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护理安全的护理资料

【图文】产妇专业护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产妇专业护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3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转载]坐月子前必看资料——产妇与新生儿护理大全
跟大家分享:国家月嫂职业资格鉴定统一培训教材
关于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的知识非常全面,可以参考学习借鉴~
也可以用来监督月嫂的专业性~呵呵~
模块1&&产妇护理
●母乳喂养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喂奶前的指导、喂养姿势的指导、喂奶后的指导
1.喂奶前的指导
■在母乳喂养前,先给新生儿换清洁尿布,避免在哺乳时或哺乳后给新生儿换尿布。若翻动刚吃过奶的新生儿容易造成溢奶。
■准备好热水和毛巾,请产妇洗手。用温热毛巾为产妇清洁乳房。
■乳房过胀应先挤掉少许乳汁,待乳晕发软时开始哺喂(母乳过多时采用)。
2.喂奶姿势的指导
■产妇哺乳体位。让产妇坐在靠背椅上,背部紧靠椅背,两腿自然下垂达到地面。哺乳侧脚可踩在小凳上。哺乳侧怀抱新生儿的胳膊下垫一个专用喂奶枕或家用软枕。这种体位可使产妇哺乳方便而且感到舒适。
■托抱新生儿方法及含接乳头方法。指导产妇用前臂、手掌及手指托住新生儿,使新生儿头部与身体保持一直线,新生儿身体转向并贴近产妇,面向乳房,鼻尖对准乳头,同时指导产妇另一手成“C”字型托起乳房,或采用食指与中指成“剪刀状”夹住乳房(奶水喷流过急时采用)。哺乳时用乳头刺激新生儿口唇,待新生儿张大嘴时迅速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进新生儿口中。按上述含接乳头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乳头皲裂的可能性。
■哺乳后退出乳头。退奶时用一手按压新生儿下颌,退出乳头,再挤出一滴奶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此法可以使乳汁在乳头形成保护膜,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如已有乳头皲裂发生了,此种方法可以促成皲裂的愈合。&&&&
3.喂养后的指导
■哺乳后拍嗝。哺乳后将新生儿竖抱,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后背,使新生儿打嗝后再让其躺下安睡。如未能拍出嗝,则可多抱一段时间,放在床上时让其右侧卧位,以避免呛奶。
【达标标准】
■产妇哺乳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心情愉快,乳汁排出顺畅。
■新生儿可以有效吸吮(新生儿嘴呈鱼唇状,吸吮动作缓慢有力,两颊不凹陷,能听到吞咽声)
【注意事项】
■指导产妇避免奶水太急,以免哺喂新生儿时发生呛奶。
■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而发生新生儿窒息。
■避免因含接姿势不正确造成乳头皲裂。
【工具与材料】
靠背椅、踏板或小凳、喂奶枕、清洁毛巾。
【相关知识】
■两侧乳房哺乳应按先后顺序交替进行,新生儿吸吮奶头时间不宜过长(一侧不超过20分钟为宜)。
■不应让新生儿口含乳头睡觉,以防乳头皲裂,甚至发生新生儿窒息。
■母乳喂养应遵循早开奶,按需哺乳的原则(没有时间与次数的限定)。
■判定母乳是否充足的标准:能使新生儿安静睡眠半小时左右/每次,大便次数达到2—6次/每日,呈金黄色糊状,小便次数10次左右/每日,体重增长30—50克/每日,第一个月增长600—1000克。如果新生儿不能达到以上标准,应该考虑适当添加配方奶。
●乳房护理及乳腺炎预防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哺乳前乳房护理指导、哺乳中乳房发生问题时的指导、哺乳后乳房护理指导
1.哺乳前乳房护理指导
■准备好热水和毛巾,请产妇洗手。
■使用干净的温热毛巾为产妇清洁乳房。
■若乳房肿胀发硬时,应先挤掉少许乳汁,待乳晕发软时即可哺乳。
2.哺乳中乳房发生问题时的指导
■乳房胀痛或出现硬结的处理。可以先在局部热敷3—5分钟,再用双手呈螺旋状按摩乳房,一边按摩,一边移动手掌,双手放于乳房左右,再以双手放于乳房上下,从乳房基部朝乳头方向顺序揉压,促使乳腺管通畅,利于乳汁排出。
■乳头皲裂的处理。乳头出现放射状小裂口(即乳头皲裂)时,应该根据乳头疼痛与裂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继续哺乳、使用乳盾、吸奶器或者停止哺乳(详见事件:乳头皲裂预防及护理)。哺乳时先让新生儿吸吮健侧乳头,后吸吮患侧乳头。如果裂伤过重,疼痛剧烈,可以暂时停止哺乳。可以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装入奶瓶喂养新生儿。
■乳腺炎的护理。如果乳房出现乳头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触摸时有疼痛感和硬结,产妇突然高烧39℃以上,并有寒战、畏寒,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迫有痛感,应考虑可能已患乳腺炎。症状较轻者可以做局部温湿敷,或者外敷中药如意金黄散,还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者,如发高烧并伴有症状,就应该提醒产妇及时到医院就诊。
3.哺乳后乳房护理指导
■母乳过多时挤奶方法。新生儿尚未吃空就停止哺乳时,需将剩余乳汁及时挤干净。挤奶的方法是:先洗干净双手,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轻压在乳晕外的部位,再用拇指和食指同时向下挤压,由轻到重,将乳汁挤出来。
■挤出母乳的存放。将挤出的乳汁接到清洁的杯子里,如果新生儿已经吃饱,可以请产妇家人饮用。
■挤奶后,用一滴乳汁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
■帮助产妇外置水凝胶、乳垫等乳头保护品,然后戴上胸罩以保护乳房。
【达标标准】
■产妇哺乳过程中没有乳头及乳房疼痛、乳头皲裂,并感到哺乳新生儿的幸福。
■产妇在哺乳过程中哺乳正常,没有发生乳腺炎。
■如果在哺乳中发生乳腺炎症状,应提醒产妇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意事项】
■掌握乳房按摩的技巧,当乳房出现硬结、硬块时,及时进行疏通乳腺管的按摩。
■注意哺乳后如果乳汁存留过多,应该挤出乳汁排空乳房。
【工具与材料】
清洁毛巾、吸奶器、消毒奶瓶、水凝胶等。如果发生乳腺炎,应该准备如意金黄散等外敷中药。
【相关知识】
■如果有乳头皲裂,就增加了细菌从破溃处侵入的机会,特别要注意预防乳腺炎。比如要观察新生儿有无口腔内炎症(如鹅口疮),如有,要提醒产妇为新生儿尽早治疗,以避免新生儿口腔细菌通过乳头皲裂处进人产妇体内,导致乳腺炎。
■为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产妇应该穿纯棉的宽松内衣和胸罩,不宜使用化纤制品,因为化纤制品的纤维微球可能顺乳腺开口进入体内。紧迫的胸罩和内衣对乳房压迫重,不利于乳汁的疏通。
●乳头皲裂的预防和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哺乳时乳头护理、哺乳后乳头护理。
1.哺乳时乳头护理
■指导产妇使新生儿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均含在嘴里。
■每次一侧哺乳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内,不宜太久。
■如果产妇有先天乳头凹陷及乳头皲裂,可以使用乳盾(乳头保护器)协助哺乳。
2.哺乳后乳头护理
■指导产妇应该在哺乳后挤一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晾干。
■指导产妇使用水凝胶外置于乳头和乳晕上,直到下次哺乳时再取下。
【达标标准】
产妇在整个哺乳期间无乳头疼痛和乳头皲裂现象。
【注意事项】
■哺乳时新生儿含接乳头的姿势应特别注意,切忌只含乳头。每次哺乳时间不宜太久。
■水凝胶按照说明书介绍的方法使用。
【工具与材料】
水凝胶、乳盾(乳头保护器)、酒精、棉签等。
【相关知识】
■水凝胶使用方法。水凝胶可以防治乳头皲裂,第一次使用时将水凝胶从包装中取出,凹面向下置于乳头和乳晕上,直到下次哺乳时取下,取下后用清水冲干净,用手拍平或晾干,哺乳完再戴上。也可以放到冰箱冷藏后再使用,效果更佳。水凝胶可以多次使用,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表面有白膜形成,则说明该水凝胶已不宜使用,需要更换。
■乳盾的使用方法。第一次使用时,从包装中取出,先进行常规消毒,使用专用的消毒锅,或者用开水烫。将清洁的乳盾放于乳头及乳晕上,哺乳后取下,用清水洗净,然后按上述方法消毒,以备下一次哺乳时使用。
■在哺乳过程中如果有皲裂现象可暂时减少每次哺乳时间,如果皲裂较重也可以暂时用乳盾(乳头保护器)协助哺乳,每次哺乳后再配合用水凝胶外置,以利痊愈,一旦愈合则可不用乳盾,因为乳盾长期使用会影响哺乳,水凝胶可以持续使用。
●月子餐制作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制作前准备一制作一制作后处理
1.制作前准备
■制定月子餐菜谱。产妇在坐月子期问身体处于一个特殊时期,除了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产后体力的恢复外,还要哺喂新生儿,因此需要均衡的营养素、多量的汤汁、多样化的主食、丰富的水果蔬菜,总计大约每日3000大卡热量的摄入。由于产妇不定时哺乳,还需要每日增加就餐的次数,一般为每日6餐。
