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同济大学嘉定体育馆新馆工程拿到什么奖

<img src="images/logo.gif"
公 告 通 知
咨 询 专 区
调 查 问 卷
Copyright & 2007 Tongj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版权所有 &在同济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同济,同济,同舟共济(同舟共基= =)
140 个回答
同济土木学渣飘过。说几个数据:四年,我平均到课率低于15%(实习为100%),作弊率为0%(包括毛概邓理等无聊课程,也包括流体力学等天书课程),考前找老师划重点的次数为0,去图书馆每天超过一次,去图书馆读专业书、做作业的次数为0。因为在宿舍看书不上课,被校方打扰次数为0。这个过程可以参照我另一个回答:知乎有我的大学同学,如果我编造事实吹牛,必然会被打脸的。今天我坐在这里和大家谈读书,由头是一个QQ群里的对话。上个月,我和你们一个学长在同一个QQ群里聊天,群里有人说他认识的一个人吹牛,吹自己大学4年读了一千多本书。我插嘴说未必是吹牛,我大学四年读书的数字肯定比这个多。群里立刻就有人问,一年365天,大学四年也就是1460天,你凭什么能做到每天读书超过一本的?我借用陶渊明的一句话回复了一下——“好读书 不求甚解”,我不求逐字逐句,只求看个大概,再加上我读书快一点,逃课率高一些,一天读一本书其实不算难,我还有空每天踢球打游戏呢。我参加同济土木百年院庆的留影。同学和校友应该认得我在什么地方。但是呢,无论用任何明规则还是潜规则来衡量,我合理合法地拿到了同济土木的毕业证(当然绩点不高)。我的意思是:同济是一个不问过程,只问结果的地方。你自己读书,自己复习,自己在教科书和参考文献里找重点,自己去实验室,自己按学校的安排去工地实习,只在实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去找老师请教,只要你最后通过考试,没人会追问细节。我大二大三期间,课程表上的必修课排满了每周五天,每天上下午两节大课,即每学期专业课学分超过40,选修课只能晚上选。这是七个专业合并为大土木的结果,修满学分还是要费点功夫的。但只要你通过考试证明自己拿到了足够的学分,你就可以拿着同济土木的毕业证出去找工作,同济土木学院绝不因为你逃课多而觉得有什么不妥。至少在2002年是这样。我和考场上和某专业老师曾有如下对话:师:同学,我似乎不认识你。我:对的,老师,我也不认识您。实际上我在今天之前没见过您。师:这样不行,学院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你一学期没上一节课,我不能给你及格以上分数。我:但我能考过。师:理解。校规是0分直接交钱重修,我给你1分,你去补考(补考不花钱)。只要你考过,我就当今天这个对话不存在。我:多谢。感谢同济这个原则,我才有毕业后十几年的多彩生活,以及我现在比较满意的个人发展(虽然完全抛掉了本行)。也感谢同济对考试和课程的严肃态度,我才能时不时靠本行打几年工,赚个养家糊口的钱。更感谢同济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有限的课时内向我传递了足够的工程师精神,让我在媒体行业也时刻保持严谨的逻辑思考,以及避免用极端的眼光去评价社会问题:毕业了,我到某个知名设计院求职。仗着学校的牌子挤进面试,大老板聊了几句,叫出一个设计主任:【你们聊聊】。那位主任带我进了小会议室,直接扔了一根烟过来:【放心吧,刚毕业的时候啥水平,谁不知道啊,懒得和你说专业问题。我也是同济的,给我讲讲这两年学院的段子,一会我就和老板说你学的不赖】。因为招聘计划取消,我没进这个设计院。但在其他地方干了几年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学长的这一番话说的不错——毕业前学的东西80%你不知道该往哪用,毕业后要用的东西,80%你还没学呢。学习能力比你学到了什么重要的多。最后,我严肃地指出。想做一流工程师的学弟们不能像我这么“混”文凭。你们需要比我更扎实的基础。我也很佩服那些专业精深、成果满天下的校友们,感谢你们撑起了同济土木的声誉。再过30年,我孙子问【爷爷你是好工程师吗?】我就说【不,但我和无数一流工程师是同学!】大礼堂的同济土木百年院庆晚会。结构力学第一人朱慈勉上台讲专业课,掌声雷动。感谢这个地方对了,西南八楼的阿姨拥有极其强大的头脑数据库。我读书的时候,全楼上千人的相貌都记得,来个外人一眼就能认出来。2007年百年校庆,我已经毕业5年,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宿舍,不料宿舍楼已经有了门禁。敲敲门,阿姨看我一眼:“回来看宿舍的?,进去吧”相关回复:
(更新:有很多人在评论问我关于同济外院的课程设置等问题,我能回答的都贴在最底下了。但是来问我同济其他专业的。。宝宝真的答不了。。不管文科理科还是跨学科的问题,我只了解英语系啊!)很多人谈了在同济理工科就读的体验,我来谈谈在同济的文科就读体验。与其说是随便谈谈,不如说是针对某些负能量回答的反击。今年是我在同济的第五年——四年英语专业和一年同济特色的德语加强班如果有人问我大学四年学到了些什么,我想说:每一个外院人每天都在吐槽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设计有多么不合理:作为一个要学习高数、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VB、Web网页设计还有多媒体的纯粹的文科生,我的绩点着实被这些课拉低了不少;每一个外院人每天也都在吐槽我们的泛读课的难度和阅读量要求已经堪比英国文学专家的水平了;我们也会吐槽有些课水到只能翘课才对得起自己的学费;我们也会吐槽有些老师奇怪的口音(没错,是英语专业的老师的发音)。但是。