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别人的行为,误原告认为行政行为跟自己有关。自恋害人啊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尔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答案解析.doc8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主观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觉知之间构成的现实。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客观是被所有人都能够感知的那个现实。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你理解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身。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我们能理解美国人“嗷嗷”是在学狗叫,是因为( ?)(多选)
A、美国人养大狗
B、关于狗叫声形成了通约
C、这是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标准
D、中国人智商较高
正确答案: ABC?我的答案:ABC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感觉、( ?)、情绪、意识与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A
心理学认为人过分强调表达自己某种特质时恰恰说明这个人缺少这种特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不要用对别人的感受去评价对方,也不要用别人对你的感受评价自己。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马丁?布伯的前半生主要致力于用哲学的方法研究宗教。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去评价一个人,就失去了社会的客观标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幸福的科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马丁?布伯是( ?)家
C、宗教哲学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这句话出自于( ?)
B、苏格拉底
C、弗洛伊德
D、马丁?布伯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柏拉图的爱情观
A、对你与她来说你们彼此是唯一的
B、可以同时爱恋几个人
C、恋爱中必须男女平等
D、最浪漫的爱情是纯精神的,肉体需要是兽性而非人性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对自己,自珍但不自恋;对别人,要求但不苛求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网络文章
对自己,自珍但不自恋;对别人,要求但不苛求;对感情,专情但不痴情;对,但不感叹;对成就,渴望但不奢望;对家庭,眷恋但不迷恋;对,向往但不神往;对金钱,希图但不贪图;对财富,分享但不独享;对信仰,正信但不迷信;对,无悔但不后悔;对生命,热爱但不溺爱。
心理健康的十大指标:1.正确地了解自己;2.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3.有个性但不张扬;4.非常顾家,但也广交朋友;5.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6.有信心有主见;7.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8.有...
NO.1 香味、NO.2 笑脸、NO.3 眼泪、NO.4 高跟鞋、NO.5 撒娇、NO.6 气质、NO.7 温柔、NO.8 金钱、NO.9 智慧、NO.10 接吻、NO.11 眼神、NO.12 爱护...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深度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怎样才能和自恋的人好好相处? - 壹心理
怎样才能和自恋的人好好相处?
发表于 11:01:48
文:代桂云 | 壹心理专栏作者(云心理微信公众号:yunxinli-aiziji)在任何一种关系中,如果对方总是指责你、抱怨你、攻击你、欺骗你……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与自恋者在一起,就是这种感受。作为一个与自恋者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人,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决定把自恋型人格障碍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无他,就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没有与自恋者或其他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人(比如偏执型、表演型、强迫型等)打过交道的人,绝对体会不到那种抓狂的感觉。我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研读专业书籍及相关文献,试图为自恋者勾勒出一个画像,包括自恋者的人格面具、防御类型、关系模式、心理机制、治疗效果等。自恋者系列文章发出后,在云心理微信公众号后台,以及壹心理网络平台上收到大量读者的评论与咨询。有些人读后豁然开朗,说他们得以从一种有毒的关系中解脱;有些人在关系中纠缠得太深,深感痛苦却无力摆脱。对于后者,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与他们一样,也很难脱离那种折磨人的关系。我的体验是,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做到不受或少受伤害,尽可能让自恋者的阴霾少掩盖我们的天空。你怎么知道TA是自恋者?有一次,在自恋者又一次暴怒之后,我问自己:“你有力量离开了吗?”那个内在的声音说:“是的!”我全面评估了如果离开,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有利的及不利的。当穿过犹疑、不安、恐惧等种种情绪之后,我触摸到最底层的坚定。正是最底层的坚定,给了我离开自恋者的底气。但是,我需要支持,情感上的及心理上的,而且立刻需要。那时已经很晚了,我还是忍不住给一位信赖的咨询师发了一条微信。她很快回我,问我为什么?我说对方是一个自恋者。她说,你说对方是自恋者,经过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确诊了吗?