
5.黄疸:叶下珠30克,水煎服。
6.小儿疳积:叶下珠15-30克,鸡肝一具或猪肝50-100克,蒸熟,取肝及汤服。
7.红白痢疾、暑热腹泻:叶下珠30-60克,水煎服。或配铁苋菜30克,水煎服。
8.风热赤眼、夜盲症:叶下珠30-60克,白菊花10克,鸭肝2-3具,共煮,吃鸭肝及汤。
9.竹叶青蛇咬伤:叶下珠全草120克,捣烂敷伤处。
>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v:shapes="_x">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来源&&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以果皮、种子入药。瓜瓤、藤、叶也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长约6米,粗壮,密被棕黄色刺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5裂呈五角状宽卵形,长15-30厘米,宽长几等,基部心形,裂凹较深,边缘有波状粗齿,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叶腋生有分枝卷须。初夏开单性花,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冠黄色,直径6-10厘米,花瓣5,倒卵形。瓠果肥厚,矩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0-60厘米,果皮淡绿色,外面被有一层白色蜡质的粉霜,果肉白色。种子多数,卵形,长约1.2厘米,淡黄白色。边缘具棱边或光滑。
生境与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产量较大。
采集季节&&食用冬瓜时切皮晒干;取种子洗净晒干,炒至黄色。
药理作用&&1.口服冬瓜皮在2小时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2.冬瓜子有祛痰作用。
性味功能&&皮:甘、凉。清热利尿,消肿。种子:甘、寒。清热化痰,消痈排脓。
主治用法&&皮:水肿,小便不利,用量:12-30克。冬瓜子:肺热咳嗽,肺脓疡,阑尾炎,用量:15-30克。瓜瓤:止烦燥热渴,利小肠,治五淋,洗面澡身,令人悦泽白皙。叶:治肿毒,疗蜂叮,主消渴,治多年恶疮。藤:煎汤洗去黑并治疮疥,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参考配方&&1.急性肾炎水肿:冬瓜皮、鲜茅根各30-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15剂。
2.慢性肾炎水肿、蛋白尿:冬瓜皮、生黄芪各30克,水煎服。
3.肺脓疡:冬瓜子、芦根、薏苡仁各30克,金银花15克,桔梗10克,水煎服。
4.体虚浮肿:冬瓜皮30克,赤小豆60克,红糖适量,煮烂食用。
5.白带:冬瓜子120克,炒研细末,每服15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
6.积热泻痢:冬瓜叶嫩心,和面煎饼食。
7.消渴烦乱:干冬瓜瓤30克,煎水饮。
8.面黑令白:用冬瓜竹刀去皮切片,酒水各半煮烂滤去渣,熬膏收瓶。每夜涂之。
9.跌扑损伤:冬瓜皮、牛皮胶(锉入锅内)各30克,炒存性,为末,每好酒热服15克,饮酒一钟,厚盖取微汗。
>内科>>肾炎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81250 alt="中草药>>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
来源&&为菊科东风菜属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Nees.,以全草和根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状茎粗短,横卧,棕褐色,旁生多数须根。茎直立,中部有时略带红色,圆形,有糙毛。叶互生,基部叶有长柄,柄长6-15厘米,具窄翼,叶片心形,长9-24厘米,宽6-18厘米,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糙毛,花后凋落,茎上部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柄短,两面有毛。夏秋间开花,头状花序集成疏松的伞房状圆锥花序,总苞半圆形,边缘舌状花白色,中央管状花淡黄色。瘦果长椭圆形,冠毛长短不等,棕黄色。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边,溪谷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各省区。
采集季节&&夏季采集全草,秋季挖根。
性味功能&&辛、甘、寒。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主治用法&&毒蛇咬伤,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肾炎、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蕲蛇咬伤:鲜东风菜全草适量捣烂,取汁一小杯,内服,渣外敷伤口周围。
2.寒痧腹痛:东风菜根15-30克,水煎服。
3.跌打损伤,风湿腰痛:①东风菜根15克,摇竹消10克,水煎服。外用全草捣烂揉搽患部。②鲜东风菜根茎60克,水煎,黄酒冲服。或用根茎烘干研末,每服10克,用黄酒吞服。
4.毒蛇咬伤:东风菜根15-30克,水煎服。并用干根研粉外敷患处。
5.内出血:东风菜根茎、万年青根茎各10克,如系肺出血,加黄独10克,水煎服。
6.阴囊湿疹:鲜东风菜根茎60克,麻雀3只,水煮,吃肉喝汤。
7.急性肾炎:鲜东风菜根茎60克,捣烂,置酒杯内扣于脐上,用布包扎,每日换1次。
8.中暑腹痛:东风菜根茎3克,研末,温开水吞服。
9.毒蛇咬伤:鲜东风菜根茎30克,鲜龙胆草、斑叶兰各15克,加浓茶捣汁内服并外敷。或用鲜根茎、鲜龙胆草各45克,捣汁内服,取渣敷患处。
>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v:shapes="_x">