■根据以上原则,每日分为早、中、晚3次主餐和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8点3次加餐。每天1—2杯牛奶,2—3个鸡蛋。中、晚餐一荤菜一素菜一汤,加餐可选择小点心、水果等,早餐和晚上加餐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粥和馄饨等,每天的主食可以多种变化(详见相关知识)。
■家政服务员可以按照以上原则,并根据产妇的口味商量制定月子餐的食谱。
■采购。要选择没有或少有农药污染的绿色蔬菜水果,在正规商店里购买经过国家检疫合格的肉类品。
2.月子餐制作: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生熟菜板、刀具、抹布要分开。
■煲汤主料乌鸡、排骨等可以凉水下锅,微火慢煮,以保持营养成分。
■炒菜时应注意色、香、味俱全,既有营养又能享受到就餐的快乐。
■营养搭配要均衡,不宜让产妇天天都吃大鱼大肉,这样会使产妇因摄人热量太多而迅速发胖。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应适当吃些蔬菜和水果。
3.制作后处理
■将使用过的炊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将灶台灶具周围清理干净,清扫地面并用墩布擦干净。
■产妇就餐后家政服务员收拾好餐具,清洗干净,并将可以保留的汤菜加保鲜膜放入冰箱。
【达标标准】
■月子餐营养均衡,干净卫生,咸淡适中。
■制作后厨房用具清洁干净,摆放整齐。
【注意事项】
■制作月子餐时禁放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
■注意月子餐均衡营养,改变传统坐月子期间只吃小
米粥、红糖、鸡蛋、鸡汤的单一膳食观念。
【工具与材料】
一般厨具、煲汤锅。
【相关知识】
1.月子餐食谱参考
■荤菜可选择红烧鸡翅、海带炖肉、清炒虾仁、红烧鱼块等。
■素菜可选择白菜豆腐、鸡蛋炒菠菜、胡萝卜豆腐丝、西红柿鸡蛋、清炒油麦菜、鲜蘑油菜等。
■汤可选择鲫鱼汤、乌鸡汤、甲鱼汤、花生排骨汤、莲藕猪脚汤、番茄牛肉汤、小白菜丸子汤、羊肉冬瓜汤等。
■主食米饭、青丝卷、豆沙卷、糖包、肉龙、糖花卷、金银卷、千层饼等。
■早晚加餐可选择莲子红枣粥、小米红糖粥、百合红豆粥、小枣绿豆粥、玉米面粥、酒酿蛋花、醪糟、疙瘩汤、鸡汤馄饨、鸡汤龙须面等。
2.选择科学月子餐,拒绝传统坐月子单调的膳食,有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产妇个人卫生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洗擦浴、洗头
&&分为三个步骤:洗擦前的准备、洗擦浴、洗后保暖
■洗擦前的准备
(1)关闭电风扇及空调,关好门窗,避免对流风。
(2)调节室温及浴室内温度在26~C一32~C,调节水温在39℃一41℃,备好洗浴用品:浴液、洗发液、浴巾等。
■洗擦浴
(1)请产妇进入浴室用淋浴洗发、洗浴。
(2)若不具备淋浴条件,可帮产妇擦洗,然后在同等条件下另行洗发。
■洗后保暖
洗浴后,叮嘱产妇穿好衣服,暂不外出。然后调节室温至22~C一26~C。
洗头发的准备工作与洗澡相同,洗头发后保暖也与洗澡保暖相同。
【达标标准】
洗浴前后产妇活动房间与浴室室温一致,洗浴过程产妇感觉温暖舒适。
【注意事项】
■水温控制适当,不可超过50℃,可拿水温计测量。
■注意室温控制,洗后不宜马上开空调降低室温和开窗通风,以预防产妇感冒。
■洗浴期间避免产妇滑倒摔伤等意外的发生。
【相关知识】
■若自然分娩且无侧切伤口,产妇体质许可,产后即可淋浴;若自然分娩有侧切伤口,可于3天后进行淋浴;若为剖腹产,则应待腹部伤口愈合后进行淋浴,此前可进行擦浴。
■洗澡次数:l一2次/天即可,每次洗浴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以免时间过久,发生虚脱等意外。
■产后洗浴禁用盆浴,以免发生生殖道逆行感染。
■由于雌孕激素在产后骤降,产妇在洗头时,可能脱发较多,是正常现象,叮嘱产妇不必担心,此现象会随着自身激素水平的调节而改变。
■刷牙:用温开水,不可用力过猛,每次刷2—3分钟即可。
●产后侧切及手术伤口的清洁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侧切及手术伤口常规清洁、侧切及手术感染伤口的清洁消毒
1.侧切及手术伤口常规清洁
■叮嘱产妇经常更换恶露垫,侧切产妇睡觉应侧向伤口对侧,以免恶露污染伤口。
■准备好干净的水盆、温水、清洁毛巾,请产妇清洁侧切伤口,每天2—3次。
■腹部手术伤口如果没有特殊反应(红、肿、热、痛)可以不必处理。
2.侧切及手术感染伤口的清洁消毒
■侧切伤口可用l:5000高锰酸钾或2&的新洁尔灭冲洗,每天2—3次。如果腹部手术伤口有轻度红肿者,可用75%的酒精每天涂擦2—3次;如果伤口红肿、热、痛明显者,提醒产妇及时到医院就诊。
【达标标准】
■无感染情况,产妇侧切伤口在3—5天良好愈合,手术伤口在5—7天良好愈合。
■如果有轻度感染通过清洁消毒,感染程度不加重。
【注意事项】
■整个产褥期帮助产妇洗澡一定严禁盆浴,以免上行感染。
■高锰酸钾使用注意不要配制太浓。
【工具与材料】
水盆、1:5000高锰酸钾、2&新洁尔灭、棉签、75%酒精。
【相关知识】
■自然分娩的产妇一般于产后一个星期开始洗澡,剖宫产产妇一般于产后10天洗澡,应使用淋浴,每次淋浴的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热,不宜空腹时洗浴。
■侧切及手术伤口不宜过早过多的活动,一般应在3天后做少量活动,待拆线后伤口不感到疼痛时,开始进行产后形体恢复操。
●形体恢复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产褥早期产妇的形体恢复指导、产褥中晚期产妇形体恢复指导
1.产褥早期产妇的形体恢复指导
■自然分娩产妇可在产后6—12小时后起床活动。产后一周即可做形体恢复操。
■剖宫产产妇于产后第2日可起床活动,产后lO天即可开始做形体恢复操。
2.产褥中晚期产妇形体恢复指导
■自然分娩产妇于产后一周可做产后恢复操,但运动量不宜太大,时间不宜太长。
■具体做法是:请产妇在床上或体操垫上,跟随着音乐开始做操,其顺序如下:手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腰、背——会阴肌肉、盆底肌肉的锻炼。时间为30分钟左右,1次/日,约3—5天后可以因人而异增加活动量。除上述运动外还可加下肢的运动,包括肌肉及韧带的锻炼,时间可逐渐延长,但不宜超过1小时。
(形体恢复操的具体做法请指导老师带领练习)
■侧切或剖腹产产妇一般于产后10天开始做形体恢复操,运动量逐渐增加,时间由短到长,动作从上肢开始按上述程序进行。
【达标标准】
■产妇做完操后不感到太疲惫,侧切伤口或腹部伤口不因做操而感觉剧烈疼痛。
■经过产褥期后,产妇形体有所恢复。
【注意事项】
■开始做操时间不宜太早。
■运动量不宜太大。
【工具与材料】
录音机、录音带、体操垫。
【相关知识】
■形体恢复操有助于子宫复旧,对盆底肌肉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在做形体恢复操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恶露的反复,如恶露接近没有时,可能在做操后恶露有所增多,或者已经停止做操后又有少量。但是总的原则是观察恶露的量与颜色。只要略超过月经量,颜色不是鲜红的新鲜出血,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否则应该停止做操。
●产后抑郁疏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与产妇交流沟通、注意观察产妇情绪变化,发现异常及时疏导、将产妇情绪适时适当告知家属,取得家属支持配合。
1.人户后先与产妇及其家属交流沟通:了解产妇的生活习惯、喜好与禁忌,牢记并遵守,取得产妇的信任。
2.注意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发现产妇情绪低落时,可以主动关心她并与之交流,争取产妇能够敞开心扉,谈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帮助产妇解决具体困难,针对产妇情况进行疏导,从好的方面考虑问题。若产妇不愿谈感受时,不可追问,可以先通过收拾房间,建议产妇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并且做一些产后形体恢复操,缓解产妇负面情绪。
3.在征得产妇同意的基础上,将产妇情绪适时适当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是产妇度过不良情绪阶段的重要因素,但是家属往往不了解产后抑郁是大多数产妇的生理反应,严重者可以发展到产后抑郁症,因此使家属了解并加以配合很有必要,共同帮助产妇度过这一阶段。
【达标标准】
产妇心情舒畅,产妇及其家属关系融洽。
【注意事项】
■注意沟通方式不要以指导者的口气同产妇及家属讲话。
■注意讲话的艺术,例如:我感觉她今天的情绪不太好,我觉得情况是这样,不一定对,仅供您参考。
■当产妇抱怨她的家属时,不可顺其思维褒贬其家人,应以局外人的视角,引导产妇换位思考,善意理解家人的行动。
■要以自己的真诚感受产妇的情绪,进行良好的沟通。
【相关知识】
■产后抑郁是从开始分娩到产后一周至数周出现的一过性哭泣或抑郁状态。产后抑郁是由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产妇事儿多,娇气等等。
■产后抑郁发展严重时成为产后抑郁症,终日闷闷不乐,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不能自制,失眠、疲倦、没有胃口、自责、焦虑,个别人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请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产妇休养环境清洁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通风前室内清洁消毒、室内通风、通风后调节温湿度
1.通风前室内清洁消毒
■通风前准备工作:请产妇离开通风房间,然后进行室内除尘,清理杂物,整理卧具。
■用1:500的84消毒液喷洒地面,并擦拭桌椅等室内用具,5一lO分钟后开窗通风。
2.室内通风
■房间门窗打开使空气对流,至少20分钟,若消毒液气味未散尽,可继续通风至无味。
