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川崎病的名词解释释

第四章 糖代谢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 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 . 细胞膜组分 B . 提供能量 C . 免疫功能
D . 信息传递功能 E . 软骨的基质
2 . 在胰液的 α- 淀粉酶作用下,淀粉的主要水解产物是
A . 葡萄糖及临界糊精 B . 葡萄糖及麦芽糖 C . 葡萄糖
D . 麦芽糖及异麦芽糖 E . 临界糊精
3 . 食物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A . 肾脏 B . 大肠 C . 胃 D . 口腔 E . 小肠
4 . 葡萄糖转运过程正确的是
A . 需要载体转运,同时需要在相反方向转运 Na +
B . 需要载体转运,同时需要在同一方向转运 Na +
C . 顺浓度梯度经浆膜转运 D . 逆浓度梯度经浆膜转运
E . 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被动扩散
5 . 糖原分子中葡萄糖单位酵解时净生成 ATP 的摩尔数为
A . 1 B . 2 C . 3 D . 4 E . 5
6 . 1 摩尔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 ATP 的摩尔数为
A . 1 B . 2 C . 3 D . 4 E . 5
7 . 1 摩尔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 ATP 的摩尔数为
A . 16 B . 15 C . 14 D . 13 E . 12 . 5
8 . 糖酵解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A 葡萄糖激酶 B 己糖激酶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果糖激酶 E . 磷酸甘油酸激酶
9 . 磷酸果糖激酶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
A . ATP B . AMP C . 1,6- 二磷酸果糖 D . 2,6- 二磷酸果糖 E . Mg 2+
10 . 糖酵解过程中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
A . 果糖二磷酸酶 -1 B . 6- 磷酸果糖激酶 -1 C . 磷酸甘油酸激酶
D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 . 醛缩酶
11 . 成熟红细胞仅靠糖酵解提供能量的原因是
A . 无 ATP B . 无氧 C . 无线粒体 D . 无微粒体 E . 无内质网
12 . 同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起作用的酶是
A . 果糖二磷酸酶 B . 己糖激酶 C . 丙酮酸激酶
D . 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 . 6- 磷酸果糖激酶 -1
13 . TCA 循环主要在哪种亚细胞器中进行
A . 细胞核 B . 细胞液 C . 微粒体 D . 内质网 E . 线粒体
14 . 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
A . 6- 磷酸葡萄糖 B . 1,6- 二磷酸果糖 C . 3- 磷酸甘油酸
D . 1,3- 二磷酸甘油酸 E . 琥珀酸
15 . 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
A 丙酮酸激酶 B 磷酸化酶 C 己糖激酶 D 烯醇化酶 E . 醛缩酶
16 . 葡糖糖有氧氧化时生成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的原因是
A . 乳酸不能进入线粒体内 B . 为了保持胞质的电荷中性
C . 丙酮酸脱氢酶系在线粒体内 D . 丙酮酸堆积能引起酸中毒
E . 胞浆中生成的丙酮酸别无其他去路
17 . 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的是
A . NAD + B . TPP C . 生物素 D . FAD E . C O A
18 . 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变构激活剂是
A . AMP B . ATP C . UTP D . GDP E . ADP
19 . TCA 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的高能化合物是
A . ATP B . GTP C . TTP D . UTP E . CTP
20 . 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而引起贫血的原因是缺乏
A . 磷酸果糖激酶 B . 葡萄糖激酶 C .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 . 果糖二磷酸酶 E . 葡萄糖 -6- 磷酸酶
21 . TCA 循环中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于
A . 脂肪酸转氨基后产生 B . 果糖加氢产生 C . C 和 O 直接结合产生
D . 丙酮酸羧化后产生 E . 乙酰 C O A 缩合产生
22 . TCA 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 . 琥珀酸 → 延胡索酸 B . 异柠檬酸 → αC 酮戊二酸
C . 延胡索酸 → 草酰乙酸 D . αC 酮戊二酸 → 琥珀酸
E . 柠檬酸 → 异柠檬酸
23 . 体内产生 5- 磷酸核糖的途径是
A . 糖原分解 B . 糖的有氧氧化 C . 糖的无氧酵解
D . 糖异生 E . 磷酸戊糖途径
24 . 线粒体中丙酮酸彻底氧化发生
A . 3 次脱羧, 7 次脱氢 B . 3 次脱羧, 5 次脱氢
C . 4 次脱羧, 6 次脱氢 D . 4 次脱羧, 7 次脱氢
E . 2 次脱羧, 5 次脱氢
25 . 糖酵解的限速酶是
