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数学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发布时间:责任编辑:焕敏
  导语:想要把一门学科学好首先是要培养兴趣,数学更你是如此,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培养数学兴趣的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的栏目!
  如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教育理念,课堂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学数学,动手操作学数学,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结合生活学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份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一位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数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实验后,让学生交流体会,学生大部分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换频道时要用到数学,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学;还有的说,放学回家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可见,数学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也应注意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结合生活学数学,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例如:在《分一分》的教学中,我出示的思维拓展题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分类?学生介绍了从家庭、社会、学校中许多分类的例子,也明白了生活处处是数学,并结合生活了解了更多分类的方法。
  再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首先拿出一把旧椅子,让学生坐一坐,学生感到椅子乱摇晃,我提出让学生修理椅子。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用一块木板固定在椅子架上,只要有三角形存在,椅子就不摇晃。同时我拿出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对比,哪个更有稳定性,得出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这样,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学数学。
  二、动手操作学数学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基础是实践。&我听说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力量,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校园的一幅条幅,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主动发展。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在检查预习时,我提出:&你用什么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汇报采用的学习方法有测量,拼摆,折叠教材和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得出 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初步结论。我又让学生动手,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方法,验证预习中得到的结论。学生边演示,边介绍,更直观的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同时,学生各自运用的三角形有大有小,形状不同,也使学生更明确地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没有关系。
  再如:在实践活动课《分一分》的教学中,我在引入新课时,出示了一幅有猴子,熊猫,小兔,小鹿四种小动物混杂的图画,让学生只看三秒钟,看谁能回答出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答对的很少,接着,我又出示了把同类动物放在一起的图,让学生只看三秒钟,学生很快能正确回答。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了分类的意义,也使学生明白分类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新授课时,我出示图画,用故事引入:&小象要请同学们去家中做客,看看它的家怎么样?&让学生分组活动,帮小象收拾屋子,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懂得了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找起东西更容易,同时也掌握了分类方法。
  三、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思想单纯,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生活常有&为什么&相伴,这恰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阶梯。同样也是人类获取知识发明创造的力量源泉。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疑问才回进一步主动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有所创造。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学习者不断生疑DD质疑DD解疑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小动物野餐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计算?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直接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摘录出来。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接着,我出示了龙先生买东西的发票,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后交流,得出了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我又提出:&龙先生把发票弄湿了,不知道单价是多少,你怎样帮他计算?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估算》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小红的妈妈要买一台洗衣机3015元,一个电饭锅302 元,大概要带多少元?学生思维活跃,说出好几种估算结果和方法,有的说可以把3015元看成3000元,302元看成300元,大概要带3300元;有的说可以把3015元看成3020元,302元看成300元,这就要带3320元;有的说3000元加300元就是3300元,后面还有数,大概要带3400元。也有的说把3015元看成3020元,把302 元看成310元,总共带3330元。我将这些估算结果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评价,学生在激烈的争论后统一了看法。在这种质疑的氛围中,学生探索着估算的方法,体验着估算的合理性,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思路得到了发展,思路得到了拓宽。放手让学生学数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重视学生 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用内心去创造和体验数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结合生活学数学,动手操作学数学,在质疑中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All rights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
浅谈培养孩子们数学兴趣的方法
来源:奥数网
  奥数网讯:谈起兴趣,家长和孩子们一定会立刻想到绘画、声乐、运动等等项目吧,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学习数学也同样是特别有趣的事情,用不同的思路解决相同的数学问题,会使孩子们的IQ(智商)水平逐步提高,学好数学,不仅能将来帮助孩子减轻学业负担,更主要的是能提升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会让孩子有种轻松的感觉。
  女儿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的,那时侯还真没有小升初这个概念,因为孩子的小学属于育英学片,让孩子去学奥数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奥数是什么?有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就叫&奥数&了,在这之前,应该都是趣味数学吧,嗯,我觉得叫&趣味数学&更恰当。三年级的小孩起初学奥数有点难度,时常让一些有难度的题难住,哭过闹过,但都没有放弃过。做不出的题,就拿出来全家一起讨论、分析。对于不确定的题,记录下,我会带孩子提前到辅导班请教老师,一直到弄明白为止,就这样反反复复,孩子的数学进步很快,四年级的时候女儿在她所在的奥数班就算发挥的比较好的了,她会主动找些趣味题做做,还喜欢和小朋友玩脑筋急转弯,家人聚会的时候,也总抢着跟大家出个趣味题做一下。开始,我认为孩子是在炫耀自己,其实不然,那是她对于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此我都是更多的鼓励孩子,从不打击孩子,任她发挥。其后,我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孩子做的题已经难度不低了,并且解题思路简捷,新颖。有些我搞不懂的奥数题,我都会请教孩子,她都会自豪地对我说:&这道题,soeasy!了&,然后就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其实嘛,孩子说一遍,我就很明白了,但我还是会引着孩子多讲几遍,目的就是加固孩子对于各题型知识点的牢固性。很多家长还可能不了解,其实小孩子都喜欢做个小老师给别人说教,因为他们是学生总听老师、家长讲,他们特喜欢讲给别人听,家长一定要注意这点,在孩子讲解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孩子,也可能孩子说的不完整,不是太准确,一定不要讽刺孩子,否则会伤到孩子的自尊。
  从五年级&&初二,女儿总共参加了四次数学竞赛,2次希望杯,2次华庚杯,并且都获得了名次。希望杯的获奖证书是由主办方寄发到学校,然后周一早上升旗后,由校长亲自发到孩子手里。华庚杯的获奖证书是在济南团市委颁发的,是由外国语的校长,还有初一部数学组的组长带着孩子领的。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孩子们最渴望什么&回答五花八门,其实,孩子们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女儿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并且得到了各方的肯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主导作用,历程中的每个发光点都值得家长和孩子骄傲、珍惜与回味!