别名&&黄丝藤、葫蒌棵子、天毬草、鸳鸯木鳖、盒儿藤、龟儿草
来源&&葫芦科盒子草属植物盒子草Actinostemma lobatum (Maxim.) Maxim.,以全草、种籽、叶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细,有短柔毛,具腋生细长卷须。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窄三角戟形或三角心形,长5-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极疏浅锯齿,有时基部3-5浅裂,脉上有短毛。秋季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腋生,大部为雄花,仅基部少数雌花,花梗细,花萼5深裂,萼片条状披针形,有毛,花冠裂片三角披针形,先端尾状,雄花具5雄蕊,离生,雌花萼、瓣与雄花同,子房近球形,花柱短,柱头2裂。果实绿色,下垂,卵状,外有疣状突起,长约1.5厘米,果熟时盖裂。种籽2,长约1厘米,灰色。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水边,攀援在他物上。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东、台湾等省区。
采集加工&&果实成熟后收集全草,分别处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肾炎水肿,湿疹,疮疡肿毒。用量10-15克。外用鲜品煎水熏洗患处,也可捣烂外敷。
>内科>>肾炎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I52LI5bp67%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鼻出血用药篇
鸡冠花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
来源&&为苋科青箱属植物鸡冠花Celosia&cristata&L.,以苗、花序及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粗壮,稀分支,近上部扁平,绿色或带红色,有棱纹突起。单叶互生,具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长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夏、秋开花,穗状花序扁平,顶生,如鸡冠状,中部以下多花,颜色多变,淡红色至紫红色,黄白或白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宿存,花被片5,椭圆状卵形,端尖,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胞果卵形,长约3毫米,熟时盖裂,包于宿存花被内。
生境与分布&&栽培品。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集加工&&9-10月剪取花序。
性味功能&&甘、凉。凉血,止血,止带,止痢。
主治用法&&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1.&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①鸡冠花15克,海螵蛸12克,白扁豆花6克,水煎服。②鸡冠花半斤,焙干研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每日2次。
2.白带过多:①白鸡冠花研末,每次3克,猪油汤吞服。②白鸡冠花、锦鸡儿根各15克,淫羊藿根、苹、萱草根各10克,土党参30克,水煎服。
3.产后腹痛、血流不止:红鸡冠花15克,煨水煮鸡蛋2个食用。
4.痔疮出血:鸡冠花120克,焙干,研末,每服6克,每日2次。
5.鼻衄:鸡冠花1朵,猪瘦肉60克,水煮,喝汤食肉。
6.崩漏:鸡冠花30克,水煮,白糖调服。
7.痢疾:鸡冠花、虎杖各15克,石菖蒲6克,水煎服。
8.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7次,为末,每服6克,热酒下。
9.下血脱肛:白鸡冠花、防风等分,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70丸。
>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89171 alt="中草药>>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注:鸡冠花种子通常作青箱子入药。
别名&&大蓟、刺盖
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crispus&L.藏飞廉&C.&acanthoides&L.,以全草或根入药。
形态特征&&1.飞廉(老牛锉、大力王):二年生多刺草本,高50-120厘米。主根肥厚,伸直或偏斜。茎直立,具纵棱,棱有绿色间歇的三角形刺状翼。单叶互生,通常无柄,抱茎,下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2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常大小相对而生,边缘有刺,刺长3-10毫米,上面绿色,具细毛或近乎光滑,下面初具蛛丝状毛,后渐变光滑,上部叶渐小。夏、秋开花,头状花序2-3个簇生于枝端,或单生叶腋,较柔软,常略下垂,直径1.5-2.5厘米,总苞钟形,苞片多层,外层较内层逐渐变短,中层苞片条状披针形,先端长尖成刺状,向外反曲,内层苞片条形,膜质,稍带紫色。花全为管状花,紫红色,长15-16毫米,花瓣5裂,花丝有毛,花药合生,基部箭头状或耳廓状,尾纤长。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白色或灰白色,呈刺毛状。
&&&&2.藏飞廉:全株被白色蛛丝状毛,叶片羽状浅裂,裂片近等大,整齐对生,头状花序多单生,较大,花序下有宽条形叶状总苞片,长超过头状花序。