作为在素有传统工科大学之称的同济大学里的一名绩点着实不怎么能拿的上台面的(5分制我只有可怜的3.51)英语系的我,前两天收到了杜伦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毕竟自己的绩点如何,在申请过程中怎样被教务科嘲笑,并不能成为自己无法出国的理由。但是。即使我在回到家乡跟司机聊起我在上海的同济大学读书,司机会用茫然的口气问我“同济?学医的吧?”我也从不觉得自己腰杆无法挺直或感到一丝心虚或无奈。毕竟别人的无知,不能成为自己被拉到同一水平的理由。但是。就在我们每天吐槽外院的老师有多么的水布置的作业却令人发指的难的时候,不知不觉间我们专四专八的通过率已经接近100%。所以当我某个亲戚的孩子在某二本英语系读书,该亲戚担心地问我孩子快要考专四了,全家如临大敌,究竟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只要跟着老师的课踏踏实实地上两年,会有专四不通过的情况,最起码同济是不会。但是。即使我们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口音里都带着一丝的乡土气息,我们也从没有人会因此怀疑他在中国语言学界为英语语言研究做出的贡献。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时代,我们能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水平都不同,在院长能够接触到英语语言的那个时代,他的口音能进化到如此,已经非常了得了。所以即使班里有人能说一口纯正的伦敦腔,也有人把美式chunks玩得6666,我们从不会因为这个而忽略语言学习的本质——口音只是外衣。诚然,在很多方面我们外院的发展的确遇到瓶颈,一时半会也无法和邻居复旦相提并论。但我从不会因为在传统工科大学学习文科而自卑。我们班的每个同学,进入英语系的原因各不相同,或因为被调剂,或因为从更加冷门的文科专业转来,或出于纯粹的对语言的热爱。我们各自都有着令同班人乃至同院人骄傲的发展。出国换专业读Master或在国内转专业读研的不在少数,银行外企四大做管培做HR做市场也不在少数,也有保研继续就读本专业的,但我看到的,是每一位同学,都在同济留下了一段最最美好的回忆和积淀,然后,在现在的生活中,依旧努力。举一个例子,他是一位我非常敬佩的同学。大一时他口音带着浓重方言腔,两个单词就要停顿一下,渴望表现自己,但无奈能力不足。他有多么努力我就省略一万字,直接说结果,他在大二就成为人人上英语学习的达人,曾经人人上转发量上万的英语学习资料很多都是出自他之手,在很多网红才开始玩人人时,他进入了全世界第一家上市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匿了,NYSE:EDU),并在大二时就成为了该公司上海分校的正式员工(如果有人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去了解一下该公司招聘流程和规章制度),在该公司每个做英语老师的都要经过三次面试,很多人可以成为员工但是要成为老师却要面很多次,他是一次全过。如今他已经成为该公司旗下一个夏令营产品能够独当一面的一把手。我曾经看过一次他上课,大一时他紧张语塞的样子早已消失,如今已是一个妙语连珠,稳重大气,旁征博引的英语老师,他的口音早已变成了标准的美式,更不用说目前作为语言学研究生的他能够自如模仿各种腔调的英语,也更不用说他法语二外的水平了。。接下来谈谈课余生活。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主要比较关注音乐方面,课余生活也基本和音乐相关联。大一那年误打误撞进了十大歌手决赛。从进决赛起每个选手都有专门的“经纪人”全程联络,从选歌拍照宣传片舞台需求化妆彩排各个方面事无巨细,文艺部做得很棒。到了大二才知道原来同济的十大歌手在上海都十分有名气,连袁成杰都专门来排十大的门票。同济的吉他协会和星空才人辈出。有会唱歌会弹吉他身兼数个乐队的鼓手,有原创作曲编曲混音自己搞定的萌妹子(她的优酷视频点击量已超百万)。我一直引以为傲自己拥有天赋绝对音感(传说一万个人里才有一个),但进了吉协就遇见了好几个。。另外,如果匿名的那位同学你看得见,我想跟你说:大二时我们专业课老师上欧美流行歌曲与文化上到兴头时激动地问我们谁会跳舞,我被推上去和他当场在教室里跳了一曲华尔兹,我在他眼里看到的满是对音乐的热爱与真诚,而当我落座时旁边的女生尖酸刻薄地说了一句“被老师搂过腰了你这门课能拿优了吧”。最后这门课我的确拿了优。但那是因为我在考试的歌唱部分认真地唱了一首难度很大的Jazz,是因为我在考试前背了几百张专辑的歌名,听了1个T的无损音乐,背熟了欧美流行歌曲的发展脉络,而那位刻薄的女生,貌似拿了中;我曾经的室友一个月不洗澡泡三个月的衣服在盆里长出蘑菇,在床上一躺三四天让我们都以为她是不是死了,她翘课翘到老师找她谈话,她骗老师说她有忧郁症,老师吓得叫我们作为室友要好好关心她。最后她没能拿上毕业证。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确实会给人带来心里不适,但我的选择是换了寝室,结识到了大学最好的闺蜜,在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寝室里我们一起啃美国历史,一起背十四行诗。如今她保了研,我收到了英国排名前十的两个offer。在我花了几天几夜学习使用Logic Pro X的时候在社交网站发了一张操作界面,也被人骂装B,但我如今能用它编曲,骂我的人现在连CDEFGAB和DO RE MI FA SO LA SI(感谢@Paul Young 纠正是Ti)都对不上号。如果我每天都被周围阴暗和奇葩的人和言语影响,估计我早跳楼了。如果我也要负能量到把这些事一笔一划记在心里,成为让我对这学校和世界失望的理由,那我都能写一本点赞数1k+的消极心理学教材了。不努力的人到处都有,在乎他们无非是因为想让周围充满能刺激自己的能量,这样才能逼自己变得更牛B。但问题是,真正牛B的人,需要被人刺激么?