A . 丙酮酸激酶 B . 乳酸脱氢酶 C . 醛缩酶
D . 磷酸己糖异构酶 E . 烯醇化酶
26 . 下列酶促反应中与 CO 2 无关的是
A . 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B .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反应
C . 琥珀酸脱氢酶反应 D .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E .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27 . 磷酸化作用可使下列哪种酶受到抑制
A . 糖原合成酶 B . 己糖激酶 C . 糖原磷酸化酶
D . 糖原磷酸化酶 b 激酶 E . 6- 磷酸葡萄糖激酶
28 . 糖原合成时需要
A . ATP B . UTP C . CTP D . ADP E . ATP 和 UTP
29 .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A . 肌糖原分解 B . 肝糖原的分解 C . 糖异生作用
D . 组织对糖的利用降低 E . 脂肪动员
30 . 糖的有氧氧化叙述错误的是
A . 有氧氧化可抑制糖的无氧酵解
B . 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C . TCA 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的枢纽
D . 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 CO 2 和 H 2 O E . TCA 循环一周消耗 4 分子 NAD +
31 . 合成糖原的活性葡萄糖形式是
A . UDPG B . CDPG C . G-1-P D . 葡萄糖 E . 6- 磷酸葡萄糖
32 . 糖异生进行的主要部位是
A . 肝脏 B . 肾脏 C . 肌肉 D . 大脑 E . 小肠
33 . 能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是
A . 胰岛素 B . 胰高血糖素 C . 肾上腺素
D . 糖皮质激素 E . 生长激素
34 . 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 . 丙酮酸激酶 B . 烯醇化酶 C . 丙酮酸羧化酶
D .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 6- 磷酸葡萄糖激酶 -1
35 . 糖异生主要在
A . 胞浆内 B . 线粒体内 C . 胞浆及线粒体内
D . 微粒体内 E . 内质网
36 . 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A . 肝脏 B . 肾脏 C . 大脑 D . 胰腺 E . 心脏
37 . 蚕豆病是由于缺乏
A .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 . 内酯酶 C . 转酮醇酶
D . 6- 磷酸果糖激酶 E . 己糖激酶
38 . 空腹血糖的正常浓度是
A . 3 . 68 ~ 6 . 10mmol/L B . 3 . 89 ~ 6 . 10mmol/L C . 3 . 68 ~ 6 . 0mmol/L
D . 3 . 68 ~ 6 . 11mmol/L E . 3 . 89 ~ 6 . 11mmol/L
39 . 长期饥饿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A . 肝糖原分解 B . 肌肉蛋白质的降解 C . 非糖物质的糖异生
D . 肌糖原的分解 E . 脂肪动员
40 . 剧烈运动肌肉能量的主要来源方式是
A . 糖异生途径 B . 糖的无氧酵解 C . 糖的有氧氧化
D . 磷酸戊糖途径 E . 糖原分解
41 . 一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进行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 . 10 B . 8 C . 6 D . 4 E . 2
42 . TCA 循环进行的场所是
A . 线粒体基质 B . 溶酶体 C . 胞液
D . 核蛋白体 E . 线粒体内膜
43 .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A . 脱支酶 B . 糖原合成酶 C . UDPG 焦磷酸化酶
D . 葡萄糖转移酶 E . 糖原磷酸化酶
44 . 一分子乙酰 CoA 经 TCA 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A . 2 分子 CO 2 及 3 分子 NADH+H + B . 草酰乙酸和 CO 2
C . 12 分子 ATP D . CO 2 和 H 2 O E . 2 分子 CO 2 及 4 分子 NADH+H +
45 . 一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时可生成
A . 1 分子 NADH+H + B . 2 分子 NADH+H + C . 1 分子 NADPH+H +
D . 2 分子 NADPH+H + E . 4 分子 NADPH+H +
(二) B 型题
A . 1,3- 二磷酸甘油酸 B . 3- 磷酸甘油醛 C . 磷酸甘油
D . 2,3- 二磷酸甘油酸 E . 3- 磷酸甘油酸
46 . 是血红蛋白结合 O 2 的调节物
47 . 是脂肪组织中合成甘油三酯时的直接原料
48 . 是磷酸二羟丙酮的异构物
49 . 含有高能磷酸键
A . 丙酮酸羧化酶 B . 丙酮酸脱羧酶 C . 丙酮酸激酶
D . 丙酮酸脱氢酶 E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50 . 底物或产物都没有 CO 2
51 . 需要生物素
52 . 多酶复合体
53 . 反应有 GTP 参与
A . 磷酸化酶 B . 己糖激酶 C . 丙酮酸羧化酶
D .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 .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54 .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