我知道她问得很专业,体现出职业精神,但我觉得没有被理解与支持。我向她说对方是一个自恋者,是假设她一定知道自恋者是什么状况,而且也应该理解我遭受了多少痛苦与折磨。当然,这是一种比较自恋的想法。因为这个经历,我对所有向我求助的人首先表达共情。“我女朋友很自恋,我该怎么办?”“在亲密关系中如何与自恋者相处?”……“那你一定过得很辛苦”、“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挑战”,当然我假设他们说的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建立咨访关系,且也不可能与他们所谓的自恋者面询,当然无法验证他们的判断。但我希望自己能传递给他们一种情感支持,让他们从我的文字中得到一点点慰藉。我们怎么知道对方是一个自恋者?特别是自己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当然我们可以拿着DSM-5中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9条诊断标准一条条去扣,5条以上就可以断定那个人是不是自恋者。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说对方是自恋者的人恰巧也是一个自恋者,或者是其它类型的人格障碍者?当然可能!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系主管医师张道龙在讲解人格障碍诊断时说,判断来访者是不是人障碍,不能只看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状况,还要看来访者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者,要看TA是不是在所有人面前、在任何情境中都表现出狂妄自大、受出风头,喜欢贬低别人等人格特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者,心理测量或精神治疗师诊断也许会很有用,但你自己的直觉才是最基本的。就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感冒了一样,哪怕他不是个医生。自恋者和其他人格障碍者带给你的绝不是春光明媚,而经常是狂风暴雨。与他们在一起,你很少心情愉悦、精神放松、享受美好,他们的行为经常在瞬间引起你强烈的反应,你需要整天佩带长矛或盾牌。觉察关系中的悖论我该怎么办?这是向我求助的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这里没有答案,也没有解药。与自恋者相处的人,普遍有一种困惑:TA为什么这样对我?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想明白。如果自恋者是你的伴侣,假设你们离婚,下一个与自恋者共同生活的人,多半也和你一样痛苦。因为自恋者的人格不改变,他们与别人相处的模式就不会改变。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自恋者是个老板,TA对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态度。这就面临一个关系中的悖论:自恋者如此对你,一方面是因为你,同时又与你无关。之所以是因为你,是你教会了自恋者这样对你。所有的不良关系都是一曲二重奏,而不是独角戏。没有你的积极参与,自恋者玩不起来。之前,我与自恋者的关系模式是攻击—防御型,我永远是拿着盾牌防御自恋暴怒的那一方,我解释、辩解,结果引发更多的指责和暴怒。有一天,我改变了玩法,当自恋者的怒火向我喷过来的时候,我从自恋者营造的飓风中撤离,只坚持一件事: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交流。第一次这么做,还有些惴惴不安,没想到效果奇佳。等第二次再这么做时,我确定自己的做法已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模式,自恋者的暴怒再也无法控制我了。因此,我告诉求助者,与自恋者相处,停止无效行为,甚至试试你惯常行为的对立面,说不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还必须知道的另一面是,虽然你教会了自恋者如何对你,他们的暴怒和指责看起来都和你有关,而其实和你根本无关。相反,它源于自恋者脆弱的自体、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为了避免内在的破碎,他们忍不住去攻击别人。很多时候,这些愤怒与攻击和满足自恋者的需要相关,而不是与我们做或没有做什么有关。明白了这些,我就形成一个观点,在咨询中如果来访者的困扰来自于与人格障碍者的关系,先让他们明白这与他们无关,把他们从自责、自憎甚至自我迷失中拉出来,然后再让他们觉察“我做了什么导致自恋者这样对我”。与自恋者相处的策略自恋者没有自知力,如果你期待他们有一天会意识到并反省自己错误,就像期待一个盲人看见世界一样不可能。自恋者一般表现得非常强势,特别是他们处在老板、领导这样的权威位置时更是这样。但你要认识到他们的心理非常幼稚、脆弱,不要被他们的实际年龄、位置所迷惑,这一点对于摆脱自恋者的控制也很重要。他们的许多想法让你哭笑不得,也许只有两三岁的小孩才会那样做。自恋者不仅自己是个婴儿,也经常把别人婴儿化。女员工A回家休产假,孩子尚未满月,自恋型老板安排另一名女员工B去看望她。老板让B转告A,说B当年生孩子时,一满月B的母亲就催B回单位上班,希望A也能这样。阿尔伯特.J.伯恩在《警惕你身边的情感吸血鬼》中,把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者都称为“半夜顽童”,他认为“他们还是两岁的孩子,至少在他们作乱时是如此。”因此,他建议对待这些情感吸血鬼最成功的策略,就是对待孩子的那一套。比如,该做什么不该做,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偶然事件的处理,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姑息偏袒;奖励他们的杰出表现,行为不端也不能小题大做,偶尔让他们面壁思过等。他还建议,与自恋者相处还有以下策略:明确自己的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关重要,讲清楚你的条件并索取你想得到的。自恋者总是想尽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有何需求,或是等待着他们给你应得的,那你永远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你想让自恋者做什么,不妨将你的需要和他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比如一位母亲想让自恋者老公参加儿子的棒球比赛,就对刚买了新相机的老公说,你干嘛不试试新相机,去拍拍孩子们的比赛场面?老公欣然接受。如果自恋者发脾气,不要理会。他们发起脾气来就像在练柔道一样,有时候没完没了。虽然他们发起脾气来演技一流,但是他们还是比较容易制服的。还有,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自恋者打交道绝不是轻松的一件事,他们也许值得我们这么做,也许根本就不值得,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样,你得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让自己在这段关系更舒服一些。原题:与自恋者在一起,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责任编辑:绵羊仔
