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吗

  近日,6名&糖妈妈&准时来到位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区的妊娠期糖尿病一日病房,体验一日血糖全程监控的具体实践内容。在病区护士的带领下,大家有序检测血糖、进食、上课、休息、运动、交流&&&妊娠期糖尿病一日病房对孕妇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包括孕期饮食、运动方式的设置和计算,每周名额限制,供不应求,现在预约至少延后一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春茶介绍,妊娠期糖尿病一日病房的爆满,不得不让我们对特殊类型疾病的患者倍加关注。
  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
  江女士今年33岁,怀孕7个多月了,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起,她就走上了&吃货&的道路,鸡汤、排骨汤、鱼汤轮着喝,一天吃十几个橙子,西瓜一次能吃半个,晚上睡觉前还要吃顿夜宵。体重也一路飙升,胖了近15公斤。产检的时候,医生发现她的空腹血糖偏高,达到了6.2mmol/L,正常孕妇的空腹血糖应该是5.1mmol/L以下。医生说,照这种情况下去,肚里的孩子容易发生巨大儿、低血糖等疾病,这下汪女士着急了。7月1日早上,江女士7点半就&住&进了病房,开始一天的住院生活。一共测3次血糖,吃4顿量身定制的营养餐,医生还为她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方案的指导,直到下午3点半出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市妇保院分娩的巨大儿比例有上升趋势,今年1至5月就有45名巨大儿出生。&新生儿体重等于或大于4千克定义为巨大儿,在上世纪80年代,巨大儿在新生儿中占比仅3%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巨大儿在新生儿中占比越来越高。&王春茶分析,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孕妇营养过剩,胎儿生长速度加快,这是近年来巨大儿发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孕妇也要管住嘴迈开腿
  省妇保&双下沉&专家徐冬主任是国家级营养咨询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颇有研究,徐冬解释道,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不小,发生宫内缺氧、胎儿畸形风险增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发生率增加(风险增加4~6倍),新生儿合并症增加、死亡率增高(低血糖症)&,婴儿出现高胰岛素血症的危险升高(约10倍),以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增高,子代智力低下率为21%,精神异常率为30%。还容易导致孕妇自然流产率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增加。据统计,孕期血糖水平升高的妇女如果在产后不努力去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更高。
  专家建议,孕前有效控制血糖,孕后注意热量摄入,控制饮食。注意餐次分配,适量摄取糖类,多吃杂粮、蔬菜、水果等摄取纤维质。同时提倡适当运动,孕期如无产科异常情况,应定期进行轻或中度运动。&
【】 【】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不去营养门诊吗?_今天拿了糖耐的结果,第二个_宝宝树
1共2页 直接到页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不去营养门诊吗?
今天拿了糖耐的结果,第二个小时的值高出0.4,大夫说我有孕期,让我去挂营养门诊。说实话真心不想去,嫌麻烦。以前看有些宝妈也没去,都是自己在家控制饮食的,我也打算这么办,有没有宝妈给点建议呢?如果没去看营养门诊,下次产检的时候会不会被产科大夫数落啊?还有,今天产检的时候大夫还让我做了一个免费的关于期糖尿病的检查,签同意书的时候我有一种变成小白鼠的感觉,就问大夫这个能不能不做,大夫说了一大堆对我的好处,最后还是签了。有没有宝妈也做了这个检查或者直接拒绝了的呢?
我其实也很重视,只是对去医院很抵触,我约了个加号第25个,今天去的时候算了一下一个孕妇坐下看营养门诊至少15分钟,有的更久,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回头心情都变糟了对宝宝不是一样有影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基本上说的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如何控制饮食,还有很多食谱参考。
宝妈说的能得到医生电话是怎么个得到法?是说大夫会给我打电话?还是参加了这个计划大夫会把她的电话号码告诉我?
我也是第二个小时高出了一点,去看了营养门诊。给了套食谱,跟我平常吃的没太大区别,就是食量大了很多。让自己回来测3天血糖,结果每天餐后两小时都是5.1左右。一次糖耐结果真的就能断定是糖尿病吗,我表示不解
表示同意,那么三大袋糖喝下去大部分都得高吧,咱们平时每天再怎么吃也吃不了那么多糖啊!
回复 &小羊立立&
13:31:24发表的
我也是第二个小时高出了一点,去看了营养门诊。给了套食谱,跟我平常吃的没太大区别,就是食量大了很多。让自己回来测3天血糖,结果每天餐后两小时都是5.1左右。一次糖耐结果真的就能断定是糖尿病吗,我表示不解
你好,问一下,听课订营养计划怎么收费呢?谢谢!