3.通风完毕,待室温达到约22℃——26℃时,请产妇及新生儿进入,然后按同样的程序对其他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达标标准】
房间内空气清新,无刺激性气味,相对安静,感觉舒适。
【注意事项】
■严格按消毒液说明,调好浓度,以免因为浓度过大造成呼吸道刺激症状。
■若家中另有幼儿,应将消毒液妥善收藏,以免造成孩子误食等危险。
■注意通风后室温变化,避免与其他房间温差过大时就让产妇进入。
【工具与材料】
消毒液、分类专用抹布及塑胶手套、室温度计、湿度计。
【相关知识】
■室温在22℃一26℃,相对湿度45%——60%,自然光照(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产妇感觉最舒适,可以用冷暖空调调节室温,用加湿器调节湿度。也可以于夜间在室内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由于产妇出汗较多应避免对流风,电风扇及空调风不宜直吹,以免受凉。
■产妇房间不宜放置过多花卉,尤其不宜养殖芳香花木,以免引起产妇和新生儿过敏反应。
■产妇家中不宜养宠物。
■产妇房间保持相对安静即可,不必过于安静,可放柔和的背景音乐,以利于产妇休养。
模块2&&新生儿护理
●人工喂养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1.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婴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
■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2.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
■给新生儿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新生儿头部靠着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吸吮反射,然后将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
■中断给新生儿喂奶,指导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3.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与母乳喂养后的指导相同(参照母乳喂养)。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达标标准】
■喂奶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
■新生儿能有效吸吮。
【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新生儿,或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
■严格按照奶粉外包装上建议的比例用量冲凋奶粉。
【工具与材料】
奶粉、温开水、奶瓶、奶嘴、消毒锅、奶瓶刷。
【相关知识】
■新生儿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新生儿1—2周时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3—4周时每次吃奶100毫升,以后再酌量增加,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但注意掌握总量(有关事项参照母乳喂养)。
■两次喂奶中间,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多选择白开水),水量以不超过奶量为宜。
■喂奶时,产妇尽可能多与新生儿目光交流,说说话,培养母婴感情。
■若喂配方奶时间长,奶水渐凉,中途应加温至所需温度,再继续喂养。
■由于新生儿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新生儿喂配方奶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应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情况调整不同的配方奶。如果确认牛奶过敏,就应选择其他代乳品。
●溢奶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喂奶后护理(即新生儿吃完奶的处理)、溢奶时处理、溢奶后处理。
1.喂奶后护理:主要是拍嗝,避免溢奶。
■哺乳完以后应该把新生儿轻轻竖着抱起来,让新生儿头部靠在产妇的肩部,使产妇一手托着新生儿的臀部,一手呈空心状从腰部由下向上轻叩新生儿背部,使新生儿将吃奶时吞人胃内的气体排除,一般拍5一10分钟。
■若无气体排出,可给新生儿换个姿势,但动作一定要轻,继续拍5—10分钟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拍完后将新生儿放到床上,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2.溢奶时处理:主要是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
■如新生儿为仰睡,溢奶时可先将其侧过身,让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呛人气管;
■如新生儿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首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抱起,按上述拍嗝时的体位(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儿,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
3.溢奶后处理:将擦拭过奶的毛巾及被溢出的奶弄湿的新生儿衣服、小被褥等清洗以后,晾干备用。
【达标标准】
新生儿溢奶少,无呛奶现象发生。
【注意事项】
■每次喂完奶后均应拍嗝,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新生儿每次吃完奶后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溢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
【工具与材料】
干净的小毛巾、衣服、清水、脸盆。
【相关知识】
■新生儿因其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发生溢奶,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呛奶的发生。
■因每个新生儿体质不尽相同,故每次拍嗝不一定以拍出嗝为主要目的,有的新生儿拍完后虽不打嗝,但不一定会溢奶,有的新生儿即使打了嗝也还会溢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完奶后右侧卧位,一是因为这个睡姿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下来,不至于呛人气管。
■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大哭易使空气进入胃内,更容易引起溢奶,故应先让新生儿安静下来再吃奶。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因需用奶瓶吃奶,进气更多,比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呛奶,因此应在喂完奶后多拍一会儿,尽量使吸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眼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新生儿眼部的护理、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
■新生儿的眼睛对强光很敏感,照相、摄像时要避免使用闪光灯。
■新生儿晒太阳时,要注意遮住孩子的眼睛,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刺伤孩子的眼睛。
■早期训练新生儿视觉能力时,要注意悬吊响铃玩具的高度,应离新生儿20cm左右。
2.新生儿眼部的护理
■要用专用的清洁毛巾和流动的水给新生儿洗脸和清洁眼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新生儿的眼睛,以免病原菌侵入眼睛。
■如果新生儿眼部有分泌物,可以用消毒棉球沾水清洁眼部。
3.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新生儿眼部如果出现很多脓性分泌物并伴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待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对症治疗。
■一般新生儿眼部炎症,医生常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使用方法是先洗干净双手,然后用清洁棉球沾水擦拭掉分泌物,在眼内眦处各滴一滴眼药水。每天2—3次即可。
【达标标准】
■正常新生儿不发生眼部炎症。
■能为已经发生眼部疾患的新生儿清洁眼部和滴眼药。
【注意事项】
■给新生儿眼部清洗时一定要洗干净双手,新生儿专用的小毛巾等物品一定要清洁。
■不要乱放、乱扔沾有分泌物的棉球,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工具与材料】
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清洁小毛巾、专用小脸盆、消毒棉球。
【相关知识】
