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摩根弗里曼和吕子乔养女

114网址导航差不多从各色成份的流行倒数最后几页翻看起,总归是能找到游戏的藏身之处的。它像是一棵长在花花世界的顽强野草,一以贯之的黑白格面貌示人,管它潮流进退、编创人员起落都不它不甚相干,这几十页的薄纸当中,总归有它一席之地,或大或小都无关紧要,兴起于何时已经失考并且也不重要,将有几日即因厌倦而终结,也没有人过问,像极了寻常生活当中的你我。生死兴荣只与至亲至爱相关,不像潮流或者明星强扯着普罗大众的眼球。
游戏的题目芫杂且因报章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有类似“开心辞典”式的“入门级”题目,难度系数合理,过半的部分只需借助回忆或者知识储备即可完成,余下的部分依着字格的线索猜一猜便可交差,而另一些却专业得让人绝望,日常俗称某物的长长化学名称,或者南美某个不太知名踢球人的名字,常常让人跟着迷糊起来。《南方周末》的“小强”纵横20个题目,从唐诗宋词到金庸小说,从周星驰电影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几乎无所不包。《城市画报》的填字游戏由原来的一整版缩水到一小块,可供打发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让很多习惯以此打发时间人的常常存有遗憾。
不过,填字游戏总归是属于比较私人的消遣,在没有办法的解答的时候,你可以打电话救助,但你绝对不能像电视游戏一样,申请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当然台下没有道貌岸然的评委,也不必担心成为媒体与观众的谈资笑柄。不知道就不知道了,你可以动用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果实在不甘,那就老老实实地买下一期,等待公布答案。于是,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填字游戏对于报章销售来说,也像极了寻常生活的你我,未必举足轻重,但似乎又是缺了之后感觉不妥的。
一、因暴光“祼替”事件而一炮走红的邵小珊在凤凰卫视新主持的一档节目名
二、成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三、圣诞节的前夜,也叫圣诞夜
四、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和敬重之意)
五、即冰心
六、歌手、作家,王小帅新片《左右》的女主演,是跳房子乐队的前主唱
七、动物界的一门,分类地位仅次于脊索动物门
八、敬辞,指促成
九、杜甫诗《佳人》中“零落依草木”的上句
十、顾宪成的一副对联的上联,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十一、政府登记居民户口事项的册子
十二、金庸小说中的“打狗棒法”中的一招名
十三、我省浙西江山境内一奇山名,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山因此而名)
十四、韩日世界杯时为韩国杀入四强立下汗马功劳的一国脚名,也是德国世界杯韩国队的中场之一
十五、成语,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十六、一道常见的凉菜名
十七、日本主要工业中心之一,是爱知县的首府,因地处东京与京都(西京)之间,故有中京之称
十八、江苏省委机关报,是江苏省的第一大报
十九、中国女篮前主教练
二十、白居易诗《长恨歌》中“夜半无人私语时”的上句
二一、成语,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二二、一词牌名,又名夏州
二三、、2002等年的生肖年
二四、旧指某一家、某一族或某一流派世代相传的言行准则和风气
二五、指位置处于正中的主要殿宇
二六、林文龙、叶璇、马国明、李诗韵等主演的一部讲述医道传奇的电视剧名
二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著名的画家,作品有《蒙拉丽莎》等
二八、成语,指名义一样,但实质不同
二九、成语,比喻暗中行贿
三十、伊拉克一地名,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城
三一、一国人民自愿参加另一国的战争而组成的军队,多为帮助另一国抵抗外国武装力量的侵略而组成
三二、三国时蜀国将领,刘备的结义兄弟,字翼德
三三、成语,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三四、日韩一直在争夺主权的一岛屿名,日本称竹岛
三五、成语,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三六、即孔子
三七、加拿大有“教堂城”之称的一城市名
三八、沙特阿拉伯的首都
三九、即医生
四十、校园民谣歌手,演唱的歌曲有《同桌的你》等
四一、中欧南部一国家,首都:维也纳
四二、武侠小说中对诸如田伯光之类的色狼的称呼
四三、指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的道路或小径
四四、内地著名女演员,主演的影视作品有电视剧《一米阳光》、《玉观音》等
四五、即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南岳
四六、指一个人和两个异性同时恋爱的不正常的关系
四七、羽泉的《不应给你,却给了你》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名,首句是:拥抱寂寞/空虚的心不知该往那走
四八、李天华的一张专辑名,同名主打歌曲的首句是:一个星期没有你的消息/我想你想得快疯了自己
四九、即清朝的光绪帝
