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肺结核的肾阴虚会尿频吗的人可以吃麦味地黄丸吗?尿频,流鼻子,腰酸,耳鸣,眼花,偶尔咳嗽有痰,手热,嘴里

→ 心肾阴虚肝火旺
心肾阴虚肝火旺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失眠多梦,健忘,小便黄少,尿频发病时间:持续多年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196称赞:120
&&&&&&肾虚肝火旺腰痛多表现为腰痛绵绵,酸软不止 ,喜按喜揉 ,伴腿膝乏力 ,遇劳更甚 ,常反复发作.如偏肾阳虚者 ,则伴有面色发白 ,手足不湿 ,舌质淡 ,脉沉细 ;肾虚肝火旺阴偏虚者 ,则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 ,脉细数.肾虚肝火旺腰痛采用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平时也可以服用些养胃保健品,如太阳神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对胃的治疗是不错&&&&&&一,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断各 15克 ,猪腰子 1对 ,白酒 25毫升 ,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制法 :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 ,加白糖,盐,酒 ;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烧热锅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二,茴香炖煮肾 :取小茴香 20克 ,猪腰 1对 ,葱,姜,盐,酒各适量.制法 :先将猪腰(即猪肾 )洗净后 ,在凹处剖一口子 ,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用白线缝合剖口后 ,放入锅内 ,加葱,姜,酒,清水适量 ,用文火炖熟后食用.此法适用于偏肾阳虚的肾虚腰痛. &&&&&&XXAQS688JTWQN4V4WFXSWQHD6PFCKHD3三,杞地山药粥 :取生地黄 20克 ,山药,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制法 :将生地黄切碎 ,山药捣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 1次.此法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肾虚腰痛. &&&&&&肾虚宜食物品 &&&&&&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帮助网友:544称赞:53
&&&&&&心火肾水既济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阴,或房事不节,或思虑太过,情志郁而化火,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因素所致.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 ,健忘腰酸,遗精,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 ,脉细数;或伴见腰部下肢酸困发冷.心肾不交证以失眠为主,伴见心火亢盛,肾水亏虚的症状为辨证要点.心属火,肾属水,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是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心火炽盛,又下汲肾水,耗伤肾阴,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若心火亢于上,火不归元,肾水失于温煦 ,则同时可见腰以下酸困发冷,此为心肾不交的另一类型.心肾不交的治法为交通心肾.心肾阴虚者用黄连阿胶汤,您现在的情况也可以用黄连9g,黄芩12g,阿胶10g,芍药12g,鸡子黄1个.鸡子黄可以把药呈出来较凉后再放.
帮助网友:1184称赞:49
&&&&&&根据你的描述,你可能是一个肾的阴阳两虚.肾的阴阳两虚,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健忘,有阴阳两虚影响到了小便的排放,所以会出现小便黄少,尿频.你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我没有对你进行望色,把脉,所以也不是很肯定,做好还是到医院去看一下,这样更有利于你的治疗.