营养科每次咨询费20,第一次去多交70,包括听课和食谱。食谱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糖尿病可大可小,据说孕晚期还会波动,一般往高波动。我每次把营养科跟产检约一天,产检完就去看下呗,没多费事啊。我觉得至少去一次吧,听下课,拿个食谱,了解下注意事项。没坏处。&&&&引用&&彤忆星空回复道:你好,问一下,听课订营养计划怎么收费呢?谢谢!
这个糖耐测试貌似现在全球通用的吧。。。
回复 &宝贝de女马&
13:55:41发表的
表示同意,那么三大袋糖喝下去大部分都得高吧,咱们平时每天再怎么吃也吃不了那么多糖啊!
这个还真不清楚。
回复 &猫千拳&
14:07:55发表的
这个糖耐测试貌似现在全球通用的吧。。。
我也是两个小时高,没去看营养门诊,自己控制饮食,第二次去产检大夫也没问去没看营养科,就问了下上次是不是标了高危了!不去看营养科不代表我们不重视,谁也不会拿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开玩笑,只是也不要太杞人忧天就好!
嗯,谢谢宝妈的建议。我要好好控制了,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吃了。愿咱们的宝宝都健健康康的。
回复 &雪獒-09-04 14:14:02发表的
我也是两个小时高,没去看营养门诊,自己控制饮食,第二次去产检大夫也没问去没看营养科,就问了下上次是不是标了高危了!不去看营养科不代表我们不重视,谁也不会拿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开玩笑,只是也不要太杞人忧天就好!
西尔斯的书里也说了要做糖耐,在国内这个是卫生部制定的,绝对不是某些人说的医院骗人,想赚钱之类。
宝妈不想去的话,最好也买个血糖仪自测,测餐后俩小时血糖是从第一口饭算起。营养科大夫要求是每周测两天,每天四次。后来我空腹一直不高,就不测空腹了。注意孕妇最高值是6.7。少吃多餐、定时定量,粗细粮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每餐30分钟后最好都适当运动。
餐次分配:午晚餐各吃30%,早餐后一般容易偏高,吃10%。每天三次加餐分别10%。加餐时间:上午9-10点,中午3-4点,晚上是睡前一小时。
高GI食品和低GI的混着吃,比如主食和肉、菜一起吃,血糖就升的慢点。多吃点醋帮助降糖。
请问宝妈测糖筛需要自己带水杯吗?
谢谢宝妈,太详细了。
回复 &猫千拳&
14:37:00发表的
西尔斯的书里也说了要做糖耐,在国内这个是卫生部制定的,绝对不是某些人说的医院骗人,想赚钱之类。
宝妈不想去的话,最好也买个血糖仪自测,测餐后俩小时血糖是从第一口饭算起。营养科大夫要求是每周测两天,每天四次。后来我空腹一直不高,就不测空腹了。注意孕妇最高值是6.7。少吃多餐、定时定量,粗细粮搭配,增加膳食纤维,每餐30分钟后最好都适当运动。
餐次分配:午晚餐各吃30%,早餐后一般容易偏高,吃10%。每天三次加餐分别10%。加餐时间:上午9-10点,中午3-4点,晚上是睡前一小时。
高GI食品和低GI的混着吃,比如主食和肉、菜一起吃,血糖就升的慢点。多吃点醋帮助降糖。
是的,不过如果没带的话一层能买到一次性辈子和吸管。
回复 &没事爱噘嘴儿&
14:43:40发表的
请问宝妈测糖筛需要自己带水杯吗?