你见过Sheldon责备他的服务员邻居Penny因为她的无知而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吗?另外,现在,健身房里所有的跑步机都是好的。你大一时给校长写信要求修健身房,如今你大四。想必你是没再去过了。————补充——————关于同济外院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等问题的补充 :1. 课程设置的问题,有兴趣请查询此网页:我把其中我当时上过的课拿出来说一下。“六、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技巧、英语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英美概况、主要英语国家历史,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及其经济概论等。七、主要实践环节军训、英语口译、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翻译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节选自网页)基础英语:四学期。一周两节课。我个人感觉和精读课差不多,但不同老师教课风格很不一样。我大一的时候的基英老师宋缨老师(后来去了公共外语教学部,不教英语系了,但是我一直非常感谢她)的风格是除了课本之外还会带我们学很多很多native expressions, idioms之类,她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造诣,还专门出过书,虽然大学里经常有老师叫我们买他们自己出的书,但这一本我觉得买的超值,现在回过头来翻翻看还觉得:原来后来看美剧或者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学到的那些表达其实她早就写在书里了(笑哭脸),说不定课上还讲过!高英:四学期。就是基英的进阶版。精读一篇文章,学习里面的精华词汇表达,文化背景等等,每节课也都会就文章内容展开讨论。剩下的还是跟不同的老师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大三的高英老师王艳芳老师,我非常佩服她的一点就是她能在每个重点词汇都找到相对应的美剧或者纪录片的真实用法,把视频片段截下来给我们看,每次上她的课都会被安利很多有意思的纪录片和美剧英剧等等。后来自己学了TESOL才意识到这其实对学生来讲是一种authentic input,非常有益。我还曾经很幼稚地问过她,老师你每次上课前要看多少片子才能搜到你想找的对应原文的词啊。。她谦虚的回答我:“不不,我都是平时积累的,看到觉得以后可能会用到的词就记下来,然后把视频片段的时间节点也记好。”这得是多有心的人才能做到啊。。。。大四的高英老师陈亚平老师是做话语分析的,同时她也对辩论非常在行,所以她带我们上课都非常的critical...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其他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有不同的风格,会把他们认为最有益的东西带到课堂里来,但很遗憾我并没有上过所有老师的基英和高英课,不具有发言权。英语写作:就写作呗。。。好像是两学期?还是一学期?我忘了。。。教一些写作技巧,上课写写片段,我们当时的老师是让我们用英语每周写三篇日记来着。翻译理论及技巧:两学期,一学期英翻中,一学期中翻英。我当时两学期都是董绣老师教的。她的课不会有人不喜欢!风趣幽默,而且非常宽容!好像有一次考试还让带词典来着,然而也没什么卵用。英语语言学、语言学概论:我们当时只有一门,就是语言学。一学期,院长教的。这门课要是好好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遗憾就遗憾在没几个好好学的。。。特别是对于我当时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态度。。。概念抽象术语繁多。。好在期末死记硬背也拿了个良。不过这门课的挂科率比较高。。。因为太抽象了。。。英美概况、主要英语国家历史:我当时也是一门课。就是英美概况。一学期。主要讲讲英美两国历史政治社会还有点地理。就记得考试前把美国所有总统顺序和任期都背了一遍。。还真考到了。。。文学史:两学期。热爱文学的朋友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文学作品选读:有个泛读课,貌似是两学期。但是这门课神奇就神奇在没有课!每学期老师给我们发一本著名文学作品的选读,然后一学期考两次。这门课的通关秘籍就是:考前全班通力合作,几人同读一篇,一起划重点,给其他没读该篇的分享重点。我们班两年来的合作都非常愉快,记得每次考泛读前的中午大家都在教室里一起叫外卖划重点背重点。口译:两学期。比较好过,两学期上下来虽然自己意识不到,但是在口译上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英语视听说:两学期。这个是大三的课,上课看一个十分钟左右的短片,根据短片回答一系列问题并且讨论。除了片子尤其的老。。其它都挺有意思的。我们的视听说是戴劲老师,他是个非常和善而且经常冷场的人(好像不太搭。。)如果上到他的课,上课做两三个积极回答问题中的那一个!每次上课都去!你一定能拿优(当然你考试也不会考的太差咯)。英语听力:大一大二貌似上了两年,也就是四学期?这门课是比较痛苦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但是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上完两年以后基本电影美剧都不用字幕了。上课会做大量的快速或慢速的听力题,还有听写。英语口语:外教课。大一大二四学期。就是最水的那种跟外教聊聊天的课。