生境与分布&&飞廉野生于田野、路旁、草丛中。全国大部份省区有分布。藏飞廉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地区
采集加工&&夏、秋花盛开时采割全草,春、秋挖根。凡用根,先刮去粗皮,杵细,以苦酒拌一夜,取出,晒干细杵用。
性味功能&&微苦、平。清热利湿,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骨节热,胫重酸痛,久服令人轻身,益气明目不老,止风邪咳嗽,下乳汁,治头风眩晕,吐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乳糜尿,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疔疮。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鼻衄,功能性子宫出血,尿血:飞廉、茜草、地榆各10克,水煎服。
2.利胆:飞廉瘦果做成酊剂,有利胆作用,可治黄疸,对于轻度胆绞痛有效。
3.补益作用:单服久用可轻身延寿,远涉急行,力数倍于常。
>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68968 alt="中草药>>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width=540 height=36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耳朵刷子、挖耳朵草、珍珠草、鼓槌草、衣钮草、谷精珠(头状花序)
来源&&为谷精草科谷精草属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buergerianum&Koern.,以花葶和花序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小草本。须根细软,稠密。无茎。叶丛生,条状披针形,全缘,长8-18厘米,基部最宽可达8毫米,叶片有明显的横隔。6-8月开花,花葶比叶长,从叶丛中生出,纤细,直立,干后有光泽,具纵棱,稍呈扭曲,基部有筒状叶鞘,其上部斜裂。头状花序顶生,小花白色,近圆球形,径粗在5毫米以内,总苞片圆状倒卵形,小苞片楔形,膜质,长约2.2毫米,背面上部及边缘密生白毛。花单性,生于苞片腋内,雌雄花同生于头状花序之上,雄花少数,生于花序中央,有短花梗,雄蕊6,花药黑色,雌蕊多数,生于花序周围,几无花梗。蒴果3裂。
生境与分布&&常生于水稻田中或浅水池沼边。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和陕西等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
采集加工&&秋季开花结实时拔取全草,剪下花葶部分,晒干。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谷精草能抑制绿脓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
性味功能&&辛、甘、平。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用法&&眼结膜炎,角膜云翳,夜盲症,视网膜脉络膜炎,小儿疳积,止血。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1.中心型视网膜脉络膜炎:谷精草、党参、决明子、车前草、甘草各6克,白茅根10克,加水500毫升,煎成100-150毫升,每日一剂,分2次服,10-15日为一疗程。停药5-7日,可继续服第二个疗程。
2.夜盲症:谷精草30克,羊肝一个(或猪肝),加水炖熟,食肝喝汤。
3.小儿口渴发热:谷精草30克,水煎服。
4.疳积,肝热,手足心热:谷精草60-90克,猪肝60克,加开水炖一小时后服,每日1-2次。
5.风热目翳,视物不清:谷精草30-60克,鸭肝1-2具(白豆腐亦可),加水蒸服。外用谷精草煎水洗眼。
6.风热头痛,眼睛红肿刺痛,牙齿痛:谷精草10克,龙胆草3克,生地黄、赤芍各10克,红花5克,水煎服。
7.小儿疳积引起的眼目起翳:谷精草10克,蝉蜕、菊花、木贼各5克,水煎服。
8.脑痛眉痛:谷精草6克,地龙10克,乳香3克,为末,每用5克,烟筒中烧,随左右熏鼻。
9.鼻衄不止:谷精草为末,熟面汤送服6克。
>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0578 alt="中草药>>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J4wXbB0m82%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还魂草
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Beauv.)&Spring.垫状卷柏S.&pulvinata&(Hook.&et&Grev.)&Maxim.,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1.卷柏:多年生常绿草本,高5-15厘米,全株呈莲座状,干后内卷如拳,故名卷柏。根聚生呈短干。主茎短或长,直立,上部分枝多而丛生,各枝为二叉式扇状分枝到二至三回羽状分枝。叶二形,复瓦状排成4列,侧生叶斜展,长卵圆形,先端急尖而有长芒,外侧边窄膜质,并有微锯齿,内侧边的膜质缘宽而全缘,中叶二列,不排成两平行线,卵状矩圆形,先端有长芒,斜向,左右两侧不等,边缘有微锯齿。孢子囊穗着生枝顶,四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孢子囊圆肾形。图示为卷柏。
&&&&2.垫状卷柏:形态上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是根散生,不聚成干,主茎短,分枝多而密,中叶先端直向,形成两平行线,叶缘厚,全缘。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石缝或岩石上。分布于大部分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辛、平。活血通经,炒碳止血。