看过营养门诊的飘过
借给宝妈参考一下
好的,谢谢
回复 &宝贝de女马&
15:56:06发表的
是的,不过如果没带的话一层能买到一次性辈子和吸管。
谢谢宝妈。
回复 &树叶爱龙猫&
16:02:13发表的
借给宝妈参考一下
没给我,我倒是看到那堆单子了,不过大夫留在手里了。
好,谢谢!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您好,分享的企鹅
孕妇警惕:营养过剩—妊娠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腾讯·大渝网
重庆国宾妇产医院权威产科专家指出:孕妈妈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不仅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而营养过剩着很有可能生出巨大儿,并且患上妊娠糖尿病等.由此可见在怀孕期间营养过剩对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孕妈妈要确保孕期营养均衡。营养过剩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危害一:危害母体健康1、引发流产:孕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调理和治疗,否则会很容易引起流产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胎死宫内的情况,严重危害孕妈妈的身体健康。2、导致难产:妊娠糖尿病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的,而孕妈妈营养过身则会导致宝宝出现巨大儿,那样就会增大难产的几率,给孕妈妈带来更多的痛苦。3、影响产后康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们体内胰岛素水平低,因此就会导致分娩后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发生,甚至还会导致产后出血情况。,影响产后康复速度。二:影响胎宝宝健康1、导致胎儿畸形:孕妈妈患上糖尿病会还会造成宫内缺氧的情况,从而造成宝宝缺氧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宝宝畸形,甚至导致胎宝宝窒息情况。2、导致体重过低:孕妈妈患上糖尿病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很有可能引起胎盘机能不全,从而导致宝宝发育不全,甚至出现低体重儿,导致宝宝出生后体质较差。专家提醒:预防妊娠糖尿病,避免营养过剩为了更好的预防妊娠糖尿病,孕妈妈要注意适当控制饮食,尤其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因此孕妈妈就要少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红薯、土豆以及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此外还要注意孕期适当加强运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李兴琼]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母婴&管住嘴和腿不做“糖妈妈”
日09:18&&来源:
原标题: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母婴 管住嘴和腿不做“糖妈妈”
  “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4.15亿,每11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病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糖尿病加上糖尿病前期的人数约占我国成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且未诊断率高达60%。”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用“两个四分之一”强调了我国糖尿病流行的严峻形势。
  曾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许多大肚子的准妈妈们也不小心混入了这支庞大的“糖人”队伍中。美国好莱坞著名演员安吉丽娜?朱莉就曾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经常作闷作呕,而且很容易感到疲倦,就连脚部也愈见肿胀,需要换更大尺寸的鞋子。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约占妊娠女性的 2%~8%,且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更高,2015年仅广东省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9%~18.7%。
  很多准妈妈认为,妊娠期血糖高不用担心,生完孩子血糖就正常了。其实不然,妊娠期糖尿病是属于严重高危妊娠,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会发生流产、巨大儿等严重后果。能否及时发现并尽早防治妊娠期糖尿病,对保障母婴健康尤为重要。那么,准妈妈该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日常孕妈妈要如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孕期“糖”高不是小事,忽视放任损害母婴健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蕾介绍,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约占妊娠女性的2%~8%。
  张蕾解释,妊娠期间,母体会发生一系列有利于母胎交换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代谢变化。孕妇体内的胎盘泌乳素、孕酮、雌激素等抗胰岛素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分泌量的反应性增高,孕晚期母体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孕前的3~4倍,而胰岛β细胞储备不足的孕妇则因不能代偿这种生理变化而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妥善处理,可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对胎儿而言,孕妇高血糖可透过胎盘,导致胎儿高血糖,继发高胰岛素血症,增加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巨大儿发生率可达25%―42%;同时,影响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另外,胎儿畸形、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会增加。对孕妇而言,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先兆子痫、难产及以后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解放军武警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咏梅指出,妊娠期糖尿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威胁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健康危害主要有:
  1.宫内缺氧。孕妇升高的血糖会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为了消耗这些糖,胎儿需要多消耗氧,易造成宫内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2.巨大儿。孕妇血糖过高会刺激胎儿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会生成更多的脂肪、蛋白质,胎儿体重就会有所增加。孕妇患糖尿病,约有25%的人生巨大儿,巨大儿易引起难产和产伤。