五十、王维诗《老将行》中“路旁时卖故侯瓜”的下句
五一、张信哲的《梦想》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名,首句是:是谁的吻/落在胸口变成伤痕
五二、宝洁公司生产的一牙膏的知名品牌名
1.王维诗《杂诗》中“应知故乡事”的上句
2.有“球王”之称的阿根廷一国脚,1986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获得者
3.少年作家韩寒的一部小说名
4.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多呈树状,供玩赏
5.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阎连科著
6.亚欧大陆的最东点(在白令海峡西岸)
7.一种智力玩具
8.著名作家,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作品有《沉沦》等
9.王维诗《西施咏》中“效颦安可希”的上句
10.周星驰新开机的一部影片名,新任星女郎张雨绮等主演
11.即有辣妹之称的贝克汉姆的妻子
12.以前常和大兵合作的一相声演员,作品有《白吃》、《我是110》等
13.“两弹”元勋,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14.即《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五散人”之彭和尚
15.成语,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16.王维诗《红豆》中“此物最相思”的上句
17.词语,指形成潮流、成为风气
18.国家正式编制的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如陆军、海军或空军等)
19.刘斯奋的一部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名
20.粉丝们对超女周笔畅的一个昵称
21.成语,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22.与《牡丹亭》并称为“明清传奇”两大高峰的一部爱情悲剧名,传奇讲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23.Twins的《爱情当入樽》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名,首句是:学业要紧/我会小心/喜欢的他却在走近
24.指与同性别的人之间发生的恋爱或性爱
25.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策划、湖南卫视承办的一全民选秀活动
26.杜甫诗《哀江头》中“细柳新蒲为谁绿”的上句
27.成语,指不切实际地瞎想
28.宋扬作词曲的一首儿歌,首句是:小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29.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有德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30.成语,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结亲很适合
31.指穆斯林或伊斯兰
32.何群导演,胡军、李梦男、刘琳等主演的一部改编自李晓明、韩安庆合著的同名小说的影片名
33.指为进行秘密活动的人守望、观察动静
34.成语,指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35.指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
36.摩根·弗里曼、布拉德·彼特等主演的一部又名《火线追缉令》的影片名
37.于仁泰导演,张国荣、吴倩莲、黄磊、刘琳等主演的一部影片名
38.白居易诗《长恨歌》中“玉楼宴罢醉和春”的上句
39.成语“各走一边”的前半部分
40.称再婚妇女死去的或离了婚的丈夫(区别于现在的丈夫)
41.国内一休闲男装的知名品牌名
42.成语,形容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43.指存入银行或贷与他人以带来利息的钱
44.导演、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烈士孙炳文的遗孤,周总理的养女
45.我国部分地区端午节这一天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游戏的最后胜者为当日的“百草王”
46.2005“超级女声”杭州赛区的冠军,全国总决选第五名获得者
47.宋王安石诗《元日》中“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上句
48.我国民间信仰中的“八仙”之一
49.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因大部分种类的花都在早春开花,花因而得名,也叫年景花等
50.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51.即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等五位在狼牙山棋盘陀主峰弹尽粮绝后跳崖的抗战英雄
转载自《行报》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者为 左叔,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
最后编辑于:作者:左叔