主治用法&&闭经,子宫出血,便血,脱肛。用量:6-15克。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1.便血、痔出血、子宫出血:卷柏碳、地榆碳、侧柏碳、荆芥碳、槐花各10克,研粉,每服4.5克,开水送服,每日2-3次。
2.宫缩无力、产后流血:卷柏15克,开水浸泡后去渣,一次服。
3.咯血、鼻衄、月经过多、便血、尿血:卷柏30克,白茅根30克,地榆15克(炒焦),水煎服。
4.闭经,跌打损伤:卷柏10-15克,水煎服。
5.内痔出血:卷柏、地榆、侧柏叶各10克,水煎服。
6.哮喘:垫状卷柏、马鞭草各15克,水煎服,冰糖为引。
7.癫痫:垫状卷柏60克,淡竹叶卷心30克,冰糖60克,水煎服。
8.胃痛:垫状卷柏60克,水煎服,红糖为引。
>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85703 alt="中草药>>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J4wZPnma72%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
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Hypericum&sampsonii&Hance.,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5-1米。须根纤细而短。茎圆柱形,有分支,通体光滑无毛。单叶交互对生,二叶基部完全合生于一体似船形,而茎贯穿中间,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两叶合计长约7-13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园钝,全缘,密生黑色斑点,及透明腺点。秋季茎顶抽聚伞花序,花梗芊细,长3-9毫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约与花瓣等长,花瓣5,卵形,黄色,雄蕊多数,形成三束,子房上位,花柱三条,反曲。蒴果卵形,具黄褐色腺体,种子细小。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原野,村边路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
采集季节&&夏、秋采收。
性味功能&&辛、苦、寒。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凉血止血。
主治用法&&小儿高热,痢疾,肠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乳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参考配方&&1.月经不调:元宝草根15克,过路黄6克,蒸酒服。
2.蛇咬伤:元宝草适量,捣烂敷伤口。
3.吐血,衄血:元宝草、白茅根各30克,煎水服。
4.神经衰弱、失眠:元宝草30克,何首乌或夜交藤30克,牯岭勾儿茶60克,地骨皮15克,水煎服。
5.呕血、咯血、鼻衄:元宝草全草15-30克,旱莲草15克,檵木根30克,水煎服。
6.毒蛇咬伤:鲜元宝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另取全草15克,半边莲、半枝莲各15克,水煎服。
7.扭伤:元宝草、杜仲、桑白皮各15克,十大功劳、卫矛、山楂根、蔷薇根各30克,水煎冲米酒服。连服5剂。服药期间禁房事忌冷水。
8.闭经、痛经:元宝草全草15克,桃仁、延胡索各6克,水煎,冲黄酒适量服。或元宝草、益母草各15克,丹参30克,水煎服。
>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84687 alt="中草药>>内科>>鼻出血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J4x24J8X3f%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蜈蚣兰别名&&金百脚、石蜈蚣、飞天蜈蚣、岩洛、蜈蚣草、百脚蜈蚣、柏子兰来源&&为兰科隔距兰属植物蜈蚣兰Cleisostoma scolopendrifolium (Makino) Garay.,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气生常绿草本,茎细长多节,质硬,稀疏分枝,匍匐于岩石上或树皮上,到处生根。叶二列,稀疏互生,剑状披针形,长0.7-1厘米,先端钝,革质多肉,上面有纵沟,叶鞘短,与茎密合。初夏开淡红色小花,花单生,有短梗与叶相对,有三角形小型苞片1-2片,萼片匙状长椭圆形,钝头,花瓣同型而较短,唇瓣3裂,中裂片中部有丁字形附属物,基部有囊状的距。蒴果长倒卵形。生境与分布&&附生于岩石上或树皮上。分布于山东崂山和浙江省山区。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性味功能&&微苦、凉。清热解毒,润肺止血。主治用法&&气管炎,咯血,胆囊炎,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肾盂肾炎,小儿惊风。用量15-30克。参考配方&&1.气管炎,咯血:蜈蚣兰15克,加冰糖炖服。或蜈蚣兰、白芨、云木香各15克,紫花前胡30克,水煎服。2.慢性鼻窦炎:蜈蚣兰30克,水煎冲黄酒服。3.胆囊炎:蜈蚣兰30克,荔枝10枚,水煎加白糖服。或配海金沙、积雪草、凤尾草、瞿麦、金钱草;或配千里光、阴行草、土大黄;湿热重加黄柏,胃寒气滞加高良姜、天竺桂,兼有伤食加山楂根,便秘则土大黄加倍量。急性扁桃体炎:蜈蚣兰30克,水煎服。或与鱼鳖金星、牛膝鲜根、马蹄金、广东石豆兰同用,便溏减马蹄金,水煎服。
>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4562 alt="中草药>>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水胡豆
