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练功多累呀,我才不自讨苦吃呢!仿写陶校长的每天一问

母爱教育脱离实际的中国小学语文教材
&& 10:24:57
主题词:&&&(1127)&&&(1018)&&&(2692)
我们的孩子在吃错药
——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研究
  实习记者 陈小瑾 发自广州
  语文,是人类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语,指语言和说话;文,指文采和风华。古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教育“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最终目的则在于培养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这个过程中,语文教材担负了巨大的责任。
  除此之外,美育应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而有教育家指出:“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中,最最缺乏的就是人真实、自由的精神!”
  课本中的母亲、母爱之于孩子,其意义自不待言。
  “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是一个民间自发的教育学术研究团队,其成员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
  从去年9月份开始,这个团体自发成立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研究专题,对目前小学教材中使用较广的3个版本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里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
  2009年2月,他们近20万字的研究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刊发在《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上。在报告的最后,他们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推荐版。
  本刊特摘要编发这组研究文字,并采访了相关文章的写作者,以飨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完全赞同其中的每一个观点,而是基于儿童教育的极其重要性,希望能借此引起注意,激发社会的广泛讨论。
  蔡朝阳是浙江绍兴稷山中学的一名教师,负责母爱专题人教版的评点工作。参加此次母爱专题的研究,源于他初为人父的感动,他想坚决捍卫孩子“天生拥有自由”,而“现行的几套主流的小学教材,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可以说,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在吃毒药”。
  对为何取名“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李玉龙说:一是因为主要成员都是一线教师;二是期望我们能走在教育的前沿,做些创造性的工作。他是《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执行主编,曾担任《教师之友》杂志执行主编。
  早在2004年,这个研究小组曾推出了“那一代”专题,对以魏书生、于漪和钱梦龙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评判,被论者称为“自1997年(《北京文学》组织的那次语文讨论)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刻的一场讨论”。当时,国内众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参与了讨论。
  2008年以来,《读写月报新教育》每期推出一个有分量的专题,“母亲、母爱”(09年第2期)是其中之一。
  这个专题最初是由小组成员之一郭初阳提出的。他在为杂志撰写专栏文章时发现有些母亲、母爱文本存在“相当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个别文本存在的,而是普遍性的,不是枝节性的,而是关涉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
  郭初阳原为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实录《言说抵抗沉默》出版后,“令中小学教育界人士耳目一新”。“他对教材的审视和反思,无不站在现代公民和母语教育的立场”,因而被目为“新生代”教师代表。就在别人都以为他可以稳稳当当成为“名师权威”、坐享名利时,他却悄然辞职。
  个中原因不得而知,有人说是他对语文教学“义无反顾地反叛”。
  负责母爱专题北师大版评点工作的吕栋,同样是浙江的一名中学教师,他说自己只是在教书之余,凭着兴趣,讲一些有关教育的闲言碎语。“我们不是教育专家,是业余玩票。”
  专题出来后,有人批评他们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其“为批评而批评”,也有人指责评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吕栋坦言,他们只是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看到了现有教材中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引发读者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好的教育理念的完善,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
  他说自己只有一个疑问:儿童文学世界,优秀的文本何其多,“为什么偏偏选次一等的、有明显缺陷的、也许还是很糟糕的文字呢?”
  人物周刊:做母爱专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李玉龙:具体到“母亲、母爱”这个专题,我们希望对现行教材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能直接推进教材变革最好,即使不能,也希望对提高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有所帮助。
  我们相信,一个教师如能读到我们这些全新的、颠覆性的解读,也许有助于改进课堂的质量。
  人物周刊:你们的研究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李玉龙:研究小组没有任何经费,全凭大家的兴趣和热情。如果说有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的能力是否匹配我们的研究愿望。
  当然,有些研究不仅对我们的能力构成挑战,而且直接挑战我们的胆量。即以这个母爱专题而论,3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巨大的发行量,背后关涉3个出版社的发行利益。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3个出版社的反馈。
  人物周刊: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存在什么问题?