陪你走向更好的自己
擅长咨询话题:
亲子关系,个人成长
面对面咨询:300/50分钟
视频咨询:300元/50分钟
电话咨询:200元/50分钟
账号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当前位置:
自恋的语句
自恋的语句
导读: 自恋的语句(共4篇)自恋的研究进展自恋的研究进展西方国家7O年代被称为“自我的时代”或“自恋的时代”(age of narcissism)。自恋似乎是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西方社会的产物。其实自恋在我国文化中也是一直存在的。我国古代文人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有着强烈的自恋心理。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
篇一:《自恋的研究进展》
自恋的研究进展
西方国家7O年代被称为“自我的时代”或“自恋的时代”(age of narcissism)。自恋似乎是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西方社会的产物。其实自恋在我国文化中也是一直存在的。我国古代文人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有着强烈的自恋心理。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个体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提高。网络上有许多人自诩为“自恋者”。
一、自恋的概念
自恋( Narcissim),源自于希腊语,其对应的为Narcissus,指水仙花。在希腊神话中, Narcissus是一位长相十分清秀的美少年,却对任何姑娘都不动心,只对自己的水中倒影爱慕不已,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死去。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的影子。后来,Narcissus就成了“孤芳自赏者”、“自我陶醉者”的代名词。
年,精神病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先借用Narcissim一词来概括病理性的自恋。1914年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自恋,把自恋纳入精神分析领域 ,引发了对自恋的理论、临床研究。在临床层面,自恋被看作一种人格障碍。1968年,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理现象。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三版( DSM-m)中将自恋人格障碍列为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1994年,DSM-IV设立的自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普遍夸大的行为模式。自恋者是高度自我关 注的和自我为中心的,极其乐观地评价自己,对他人的注意和羡慕有着持续的需求,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功和名誉有着反复地幻想。
二、自恋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自恋理论
弗伊德认为自恋源于利比多( Libido),这种原始的爱利比多投向自己和养育自己的人,是一种原发性的自恋。随着个体健康地发展,这种能量投向客体。在投向客体的过程中,如果 遭遇挫折,这种朝外的爱的利比多会返回个体,形成继发性的自恋, 也就是病理性的自恋。这些人在爱的选择中,不以他人为模型,而以自我为模型,将理想化的自我作为爱的对象。霍妮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自恋本质上是自我膨胀,起源于个体童年期时,父母或其他成人对孩子的过分贬低,使孩子用幻想的自我意念来补偿受损的自尊。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 theory)是精神分析自恋理论新的发展,是现代第一个病态自恋理论,代表人物是克莱因流派的Rosenfeld。克莱因流派将弗洛伊德利比多的差异转化为内在和外在客体关系的差异。自恋者将自体完全投射到他所关注的客体,否认自己与客体有任何区别,有着非常高的理想化自身,完全否认任何有碍于这种完美自身形象的人或物。 自体心理学的科胡特(Kohut)是对自恋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传统的心理学将自恋看作是病理性的,而科胡特认为自恋的性质取决于自恋在心理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科胡特较为
强调自恋 的健康功能。在其理论中自体-客体(self-object)是核心的概念。自恋者将他人或客体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为自体提供一种功能,以保持由于创伤、侵犯而遭损害的发展平衡,这种客体就成为自体客体。自恋者潜在的把他人作为一种自体客体,以维护自我的平衡。自恋是自体的心理结构的防御和代偿功能,是利比多对自体的投注。科胡特的一些思想已经反映了精神分析和社会认知的融合。
心理客体关系的肯贝格 (Kernberg)认为自恋的原动力仍然是利比多,用自身印象和客体印象的关系来解释自恋。自身印象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一个正常的自身印象应该整合了好与坏两方面。而自恋者的自身印象是病态的,包括真的自身,理想的自身和理想的客体印象。