来源&&为睡菜科睡菜属植物睡菜Menyanthes&trifoliata&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状茎横生,粗壮而肥厚,带黄色,节间短,密被枯叶。叶全部基出,三出复叶,叶柄长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状,互相抱合,小叶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厘米,宽厘米,叶脉明显,边缘成微波状。夏季开花,花葶由基生叶丛旁侧生出,长约厘米,总状花序,花梗长厘米,基部生一披针形苞叶,萼片,绿色,长圆形,花冠白色,长约厘米,较萼长,直径约毫米,中裂,裂片披针形,内面密被白长毛,雄蕊,子房光滑无毛,花柱超出花冠之外,柱头三叉。蒴果球形。种子广卵圆形。
生境与分布&&生于沼泽、水甸子、水池边,常成群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苦、凉。清热利尿,健胃,安神。
主治用法&&胃炎,消化不良,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悸,失眠。用量6-12克。
>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1250 alt="中草药>>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附注:本品为啤酒苦味原料之一。
别名&&冷蒿、白蒿、小艾
来源&&为菊科蒿属植物冷蒿Artemisia&frigida&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半灌木,高10-70厘米。地下根横走。常具匍匐枝,茎多数,较细,茎上互生不长的密集侧生枝,形成小丛状。全株被有纤维而紧贴的密绢毛,呈淡灰白色或淡绿色。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1-2厘米,宽约1厘米,下部裂片常2-3裂,顶部裂片又常羽状或掌状全裂,小裂片又常3-5裂,裂片多少条形,先端稍尖,基部的裂片抱茎成托叶状,上部叶小,3-5裂。8月开黄花,头状花序,排列成窄长的总状或副总状花序,有短梗及数个条形苞叶,下垂,总苞球形,直径2.5-3毫米,总苞片约3层,卵形,被茸毛,有绿色中脉,边缘膜质,花序托有白色托毛,花管状,内层两性,外层雌性。瘦果长圆形,长近1毫米,无毛。
生境与分布&&生于石质干山坡、硬质碎石土壤、固定沙丘以及原野荒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采集加工&&7-8月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温。燥湿,杀虫。
主治用法&&胆囊炎,蛔虫病,蟯虫病。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1.胆囊炎:小白蒿15克,香附子、羊蹄草、问荆、车前草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驱蛔虫、蟯虫:小白蒿15克,蒲公英根30克,水煎服,早晚空腹各一次。
>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肾茶、猫须公
来源&&唇形科猫须草属植物猫须草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以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也有高达1米以上者。茎具四棱,有纵纹,常带淡紫色,被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3厘米,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5.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下面具腺点,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夏秋季开淡紫色或白色花,2-3朵一束对生,在枝顶排成间断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圆卵形,顶端骤尖,花萼卵形,长5-6毫米,果时增大,外被微柔毛及突起的锈色腺体,二唇状5裂,下唇裂片4,2长2短,针刺状,上唇1裂宽卵形,花冠管细长,外被微柔毛,连裂片长9-18毫米,二唇状5裂,上唇3裂,中裂片较大,顶端微缺,下唇直伸,雄蕊4,花丝及花柱超出花冠之外很长,形如猫须,长5-7厘米。坚果小,球状,长约2毫米,表面有网纹。
生境与分布&&多有栽培,也有野生于阳光充足处的。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凉。清热祛湿,排石利尿。
主治用法&&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胆结石。用量30-60克。
>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7343 alt="中草药>>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注:海南猫须草与上种相似,其叶为窄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锯齿较粗,叶柄很短或无柄,同等入药。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过路黄
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柔弱,匍匐地面,长20-60厘米,淡绿带红色,无毛。叶、花萼、花冠均据点状及黑色条纹。叶对生,稍肉质,叶柄与叶片约等长,叶片膜质,心脏形,长1.6-4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钝尖或钝形,基部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主脉一条,于叶之背面隆起,两面均无毛。春末夏初开花,花2朵相对,腋生,花梗较叶柄稍长,花萼5,披针形,长约0.3厘米,通常绿色,花冠5裂,黄色,基部相连,裂片椭圆形,长约1厘米,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丝上部分离,基部联合成筒状,花柱单一,圆柱状,柱头圆形,子房上位,卵圆形,1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蒴果球形,有黑色短条状腺点。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疏林、草丛阴湿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北达陕西、南至贵州、四川、云南,以四川为主产区。