保证出勤率,一定能拿优。(额外补充)实用英语写作:这门课很实用(废话。。)。是李梅老师的课,主要教如何用英语写一些常用的东西比如会议记录,简历,email之类。最后考试是做一个project,小组合作亲自找一个企业为他们设计一个英文宣传册,最后还要请这个企业的人来参加一个模拟面试,由每个小组请来的企业的人和老师一起组成面试官团。李梅老师是在曼大读的博士,我后来自己来了腐国感受了这边的教学风格才意识到,她在国内那种教学模式下想要努力地设计一门英式的课程是有多不容易。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是折磨,但是现在回过头来从课程设计,测试等角度看,这一门课真的很有价值!这里提到的课基本上都是必修课,大部分选修课我都没写,每年也都有点小变化,所以如果真的进入英语系学习的话,请大家带着探险的心情去充分的explore吧!2. 就业前景:有个想学德语的妹子之前私信我,我把我给她的回答贴在下面给大家做个参考吧。还有些毕业后可能的工作去向我都在原答案里提到了。“实话讲,如果从就业角度来说,学语言的确是有些吃亏的。但是如果说跟没有专业是一样的,那说的也不对。如果你是真的对语言感兴趣,那我相信你之后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比如我有些学姐,毕业后出国读研然后就直接留在德国工作了,或者同济也有中德学院,我有的同学本科读的德语系,研究生去中德学院读经管类,现在拿着学校奖学金在国外交流,这样的人回到国内基本上想找个起步高一些的工作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不是上海人,但是我就非常喜欢上海这个城市,比起北方一二线城市,上海的环境好很多,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个人还是非常鼓励你跳出自己成长了那么多年的地方,去别处看看,没有比较怎么能知道哪里更适合你呢?如果在同济四年你不喜欢这个地方,那你以同济的学历去别的地方也完全是够资本的。”但是!我希望高中刚毕业的弟弟妹妹们还是不要盲从于我给出的方向,毕竟人生未知的选择有无数种,有人拿专业当饭吃,也有人一边学着专业一边拿爱好当饭吃,不要局限在此。
本部两年(大一+德强),嘉定两年半,现在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最近总算是写完了毕业论文,答辩的事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也拿到了最想去的学校的offer。今天抽空写一写这个,算是back to fresh again吧。大一刚到进大学的时候,完全不能适应上海以及大学的生活,受不了150人的大课,尤其是我们的高等数学A,老师讲课带有严重的安徽口音,比如他说“xxx满足xx条件”,在我听来就是“xxx某得xxx条件”,“某得”在我家乡的方言里是“没有”的意思,基本上意思完全反了,一直到学期末我才反应过来。大一学校是十分注重基础课程的教育的,有多重视呢?一周40节课左右,平均一天8节课,到现在我还记得每周五下午在北楼上完大学英语,在20分钟的课间内要到将近一公里远的南校区一教去上线性代数,赶场,真的是赶场。后来似乎学校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把这个课间延长到了25分钟。受不了炎热的教室和宿舍,我们当时10级电气类住在西北四楼,宿舍费是500块一年,学校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杨浦啊,单单看这个价格,就知道我们住得是有多奇葩了。此外并非舍友就都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大一第一冬天基本上本宿舍+对门宿舍的热水都是我和我宿舍一个甘肃的同学打的,我也是年轻不知道拒绝别人,那一年基本上我就是一头被人叫作“好人”的待宰母猪,每次上课碍于面子不得不占一排座,然而我心里深知占座是不道德的,上课铃响我那些同学才悠悠地进来,后排来得早的同学恨我恨得牙痒痒,我恨我的那些同学恨得牙痒痒。食堂永远人满为患,加上天气,基本上排好队打了饭,找到位置已经全身是汗了,吃两口没胃口,直接倒掉;晚上热得睡不着,三点醒一次,五点醒一次,然后就准备去上课了:大一第一个学期,我体重从60kg掉到52kg,而且是消瘦。第二学期和第一学期也差不多,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隔壁的复旦....不好意思母校对不起你了,不过你的人文类课程的营养比起人家实在是差太多了,我经常下课就奔去复旦旁听,复旦似乎也不排斥旁听,课表直接就贴在教学楼一层,想听啥进去蹭就是了。这学期我的专业成绩略有下滑(100名开外),但是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其实我是工科生,好像技能没点对?)大二到了嘉定校区,硬件条件明显改善了,惊艳的图书馆、有空调的教室、独立卫浴的宿舍。加上进入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大一那么夸张的课表了,而且有了不少实验课,虽说写实验报告一直是大学里最c蛋的事情之一,实验总是比理论课要有趣的,即使这些实验仅仅是点亮一排跑马灯、在示波器上看到正确的波形。每天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甚至还能抽出时间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军训之后我开始每天晚上长跑,身体也一点一点恢复了,不是那么消瘦了。同济一致自诩自己的国际化,这一点是我绝不会否认的。