(二)自恋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的观点认为个体都是自我关注者,而自恋者是高自我关注者。自恋者通过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乐观错觉”(optimistic positive illusions),建立了极高的自我信条,认为自己的成就优于他人。当遇到外部认同的消极反馈时,自恋者会以贬低他人的方式获取优越感。这种错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和谐人格的功能。Taylor,Brown(1988)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似乎有令人嫉妒的能力去扭曲现实,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提高自尊,维持个人高效能感,提高对未来的乐观看法。当这种错觉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种自我提升( self-enhancement)的方法,“不愿承认错误,拒绝道歉,优越感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但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认知方式扭曲过分严重,造成人际问题和冲突等,从而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三、自恋的结构
(一) 自恋的两形式说
Wink (1922)提出的显性(overt)自恋和隐性(covert)自恋。通常,显性自恋者的表现欲很直接,总是很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羡慕,对优越感表现得很明显,表现出对赏识的浓厚兴趣,密切关成功和喜欢自我夸大。显性自恋的人一般较为外向、开朗、独立、自信,对权力有一定的倾向,喜欢操纵性的行为方式。其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优越感和领导(权威)。而隐性自恋者因具有潜在的自卑感,所以总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表现为缺乏对工作、学习兴致,也缺少自信心和主动性等。隐性自恋者通常比较敏感、焦虑,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但隐性自恋的人仍然会无意识的进行自我夸大,其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易损性(易受伤害;)和易感质(过分敏感)。同时,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二者共有着一些重要关键的特征,如自我放任、特权感、殊荣感、自负、漠视他人的需要。
(二) 自恋的连续体说
这种理论极据个体在自恋人格问卷上的分数分布,把自恋看作一个连续体。Watson、Bideiinan等认为自恋处在自我功能调节的连续体上,健康的自尊和自我机能的失调处于自恋的两极。Renate研究得出,自恋中的权欲和自我满足因子处于更适应的一端,它们与成就需要、生活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特权感因子处于不适应的一端,预示更多的权术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而其他的因子则都介于两者之间。
两种不同的自恋结构从不同的侧面对自恋进行了描述,分别描述了不同的自恋结构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四、自恋人格的测评
(一)自恋人格问卷(NPI)
NPI是Raskin, Hall (1979)依据DSM-III自恋人格障碍标准发展而来专门测量自恋水平的量表,量表包含了54个项目,以二选一的迫选方式来选择。是自恋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自恋的语句。
一。Raskin, Terry (1988)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保留了40个项目。考虑到被试在测试中容易疲倦感,Ames, Ros,Anderson (2006)又将NPI发展为单一结构16项目量表。
(二)其他测量工具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测量自恋的方法,例如,研究者可以用罗夏克墨迹测验(Hilsenroth, Fowler, Padawer, &Handler, 1997)和主题统觉测验(Harder,1979)等投射测验来将自恋和其他的临床障碍区别开来。
还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的自恋亚量表(MMPI;Morey,Waugh, feBlashfield, 1985)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California Personality Inventory) (Wink&Gough, 1990),用来测量隐性自恋。
自恋人格障碍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Scale) (Ashby,Lee, Duke, 1979)是通过对自恋者的临床诊断发展而来的一种自恋评定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NPDS高分者比较内向、具有防卫性,敏感、易于焦虑和抑郁,也是很常用的隐性自恋测量工具。
儿童自恋人格问卷(NPQC;Ang和Yusof 2006)被发展出来用在非临床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这就不会出现与NPI以及它的扩展那样的与测量工具有关的问题。该研究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了包含4个因素18个项目NPQC。NPQC使用了5点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尽管NPQC总分以及优越感(Superiority)、剥削性(Exploitativeness)两个分量表有充分的克龙巴赫a系数,但是,另外的每个由3个项目组成的自我专注(Self-Absorption)和权欲(Leadership)这两个分量表却缺乏充分的克龙巴赫C1系数。单独把EFA结果作为最终决定一个特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是不充分的,有必要进一步修订NPQC并且使用CFAS1序进行验证。
五、自恋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自恋的语句。
张绍刚(2011)1的研究采用《自恋人格问卷》和《洛克o华莱士婚姻(恋爱)关系调试测定》对某高校大学生250人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大学生自恋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隐性自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得分高于女大学生;
3、大学生自恋水平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且文科学生自恋水平高于理科;