采集加工&&4-5月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1.口服煎剂,从十二指肠引流检查的结果看,本品有利胆作用。据观察可能是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多,胆道括约肌松弛利于胆汁排出,不是通过反射性胆囊收缩使胆汁排出。2.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酸、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散瘀。
主治用法&&肝、胆结石,胆囊炎,黄疸型肝炎,泌尿系结石,水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毒蕈及药物中毒,外用治化脓性炎症,烧烫伤。用量:15-60克(鲜品120-15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取汁涂患处。
参考配方&&1.胆结石:金钱草60-1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3月,可使胆石阴影消失,症状消除。
2.胆囊炎:金钱草45克,虎杖根15克,水煎服。有疼痛加郁金15克。
3.黄疸型肝炎:①金钱草、茵陈、虎杖根各10克,紫金牛15克,仙鹤草12克,水煎服。②金钱草、蒲公英、板蓝根各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
4.梗阻性黄疸:金钱草60克,郁金15克,广木香、枳壳、黄芩各10克,水煎服。若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10克,芒硝6克(冲服)。
5.肾结石:金钱草、车前草各15克,滑石30克,生地、川断、桑寄生各12克,补骨脂、杜仲、丹参、香附各10克,水煎服。
>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25390 alt="中草药>>内科>>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J4AuChDI92%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中草药图片大全 && 内科病用药 && 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别名&&独行菜、腺茎独行菜、辣辣菜、宁津草、甜葶苈子、北葶苈子、拉拉罐
来源&&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以种子入药。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高5-35厘米。主根白色,直伸地下,幼时有辛辣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被有极微细的头状毛。叶互生,基生叶柄长1-2厘米,叶片窄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长3-5厘米,宽1-1.5厘米,茎下部的叶无柄,窄长椭圆形,边缘具稀疏的齿牙状缺刻,先端通常具3齿牙,茎上部的叶呈线性,全缘,或在顶端附近有锯齿状大齿牙。夏季开白色小花,长总状花序生于茎顶,花瓣通常退化。短角果椭圆形,果轴有极细微的头状毛,顶端有窄翅,微缺、内陷,内残存极短的花柱。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野、路旁、住宅附近。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藏等地。湖南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初夏,果色黄绿,顶端种子变硬时收割脱粒,晒干。
药理作用&&独行菜种子具有强心作用,对猫的实验中,水合氯醛形成的衰弱心脏心肌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血压随之轻度升高,静脉压下降。并有平喘作用。
性味功能&&辛、苦、寒。去痰定喘,泻肺利水。脾虚泄泻者慎用。
主治用法&&喘咳痰多,胸胁满闷,水肿,小便不利。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1.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葶苈子15克,大枣15枚,为基本方。寒湿胸痛加伏苓、柏树各12克,桂枝、瓜蒌皮、韮白头、姜半夏各10克,甘草、陈皮各5克。热结胸痛者加柴胡、黄芩、赤白芍、半夏、枳实、郁金各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热盛加野荞麦根、鱼腥草、葎草各30克。恢复期患者用黄芪、白芍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6枚。
2.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气喘、痰多、不能平卧:葶苈子10克,大枣10个(切开),水煎服。
3.肝硬化腹水、小便少:葶苈子、防己、椒目、大黄各60克,做蜜丸,每服6克,空腹开水送服,每日2次。
4.咳嗽实喘、气急、痰多、面目浮肿:葶苈子10克,大枣、杏仁各10克,炙麻黄3克,水煎服。
5.面目、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葶苈子10克,防己、大黄各10克,水煎服。