  有的同学总感觉自己的体内充满了学好数学的热情,但就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热情释放出来,就像一只大象对一只小老鼠一样无能为力。大象徒有一身力气,但面对灵活的老鼠,却不知道如何使劲,也不能拿它怎么样。感觉自己用尽了蛮力,虽然把课本上的定理,公式等都背过了,但做起题来仍然很费劲!其实,数学是一门讲究技巧的学科,摸不到它的门道自然是有力气使不出来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经常出现上面那样的情况,我敢肯定地告诉你,在你孩子眼中,数学肯定是一门枯燥、乏味,没有意思的学科。如果是这样,你是无论如何也学不通数学的。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是有生命的,你不喜欢数学,就好比你与一个讨厌的人相处一样,你讨厌它,它必然排斥你,它排斥你,你就没有机会深入、彻底地了解它,在这种情况下,学不通、学不透数学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令人头疼,相反,在很多时候,它是非常美的,并且充满着诗情画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用到这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美吧?其实这种美在数学中也非常常见。当你解题解得山穷水尽的时候,忽然茅塞顿开,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这不就是这句诗的意境吗?当然,要体验到这种美的意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这就好比有人告诉你某地存在着一个人间仙境,但你走过去发现它大门紧闭,现在你需要的就是这把这扇大门打开的钥匙。
  如何获得这把钥匙?那就要从实际行动开始,试着让孩子学习趣味数学,还有目前正在学习奥数的孩子们,请你们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登入奥数网,我也是最近开始经常登陆奥数网,发现上面有历年奥赛的真题,很不错的,按类型,试着做一、两道,不提倡题海战术,那样太容易把孩子搞烦、搞累,毕竟是有难度的题,一定要坚持,每天&每天&,你会发现孩子的数学解题能力会大大提高,不要为了真题而真题,不要为了小升初而奥数,数学也是一门特长兴趣学科,和孩子的舞蹈、绘画,音乐课一样,要慢慢来,一定要先从兴趣开始,逐步提高。先不说学好数学对开发智商,增强思维有多少好处,很客观的一点就是:中考占120分,高考占150分,为了应付中国的应试教育政策也要把数学这门学科彻底拿下,是不是呢?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数学兴趣,在孩子的初级阶段就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多学习数学,我一直认为学习奥数的最佳期该是从小学3、4年级开始,那时候的孩子身体、智力发育都处高峰期,越小越好引导,进步也是越快,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把学习数学的方法基本都掌握,我想说,学过奥数跟没有学过的孩子比较,解题思路、解题速度完全不一个概念,不信大家试着给这两种孩子做测试,结果你会明白的。
  不一定哪天,孩子会对你说:&这道题,不难,soeasy!&欣喜的同时,请你多多鼓励孩子,其实,其实嘛,只要你重视孩子,重视数学这门学科,正确引导、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有了,数学这门学科,那就是&soeasy!&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杯赛、择校提前知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百科词条: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6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24小时热帖每周热帖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_百度文库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PopularScience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第1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满城县满城小学,河北保定072150)
摘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学好数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086-001中图分类号: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
五个方面着手:
1、积极改变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面对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面对现
代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要积极谋求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死
“我教你学”的老的教学模式。因为过去那种旧的教学模式板的
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新发展,再继续用过去那种旧的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只能阻碍我们教育事业的前进。面对新的教
育形势,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寓学于乐,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会和收获快乐,要让学生乐于学,学得乐。所以说,小
道德、文化等修养,全面提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
升自身素质。小学数学老师不应该只具备数学方面的知识,而是
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的教
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抽出更多的业余时间,进
行自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先进学习,然后付诸于实践,不断地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前进。小学数学教
师有了这些积极的意识和探索,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才会变得
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2、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
因系,无疑是保持小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
为,要想让小学生喜欢数学,首先就得让学生喜爱教数学的老
师,如果学生非常认可非常喜爱、敬爱教数学的老师,那么无疑
学生也更愿意拿出精力拿出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程。从这一角度
来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和学生建立起良
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有严
肃的一面,同时更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经常与学生沟通、
交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深入学生、融入
解决困难,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诚心学生,帮助学生解除苦恼、
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用自己真诚的心和热诚的行动去赢得学
生的信任和爱戴。
3、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去实践,用
自己的大脑去主动地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积极地探索和发现,让
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这一角度来
讲,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掌
握数学思维的方法,那就好比拥有了一把开启数学智慧大门的
“金钥匙”,他们自己便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武器”,去解决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总而言
之,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4、练习要多样化,教学要密切联系实践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强化练习尤其是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学小学数学教师平时在给学生布置练习题时,一定习兴趣。因此,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题型,使学生的练习内容灵活多样,而且还要富有趣味性。除此以外,在课外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巩固知识,进而培养学例如:可以把平均数知识应用到解决歌唱比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赛的评分问题上;可以把比例知识应用到利用标杆、影子求旗杆、楼房的高度等等。总而言之,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多方面搜集多样化的练习题,而且要注意求精而不求多,切忌搞题海战术,要争取事半功倍;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学生的实践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素质。5、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要想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人为地制造一种不协调,要在学生求知心理和教材内容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通过这种不协调进而把学生吸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的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正式给小学生讲授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应该给小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进而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刻的思考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提升数学能力。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和记忆等等全部凝聚在一起,使学生达到脑力和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最终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兴趣。参考文献:[1]何天利.《如何建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载《探索》,2009年第9期[2]许桂花.《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载《教育革,2007年第8期新》[3]夏锦高,姚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略》[J],载《师范教育》,200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李艳丽(1978-),女,河北保定满城县人,满城县满城小学教师,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数学。
贡献者:I行I酷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如何培养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兴趣?