■新生儿眼炎表现为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睡眠时分泌物可结成痂,粘住上下眼睑,以至睁不开眼。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遵照医嘱护理。
■严重的眼炎可导致角膜溃疡,严重的甚至穿孔,造成失明。
■当产妇患有淋病时,新生儿可在分娩时经由产道感染淋球菌眼炎,此时新生儿眼部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新生儿的眼睛出现不断流泪,总是泪眼汪汪,可能是一只眼,也可以是双眼,应该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鼻泪管不通而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拨片儿注:一般顺产的宝宝可能较容易出现眼部问题,不过只要处理得当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放弃自己生。现在给宝宝用的眼药水一般都是用“托百士”。这种药进口的叫做“托百士”,国产的叫做“妥布霉素”,成份是0.3%妥布霉素,孕妇及新生儿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臀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大、小便后处理、常规护理
1.大、小便后护理
■大便后处理:大便后应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免尿便刺激臀部皮肤发生臀红尿布疹。处理方法为先用湿纸巾轻轻地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如果大便较多,就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干净,然后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如果大便很少,只用湿纸巾擦拭即可。
■小便后处理:一般小便后不需每次清洗臀部,以避免破坏臀部表面的天然保护膜,使臀红尿布疹容易发生。月子期新生儿尽量使用纸尿裤,一般2—3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
2.常规护理
■换尿裤时可让臀部多晾一会,以保持干燥。
■如用尿布一般选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或豆包布,每次换完尿布应按常规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
【达标标准】
新生儿无臀红尿布疹发生。
【注意事项】
■如新生儿是女婴,洗臀部时应用水由前向后淋着洗,以免污水逆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
■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时,应沿肛周放射状涂擦。
■每次换完尿裤,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预防臀红尿布疹的发生。
■选用纸尿裤时,选择透气性好的;如用尿布则应选用纯棉布或豆包布,用完后洗净、消毒后下次再用。
■如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在26℃一28℃的室温下暴露,2—3次/天,30分钟/次。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相关知识】
■臀红是尿布疹的初期表现,如果臀部护理得当,就可以不发生臀红,即使发生了也可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新生儿的臀部皮肤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无论是尿便的刺激、还是使用旧布改成的尿布的刺激,还是用洗衣粉泡洗的尿布上残存的洗衣粉的刺激,都有可能刺激臀部皮肤而致臀红尿布疹,应该引起注意。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脐带未脱前的护理、脐带脱落后处理
1.脐带未脱前的护理
■洗澡时的护理:洗澡时可于新生儿脐部盖一干毛巾,洗时尽量避免脐部淋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洗澡后的护理:先将脐部保持干燥,然后用棉签醮75%的酒精由脐根到脐轮依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擦拭消毒,用同样的方法消毒2—3次,然后穿衣服及纸尿裤。
2.脐带脱落后处理
■洗澡时处理:如脐部仍有少量分泌物或仍稍湿时,则洗澡时仍应注意避免淋水,保持其干燥;如愈合良好并且干燥,则不需刻意避免淋水。
■洗澡后护理:仍用酒精常规清洁消毒(方法同上)。
【达标标准】
■脐部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脐带干燥,一般能于3——14天自然干燥脱落。
【注意事项】
■保持脐带干燥,避免摩擦,适时消毒,保持清洁。
■脐带未脱或刚脱但仍不干燥时,洗澡应尽量避免沾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用酒精棉签消毒时应由脐根到脐轮从内向外依次消毒,切忌无规律乱擦,以免污染其他部位,引起感染。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棉签、干毛巾。
【相关知识】
■脐带脱落一般在3—14天,但因结扎手法不同也有20多天才脱落的,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现象发生,如有,则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就医。如脐部干燥,即使脐带脱落较晚也无大碍。
■脐带未脱前一般用75%酒精清洁消毒2—3次/天,如脐带脱后则可改为l一2次/天,起到清洁脐部的作用。
■如新生儿穿纸尿裤,应尽量避免尿裤边儿摩擦新生儿脐部。
●护理新生儿的其他技能
【总操作程序】
&&&&四项基本护理技能:测体温、穿衣盖被、剪指甲、睡眠观察。
■先将体温计水银柱甩到36℃以下,然后把体温表表头放在新生儿腋下,用手轻轻压住新生儿上臂使其将表夹紧,测量时间为5分钟。
■取出后读表:旋转表身见到水银柱,再看刻度,读出刻度数。正常新生儿体温在36.5℃——37.5℃之间。
■新生儿期应该注意监测体温,每日不少于2次。
2.穿衣盖被
■新生儿期是个特殊时期,室温应该保持在22℃——26℃之间,过冷过热对新生儿都不利。在适当的室温下,新生儿一般应穿纯棉连身服,不要给新生儿穿分身的衣服,因为在抱新生儿时,分身服容易露出肚子,以免新生儿着凉或擦伤脐带部位;避免卧床时衣服的皱褶压伤新生儿的娇嫩皮肤;纯棉衣服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透气性好。
■新生儿的包被一般以纯棉的为好,不宜太厚,夏天时一般用夹被即可,冬天则需要稍厚一点的棉被,但不宜太厚。
■新生儿在穿衣盖被方面应注意适度,不宜太多太厚,如果感觉新生儿颈部或手心出汗,并且出现烦燥、哭闹、面部潮红或体温比平时稍高,试表后,体温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则有可能是穿盖太多了,则应适当减量;如果新生儿手脚发凉,则有可能穿盖少了,则应适当加衣或加被。总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穿盖一定要适度。
■给新生儿剪指甲应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刀,选在新生儿睡眠时或比较安静的时候来剪,以免剪伤新生儿细嫩的小手指。
■新生儿的指甲一般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引起甲沟炎,在剪的时候应尽量使指甲圆滑,不应留有尖,以免新生儿抓伤自己脸部。
4.睡眠观察
■新生儿的睡眠到觉醒有一定规律,大致可分为6种意识状态,安静睡眠、活动睡眠、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有时新生儿在睡眠的时候会手足突然抖动或者一惊,这不是抽风,是正常睡眠现象。有时也会吭吭几声,动动身体,这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是睡累了换个姿势,也是正常的睡眠现象。
【达标标准】
■测量体温正确。
■按照季节和室内温度的情况,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室内温度不宜过热。
■会正确使用专业婴儿指甲刀。
■了解并掌握新生儿睡眠特点。
【注意事项】
■当新生儿保温过度,或者外部温度过高,或者新生儿进食水量过少,都有可能体温增高,因此,当新生儿体温超过正常时,一般状态没有异常时,不一定都是生病了,应该注意上述4个方面的情况。
■在给新生儿穿衣盖被时,应该多注意避免保温过热的情况发生。
■给新生儿剪指甲时,如果用普通指甲刀,要特别注意不要剪伤了新生儿的手指。
■不要让新生儿养成抱着才能睡的坏习惯,这样会给今后的看护增加难度。哄新生儿时,不宜抱着摇晃,以免损伤大脑。
【工具与材料】
体温计、包被、纯棉连身服、婴儿专用指甲刀、婴儿专用小床。
【相关知识】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十分完善,体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当室温在22℃左右时新生儿能保持正常体温。因此室温应该保持在22℃上下。酷夏应该注意通风,可以使用空调。如果通风不足,温度过高,可能发生脱水热,要保持警惕。一旦无其他病因的体温升高,应该首先排除脱水热的可能。应该给新生儿喝足够的水。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十分完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低,因此容易疲劳,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新生儿洗澡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洗澡前的准备、洗澡、洗澡后的处理