>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14875 alt="中草药>>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2F002QLAZTty6J4EcpHXI9a%26690" src_cetemp="/DownloadImg/9/">
注: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干燥种子为苦葶苈子(别名:南葶苈子、眉毛蒿、密密蒿、麦蒿),性味功能及临床应用同甜葶苈子。
别名&&田字草、四叶草、四叶莲、四叶菜、四叶苹、十字草、破铜钱、水铜钱
来源&&为苹科苹属植物苹Marsilea&quadrifolia&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而横走,常匍匐泥中。叶柄长5-20厘米,顶端有小叶四片,十字形对生,小叶倒三角形,长10-20毫米,全缘,外缘圆形,无毛。有水时叶柄没于水中,叶片漂浮水面。叶脉扇形分叉,网状,夏秋间叶柄基部有单一或分叉的短柄,顶部着生孢子果,果斜卵形,长3-4毫米,坚硬,幼时外面有密毛,后变无毛。
生境与分布&&生于池边、沟边、水田的静水浅水中。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陕西、河北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夏、秋采收。
性味功能&&甘、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神,截疟。
主治用法&&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肝炎,神经衰弱,急性结膜炎,外用治乳腺炎,疟疾,疔疮疖肿,蛇咬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疟疾:①鲜苹揉搓如蚕豆大,与疟疾发作前4-5小时塞入一侧外耳道。②鲜苹100-150克,于发作前3小时水煎服。或鲜草揉细,发作前数小时塞鼻。
2.疔疮:鲜苹捣烂,外敷患处。
3.溃疡瘘管:鲜苹60克,泥鳅2条,洗净,保持体表粘滑质,同捣烂,敷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换一次。
4.火眼红肿、牙龈疼痛、小便热痛:干苹25克,水煎服。
5.肝炎:鲜苹30-60克,马蹄金30克,水煎加白糖15克冲服。连服5-10剂。
6.肝硬化腹水:鲜苹60克,油炒,豆腐1块,油煎,和匀,加盐和冬酒少许,炆干,顿服,每日一剂。
7.黄疸:苹、天胡荽、酢浆草、积雪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8.热淋:苹30克,用第二次米泔水煎服。
9.夜盲:苹6克,晒干研末,鸡肝1具,或猪肝100克,蒸熟顿服。
10.痈肿疔毒:苹60克,水煎服,另用鲜苹适量,砂糖少许,捣烂外敷。
11.牙痛:鲜苹适量,捣烂,含于患处。
12.毒蛇咬伤:鲜苹60-120克,捣汁,冷开水冲服。另用鲜苹适量,嚼烂外敷。
>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33578 alt="中草药>>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
来源&&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trum&axillare&(Sieb.&et&Zucc.)&Yamazaki.,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长1-2米。茎细长,无毛或被疏短毛,上部呈蔓状,顶端着地处可生根。叶互生,具短柄,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紫红色,入秋后或皆呈紫红色,无毛,少在叶脉上有短毛。秋季腋生穗状花序,卵形,长1.5-3.5厘米,近无柄,花密集,萼5深裂,花冠紫红色,管状,近相等的4裂,花冠管部超过萼片,萼片边缘有小睫毛,雄蕊2,超出花冠很多。蒴果卵圆形,扁平。
&&&&近种毛腹水草,茎上有短柔毛,叶片狭卵形,下面带紫色,花穗近球形,常混用。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草地、水沟旁、山坡较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尤以浙江为多。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
性味功能&&苦、辛、凉,有小毒。散瘀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外用治腮腺炎,疔疮,烧烫伤,毒蛇咬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孕妇忌服。
参考配方&&1.腹水:①腹水草15-30克,水煎,分2次空腹服。②腹水草根、海金砂各10克,水煎加糖调服。
2.烧伤:腹水草洗净捣烂,水煮1小时,取浓汁加等量菜油,再煮半小时,外搽创面。
3.感冒咳嗽:腹水草15克,水煎服。
4.乳痈:腹水草30克,水煎服。
5.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草30克,水煎服。
6.痄腮、疔疮:腹水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7.小便不利、经水不通、风湿痛:腹水草10克,水煎服。
8.烫火伤、毒蛇或犬咬伤:腹水草嫩叶捣烂外敷。
9.急慢性肾炎、水肿:腹水草30-60克,水煎服。或加半边莲15克,水煎服。
10.肝硬化腹水:腹水草、半边莲、野葡萄根各30克,淮山15克,鸡内金、海藻、昆布各10克,水煎服。
11.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腹水草、乌韭各15克,白英30克,石韦、半枝莲、茵陈各10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