  蔡朝阳: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母亲形象不外两张脸孔: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活中的母亲。比如,比如苏教版中的《水》、《花瓣飘香》、《沉香救母》等文章,人教版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其中的母亲形象多是身体不健康的,这些家庭中一直若有若无地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和《妈妈的爱》等,里面的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
  但不论苦大仇深还是道德完美,有一点是共同的,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更甚的是以爱的名义,行摧残之实。
  还有一个问题,非常有趣,如果说这些教材中有更具人情味的母亲,多是外国母亲。这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比如人教版中节选了《爱的教育》中的一段,命名为《卡罗纳》,那才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母亲。还有一篇托尔斯泰的《穷人》,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都选了,表达了那种基于基本人性的饱满的爱,读来叫人有一种深切的感动。
  人物周刊: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孩子形象存在什么问题?
  蔡朝阳: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就是成人化的孩子,总之是非常态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在恐惧中成长,比如北师大版中的《花脸》一文;要么被工具化般的蓄养,只有回报父母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尺,如北师大版中的《三个儿子》。他们被教育要“吃苦”,不断“吃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苦”,如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都有的《小狮子》。他们受到冤屈,无处申辩,母亲总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比如苏教版的《蘑菇该奖给谁》。
  这里我还想讲两个更严重的问题。一是教材中儿童视角的缺失。周作人说:“儿童应该读文学的作品,不可单读那些商人杜撰的读本,读了读本,虽然说是识字了,却不能读书,因为没有读书的趣味。”仅就这3套教材的课文来看,有赞美母亲的,有提倡发明的,有呼吁保护环境的,有歌颂伟人的……但大部分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
  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里的《汉语拼音儿歌》,都处处是教育与禁止:“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如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枯燥的说教,如何能让孩子明白,“爱”是个什么东西,“祖国”又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
  林达写到美国的公民读本,第一课是“你”,爱国,从个体开始,推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吾爱以及人之爱,也许才能给孩子以切身感受。缺乏儿童灵性的奇思妙想,勉强编出来的拟人童话,既非童谣,也非诗歌的打油之作,成人读来都觉得干瘪乏味,岂能奢望孩子们喜欢?
  二是事实的缺失。可以说不好故事,也可以不那么开心,但不能捏造事实。北师大版和苏教版都有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就是一个谎言。还有一类,我不敢确定其描述的是否事实,但因为文学描写的拙劣,从而使得故事破绽百出,难以置信。如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人物周刊:你认为小学教材中应塑造怎样的母亲形象?
  蔡朝阳:我们挑选了一些篇目,从这些推荐篇目中,庶几可以看出我们对一个母亲的期待。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因为小豆豆受了正男无理的辱骂,她的妈妈仍是和蔼地告诫她:“绝对不可以区分说‘那个人是日本人’或者‘那个人是朝鲜人’。”所谓人性,就体现在妈妈朴实的话中:“大家一样都是小孩子。”
  我们推荐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在龙应台笔下“安安”的天真之所以打动人,正是因为龙应台将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地位,她能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天才。我认为龙应台这本书是所有父母的教科书。我们还选了金子美玲、还有琦君……
  其实都不用多说了,阅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但愿我们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快乐更自由的童年。就像顾城诗歌说的:
  让天空永远蓝瓦瓦,
  让太阳永远笑哈哈,
  让世界上永远有我,
  让世界上永远有妈妈。
  人物周刊:你认为当前我国的孩子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吕栋:不是“哪些”问题,是整个儿的问题。我想,教育部门、教育专家,包括教材编者,不会看不到教育的问题。我相信他们也想改变。在我从教这十几年里,就经历了好几轮“教改”。如今走到了“课程改革”阶段,诸如“素质教育”、“人文素养”之类的词语,在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门的文案中高频度出现,看起来很美,很接轨。但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实质有没有大的变化呢?我看变化比较大的只是教材。所谓“教育改革”,也许理解为教材改革更加准确些吧。
  就教材看,公平地说,是进步了。比如,3套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优秀文本——尽管太少;而领袖崇拜、英雄主义情结以及意识形态灌输的篇目明显减少——是减少,不是没有。
  问题是教材背后的思维意识,以现代文明的尺度来衡量,仍然滞后。道德说教文本,因为面目生硬,基本被弃用,但正如你看到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场,比如“孝”,比如“报”,比如“听话”、“服从”。只是硬度减弱,刚性的道德砝码变成了软性的道德诱饵,愿者上钩。这种道德陷阱,在面对尚未完全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时,杀伤力可想而知。
  细读3套小学语文教材的“母亲”文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脉络:以“母亲”为载体,以“母爱”为饵料,以读者文摘体的、心灵鸡汤式的语言为介质,达到规训的目的。
  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讲到,“塔科夫斯基在小时候,他母亲就给他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以后,塔科夫斯基‘再也无法阅读垃圾’。”我们的编者能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读过他们编的课文后,从此弃绝垃圾阅读呢?