1.洗澡前的准备
■时间选择:喂奶后1小时左右。
■室温调节:室温保持在24℃一26℃之间,如果达不到,应先开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将房间加温。
■洗澡物品准备:澡盆、浴液、小毛巾、干净内衣、尿布、包被、爽身粉、酒精、消毒棉签等。
■水温:38℃一40℃,可用水温计测量或用手肘内侧测试水温(感到不烫为适宜)。
■洗头:先脱去衣服并用浴巾包好新生儿,然后将新生儿的双腿夹在腋下,用手臂托其背部,手掌托住头颈部,拇指和中指分别堵住新生儿的两耳;另一手将新生儿的头发蘸湿,取适量浴液于掌心并在洗澡水内过一下,然后给新生儿洗发,轻揉片刻,将泡沫洗净。
■洗身体:洗完头后,撤去包裹浴巾,用前臂垫于新生儿颈后部,拇指握住新生儿肩部,其余四指插在腋下,另一手托住臀部,先将新生儿双脚或双腿轻轻放入水中,再逐渐让水慢慢侵没臀部和腹部,呈半坐位(若浴盆内放置浴网,可直接将新生儿放在浴网上)。另一手撩水,先洗颈部和躯干,再洗四肢。洗完前身后反转新生儿,使其趴在家政服务员前臂上,由上到下洗背部、肛门、腘窝皮肤皱褶处。
■洗后:洗完后,双手托住头颈部和臀部将新生儿抱出浴盆,放在干浴巾上迅速吸干身上水分(且勿用力擦拭)。
3.洗澡后的处理。
■用消毒棉签处理脐部,保持脐部干燥清洁(详见脐部护理)。
■在双手上涂抹润肤油,开始为新生儿做抚触(详见新生儿抚触)。
■在皮肤皱褶处撒上爽身粉,穿好衣服,垫好尿布。
【达标标准】
新生儿皮肤清洁,无感染发生。
【注意事项】
■避免洗澡时室温太低,导致新生儿受凉。
■倒水时应先放凉水,后加热水,以免烫伤新生儿。
■先倒少许爽身粉时要在手上,然后轻轻擦拭,避免粉尘影响新生儿呼吸。
■不要将爽身粉涂于新生儿外阴,特别是女婴。
■避免一手抱孩子,一手做其他事情,以免发生危险。
【工具与材料】
澡盆(浴架和浴网)、浴巾2条、小毛巾l条、婴儿专用沐浴露、洗发水、消毒棉签和棉球、婴儿润肤油、婴儿爽身粉、纸尿裤或干净的尿布和衣服。
【相关知识】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
■洗澡时,家政服务员及产妇应保持微笑,并和新生儿说话,增加感情交流。
■洗澡时,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新生儿抚触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抚触前的准备、抚触、抚触后处理
1.抚触前的准备
■选择一个柔软平坦的台子或床。
■清洗双手,摘除手表、戒指等饰物,涂抹润肤油,双手对掌摩擦均匀。
■前额:将双手的大拇指放在新生儿双眉中心,其余的四指放在新生儿头的两侧,拇指从眉心向太阳穴的方向进行按摩。
■下颌:双手的拇指放在新生儿下颌正中央,其余四指置于新生儿脸颊的双侧,双手拇指向外上方按摩至双耳下方。
■头部:左右手交替动作,用手的前指肚部位从头部前发迹滑向后脑直至耳后。
■胸部:双手放在新生儿胸前左右肋部,右手滑向左上侧,按摩至新生儿左肩部,此后换左手按摩至右肩部。
■腹部:将右手放在新生儿腹部右下方,沿顺时针方向作圆弧形滑动,左手紧跟右手从右下腹部沿弧形按摩。
■上肢:双手握住新生儿一只胳膊,沿上臂向手腕的方向边挤压边按摩,再滑到手掌、手指,做完一只手臂,换另一只手臂。
■下肢:双手握住新生儿的一条腿,使腿抬起,沿大腿根部向下滑动到脚踝,边挤压边按摩,再做脚掌、脚趾,做完一只腿,换腿。
■背部:双手平行放在新生儿背部,沿脊柱两侧,用双手向外侧滑触,从上至下依次进行。
■骶部:将右手手指放在背后新生儿骶部,呈螺旋形按摩。
■臀部:双手掌放在背后新生儿臀部两侧,做弧形滑动。
3.抚触后处理:穿好纸尿裤和衣服。
【达标标准】
抚触过程新生儿表情愉悦,无哭闹、吐奶发生。
【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时候抚触,最好是在洗完澡后或睡前,饭后1小时以后是抚触好时机,可避免吐奶。
■室温以28℃左右为宜,做抚触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
■抚触不是按摩,只是触摸肌肤,所以不要太用力(特别是抚触背部时,避免损伤脊柱)。
【工具与材料】
婴儿抚触油、洁净尿裤、大浴巾。
【相关知识】
■每个动作重复四遍,抚触全部动作应在10分钟之内完成,每天做1—2次即可。
■一旦新生儿哭闹,不愿意继续,应立即停止抚触。
■如果新生儿患病,身体不适可暂停抚触。
■抚触居室保持安静,光线自然,可与新生儿用语言交流或为新生儿播放优美的音乐。
●新生儿被动操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做操前准备、做操步骤、做操后的处理
1.做操前准备
■居室温度以28℃左右为宜,室内不要有对流风。
■剪短指甲并使之光滑,摘掉手上饰物,以免划伤新生儿。
■洗净双手,保持双手温暖,脱掉新生儿多余衣服,只穿一贴身的内衣即可。
2.做操步骤
■扩胸运动:握住新生儿的双手,令双臂屈曲于胸前,双臂打开,平伸于身体两侧。
■伸展运动:握住新生儿的双手,上举至头两侧,双臂慢慢放下至身体两侧。
■屈腿运动:握住新生儿的双小腿,令双腿膝关节上抬,并屈曲成90度,双腿慢慢伸直并拢。
■抬腿运动:握住新生儿的双小腿,双腿伸直举至与身体呈90度,双腿慢慢放下。
■转手腕:一只手握住新生儿的前臂,另一手握住新生儿的手掌,沿顺时针慢慢转动掌心,再沿逆时针缓缓转动,然后换手。
■转脚腕:一只手握住新生儿的一侧小腿,另一只手握住新生儿的脚心,沿逆时针缓缓转动,然后换另一只脚。
■翻翻身:一手扶住新生儿腹部,另一手扶住新生儿肩背部,同时稍用力推肩,新生儿即可翻身呈俯卧状(锻炼颈部作抬头训练)30秒——1分钟,然后转身呈仰卧位。
3.做操后的处理
&&&&■指导产妇在温暖的环境中替新生儿换上干净尿布,穿上做操时脱下的衣服。
【达标标准】
&&&&新生儿不哭闹,无吐奶发生,表情欢娱。
【注意事项】
■避免在新生儿过饥或过饱的状态下进行,最佳时间应选择喂奶后1小时左右进行。
■一旦新生儿哭闹,不愿意继续,应立即停止。
【工具与材料】
室温计、干净尿布1块。
【相关知识】
■做操时,居室要保持安静,光线要柔和,还可以为新生儿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
■做操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和缓,并始终微笑地注视着新生儿的眼睛,把爱传递给幼小的宝宝。
■每个动作重复四遍,做操时间全过程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做两次即可。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入户之初,了解新生儿的出院记录。每天仔细观察新生儿巩膜与皮肤变化、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
1.入户之初,应主动询问有关新生儿从出生到出院时的一些情况,如出生日期、出生时情况等,也可直接要求看一下新生儿出院记录,从而了解新生儿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免造成工作中的疏漏(详见注意事项)。
2.每天仔细观察新生儿巩膜、皮肤、粘膜、手脚心颜色变化即新生儿精神状况,并做好记录。
■如果发现新生儿巩膜、皮肤或粘膜发生黄染,而睡眠及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则可建议产妇适量增加她自己的液体摄入,以使新生儿得到足量的水份而改善代谢;产妇饮水量足够,新生儿仍轻微黄染,则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
■若黄疸逐日加重,巩膜、皮肤及粘膜外手脚心亦出现黄染,但精神良好,吃奶及大小便无明显异常,则建议停止母乳喂养2—3天,待黄疸减轻后再继续给母乳(期间以奶粉代替),或者向保健医生咨询。
■若新生儿巩膜、皮肤、粘膜及手脚心均黄染且迅速加重,伴有烦躁哭闹或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发白等异常,应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就医。
【达标标准】
&&&&平稳度过黄疸期,无意外。
【注意事项】
■大部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天出现,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可持续3—4周,以早产儿多见。因此,若新生儿黄疸持续超过4周,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观察新生儿,以免因光照影响判断。
■若新生儿为重症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严重,血清胆红素超过255微摩尔/每升)已在医院治疗好转后返家,则黄疽程度是逐渐减轻的(通过入户之初的了解即可得知)。若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有所加重,同时伴有精神症状(也可不出现精神症状),则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建议做好观察日记,一方面帮助护理者做好判断,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者积累经验。
【相关知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另一方面,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大动作能力训练、精细动作能力训练、言语发展训练、社会适应行为训练、感知觉训练。
1.大动作训练
■同新生儿抚触及被动操。
2.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手的灵活性的训练,可让新生儿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条、小玩具等,不定时放于新生儿手中抓握。(从新生儿手中取出抓物时,可轻触其手背,新生儿会自动放手)