  3.畸胎。孕妇血糖过高会导致胎儿出现心血管异常、无脑儿、小脑畸形、脊柱裂、无肾、肛门闭锁等先天性畸形。“糖妈”生下的宝宝先天畸形的发生率较一般孕妇的孩子高2~3倍。
  4.死婴。研究认为,胎儿死亡率的增高主要与孕妇的血糖水平升高有关。低血糖、低血钙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孕育的胎儿容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该病症可使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低血钙。
  5.新生儿黄疸。孕妇升高的血糖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并使胎儿体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其体内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容易发生新生儿黄疸。
  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血糖升高的同时,使胎儿发生高血糖,这容易诱使胎儿肺脏成熟延迟,出生后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健康危害主要有: 1.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会引起周围血管病变,使孕妇周围血管的弹性下降,从而使其血压升高。妊娠期糖尿病人并发妊娠高血压为正常妇女的 3~5 倍。
  2.引起感染、胎膜早破。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概率高达 7%~18.2%,也可能发生上呼吸道、阴道、皮肤等感染。尤其是阴道感染的病原菌会上行感染胎膜,从而引起胎膜早破。
  3.流产、早产和产程异常。孕早期血糖过高可限制胎儿发育,导致流产率高达 15%~30%,早产发生率为 9.5%~25%。同时,妊娠糖尿病因能量代谢障碍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异常。
  4.羊水过多。糖尿病会使孕妇体内出现高渗性利尿效应。这种高渗性利尿效应会增加胎儿的排尿量,从而使羊水量明显增加。
  5.剖宫产概率升高。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使胎儿容易发生宫内窒息等危险情况。而为了挽救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就只能选择剖宫产分娩。
  6.“潜伏”Ⅱ型糖尿病。尽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在产后其糖代谢水平可以恢复正常,但继续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概率仍占 20%~50%。而且,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在中老年或再次怀孕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35+高龄孕妇需警惕“甜蜜的忧伤”,“准二孩妈妈”妊娠糖尿病风险高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可涉及遗传、免疫、激素、微量元素、情绪、高血压等多种因素,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邵挥戈提醒,像身体过胖者、35岁以上高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曾分娩过巨大儿者、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尿常规检查常出现空腹血糖阳性者、怀孕过程中胎儿比实际周期偏大者等,可能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年龄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邵挥戈认为,随着女性年龄不断增加,雌激素分泌水平会随之下降,加之受孕后的机体会处于一种相对应激状态,各种激素代谢水平异常,直接或间接影响胰岛素或者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糖耐量受损,乃至进一步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李映桃介绍,一些“准二孩妈妈”也应该注意妊娠糖尿病风险,年龄在33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研究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5岁孕妇的5~8倍。”
  遗传和肥胖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多数糖尿病都是由遗传导致的。在糖尿病人中,约有1M5至2M5是从母亲遗传来的。另有研究发现,中国人对糖尿病高度易感,移居到国外的中国人在国外感染糖尿病的几率高达15%。
  通常体重指数(BMI)>24者即可以称之为超重,BMI 指数>30者即可以称之为肥胖,国内外相关研究均表示肥胖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现在许多城市女性吃得太精细,运动量偏少,妊娠后营养过剩导致体重急剧攀升,这些也是妊娠期糖尿病高发的原因。
  孕前、孕早期筛查和诊断很重要。李映桃提醒,女性怀孕期间应定期规律产检,尽早进行糖耐量实验。女性在孕前3个月,除了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务必查一次空腹血糖,这不但能发现糖尿病,而且可以在前期积极进行干预,避免患上糖尿病。她强调,非高危人群孕妇,在孕24~28周,也应按常规进行糖耐量实验。
  张蕾也建议,所有妊娠女性应在孕24~28周进行75克葡萄糖OGTT筛查,以便能有充分时间对血糖异常者进行治疗。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在首次产检时即进行孕前糖尿病筛查,必要时重复筛查。
  以下几类高危人群更应引起重视:既往有流产、胎死宫内、畸胎、巨大儿、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等;肥胖(体重指数≥24);既往有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反复霉菌性阴道炎史;孕期间断两次发现糖尿;年龄≥30岁;妊娠次数≥3次。
  吃动平衡控制体重,别让妊娠期糖尿病来“敲门”
  “90%的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饮食管理得到控制,只要及时有效地实施干预,大部分‘糖妈妈’最终也能生下健康的宝宝。”邵挥戈提醒,高龄孕妇需注意合理饮食,发现体重增加太快应及时控制饮食,少食多餐,适当运动,做到吃动平衡。具体饮食原则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1.改变吃饭顺序。孕妈在吃饭时,可以先喝点汤、然后吃蔬菜、豆类、肉类,最后吃主食类,避免碳水化合物快速进入血液,减轻胰腺负担。
  2.饮食要七八分饱。进餐需按时定量,细嚼慢咽,蔬菜生吃,这样有利于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以促进胰岛素释放,使餐后血糖不至于明显升高。
  3.无糖低碳要记牢。无糖就是要严格限制各种糖类、各种糕点、蜜饯、煮糯玉米、巧克力、甜果汁等。这些食物中所含热量较多,吸收后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低碳是指能生吃的蔬菜不熟吃,这样能增加饱腹感,并且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在胃肠道的消化时间长,对控制血糖有利。
