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以南的北河南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南方

查看: 9124|回复: 31
祖籍南阳女孩求问:南阳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
参加活动: 3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事实上我从来没去过南阳,爸爸在5岁时去过唯一一次,爷爷13岁离开南阳,但是我还是认为自己根在南阳
我成年后去了外省,别人曾问我南方人北方人,开始我每次都回到北方人
后来有一次别人追问我 我说祖籍在南阳
别人汗颜的说:南阳不是南方吗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想了一下,爸爸是从小到大都像南方人非常喜欢吃米饭的,我的肤色也不像大多数河南人那样偏黄而是像长江流域人那样发白,但是我的身高和骨架一看就是北方人,脸型从正面像北方人的大方脸,侧面像南方人,有凹凸感,颧骨眼窝较明显,但是眼皮又是北方人典型的单的厚眼皮
我查了一下地理位置,发现南阳在秦岭淮河之间
好了 再加上我从没去过南阳 这下我彻底迷茫了
求问:我到底是南方人还是被北方人?
亲们是长得更像男方人还是北方人?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111 天[LV.6]常住居民II
中原。。。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8 天[LV.3]偶尔看看II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应该算是北方吧、因为我们都吃面食 而且四季分明&&我也不知道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跟南方人说我们是北方人,跟北方人说我们是南方人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支持楼上,说的在理。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也同意四楼的说法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正在南北分界线上
按饮食习惯来说是北方
居民是北方移民这是确凿的~~
参加活动: 5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南阳正好在分水岭上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长江以北均称北方,习惯来说,以湖北为界。湖北以北都是北方。所以南阳属于北方是必须的。楼主不会是浙江杭州杨家楼的吧?或者是湖北荆门的?
参加活动: 28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19 天[LV.4]偶尔看看III
北方的,南阳大部分地区以面食为主
参加活动: 3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亲们 我越听越糊涂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原中原的··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中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但如果要在中国版图上画出一条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人说应该以黄河为界,也有人说应以长江为界,甚至还有人认为黄河以北算北方,长江以南算南方,把中间空出来。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从文化、习俗等角度来划分的,由于没有统一的判别方式,所以很难说应该以哪个说法为准。
中国大江大河多东西方向流淌,因此中国人好以南北说事。中国人的南北之争由来已久,但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地域界限究竟在哪里划分却不甚明了。
就自然地理而言,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划分,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即秦岭—淮河一线。但是说起人文的北方和南方来,譬如何谓北方人?南方人?就不是以这条线为界了。
《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说:北方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南方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我理解这里的黄河和长江都是指中下游。如果考虑到上游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其实在一部分人心里,北方人就是指黄河以北的人,南方人就是指长江以南的人。还有一些人以长江为界,划分中国的南北方。《现代汉语词典》的专家算哪种划法?他们为何说北方不说黄河以北,说南方不说长江以南,而要加上黄河和长江流域呢?我猜想,他们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困难:就是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一大片土地—也就是河南、安徽、山东、苏北算北方还是算南方?他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好那样说。
那样说并没有解决问题。且不说黄河出了三门峡,进入郑州一带,由于泥沙沉积,已成悬河,高于地表,两边已不可能再有支流进入,两岸高耸的堤坝就是分水岭,此时黄河已无流域可言。《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那句话,相当于说北方就是黄河以北,那么北方人就是黄河以北的人啦。
说南方人是长江流域及其长江以南的人,麻烦就更多了。麻烦出在淮河上。淮河在明代以前,尚能直流入海,自成流域,但明以后,由于修建洪泽湖,截住淮河,迫其入运河,再随运河入长江,淮河因此应属长江流域。因黄河在中下游是悬河,黄河以南的河流尽入淮河,河南人大部分在淮河流域,山东西部也在淮河流域,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不仅大部分河南人成了南方人,而且一部分山东人也是南方人了。
河南人到底应该算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呢?我们看一下人文学者怎样说。
清末民初时知名人士陶成章这样说:“凡属长江以南,称曰南方;凡属黄河以北,称曰北方。南方之人智而巧,稍迷信,而多政治思想;北方之人直而愚,尚武力,而多神权迷信。”显然,他把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这块地方略而不说,即河南人不南不北。
鲁迅写过《北人与南人》一文。从文中看,鲁迅心目中南北分界线是长江。如他说:“二陆入晋,北方人士在欢欣之中,分明带着轻薄,举证太烦,姑且不谈罢。容易看的是,羊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就常诋南人,并不视为同类。”