3.言语训练
■新生儿具备了笑和发音的能力,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时,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对新生儿说话,具体内容可以是儿歌、诗词或安抚性的交流等。持续一会儿,可见新生儿肢体活动增加,出现微笑等愉快反应。
4.社会适应行为训练
■新生儿对脸谱性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多给看脸谱型挂饰或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交流,使其形成对自身以外的人的认识。
5、感知觉训练
■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厘米处挂一些鲜艳的、色彩分明大一些的图片或玩具,以促进视觉能力发展。
■听觉: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活动觉醒或睡眠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佳),也可以播放儿歌、诗词朗诵等。
■触觉:同新生儿抚触及精细动作训练。
【达标标准】
做新生儿期末生长发育测评时,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
■以上操作程序并不固定,即每次训练不必按1--5项逐一做完,应视新生儿情绪及生活规律,灵活操作。
■以上操作程序为统一整体,可多项同时进行,如做抚触时,可同新生儿说话,播放音乐等。
■新生儿室内不必过于安静,维持正常环境即可,但应避免噪音。
■不要给新生儿过度的视听刺激,如播放音乐时问以每次20——40分钟,每天3——4次即可,不要不停地同新生儿说话,应留给新生儿独处的时间。
【工具与材料】
播放机、玩具、卡片等。
【相关知识】
适当的延迟满足,即让新生儿在清醒时先独处一会儿.再同其交流,新生儿会更积极的回应,获得更大的愉快感。
●新生儿用品的清理与消毒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新生儿用品分类清理、新生儿用品消毒处理
1.新生儿用品分类清理
■衣、物的购买与清理:指导产妇购买新生儿衣物时,首先要注重材质,最好选择柔软舒适的棉质内衣裤,不要给新生儿买人造纤维衣物;样式要选择易于穿脱的,不带纽扣的开身和尚衫最适合新生儿。新生儿的衣、物应有单独的储物箱装放,便于存取,保持衣物清洁。
■被褥的购买与清理:指导产妇应单独准备婴儿床及床上用品。婴儿床要有护栏,保证孩子的安全,防止孩子从床上掉下来被磕伤、碰伤。床上用品以棉质为主,设计简洁、透气性好为首选。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奶具的购买与清理:指导产妇至少购买不同大小的奶瓶两个(一个喂水,另一个喂奶或储存母乳)。奶具数量可酌情增加。喂完奶或水后,即时彻底清洗奶瓶,避免细菌滋生。
2.新生儿用品消毒指导
■衣服、被褥的消毒:指导产妇将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分开,按适当的比例用专业消毒水,浸泡衣服、被褥约10-20分钟。然后用洗洁剂去除奶渍、污渍。最后用清水清洗,直至无泡沫,并置于太阳光下曝晒至少1小时。
■奶具的消毒:将清洗干净的奶具放置专用消毒锅内,蒸汽消毒10—15分钟(注意将奶嘴拧下)。或将奶瓶、奶嘴放入铁锅里进行煮沸消毒10—15分钟。如中途放置其他奶具,需重新计时。
【达标标准】
■衣服、被褥清洁卫生,不发霉,无螨虫发生,新生儿无皮肤疾患出现。
■奶具清洁卫生,新生儿喂哺后无鹅口疮出现,无因不净食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患。
【注意事项】
■避免将新生儿衣物和成人衣物混合洗涤,一定要分开洗涤,洗后对新生儿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后的奶具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奶瓶口及奶嘴,应用夹子取出。
【工具与材料】
婴儿专用衣物消毒剂、消毒锅。
●湿疹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应该注意四个方面:三个避免、饮食注意、洗浴注意、预防感染
1.三个避免
■避免接触化纤衣物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新生儿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制品,柔软、舒适、没有刺激性,以避免因为对上述物品过敏而引起湿疹。
■避免环境过热。周围环境过热可能造成新生儿出汗,汗液的刺激以及温度高的环境易发生湿疹,也可使已发生的湿疹加重。
■避免环境过湿。周围环境过湿可能造成新生儿湿疹发生或者加重。
2.饮食注意
■由于湿疹发病多见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牛奶中含有的异性蛋白可以造成新生儿过敏,导致湿疹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宣传和努力促成母乳喂养成功。
■应该指导哺乳产妇不要进食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刺激物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由此增加湿疹发生的机率。
3.洗浴注意
■已患有湿疹的新生儿,特别是渗出较多的湿疹时,不要过多清洗患部。洗浴用水应该以温水为宜。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浴。
■给患有湿疹的新生儿洗浴时,不要使用肥皂,避免刺激湿疹的加重。
4.预防感染
■由于湿疹发生后,局部发痒用手搔抓,容易造成感染,因此要及时给新生儿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达标标准】
■促成母乳喂养,减少湿疹的发生率。
■对已发生湿疹的新生儿,确保局部不发生感染。
【注意事项】
对于患湿疹的新生儿不要乱用药物涂擦,特别是含有激素的药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工具与材料】
纯棉质的新生儿衣物。
【相关知识】
■湿疹临床表现: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面部头皮等部位出现一些皮疹,部分孩子患部有渗出或者脱屑,严重者会发展成疱疹,破溃结痂。
■湿疹病因: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疾病,与新生儿先天的体质有关。多见于吃牛奶的孩子。
■湿疹的治疗:可使用医院配置的湿疹膏等。
■湿疹的特点:湿疹的病程较长,有时轻、有时重,容易复发。
●鹅口疮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注意观察口腔、母乳喂养前清洗乳头、人工喂养注意清洁消毒奶具
1.注意观察口腔
■鹅口疮发生在新生儿的口腔内,呈白色凝乳状附在口腔粘膜上。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新生儿口腔,特别是要将鹅口疮与新生儿吃奶后残留的奶液区分开来。
■区分特点是:新生儿口腔中残留奶液一经喝水就漱清了,不再看到白色凝乳状物。而鹅口疮喝水后仍可见白色凝乳状物,而且用棉签擦拭后仍可见露出的粗糙潮红的粘膜。
2.母乳喂养前清洗乳头
■由于母乳喂养时,新生儿需要含接母亲的乳头,如果母亲的乳头不清洁,就有可能使新生儿口腔受到感染。因此,母乳喂养前一定要清洗乳头。
3.人工喂养需要清洁消毒奶具
■喂养新生儿的奶具使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留有残留物,以避免滋生细菌,污染奶具,进而感染到新生儿的口腔,造成鹅口疮。
■每次给新生儿喂奶后,都要煮沸消毒奶具,或者使用奶具消毒锅进行消毒。
【达标标准】
新生儿喂奶期间,不发生鹅口疮。
【注意事项】
当看到新生儿口腔内有白色凝乳状物,要区分白色凝乳状物是奶液残留还是鹅口疮。不要错过对鹅口疮的诊断。
【相关知识】
1.鹅口疮临床表现:
■新生儿中的常见病,表现为口腔颊部、唇内、舌、上腭和咽部粘膜上粘附着乳白色斑点,严重时融合成片,擦去后则露出粗糙的潮红的粘膜。鹅口疮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腹泻的新生儿。
■病菌来自母亲产道或污染的奶具,或是由于某种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腹泻的新生儿。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感染向下蔓延,会引起食管炎,可出现呕吐,严重的会影响食欲。抵抗力差时可蔓延到胃肠,引起霉菌性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肠道溃疡及穿孔;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霉菌性肺炎。这些情况虽较少见,但需提高警惕。
2.鹅口疮的病因: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3.鹅口疮的治疗:
■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粉末与鱼干油滴剂或水调匀,用棉棒涂擦在口腔内所有的粘膜上,在喂奶后使用,以免吃奶将药物冲掉,每4小时用药1次,每天3—4次。直到白色斑点消失后再用1—2天。同时每次喂奶后用煮沸消毒奶具,母亲喂奶前要清洗奶头,防止重复感染。
3.消化不良的预防
■母乳喂养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很低,因此,应该促成母乳喂养的成功,以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人工喂养应注意喂养方法,奶量不宜增加太多,或者突然由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