4、大学生自恋水平与恋爱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二)大学生自恋、自尊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吕莹(2012)2采取了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天津三所大学随机抽取了、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402人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试完成郑涌等人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罗森博格编制的自尊量表(SES)和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测量表(AMS),在分析大学生自恋、自尊和影响成就动机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恋、自尊和成就动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自恋、自尊及成就动机在性别、独生-非独生、母亲受教育水平、来源地、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的自恋、自尊及成就动机在父亲受教育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自恋及其各维度、自尊及两种成就动机之间除自恋与自尊外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三)初中生自恋及友谊质量水平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赵智军(2012)3使用自恋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孤独感问卷,以天津中学的300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被试进行了施测。
研究结果表明:
1、初中生自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年级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友谊质量则是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女生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
2、初中生自恋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自恋与友谊质量显著相关。
3、友谊质量对于自恋和孤独感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四)父母教养方式、自恋人格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张宝强(2012)4采用蒋奖、许燕等(2009)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s-EMBU-C )、郑涌和黄黎(2005)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量表和内隐攻击性IAT测验,分别以360名和180名大学生为调查和实验研究对象。
1、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显、隐性自恋及其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恋人格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拒绝三者均对显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显性自恋8.5%的变异量;母亲过度保护和父亲拒绝两者均对隐性自恋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隐性自恋12.8%的变异量。
3、大学生自恋人格对其外显攻击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4、自恋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性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也可以通过自恋人格间接预测外显攻击性。
(五)自恋的年龄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高志华等(2013)5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自恋人格问卷对唐山市某两所大学共计344名大学生和某2所中学的26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
1、年龄影响自恋,初中生自恋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度大于大学生;
2、父母的温暖与控制导致显性自恋,而控制、冷漠拒绝与缺乏温暖导致隐性自恋。
(一)自恋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人格结构。在我们看来,国外对自恋人格的研究虽然比较成熟,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自恋的定义和结构还不够清晰;自恋是否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终身性人格特质;自恋究竟是一个两极的连续体(健康与不健康),还是表现为单极的两种不同形式(显性和隐性)。未来的研究方向需定义自恋的内涵,明确自恋的结构。
(二)自恋这一主题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颇受关注,然而国内有关自恋的研究,仅见有少量从社会学、文学角度进行的探讨,未见心理学界对自恋的科学系统的研究。我们应该基于西方经典测量工具及对中国人的开放问卷和访谈,编制出适合我国普通人群的自恋人格问卷。
(三)隐性自恋是个体对自我内隐式的认同, 对与他人社交过程的社会认知存在重要的影响,是研究自恋与人际关系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强关注。
(四)自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当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时,具有显性自恋人格的青少年更容易趋向采取攻击行为。虽然隐性自恋者没有显示出攻击倾向,但是也不代表他们的心理就健康,可能将不良情绪内化了,这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1 张绍刚. 大学生自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1.10月(上):221-222.篇二:《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有8大心理特征》