大二开始就有了不少“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而且大都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比如我们的模拟、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这些课程引入了国外的经典材料,对专业的解释如同庖丁解牛,生怕你看不懂,而很多国内的教材,尤其是母校有些老师出版的卖不出去只能给我们学生用的教材(不好意思又开炮了),基本就是贴一堆公式,然后出一本习题答案,然后告诉你期末考题从里面出,背吧,孩子们。所以我很庆幸我选了不少全英文的课,对我们专业也算是知道了how it works,我也渐渐变得不合“宿舍群”,而把社交圈转向社团还有几位经常在图书馆自习的同学,宿舍唯一的作用就变为了睡眠,每天图书馆待到闭馆,这一学年我的成绩攀升到了全系第4名,一千米也能跑及格(以前是跑5分钟+呕吐),也有了多项兴趣比如网球、高尔夫,体重渐渐恢复到57kg。同济最大的优势,除了土木和建筑,估计就是与德国的交流了。这时在复旦的姐姐也告诫我,在上海的话,英语人人都好,但是你要是有一门二外,就是很明显的优势了。于是决定花一年的时间,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德语,正好学校也给我们提供这个平台,德强班,即延长一年的学籍,加入一年的纯德语学习。这一年又搬回本部了,自从我们搬离本部后,本部就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换新桌椅了、教室有空调了、西北四楼翻新了,本部的人文气息也越发明显,每年社团招新都非常的热闹,人山人海、周边各种活动层出。这是大一的我没有注意到的(基本上都在和气温作斗争了),所以如果有大一的同学能看到我这个回答,真心希望你们在本部的时候,多多参与这些活动吧。母校的德语教学质量不是吹的,德强读完,学校号称是B1级别,实际上直接参加新东方的要求入班水品为B2的德福班,非但毫无问题,还可以在班级里独领风骚。这一年我通过了德语外语水品考试(TestDaF),各项均为优秀(mehr als 4),可以据此直接申请德国的大学了。大三学年再次回到嘉定,投身专业课学习,这一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专业课学习压力比起专业基础课要大,学业比较繁重,我们系老师上课水平远不及其他较牛的专业(我们系很年轻,老师更年轻,好几位都是博士刚刚毕业),但是因此也比较亲切,他们的知识量也足够指导本科生了,于是和老师们的交流就成了日常,交流真心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虽然任务繁重,却也很少困惑,这一年我的成绩攀升到了全系第2名。顺带一提,大三开始就进入健身房了,健身房和图书馆是无论在哪所大学都最值得“泡”的地方,也练出块、练出腹肌,我也常常被同学叫肌肉学霸。。。。囧学校的健身房比较简陋,没有深蹲架,只有史密斯机;没有腿举机;空调也老坏,器械也老坏;来交流的德国佬总和我吐槽为什么器械那么容易坏。最后这一年学校基本上没为我们分配课程任务了,想工作的同学就实习、出国的同学准备各种考试、考研的同学泡馆、保研的同学享受人生。总的来说,同济不会强迫你做什么,也不会强迫你成为什么。如果你愿意上进,她会给你她能做到最好的。如果你自甘堕落,只要你期末突袭能过掉考试,再不济过掉补考,就算你烂在宿舍里发臭了,她也不会多说一句。我身边有各式各样的同学,有虽然成绩平平,然而动手能力强、眼光卓越,大学翘课无数奔走于各种项目,毕业照样被大公司高薪签走的人;也有留级三年,还是毕不了业,论文都写不出,甚至教授愿意手把手指导,还屡次放教授的鸽子的人;也有各项全能,成绩优异,各种球类运动皆精通,本科还没毕业就一篇SCI、被常青藤全奖叼走的人生赢家。总之,在这里能变成什么样,还是靠自己的选择吧。写到最后像可耻的鸡汤 - -
先贴一个大二去交流前画的画吧:)《说一个很棒的再见——至我与同济的50件小事》。
作为同济人这种话题必须是力挺母校的。前方答案里有朋友说得非常好,就是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如果我未来的孩子要在国内读书,这是我最推荐的学校。任何学校里都有牛和渣渣,关键是你选择去玩游戏还是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先说文科,大家都觉得同济文科渣渣,其实也不是那么渣:首先,沪上好几个文化圈知名人士都是同济老师,曾经我有同学就因为很会和老师聊天也顺势进入了文化圈;其次,一个例子,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不到十年的历史,同济拿了两次冠军,还都是,原,创,剧,还都是理工类学生写的。你不去找这种活动当然是体验不到的。再说优势学科,除了大家都知道建筑土木,其实还有很多低调小学科也很牛。比如海洋学院,很多老师都是百万级的研究资金。研究生跟船去南北极都是经常事儿。还有前面同学提过的,芭蕾,也是拿国际大奖的。再说男生感兴趣的体育这块,同济有浩荡的晨跑大军还有一个很不错的游泳馆,偶尔有奥运冠军出没。棒球足球水平不错,橄榄球发展也很迅速。再说校园风气,同济的讨论气氛很浓,从毕业晚会应不应该加广告到毕业展海报,很多学生都在发声。还有就是交叉学科发展很快,个人选择很多;我当年就是一路蹭课换了专业,老师和同学都很nice很欢迎。而且据我所知蹭课在同济是个普遍现象,靠谱院的有些教室都挤不进去。那些抱怨没有进喜欢专业的同学,请自己想想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你们做了多少;交叉学科的优势很明显,尤其设计类,有设计思维的周末课程,大家都可以参与。有MIT MEDIA LAB毕业的老师把持的Fablab,想搞创新的都可以去逛逛。最后,平台优势:上海是个不错的大城市,要什么有什么,机会和视野比二线城市好太多,大部分学院都会在本部待一两年,门口就是地铁;另一个优势是,读书送欧洲游,当年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是有国外经历,德国,北欧,意大利居多,北美也不少;如果不想出国,上海东北部几个高校有第二学位专业互选(当年有,现在不知道政策如何),复旦新闻,中医药的中医这些,公交车20分钟就到。