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有了性意识是好事吗

每日在线答疑热点:&&&&
中风患者最关心的6个问题
  中风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也相当高。对中风患者而言,以下六类问题是中风病人最关注的,预防中风复发也是头等大事。
  问题1:一直很健康,为啥会突然中风?
  观点:中风的发生都是“突然”的,但中风的“酝酿”过程却是“长期”的。
  分析:由于多数中风都是突然发生的,因此很多病人会有“一直很健康,怎么会中风”的错觉。
  其实,那些病人自称的健康都应当打上引号,他们在发病前只能称作是“健康的病人”,而不是“健康的人”。因为当医生仔细询问病史或做相关检查后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只不过是以前没感觉、没发现,或发现了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积极干预而已。由此可见,中风的发生看似“突然”,其实却是“由来已久”。
  问题2:有没有能彻底治好中风的药?
  观点:中风没有特效药,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分析:通常所说的中风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因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发的脑出血,此类病人占中风总人数的20%;另一种是因血管堵塞导致的脑梗,此类病人占中风总人数的80%。当中风发生以后,除少数脑梗病人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外,其他病人接受的任何一种药物治疗仅起到对症、支持的作用,且疗效非常有限,对中风本身并没有治疗作用。比如,若病人有脑水肿,医生会给他用一些脱水剂;若病人意识不清,医生会给他用一些催醒剂;若病人血压过高,医生会给他用一些降压药等。中风病人能不能恢复、能恢复到什么状态,主要取决于中风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病人自身的体质。不要奢望能找到一种“灵丹妙药”来根治中风,这种想法不科学,也不现实。
  问题3:怎样才能预防中风?
  观点:积极控制好危险因素,中风就会远离你。
  分析:对待中风,关注的重点不仅在治疗,更要在预防。目前认为,血管硬化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而血管硬化是一个自然老化的过程,人老了,血管就会慢慢硬化。就像老年人,即使不抽烟、不喝酒,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其发生中风的机会还是要比年轻人高,这是一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缺乏锻炼、酗酒)或多种危险因素,则血管硬化的速度会明显加快,程度会明显加重,就容易发生中风。因此,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血管硬化得慢一些,让中风发生得迟一些,甚至不发生。
  研究证实,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另一类是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如果能积极干预这些“可控危险因素”,“管住嘴、迈开腿”,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就能远离中风。
  问题4:“小中风”也算中风吗?
  观点:中风不在“大小”,小中风之后,容易有大中风。
  分析:目前认为,“小中风”大多是由脑内的小血管堵塞所致,常见的有腔隙性脑梗、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小中风”的症状一般较轻微,主要有口唇发麻、说话口齿不清、半边肢体无力、头晕、一过性意识丧失等,容易被病人忽视。特别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更具“迷惑性”。
  很多“小中风”病人在症状消失以后,就认为自己没事了,不需要去医院,更不需要治疗。殊不知,这恰恰是他们最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
  在医学上,无论是“小中风”,还是严重的中风,其病理改变是相似的。发生过“小中风”,就说明该病人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应该及时干预,否则将来很有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中风。
  当然,与毫无预兆就发生严重中风的病人相比,“小中风”病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被提前“警告”了,获得了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建议发生过“小中风”的病人尽快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如脑血管造影、血糖、血脂、血压等,了解自己有哪些危险因素。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如戒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
  问题5:中风以后,还会发生中风吗?
  观点:中风过的人,更易“再中风”。
  分析:如前所述,凡发生过中风的人都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这些人将来发生中风的危险要比普通人大。此外,中风病人若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则再发的危险性更高。对中风病人而言,“预防再发”四个字应铭记在心,并积极付诸行动。
  令人遗憾的是,在“预防中风再发”这一问题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神经内科病房里,“二进宫、三进宫”的中风病人不在少数。
  问题6:中风以后,啥时候可以停药?