朋友的小孩,4岁半,语言和认字方面的天赋很高,但几乎是沾数就完蛋,对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而且现在对于数字有排斥和恐惧的心态,抗拒接受和提起这个话题。
谢谢邀请。最近家中有事很少在电脑旁,今天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得很热烈了。
首先我觉得@川宁 和@董欣 的答案都已经可以帮到楼主和您的朋友了。她们都说得很中肯,从各自的角度,用各自的经验。因为看到一些争议,所以我在这里再啰嗦几句,算是总结,也算是补充。
我比较喜欢凡事取其中道。刚看到这个问题时,说实话,挺心疼孩子,但同时,我也觉得大家看待这个问题时,没必要太过情绪化,也没必要去渲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见,平静、理性地看待已经出现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它。
这里我想着重说的一点是:究竟什么是数学?
我相信和楼主朋友类似的诸多困惑是因为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功利风格,并且这种功利蔓延到了学前教育,导致任何一个发展领域都变成一个科目,并用学校教育的应试标准去评判。数学能不能学好,语文怎么样?如果“数学”、“语文”的概念都是按这样的标准,那它们都只是代表一个科目,那就都应该是上学以后的事情。
但是换个角度看,数学其实是个更大的概念,是一个从一出生就可以发展的领域,只不过不是以我们所了解的方式发展而已。关于儿童数学能力的实验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给5个月大的婴儿看两个玩偶,然后用屏幕挡住,再伸手拿走一个玩偶,最后屏幕拿开,小婴儿对不可能事件(出现两个玩偶)的注视时间会比对可能事件(出现一个玩偶)的注视时间更长,即表示出惊讶。看到这个实验,您会觉得这和数学有关吗?可是这个实验证明了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有数学推理能力了。
其实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着数学能力——注意到玩具数量的变化,注意到音量的大小,按照高低给积木排队,发现哥哥比弟弟高,给物体分类、排序等等,孩子在生活和玩耍过程中的这些无意的表现,其实已经在展示他们的数学能力了,只可惜,家长注意的或者期待的,只是数数、计算这些东西。可是数数和计算,对学前的孩子来说太枯燥、太抽象了,也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本来可以好玩擅长的游戏,变成了任务和负担。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小学一年级,课本上画了几个堆在一起的立方体让孩子做题,孩子怎么也做不出来,然后开始不耐烦想出去玩了。于是我找出积木让他照着图上的样子去堆,他就立刻有兴趣了,照着积木他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课本上的问题,然后再看图,就会做题了。一年级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学前的孩子。似乎学校教育不鼓励玩中学,也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所以关于数学能力要不要培养,@川宁 和@董欣 说的根本不相悖。@川宁 说的数学是传统意义的数学,也就是应试的,这当然要赶快刹车,否则到孩子上学时真的不愿意学数学了;@董欣 说的是广义的数学,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与生俱来的数学能力,只要方法得当,这是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培养和启发的,并且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去促进发展。
好,接下来我们来想怎么解决。有以下建议:
首先,学会欣赏孩子。
“语言和认字方面的天赋很高”“沾数就完蛋,对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从这些措辞来看,我觉得大人对孩子有太多的评判了。爸爸妈妈可能会说,孩子的语言和认字天赋很高啊,我已经很欣赏孩子了啊!抱歉,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欣赏,你们欣赏的只是你们自己喜欢的那一面,而不是孩子真实的、全面的样子。
孩子就像是一株静静生长的植物,有它自己发展的轨迹。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适合生长的土壤,有了这土壤,它自然会按照它自己的节奏、方式、姿态去生长。自然给予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生命自己在努力生长,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赏呢?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爱这株小植物的,只是,真正的爱是接纳,而不是我们自己投射的需要。我们爱的应该是孩子真正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孩子的样子。否则我们的爱就是虚幻的,有条件的,甚至于自私的爱,尽管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自私得浑然不知。就像《男孩成长的秘密》一书作者所说,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的主宰(这本书我想推荐给各位父母,尤其是男孩的家长,非常不错)。也就是说,是发展本身才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我们父母能尽到的责任是养育,却无法决定或改变孩子成长的轨迹。
第二点建议,我希望从现在开始,这个孩子的父母还有朋友,放下“孩子数学不好”这样的评判,放下紧张的情绪甚至于绝望的心情。4岁半的孩子,我认为这件事还上升不到文科理科的问题,也希望回答问题的朋友不要把这件事情渲染成为过分严重的问题,在这个年龄,很多方面都还是可以启发和培养的。也请孩子的父母停止在孩子面前和背后向亲朋好友传递“孩子数学不好”这样的信息,请把孩子头上贴着的“数学差”标签摘下来。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的,只是爸爸妈妈并没有发现,孩子也不愿意展示出来。而也许语言和认字更容易看到成效,所以父母注意到了并不停强化,强化的方式可能是表扬,也可能是向亲朋好友奔走相告,所以孩子更愿意学语言和认字。注意,孩子对数学的厌恶也是这么被强化的。因此,孩子即使有数学能力也不愿意展示出来(爸爸妈妈说我数学差,我相信爸爸妈妈,我才不愿意数数呢,我不敢,因为我做不好。)