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有8大心理特征
自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现在很多人都懂得欣赏自己,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方面象征。但是,过度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的病态,这对自己喝他人来说或许都会是一种伤害。过度自恋的人通常会有8大心理特征,下面来看看。
1、只有自己才是值得爱的
爱自己本没有错,如果过头了,就显得自恋了。过于爱自己的女人,心理就像一面用来自我欣赏的镜子,任何时候,自我意识中,兴趣点都在自己身上,与外界交往,也只是在求证自我的魅力指数。
对于自己的任何性情、身体器官、容貌等过分在意,总是要找出几点能证明自己很优秀的理由。既 使是自欺欺人。
自恋女人会对他人的疑问预备好完美的解释,既使说服不了别人,也会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2、征服男人只是证明自己
自恋的女人因为虚荣会周旋于男人群中,并且可以与多个男人弄得很暧昧,并不一定她本来就是“浪女”,是“破鞋”。
而她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她认为这是一种求证自我魅力的方式,与其说她享受这种乐趣,还不如说它很欣赏这些过程中所散发的自我芳香。
这种暧昧游戏比任何高级化妆品更有美容效果。
3、要求男朋友绝对忠诚
自恋的女人心理其实很脆弱,所以需要时刻求证自我的魅力,以强化自信心。
找个男朋友,就绝对不能对其他女人表达好感,无论从表象 还是从内心,都要绝对忠诚。
否则,自恋女人就会有些神经质,自信心就会崩溃,所以,给自恋的女人做男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左也不好,右也不好。 要有绝对的宽容心和自律心才可。
4、认为自己的魅力绝对强大
自恋的女人,看自己的优点时总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时,会用“变色镜”,她会从另外的角度把缺点也说成优点,从而,毫不心虚地给它赋予色彩感,并在公开场合予以充分展示。
所以,自恋的女人在说话的声音、语调、走路的步态、身体 语言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敏感度和自我训练度。
因为她无时不刻站在自我的门口,一只眼盯着外界,一只眼进行着内视。她们总会不失时机地展示自我的魅力,尽管这种魅力让局外人觉得惨不忍睹。
5、自信心受损时易迁怒于他人
自信心受挫,这对于一个自恋女人,可能是最难接受的,她们花尽心思来努力悍卫的东西,一旦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她们会变得绝望,神经质,甚至竭斯底里。
这时,最容易把心中的不满和无名火撒在自己的亲人、朋友身上,显得不可理喻。自恋的语句。
6、意识深处总有一面自我欣赏的镜子
自恋女人,意识深处总安置着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用这面镜子来欣赏自己,同时,拿这面镜子照照其她的女人,以便来做一些对比,找到自己足以自信的东西,或是找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7、认为别人说自己坏话都是出于忌妒
自恋的女人,总是在与自己恋爱,善于生活在自我的心理优秀之中,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我宽容,当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一般的情况下,自恋地女人就会表现出不屑,认为这些人在忌妒自己,并会耿耿于怀。
8、自私的外在表现就是爱说别人自私
自恋的女人,因为本质上过于爱自己,所以,感情上表现出相当的自私。但其自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说别人自私。
在她的逻辑中,你越在意她,她的魅力才越强大,所以,你要不惜任何付出,甚至是生命,让她来得到自我魅力的确证。否则,她会用折磨来残忍地报复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篇三:《自恋是天生的?深度解读自恋型人格》
自恋是天生的?深度解读自恋型人格
一问:自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还是说,他们天生就这样?
看情况,早在孩提时期,尤其是新生儿,他们需要被持续不断的关注,对他们而言,自我关注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渐渐地,随着成长,他们会意识到在众多的刚性需求中,他们并非唯一。这时,耐心、理解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人特质便逐渐发展起来。自恋的语句。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如果父母是非常自恋的人,父母就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需求被忽视、嘲笑、羞辱,甚至遭到攻击,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爱和被关注。
因为缺乏关爱,孩子则容易导致如下两种行为——
1)孩子为了获得认可和关注,他们变得具有表演特质。
对孩子而言,父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和痛苦不屑一顾。父母只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现。孩子的内心深受伤害,但同时,还得尝试在缺乏关爱的情形下生存。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保障,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起初,他们通过模仿作为一种尝试,但很快,他们发现通过表演可以操控父母及其他人。基于这个发现,他们从此走上模仿表演的道路,带上各种各样伪装的面具,以便得到他们渴望的东西。尤其是从父母身上,以及那些同样缺乏关爱、渴望关爱的人。他们变得自私、无情,成为一个操控高手。
2)另一种极度自恋者则是因为在过分宠溺的环境下成长而产生的。
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因自私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引发负面的评论,从而成长为一群社交怪物,被称为“小孩”,而且是“超级小孩”。他们完全不懂得要尊重他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是上帝,是至高无上的,非常自我。
二问:你认为,自恋会是21世纪一个日渐发展的问题吗?