55 . 糖酵解的关键酶
56 . 糖异生的关键酶
57 . 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
A . FMN B . FAD C . NAD + D . NADP + E . NADPH+H +
58 . 磷酸戊糖途径可生成的物质是
59 . 由乳酸生成丙酮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
60 . 由琥珀酸生成延胡索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
A . TPP B . GTP C . UTP D . ATP E . CTP
61 . 参与糖原合成的活化底物
62 . 丙酮酸脱氢酶的抑制物
A . 硫辛酸 B . 生物素 C . TPP D . FAD E . NAD +
63 . 苹果酸脱氢酶的辅酶
64 . 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
65 .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A . NAD + /NADH B . P/O C . NADP + /NADPH D . FAD/FADH 2 E . C O Q/C O QH 2
66 . 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因素
67 . 调节 TCA 循环速率的主要因素
A . 糖原合成 B . 糖原分解 C . 糖酵解
D . 磷酸戊糖途径 E . 糖异生
68 . 为核酸合成提供原料
69 . 以 UDPG 为原料
70 . 终产物为乳酸
(三) X 型题
71 . TCA 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酶是
A . 柠檬酸合酶 B . 异柠檬酸脱氢酶 C . αC 酮戊二酸脱氢酶
D . 苹果酸脱氢酶 E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72 . 6- 磷酸果糖激酶 -1 的变构抑制剂包括
A . AMP B . ADP C . 1,6- 二磷酸果糖 D . 柠檬酸 E . ATP
73 . 肝脏调节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途径有
A . 肝糖原合成 B . 使甘油转变为葡萄糖
C . 糖异生作用 D . 肝糖原分解 E .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74 . 糖异生的关键酶有
A . 己糖激酶 B . 丙酮酸羧化酶 C . 果糖二磷酸酶 -1
D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 . 烯醇化酶
75 . 以 NADP + 为辅酶的酶有
A . 苹果酸酶 B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C . 异柠檬酸脱氢酶
D .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 . 6-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76 . 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
A . 丙酮酸激酶 B . 琥珀酰辅酶 A 合成酶 C . 烯醇化酶
D .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 琥珀酸脱氢酶
77 . 哪些酶催化的反应中, CO 2 是反应的产物或底物
A . 丙酮酸羧化酶 B . 异柠檬酸脱氢酶 C . 丙酮酸激酶
D . αC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E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78 . 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酶有
A .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B .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C . 丙酮酸脱氢酶 D . 丙酮酸羧激酶 E . 丙酮酸激酶
79 . 肝糖原磷酸化酶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调节时酶构象不改变 B . 葡萄糖可使磷酸化酶变构抑制
C . 14 位丝氨酸被磷酸化时活性增强
D . 去磷酸的磷酸化酶 b 激酶才有活性 E . 有级联放大系统效应
80 . 糖原合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 糖原引物 B . 分支酶 C . UTP D . GTP E . ATP
81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内含的辅酶有
A . TPP B . FAD C . 生物素 D . 硫辛酸 E . NAD +
82 . 肌肉组织中含有下列哪些酶
A . 丙酮酸激酶 B . 磷酸化酶 C . 葡萄糖 -6- 磷酸酶
D . 磷酸果糖激酶 -1 E . 己糖激酶
83 . 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包括
A . 1,3- 二磷酸甘油酸 B . 磷酸肌酸 C . 琥珀酰 C O A
D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 . 3- 磷酸甘油酸
84 . 升高血糖的激素是
A . 胰高血糖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肾上腺素 E . 糖皮质激素
85 . 可以调节 TCA 循环的物质是
A . ATP/ADP B . Mg 2+ C . Ca 2+ D . NADH/NAD + E . GTP/GDP
二、是非题
1 . 柠檬酸合酶催化的反应能量来源于乙酰 C O A 高能硫酯键的水解。