第三,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给孩子所谓的数学任务,取而代之,邀请你的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然后细心观察你的孩子。
数学绝不仅仅是和数字有关,数学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父母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父母在挑选大小不一、类别不同、数量各异的商品时,在买单付钱时,回到家给物品归类时,煮饭烧菜按比例配料时,开饭前布置碗筷和椅子时……任何环节都和数学有关,邀请孩子参与进来(注意你的措辞,是邀请参与,而不是布置数学任务!),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没关系,带着他,他自己会观察和学习。
如果父母之前给了孩子太多评判孩子已经敏感和胆怯,那么,给孩子脱离大人自己玩耍或和同龄人一起游戏的机会。数学也存在于孩子游戏中的方方面面,上一段中我所提到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存在于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中,鼓励孩子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他们自然会遇到生活中将遇到的数学问题,并且,记得,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要去解决(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游戏,而不是大人们要求的)。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玩具和场地就好了,不需要介入。堆砌、拼插类的玩具也是很好的认知游戏工具,比如拼搭一个乐高玩具,需要孩子有数的概念、顺序的概念、大小的概念、方位的概念、类别的概念,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开始时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从具体部件到成品的惊喜,慢慢地,孩子会先有全局的思考(抽象思维),再进行具体的操作。
先说这么多,很希望能给到你们一些实际的建议,但这要看孩子更多的具体情况。遇到问题可以再交流,不过更希望听到父母直接的想法和声音。
谢邀~ 在幼儿阶段,“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像小学那样,进行各种加减计算,而是跟认知发展方面的训练联系。比如,小朋友排队时,排成直线。这是对“线”的了解,不能说这不是对数学的学习。小朋友做操时,手往上举,举多高,往前放,怎样才不会影响到前面的小朋友,这里涉及到儿童对空间方位的学习。如果说,小朋友“厌恶”学习“数学”,那是不是因为我们大人对“数学”的定义过于狭窄,认为只有写写算算才是对数学的学习呢?对于幼儿数学的学习,有五点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参考的数学教学步骤和方法。1)准确知道儿童对数学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评估儿童学习的工具,比较建议使用香港教育局和社会福利署颁布的《表现指标——儿童发展范畴》。这里面没有“数学”这一项,而是将数学归类于认知发展范畴。家长和幼教可以参考使用,里面表现评估和例子写得很详细,并且分了1-10级发展步骤。虽然有个体差异,但是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生活能力和对以后学习准备的能力,如果幼儿在某一方面发展比较慢一些,家长和教师可以想办法多在这方面帮助一下儿童,而不是简单地提一个问题:4岁半儿童厌恶数学怎么办?2)基本数字概念的学习:在生活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一步一步为幼儿提供数字教学。数的学习,包括数字概念的学习,练习数数,比较数的大小等。如何在生活中教儿童数数、归类,相信各位家长和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好方法。建议结合儿童感兴趣的方面,或者在儿童并没有意识到情况下进行教学。比如给儿童讲了绘本,请儿童数一数里面出现了多少个人?多少种动物?如果自己改变故事,想加入哪些动物?那么一共有多少种动物了?哪些动物比较大?哪些动物比较小?大的有多少个?小的有多少个?大的比小的多几个?3)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来逐步教图形、模型规律(Patterns)、测量和分析。教幼儿认识和对比图形的形状,发现和创造模型规律(Pattern:苹果、萝卜、苹果、萝卜、_____?),学会使用工具来测量,收集和组织信息。认识图形和对比图形的形状,这些可以用各种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并不一定非要以画在纸上的图形来比较,可以观察发现水果形状的不同,衣服扣子的不同等等。发现和创造模型规律,也容易进行教学,拼火车、摆积木等等都可以。生活中可以有无数的机会来机会来进行,就连跟小朋友散步的时候,爸爸妈妈迈左脚右脚都可以用来做pattern训练。如果儿童掌握了简单的ABAB型,可以升级到ABCABC或者ABBABB之类的。对于测量和分析,是什么呢?放一张图,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至于如何教学,相信知友们看了这幅图都知道怎样做了。4)上图也给出了如何用非正式的方法辅助儿童将自己已知的正式的数学词汇和符号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用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关于数学的话题来跟儿童交流。比如喜欢大的动物还是小的动物?哪些动物比兔子大?哪些动物比兔子小?5)每天都花一些时间来辅助儿童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尽量在建立立体的教学模型,来将数学融入每一课程中。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将数学融入儿童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多刺激儿童进行思考,年幼一点的,比如让他们给玩具和放玩具的地方标示图形,每次玩了玩具要自己收拾,将玩具按图形放在指定的地方,这是图形的配对。逛超市,告诉儿童自己要买多少个橙子,请儿童帮忙数一数自己是不是买了那么多,差多少个?或者多了多少个?对于儿童的教育,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最好的教育也来自生活。幼儿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跟其他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一样的是,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训练和数学概念的培养,不能将数学等同于加减算式的学习,更不能因为儿童排斥而放弃。要以儿童喜欢的方式来教育,类似于给儿童”糖衣炮弹“,并且一定要坚持教育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中教育。