是的。婴儿潮(注:在第二次大战后大约20年期间出生的人)和嬉皮士一代人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资格,可以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三问:自恋型的人都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呢? (频繁地更新facebook?不断寻求别人的关注?)
极度自恋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总在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大自己的成就、但对他人却缺乏同理心和关怀、在公共场合夸张地展示自己,如在网络上裸露性感、展示肌肉、或不停地谈论“自我”。
另一种自恋形式则是受害者人格。如果自恋人格是一个硬币,那么一边是夸张(我比你更强),另一边则是扮演受害者人格(我比你更好,是因为我遭受的比你多)。有受害者人格的自恋人,会坚持认为你无法理解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难。他们甚至会拿你不好好照顾他、不支持他们的行为来羞辱、指责你(译者按:他们内心的OS是“生活已对我如此不公,你还不好好待我,你好没良心!!”)。
针对一件事情的两面(产生的原因或产生原因的反面)都有可能导致自恋。一个人也许是因为一件事的一方面而变成受害型自恋,但也可能是因为对立的那一面。这种对立是客观存在的,好比:政治上(保守派VS自由派),生活里的道德问题(堕胎VS反对堕胎),甚至在选择什么颜色来刷墙这种小事情上。一个有技巧的自恋者,会把“伤害”当成一种手段,来获得别人的注意。(译者按:在受伤型自恋者的世界里,“伤害”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不利,相反,会成为他们有利的手段之一)如此,大多数人都会落入受伤型自恋者的圈套,不然的话,就会被他们称为麻木和冷漠的人。
四问:自恋行为会对亲密关系不利吗?
极度自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会以“好意”、“为爱牺牲”及其他奉献的方式,对亲密关系
造成无法言说的伤害。这就好比一只蜘蛛附在受害者身上,吸取他的生命养分。当他被榨干了,不再能为蜘蛛提供养分时,蜘蛛就会毫不留恋地抛弃这具残骸。另一个比喻是,极度自恋的人好比是亲密关系里的吸血鬼,吸干你身体里所有的血液,一滴不剩。他摧毁了你,你还以为他是真的在乎你,而事实上,他不过是利用你,从你那里索取他的所需。他对你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回报。因为他非常害怕被你发现他内心的虚弱和伤口,一旦你很紧密地靠近他,他会感到抓狂和恐慌,从而上演消失和撤退的戏码。
他才不会回复你的电话,而且这一过程中,他还会让你觉得你才是搅黄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让你感到内心愧疚,进而曲解你想进一步与他灵魂交流的意图。自恋者从不认为自己会犯错,,,,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在他看来,你永远都是错的。
作为心理医生,在看过很多案例后,我发现那些缺爱的女性很容易落入自恋者的陷阱,她们与那些自恋型的男人爱恨纠缠,反复极端,简直就是精神折磨。这些男人一边算计着温柔,一边在你心里埋下对他歉疚的种子,他只略施伎俩,将一个好端端的女人渐渐消耗。最后,他摧毁了她,便转身投入到寻觅下一个大傻瓜的计划里,身后留下一颗破碎的心,而且你永远别指望他会忏悔,认为自己做了坏事!
五问:自恋行为会给工作带来什么破坏?