2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的反应在胞质中进行。
3 . 乙酰 C O A 可以通过 TCA 循环合成苹果酸。
4 . 甘露糖可以转变为 6- 磷酸果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5 . TCA 循环本身是释放能量,生成 ATP 的主要环节。
6 . 在有氧情况下,红细胞可以进行有氧氧化供能。
7 . 磷酸戊糖途径是在胞质中进行反应,限速酶是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8 . ATP 和柠檬酸是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9 . Ca 2+ 浓度升高可以抑制 TCA 循环和有氧氧化的进行。
10 . 一分子丙酮酸经 TCA 循环可净生成 12 . 5 分子 ATP 。
11 .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酶,其被磷酸化而激活。
12 . 糖原累积症是由于缺乏葡萄糖 -6- 磷酸酶所致。
13 . 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为生物素。
14 . 长期饥饿,维持血糖稳定主要靠肝糖原的分解。
15 .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6 . 糖原分解的酶脱支酶具有葡萄糖转移酶和 α-1,6- 葡萄糖苷酶两种活性。
17 .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原因是缺乏半乳糖激酶所致。
18 . TCA 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ATP 。
19 . 葡萄糖激酶的变构抑制物有 6- 磷酸葡萄糖、长链脂酰 C O A 。
20 . 葡萄糖 -6- 磷酸酶存在于肝、肾及肌肉等组织中。
三、填空题
1 . 糖的运输形式是 ________ ,储存形式是 ________ 。
2 . 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途径有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3 . 在 TCA 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4 . 由于红细胞没有 ________ ,其能量几乎全部由 ________ 代谢途径提供。
5 . 人体内主要通过 ________ 途径生成核糖,他是 ________ 的组成成分。
6 . 人体内糖原以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为主。
7 . 糖酵解若从葡萄糖开始起,反应过程的关键酶按其作用的顺序分别为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其中最重要的是 ________ 。
8 . 细胞内乙酰 CoA 堆积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9 . 1mol 葡萄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净生成 ________ 或 ________molATP 。
10 . 葡萄糖代谢的多元醇途径可生成 ________ 、 ________ 等。
11 . 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__ ,其次是 ________ 。
12 . 有氧氧化过程可分为 ________ 个阶段,其反应过程的关键酶,按其作用顺序分别为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13 . 肌肉组织由于缺乏 ________ ,因而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14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三种酶按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并有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五种辅基或辅酶参加,这几种辅助因子中分别含有维生素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15 . 葡萄糖无氧分解途径在 ________ 中进行,有氧氧化在 ________ 中进行。
16 .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包括 ________ 和 ________ 。
17 . TCA 循环一周,共发生 ________ 底物水平磷酸化, ________ 次脱氢, ________ 次脱羧。
18 . 调节血糖浓度最主要的激素为 ________ 和 ________ 。
19 . 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20 . 糖异生有 ________ 个调节位置,其调节部位的 4 个限速酶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21 .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作用结果是 ________ 、 ________ ,使血糖浓度 ________ 。
22 . TCA 循环是 ________ 、 ________ 及 ________ 代谢的 共同通路,又是 ________ 、 ________ 及 ________ 互相转变的通路。
23 . TCA 循环过程中共有 ________ 次脱氢,其中 ________ 次被 ________ 接受, ________ 次被 ________ 接受,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由 ________ 所催化。