  人物周刊:社会应为这种教育承担起什么责任?
  吕栋:我时常悲观地认为,如果今天社会对教育能够做到零介入,也许才是好事。可惜学校不是空中花园,超负荷的社会压力,功利性的社会期待,以及过多的体制化功能,是对教育最大的伤害。我们教育的社会功能被压缩为“人材培养”,而非“人的教育”,助长的是鼓励应试、追逐学历的社会风气。而培养“接班人”的政治目标,则使孩子早早地被体制化。
  语文教育专家,每每强调“文道并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目标。这个道是什么道,德育又是什么样的德育呢?想想看,“后宰门”孩子一声“连爷爷,您回来啦”,在台湾被制成手机铃声。是不是有点像笑话?
  试想,如果社会不能保护公民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那么我们如何期望孩子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如果社会奉行的正义模式是“所有动物都平等,但有的动物更平等”(奥威尔《动物农场》),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拥有正直和善良?如果社会不能建立一种体制,可以制止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相信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必要素质?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三篇课文中的母子形象
  2005年武汉“楚才杯”作文竞赛,3000名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写成“变色龙”、“母老虎”……
蘑菇该奖给谁
  (苏教版小语一年级)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
  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
  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了。”
  “你们今天都跟谁比赛啦?”兔妈妈问。
  “我跟乌龟赛跑,所有的乌龟都跑不过我!”小黑兔说。
  “我跟骏马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小白兔说。
  “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一个最大的蘑菇,“这是给你的奖品!”
  小黑兔不服气地问:“我今天得了冠军,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兔妈妈说:“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做妈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1、未经省察的结论
  “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就这个理由。
  但兔妈妈凭什么认定小白兔是敢和高手比,而小黑兔不是呢?如果小黑兔恰恰是乌龟们约过去的,而小白兔也只是偶然遇到骏马,并不存在什么敢不敢的说法。没有细致询问,没有坦诚交流,没有确凿依据,没有慎重省察,而这不正是一位母亲与孩子交往中所需要的吗?
  2、孩子,你慢慢来
  兔妈妈汲汲以求自家孩子和高手比,丝毫不去想孩子为何要和完全不成为对手的高手比,一句话,没有给孩子生命以最本质的关照,也只能制造悲剧。是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的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任何事情,如果尽力而为了,从整个一生来说,就绝不会失败,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嘛……
  并且,别忘了再说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3、兔妈妈的权威课
  “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这是文中兔妈妈制定的奖励标准。
  “这是给你的奖品!”“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
  ——这是兔妈妈的奖励理由。
  两句话重点都在“给”字,而“给”的主体就是妈妈。她是整个事件的控制者、决定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掌控着蘑菇的归属。
  母亲的权威得到最大的宣示:一切由她说了算。
  妈妈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小白兔的喜爱:“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好孩子”,“亲了亲”,万般柔情!但别忘了,小黑兔就在旁边,它的郁闷可想而知。
  到底谁是“好孩子”,是否应当慎言?或者进一步,为什么一定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分个好与不好?为什么不和孩子们讨论讨论到底谁该得到最大的蘑菇?
  蘑菇该奖给谁?兔妈妈上了一节糟糕的示范课。
  4、现实主义之一种
  2005年,武汉“楚才杯”作文竞赛,面对题为 “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3000名五年级小学生不约而同地将妈妈书写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媒体一片哗然,狠狠做了一通“小学生妖魔化妈妈”的报道。
  对小学生来说,这么写很正常,因为他们中绝大部分妈妈跟兔妈妈一样,逼着自己整天培优、补课,对自己永远那么凶,所有的时间与自由均被妈妈剥夺。妈妈们真的想这样吗?《蘑菇该奖给谁》里的母亲形象、亲子关系、育儿理念,就是当今教育生态的真实投影。事实上,没有谁可以轻蔑地说一声“兔妈妈,你不对”,然后再轻飘飘地给出某些答案。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每个人,都那么弱小。
  因此,与其说《蘑》文有缺陷,不如直接说这是当今社会的缺陷和教育的缺陷。
  点评人:冷玉斌
小狮子(北师大版)
  狮子妈妈生了一只小狮子。
  这只小狮子一天到晚懒洋洋地晒太阳,吃饱了就在大树下玩耍、睡觉,什么也不干。
  大树对小狮子说:“狮子要有狮子的本领才行,你怎么不练功啊?”