洛阳是晋的首都,二陆说的是东吴的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二人是吴郡华亭人(今上海人)。晋灭吴后,陆机、陆云兄弟同至洛阳。既受到了礼遇,也受到了轻侮。鲁迅说《洛阳伽蓝记》常诋南人,可见鲁迅是把黄河南岸的洛阳人,当成了北人,而把长江以南的人当成南人。在鲁迅的眼中,河南人是北方人。
还有人干脆以行政区划来划分,比如今人赵无眠先生在《细说南北》一文中这样说:“习惯上,整个陕西、河南都划为北方,而不论是否秦岭以南;整个安徽、江苏也应该都划归南方,亦不论是否淮河以北。”这样说,也很难服人,陕西秦岭以南汉水流域的汉中、安康等地,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若算作北方,确实有些牵强。
还有人以古时的疆界来划分南北。如把春秋战国的楚、吴、越三国的地盘称为南方,其他诸国为北方。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势力很大,长江以北甚至淮河以北很多地方,都在楚国版图内,这看一下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可明了。按此说,河南人又成了南方人。
清代大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说:“汉人南人之分,以宋金疆域为断,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为南人,河南省唯江北淮南诸路为南人。”这是元代的分法,按这种分法河南人一半北人,一半南人。
1960 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南局,陶铸任书记,下辖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五省区。这里似乎也把河南当成了南方。
还有人把华北人等同于北人,把华南人等同于南人。而华北与华南的分界是以长江为界。
这种华北与华南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观点与自然地理学者的华南、华北的划分大相径庭。
自然地理学者眼中的华南是指南岭以南的福建、两广、台湾、海南地区。在自然地理学者的观念中,从自然的角度看,在华北与华南之间还有一个华中。地理学家罗开富先生1954年在其主持的 “中国自然区划”中,将中国划为7个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蒙新、青藏、康滇。其中华北、华中、华南的划分是这样的: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华中与华南的分界线是南岭。
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1957 年曾主持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在他起草的方案中将中国划为三大自然区、18 个自然地区等。其中华北与华中区的分界线也是秦岭—淮河,华中与华南的分界线也是南岭。与罗先生的不同只不过是南岭山地被划到了华中区。
著名的地理学家任美锷将中国划成8 个区,但华北、华中、华南的分法与上述两位地理学家大体相同。
这些地理学家的共同点是:都在华北与华南之间划出了一个华中区,还有就是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
地理学家们一再强调这是自然分区,不是文化分区。也就是说地理学家很谨慎地说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不是人文的南北分界线。
我们已经看到人文学者中的南北分界线标准很多,莫衷一是。无论是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大文豪鲁迅,他们的标准都不是人文界公认的标准。大家只是各说各的。
经过前面这样一番梳理,我个人倒是认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分界线既不是长江,也不是黄河,而应该是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说,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的南北分界
线是重合的。
我不是地理决定论者,我不认为地理环境能够决定人们的思想和品质。而且文化区域与自然区域并不重合。
但是我觉得十分神奇的是,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界限和人文地理界限的确是重合的。
譬如淮河与长江之间的扬州一带,在文化上大家公认是属于江南,但是如果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这一带就成了北方。但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南北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也是人文南北的界线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扬州在此线以南(确切地说,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扬州自然就是南方啦。
河南的南阳盆地属于汉水流域,汉水又是长江的支流,南阳人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南方,从所谓的“南米北面”、“南船北马”看,南阳人确实是南方人;如按长江为南北之界,南阳人则成了北方人;若按秦岭—淮河线分,则南阳人是南方人。可见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分的的确不仅是自然,更是人文。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自然和人文是重合的,都是秦岭—淮河一线,那么我们就不会出现把山东人说成是南方人的尴尬,又避免了把扬州人说成是北方人的错误,也还原了南阳人的真实生活。
由于淮河发源于河南南部边缘地带的桐柏山,以秦岭—淮河分南北,则河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因此河南人是北方人,安徽和苏北人是南方人。
晕死 这内容太多了吧 还是得谢谢你啊。&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小碟仙 发表于
亲们 我越听越糊涂了
中国地理学意义上的南北方,是秦岭淮河一线。南阳地区一部分是北方,一部分是南方。就算你是南阳本地的,还分个南方和北方。自己看老家究竟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南还是北。
你是说南阳人既是北方人 也是南方人?&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说的我也纠结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我看得也纠结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管南北方,反正在中国统一管理..难不成想搞分裂南北朝.....
