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与认识师道尊严这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原创,一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您发现侵犯您个人权利的,请留言联系我,我立马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师道尊严”观念的功能主义探析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师道尊严”观念的功能主义探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01: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师道尊严”观念的功能主义探析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传统师道尊严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传统师道尊严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8:36: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传统师道尊严
官方公共微信何谓“师道尊严”
很荣幸今天到会,与各位同行探讨一下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今天我想从古代教育家传下来的词语和简单论述谈起,说说“师道尊严”这个题。
&传统文化,自先秦以来,历来是尊师重教的,这里面有一个总的枢纽,就是强调“师道尊严”。有人将师道尊严肤浅地理解为强调教师个人地位的神圣,这是不对的。尊严不是别人给你的,不是金钱地位或者强权暴力就能取得的,尊严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所以,对“师道尊严”该加入这样的理解,它是指教师通过展现个人的道德品质、才学能力、人格魅力被学生群体和社会群体认可,从而获得爱敬与尊重。如此说来,师道尊严是首先对教师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同样是教师,有人受到爱敬与尊重,有人可能就被家长瞧不起,被学生瞧不起,毫无尊严可言。
换个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往小里说,它陪伴一个人自幼年到成年最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关系着一个人未来的人生走向;从大处看,它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兴亡成败,因而显得格外重要。《礼记?学记》是一部中国教育学最早的专著。《学记》写道:“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它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废,必贱师而轻傅……”这是我们当代所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古代渊源。由这一条线索来理解,教师身上背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负责,其实也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从业人员,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工作理解为混口饭吃的勾当。因此,“师道尊严”中也包含着神圣感和使命感。师道尊严的这两重内涵,我们可以用庄子“内圣外王”这句话来概括,“内圣”说你自身的修养要达到一定程度,要涵养内在的功夫。“外王”就是要有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要有统筹班级或群体的能力。
教师要达到师道尊严的境界,就要有内外兼修的功夫。讲内修,教师基本上应该是一个雅人,用雅人的标准要求,就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得过于随意,要谨言慎行。假如你在学生中的负面形象多于正面形象,职业的神圣感在你身上体现不出来,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其效果会大大折扣。那么雅人是一个什么标准呢?其实教师职业的开山鼻祖孔子早就为我们定制好了,《论语》多次提到的“君子修为”自然被看成是教师的修养。作为教师,你的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和君子的人格特征重合的。同志们都读论语,也都熟悉。我觉得孔子描述君子特征,最值得教师借鉴的一句话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后来被人总结下来是安贫乐道。首先,老师就不是一个能发财的行当,顶多是过得好点与差点的区别,差一点的也不至于揭不开锅。其次,发财的想发财的很可能当不好老师,无数的例子也证明财富会扭曲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知识观。现在正在清理高校中的董事,说明上层也意识到这一点。老师也是人,也吃人间烟火,但讨论柴米油盐要注意场合,在学生面前过分强调物质是不合时宜的,如炫耀名车名表、名牌服装,炫耀财富,甚至用将来不挣到多少钱就别说是我的学生类似的话来激励学生,还有暗示学生送礼之类的。我觉得教师接受学生的礼品是一条红线,这里的礼品应该是物质意义上的,教师节学生送束鲜花,给个祝福卡片,这个还是可以的,在校的学生或学生家长给老师送钱物,我们社会那一套功利哲学蔓延到校园中,影响很坏。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师生之间也应该淡如水,去功利化,否则,会抹黑教师的形象。教师不是不可以接受礼品,教过的学生,到社会上工作,事业有成,饮水思源,师恩难忘,带着礼品来看望老师,你把礼品给人家摔出门去,这样也不好。
教师要公正公平,对学生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里所讲的“中正之道”。《论语》中有一句教育名言,叫“有教无类”,对教育者而言,一切的受教育者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尊卑的区分。为什么前面说教师不接受学生礼品是一道红线,除了损害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之外,它还可能造成教育的不平等。拿了人家的礼品,就开始给学生吃小灶,拿出很多精力来关注几个特别的学生,其他孩子就会因此丢失受教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孔子也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是一捆干肉,古代贽见老师的礼节,很薄的礼节。说束脩以上,其实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给很重的礼品。比如,孔子就曾经接受过学生家里赠送的车马。