左边。我在你的左边。心理咨询师。天秤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面孔。喜欢大面积留白的平面设计。 民谣风格的质朴音乐。 生活五味杂陈的书籍。 情节简单画面唯美的电影。偏爱城市寻常巷陌的旅行。
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英格里德·图林/冈内尔·林德布洛姆/Birger Malmsten/H?kan Jahnberg
Jeremy Theobald
金惠玉/罗文姬/金秀美/任昌丁
Liza Goddard/Adam Roper/Punch/Edward Fidoe
Chul Kim/Ryon Hwa Kim
电视剧Teleplay
更新至第33集
  娇娇是个凡事都要靠妈妈的小懒虫。一天,她在饭桌上挑三拣四时,妈妈半带埋怨半带担心地问她长大了怎么办,不想她立刻申辩说自己早已长大,难道还会变小,妈妈听完觉得好笑又好气,说变小更麻烦。  娇娇趁妈妈不注意将饭菜喂了猫猫狗狗后,立在饭桌旁发呆,不一会进入了梦乡。梦里,娇娇变成了好小好小的人儿来到动物王国,起初小动物们都拿她当可人儿来对待,可是由于她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都做不来,慢慢地大伙都对她摇头又叹气。这时,发生了一件危险的事。…
动画/短片/儿童
更新至第2集
  聪明漂亮的蒂蒂(恬妞 饰)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之下,深得家人、师长和同学们的喜爱。尽管有很多男生围绕在蒂蒂的身边,但蒂蒂却偏偏喜欢上了已经成家立业的老师梁教授(郎雄 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梁教授身上的光环退却之时,蒂蒂发现他亦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  一次偶然中,蒂蒂结识了名为范希军(秦汉 饰)的高材生,他身上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吸引了蒂蒂,没过多久,两人走到了一起。蒂蒂父亲的生意伙伴的儿子李晋安(刘尚谦 饰)格外钟情于蒂蒂,个性轻浮的他经常对蒂蒂动手动脚,引起后者极大的反感。某日,两人遭遇了车祸,李晋安不幸丧生,而蒂蒂亦失去了双腿,陷入绝望之中的她想到了死亡。…
恬妞/秦汉/归亚蕾/郎雄…
A. Chuguevskaya/P. Snesareva/A
Pasquale D'Onofrio/Salvatore C
Enver Petrovci/Xhevat Qorraj/S
吴卫东/郝戎
  交通运输部部长贝特朗·圣-让半夜被他的办公室主任叫醒。一辆大客车坠入深谷。他没有选择,只能来到事发现场。在这个日益复杂且充满敌意的世界里,这位部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的历程。速度、权力斗争、混乱、经济危机……事情接连发生,且互相碰撞,紧急之外又生紧急。这些国家公务人员准备做出什么样的牺牲?在这个将为其尽责的人消耗殆尽的国家,这些人能支撑多远?…
Arly Jover/Zabou Breitman/Michel Blanc…
  两支在赛季前并不被作为大热门的传统强队:绿湾包装工和匹兹堡钢人在季后赛披荆斩棘,会师牛仔体育馆。…
Aaron Rodgers…
洛伊斯·韦伯/Val Paul/Douglas Gerrar
姜大卫/徐少强/井莉/邵佩玲/刘尚谦
经典动漫Cartoon
  本来是一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战乱仇杀,谁知失手被俘的俄军虾兵蟹将,被高加索村长当成人质,希望通过交换战俘赎回爱子。怨恨未曾消解,情意却默默滋生;先是血气方刚的虾兵与十月芥菜的村长女儿有来有往,后是蟹将与监守他的哑巴成为无声的莫逆。可惜好景不常,以为是解除武装的桃花源,瞬间转为万劫不复的地狱。影片就在车臣战区不远拍摄,以当地村民为演员更加强了真实感。波德洛夫技艺之精,视野之纯,使人心服口服。获九六康城影展国际影评人奖。…
欧列格·缅希科夫/小谢尔盖·波德洛夫/Jemal Sikharulidze…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Twin brothers (dual role by Wagner) are separated at birth after their parents are killed in a car accident. One grows up to have a good and successful life with loving foster parents and a beautiful wife, and the other grows to be a disturbed young man who now plans to achieve the perfect life by stealing his brother's.…
Jack Wagner/亚历姗卓拉·保罗…
Lane Janger/乔丽·卡特/Guillermo Dí
卢宾·布雷兹/Dalila Colombo/Elba Esc
Russell Crowe/Bridget Fonda/Ji
Sienna Miller/Jessica Biel/Ann
耿乐/叶全真/李宗翰/赵仕瑾/吴兴国/李天柱
综艺娱乐Variety