24 . 以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主要是糖尿病,因 ________ 分泌不足,在 ________ 时 ________ 浓度就很 ________ 。
25 . 肝脏是体内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官,肝脏可以通过 ________ 、 ________ 升高血糖,也可以通过 ________ 来降低血糖。
四、名词解释
1 . glycolysis
2 . aerobic oxidation
3 .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4 .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5 . gluconeogenesis
6 . blood suger
7 . glycolytic pathway
8 . 糖原合成
9 .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10 . hyperglycemia
11 . Pasteur 效应
12 . cori 循环
13 . hypoglycemia
14 . 三碳途径
15 . 蚕豆病
五、问答题
1 . 糖的有氧氧化代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限速酶及其所催化的反应?
2 . 简述 TCA 循环的要点和生理意义。
3 . 磷酸戊糖通路代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限速酶及其催化的反应?
4 .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 .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6 . 简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及维持血糖水平恒定的临床意义。
7 . 何谓乳酸循环?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8 .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是什么?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分解有何不同?
9 . 糖的氧化分解途径有哪几条?各有何生理意义?
10 . 简述机体如何调节糖酵解及糖异生途径。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 B 2 . D 3 . E 4 . B 5 . C 6 . B 7 . E 8 . D 9 . D 10 . C
11 . C 12 . D 13 . E 14 . D 15 . B 16 . C 17 . C 18 . E 19 . B 20 . C
21 . D 22 . D 23 . E 24 . B 25 . A 26 . C 27 . A 28 . E 29 . B 30 . E
31 . A 32 . A 33 . A 34 . C 35 . C 36 . A 37 . A 38 . E 39 . C 40 . B
41 . C 42 . A 43 . E 44 . A 45 . D
(二) B 型题
46 . D 47 . C 48 . B 49 . A 50 . C 51 . A 52 . D 53 . E 54 . A 55 . B
56 . C 57 . D 58 . E 59 . C 60 . B 61 . C 62 . D 63 . E 64 . B 65 . D
66 . C 67 . A 68 . D 69 . A 70 . C
(三) X 型题
71 . ABC 72 . DE 73 . ABCDE 74 . BCD 75 . DE
76 . ABD 77 . ABDE 78 . ABC 79 . BCE 80 . ABCE
81 . ABDE 82 . ABDE 83 . ABCD 84 . ACDE 85 . ACD
二、是非题
1 . A 2 . B 3 . B 4 . A 5 . B 6 . B 7 . A 8 . B 9 . B 10 . A
11 . B 12 . A 13 . A 14 . B 15 . A 16 . A 17 . B 18 . B 19 . B 20 . B
三、填空题
1 . 葡萄糖 糖原
2 . 无氧分解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3 .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4 . 线粒体 无氧分解
5 . 磷酸戊糖 核酸(核苷酸)
6 . 肝糖原 肌糖原
7 . 己糖激酶 6- 磷酸果糖激酶 -1 丙酮酸激酶
8 . 草酰乙酸不足 脂肪酸大量氧化
9 . 30 32
10 . 木糖醇 山梨醇
11 . 肝脏 肾脏
12 . 3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3 . 葡萄糖 -6- 磷酸酶
14 . 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TPP FAD NAD + C O A 硫辛酸 VB1 VB2 VPP 泛酸 硫辛酸
15 . 胞质 线粒体
16 . 避免损失乳酸 防止乳酸酸中毒
17 . 1 4 2
18 .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19 . 糖原合酶 糖原磷酸化酶
20 . 3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果糖二磷酸酶 -1
葡萄糖 -6- 磷酸酶
21 . 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 促进糖原合成 促进糖转变为脂肪和其他物质
抑制糖异生 增加血糖去路 降低
22 . 糖 脂肪 氨基酸 糖 脂肪 氨基酸
23 . 4 3 NAD + 1 FAD 琥珀酰辅酶 A 合成酶
24 . 高血糖 糖尿 胰岛素 空腹 血糖 高
25 . 糖原分解 糖异生 糖原合成
四、名词解释