那个时代,孔子兴私学,必须要学生的供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孔子并不因为你多他少,分出个三六九等。实际情况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几个门生,大多出身贫寒之家,如“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半生追随他的子路,还有曾皙、曾参等,都是家境不好的学生。但他们都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家语记录了孔子教育曾参的故事,说是曾参到地里锄苗,把秧苗锄断,他的父亲大怒,一拐杖下去,把曾参打晕了。曾参醒来,还往他父亲跟前凑,问候父亲。这件事情后来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认为他应该及时逃走。《论语》中有很多孔子严厉批评弟子们的言论,“粪土朽木”啊,“鸣鼓攻之”呀,“小人穷斯滥”呀,起因也是各种各样,但绝没因学生出身低或家境不好表现得不耐烦的情况,家境不好的学生反而会得到他的照顾。不论孩子的出身、家境,而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是最起码的境界。从前的时候讲究根红苗壮,只有出身好才能上大学,越穷越能上大学。现在反过来了,有家庭背景,有钱人的孩子往往能上好的学校。风气可以这样,但教师不能。社会上有种说法,说有的老师详细询问家长的职业并记录,以此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我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它造成教师对学生根据贡献大小而区别对待。古代思想家关于爱有两种表述:一种儒家孟子所讲的“爱有差等”,一派是墨家所讲的“兼相爱”。从血缘亲情远近来推知爱有差等没有错,但它不适用于教师对学生,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血缘。兼相爱是教师对待学生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教师应具备一项重要的素质。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论是从情智意到言行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承认这种差异,就不会依照自己的标准,贸然地将学生分成好和坏、优和劣。分出等级,然后区别对待,对待自以为好的学生每天春风无限,对待自己认为是顽劣不化的孩子每天脸上挂霜三尺。教师没有个人的好恶是不可能的,但切记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定是非,尤其是对那些有冒犯和莽撞行为的孩子,把他们划为另类,动不动施以颜色,不去关心,这是不行的。所以老师要弄懂“和”的含义。“和”的本意是调和百味,中国古代人的观点,好的烹调师擅长将不同的味道聚合在一起,使得各种原料都将自己的本味最大去发挥,与其他味道相互补济,形成一道美味菜肴,所以“和”有调剂不同味道的含义。那么依此类推,最好的合奏是不同乐器相互配合发出的和声,最好的中医师能将药性不同的草药配合在一起从而把药性发挥到最好解除疾患痛苦。
最好的老师呢?《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老师要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调动他们各自的优长,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一个群体都产生一种向上的正能量。而不能设定一个标准,然后让每个学生都符合种种标准,即所谓“同”。《论语》又说:“君子周而不比。”同样也适用于做老师的,“周”就是大家站成一个圆圈,形成一个合作团队,排成一队还有可能有一个高矮胖瘦的次序,站成一周就没了这么多的说法,你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你的手,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能形成圆满。在老师的眼里,这一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都不能少。“比”就不行了,让两个人站在一起比较,动不动你看看人家谁谁,你看看你,怎么这样啊!如此一比,在老师心里头就形成了歧视性的想法,结果差者更差,跟老师关系好的总是班级里的那么一小撮人。做老师的要善于“和”,和的第一层境界是有容忍度,不要暴躁,动不动发脾气,第二层境界是擅长发现不同特质学生身上的优长并加以培植,第三境界就是研究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区别不同材质,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第四境界是这个班级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有长进,有收获。做老师善于“周”,周就是一视同仁,使学生明白做人都有自身的他人不可取代的价值,也有基本尊严,教师要从正面积极评价这种价值,不要触犯这种基本的尊严。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人格的养成和知识的灌输孰轻孰重?从古人的论述看,无一例外都是重视人格的完善的。他们认为,完善的教育必须是“教做人”和“教做事”合为一体。《论语》里说到孔子时代的教育内容,排了这样的顺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教育首先是要使人立志求证人间大道,使学生懂得立足于基本道德的完善,懂得学会依照仁爱的原则做事情,最后才是凭着自己的才能和本领闯世界。
孔子进一步解释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家里对待父母兄弟孝敬亲爱,对朋友做事严谨,讲究诚信,在社会上是个待人和善的人,做地道的好人,这就成了。至于说到学技术、学知识、学本领,等把这些学到家,再去做那些子功课。关于学做人重于学做事,教做人重于教做事,孔子有很多经典的论述,比如,他对弟子说:“绘事后于素。”“素“是底色,是本质,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性,
“绘”是知识的传授,是才能,是一个人展示给大家的五彩。在他看来,粪土堆积的墙面上也不可以画出缤纷绚烂的画面,朽烂的木头雕琢不出能够长久保存的造型,因为“质”有问题。只有“质”好,外在的形象也好,才是“文质彬彬”、相映成辉的真好。孔子又提出“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概念,告诫他的弟子“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就是既有君子的人格魅力,同时又有出色的才能。小人儒是只有混饭吃的才能,而不讲做人的规则和底线。
《周易》“山水蒙卦”中提出一个观点:“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用正确的知识洗涤灵魂,修养身心,这才符合圣人教化的思想。因为在此过程中,知识得以积淀,学问得以扩充,智力的发育同步而行。中国传统蒙学非常讲究以知进德、以知促智,强调挖掘善性、开启良知并引领人生。蒙卦借此提出启蒙教育三大前提:培植向善之性、向学之心、诚敬之意,从而引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分清邪正,祛邪扶正。因为其中的利害我们大家都能看得清楚:少时不正,长则容易为祸;不正而教其智,其害尤甚。