  2006商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關懷系列紀實片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影片介紹  祥祥,今年八歲,唇顎裂患者,並且擁有多重病症。由於錯過早期療育的機會,使得八歲的他,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卻不因此放棄與人溝通的機會……  當我初次與他見面時,他不停地在我面前比手畫腳,讓我猜猜他到底在比什麼?當我猜對時,他興奮地發出哞哞叫聲。像隻在森林裡莽撞奔跑的小象,不時伸出長長的鼻子打探你的心情,我們叫他【大象男孩】。  珊珊,今年八歲,腦性麻痺患者。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有五年的時間是躺在地上望著天花板度過的。  正在大同育幼院接受復健的她,像個嬰兒般開始學習,如何靠雙手支撐與坐立,每次當她試著坐起來時,怪異的姿勢與節奏,就好像肢體關節少了一顆螺絲的機器人一樣,我們叫她【機器女孩】  如果他們能在0~6歲的「黃金早療期」進行療育,大象男孩或許會說話、會唱歌,機器女孩或許不用輔具,就可以一步步穩穩地走路……  他們,需要一個扭轉命運的機會  祥祥,八歲,雙側唇顎裂、氣管狹窄、聽力障礙,  不曾嚥過一粒米、吃過一片肉、講過一句話……  珊珊,八歲,重度肢障、腦性麻痺,  被發現前的兩千多個白天與黑夜,她只能盯著天花板……  台灣每23個人,就有一個身心障礙者,  歧視的價值觀和殘缺的社福制度,造成99.8%遭遺棄的障礙兒,被迫送到國外收養。  幸運的人,不該忘記不幸的人,誰能給正在和逆境奮鬥的孩子,一些力量?  傳遞熱情的大象男孩  他8歲,多重障礙,以鼻灌食,無法言語,僅管身體承載痛楚,卻天真熱情,最愛比大象,努力表達自己。  大象男孩,祥祥,八歲 ——雙側唇顎裂、氣管狹窄、聽力障礙。八歲的身軀,困在零歲的語言中。數千次的早餐、午餐和晚餐,不曾嚥過一粒米、吃過一片肉、講過一句話……  三月中旬的週五,台中的一幢舊公寓內,八歲的祥祥盯著樓下往來的摩托車發呆。他已經在窗前枯坐半個小時。  年過七旬的阿嬤走過來,搖著一只嬰兒用的三百六十CC奶瓶,裡面灌滿牛奶與米麩混合的土黃液體。祥祥躺下,準備「吸」他的午餐。他接過阿嬤手中的鼻胃管,小手將管子往左鼻孔裡推。碰到喉管嫩肉時,他有點痛,雙腳在空中跺著,並發出咳嗽聲。阿嬤拿起灌食用針筒,將「午餐」緩緩的灌入祥祥的胃。  插著鼻胃管的祥祥,像隻長長鼻子的小象,我們叫他「大象男孩」。  也是此刻,在台北中和的大同育幼院,八歲的珊珊倒在地板上,費力扭動身體,試圖坐起。她像麻花般扭動身軀,汗珠一顆顆沿著清秀臉頰滑落。三分鐘後,她終於坐起來了,她幽幽的對自己說:「我坐起來了,我自己坐起來了,好棒。」  珊珊是重度腦性麻痺患者,身體像掉了根螺絲的機器娃娃。從一個動作,換成另一個動作前,她身體擺位就像電影的分鏡圖般,先擺右腳,再擺左腳,接著移右手,然後左手,緩慢且僵硬的連接。我們叫她「機器女孩」。  同樣是八歲,別的孩子可以順利通往世界的大道;祥祥與珊珊,要走出家門,卻是困難重重。  痰、氣切口、酸腐味 靈活的眼珠釋放巨大熱情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我第一次拜訪祥祥。儘管已初步了解他的背景,但見到他時,還是非常震驚。  祥祥是重度的唇顎裂患者。他的喉頭中央,裝著淺藍色塑膠氣切管,蛋白狀的痰液從咽喉不斷流出,滑至泛黃的圍兜上,唇鼻有明顯動過手術的痕跡。由於無法吞嚥,口水從齒縫流出,發出樹葉酸腐般氣味。  但是,他有一雙靈活狡黠的黑眼珠,寶石般閃爍發亮,盯著陌生人瞧。  懷孕的我,抑制聞到異味想逃走的衝動,拿出預備的彩色筆與畫冊,祥祥的黑眼珠頓時閃出光芒。他對著我狂點頭,舉起右手大拇指表示「讚!」然後抬起短而粗壯的雙腿,以小象跑步的姿態,重踩地面,砰、砰、砰、砰的跑過來,攫抓我手上的東西。  阿嬤起身喝斥:「這個肖猴子,實在很頑劣!」祥祥不理會,繼續往前抓。阿嬤抄起鐵製曬衣架,做勢揍他,他才安靜下來;用渴求的眼神,緊盯這份小小禮物。  我攤開紙筆。接著,奇特的溝通發生了。  他將右手捏住鼻子,左手從右手與鼻子中的空隙穿過,比出大象手勢,然後用手點畫冊,示意我畫出來。我看懂了,畫出大象,他指著自己,興奮的原地跳躍。緊接著,他比出鴨子、牛、魚各式各樣動物的特徵。我畫得出來,他就豎起大拇指鼓勵我,畫不出來,他就發明更貼切的手勢,希望我能懂。  我們就這樣交起朋友。之後,他擠眉弄眼,在鏡頭前左晃右晃的跳舞,並展開更豐富的肢體語言。我驚訝他被語言困住的軀體內,表達的欲望,如火山熔岩般,劈劈剝剝的燃燒著。  從誕生那一刻至今,二千五百多個日子裡,祥祥沒說過一句話,只能發出老鴨般「嘎—— 嘎—— 」的怪聲,就連想笑出聲音,也必須用手按住氣切口。他,也從未吞嚥過一粒米、吃過一片肉,更別提麥當勞薯條。拿一張蘋果圖卡放在他面前,他一臉困惑,不知道那是什麼。  但祥祥是想吃的。家人同桌吃飯,他也要一雙碗筷,有模有樣的坐著,「好像」他也能吃飯。更小的時候,他見到別人吃東西,眼淚便控制不住,撲簌簌往下掉。阿嬤帶他出門,一見到其他孩子手持五顏六色的棒棒糖,他立刻盯住不走,口水直直滑落。  開刀生出來,像黑炭  時間回到八年前的夏天,祥祥誕生了。但醫生走出產房,只丟給爸爸一句話:「這孩子飼不起來,沒救了!」  焦急的父親看到他—— 嚴重的雙側唇顎裂,從下顎到鼻端硬生生破了一個大洞,從大洞往裡望,一眼可見鮮紅咽喉。扭曲的唇肉,糾結在臉部中央。不僅如此,心房中膈不全以及喉軟化,讓他難以自主呼吸,臉色發黑,必須藉由插管與呼吸器維生。「開刀拿出來,像黑炭,不能看啊,看到會怕!」祥祥父親清楚記得那一刻。  祥祥來到世界的第一年,幾乎都在加護病房中度過。祥祥爸爸,每天下工就急忙衝至醫院,對著祥祥喃喃說著:「你要勇健些,勇健些啊……」,邊說邊流淚。與其說是給孩子聽,不如說是給自己聽。這段期間,祥祥在醫院間流浪,換過三次醫院,動過四次手術。  最後,他爸爸無力負擔醫藥費,只好將孩子帶回家自己養。但,他是個不一樣的孩子:用鼻子進食(替代嘴巴)、在喉頭穿一個洞呼吸(替代鼻子)。  要養這樣的孩子,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為避免祥祥吞嚥食物時,食物不慎滑入緊鄰在旁的氣管,從出生那一刻起,祥祥就只能以鼻胃管進食。再者,他喉頭上的洞—— 氣切口,既是維繫他生命的窗口,兇狠的細菌也隨時都可能透過這小黑洞入侵。  當髒東西進入祥祥的呼吸道,痰液不斷產生,常常,一口氣喘不過來,祥祥就臉色變黑,死神說來就來。  