谢谢邀请。
看完您的问题和某些回答,其实我的心里很难受,甚至酸酸的。。
1)关于孩子对数字的恐惧和排斥心态
这个是问题的重点,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已经上升到了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强项和弱项,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弱势,最起码也不能低于水平线。但是在关注的过程中,要有技巧。孩子之所以对数字产生恐惧和排斥,一定是因为大人的不恰当的评价造成的(比如,当着孩子面告诉别人自己孩子数学不好),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上小学后孩子产生对数学的恐惧,问题会更头疼。
楼主举了一个例子说,在孩子排队的过程中,妈妈让数数前面还有几个人时,孩子都会哭,就从这一个例子,就能判断出这孩子很需要专家的指导。
2)关于数学要不要培养
我的观点和川宁相悖。数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触的数学不一样。比如4岁半的孩子最起码要知道由小到大的排序,能点数1-20,5以内的实物(请注意是实物,不是算式)加减法要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数学熏陶,这个国内外都是一样的,我不能保证其他国家,我对加拿大和美国的幼教还算比较了解,我给大家简单列举一下美国的4岁半的大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起码要知道规律,排序,配对,相同与不同,序数,方位,部分与全部等等。我认为幼儿园的数学同等重要,幼儿园的数学会给上学后的数学起到很重要的铺垫作用,数学是一种熏陶。
3)多罗嗦一条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们不是上帝。对于我们的弱点,我们应该接受并且面对,而不是放弃。自己的孩子有了问题,不要骂教育,要有选择的听老师的建议。
非常推荐一本书:《妈妈教的数学》,作者是北京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读后很有启发,倒不是说内容多么出奇,而是其思路非常好,数学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片段。
看到回答的大都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我作为一个27岁大龄未孕金融行业女青年,也想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出发,说一些浅薄的看法。我曾在中考时数学满分(全市有且仅有一个)、奥数全国二等奖,本科期间学数1各科全A。比知乎的各种大神肯定差得很远,但在资质较为平庸的条件下,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门学科并且学得还不错,很大程度得益于儿时的学习环境。首先是兴趣培养。学前时期父母很忙,基本散养。但妈妈会抓住一些小细节培养我对计算的乐趣,例如吃果冻,一包有几个,先让我数数,问今天要吃几个,还剩几个,一周以后才会再买,那这一周里要怎么分配让我计划好。诸如此类,让我觉得算计这些小零食特别有意思。爸爸动手能力很强(我的学步车是他亲手做的),喜欢画一些简单的三维图逗我玩,让我猜哪里该画虚线,或者光束照射一个物体会投下什么样的影子之类的,然后会模拟验证对错。等等,比邻居家小朋友每天做几道算术题,不知道 多少呢!第二是建立自信。我在学习上从没被父母打击过,无论考成什么样,他们的立场都是“只要比上次好就很棒”,如果退步了他们的立场则是“只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很棒”,所以我在小学阶段一直觉得自己棒棒嗒。讲一个发小的故事,他是个小胖子,憨憨肉肉的,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个非常没有师德的丑恶妇女,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我发小是猪、很蠢。整整一年,我发小都很低落,数学成绩一直在班里排35名左右(52人)。四年级换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一直鼓励我发小,大概就是经常说“我觉得胖子都是潜力股,你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类的。能想象吗,我发小在四年级下学期居然考进了奥数班。这就是肯定自我实现的力量吧。第三是思维的开拓。我在初中的数学老师是我的启蒙恩师,是他让我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和神秘。他鼓励我用自己的方式解题,但极为强调逻辑的完整性;他喜欢讲最基础的原理,让我们知其所以然;他每周留一道“一题多解”,比拼谁解题的方法最多并自己掏腰包发奖……就是这样,我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兴趣也更浓厚。当然,碰到这样的老师需要运气,但思维开拓的方式可以借鉴。最后就是不要强求。我觉得像数学这种基础科学,要想学得好学得精,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与生具来的能力,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够后天培养的。孩子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童年应当满溢着欢笑与快乐,而不是痛苦的疲于应付考试。把喜欢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相较于把每一件事都做的平庸,要更有意义吧