&&&&&&以上是对“心肾阴虚肝火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1420称赞:106
&&&&&&肾阴虚就是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舌燥,盗汗遗精,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最适合服用我们所熟悉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的情况下火就容易旺,阴虚火旺,如果这时再使用那些温热的壮阳药物,等于是火上浇油,病人热性就更大了.反过来说,假如病人肾阳虚,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阴药,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样也受不了. &&&&&&导致肾阴虚的原因: &&&&&&1,外感六淫:身体受自然界风,寒气,暑气,水湿,燥邪,火毒六种气候所伤,引发各种疾病,伤津液导致肾阴血亏虚. &&&&&&2,内伤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大起大落或郁闷不能发泄导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生化无源,因而阴血亏也随之亏虚. &&&&&&3,外伤:因枪,刀,跌打而损伤,及手术开刀等都将直接导致出血或伤及阴血,因而出现阴血亏虚之症. &&&&&&4,饮食劳逸:饮食不洁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脾胃受伤以致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失衡. &&&&&&5,房劳过度:性生活过于频繁,手淫过度等直接导致肾虚血亏. &&&&&&6,过服燥亢食品:盲目服用鹿茸,动物鞭,肾,激素之类燥亢的药物及食品,图一时之快,致使真阴受损严重的阴虚风动导致休克,昏迷. &&&&&&7,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骨质增生,咽喉炎及慢性性病等,长期消耗阴血. &&&&&&8,大病后期:如急性,传染性,大出血等疾病后期,气血亏虚而致阴虚. &&&&&&9,性病后期::各类性病伤阴血,在性病后期往往都有五心烦热,小便不畅等及阴虚症. &&&&&&中医认为,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饮食中应多吃清凉食品,如山药,芡实,金银花,绿豆,决明子,鱼汤等;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六味地黄丸:此方既补肾健脾,又有平肝的作用.方中药物三补三泻,如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健脾为三补;茯苓,泽泻,丹皮利水渗湿,平肝之火为三泻,是一个补而不腻,补泻平和,诸脏皆可兼顾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子. &&&&&&如果肾阴虚出现: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的症状时加上知母,黄柏就叫做知柏地黄丸. &&&&&&如果出现夜晚口干,渴欲饮水的肾阴虚症时就加上:麦冬,五味子叫麦味地黄丸. &&&&&&如果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的现象时就加上枸杞子,菊花又名杞菊地黄丸. &&&&&&食补,同样可以--推荐几种补肾的食品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忌吃或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菊花,盐,酱,白酒及香烟等.
帮助网友:301称赞:17
&&&&&&素体阴虚,或思忧过度,劳伤心脾,心血亏虚,或过劳伤肾,真阴亏虚,心肾不交,水不济火,阴虚火旺,循经上火口腔而致口舌生疮.症见口疮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溃疡面多呈灰白色,周围粘膜不充血,隐隐作痛,伴心悸失眠,多梦,烦热,腰酸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为心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象..肝火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现象.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治宜养阴生津,清降虚火.药用知柏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 药用北沙参,麦冬,生地,知母,黄柏,熟地,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生黄芪等.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方法如下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iiyi-甘草爱心医生
&&&&&&首先要明确的是,用中医中药一定要按中医的理论,用中医的四诊法进行辨证,辨清证后对证用药,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心肾阴虚和肝火旺都是用中医的四诊法进行辨证后诊断出的证候名,从你极有限的四诊资料来看,无舌苔,无脉象,也无兼证,所以很难明确你到底是否心肾阴虚和肝火旺.但从失眠多梦,健忘,尿频应该是中医所说的心肾不交所致.&&&&&&如果按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所致失眠者,可内服黄连阿胶汤,或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等.&&&&&&因无面诊,所以最好去医院做详细诊治.
擅长: 内科各科疾病
帮助网友:17159称赞:446
&&&&&&您好,您的情况确实是属于中医讲的心肾阴虚的情况,建议可以服用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等药物来治疗,具体最好是请中医是具体把脉开个方子治疗,这样可以对症治疗,也可以服用中成药,但是效果就不会很好.
&&&&&&以上是对“心肾阴虚肝火旺”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157称赞:33
&&&&&&本证属于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治疗宜滋肝补肾,交通心肾,方选左归丸合交泰丸.药物组成:熟地30g 当归12g 山吴萸20g 菟丝子10g 枸杞20g 牛膝12g 鹿角胶20g 黄连9g 肉桂9g
参考价格:31
参考价格:13.5
参考价格:10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补益肝肾,滋阴止...