一歲至三歲,祥祥家樓下救護車,經常「歐伊、歐伊」的奔馳著。祥祥媽媽無力負荷,主張送走祥祥。祥祥爸爸堅持不肯,他擔心:「送到國外,我們看不到,他會被人家拿來研究。」說這話時,他右手舉成刀狀從空中劃下,腦海浮出祥祥被解剖模樣。  三歲,還不會爬  吵吵鬧鬧不休中,媽媽終於受不了,離家出走。那年祥祥三歲時。不僅如此,他的三個姊姊,一個一個,也跑去結婚或離家自謀生路。姊姊透露:「不喜歡待在家裡,因為看到弟弟,會有壓力……。」  大家都走了,誰來照顧三歲的祥祥?  雲林台西的老磚房內,電話鈴聲響起。  「阿母,你要賺錢,還是要賺孫?」  「我兩個都要。」  「妳若沒來,孫要去了(指死亡)。」  「什麼?」  「阮某沒辦法照顧了。這個孩子若帶起來,就是你的成功。」  患有關節炎、白內障、重聽的阿嬤,就這樣離開住了大半輩子的村子,來到台中市區。但是阿嬤不識國字、聽不懂國語、甚至認不得阿拉伯數字,哪兒都去不了。從那天起,她困在斗室內,跟著祥祥團團轉。  三歲的祥祥,還不會走路,仰著頭,如肚子朝上的青蛙,揮舞四肢在地上亂竄,後腦勺因而磨平一片。「初開始我學狗,趴在地上,爬給祥祥看。他沒力氣,肚子挺不起來,我就用手撐著他的肚子,移動他的手腳,一隻手、一隻腳這樣教。過幾個月,他漸漸會爬了,我就跪在地上,扶著他的手一小步一小步領他走。」  在阿嬤耐心調教下,祥祥終於學會走路。而剛開始,阿嬤拿起鼻胃管,手就發抖,沒想到,祥祥有天卻拿起鼻胃管,忍著痛,踢著腳,一條長長管子就穿進去了。五歲,他已會熟練的操作化痰機與抽痰機,自己抽痰。  阿嬤雖盡心盡力照顧祥祥,但方法經常令一旁的我膽戰心驚。例如,氣切口很容易被感染,阿嬤卻重複使用著抽痰管,當手拿不穩、抽痰管滑落至地,她拾起來立刻放入祥祥氣切口。好幾次我們對著阿嬤大喊:「這不能再用啦!」她只是拿去水龍頭洗一洗。雖然一條抽痰管才十塊錢,阿嬤卻捨不得換。  祥祥能活到今天,不是意外,就是奇蹟。  被冷漠與嫌惡隔離  剛學會走路時,阿嬤帶著祥祥出門,祥祥對一切都感到好奇興奮。當他走進菜市場,拍歐巴桑的手示好,歐巴桑卻嫌惡的拍掉他的手。樓下賣檳榔的婦人說,阿嬤帶祥祥出去,別人都不給好臉色,阿嬤成天顧孫,沒時間打扮,滿頭蓬亂白髮,人家以為阿嬤是瘋子,帶著一個不會說話的傻子。「我要是她,早就活不下去!」  阿嬤帶祥祥出門的機會,越來越少。偶爾阿嬤到市場買菜,祥祥就獨自一人在家看東森幼幼台,比手畫腳學跳舞。阿嬤偶爾帶他去鄰近的公園,其他孩子退避三舍,祥祥只能跟自己玩耍。玩累了,他神往的看著其他孩子互動。即使近在咫尺,祥祥卻和他們活在不同的世界。  經常,旁人怪祥祥爸爸,怎麼不帶孩子去看醫生?怪祥祥阿嬤,怎麼不把孫顧好,讓他到處抓別人?但七年前因欠費離開醫院,對祥祥父親而言,是一大陰影。不識字、又不會說國語的他,不知道怎麼跟醫生溝通,連問問題都不會。他看到身穿白袍子的人,身體就不自主發抖。  「我就是不識字,去醫院到處碰壁。醫生說,五歲再來;五歲去,醫生說,七歲再來;七歲去,醫生說,九歲再來。醫生說,還要再慢點,慢慢來,我能說什麼?現在,祥祥都快九歲了。」醫病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每次帶祥祥看醫生,懷抱希望走進去,得到的卻是失望。祥祥爸爸越來越沉默。  祥祥的醫療陷入死結,臨時工的薪資不穩定,「還能照顧祥祥多久?」前年年初,他到清境農場做粗工,深夜寂靜,他胡思亂想,整個頭腦都打結;喝了幾口酒衝回台中,告訴阿嬤,想帶祥祥自殺,一了百了。阿嬤一聽,當場哭了,祥祥爸爸也哭了。  沒學校敢收  自覺健康每下愈況,阿嬤心焦如焚,想送祥祥去念書,她叨念著:「不識字很痛苦,一家人都不識字,怎麼辦啊?好希望祥祥能去讀冊。」祥祥爸爸央人去鄰近的國小詢問,得到答案卻是:「除非能請一個看護全天跟著,否則這種孩子,我們不敢收。」看護日薪比祥祥父親日薪還高,上學一事就這麼擱著。  六年來未接受任何早期療育的祥祥,居然連國民義務教育,也被漏掉。  如果祥祥的氣切口不關,痰液繼續外流,大概沒有學校會收。得知情況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社工陳瓊雅,決定帶阿嬤跑醫院。  一月二日,我們陪阿嬤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先掛小兒科門診。醫生翻翻他的病例,不解的說:「他三歲時,我就跟他媽媽說,應該帶他去台北,看看氣切口是不是可以關,(我們解釋媽媽已經離家了)喔,怪不得這幾年都是阿嬤帶他來換氣切管,但我也有跟阿嬤講,不知道阿嬤為什麼都沒帶他去。」  我們再解釋,阿嬤重聽,醫生恍然大悟,轉頭看著祥祥:「這孩子很善良啊,這樣很可憐。」並建議我們掛下午耳鼻喉科門診,評估是否能關氣切管。  原本三歲就可能移除的氣切管,卻蹉跎到八歲還在祥祥身上。  中午,我們帶阿嬤與祥祥至醫院餐廳吃自助餐,阿嬤快速扒了幾口,就帶著祥祥往外跑。怕阿嬤迷路,我們也快速扒完飯往外走。  一走出餐廳門我就看到阿嬤,她伸出手問我:「小姐啊,妳有沒有帶衛生紙?」  「有啊。」我從包包裡掏面紙遞給阿嬤。阿嬤沒解釋,接過衛生紙,就往餐廳門後鑽,我好奇跟著往裡看,赫然看見,一坨糞便!  一旁,祥祥拉著褲子,尷尬的笑著。  我忍不住「嘔~~」,發出很大的反胃聲。阿嬤吃力的彎下腰,用衛生紙將那坨糞便包起來。此時,餐廳前的電梯門突然開啟,阿嬤捏著糞便往電梯裡鑽,同電梯有人趕緊用手蒙鼻。我們問阿嬤:「祥祥怎麼會在門後面便大便呢?」阿嬤無奈的說:「我看嘸,不知便所在哪裡啊,祥祥又急著放屎……」醫院對阿嬤來說,就像金字塔頂端,遙不可及,她常常在這個迷宮裡轉來轉去。  爸爸出車禍  挨到下午看診,耳鼻喉科醫生辛宗翰安排祥祥兩週後住院檢查,希望能換一個特殊的鐵製氣切管,將咽喉的開口塞住,導引他自行呼吸。看到醫生願意嘗試,祥祥爸爸燃起已經熄滅七年的希望。  一月十六日,祥祥爸爸特定向工頭請假,陪祥祥入院。  祥祥知道要去醫院了,蹦蹦跳跳的出門,邊走邊比著大象手勢,象徵象鼻的手掌左右擺呀擺的,好像聞到了外頭有新鮮青草味兒。  下午二時三十分,祥祥坐上診療椅,一旁,大小鐵製醫療器具上百個,每一個都冰冷的反光。這有如刑台之地,一般孩子早已嚇壞,祥祥卻坐在診療椅上向我們扮鬼臉。  