我之所以与大家重温古人的这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整体远景而设定的“大教育观”,是因为我们意识到,现代社会有两种东西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危害,一个是成年人社会的不良风气,一个是教育体制中的过度功利化。总结起来大致是:社会的自私与冷漠导致了孩子向善之心的缺失;社会的放纵与诱惑导致了孩子潜心向学之心的缺失;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导致了孩子对知识虔敬之心的缺失。如此,使人在成长中丢失掉基于人性向善的尊严心,丢掉了积极向上的尊严心,也丢掉了来自知性和文化的尊严心,师道尊严也逐渐被漂洗,褪掉了它应有的色彩。
作为学校的老师,需要找好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教育他们增长知识和技能之间找到衔接点与平衡点。那种单纯以考试论英雄、以分数论英雄的观点应该逐步抛弃,当然,这个不是由我们老师说了算的。但我们可以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留意关注孩子们的身心的健康发育。很多人认为,这种“大教育观”的建立,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事情,与教师无关,教师只要把课上好,把知识传授好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风范,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在知识的传授中巧妙地融入完善人格的教育,效果会更好。更重要的是,“大教育观”可以倒逼教师主动检省自身之不足,言语是否妥当,行事是否严谨,若说书教得好就是好老师,少正卯就是好老师,据说他教学生曾经让孔子的教室“三盈三虚”。但他“饰邪营众”,把人往歪道上带,能说是好老师吗?“大教育观”还可以让教师更加注重个人的品德与人格魅力的提升,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儒家有一个观点,是专门给老师提出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由“内圣”到“外王”的三重奏:教师有了高超的素质,才能够在教育中不断彰显那些美好的品德(明明德),这样会使受教育者在感染和熏陶中不断进步(亲民),最终,实现教育的最高理想:人们的普遍素质极大提升,社会和国家高度和谐(止于至善)。惟其如此,“师道尊严”这个词才会得到真正体现。
一生能活到老、学到老、悟到老的,恐怕只有做人和为学这两件事情。现在看来,有高度自觉性的,只有老师这个群体。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每天既审视别人,又检省自身,每天都在和书本打交道,不断输出,也不断输入。所以,我最后祝福我们的老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每天都有一个新我,伴随着我们的功德圆满,我们的学生也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本文为北戴河蔡各庄小学“师德第一课”的发言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传统“师道尊严”的现代解读
2012年第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浸入大众的思维,一种提倡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正被不断强化。在这种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可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理念逐渐被异化,渐渐发展成过分强调学生地位的“生道尊严”。近年来众多的调研成果也显示,青少年学生“不尊师”现象越来越多,令人忧虑,社会上频发师生冲突,甚至拳脚相加、刀斧相残等恶性事件,“生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每况愈下。师尊何在?师道何存?我们有必要对“师道尊严”进行重新解读。“师道尊严”的含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但其所推崇的尊师重道的理念则贯穿始终。本文试图重新梳理“师道尊严”的文化发展脉络,从“师道尊严”的历史状况出发,继而分析现实境遇,挖掘“师道尊严”的合理性,并探讨如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构建“师道尊严”。中国论文网 /9/view-3190953.htm  一、 “师道尊严”的历史演变  自先秦以来,我国就比较重视教育,教师作为知识的承载者也备受尊重。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所在,而教师又是传授、实践礼的榜样。因此,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样崇高尊贵的地位,宣称“君师”是天下大治的根源。《荀子·礼论篇》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提出国家的治理必须依靠国君和教师两者的力量。[1]同时还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1]荀子的思想闪烁着“师道尊严”的光芒。但是“师道尊严”概念源于《礼记·学记》:“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2]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老师最难做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唐代的韩愈写了中国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文章,即著名的《师说》,他在《师说》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全文以提倡尊师重道为中心论点竭力倡导尊师,从而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道的思想和风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逐渐受到社会轻视。《师说》中就有对“耻学于师”的批判,柳宗元的《师友箴》记载“不闻有师,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南宋时,“民师”在社会各职业中排行“老九”(“九儒十丐”),地位仅比乞丐略高;明清大兴文字狱,“民师”的地位极其悲惨;民国时辛勤劳苦之教师甚至“每日怀温饱之忧,终年为生计所迫,啼饥号寒,情同嗷嗷待哺之难民”……如此,“师”的“师道尊严”从何而来?