■如新生儿是人工喂养,则一定注意奶具在使用后要清洗干净,避免新生儿因奶具不洁而发生消化不良。
■每次给新生儿喂奶后,都要煮沸消毒奶具,或者使用奶具消毒锅进行消毒。
【达标标准】
新生儿喂奶期间,不发生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
不要把大便性状稍有改变都当作消化不良,不宜对消化不良滥用药物,一般消化不良都可以通过调整奶量、哺喂方式等方法处理。
【工具与材料】
奶具消毒锅、清洁奶瓶刷、奶瓶、奶嘴等。
【相关知识】
1.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大便次数增多,变稀或呈水样便,或者大便中含有奶瓣。
2.消化不良的病因
■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与此同时,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食量增加快,营养需求高,胃肠道负担很重,因此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新生儿喂养不当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如人工喂养中,奶量增加太多或者突然从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外环境过热、过冷都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至消化不良。
■对牛奶过敏所致。
3.消化不良的防治
■根本措施是预防。提倡并促成母乳喂养,母乳易于吸收,不易造成消化不良。
■减少奶量或调稀配方奶,以减轻消化道负担。但不宜长时间稀释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脐炎的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脐带脱落前的护理、脐带脱落前的处理、脐带脱落后的处理
1.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脐带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需要经过3—7天才能脱落,因此在此阶段应该保持脐带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沾染尿液或者洗澡水弄湿脐部。
2.脐带脱落前的处理
■每天使用蘸有75%酒精的消毒棉棒清洁脐部,此时脐带尚未脱落,时而渗出水份或血液,需清洁干净。
■清洁脐部的方法是:每天洗澡后擦干身体,包括脐周,一手将脐带轻轻提起,一手用消毒酒精棉棒从脐带根部从内向外呈螺旋状向四周擦拭。
3.脐带脱落后的处理
■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仍可以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或者局部有些湿润。可用75%酒精消毒棉棒继续清洁脐部。
■清洁脐部的方法同前,清洁后应该使局部晾干。
■特别注意清洁已经呈干痂状的脐带底部,防止该部位存有脓性分泌物,未擦干净可能引起感染。
【达标标准】
在无其他感染因素的条件下,不发生脐炎。
【注意事项】
■在做脐部护理时,使用酒精消毒棉棒擦拭时,要从内向外擦,不要从外向内擦,以避免将皮肤上的细菌带人脐带根部。
■脐部护理的关键之一是保持脐部的干燥,洗澡时要防止洗澡水沾湿局部,新生儿尿时防止尿液沾染局部,特别是男孩子,要注意防止尿到肚脐上。
■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者脐带周围皮肤红肿,说明脐带有感染,应该及时提醒产妇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使用纸尿裤应该注意边缘不要盖在脐带上,以免弄湿脐带。
■脐部处理不宜使用消毒药粉,不宜使用龙胆紫。
■脐带脱落后,在脐轮有时可见一粉红色圆形小肉芽。如果肉芽肿发,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消毒棉棒、清洁的干毛巾。
【相关知识】
1.脐炎的临床表现:
■脐带周围皮肤红肿或者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伴有臭味。轻者新生儿可以没有全身症状,重者新生儿可以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2.脐炎的病因: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当新生儿出生以后,切断了脐带,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护理不当病菌即可乘虚而人,引起脐炎,如未能及时治疗,还可能发展严重以致病菌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才能干燥脱落。
3.脐炎的治疗:
■根本措施是预防。脐带脱落前做好护理。
■一旦发生了脐炎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及早发现、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及早发现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吃奶不好,精神不好。较重的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如有这些症状时应该及时提醒产妇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很轻的呼吸道感染仅仅表现在轻微的流涕、鼻堵。新生儿其他状况良好,食欲好。此时,可以正常哺乳,但是注意新生儿在鼻堵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呛奶,因此要在喂奶前注意清理鼻道的分泌物,喂奶也应该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
3.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预防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应该从分娩前开始,孕妇要避免呼吸道感染。孩子出生后应该注意卧室的通风换气,新生儿和产妇的房间不宜过多的人进入,特别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要注意与新生儿和产妇的隔离。
【达标标准】
&&&&减少和避免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应能及早发现。
【注意事项】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以及严重时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不像大孩子呼吸道感染时表现出来典型的较重咳嗽和发烧,而是低烧或者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因此应对呼吸道感染的不典型症状有所了解,以免贻误病情。&&&
【工具与材料】
&&&&擦拭鼻腔分泌物的干净小毛巾
【相关知识】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以及严重时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
■体温正常或者不升,哭闹烦躁或者反应淡漠,吃奶不好,容易呛奶,口周发青,口吐白沫,呼吸浅速或者不规则。
2.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病因可分两种:其一为生后不久发病,大多是宫内感染或产道感染。其二为生后一周以上或更后发病,大多是生后于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传染所致。
3.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妊娠期应该避免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时期注意室内温度保持不冷不热,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
■凡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新生儿和产妇。
●脓疱疮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脓疱疮及早发现、脓疱疮的护理、脓疱疮的预防。
1.脓疱疮及早发现
■在给新生儿洗澡的时候,注意孩子的颈部皱褶处、腋下、大腿根部皱褶处、腹部等部位。初期为小米粒大小的疱疹,内有黄色液体。如果不注意处理,发展很快,疱疹增大呈黄豆大小,疱疹破溃流出黄水,可以发生更多的感染,更多的脓疱疮。因此洗澡时应该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特别是上述皮肤皱褶处,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2.脓疱疮的护理
■每天洗澡后用75%酒精消毒棉棒把脓疱擦破,再换用干净消毒棉棒擦净局部。天热时节由于汗液容易污染皮肤,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可以每天数次洗澡,每一次都如上述方法处理脓疱。
3.脓疱疮的预防
脓疱疮预防的方法:
■防止交叉传染,应该特别预防产院新生儿室内发生脓疱疮的交叉感染。
■防止自身感染,处理脓疱时要注意污染的棉棒不要乱丢,孩子的贴身衣服勤换洗,而且要煮沸消毒,以免二次感染。
【达标标准】
■不发生脓疱疮。
■对于已经被传染脓疱疮会正确处理局部。
【注意事项】
■由于脓疱疮内的脓液流出后很容易传染到其他部位,因此在处理脓疱疮时应该特别注意二次感染的问题。