  小狮子抬起头,懒洋洋地说:“每天练功多累呀,我才不自找苦吃呢!”
  大树问:“那你长大以后怎么生活啊?”
  小狮子说:“我是只狮子,我爸爸和妈妈是草原之王,凭着他们的地位和本事,我肯定会有饭吃、有福享。”
  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小狮子说:“孩子,难道你能一辈子依赖我们吗?要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你必须学会自己生活的本领。”
  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开始刻苦学习。他终于学会了奔跑、扑食、撕咬的本领。大树对他说:“你现在是一只真正的小狮子了。”
  不要把孩子训练成工具
  古人说,书犹药也,那教科书则是必用药了。
  这是一则关于教育的寓言,主旨是教育孩子要吃苦。我们不妨对其“药理”,也就是其中作为教育者的“狮妈妈”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做一辨析。
  1、学海无涯苦作舟
  狮妈妈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就是吃苦。
  学习的确需要付出努力,但努力就一定是吃苦?小狮子的捕食练习,难道就不能是它们最具乐趣的童年游戏?
  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人的一种合乎天性的乐趣,特别是在人生起初的儿童阶段。孔夫子即使“老之将至”,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见学习原是多么令人着迷的事情。
  当然,寓言中的“吃苦”其实是指“勤奋”。但将“勤奋”表述为“吃苦”,特别是将“吃苦”理念灌输给刚刚开始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小朋友们,他们可能还没来得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在脑中被埋下了“学习就是吃苦”的“苦根”。
  厌弃痛苦,向往甜蜜,是人之常情,这就等于先验地决定了他们要厌学。所以,中国的学生,还没开学就已经厌学了。没有人告诉他们,学习是可以向往的,是迷人的。
  2、良药苦口利于身
  狮妈妈让小狮子“吃苦”,是要有理由的。即“吃苦”为了什么?也就是学习的目的。关于这个问题,狮妈妈的教育理念是,学习是为了生存。
  我想,这大概是一只具有中国血统的母狮子。这种一切以“身”的生存为目的的理念,正是中国人的特色。学习也成了谋生的手段,而且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
  这其实是将生命异化为躯体的存在。
  3、不吃苦,不成器
  处心积虑地把孩子们推向苦海,在中国算得上是一种传统。对吃苦精神的推崇正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悬梁锥股”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激励人苦学的典故,并非偶然。然而,“锥”和“悬”这两种最典型的自虐自杀动作,恰恰成为这种“苦学”精神背后“毁人”本质的形象表露。
  毁人就是不把人当人。我们的教育传统,不是教孩子成人,而是教他成器。学生学得不好,就骂他“不成器”。器,就是工具。
  把“人”仅仅看作“身”,将精神性的人看作物质化的身,其实是别有用心的。
  人的精神是主动的、自由的,不好控制,而其物质化的躯体则是被动的、具体的、便于控制的。所以,把人工具化从而便于利用和控制,才是将人物质化的根本原因,从而也是提倡吃苦哲学的根本原因。人作为工具的时候,最重要的优良性能之一就是能“吃苦”。
  点评人:蒋瑞龙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人教版)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看他身边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来了,说:“小兵,咱们回家吧!”