谢谢刘柯的邀请!作为一个4岁出炉的数学“神童”,且现在我娃2岁就自发在生活中应用数字,这个题很适合我。这个孩子很显然把精力都关注在语言方面了(话说4岁认字有点拔苗助长),数学方面只是还没关注而已。孩子学会什么,在于他们关注到了什么。孩子什么时候在某方面有进步,在于他们什么时候关注到这方面而已,这是为什么孩子能力的发展呈现阶梯式增长,且每个孩子的某项能力发展有早有晚。没关注到的领域孩子是不会抵触的,抵触也是种关注呀,还往往是被迫关注的。如果她已经抵触数学,那多半是家长给了压力。在孩子关注到一个事物体验到其美好之前,先让孩子体验到压力和恐惧,这是多么多余又遗憾的行为。下面说说我的个例。我小时候是非常不全面发展的小孩,基本只会一样东西,就是奥数。我4岁的时候就会做这样的题“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个人吃1个,有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 同样是4岁,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向我妈问到了我们一家三口鞋子大小的公分数和码数,然后我推算出公分数和码数的换算公式。我是真感兴趣,晚上不睡觉要求我爸给我出题做。我小学二年级开始参加奥数竞赛,各种全国、省级、市级的比赛都是提前参加(比如三年级参加四年级的竞赛),全部都是一等奖,从来没遇到不会做的题,只有粗心大意的情况。我被当作是“神童”、“天才”,可那只是因为我把时间精力集中花在这上面了而已。可是其他方面我远远不如同龄人,没时间发展呀,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等,即使是学习方面,除了数学我其他都不好。不过幸运的是,我爸妈没有给我压力。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方面的所向披靡,是掩盖不了其他方面处处碰壁的感觉的。很快,上中学的时候,其他方面的缺陷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冲击,让我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好在,更有能力、对这个世界更有影响力、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本来就是人所追求的,我开始自己给自己补课。我放弃了在数学方面的继续探索,转而关注心理学,并不断积累一些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各领域皮毛技能,逐步发展成现在这个更加“全面”也更加“平庸”的我。不过,奥数对我逻辑思维的培养我现在工作还是能用上的,比如我擅长算法。人生只走出了一条路,我们看不到如果走其他的路会怎样。无论如何,现在的自己是我自己选择的,是我的发展兴趣塑造的。引用我的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不用担心孩子发展得不够全面,儿童的发展几乎不会全面的。如果有需求,他们自然会去弥补自己的短板,探索出新的平衡点;如果没有需求,他们多半是遇到了能弥补他们短板的人,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下面分享一下我家娃自主在生活中学习数字的经历,这是他2岁1个月的水平,后来就没什么发展了,他的兴趣转移到语言表达方面并同样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现在2岁9个月)。我也总结了语言表达系列,记录了孩子从出生到整句表达的过程。参见微信订阅号“蒙台梭利家庭育儿实践”或“mtsljt”,博客在认知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去刻意培养路易,只有一个例外是我们比较鼓励的,那便是数字。分享一下路易自主在生活中学习数字的经历,这是个关于宝宝如何自主学习的精彩案例哦。之所以我们在数字这块开了“后门”,实在是因为路易太感兴趣了,我们不好意思打着“这么小孩子哪能懂得数字这么抽象的概念”的旗号,在他兴致勃勃的时候令他扫兴,只好乖乖配合他的要求。他最早对数字的兴趣源于对钟表的兴趣。在路易两个月的时候,他的眼睛能看见远一些的地方,这使得转移注意力方法有了应用的条件。那时候每当他哭闹发脾气,就靠让他看东西来转移,而尿布台旁边的钟表特别管用,成为我们转移注意力列表上的第一件利器,并长期占据该列表排行榜前位。钟表也成为路易最早指认的物品之一。后来,我们也买了挂图,上面也有数字。我们家的挂图是这样使用的:我们从来不会主动去拿来教路易,都是路易自己看见感兴趣时,指认他有兴趣的。如果是他认识的东西,我们就再次找来实物给他一起看,并在以后主动跟他玩游戏,比如问他哪个是西瓜,这算是一种鼓励;如果是他不认识的东西,我们尽量先找来实物给他看,不鼓励他学习。当他把蔬菜水果汽车认了个差不多的时候,注意力也关注到数字上。这时候,数字属于不鼓励阵营,这玩意又找不到实物,也没法解释数字的概念,真心不想教他,他对数字还没有特别的兴趣。转折是在钟表,当他对数字有了一点印象后,很快在指认钟表的时候,发现了钟表上的数字细节,并特别感兴趣。每次都要求我们把他抱近钟表,使得他能够着数字,无数次地挨个指认。慢慢地,他熟悉了数字的音和形,对数字顺序的发音也有了印象。就这样,路易完成了最初的数字启蒙。很快,他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字。钟表上有,体重秤上有,地垫上也有,各种电器的显示屏上有,电风扇上有,麦脆片包装袋上也有,户外也一样,汽车车牌上有,停车场车位号有,指路牌上也有。真是应接不暇。路易的指认也有了新的关注点。有一次,他指认一袋卫生纸,妈妈告诉他这是卫生纸,他不满意继续指认,妈妈一头雾水。最后路易快急了,妈妈走近了仔细一看,原来人家指的是包装袋上的1800(g)。另一回,他非要指认爸爸的书,妈妈怎么说都不对,最后发现他是看到了书上的2010(年)。接着,路易开始有了数数的概念。每次他发现同类物品,都会放在一起连续指认。一开始,我们是这样来配合他:“这是钟表,这也是钟表,这个还是钟表”。他指认的钟表、空气净化器等物品,数目还不多。而当他跑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寻找暖气片时,我们的词汇匮乏了,于是很自然变成“1个暖气片,2个暖气片,3个暖气片。。。”连续指认相同物品,这就是一个很自然地数数的过程,人类大概最早就是像路易这样数数的,然后发现数不过来,才有了数字的抽象概念。敏感的小路易发现了奥秘,原来数字可以这样用。我们也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给他数字概念的方式,也积极地在回答他的指认时应用。我们达成了默契,连续指认相同物品,会听到他喜欢的数字“奖励”,这促使他更积极地玩这个游戏。就这样慢慢积累,他了解了数字的用途。直到有一天,妈妈给路易在纸上画太阳玩,太阳也是路易的最爱之一。妈妈连续画了一排太阳,路易高兴坏了,激动地指着太阳一个个数过来,嘴里竟然说出了“1,2”。要知道,这对路易来说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呀。这个时候他还不会说话呢,刚开始会说爸爸妈妈,别的啥都不会说,大概21个月。更何况,他这不止是在发音,而是明白数数的概念,太令人惊喜了。那段时间路易对手指很感兴趣,天天拉着一个个问。知道他能数数,妈妈乘机给他展示了一下12345的手势,路易看呆了,很快学会并有了创造。妈妈是按照大人的习惯展示的,食指代表1,食指中指代表2这样,而路易的创造是大拇指代表1,大拇指食指代表2,然后跳过难比划也难发音的3和4,直奔着5就去了。从此以后,常常见到他一个人躺在那里认真地数着125的身影。再后来,他10个数字都能念出来了。汽车车牌上数字,他会一个个指出来念。自己称了体重,我们听他报数就可知道数值。这都是我们的亲子游戏。有一次,他在一个高高的角落看到一瓶84消毒液,指认半天,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他是问这个,以为他问旁边的花,最后他憋不住,自己说出了84,我们才恍然大悟。路易已然是运用数字的高手啦。看他这么迷恋钟表,妈妈给路易买了一个钟表玩具,钟表上的数字是二指抓拼图。