直到醫生與助理兩個人四隻手,將帶有皮膚溫度的塑膠管拉起,迅速將冰冷的鐵管,插入氣切口內,祥祥打了一個寒顫。他掙扎著想把鐵製氣切管拔起,他很用力,一瞬間,氣切管被拔離咽喉……。  這個一秒鐘裡,我見到赤裸裸的的氣切口—— 祥祥用了八年的「鼻子」,那是一個深深的小黑洞,約五釐米,往裡看,深不可測。  檢查結果,希望被澆熄!醫生用手堵住祥祥的氣切口,但幾秒內,祥祥臉色立即轉紫,醫生搖搖頭說,祥祥還是無法以鼻呼吸,決定進開刀房,徹底檢查問題所在。  十七日上午,祥祥進手術房進行侵入性檢查,醫生檢查後說,祥祥「聲門下氣管狹窄」,他的聲帶與氣切口中間,氣管寬度不及同齡孩子一半,最好先開喉氣管重整手術,再來關氣切口。  當天晚間,祥祥發燒,麻藥退後一直咳,爸爸爬到病床上抱著他睡。幾乎一夜未眠的爸爸,隔天清晨需赴埔里上工,不料撞上砂石車,爸爸肋骨撞裂,當場昏迷,送埔里醫院急診。救護車上他醒來,想起兒子還在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堅持轉院,與孩子作伴。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在救護車上重複的想:「如果我走了,老母、孩子,怎麼辦?」  三天內,祥祥爸爸從滿心期待,到期待破滅,再橫遭車禍。八年來,命運怎樣捉弄著這家人?  我們趕赴醫院探視祥祥爸爸,他自我解嘲:「天公伯要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哪有辦法?沒有死,就好啦!」肋骨裂四根,醫生千叮萬囑要休養一個月,他兩週卻就跑回工地,壓著胸膛,忍痛撿較輕鬆的工作來做。  年近五十歲的他,不知道還能用體力賺多少年?不趁此時存些錢,祥祥以後日子怎麼辦?祥祥是他的負荷,卻也是支撐他打拚下去的精神支柱。  一月二十三日,我們帶祥祥去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的運動生理實驗室心肺復健中心,看看能不能先讓祥祥佩帶人工聲帶,學習發音。復健部主任丁化搖搖頭:「還是要先解決呼吸問題。」  醫生說話同時,祥祥又開始比大象等動物手勢。醫生發現他智能不差,忍不住說:「如果他呼吸條件不好,腦部長期缺氧,將來的行為能力、智力都會減退,而且可能出現暴力行為。如果呼吸條件改善,他可能變好,正常受教育。」「他變壞或變好,只是一線之隔,真是天使與魔鬼啊!」  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奔走下,爸爸決定帶祥祥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找「喉氣管重整手術」名醫林嘉德,因為這是可以移除氣切管的最佳方式。  手術前,二月底,阿嬤帶祥祥回雲林台西祭祖。這一天,寒流過境,海風冷冽,阿嬤打赤腳趿著雙暗紅色橡膠拖鞋,一拐一拐的領著祥祥回家。走進老舊三合院大門,阿嬤向屋裡嚷著:「我帶著這個沒用的孩子回來了!」  祥祥倏地衝進屋內,牽出一台藍色骨幹小三輪車,巡邏領地似的,村裡村外騎一圈。只有回到鄉下,在鴨子與牛的世界,他才能毫無顧忌的在戶外兜風。  下午,一群頭帶撿蚵婦蒙面大花帽的阿嬸,聚集在阿嬤老家庭院前泡茶歇息。其中一位看見祥祥流痰,大叫:「拿毛巾去擦啦,不然要嚇死人啊!」  拜祖先的時辰一到,阿嬤點燃三炷香,對逝去十幾年的先生喃喃說道:「你孫子要去病院開刀,希望你多幫忙,不然以後要怎麼辦?」  祭拜完畢燒紙錢,大火,灰飛,濃煙上竄,祥祥兀自在院裡玩耍,阿嬤則攤坐院內木椅上,心事重重的望著熊熊火焰。  上帝留一條路給他  三月五日,祥祥住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查結果,祥祥的喉氣管,直徑只有同齡孩子四○%,聲門下狹窄,直徑僅約四釐米。喉氣管重整手術,固然能讓祥祥氣管變寬,有機會關掉氣切口,但手術既複雜又危險。  「只有七○%的成功機率,三個人中,兩個人會成功,」林嘉德說,他的狀況比較複雜,各項條件不是很好,但又不是很不好。「好像,上帝留一條路給他。」  聽見「上帝留一條路給他」這句話,祥祥父親身體一震,眉頭深鎖的他,霎時有了笑容,好像抓到希望。他決定,待埔里工程告一段落時,祥祥可在五、六月間動喉氣管重整手術。  「醫生說,三個有兩個成功,我希望這兩個當中,我們是其中一個。這麼多年了,輪也要輪到我們啊!要堅持下去,要有信心!」父親紅著雙眼難掩激動:「如果以後他能說話,好希望他能清楚叫我一聲:爸爸。」  三月三日,祥祥開始上復健課,原本連口水都不會吞,不會用鼻子呼吸的他,在短短一個月內,竟然,懂得用鼻子呼吸的方法,也開始嘗試吞嚥,並願意佩帶人工聲帶,練習發音了。瓊雅高興的說,若手術成功,癒後可望有驚人進展!  曾經,祥祥在死亡幽谷前徘徊。但父親與阿嬤的堅持,與他自己的生命韌力,讓他戰勝死神。如今,幸運之神是否能順利降臨?  但就算手術成功,他的未來,路還很長,社會能支持他、繼續給他機會嗎?  機器女孩,珊珊,八歲 ——重度肢障、腦性麻痺。八歲的靈魂,困在零歲的身軀中。被發現前的兩千多個白天與黑夜,她只能盯著天花板,與年過八十的阿嬤,在海邊百年老屋內,相依為命……  身體僵直像掉了螺絲,不聽使喚 走三小步,花一分半鐘  珊珊,八歲,另一個被遺忘的孩子。  去年十二月七日上午十點,我們第一次見到珊珊。她正進行戶外移位訓練,練習扶著助行器(walker)走路。  珊珊雙手綁著副手,細瘦雙腳穿著矯正鞋,一步步吃力往前走。  老師:「腳踏出去,好,停。」  珊珊哭:「妳幫我啦!」  老師:「腳伸直,慢,很好,走。加油。」  珊珊叫:「加油,加油,我要加油!哇~~」(大哭,淚流滿面)「嗚~~幫我擦眼淚,好不好~~」  老師:「好,繼續。」  珊珊:「快要到了,快要到了,加油!」  老師:「好,休息一下。」  珊珊(聲音顫抖):「謝謝。哇~~(哭)。我好累。」  緊接著,看到老師拿出另一台學步機,珊珊眼淚又湧出。  珊珊:「妳幫我。」吃力移動一步,「快要到了吧?哇~~」  老師:「妳可以的。」  珊珊:「我可以的!」  老師:「妳一定做得到。」  珊珊:「我一定做得到!」  