[4]  我国“文革”期间,将“师道尊严”彻底打翻,掀起教育夺权运动和批斗教师的狂潮,师生关系严重对立,教师地位一落千丈,教育质量也因此而大幅度滑坡,结果造成了中国人才的断层,社会发展的滞后。“文革”后又掀起了对“师道尊严”的大讨论,就其是精华还是糟粕激烈论争。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之一。笔者在“师道尊严”的历史沉浮中发现:“尊师重道”推崇与否,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个别伟人领袖的精神和命令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而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必定会受到各方尊重,师生关系也将更加和谐。  二、 “师道尊严”的现代意义  当今对师道尊严的批判随处可见,认为这一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是民主平等的对立物。但是在如今过于重视学生地位的背景下,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屑一顾等,都是否定“师道尊严”的产物。仔细考虑可知:我们所批判的,是失真的“师道尊严”,而非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教师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为前提、以教师的权威主导为保证的真正的“师道尊严”。真正的“师道尊严”是指为师者智能令人信服,人格令人尊敬,在学生中、在社会上,具有精神感召力,并能转换成学生的向师心理、社会的敬师风尚[5]。 “师道尊严”这一中国文化传统中最耀眼的一个亮点,传承了几千年,其存在必有合理性。  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而教师则处于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随着当代教师职业准入机制的完善,教师大都是作为受过充分教育的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闻道在先,术业有专,他们拥有比学生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比较完善,自身修养水平也较高。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训练,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各个方面发展还很不完善,需要教师运用其权威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那么师生之间的平等应当主要侧重于人格方面。“师道尊严”是在承认师生身心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提出的,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学生有向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教师学习的必要性,因而强调“师道尊严”也是有必要的。  2.唤起教师的责任意识  教师作为“师道尊严”的受益者,其必须思考如何承担起“被尊之师”的责任。现在有的教师仅仅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认为只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可以了,忽视其为人师者应有的担当: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社会人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健全的体魄、高尚的人格等。教师的责任意识彰显了教师的人格品位,把外在的尊师认知转化为内在的为师自重,坚持科学信仰和真理追求,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社会价值充分肯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充分自信,保持人格尊严和人格自重,对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对教育目标执著等。社会赋予教师很多角色,也给了教师很高的地位,“被尊之师”应“立”起来教书,教学生“立”起来做人。  3.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教师”被赋予了传承文化、促进学生社会化等职能,尤其是传承文化这一方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文介绍《礼记》中“师道尊严”的概念时我们能看到:为师者,若想传道,必须保持尊贵与威严,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敬畏之心,敬则服,威则从。学生敬畏老师,才会敬重学问,老师承载的道(包括知识和精神)才能传承下去,文化才能被继承和发扬,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最确切的诠释。如今虽然是信息时代,老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不仅仅只靠看到一些文字信息就能融会贯通,很多深层次的内涵、精神还需教师进行指导探究。
  4.激发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  在荀子看来,尊师和国家兴衰息息相关,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制的存废和人心的善恶,尊崇教师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师道尊严”在社会上得以广泛传播开来,社会就自然而然能够尊师重教。教师的地位提高应首先从师生关系开始。在教师与学生日常交往中,若是学生对教师尊敬、信服,就会带动这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风气。社会形成这种风尚之后,就有望形成学习型社会,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重塑“师道尊严”  从“师道尊严”的本真意义来看,其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中,‘师道尊严’已演变成为一种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符号,以等级、集权和专制甚至压迫为特征”[6] 。“师道尊严”被认为是与当代提倡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相抵触的。这种观点将师生二元对立,为扬生而抑师,为彰显对学生的尊重而摒弃“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当“师道尊严”被异化,就会出现教师专制等情况,可是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走向极端也会造成恶劣的后果。