1 . 糖酵解,是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2 . 有氧氧化,是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3 . 三羧酸循环,亦称柠檬酸循环,是一个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构成的循环反应系统,在该反应过程中,首先由乙酰 C O 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有 3 个羧基的柠檬酸,再经过 4 次脱氢、 2 次脱羧,生成 4 分子还原当量和 2 分子 CO 2 ,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反应过程。
4 . 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经氧化反应和非氧化反应两个阶段,生成含有 5 个碳原子的戊糖、 NADPH 和 CO 2 的过程。
5 . 糖异生,是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6 .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浓度为 3.89~6.11mol/L 。
7 . 糖酵解途径,是糖酵解的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8 . 糖原合成 ―― 由葡萄糖单元合成糖原的过程。
9 . 糖原累积症,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因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而致,其特点为体内某些器官组织中有大量糖原堆积。
10 . 高血糖,指临床上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7.22 ~ 7.78mol/L 。
11 . 效应 ―― 巴斯德效应 , 指在有氧情况下 , 有氧氧化抑制了生醇发酵或糖酵解的现象。
12 . 乳酸循环,是肌肉收缩时(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了乳酸;因肌肉中糖异生的酶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肉组织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称为 Cori 循环。
13 . 低血糖,指临床上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3.33 ~ 3.89mmol/L 。
14 . 三碳途径 ――是 葡萄糖先分解成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异生成糖原的过程。
15 . 蚕豆病 ――是 由于红细胞内缺乏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充分的 NADPH+H + ,则难以使谷胱甘肽保持还原状态,此时红细胞易于破坏而发生溶血性黄疸。常因食用蚕豆而诱发,故称为蚕豆病。
五、问答题
1 . 糖的有氧氧化代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限速酶及其所催化的反应?
答:糖有氧氧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胞液)
限速酶有: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转变为 6-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果糖激酶 -1 ,催化 6- 磷酸果糖转变为 1 , 6- 二磷酸果糖;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 O A (线粒体)。
限速酶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丙酮酸氧化脱氢、脱羧生成乙酰 C O A 。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线粒体)。
限速酶有:柠檬酸合酶,催化柠檬酸合成;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脱氢、脱羧生成 α- 酮戊二酸; 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α- 酮戊二酸脱氢、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 A 。
2 . 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和生理意义。
答: TCA 循环的要点:在 TCA 循环反应过程中,从 2 个碳原子的乙酰 C O A 与 4 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缩合成 6 个碳原子的柠檬酸开始,反复地脱氢氧化。羟基氧化成羧基后,通过脱羧方式生成 CO 2 。二碳单位进入 TCA 循环后,生成 2 分子 CO 2 ,这是 CO 2 的主要来源。脱氢反应 4 次,其中 3 次脱氢由 NAD + 接受, 1 次由 FAD 接受。这些电子和质子 H 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才能生成 ATP 和 H 2 O 。 TCA 循环本身每循环一次只能以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1 分子 GTP 。
TCA 循环的生理意义: TCA 循环在 三 大营养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1 ) TCA 循环是 三 大营养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肪和氨基酸在体内代谢都将产生乙酰 C O A ,然后进入 TCA 循环进行降解;( 2 ) TCA 循环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3 . 磷酸戊糖途径代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限速酶及其催化的反应?