老師:「妳最厲害了。」  珊珊:「我最厲害了!」(邊哭邊喊)  我看了看表。三小步,珊珊花了一分半鐘。  那夜來到東北角  珊珊,來自東北角的偏遠漁村—— 馬崗,濱海公路車子呼嘯而過,很少人注意過這個村落。珊珊直到快滿六歲,才被一位熱心的國小老師發現。  三歲到六歲,被發現前的一千多個日子裡,珊珊就住在海邊以石塊砌成的百年老屋內,與八十幾歲的阿嬤相依為命。  珊珊三歲時,父母離婚。爸爸開著台破車,把沒有支撐能力的珊珊,放在方向盤與身軀中間,用雙腿夾住,就這樣開回馬崗,將珊珊與大她三歲的姊姊,托付阿嬤照顧。  夜裡,阿嬤聽到車子聲音,開門見兒子載兩個女兒回來,心知不妙。從兒子手中接過珊珊,珊珊身體直條條,眼神傻愣愣。阿嬤淚水奪眶而出:「這下怎麼辦啊?」  阿嬤心臟內有條支架,手腳無力,但她不擔心自己,整顆心懸在珊珊身上。經常晚間十一時睡,半夜三時驚醒,思前思後,怎樣也睡不著。深夜,海浪拍打著岩岸「啪—— 啪——啪」,她眼巴巴的流淚,看著海岸線在黝黑中透出曙光。  天氣好時,阿嬤會將珊珊抱至手推娃娃車上,推著她去曬太陽,或放在鄰近開雜貨店的珊珊叔公店門口,讓她與一群望海的老人,聊天抬槓。夏日天熱,珊珊睡在水泥鋪的地板上,吹著海風;冬日,馬崗天寒地凍,珊珊整天不出門,窩在床上,一個姿勢維持好久,頭無法左右轉,若不幫她翻身,她就一直望著天花板。偶爾,她抬起無力雙手,有一搭沒一搭的撥弄著枕邊玩具。  只有阿嬤愛我  珊珊雖被僵直的身體困住,但靈魂並非靜止不動;相反的,她的求生本能促使她發展豐富語彙,為她爭取與外界溝通的機會,正如祥祥透過豐富的肢體語言一般。  一次又一次,珊珊對阿嬤說:「阿嬤妳抱不動我喔,因為我太重了」、「阿嬤好可憐,我都不會走路」、「爸爸不愛我,媽媽不愛我,只有阿嬤愛我」。  阿嬤拿餅乾給她吃,她手力太小,拿不穩,邊吃邊掉地上,便幽幽的說:「阿嬤,我吃得這麼髒,妳會不會打我?」阿嬤一聽,眼淚掉出來,摟住她說:「憨孫,我怎麼捨得打妳?」  這個肢體不能動彈的小女孩,透過語言展現魅力,吸引住村裡人們的眼光,鄰居有多的漁獲,會往家裡送:「給孩子吃啦!」就連每天開著箱型車,從台北九份到宜蘭頭城,沿著海邊村落叫賣麵包的三十多歲年輕人,也注意到她。每天日落時分,他正好抵達馬崗,總會繞到珊珊家門口,按兩下喇叭,問阿嬤:「珊珊在嗎?」然後打開車門,從架上取出數個麵包,請祖孫兩人吃。  但不識字的阿嬤,只能依本能照顧著她,根本不曉得外頭,還有其他資源。  堅強二人組  當雙溪國小簡秀妍老師發現珊珊時,她已經快滿六歲,即將錯過零至六歲的黃金早療期。她趕緊告訴家扶大同育幼院早療部社工詹淑芳,並通報台北縣社會局。  九十三年十一月,育幼院獲得企業贊助一台巡迴服務的早療車,珊珊成為第一個使用者。大同育幼院的復健老師陳意玫,開始每週兩次到馬崗幫珊珊復健,「珊珊很有反應,進步很快;我們卯起來教,就怕時間來不及!」  雖然發現得慢,珊珊肢體變硬了,但阿嬤不斷鼓勵珊珊:「妳要靠自己,要堅強啊!」經常,百年老屋內傳出珊珊邊哭邊叫的聲音:「阿嬤很辛苦,我要趕快會走!」陳意玫稱祖孫兩人是:「堅強二人組」。  幾個月後,珊珊已經敢坐沒有靠背的椅子,手臂較為有力,臉部的表情,也從僵硬變得柔軟、富有變化。社工與老師們受到鼓舞,決定帶她北上,就讀日托式早療中心,加強訓練,在珊珊九月入小學前,給她一個走路的機會。  但她北上,要住哪裡呢?  珊珊媽媽是唯一的希望。珊珊媽媽生下早產的珊珊,正值雙十年華,年紀輕輕扛不起扶養特殊孩子的壓力;除了珊珊的外婆外,她瞞著所有親人,不敢讓他們知道珊珊的情況。  黃金早療 贏回30倍健康  台灣被棄養的障礙兒 1/3在荷蘭找到家  福利預算增1倍 身心障礙家庭卻更窮  活潑熱情的大象男孩  媽媽終於心軟  詹淑芳三天兩頭的遊說珊珊媽媽:「這段時間最重要,妳這時候不接納她,以後她會怨妳!」去年七月,媽媽終於點頭,但只願意接珊珊來住兩週,因為她必須工作。  三年來,珊珊從未離開過阿嬤身邊一天,但阿嬤清楚,這是改變珊珊命運的機會。  去年七月七日中午,詹淑芳與陳意玫接珊珊北上。陽光熾熱,阿嬤把珊珊的尿布、衣服、食品一一放進後車廂,放著放著,眼眶就濕了。  出乎意料的,短短兩週,珊珊又有明顯進步。珊珊媽媽看在眼裡,內心日益掙扎—— 要工作,還是要幫這個孩子?她繼續請假,讓珊珊又住了兩週。一個月後,成效更顯著,珊珊媽媽實在無法狠心,讓她重回看海的日子。珊珊語言進展神速,她早晚對媽媽甜甜的說:「媽媽妳好漂亮喔,我好愛妳喔!」  八月底,珊珊媽媽終於開口:「讓珊珊緩讀一年吧,留在我這裡,繼續治療。」詹淑芳欣喜若狂,幾天內,火速幫珊珊辦好緩讀手續。為了照顧珊珊,媽媽只好辭去工作,暫時由珊珊外婆接濟。  賣麵包的年輕老闆,暮色中行經濱海公路,偶爾還是會繞進馬崗,問阿嬤,珊珊回來沒?並關心她的近況。  珊珊與阿嬤分隔兩地,彼此強烈思念。每當阿嬤打電話給珊珊,珊珊還沒開口,已經情緒激動、泣不成聲;阿嬤在電話彼端,聽到孫女哭泣,千言萬語都卡在喉嚨,什麼也說不出來,只能喃喃的說:「妳復健要忍耐,妳要乖啊……」淚水順著布滿皺紋的臉龐滑下。  抓緊這緩讀的一年,珊珊每天功課滿滿。  協助她的早療老師李昀謙,滿頭大汗:「她進步算很快的。只是太可惜,她現在大了,筋骨比較硬,如果早幾年,效果會更好。」  四月初,天氣已暖。珊珊身穿花花泳衣,在游泳池裡使勁踢著雙腳。這是她最愛的早療課程,在陸地上,她必須靠助行器痛苦僵硬的移動,在水中,她的身體卻因浮力而柔軟,甚至可以跟其他孩子比賽誰游得快。  八年前,祥祥被醫院宣判沒救,媽媽離開他,鄰居鄙視他,父親卻不放棄,終於等到醫療的轉機;五年前,阿嬤接手照顧珊珊,通報系統漏掉她,阿嬤卻抓住偶然際遇,尋求支援。如今,珊珊媽媽被女兒的求生意志感動,願意給她機會。  台灣還有更多「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以及更多更多的孩子,等待人生劇本被改寫的機會。就像珊珊與祥祥一樣,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像森林裡的藤蔓,抓住一棵樹就往上攀,堅韌的活下來。  三月起,「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開始邁向人生新旅程。