路易特别开心,终于有属于自己的钟表了。第一次玩,他开始尝试把一个数字拿出来,再努力放回去,老是偏一点点放不进去,急了。妈妈提醒他转一下方向,结果他的小手一转就转过了,不会微小调整。第二次的时候就能成功放好了,第三次就是熟练工种了,在空中就根据目测调整方向,一放一个准,进步得真快。这个玩法玩熟了,他自己给自己提高难度,把所有数字统统拿出来,交到妈妈手里当缓存,然后他试着一个个放回去。这除了准确的投放,还必须先找到对应的位置。好在拼图的形式有反馈机制,找错位置了是怎么也放不进去的,这就提醒你换个地方。每当路易发现问题,会主动认真地把弄混的拿来,对比着问妈妈,反复确认学习。有时候,他还会试探性故意先放错的地方,确认一下是错的,再准确放回该放的位置,以此来巩固学习。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把数字拼图块拿出来问他,他都准确认识,而当他去把这些数字放到相应的凹陷中时(凹陷处也标有相应的数字),即需要玩一个数字配对游戏,这时候就有难度了。一些比较难区分的数字体现出来,比如1和7,6和9,3和8。可见,路易的配对游戏玩法,不是全局比对,他还没有习惯从所有数字拼图块中找一个“最匹配”的,而是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就以为是了,这说明他的玩法是“局部模糊匹配法”。最近,阿婆每天带他爬楼梯的时候,会从第一个台阶开始一直数到家门口,再算上中间转弯的步子,差不多100步。阿婆为了路易方便理解,把比如“五十五”简化成“五五”的发音,慢慢地,路易也跟着数起来,脚上爬楼梯的步子也更带劲了。很快,路易能一直跟读到100,当然顺序还没记住,也不需要死记,生活中也不是这样用的。插播一句,我们从路易刚会走路、开始爬楼梯起,就一直很自然地给他边走边数步子,那时候每上半楼就清零重数,到了几层也会“报个站”。这样做只是提高爬楼梯的乐趣,不是为了刻意去培养他的数字敏感度。敏感期也不是靠培养出来的,而是观察到孩子感兴趣的时候适当引导。比如上面说的,在发现路易对数数感兴趣的前提下,积极在他连续指认时数个他看。这样才是顺应孩子成长节奏的引导,才是给孩子需要的帮助。然后有一天,他意外发现有个挂图在他眼里的意义不一样了。原来这是一个1到100的数字挂图,之前面对他的指认,我们只是把其中1-9的数字单独拆出来回答,不想教他超过10的概念。现在路易依旧照着挂图念数字,却念出了新的含义,比如“55”,路易念出来是“五五”,咦,这不正是爬楼梯数的“五五”的发音么。再往旁边看,念出来正是“五五”发音后面跟着的“五六”,原来,这就是自己每天爬楼梯数的数字呢。这感觉类似英语国家小朋友学了phonics自然拼读法,拿起一本书阅读时,通过拼出来的音,明白看的单词是日常说的哪个,以此来实现阅读的。于是,路易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客厅指着挂图数数“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这个自己发现“秘密”的过程,比起大人坐那跟上课一样地教孩子:“这是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可有趣太多了。看绘本的时候,路易也不放过数数的机会。《爱吃苹果的鼠小弟》里,路易常常要数一下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小黑鱼》里,他不忘数数小黑鱼看到了几条怪鱼。《好饿的毛毛虫》绘本,路易不仅能数出1个苹果到5个橙子,毛毛虫星期六吃的10样食物他也能数全了。路易还会分类数,《点点点》中,有打乱位置的红黄蓝球各5个,他都能分别数出来。这几天新发明的一个亲子游戏,是爸爸在家里的自行车健身器上运动,同时抱着路易。路易看着健身器屏幕上飞一样闪过的数字,激动万分地数着,这个数字还会时刻变化的,没见过。爸爸看路易这么高兴,脚下也登得更有力了。路易还学会了数字的另一个语言上的用法。比如他要关灯,关之前呢,竟然还要停一会,数“1~2~3”,然后才隆重地关上灯。我们都很惊讶他哪偷学来的,用得还真是地方。路易还展示出数字的另一个生活用途。睡前爸爸调空调温度,由于近视眼看不见数字,就问妈妈“现在多少度?” 妈妈视力也不好,仔细看看,正欲说出读数,没想到路易同学开口了“27”。后来爸爸再调整温度,路易都比妈妈说得快,还很准确。他还会要求设定为某个温度,比如他从外面玩回来一身汗,会要求开空调,还必须要求调至28度,会指着空调说“28”,你没调对绝对不行,人家可认识呢。数字这么抽象的概念,原来孩子是这样学习的,这真是个奇妙的旅途。再回头看看那些掺杂学习内容的玩具,其设计很明显是讨好买单的家长,而对孩子的学习方式一无所知,殊不知,这样的玩具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干扰呀。
谢谢您的邀请。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完全一点兴趣都没有的科目呢?何况才四岁半oooooooo
每个孩子都有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有的懂得盖房子,有的懂得写作,有的懂得游泳,有的懂得唱歌oooooo有的混日子。当我看到您的孩子在语言和认字方面天赋很高,我就心里暗想:还想怎样呢?
人的才能如一个天平,天平一共有四个筹码,当你把两个筹码放到左边,两个筹码放到右边,心里是最平衡的;但是如果你的左边放了四个筹码,必然右边就会严重失衡,你这时候会说:赶紧补充砝码oooooo可是你手里已经没有筹码了。我想说的意思是,每个人智力特点不一样,但是都是有限的,当您的孩子智力发育的形象思维相对比抽象思维早熟,那我们作为家长是否可以先学会面对这个现实而不是急于去改变它?
为什么我要说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育"早"而不是"差"来形容现在的状况呢?我想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从小爱好文艺,读书破万卷,可是他理科很糟糕,无法理解所有物理现象和数学公式。他的父母是老师,出于"孩子的未来"着想,让我朋友念计算机。我的朋友头都大了,念了两年没法念下去了,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勒令退学。看到这里您是否也在担心您的孩子的未来会和这位朋友相仿?待我继续说下去~
后来靠关系我朋友很窝囊的算是草草毕业,这时候我朋友因为发现网上可以搜到的音乐会比现实的多,于是我朋友决定上网开拓视野。身边没人懂电脑,所以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必须得自行解决,他开始自己琢磨,翻看技术书。就这么摸着摸着,我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开窍了。这一下子,不仅是电脑开窍了,连很多物理化学的问题都一并开窍了。现在我这位朋友居然成为了一名"文理双修优秀人员",时常被称"文艺界讲技术,技术界讲文艺"的人。
人的开窍是很神奇的事情,有可能一个巨大的天赋在懵懂了很多年突然某一瞬间就通了。更何况您的孩子才四岁半,远未到智力完全开发的程度。
看到这里您或许会说,对啊,我知道她没定型,所以要塑造他啊。这句话没错,可是关键是塑造什么呢?花掉"塑造"他喜欢的东西的时间去"塑造"他不喜欢的东西吗?