  4.主食多选粗杂粮。杂粮类、杂豆类、纯燕麦、纯荞麦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建议多食用杂粮饭,多在食物中增加纤维含量,能延缓食物中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5.少吃根茎类食物。土豆、藕、红薯、白薯、胡萝卜、山药、鲜蚕豆、鲜豌豆等这类食物淀粉含量高,同样可以使血糖升高。这类食物要与等量主食互换,切不可当作加餐,尤其早晨血糖值较高,这类食物早餐不宜多吃。
  6.饮食清淡少盐,低脂少油腻。孕期宜饮食清淡,每日用盐3~5克。孕晚期出现水肿,每日用盐&3克。忌食用动物性脂肪,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含胆固醇量高的肉皮、肥肉、蟹黄、鱼子、蛋黄等。经常吃一些含铁和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等。
  7.适量进食水果。可食用黄瓜、西红柿、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鸭梨、柚子等水果,其所含的果糖比蔗糖甜度高,吸收比葡萄糖慢,升血糖的作用也就缓慢,同时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水果含糖虽低,但也不要天天吃和吃太多,适宜在饭后两小时或睡觉前吃100~200克。
  8.摄入坚果要适量。有些孕妇觉得多吃坚果,会让孩子更聪明。但是坚果能量过高,建议花生、南瓜子、西瓜子、腰果、核桃、杏仁、棒子等坚果类食物每日可选择25克,避免过咸、过油让血糖明显升高。
  9不要吃“独食”。如果专挑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吃,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混合进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办法,也就是说将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除了饮食调整,运动也是防止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和控制此类患者血糖水平的较好方式。邵挥戈建议,孕妇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改善体重指数,降低血糖水平。
  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医师李晓行提醒,当饮食运动等方法不能使血糖达标时,孕妇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由于口服降糖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因此不建议孕妇使用。而注射胰岛素并不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同时孕妇对胰岛素并不产生依赖性,医生可根据孕妇的病情变化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记者 杨娜)
& & 相关链接
& & 综合管理,帮“糖妈妈”管好血糖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张蕾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孕妇人数随之增加,高龄妊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原则上采用以饮食控制为主,适量运动,密切监测,必要时与药物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饮食管理,每日坚持饮食“三步曲”:维持孕产妇体重的合理增长,保证母体的营养需要、胎儿的生长发育,用一切手段使血糖保持平稳,不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以及酮症,配合临床治疗,防治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每日应坚持饮食“三步曲”。第一步,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首先,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其次,根据实际体重估算体型,理想体重±10%之间为正常;肥胖:大于理想体重20%以上;小于理想体重20%以上为消瘦。
  最后,根据体型确定能量系数,一般控制在30~38千卡/千克,每日饮食总热量=理想体重×能量系数。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食物交换份,食物份数=总热量÷90。
  第三步:合理分配一日三餐,一日三餐最常见的分配方案是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午、晚各占1/3的热量。还要确认三大营养素的分配比例,蛋白质占15%~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占50%~60%。
  运动管理:评估运动指证,排除不能运动的原因,运动时间宜在进餐后1小时,每次30~40分钟,防止低血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头晕头痛、憋气、胸痛等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因潜在致畸作用,并可能引起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等,一般在妊娠后不宜使用。目前,比较公认的可以安全用于妊娠期控制血糖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达标者,就应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胰岛素。
& & “糖妈妈”更易患产后抑郁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精神抑郁的孕妇患孕期糖尿病的风险更大,同样地,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6周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选取了2334名正常孕妇和468名患有肥胖症的孕妇,她们的怀孕时间均在8周至13周。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比产妇孕期和产后6周的抑郁情况,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医疗记录了解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
  研究结果显示,孕期糖尿病和产妇抑郁双向相关。在孕早期和孕中期有抑郁症状的产妇患糖尿病的比例是其他产妇的2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6周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抑郁症和糖尿病可能同时产生,医护人员应关注抑郁产妇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预防糖尿病患者产后的抑郁情绪。 (敏稳)
(责编:许心怡、聂丛笑)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养健康往往摆在首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吃的贵并不代表着吃的好。在中国本土的“菜”中就有四种,看似不起眼,却被老祖宗称为“长寿菜”。
入冬后,不少市民已经注意到自己的皮肤开始变得干燥,口鼻咽部也有些干痒。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指出,这是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随之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此时,仅仅给皮肤补水是不够的,你的身体也需要做足“滋润”功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妊娠期糖尿病食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