祥祥至台中愛心家園附設醫護室,進行每週兩次的職能與語言治療,預計五、六月進行喉氣管重整手術,期待移除氣切口後,九月入學;珊珊則在家扶大同育幼院早療部,努力使用助行器走路。九月份,珊珊即將進入土城國小就讀。  身心障礙的孩子的不幸,不止來自天生,更來自於延誤治療的黃金期。全台灣,目前零至六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孩子,約一萬四千人,其中僅五分之一,正進行零至六歲的早期療育;而其他五分之四、約一萬一千名孩子,正引頸企盼扭轉命運的機會。  幸運的人,不該忘記不幸的人。誰能給這些逆境中兀自奮鬥的孩子,一些力量?  採訪後記》這些孩子,多麼需要朋友  初見祥祥與珊珊的畫面,令我永生難忘。  珊珊第一次見到我很害羞,低頭不語。但當我準備向準備午睡的珊珊告別時,她突然柔柔的說:「阿姨,妳可不可以留下來陪我?我旁邊還有一個位置,妳可以陪我睡午覺嗎?」我的心整個被溶化。  祥祥則一點都不怕生。我們要離去,他甚至難過的抓著我們,不肯放手。二月底陪他回雲林,我們比祖孫倆早一天離開。幾天後,阿嬤一看到我們就說:「祥祥不知道你們先回去,騎著腳踏車四處找,還拉著我到村頭五府千歲廟找你們,急得哭了。」  這些孩子,多麼需要朋友。  為了製作這個專題,我們花了一個多月尋找案例,聽到上百個辛酸的故事。從事新聞工作十三年,我從沒有這樣的採訪經驗,無論是爸爸、媽媽或阿嬤,一談到孩子,一定忍不住哭泣。訪問經常無法繼續,我只能丟下紙筆,拍拍他們的背膀、擁抱他們。  記得二月十六日,副總編輯郭奕伶帶著一雙七歲的龍鳳胎兒女,與我一起拜訪祥祥。祥祥照例用巨大的熱情來歡迎新朋友,儘管事前已做好「行前教育」,孩子們看到祥祥並未排斥,但看得出滿腹疑惑。  離開祥祥家,奕伶的女兒小聲問:「媽媽,為什麼上帝不能把每個人都造成完美的?」奕伶轉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說法:「因為上帝造人,做一做,黏土不夠了,所以會有孩子是不完美的。」  雖然我不是教徒,但一句話深深打動我:「耶穌對眾人說,凡你們對我這些兄弟中,最弱小一個所做的,就是為我所做的。」如果注定有一個孩子,替大家承受那黏土不夠的命運,我們能否用愛,共同彌補這殘缺?  採訪期間,我肚子裡的小baby,一天天長大。當祥祥比手畫腳要我畫一隻大象給他,當珊珊甜甜的說:「阿姨,阿姨,妳留下來好嗎?」我的小baby也在肚子裡,踢踢碰碰的施展拳腳,宣告他的存在。  我深信,只要有人願意伸出手,陪祥祥與珊珊走下去,他們就會以生命,寫出更動人的篇章。正如,我肚子裡的小生命。  導演介紹  林育賢  ★參與電影《起毛球了》、《給我一隻貓》、《月球學園》等片攝製,擔任副導、攝影、製片等職。作品經常以幽默風趣的快節奏手法,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趣味中帶有豐富的省思。  ★曾以紀錄短片《鴉之王道》、《街頭風雲》入圍金馬影展數位短片競賽。  ★2005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導演,並入圍日本福岡影展、韓國釜山影展。  ★《商業周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年度關懷紀實片拍攝。…
  内容(「キネマ旬報社」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短編映画4本を収録。日本でも大ブレイクしたJ?ロウのデビュー作『空の誘惑』、『ブラックホーク?ダウン』のL?スコットが弟のT?スコットを撮った『少年と自転車』、S?モートン主演の『未来の始まり』、R?カーライル主演の『置き去られた空間』。  内容(「Oricon」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ジュード?ロウのデビュー作「空の誘惑」、兄リドリー?スコットが撮り、弟トニー?スコットが主演した「少年と自転車」、サマンサ?モートンのロードムービー「未来の始まり」、ロバート?カーライル主演のシカゴ映画祭受賞作品「置き去られた空間」の4作品収録。…
裘德·洛/Lee Ross/Joseph Bennett…
小清水亜美/金田朋子/田村ゆかり/村田あゆみ/豊口めぐみ/中
刘烨/倪妮/王迅/张逗逗/孙桂田/黄柏钧
宣萱/陈锦鸿/邓健泓/滕丽名
Juliette Nicolotto
微电影Micro Film
  故事讲述茶室老板娘买进一名天真的少女招揽生意,引起青春期儿子窝里反,顽皮而又心地善良的儿子和同班同学,展开英雄救美,女老板姘头兼保镖把被儿子放走的少女奸污后捉回,摇钱树泡了汤。老板娘将茶室改为餐馆,抚平了母亲不名誉给儿子心理留下的阴影。…
张艾嘉/梁家辉/杨洁玫/吴豪文/杨中化/杨明佑/陈德政/方龙/李宗盛/周华健/丁亚民/孙鹏万…
  A woman, married to an artist, starts a relationship with one of her students, who has already has a mistress of his own. The two rivals meet and come to an understanding. Paul Verhoeven’s student film debut is viewed as a mixture of the styles of Alfred Hitchcock and Ingmar Bergman.…
Erik Bree/P.A. Harteveld…
杰森·斯坦森/Natalya
Rik Mayall/Jero
凯莎·卡斯特-休伊斯/西娅姆·
Kangsom Tanatat
丁海峰/沈傲君/倪虹洁/赵珈琪
明星合集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根弗里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