最后,如果你决定来同济,希望你牢记校训,仰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2005——2010在同济待了五年,四年本科+一年德语强化班。其实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马上就涌现出了关于那五年的种种回忆,每一丝都让我反复回忆品味。要从这些回忆中选出印象最深的,还是2007年3月,经校团委批准,我和几个小伙伴们成立了同济大学逐日科幻协会。2007年6月,我和这几个小伙伴,通过各种办法,找资源,拉赞助,赤手空拳,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科幻协会,由我们同济大学逐日科幻协会主办了首届上海高校幻想论坛,请到了国内顶级的科幻小说作家作为嘉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在同济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组织,还有“上海高校幻想论坛”这个名号。前几天在微博上,偶然看到2015年上海高校幻想论坛的宣传,而今已经是第七届了,规模俨然超过了2007年的首届。我知道我们这个小小的组织依然活跃在校园里,恍如隔世,莫名惊喜。在那五年里我参加过校棒球队,为百年校庆服务,学会了德语,认认真真完成了几次机械设计,主编过《同济大学新生手册》,花了8小时从新校区步行到老校区,上了许多有意思的选修课,在文远楼通宵自习(后来好像不让通宵了),为学校官方网站服务了四年,听过德国总统的演讲,跟温宝宝同学握手。。许许多多有意义的,无意义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爱上了值得我一生去爱的姑娘。当然,也曾经对学校的很多地方充满抱怨,新校区各种不方便,行政人员态度恶劣,选修课老师太水。。但是,同济是一个能够给人提供足够广阔平台的地方,它给了我许多种选择,带我认识了许多种生活,然后,找到我所希望方向,努力向前。然而回想起同济,如同许多校友所说,是家一样的感觉。
(多图预警)本部两年,嘉定四年半前来作答,仅以一个普通同济人的身份谈谈自己在同济生活的感受。1.建筑第一次来同济的人绝对会被同济的建筑惊艳到。这点归功于同济本身在建筑学科方面强大的实力,无论是四平路本部还是黄渡理工分校,从学生宿舍到学院大楼,都各有特色,并且绝不重样。即使不在同济就读,周末像逛公园一样来同济转转,也一定会喜欢上这片美丽的校园。“出租车!出租车!”—— 毛像及本部图书馆双子楼“出租车!出租车!”—— 毛像及本部图书馆双子楼国立柱国立柱古朴的西南楼,应该是本部最老的宿舍楼了古朴的西南楼,应该是本部最老的宿舍楼了本部综合楼一角本部综合楼一角嘉定校区图书馆,十四层嘉定校区图书馆,十四层2.樱花说到同济就不得不单独提一提本部的樱花。同济的樱花是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于九十周年校庆前夕种植于校园内的。每年四月樱花盛开时短短的樱花大道就会变的美不胜收,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赏花。不少毕业生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穿上毕业服在此拍照留念,动漫社团也会借此机会cosplay一把。如果你觉得沪上赏樱去顾村公园人实在太多,同济本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这几年人也越来越多了)。樱花大道,摄于春节前夕,再过两个月不到这里又将繁花似锦樱花大道,摄于春节前夕,再过两个月不到这里又将繁花似锦今年新出炉的樱花照今年新出炉的樱花照樱花大道上帝视角樱花大道上帝视角3.饮食本部四座食堂,学苑、西苑、西北、南校区食堂,菜式丰富,味道也不错,个人感觉尤以学苑食堂为最佳。夜幕降临后赤峰路上的黑暗料理也是搞的风风火火, 炒饭、炒面、炒年糕、炒河粉应有尽有。嘉定食堂的特色菜则更多,各色小炒、石锅饭、砂锅、老鸭粉丝汤、食堂三楼的烤鱼和蜀山第一排,可以每天变着花样吃。除了食堂,嘉定的小饭馆也很多,麻辣烫、手擀面、港式点心、米线、牛排、肉夹馍,当然还有罗森的便当和三明治。顺便缅怀一下川渝食府的千层饼,这真的是我在嘉定吃过的最好吃的夜宵,可惜去嘉定没多久川渝食府那一片的饭馆就全拆了。4.住宿本部两年我住在破旧的南校区西南十楼,宿舍小到拉开椅子就没法正常行走,也没有独立卫浴(虽然公共厕所和澡堂真的十分十分干净,但冬天还是不太方便)。但是嘉定的本科住宿条件真的非!常!不!错!(也可能是因为我住过了本部最破的宿舍,接下来给我什么宿舍住我都会觉得好...)可惜研究生宿舍因为是二人间改的三人间,相对感觉拥挤一些。我毕业的时候,嘉定又建了几栋新的宿舍楼,并且老宿舍楼都装上了空调,我是享受不到了...5.教学如果是工科专业,那课业还是很繁重的。还记得大一那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和高中比也没什么区别。除了课堂授课外也少不了许多实验课或课程设计,这点连文科也是一样的,在嘉定经常可以看到传院的学生扛着机子在校园里拍片子。GPA比较奇葩,满绩点不像很多大学那样是4,而是5。评分等第也不是ABCD,而是朴素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除了学科必修课,同济的选修课也是种类繁多(想起了灭绝师太的江湖传说)。选修课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成群老师的《钢琴艺术》,如果现在还有这门选修课,看到此回答的学弟学妹推荐你们选一选。6.