  观点:中风病人需长期用药,绝对不能擅自停药。
  分析:中风病人接受的主要药物治疗是针对其危险因素的,如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用降糖药、调脂药控制血糖及血脂,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等。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发,故应长期甚至终身使用。
  不少病人担心长期用药会有不良反应,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血脂、血糖等指标降至正常时,就很想停药。其实大家应当明白,这些指标之所以会正常,是因为药物的疗效,并不代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已经被治好了。
  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一问题,大家应当辨证地来看待。不可否认,“是药三分毒”,西药如此,中药也一样,但这些药并不是毒药,并不是人人吃了都会“中毒”。中风病人不妨权衡一下:长期服药可能会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但若不坚持长期服药,则会增加再次发生中风的危险。两种做法孰轻孰重,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搜狐健康精品访谈
肺火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肺火…[]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健康品牌栏目
健康大视野
当我们很少女的时候,对未知的成人世界都有过二百五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桶装水更安全,但实际上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污染隐患…[]
从小就对当兵的很是迷恋,嫁了以后才知道,能随军的军嫂毕竟是少数…[]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教务处 - 《外科》习题 第二十四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快捷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浏览详细内容
《外科》习题 第二十四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发布时间:
20:56:00 被阅览数: 2409 次 来源: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
第二十四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单选题
1.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持续超过:
A&&1.0kpa&&&&B&1.6&kpa&&&&C&1.8kpa&&&&D&2.0kpa&&&&&E&2.5kpa&
2.哪项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A脑脊液增加&&&&&&&&&B&脑血流量增加&&&C&脑组织体积增加&&&
D&各种颅内病变&&&&&E&脑内生理功能调节失调&
3.诊断慢性颅内压增高主要依据是:
A头痛&&&&B&呕吐&C&&脉搏徐缓&&&D&&意识模糊&E&&视神经乳头水肿
4.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是:
A细胞毒性脑水肿&&&&B&血管源性脑水肿&&&&C&胃肠功能紊乱&&
D&脑血流量灌注压低于9.0&kpa&&&&E&脑疝性形成
5.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头痛&&&B&头晕&&&&&C&&视力下降&&&&D&恶心&&&&E&呕吐
6.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是:
A&视力减退&&&&B&视野缩小&&&&C&视神经乳头水肿&&
D&双侧展神经麻痹&&E&视神经萎缩
7.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指
A头痛、恶心、视神经乳头充血&&&&&&B&头痛、恶心、偏瘫&&&&
C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D头痛、恶心、视神经萎缩&&
E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8.有或高度怀疑颅内压增高时病人不应做:
A&&头颅X线摄片&&&&B&&腰椎穿刺&&&&C&CT&&&&D&&MRI&&&&E&核素扫描
9.对于严重颅高压病人,首选降颅压药物是
A&双氢氯噻嗪&&&&B&乙酰唑胺&&&C&氨苯喋啶&&&D&&50%甘油盐水溶液&&&&
E&20%甘露醇
10.关于颅高压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低温疗法&&&&B&&静注20%甘露醇&&&&C&应用地塞米松&&&D&应用吗啡&&
E&巴比妥治疗
11.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脑组织水肿&&&&B&脑脊液生理调节障碍&&&&C&脑血流量的调节障碍&
D&颅内压力分布不均匀&&&&E&脑占位性病变&
