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使用的电脑屏幕有多少是国产的,占多大份额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是哪个?
作为一心想要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某工15应届材料小硕,在找工作期间,小试牛刀。先放上我得出的结论:国内工业机器人到底哪家强?! 答:ABB/发那科 & 安川
& 库卡 && 其他------------------------------------------------------------------------------------------------------------------------------其实找工作时候,也是经常在问自己“工业机器人到底哪家强?!”。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现状吧。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专题报告(2013: The highest number of industrial robots ever sold,连接见后文附录):注:09年经济危机 好惨。总体概况全文就是,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以中国,日本,韩国等为代表。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现在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现状吧:引用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截止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1年机器人新装量排名全球第4位,首次超过2万台。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台增加到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有很大差距。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347台;日本次之,339台;德国位居第三,251台;中国仅为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我国比例为6%,日本33%,美国16%,德国14%。但按竟争格局来看,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仍很大。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仍是外国品牌占主导地位,据统计,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而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占率分别为4%和96%。可见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那么这么大的蛋糕都有谁在吃呢?1.ABB(总部:瑞士苏黎世) 2.发那科(日本) 3.库卡(德国) 4.安川(日本) 5.其他再来看看2012年,这块蛋糕是怎么被分享出去的吧:据统计,2012年全球4大工业机器人巨头FANUC, Yaskawa(安川), KUKA和ABB 2012年销量量总计14470台,占53.8%。再看看2013年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 指出:2013 年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收入分别为418、60、24、38 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8、15、0.8、0.8 亿美元;工业机器人收入均为10-14 亿美元左右,但收入占比差别较大,分别为3%、23%、42%、34%;2013 年末市值分别为610、300、16、24 亿美元。注意啊,上表ABB“工业机器人项目”创收对比数据是09年的,当时就已经和13年库卡收入持平了,加上这几年ABB在主打的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机器人方向就在这里面),智能楼宇的方向上不断扩展市场,现在在机器人创收方面可能会增长很多,当然现在我还没有找到相关数据来证明刚才的推测,囧。但是通过上表,已经可以大致看出机器人“四大”现在的大致情况了:发那科,安川领跑,库卡稍微落后,ABB领先库卡。另外根据中国机器人信息网的数据,
日本安川电机也已在常州开办工业机器人工厂并已正式投产,目前产能为每年3000台,预计2015年产能有望增至12000台。
2012年10月,库卡在上海松江举行新厂奠基仪式,2014年3月初,该新工厂正式开业,该工厂拥有350名员工,主要将生产库卡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台,产品可用于汽车焊接及组件等工序,以及其他广泛用途,年生产能力为5000台。
从2005年~2012年,ABB机器人在中国超越市场发展速度,保持在年均30%的业务增长,在中国市场年装机总量超过16000台。所以,在我搜集的这些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我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哪家强? ABB/发那科 & 安川
& 库卡&&其他。(数据有限,仅供参考)------------------------------------------结尾其实我还想再说两个正在扩展国内工业机器人业务的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意大利柯马机器人。看着工业机器人市场就这么被外企分享,作为国人或多或少有些不甘心啊,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好歹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啊。具体发展历史和成就,可以查看附录里的链接,说多了怕有广告之嫌,再囧。另一个意大利柯马机器人,早在1997就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2011年才在昆山成立自己的机器人中国生产制造基地,实现机器人本土化制造。在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下,面对机器人“四大”,扩展国内市场,的确是一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事情。附录:1.
5. 6. 7. ------------------------------------------------晚安
沈阳新松实际上是系统集成商,核心减速器和电机都是日本的
ABB在中国暂时以微弱优势领先,全球来看压力依然很大。这两年我们这帮中国人总算是压倒那帮日企了。
201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约56000台。大概四分之三,约40000台是国外品牌,16000是国产品牌。国外品牌中,四大家族占绝对大头,国内品牌,排在前面的新松、广数。国产机器人虽然量上的快,但核心技术现在仍然很少突破,除了少数几家有自己的核心部件(质量先不评论),多数国产机器人是做组装,类似早几年的pc产业,而且技术难度高的关节机器人只占国产机器人很少比例,多数是直角坐标型低端产品。
小朋友我们公司是做机器人的,现在服务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工业机器人、AGV、海洋机器人都是有的,你要是有兴趣留下联系方式
没什么重大变故的话,马上会是美的了吧?