我个人认为,为了孩子将来升学考虑,希望孩子均衡发展的苦心无可厚非。只是我建议您先耐心等待并观察一下孩子,是"差"还是"迟"的问题。现在孩子才四岁半,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非要接受数学不可"。更何况,现在孩子已经出现排斥心理,继续下去适得其反。如果幼儿园老师还要搬出一套大道理让您注意孩子的情况,也请您冷静的考虑,一个四岁半的孩子需要一定懂数学吗?如果不是因为存在比较,你能接受自己"四岁半"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智力问题的前提下不懂数学吗?
我真是有点失控的想骂"去TM的教育法"。四岁半的孩子本来就不应该学数学!四岁半就开始学数学,那小学学什么呢?如果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的东西为什么一年级开始还要重新再学?!
与启发数学教育问题相比,我认为培养您的孩子发现并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付出专注的能力更重要。如果暂时疑惑该如何让孩子接受自己不爱的东西,那为何不先让他在自己天赋稍高的方面吸取更多养分呢?
我们展望一下,如果您的孩子未来果然成为一个文科拔尖而理科白痴的人,那您也不用沮丧。艺术院校数学不算分,考它20分也无所谓,只要您的专业好。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数学暂时不开窍,别急,先放着,通向一个终点的路有很多,你的孩子如果生就就不是个"普通孩子(或许是天才,或许是迟熟的人才,但不是一般好摆活的孩子)",那何不"将错就错",因材施教?
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去,现在您的孩子需要的是您正视他,作为一个人。您可能现在有点埋怨我甚至连一个数学启蒙的方法都不过招,是的,因为我发现您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不懂启蒙的问题,而是受累于他人而无法正视自己的孩子的问题。冷静下来,给自己信心,孩子是什么样的,就利用并尊重他特点好好培养,把他的特点引向正道,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模子去培养他,好吗?
******************************************************************************************************************************* 断章取义是不能对任何事情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本人并没有反对给幼儿各种灵活健康的数学启蒙,更没有放弃。但是!!!!!!!具体针对这个已经"生病"了的个案,本人才给出建议是"先放一段时间",完全不提启蒙的方案。不等于永远的不提。例如半年,我相信一个正常智力的孩子不会因为耽误了半年就会对简单的数学跟不上的。而做的假定数学白痴的想法,是出于如果出现最坏的结果,为了鼓励父母能带有乐观的态度正视这个可能有的结果,而不是从现在就开始怀着恐惧的心去战战兢兢面对孩子的未来!还有另一个断章取义的地方是:敏感的孩子这个条件作为父母请牢记了!如果你一天没学会如何去与一个敏感的孩子相处,未来将会比现在看到的还要糟糕。
数学不等于数字。培养兴趣最好的办法是游戏。画画,玩魔方,七巧板,搭积木,棋类游戏,都是可能建立相关数学思维的游戏。强烈建议以下两种游戏:过家家:买东西,卖东西。四岁半也不需要算账,一个东西一块钱就可以了,开始不要十块钱找零,太难。坚持玩一年,孩子绝对能学会十块钱找零。打扑克。锻炼数学思维,记忆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各种能力。永远有更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试试,别给孩子下定义,加油!作为数学启蒙,推荐一套非常非常好好的数学启蒙读物《汉声数学》。比较合适开始的年龄在5-7岁,识字量和理解能力跟得上再开始。本人数学教育专业,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启蒙用数学绘本。现在正在带自家孩子阅读。做工一般。不建议题主现在使用。
推荐你给他做小学一年级的奥数.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那个时候(大概十年前)还是有的。请不要一看到奥数就开始愤怒。事实上那一本一年级奥数是我数学兴趣的启蒙者。里面真正需要做到计算的东西不多,反而都是些一笔画,或是数方格这种图形为主的题,很有意思。那这就看出了一点:1)培养孩子数学不要从计算的角度开始。数学是一门这么大,这么美的学科。从哪里开始,真的都一样。重要的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小孩子都喜欢图形多一些,这是人类的天性,那就从这个角度开始,把图形替换成数字。比如三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等于多少,这样的题目。2)家长的影响真的很重要我的爷爷是大学里的数学教授,我父亲数学也十分好,感谢他们对我数学的培养。*如果你要让孩子觉得数学不可怕,你就要表现出你觉得数学不可怕*小孩子的很多价值观都是从父母那边模仿来的。我小时候也不怎么喜欢数学,可我父亲在我耳边一遍遍坚定地说“数学真的是很好玩啊。”,我也逐渐觉得数学十分有意思起来。加上我父亲经常陪我一起做奥赛题,让我也觉得数学是很重要的东西。3)如果是小孩子真的不喜欢的东西就别强求了。最后吐槽一点,我觉得奥赛已经偏离了它原本的目的。奥数应当注重的是新颖的解题思路加上缜密的逻辑推理,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东西。现在的人把它太妖魔化了,只是一昧地往“难”字上面靠。
假如你是个四岁的孩子,你会对枯燥的数字有什么兴趣呢?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四年多的人,他的思维才刚刚建立,他的注意力还都在感官上,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味道,天为什么黑了,灯为什么亮了。。。。。。你认为他们会明白三比二多一吗?他们连话都还不能说全。数字对他们来说太难理解了!而这个阶段他们对数字没什么概念,这并不代表他以后会做的不好,一般到七八岁孩子就会对数字有很多理解了。你们现在纠结于他目前还不擅长的事情上,是不符合儿童智力发展的,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没有自信的人,就只能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没有哪个数学学得好孩子是从小被逼着数数、算数而对数字产生的兴趣。你们的急功近利只会害了孩子。孩子只有在快乐的情况下,在自然而然的生活点滴中才会主动去学去探索。他必须自己从生活中明白数字的意义,发现数字的乐趣,他才会有兴趣。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