在工作场所,自恋者常见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板身上。私下里,员工背着他们,骂他们混蛋;憎恨他们,完全不想讨好他们。如果一个员工比老板更有才华,那他一定要小心了。自恋型老板会觉得受到威胁,因为比他们强的员工夺走了他们的光环。极度自恋者非常没有安全感。只有,当员工能帮助自恋型老板看上去更好,那么老板才会需要他,并且在他的团队里有立足之地。而一旦老板感受到威胁,失去对他的信任时,他就呆不住了。老板会解雇他,就像丢掉垃圾一样。
六问:如何帮助自恋的人从这种状况中走出来?
值得怀疑的是,自恋者除了依附者和屈从他们的人,是否真的会有朋友?与一个极度自恋的人做朋友是一段危险关系的信号,意味着这份友情是脆弱的并且你也习以为常。那么,视自恋者为朋友的你,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他走出来呢?我不这么认为。我更建议你远离自恋者们,与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做朋友。离自恋者们远远地。就让自恋者们独自咀嚼孤独和痛苦,不要被他们拖下水,进入他们的黑洞。
七问:如果你正与一个自恋者谈恋爱,并且深感挫败,你该怎么办?
离开他们。自恋者将对你的健康非常有害,他们会一点一点摧毁你,最后仅剩一具空洞的“尸体”。你的心被掏出来,然后被“野猪”吃掉。(译者按:看来作者非常痛恨自恋者啊,这两句形容得血淋淋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珍爱生命,远离自恋狂。)你要时刻谨记,极度自恋的人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要不顾一切地远离他们。
八问:自恋型人格能被“治愈”吗?
也许吧。这取决于心理医生使用的方法。但很多临床心理医生都不知该如何治疗自恋者。一个极度自恋者要被治愈,他必须要在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病态心理,并有主动求医的意愿。但这对很多自恋者来说,非常难。如果要极端自恋者萌生改变的愿望,那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巨大的人生变革,来破坏他们的自大、极端自私、权利和自以为是。
不管一个自恋者愿不愿意接受帮助,临床心理医生都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才能进入他们受伤的心灵,疗愈它们,修复它们,使自恋者们重获健康的自我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互动模式。能够被成功治愈的自恋者只有一种——被生活狠狠蹂躏过的:P(译者按:即打破他们原先固有的自大、极端自私、自以为是的内心世界)。
篇四:《说别人自恋的》
1、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
2、我一直在为一个事苦恼:假如世界上没有我,别人怎么活着呢?哎,真上火。
3、上次一女孩问我,你长这么大追过几个靓女?我告诉她一个也没有,旁边我一个朋友把实话说给那女孩,一般都是靓女追他,女孩当时就昏过去了。
4、童言无忌,脱口而出的是不假思索的诉说,勾勒的是漏洞百出却至情至性的本我。说别人自恋的。
5、本人外形俊朗、眉清目秀、玉树临风、有明星作风,首批通过国际级iso9001帅哥体系认证,小提示;该签名美女值得留意。
6、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有很多都是这种,百度一下就有很多。
7、下辈子我一定做男人,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好女人!
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9、别逼我,10、哥不想说哥很帅,因为哥不想和全世界的人说一样的话!
11、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的灿烂,一花调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12、你说我长相是假,还说我给你的钱也是假,我告诉你我可以容忍你说的钱是假,就是容忍不了你说我的长相有问题。
13、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说别人自恋的句子。
14、哎,为什么比我帅的人到现在我还没见到呢?
15、嫉妒的别放弃,羡慕的请继续、今天天气不错是个出去释放帅气的好日子。
16、走一路红一线,停一站红一片,()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17、我已长大,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学会不再为谁掉眼泪。
18、人生是一本书,愚者泛泛翻看,智者认真阅读,因为智者知道,他只有一次阅读机会。
19、春天我种下了一个女朋友,秋天我收获了一堆男人。
20、从现在开始我希望能慢慢变丑点,不然我一定会被女花痴给非礼了,我怕怕。
21、当我们老子,是否会成为一个空空的蝉壳,是否挂在岁月的枝头,张着口面对黄昏,却忘记唱歌。
22、喜欢我就等于买彩票,中奖的人只会有一个,不过、能得到我的一个微笑的三等奖,也是比中500万还开心吧!
相关热词搜索:
1、“自恋的语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自恋的语句" 地址:/zuowen/haocihaoju/3470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为上学认为静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