12.小脑幕切迹疝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发作性剧烈头痛&&&&B&频繁呕吐、颈项强直&&&&C&&昏迷、同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D&意识障碍、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E&意识清醒、一侧瞳孔散大
13.急性枕骨大孔疝哪项症状出现最早:
A&瞳孔散大&&&B&&意识障碍&&&C&去脑僵直&&&D&&呼吸骤停&&&E&以上都不是
14.关于头皮血肿的处理,哪项错误
A&&常采用穿刺抽血加压包扎&&&&&B&局部适当加压包扎,以防止血肿扩大&
C&一般可自行吸收,不必特殊处理&&&&D&处理头皮血肿时应注意颅骨及脑损伤&
E&&皮下血肿常因中心凹陷需拍X线片
15.头皮裂伤清创时限允许放宽至伤后:
A&&6~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72小时
16.颅骨骨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是
A&血肿常蔓延至整个头皮&&&&B&血肿较小,中心凹陷&&
C&常以骨缝为界,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D&出血来自静脉窦&&
E&多伴有凹陷性骨折&
17.头皮裂伤清创缝合时应着重检查
A&出血血管&&&&B&伤口边缘&&&&C&有无感染&&&&&D&有无颅骨、脑损伤&
E&有无失血性休克
18.头皮撕脱伤治疗原则除外:
A&&清创、止血&&&&B&抗感染&&&&C&&防治休克&&&&D&吸氧&&&&E&&中厚皮片移植
19.头皮裂伤出血有效止血方法
A&&线扎止血&&&&B&&电凝止血&&&&C&&银夹止血&&&&D&&药物止血&&&&E&缝合头皮止血&
20.颅骨骨折常见类型是:
A&&凹陷骨折&&&&B&&粉碎骨折&&&&C&&线性骨折&&&&D&&开放骨折&&&&E&闭合骨折
21.颅盖骨折诊断主要依据&&
A&&X线透视&&&&B&&骨擦音&&&&C&&X线摄片&&&&D&&CT&&&&&E&&MRI
22.&颅前窝骨折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熊猫眼”征&&&&B&脑脊液鼻漏&&&&C&&眼球结膜下淤血&
D&周围性面神经瘫痪&&&&E一侧嗅觉丧失
23.颅中窝骨折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脑脊液耳漏&&&B&&脑脊液鼻漏&&&C&&嗅神经损害&&&D&面神经损害&&&E&听神经损害
24.颅后窝骨折典型表现是
A&&听力丧失&&B&周围性面瘫&&C&脑脊液耳漏&&D&耳后乳突部皮下淤血斑&&E&听力障碍
25.颅底骨折的主要诊断依据
A&&颅底X线片&&&&B&&CT&&&&&C&&MEI&&&&&D&&PET&&&&&&E&临床表现
26.对不能自行吸收的较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应:
A&切开清除血肿&&&&B&插管引流&&&&C&切开引流&&&&D&穿刺抽血并注止血药&
E&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27.单纯线性颅骨骨折治疗应:
A&&手术复位&&&&B&&自行愈合&&&&&C&&加压包扎&&&D&合金连接桥固定
E&钻孔钢丝固定
28.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哪项处理错误:&
A&&应用抗生素&&&&B&抬高床头&&&C&腰穿放脑脊液减压&&&&D&保持口鼻腔清洁&&
E&避免用力咳嗽
29.脑震荡诊断错误的是
A&&意识障碍多在30分钟以上&&&B&有逆行性健忘&&&C&清醒后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D&&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E&&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
30.脑震荡处理哪项错误
A&&观察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B&&24小时内复查CT&&&&C&加强心理护理&
D&&可用度冷丁止痛&&&&E&卧床休息
31.脑挫裂伤意识障碍哪项错误
A&&多在30分钟以上&B受伤当时立即出现&&C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时间与挫裂程度无直接关系&&D&重者可长时间昏迷&&&&E&少数局限的脑挫裂伤可不出现早期的意识障碍&
32.脑挫裂伤临床表现哪项错误
A&&意识障碍可有中间清醒期&&&&B&&昏迷多在30分钟以上&&&&C&&有局灶症状、体征&
D&&脑脊液检查可有红细胞&&&&&&E&&头痛、恶心、呕吐
33.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出血来源:&
A&静脉窦&&&&B&&脑膜中动脉&&&&C&&板障静脉&&&&D&&硬脑膜小血管&&&&E&&导静脉
34.硬脑膜外血肿最常发生于
A&&颞区&&&&B&&顶部&&&&C&&额区&&&&D&&枕区&&&&E&&矢状窦附近
35.硬脑膜外血肿典型意识障碍过程是
A&昏迷-清醒&&&&B&昏迷-清醒-昏迷&&&&C&清醒-昏迷&&&&D&昏迷-昏迷&&&&E&昏迷-好转
36.重度意识障碍Glasgow昏迷分级为
A&&15分&&&&B&13~15分&&&C&9~12分&&&&&D&3~8分&&&&&E&3分
37.颅脑外伤后昏迷病人,首要处理的是:
A促使患者苏醒&&&&B&&保持呼吸道通畅&&&&C&解除尿潴留&&&&D&给予充足营养&&E&头部抬高150&