应该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唯一的上市公司,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为主发起人投资组建的高技术公司。是“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其实不要看论文,更不要听机器人销售的片面之词,看到上面的论文跟数据,我自己都(ˇ_ˇ) 想~笑,为什么,因为咨询公司,网站论文什么的都是在展会上获取的信息,上面很多就是我自己说出来的,当时我就是那么一估计,所有的产量比例,各行业的应用比例都是各个公司的机密,只是要保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公司内部流通,到外面的时间更长,至于品牌除了四大之外,靠吹嘘其他的也排不上来。实打实的做事比靠一些不靠谱的数据来得好
新松做系统集成,只做下游不做本体华中数控号称要做机器人新时达机器人核心部分不多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是埃斯顿和广数技术自己的底层芯片和减速器除外
楼上说的都是外企,抛开四大家族不说,单说国产货,份额最多的应该是沈阳新松。国内目前做线性的占绝大部分,即桁架式机器人。关节式的也有,如广州数控、长泰。并联的也有一些,不过都那么回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当前位置 & &
& 国内智能机市场:国产品牌占6成 利润仅1%
国内智能机市场:国产品牌占6成 利润仅1%
09:00:39&&
编辑:朝晖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4-03][04-03]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再谈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
发表于 21:52|
作者单明珠
摘要:微软Windows占据了国内桌面端90%的份额,而国产操作系统在民用和消费市场上份额不到0.1%。如果系统的后门钥匙一直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那么国内的信息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加快发展国产操作系统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今年7月份,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了一条对入围中央机关的信息类产品提供新的采购要求,即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 8操作系统。业内分析认为,禁装Windows 8是出于网络安全考虑,因为Windows 8允许用户通过云共享内容,容易导致政府信息外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这样的环境给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因为如果不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系统的后门钥匙就掌握在别人手里,那么我国的信息安全就没有保障,客观上也为“棱镜门”之类的监控计划留下了机会。国内操作系统现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给国产操作系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国产系统都是基于Linux代码研发,而且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度修改,根本没有创新的成分。谈到国产操作系统,人们最先想到就是中科红旗、银河麒麟、中标Linux、同洲电子960手机、中国COS等操作系统,但这些国产操作系统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总和还不到1%。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微软Windows占据了国内桌面端90%以上的份额,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iOS占据国内移动操作系统95%的市场。所以,研发国产操作系统迫在眉睫。发展国产操作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中科红旗操作系统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事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具备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研发的中科红旗,曾长期占据国产操作系统市场第一的位置。此外,该操作系统曾广泛地应用于中国邮政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全国性关键应用领域的国产信息化建设之中。联想、戴尔、惠普的电脑也都预装过红旗Linux操作系统。但是今年2月10日,中科红旗北京总部的大门上张贴出一份最新的公告,通知全体员工,公司正式解散,公司进入清算程序。红旗为什么失败?业内有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从其问世起,就是国家计划的产物而不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形成的,在市场方面依靠政府采购、邮政系统、国有商业银行等少数大客户,导致其缺乏市场扩张能力,在没有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失去国家资金的支持,面对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的丛林法则便无所适从了。所以,国产操作系统若要强大发展,政府必须要管住自己的手,让其依靠市场的力量,让企业在自由和充分的竞争中优胜劣汰,使国产操作系统的技术不断改善、应用逐渐丰富、用户规模日益壮大,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假以时日,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实现自主可控。2.必须要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从技术层面讲,基于Linux开源软件开发出的国产操作系统要想取得成功,关键还是市场要接受它。微软取得成功不仅是因为技术先进,更重要的是有全球用户帮其“挑刺”进行改进,各家企业都围绕其开发配套应用,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国产操作系统,目前在民用和消费市场上份额不到0.1%,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形成生态系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倪光南曾说过,国产操作系统不成功主要原因还在于生态系统,若要完善国产操作系统应积极整合软件开发者、芯片企业、终端企业、运营商等产业链上的各主体,构建起一个覆盖配件、终端、应用服务等诸多环节的完整的生态圈。中国软件联盟理事长邹汴表示,操作系统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厂商、央企就能支持起来的,而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建设生态系统需要整个行业各个层面的积极参与。日前,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也顺势成立,其目的就是要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立统一的应用商店,运用各方面资源把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支持搞好。3.加大研发投入:业内也有分析认为,导致国内操作系统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其起步晚且投入小。国内软件产品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半个世纪。与国外相比,国内软件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在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与国外巨头公司相差较大。国产操作系统企业要想与微软等厂家比拼,必须要脱胎换骨,在吸收其他操作系统精华的基础上,要有创新,在操作系统中加入些人无我有的独门暗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必须要大力培养IT人才,在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实,对操作系统厂商而言,人才、技术、资金一个都不能少。操作系统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集约经济才能快速发展,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或许也是多数国产操作系统厂商需要直面的难题。当然,技术和人才同样不可或缺,想做好操作系统没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适配队伍是难以做到的。此外,国内很对用户对国产操作系统带有一定的偏见,怎样消除他们的偏见,也是推广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写在最后据悉,桌面操作系统每年可以带来几百亿元的收入,虽然国内也出现过中标麒麟、中科红旗、中科方鍀等国产操作系统,但市场份额却少得可怜,发展的并不顺利。但是只要这些国内的厂商能够有自己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尽量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内还能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文/单明珠 责编/张勇)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浏览器市场份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