参加活动: 1
组织活动: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以我的个人观点&&还是赞同1楼的说法&&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中原传统文化&&应该确切的来说南阳岂不是北方&&也不是南方&&就是中原人
Powered by淮安到底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的?求解。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11个回答)
淮河!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淮河穿过淮安境内!是南方北方不好说!如果按省内人划分标准看!淮安属于苏北!应该是北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在北方,山西陕西的许多地方!!!因为窑洞节省成本人力,还主要是冬暖夏凉,而且能挖窑洞的只有黄土高原的直立性土壤!!!南方本来就热,人不会也没条件根本不必要住窑洞...
1\民间说法,黄河以北属纯北方,黄河南长江北属中原地带,长江南属南方.
2\天气学者喜欢把淮河做为南北方的分水岭
3\地理学者是以纬度线划分的,具体多少度需...
大家还关注南方与北方的划分。
很长的时间(元朝才有北人、南人的划分) 是以 长江来划分 南北的..
长江以南是南方 ;江淮地区在中间 ;之北才是北方!!
解放后 ,推行了所谓“秦岭-淮河”标准之后..
我国的地理学家把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看作是我国的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 .
具体的说 ,这条分界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 ,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 ,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
,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 ,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 ,全长约1700公里 .
这条线的南北两侧 .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民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地理和气象学上的南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而民间则一般将长江作为南北方的分界。
秦岭还被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作为中国北亚热带与东亚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秦岭特殊的地貌构造格局,起到了阻寒揽湿、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聚集资源的作用,影响远及长江、黄河下游各省,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秦岭还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别山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流域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00公里,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为19万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为8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组成。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比降0.5&;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面积3万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长150公里。淮河中上游流域有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21条,其中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此外,淮河流域还包括有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高邮湖等多座较大的湖泊,其中洪泽湖的库容达130亿立方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南部大别山区最大达毫米,北部黄河沿岸仅为600~700毫米。每年6~9月份为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量的60~70%。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径流深为240毫米,年地表径流量为622亿立方米,属中国水资源短缺地区。流域内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蕴藏较丰富,一般在地下60米内均有较好的含水层,地下水来源由降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24亿立方米。两者合计为846亿立方米。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淮河的水质日趋恶化,并一度丧失了自净能力。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整治下,这一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1、中国地区现代化的空间分布
(1)中国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根据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高低,把中国34个地区分为4类:(1)发达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超过80点、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2)中等发达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超过世界平均值、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世界平均值;(3)初等发达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低于世界平均值但高于30点、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高于80%;(4)欠发达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小于30点、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小于80%。
2000年,中国有1个发达地区、5个中等发达地区、11个初等发达地区和17个欠发发达地区。其现代化水平分别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例如,2000年,香港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北京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意大利相当,上海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中等发达国家的葡萄牙相当,天津第二次现代化指数高于世界平均值;辽宁和陕西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初等发达国家的巴西、墨西哥和埃及等相当,浙江、黑龙江、江苏、吉林和广东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与土耳其和南非大致相当;重庆等17个欠发达地区与世界欠发达国家水平大体相当。全国34个地区中,有6个地区达到第一次现代化过渡期,5个处于成熟期,14个处于发展期,9个处于起步期。
(2)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关于中国自然和经济地理特征的分析有大量论著。例如,北京大学胡兆量教授在《中国区域发展导论》中就有比较系统的分析。他认为:
南北差异是我国最重要的地区差异。南北凝聚是我国最重要的凝聚方向。秦岭淮河是我国划分南北的主要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和秦岭淮河以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显著差别。
我国地貌西高东低,形成三大阶梯。在我国东西差异中,最突出的一条是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欠发达。我国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最大的国家。东西之间差幅大,反差强。我国东西部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叠加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在不断探索和提出中国区域划分的方法和方案。例如,建国初期的沿海和内地两分法、出于国防考虑的“三线”划分、以自然地理为主要基础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大地带划分、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基础的六大经济区(东北、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西南和西北)、七大经济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八大经济区(东北、环渤海、黄河中游、长三角、长江中游、东南、西南和西北)划分等。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和侯永志研究员等完成的“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报告,提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的八大社会经济区域划分。
如果考虑南北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如果考虑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如果同时考虑南北和东西差异,中国地区可以分为北方、南方和西部地区。如果考虑管理要素,中国地区的区域划分要尊重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报告采用“三大片、八大区”的两层次区划方案(图3-2):
第一层,将全国分为北方(东北和华北)、南方和西部等三大片(或四大片);其中,西部地区是将北方的西北地区、南方的西南地区集合在一起。
第二层,将北方分为三个区域:东北地区、华北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将南方分为三个区域:华东沿海、华南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将西部分成两个区域:西北和西南地区。
第二层次的划分,也是参考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进行的。其中,将中国东部地区分为四大区域:东北地区(包括东部的辽宁、中部的吉林和黑龙江)、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和华南沿海地区;将中国中部地区分为两大区域: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将中国西部分为两大区域:西南和西北地区。
(3)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分布
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分布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密切关系。这里分析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不平衡。
首先,中国北方、南方和西部三大片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
如果把港澳台计算在南方片的华南沿海地区内,那么,南方片现代化水平高于北方片,北方片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片(图3-3)。如果不把港澳台计算在南方片的华南沿海地区内,那么,北方片现代化水平高于南方片,南方片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片。
其次,中国八大区域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
如果不把港澳台计算在华南沿海地区内,在全国八大区域中,华北沿海和华东沿海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华南沿海、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如果把港澳台计算在华南沿海地区内,那么,华南沿海地区将是中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其三,中国三大地带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这与中国三大地带的平均海拔高度形成一个“剪刀差”。
2、中国地区现代化空间结构的变化
同样,中国地区现代化空间结构变化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有密切关系。这里分析地区现代化水平结构的变化。
(1)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差距的缩小和扩大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内地地区之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地区差距缩小,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扩大。
在年期间,中国大陆内地北方和南方之间,平均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缩小;大陆内地北方与西部、北方与中部、南方与西部、南方与中部、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之间,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扩大。
(2)中国地区现代化相对位置的转移概率
如果以中国现代化水平的平均值为100,分别计算中国大陆内地31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相对指数,然后根据其大小把地区分成四组(其中,高水平组现代化相对指数大于120,中等水平组为100~119,初等水平组为90~99,低水平组小于90),就可以计算地区现代化水平相对位置的转移概率。
在20年里,大约63~75%的高水平地区仍然是高水平地区,大约80%的低水平地区仍然是低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和初等水平地区保持原地位的约占33~67%;大约25~38%的高水平地区降级,大约25~60%的中等和初等水平地区降级;大约17~33%的初等水平地区升级,大约20%的低水平地区升级。由于地区样本数较少,这种计算只有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特点是:地区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距是明显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结构是基本稳定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地位是可以变化的。这表明中国地区现代化进程,符合地区现代化的四个基本原理,即进程不同步原理、空间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和地位可变迁原理。总体而言,中国北方片和南方片现代化水平大体相当,东部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较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8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以秦岭分界还是以长江分界?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