38.颅内压增高病人腰穿放脑脊液后呼吸突然停止,这是由于诱发了:
A&&颞叶钩回疝&&&&B&&小脑扁桃体疝&&&&C&&脑室系统出血&&&
D&&脑血管意外&&E&&脑肿瘤继发出血
39.处理开放性颅脑外伤最主要的原则是:
A&如无条件,立即转院&&&&B&&保护脑组织、注射TAT&&&&&C&&输血输液&
D镇静止痛&&&E&止血、清创,变开放性为闭合性脑损伤
40、男,25岁,头部被木棍击伤后昏迷20分钟,清醒后头疼、呕吐,3小时后又陷入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侧偏瘫,头颅x线摄片右侧颞骨有线性骨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内出血&&&B&&急性硬膜外出血&&&C&脑挫裂伤&&&D&急性硬膜下血肿&&&E脑干损伤
41、男,35岁,头部摔伤,昏迷不醒8小时。检查:浅昏迷状态,偶能睁眼,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右眼眶周围肿胀,皮下淤血,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侧锥体束征阳性,腰穿压力1.9kpa,呈均匀血性脑脊液,x线颅骨平片右眼眶骨折,CT扫描右额颞部有低密度区,应诊断为:
A&脑震荡伴右眼眶骨骨折&&&&B&颅内血肿&&&&C&脑挫裂伤&&&&D&脑干损伤&&
E&右小脑幕裂孔疝
42、男,27岁,2天前摔伤枕部,今出现右耳后乳突部皮下淤血斑,应首先考虑为:&&&&
A&&耳后软组织伤&&&&B&头皮血肿&&&&C&颅中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脑震荡
43、男,38岁,车祸伤及头部,当即出现右侧鼻唇沟变浅,右外耳道流出淡血性液体,右耳听力下降,CT示颅内少量积气,主要诊断为:
A&颅前窝骨折&&B&颅中窝骨折&&&C&颅后窝骨折&&D&颞骨骨折&&E&&&开放性颅骨骨折
44、女,25岁,自2m高处摔下,当即昏迷,送医院后1小时清醒,头疼、呕吐,右上肢肌力2级,脑脊检查有红细胞,CT扫描见左颞顶叶低密度灶,其中有散在的点状高密度影,诊断为:
A&脑震荡&&&&B&弥散性轴索损伤&&&&C&脑挫裂伤&&&&D&脑干损伤&&&&E&脑内血肿
45、女,40岁,汽车撞伤,当即昏迷。查体:呈深昏迷,双瞳孔忽大忽小,双眼向&左侧凝视,四肢肌张力高,双巴氏征(+),腰穿压力不高,CT未见颅内血肿。根据上述资料,应诊断为:&
A&&广泛脑挫裂伤&&B&弥散性轴索损伤&&C&脑震荡&&D&原发性脑干损伤&&&E&下丘脑损伤
46、男,25岁,因车祸受伤入院。查体:嗜睡,呼唤能睁眼,回答问题错误:对疼痛刺激能定位。其Glasgow昏迷分级计分应为:
A&&5分&&&&B&&9分&&&&C&10分&&&&D&12分&&&&E&15分
47.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为
A.脑水肿&&&&B.脑肿瘤&&&&C.脑脓肿
D.狭颅症&&&E.颅底凹陷症
48.急性颅内压增高代偿期的症状是
A.进行性意识障碍&&&&&&&B.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慢
C.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D.两侧瞳孔散大
E.一侧肢体瘫痪,病理反射阳性
49.治疗脑水肿时最常用的脱水剂是
A.10%GS&&&&B.50%GS&&&&C.20%甘露醇D.25%山梨醇&&&&E.呋塞米
50.男,&21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时昏迷10分钟,清醒后诉头痛、恶心。经一般治疗后再次进入昏迷,诊断为硬膜外血肿。手术前为防止脑疝形成的主要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B.快速静滴甘露醇&&&&C.头部冰袋降温
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限制液体输入量
51.一位40岁男性患者,因车祸致头部受伤,自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查体见视乳头水肿,血压155/95mmHg,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而慢,人院后给予头部CT检查,发现颅内血肿。
患者的颅内压最少高于
A.70mm&H2O&&&&B.100mm&H2O&&&&C.150&mm&H2O&&&
D.200mm&H2O&&&&&E.250mm&H2O&&&
52.针对该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限制液体输入&&&&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手术清除颅内血肿&&&&
D.应用冬眠低温疗法E.穿刺侧脑室行外引流术
53.对该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中哪项欠妥
A.抽搐时应用抗癫痫药物&&&B.昏迷多痰者,给予吸痰或气管切开
C.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波动&&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可不限制输入等渗盐水
54.脑疝形成的机制为
A.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B.颅内血容量增加&&&
C.颅内脑脊液增加&&&D.颅内压力分布不均&&&
E.颅内占位性病变
二、填空题
1.正常颅内压成人为______mmH2O,&&儿童为______&mmH2O.