答:磷酸戊糖途径整个反应可分为 二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氧化反应,生长磷酸戊糖、 NADPH 和 CO 2 ;第二阶段是非氧化反应,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限速酶,催化第一阶段中 6- 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 6- 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4 . 简述机体如何调节糖酵解及糖异生途径。
答: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谢途径。若机体需要时糖酵解途径增强,则糖异生途径受到抑制。而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糖异生作用增强,抑制了糖酵解。这种协调作用依赖于变构效应剂对两条途径中关键酶的作用及激素的调节作用。
( 1 )变构效应剂的调节作用: ① ATP 及柠檬酸激活果糖二磷酸酶 -1 ,而抑制 6- 磷酸果糖激酶 -1 ; ② AMP 及 2,6- 二磷酸果糖激活 6- 磷酸果糖激酶 -1 而抑制果糖二磷酸酶 -1 ; ③ ATP 激活丙酮酸羧化酶,抑制了丙酮酸激酶; ④ 乙酰 C O A 激活丙酮酸羧化酶,而抑制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 2 )激素的调节:胰岛素能增强糖酵解的关键酶,己糖激酶、 6- 磷酸果糖激酶 -1 、丙酮酸激酶等活性,同时抑制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胰高血糖素则能抑制 2,6- 二磷酸果糖的生成及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并能诱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的表达,酶合成增多。因而促进糖异生,抑制糖酵解。
5 . 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答: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 1 )维持血糖水平恒定是糖异生最主要的生理意义;
( 2 )糖异生是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
( 3 )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6 . 简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及维持血糖水平恒定的临床意义。
答: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来源: ① 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 ② 肝糖原的分解; ③ 肝内非糖物质的糖异生。
去路: ① 糖的氧化分解(是最主要的去路)供周围组织利用; ②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磷酸戊糖; ③ 合成糖原; ④ 转化成其他物质,包括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等。
血糖水平恒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脑和红细胞以葡萄糖为唯一能源,只有血糖浓度恒定,才能保证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7 . 何谓乳酸循环?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答:乳酸循环是将肌肉内的糖原和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的乳酸,通过血液运输至肝,在肝内乳酸再异生成葡萄糖并弥散入血,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又被肌肉组织摄取利用。这样构成的循环过程称为乳酸循环。
其生理意义为:( 1 )避免乳酸损失,使乳酸生成葡萄糖得到再利用;( 2 )防止乳酸堆积造成酸中毒。
8 . 简述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分解有何不同。
答: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
肝糖原和肌糖原都可以分解为 6- 磷酸葡萄糖,但由于葡萄糖 -6- 磷酸酶只存在于肝脏而肌肉组织中无此酶,因此,肝糖原可以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则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只能继续氧化分解供自身利用。
9 . 糖的氧化分解途径有哪几条?各有何生理意义?
答:糖的氧化分解途径有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
糖的无氧氧化生理意义在于:( 1 )是机体缺氧情况下的主要供能方式;( 2 )为机体氧供充足情况下少数组织的能量来源;( 3 )糖酵解途径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生理意义:主要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 )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核糖是核酸和游离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2 )提供 NADPH 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NADPH 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NADPH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NADPH 还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10 .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出现高血糖、糖尿的生化机制是什么?
答: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使机体对血中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而导致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6 . 9mmol/L 时,尿中可出现葡萄糖的一类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病人出现高血糖、尿糖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 1 )肌肉、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少;( 2 )肝葡萄糖分解利用减少;( 3 )肌糖原和肝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增强;( 4 )糖异生增强;( 5 )糖转化为脂肪见肉。这些物质代谢的改变最终使血糖增高。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糖可以从尿中排出,出现尿糖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pd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