>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59453 alt="中草药>>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小青草、六角英、赤眼老母草、麦穗癀、鼠尾癀、孩儿草、野万年青、节节寒、大鸭草、毛泽兰
来源&&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procumbens&(L.)&Ness.,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常簇生,柔弱,基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披散或直立,绿色有毛,具纵棱6条,节部膨大成膝状。叶对生,具柄,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1-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短柔毛。夏秋开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状,长1-4厘米,花稠密,苞片条状披针形,被粗毛,花小,花萼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条形,被长毛,花冠二唇形,较萼略长,粉红色或淡蓝紫色,雄蕊2,基部有毛,药2室,一室不育,并呈距状而下垂,子房卵形,有毛,2室。蒴果条状倒披针形,被白色短柔毛。
生境与分布&&生于水沟边或草地阴湿处。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南部各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微苦、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
主治用法&&感冒发热,疟疾,咽喉肿痛,小儿疳积,痢疾、肠炎、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乳糜尿,外用治痈疮疖肿,跌打损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流行性感冒:爵床、白英、一枝黄花各30克,水煎服。
2.乳糜尿:爵床60-90克,地锦草、蟛蜞菊各60克,车前草45克,狗肝菜30克,水煎服,3个月为一疗程,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3个月。
3.发热多汗:爵床30克,水煎服。
4.跌打损伤:爵床、辣蓼叶各等分,捣烂敷患处。
5.关节痹痛、筋骨疼痛:爵床30克,水煎服。
6.肝硬化腹水:爵床15克,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
7.目眩流泪:爵床15克,煎服。或与猪肝同蒸食。
8.小儿疳积:爵床10-15克,水煎服。或研末,每用1.5克,开水冲服。
>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91812 alt="中草药>>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adImg/9/">
别名&&霸王鞭、金刚树、金刚纂、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椏、
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金刚纂Euphorbia&anyiquorum&L.,以茎、叶、乳汁入药。
形态特征&&半肉质灌木,高1-3米,有白色乳汁。茎枝肥厚,圆柱状,或有3-6钝棱,小枝肉质,绿色,扁平,有3-5翅状纵棱。叶少,常脱落,对生,托叶坚硬刺状,成对宿存,叶片倒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4-6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有小尖。春季开黄色花,杯状聚伞花序3支簇生,中央一枝无梗,雄性,总花梗短而粗壮,总苞黄色,半球形,5浅裂,裂片边缘流苏状,总苞腺体4,二唇形,无瓣状附属物,下唇大,子房3室,花柱3。蒴果成熟时分为3个压扁状果瓣。
生境与分布&&生于热带干燥地区。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也作观赏植物栽培。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毒。茎、叶(去液汁):消肿,拔毒,止泻。液汁(茎、叶切开流出的白色液体):泻下,逐水,止痒。
主治用法&&茎、叶:急性胃肠炎,用鲜茎30-60克,去皮刺切碎,或鲜叶7片去头尾,流尽液汁,加大米15克共炒至焦黄色,水2碗煎服;疟疾,用茎心切成黄豆大,以龙眼肉或胶囊包裹,发作前5小时吞服;跌打肿痛,鲜茎30克切碎炒黑,水酒各半煎服;液汁:肝硬化腹水:液汁与面粉为丸,绿豆大,每服1-2丸,以泻为度,孕妇忌服;皮癣,用液汁搽患处。
本品有毒,必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液汁接触,可引起发炎,起水泡,若液汁入眼,可致失明。误食少量,可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粘膜,并引起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皮肤接触液汁应立即清水洗,误食者应注意口腔的保护,静注葡萄糖盐水,注射兴奋剂。
>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name=image_operate_7718 alt="中草药>>内科>>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src="/DownloadImg/9/" src_cetemp="/Downl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种芒果吃起来粉粉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