■新生儿脓疱疮感染速度较快,如果不能制止其蔓延,即可造成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不能控制其蔓延,应该及时提醒产妇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消毒棉棒。
【相关知识】
■新生儿脓疱疮的病因新生儿皮肤娇嫩,抵御细菌的能力弱,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容易破损以致细菌侵入,而发生脓疱疮。
■新生儿脓疱疮的预防
预防方法是:保证天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贴身内衣勤换,注意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尿布疹预防与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两方面:尿布疹的预防、尿布疹的护理
1.尿布疹的预防
■尿布疹也就是平日所说的臀红,表现在臀部皮肤发红或者出现小红疹,严重时表皮肿胀、破损和流水。
■尿布疹重在预防,方法是:新生儿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提倡使用纸尿裤。如果使用尿布,要选择吸水性强的纯棉制品,换洗后要用开水烫洗,洗衣粉要冲洗干净,并在阳光下晒干。
2.尿布疹的护理(参考臀部护理内容)
■大便后处理:先用湿纸巾轻轻地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如果大便较多,就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干净,然后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如果大便很少,只用湿纸巾擦拭即可。
■小便后处理:一般小便后不需每次清洗臀部,以避免破坏臀部表面的天然保护膜。
■如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暴露(室温在26℃一28℃),2—3次/天,30分钟/次,以使局部保持干燥,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达标标准】
■不发生臀红。
■发生臀红后能处理得当,促进痊愈。
【注意事项】
■用洗衣粉清洗尿布后,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存的洗衣粉刺激臀部皮肤发生尿布疹。
■新生儿时期尽量使用纸尿裤,有助于减少尿布疹的发生。
【工具与材料】
护臀霜或鞣酸软膏、消毒棉棒、纸尿裤、湿纸币
【相关知识】
■尿布疹的病因:新生儿皮肤娇嫩,如果大小便后没能及时更换尿布,尿便的刺激,未冲洗干净洗衣粉的尿布刺激,尿布透气性差,都可能发生尿布疹。
■尿布疹的预防:选择纸尿裤,大小便后及时更换纸尿裤。
●烫伤防范与紧急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四个方面:洗澡时烫伤防范、温奶时烫伤防范、使用热水袋时烫伤防范、发生烫伤的紧急处理。
1.洗澡时烫伤防范
■给新生儿洗澡时,如果使用流动水,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大约40℃。先用手肘内侧感觉不凉不烫才可。
■如果使用洗澡盆,放水时应该先放凉水后放热水,一定不要抱着孩子拿暖水壶,以免烫伤孩子。
■孩子应该远离热水盆、热水壶等,洗澡时等调好了水温,再抱孩子洗澡。
2.温奶时烫伤防范
■人工喂养时,当新生儿吃奶中发现奶凉,需要温奶,一般将奶瓶放在大热水杯里,温奶过程中,注意千万不要抱着孩子拿热水壶倒热水,一定要妥善放下孩子再去温奶。以免孩子被温奶的热水烫伤。
■温奶后,抱着孩子喂奶时,注意避免让孩子的小脚踢到热水杯,烫伤孩子。
3.使用热水袋时烫伤防范
■原则上,新生儿不必使用热水袋取暖,因为新生儿皮肤娇嫩,水温稍微掌握不好就可能发生烫伤。
■必须使用热水袋时,要灌人温水,而且要用毛巾将热水袋包起,避免蓄积的热度烫伤了孩子。
4.发生烫伤的紧急处理
■不要急于脱去衣裤,首先应该立即用凉水冲,时间长短按当时烫伤情况定,烫伤轻微用凉水冲的时间短,烫伤重则用凉水冲的时间长。然后慢慢看清烫伤情况再轻柔地脱下衣裤,小心避免脱去衣裤时将烫伤的皮肤一并脱下,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达标标准】
保证新生儿安全,不发生烫伤事故。
【注意事项】
■让孩子远离热水等容易发生烫伤的环境。
■凡使用热水时,一定要将孩子抱开,以免发生危险。
【相关知识】
烫伤是新生儿意外伤害中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生对孩子造成伤害,家人严重内疚自责。认真注意安全操作,应该是完全可以防范的。
●呛奶防范与紧急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两个环节:预防呛奶发生、发生呛奶的紧急处理
1.预防呛奶的发生
■喂奶后的护理(参照溢奶护理)。
■溢奶后的处理(参照溢奶处理)。
2.预防呛奶的护理原则
■新生儿溢奶多为生理性的,因此在新生儿喂养的过程中应按照溢奶护理的原则进行。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喂奶的奶嘴开孔要适度,选择仿母乳奶嘴。一次喂奶量不宜过大,喂奶过程中奶瓶中的奶应该完全充满奶嘴,避免同时吃进空气。喂奶后不宜过多变动新生儿体位,以免发生吐奶。
■喂奶后注意拍嗝。
3.发生呛奶的紧急处理
■呛奶发生后不能等待,应进行紧急处理。
■呛奶后新生儿表现出呼吸道不通畅,憋气,面色红紫,哭不出声。此时应立即将新生儿面朝下俯卧于产妇或护理者腿上,产妇或护理者取坐位。然后用一手抱新生儿,另一手空心掌叩击新生儿背部,以促使新生儿将呛入的乳汁咳出。
■新生儿的体位要保持头低脚高位,新生儿呼吸道要保持平直顺畅,以利于呛入的乳汁流出。紧急处理应该等待新生儿哭出声来,憋气情况明显缓解,才暂告一段落。
【达标标准】
保证新生儿安全,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呛奶。
【注意事项】
■如果呛奶情况紧急,以上处理无效,则应该一边处理。一边紧急安排车辆送医院,但即使送医院,也一定同时继续上述紧急处理操作。决不能坐等上医院处理,贻误了时机。
【相关知识】
■溢奶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与新生儿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相关。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横位,与食道相接的口是贲门,贲门口括约肌发育比较差,下口发育比较好,人口松出口紧,因此乳汁容易发生反流引起吐奶,乳汁呛人气管就造成呛奶。
■根据以上现象,喂奶后的护理和溢奶后的处理十分重要,应该按照操作原则进行。
■此外,吐奶呛奶也可因疾病引起,因此如果症状严重应该提醒产妇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窒息防范与紧急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四个方面:尽量避免卧位母乳喂养防范窒息发生、尽量避免新生儿趴睡防范窒息、新生儿口鼻周围避免软性物品防范窒息、窒息发生的紧急处理。
1.尽量避免卧位母乳喂养防范窒息发生
■母乳喂养中有些产妇愿意采用卧位哺乳,感觉卧位比较舒适,但是这种喂奶姿势增加了意外伤害的危险性。新生儿尚不能自己翻身,自身的力量尚不能躲避危险,当卧位母乳喂养时,产妇与新生儿距离近,新生儿正在哺乳,口含着母亲的乳头,如果疲惫的母亲不小心睡着了,乳房堵住了新生儿的呼吸道,就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因此,大力提倡坐位母乳喂养,以防范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
2.尽量避免新生儿趴睡防范窒息
■有些说法讲到新生儿趴睡好,但是,趴睡的情况下决不能离人,新生儿的双手支撑力还不能使他躲避危险。当趴睡时一旦堵住了口鼻,自己又无力挣脱,就有可能发生窒息。因此不提倡新生儿单独趴睡。
3.新生儿口鼻周围避免软性物品防范窒息
■新生儿口周如果有棉被盖住了鼻子,毛巾盖住了鼻子等等,软性物品会紧紧贴住口鼻而发生窒息,因此一定要防止软性物品堵住口鼻,防范意外窒息的发生。
4.窒息发生的紧急处理
■如果在家庭中发生窒息,则应该按照窒息的紧急处理原则:一边紧急家庭处理,一边联系医院急救车急救。紧急家庭处理原则是: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供氧气,刺激呼吸,可以采取弹足底的方法,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等等。
■重在防范。应该提醒产妇,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母乳喂养,给新生儿正确的睡姿,特别小心的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主要是提高警惕,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
【达标标准】
保证新生儿安全,不发生窒息意外事故。
【注意事项】
注意上述防范窒息以外的其他事故的发生。
【相关知识】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血液循环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新生儿血氧供应不足,造成大脑的损伤,甚至水久的不可逆转性的脑损伤。窒息发生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因此要严加防范。
偶滴微博&&请关注哦~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剖腹产产妇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