生活本部离五角场很近,吃饭购物娱乐都很方便。校园内羽毛球馆、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游泳馆样样俱全。嘉定方面,我刚去那会儿的确是荒芜无比,但随着安亭的发展以及校园内部的建设,到毕业的时候已经可以不出校门就看电影和唱K,饮食也从几个地沟油小馆子,发展到呷哺呷哺、星巴克、萨莉亚、麦当劳等的入驻,实乃郊区人民的春天。校园内各种文娱表演活动十分丰富,每年的十大歌手、嘉定之星,以及各个学院的迎新及毕业晚会,本部人工草坪后的广场(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和嘉定的满天星广场也经常会有各种社团表演。不过嘉定的地理位置是在太偏,对于临近毕业需要找工作和实习的学生来说实在有些苦不堪言...先答以上这些吧,想到了再补充。最后用一张“全路段”纪念自己六年半在同济的岁月,同济人应该都懂的。
三观:结实的,不被轻易洗脑的(正确与否另说)眼界:所在领域有常识,有欣赏和交流的能力,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品味高不高另说)天真: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善意(傻逼与否另说)职业能力:责任感,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推理(是否够用另说)爱过不悔的人,志同道合的友(……没什么可说的)NB的师兄弟姐妹:活跃在建筑/规划领域,不管投哪简历都能遇到校友(然后我转去做互联网了)这些,都是同济给的,谢谢。
谢谢跑树老师邀请!我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就读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个学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选择自己以前写的一些日记或者状态和一些照片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院不在四平路主校区内部,而是隔着四平路与主校区相对,学院的正门则是在阜新路上。(四平路、阜新路、铁岭路、彰武路,感觉回到了东北有木有!?)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英文名字叫做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缩写为D&I,又称「嗲院」。我本人本科学的是工业设计,研究生转了交互设计。设创在交互方面有CDI(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和UXD Research Lab(同济大学用户体验研究室)等机构聚焦于交互方面的研究。总体来说同济设创比较国际化,英语应用得比较多,我最近的课程除了政治,基本上是全英文授课。所以英语一定要好好学。但是吐槽一下,为什么学院Native America如此少??另外研究生阶段出国机会比较多,因为设创和欧洲很多设计院校合作办学(比如米兰理工、芬兰阿尔托),有相当一部分人(据说是三分之一强?)出国一年,可以拿到双学位。另外还有更多为期半年左右的短期交流名额,所以想出国的同学在同济还是很方便的,并且在合作院校读书只需要交同济这边学费就好了。而设创研究生的学费……有还是没有啊?……图为前段时间同济设计周上,Wei神在和唐诺曼(Don Norman)爷爷交流。好多同学都和诺曼爷爷合影了,但是答主那几天没怎么在学校,表示羡慕嫉妒恨。下面是刚刚开学的几天我发的一条QQ空间的说说。上海的天气每天都是明晃晃,蓝天,白云。校园里花草树木,空气清新,有亭台,有流水,有传统建筑,有现代主义。学校环境超出期待,设计学院各种不错,能找到食堂吃美食,能找到教室上自习。还没开学,不用上班,不是放假。每天吃吃饭,跑跑步,认识认识新朋友。晚上没有欲望晚睡,早上也没有必要早起。下午时刻,远处的上海中心反射刺眼的光芒,阳光也照进了八十年代的房间。躺在床上,闭闭眼,玩玩手机,不用考虑什么,挺好。希望这样的生活,能永远继续下去。这是万圣节那几天发的一条QQ状态。那一天设计创意学院研究生协会举办了欢迎学院留学生以及促进中国同学之间更好交流的「破冰趴」。Dracula & Joker主校区综合楼16楼的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窗外的景色。第一张的公路就是四平路。第二张拍摄于中秋节的晚上。我工作室就是在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下面三张图是同济大学中芬中心。中芬中心(Sino—Finnish Centre)是同济大学和芬兰阿尔托大学合办的国际交流平台。感觉中芬中心和D&I走得好近的说,我在这里有一门创新课程,我有几个留学生同学也在这里上不同的课程。不知道北欧的小伙伴来到这里会不会有宾至如归的赶脚。第三张是中芬的电梯……最后上一张我和我的小伙伴的合影。别问哪个是我,反正不是颜值最高的这个。另外听说跑树老师是知乎网红……最后最后分享今天刚刚写的一片Lofter。这两天一直在熬夜。事实上从开学不久孙老师的课大家集体熬夜开始,整个班级就定下了「勤奋」的政治正确氛围。这当然是极好的,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大家的认真态度时时刻刻在感动着我。但是熬夜学习的坏处也显而易见。伤害身体是一方面,但更严重的是熬夜可以带给人一种虚无的「充实感」,从而迷惑自己以使人陶醉在自我满足中难以自拔。自我陶醉是一种傲慢,它让我们止步不前。对于一个交互界的新人来讲,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更新自己,而不是沉浸在旧的自我中,而不是陶醉在自我表达中,而不是靠体力上的坚持来弥补脑力上的懈怠。