  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孩子的妈妈叹了叹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回到家里,售货员阿姨对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其“高尚”品质,带有中国式的“克己复礼”的色彩,可以用孙隆基“少年的老年化”一词来概括。
  1、“懂事”:少年的老年化
  这篇课文的核心人物,突出的品质,用售货员阿姨概括的一个词,叫做“懂事”。
  作者让小兵克制自身的欲望——其实,拥有一件玩具的欲望一点也不过分——从而维护了“礼”这种价值规范。那么,小兵克制自己的愿望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在成人社会中。
  在课文中,这个所谓的“礼”就表现为社会外界加诸于孩子观念上的一种客观要求,比如需要孩子去懂的事,家庭的贫困,母亲的操劳,父亲的病……让小兵将外在要求,内化作一种道德自律。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克制自己正常欲求的方式,获得了诸如“懂事”、“孝”之类的名声和赞誉。也许,在这种赞誉中,小兵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我怀疑,这种成就感是不是如同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是一种简单而明亮的快乐?况且,这种赞誉本身,不就是成人世界的观念对孩子的塑造方式之一吗?
  2、母爱:双重的贫困
  这个故事最不能令我接受的,是作者安排的一个细节:母亲当着小兵的面,向售货员阿姨解释,父病家贫,故小孩懂事,不买玩具车。
  为什么非得当着小兵的面来讲述家庭的困境呢?虽说孩子还没有明确的经济观念,对成年人的那种生活辛劳,未必有那么多的感触。但他们未必就没有自尊,未必就不知道,穷困并不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历。
  课文中母亲和售货员阿姨只是单纯地赞叹着、感动着、咀嚼着,浑没有想到,这对小兵来说,也许是一生中艰难的时刻。归根到底,小兵,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其正当需求被忽视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课文中那些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成年人,她们其实目中无人。
  母爱的贫困还在于,她竟然丝毫不知道游戏和玩具对孩子的重要。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小兵所失去的,仅仅是一辆玩具汽车而已吗?
  3、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
  全文尤其不能让人忍受的,是作者特意添加的一个结尾:女儿二话没说,马上挑了一辆漂亮的玩具汽车,要送给素不相识的小兵。
  就像小兵的感受被忽视,小女孩的接受过程和思维转化过程也被忽视了。因为叙述的简单化,送车的这个表现过程生搬硬套,充满了成年人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
  就像一位小学教师的点评:在这篇课文中,圣母、圣子、圣女三位一体同时降临,演绎了一出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捏造的语言,虚拟的情节,企图昭示圣人的无量功德,进而实现对世人的精神洗礼……
  点评人:袁建刚 蔡朝阳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本文编辑:峻溪
& 相关文章
网站声明:本网站所登载的文章仅供学习查询之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登载并不表示我们同意其观点
如认为本站不能登载,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本站将予以删除。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中国图书出版网 &京ICP备号
联系电话:010-&邮箱:
建议使用的分辨率&IE6.0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华信(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小狮子》教案 教案 教学设计 试题 课件 实录 案例 反思
┊ ┊ ┊ ┊
正在载入,请稍候……
正在载入,请稍候……
| | | | | | | | | |
&位置:& &&
《小狮子》教案
[教材分析]
《小狮》一文以小狮子的变化为线索,描写了小狮子“懒惰――受教育――刻苦学习――成为真正的小狮子”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父母本事大,也不能依赖父母生活。[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练习查字典,学习新部首食字旁。2、学写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从小学习本领、学会自主。[教学重、难点]1、认字15个,写字8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从小学习本领、学会自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狮子,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讲什么。三、学习生字。四、书写生字。五、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测读。2、出示带有生字及难读的句子测读。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谈一谈不理解的词或问题。(梳理问题)2、再自读课文,谈谈你理解的内容。综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总结板书:&&&&&&&&& 先前:懒洋洋小狮子&&&&&&&&& 后来:努力学习3、深入研读,小狮子怎样的“懒”与“努力”。&&&&&&&&& 先前:懒洋洋&&&&&& 晒、吃、睡、说小狮子&&&&&&&&& 后来:努力学习&&&& 滚扑、撕、咬&&&&& 真正的狮子4、相机指导朗读。三、拓展延伸1、评价小狮子的前后表现。2、认识道理:必须努力学习本领。四、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词语卡片:懒洋洋、玩耍、本领、练功、自找苦吃、依赖、必须、刻苦、奔跑、扑食句子:每天练功多累呀,我才不自找苦吃呢!孩子,难道你能一辈子依赖我们吗?要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狮子,你必须学习自己生活的本领。
《小狮子》教案 来自费尔教育。 点这里回到顶部
上一篇:下一篇: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行知每天四问仿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