参考价格:¥18.6
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
参考价格:¥24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麦味地黄丸上火吗
麦味地黄丸上火吗
09-08-24 &匿名提问
肾虚肾虚腰痛多表现为腰痛绵绵、酸软不止,喜按喜揉,伴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常反复发作.如偏肾阳虚者,则伴有面色发白,手足不湿,舌质淡,脉沉细;肾阴偏虚者,则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肾虚腰痛采用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一、杜仲腰花:取杜仲、川断各15克,猪腰子1对,白酒25毫升,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加白糖、盐、酒;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烧热锅,倒入腰花速炒熟,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2、茴香炖煮肾:取小茴香20克,猪腰1对,葱、姜、盐、酒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腰(即猪肾)洗净后,在凹处剖一口子,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用白线缝合剖口后,放入锅内,加葱、姜、酒、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食用.此法适用于偏肾阳虚的肾虚腰痛.3、杞地山药粥:取生地黄20克,山药、杞果各50克,大米100克.制法:将生地黄切碎,山药捣碎,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肾虚腰痛.肾虚宜食物品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5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豇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般会,不过要根据个人体制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症状。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几种人不宜吃 1、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 认为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彭教授特别提醒到,他们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六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加减】1.血虚阴衰--熟地为君。 2.精滑头昏--山茱为君。 3.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为君。 4.小便淋沥--泽泻为君。 5.心虚火盛及有瘀血--丹皮为君。 6.脾胃虚弱,皮肤干濇--山药为君。 →言为君者,其分用八两,地黄只用臣分两。 【归经】足少阴厥阴药 【方义】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生精。 2.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3.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4.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7.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 殚述也。 【变化方】1.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黄汤--治同 2.本方加「附子、肉桂」各一两--名桂附八味丸→治相火不足,虚赢少气。 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尺脉弱者宜之。 3.本方加「黄柏、知母」各二两--名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 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尺脉旺者宜之。 4.本方加「肉桂」一两→名七味地黄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 5.本方加「麦冬」三两,名都气丸→治劳嗽。 6.本方加「五味子」二两,麦冬三两→名麦味地黄丸。再加紫河车一具,并 治虚损劳热。 7.本方加「杜仲(姜炒)、牛膝(酒洗)」各二两→治肾虚腰膝酸痛。 8.本方「去泽泻,加益智仁」三两→治小便频数。 9.本方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茱、丹皮、归尾、五味、柴胡各五钱。 茯神、泽泻各二钱半」,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治肾虚目昏。 10.桂附地黄丸,加「车前、牛膝」名肾气丸→治蛊胀。 【煎服法】蜜丸,空心盐汤下,冬酒下。 【加减法】 1.若病人腰膝疼痛,则加入牛膝12 杜仲15 桑寄生12 2.若病人小便频数,则要去掉泽泻,加益智仁12 覆盆子10 3.若肝血虚,则加入当归15 白芍12 4.兼有咳嗽气促者,加入五味子9 麦冬10 处方来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因其疗效显著,而被后世称为开创了“滋阴大法”,现收载于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肾为先天之本,一身之本,是一身阴液的总源。阴液亏损会引发各种病症,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糖尿病)等。 同仁堂六味地黄丸以熟地黄为主药,滋补肾阴、填精益髓,辅以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敛汗,以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配以泽泻除热渗湿,泻肾降浊,祛肾之火,泄膀胱之热,通利小便;牡丹皮清泻肝火,凉血散瘀,除骨蒸之热;茯苓渗水利湿,使浊水下泻,排出体外。 六种药物如此配伍组方,形成了“三补三泻”、相反相成之势,使得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之症,极为有效,并且补而不腻,很少出现一般滋补药品产生的“上火”现象。 [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1)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人参相似。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3)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 (5)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脏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死面积,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6)对血脂的影响,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hdl-c/tc的比值,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8)改善性腺功能障碍,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率,增强性功能。 (9)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保护肾排泄功能。 (10)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正常的alt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强的松龙所致的alt活性升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11)增加小鼠体重,增强体力,延长游泳时间,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发生中心活跃。 (12)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存活时间,提高腹水型宫颈癌u14细胞内的camp,提高癌细胞增殖抑制率。 (13)能抑制氨基甲酸乙酯、亚硝胺的肿瘤诱发率。 (14)对于食道上皮细胞增生证,有阻断癌变作用,可预防食道癌发生,减低发病率。 (15)六味地黄丸中泽泻含锌量高,山茱萸含铬量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故六味地黄丸对预防老化和早衰有一定作用。 (16)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 (17)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延长生存率,保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功能,防止心、肝、肾功能的损害,保护nk细胞活性,增强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对因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主要包括: (1)内科类:肺结核、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性高血压、冠心病、室性早搏、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后遗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及输尿管结石、慢性前列腺疾病、肿瘤、白细胞减少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食管上皮细胞增生证、肾阴亏损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痴呆、顽固性失眠、慢性食管炎、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萎软(格林巴里综合症)等见六味地黄丸症候者。 (2)外科类:骨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男子乳房发育、肠风下血(痔疮)、食道癌手术后复发、脱发、皮肤皲裂、鹅掌风、阴囊湿冷、小便不快等。 (3)妇科: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功能性子宫出血。 (4)儿科:小儿发育不良、小儿疳积、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小儿尿频、抽动-秽语综合症、遗尿症等。 (5)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外伤性角膜溃疡、睫状体炎、慢性葡萄膜炎等。 (6)五官科:复发性口疮、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脓肿、冠周炎、喉痹等。 (7)使用六味地黄丸还可增强化疗效果,辅助治疗肿瘤、癌症,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成份]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作用类别]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又叫八仙长寿丸,首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寿世保元》,现今成了运用较广的中成药。[编辑本段]常识  【方名】麦味地黄丸  【分类】补益剂-补阴  【功效】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临床】:(1)肺结核,症见干咳带血,午后潮热,阴虚内热,盗汗,全身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快。(2)喘病,症见气喘急促而又持久,活动时症状加重,少痰或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而快。(3)遗精,症见腰痛,遗精,手足心热。(4)消渴病(糖尿病),症见口渴舌燥,小便频繁,脉细而快,舌红少苔。  【禁忌】斟酌。  【方解】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编辑本段]药典摘录  【中药名称】 麦味地黄丸  【拼音名】 Maiwei Dihuang Wan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而酸。  【处方】 麦冬60g,五味子40g,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功能与主治】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2次。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编辑本段]OTC规定内容摘录  麦味地黄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麦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编辑本段]药理研究  给实验性糖尿病家兔灌入本品后,其血糖明显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可显著降低高脂动物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提高环核甘酸与CGMP比值及降低CAMP-PDE水平的作用。[编辑本段]方解  1、同仁堂方解:麦味地黄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滋补肾阴,使亏虚的肾阴得以恢复;再配以麦冬清养肺阴,解热除烦,滋养强壮;润滑消炎;配以五味子滋肾、敛收肺气。八种药物配伍组合,共凑滋肾养肺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肺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等症,对于因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病症疗效更佳。(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诸证。)  2、原词条方解:麦冬能清养肺阴,具有解热除烦、滋养强壮、润滑消炎、治咳逆上气、镇吐、止渴、止血、催乳、利尿及治久风湿痹等作用;五味子不仅能滋肾敛肺,现代用于头晕、眼花、头痛、失眠等一般脑神经疾患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药较六味地黄丸增加养阴生津之功,是治疗肺肾阴虚、咳嗽虚喘的有效成药。(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  3、聂文涛方解:糖尿病始见于《黄帝内经o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病。地黄丸现名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擅补肾阴而泻湿浊虚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述六味地黄丸适用于消渴,麦味地黄丸是在地黄丸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强化敛肺纳肾的功用。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适用于肺肾阴虚之消渴。)[编辑本段]OTC规定与药典  OTC规定中考虑了麦味地黄丸中含有糖(蜂蜜),因而警告糖尿病人需要注意;考虑了麦味地黄丸中含有麦冬,因而提示高血压的患者注意;等等。药典则更注重中医学长期的实践以及药理研究。实际上,麦味地黄丸中含有蜂蜜,更有利于缓解人体血糖升高的内驱力。因此药典支持用于消渴证。  相比之下:OTC侧重于药物安全性考虑,也就是药物应避免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药典侧重于药物有效性考虑,也就是药物存在的目的是治病然后才是其它。二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健康的保障制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频属于肾阴虚肾阳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