应该思考清楚自己的目的,用最有成效的方法来达到那里。PSSD课程非常有意思,有意思的不单是课程本身,更从大卫老师身上学习到严谨的态度和对效率的追求。UXD的课程仍然触不中最核心的点,但是老师很棒,团伙成员也棒。课程开始的时候,对于跟Jesse的合作,内心不能不说不乐观,但是几星期下来,三个人更能相互理解,也慢慢了解Jesse的风格,最终相互学习。「交互设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刨除的偏见更多。保持友好和谦逊的心态,学习别人的优点。对于英语,深深感觉要学的还有太多。雅思和六级都报了名,但是很难安排出时间专门学习英语。以前很在乎英语考试的分数,虽然现在也很在乎,但是更加明白,如果英语不好,就错过了这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二的精彩,况且能说一口美式发音是在是一件炫酷的事。一直想跟Linsay学习美式发音,但是鉴于她气场过于强大,完全不敢接近……还想学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粤语。最重要的事情事取得各方面的「平衡」。导师方面,课业方面,学术方面,生存方面,社交方面,自我方面。如果不能明白自己的最终目的,很容易陷入疲乏和迷茫。在上海这样一个快节奏高强度的城市,「忙碌」是一件稀松平常的状态,但「忙碌」是个中性词,「忙碌」会上瘾,一如吸烟。「忙碌」本身不是目的,正如休闲本身也不是目的。在迷雾中最重要的不是走路,而是弄清自己的位置。好久没读书,好久没有看电影。前几天开始读《丈量世界》,读了一半被作业打断。非常喜欢读科学家的传记,也许是为了弥补心中的缺失吧,谁都有科学家的梦,但是限于各方各面,最终大多数人走上了一条琐碎又无聊的路,又给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生活」。上海最近的天气非常糟糕,没有太阳,偶尔下雨。期待晴天。lofter地址:最后一张图片:有好多学弟学妹私信我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大家确实有什么问题,直接加我微信吧……
今年同济本科毕业,秋季即将进入同济研究生的来回答。同济大学的校区很多,在上海,四平路是本部,嘉定校区、沪西校区、沪北校区,这些都算是同济的校区。在上海之外,有浙江学院。题主并没有详细地说是哪一个校区,就笼统地讲一下。大学首要关心的是师资吧,外人可能只觉得同济的土木、建筑挺好的,其他的专业一般性,不过在同济认识了很多人、在校外结识朋友之后,对同济的师资评价还算不错的。不光是优势学科,有些看上去并不为人称道的,诸如创意与设计学院,也有很多厉害的老师在。尽管这几年同济的排名日趋落后,在上海永远争不过交大、复旦,但老师的质量还是很硬的。
生活上,住宿和食堂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算不上,也不差,算中上水平吧。交通情况,除了嘉定校区比较偏远,交通极其不发达(有历史遗留问题)之外,其他的校区都算方便。可惜的是,工科基本上第二年开始都需要去嘉定体验黄渡人的生活。
在学校常规的教学安排之外,同济还会有很多很多的校内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学生组织的活动,论坛、展览或者是游园会,如果仔细关心微博、学校公告,空闲时间不会太无聊。图书馆是真的很好,特别是嘉定校区的图书馆,是我唯一认为比四平路本部好的场所。四年读下来,除了选择专业有误(个人原因,并不适合在这里讲述),同济带给我最多的是「机会」。在同济能够得到很多很多的机会,觉得现在学的专业无聊,可以在大一结束以后选择转专业;想要学习另一门课程,可以选择辅修,或者参加各种选修课、听相关的讲座;想要出国,可以报名交流,学院有相关项目还可以完成双学位的学习;或者,在图书馆看书……
在大学里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是需要的,扩展人买、熟悉社会、看到更广的世界,也是需要的。大概不只是同济,所有的学生在大学都应该接着各种机会看一看外面是怎样的,在同济这样的体验会丰富一些、容易得到。另外,同济也有很多官方或者民间的社团组织,对各人群包容性较广(不要被豆瓣上某老师误导了),存在着传说中的上海高校最大的同性恋组织(……)。——————更新——————本科毕业之后对同济并没有太多怀念,最怀念的是认识的同学,对学校感情并不深。上述答案看上去很美好对不对?同济哪有这么好。各种手续办理效率低,尤其是在嘉定校区的同学,往往需要嘉定本部两边跑,还经常不能一次性解决。开个证明等上一礼拜不足为奇,被各个部门踢皮球的也不少。曾在学院为了一门退课失败的课程折腾了一个多月。学生的管理系统难用至极,新老系统过度不完善,IP绑定情况时有发生。除了吃住,其他生活保障比较欠缺,本部的校医院还算可以的,嘉定的校医院和华师大药房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嘉定现在连一个药房也没有。学校隔三差五会出几个奇怪的规定,再碰上一个奇葩学院(比如某中德合作学院),就更好受的了。除了大学的教书育人,生活的基础需求,其他方面,呵呵。------再更------从嘉定回到四平路校区过了快一个学期要吐槽一下同济的饮食状态,吃在同济去哪里了啊喂!几年前本部的伙食还是可以的,嘉定的一如既往的难吃就不用提了,现在本部的伙食状况如果没有新开的北苑食堂,没有一个食堂好吃的。同学说要我说明一下住宿,是这样的,同济秉承着学历越高住宿条件越好的基本原则,本科期间,在本部住宿条件是很差的,嘉定会好一些,因为有独立的卫生间。研究生阶段,基本上是两人间,且配独立卫生间。博士的住宿条件一般(感谢评论去纠正),比不上彰武路校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定体育馆 游泳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