2.__________为颅内压增高最主要的症状,且在________和_________加重,部位多在________及___________,其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加重。
3._________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早期视力无明显变化或仅有视野缩小。
4.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根本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一时病因未明或虽已查明但又无法解除的病人,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措施。
5.颅内压增高早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是血压__________、脉搏_________、呼吸________,晚期失代偿时则表现血压__________、脉搏__________、呼吸_________。
6.颅脑损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
7.硬脑膜外血肿多见于_________,出血来源以_______最多见,多数为单个血肿,少数可为多个。其意识障碍常表现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最常见。
8.脑震荡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醒后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脊液中无红细胞,恢复意识后常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等。
三、名词解释
1、颅高压&
2、颅高压三主征
5.中间清醒期
四、简答题
1.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主要有哪几项?
2.脑疝病人的护理?
3.帽状腱膜下血肿的处理原则?&
4.脑挫裂伤患者护理的要点?
5.患者,男性,从摩托车上摔倒,头部着地,立刻昏迷,约10分钟后清醒,自诉头痛、恶心,先后呕吐6次,3小时候再次昏迷。体检: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瘫痪。
问题:A该患者为何种脑损伤
一、选择题
1&D&&2&C&&3&E&&4&E&&5&A&&6&C&&7&C&&8&B&&9&E&&10&D&&11&D&&12&D&&13&D&14&E&&15E&&16&C&&17&D&&18&D&&19E&&20&C&&21&C&&22&D&&23&C&&24&D&&25&E&&26&E&&27B&&28&C&&29A&&30&B&&31C&&32A&&33B&&34&A&&35B&&36&D&37&B&&38&B&&39&E&&40&B&&41&C&&42&D&&43&B&&44&C&&45&D&&46&D&
二、填空题
1.70~200;50~100。
2.头痛;清晨;夜间;额部;颞部。
3.视神经乳头水肿。
4.去除引起颅高压的病因;降颅压。
5.升高;缓慢有力;深慢;下降;&细速;浅促。
6.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
7.颞部;脑膜中动脉;伤后持续昏迷;伤后逐渐昏迷;中间清醒期;中间清醒期
8.短暂的意识障碍;逆行性健忘。
三、名词解释
1.颅高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持续超过200mmH2O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称为颅高压。
2.颅高压三主征:颅内压增高时患者表现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合称为颅高压三主征。
3.脑疝:局灶性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移位,被挤进甚至嵌顿于脑膜裂隙或枕骨大孔中,致使脑干、颅神经或血管受压,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一种紧急状态。
4.脑震荡:指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一过性意识障碍。
5.中间清醒期: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在伤后由于脑震荡立即发生短暂的原发性昏迷,当血肿形成较慢时逐渐出现意识清醒或好转,随着血肿的形成和不断加大,脑组织受压,又逐渐进入继发性昏迷,原发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时间成为中间清醒期。
四、简答题
1.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主要有:
答:观察的主要内容有: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感觉和运动、颅内压监测等。
2.脑疝病人的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2)静脉快速滴入20%甘露醇;(3)有呼吸功能衰竭者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4)紧急情况下可选择脑室引流术、颞肌下减压术或脑脊液分流术。
&3.帽状腱膜下血肿的处理原则?&
(1)较小的血肿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行吸收,为加速其吸收,可适当加以理疗;(2)较大而无感染的血肿,在绝对无菌条件下穿刺抽血,并加压包扎;(3)较大而感染的血肿,则需切开引流、换药,全身性应用抗生素。
4.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要点:
(1)安置合理的体位。最好采取斜坡卧位,以减轻脑肿胀。(2)保持呼吸道通畅。拉直气道,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深昏迷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已发生误吸或短时间内不能清醒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并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瞳孔、神经系统等。当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时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有发生脑疝的可能。(4)控制脑水肿。脑挫裂伤患者有不同程度脑水肿,严重的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且常常是致命因素,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脑水肿。如:降颅压、利尿等。(5)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遵医嘱合理补液,输液速度不宜过快。(6)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排尿异常、躁动、高热、消化道出血、外伤性癫痫等。
5、A小脑幕切迹疝
B尽早清除颅内血肿、丢颅骨板减压;应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
⑴降低颅内压:快速静输20%甘露醇200~400ml;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行人工辅助呼吸
⑶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
⑷术前准备
更多相关资讯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
招生就业咨询:
传真: 电子信箱:
版权所有: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All rights 陕ICP备 
地址:陕西·榆林市神木县新城南区学苑路1号
邮编:719300
制作与维护:王霞 Tel:
扫描订阅微信偏瘫的八大大报警先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外科三基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外科三基习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主​治​医​师​考​试​复​习​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