因此,笔者认为真正的“师道尊严”和新型师生关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师道尊严”不是教师权威和对学生的心理胁迫,而是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以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高尚的人格以及对人类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化,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因此,重塑“师道尊严”不仅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更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让新型的师生关系健康发展而不至于发展成极端的“生道尊严”呢?首先要明确几个观念。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早在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7]”人和人在尊严和权利上平等,这是一种普遍的共识,可是由于“师道尊严”的异化,几千年来都是教师高高在上,都是学生绝对服从老师。教师有必要“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这里讲的“蹲下身子”不是指蹲下来作秀,而是要还原师道尊严的本来面目,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教师能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总之,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者来参与的”[8]。在倡导民主平等的新世纪,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师生平等,才能让平等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具有平等意识的新一代公民,为新的世纪服务。  2.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明确师生角色地位上的不同  我们既应强调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地位,可是也应看到师生角色地位上的不同。当今盲目地过分强调师生民主平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其实是把师生关系等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看到师生之间特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这是片面的认识。从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所担当的角色来看,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人格完善的引导者,学生则是被传授者、被引导者,教师的角色也决定了他在教育教学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因此可以看出,师生角色不同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盲目地强调师生间的对等是极端的观点。  教师在各个方面与学生都有较大差距,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的距离,学生只有正视这种距离,认清自身与教师间的差距,对教师尊敬爱戴,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向教师求教,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师道尊严”的双向回流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师道尊严”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非此即彼的观点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是没有好处的。“师道尊严”注重的是师生在身份上的不同,而民主平等则是人格上的平等,双方并不矛盾,只是师生关系在侧重点上的区别。事实上,真正“师道尊严”的形成有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还原后的师道尊严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也有积极意义,这是一种双向回流的关系。因此重塑“师道尊严”,创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对老师的人格和地位要充分尊重,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二者缺一不可。双向式“师道尊严”是现代师生关系新走向。  在认清“师道尊严”的本质和意义之后,有必要反思对其的种种责难。“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我们在一如既往地避免“师道尊严”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之外,更要利用其积极意义,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做出努力。还原“师道尊严”的本来面目,不仅要肯定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也要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柳桥.荀子话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  [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第三十六学记第十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第三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江立成,潘莉.“师道尊严”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5] 管浏斯.对“师道尊严”的辩护及重构.教学与管理,2009(9).  [6] 张东娇.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教育科学,2007(1).  [7] 冯林.中国公民人权读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8] 单中惠.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