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课文》这篇课文的顺序是什么

当前位置: =>
2014秋期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教学设计(鄂教版)
  此篇《迟到》教学设计由崔老师搜集整理,在这里我希望你帮助你能够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网站相关资源尽请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 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 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 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 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 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 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 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
  2. 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 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 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很严,很严很严
  深沉的爱
  教无定法,大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因材施教才行。同时,特别鸣谢崔老师搜集整理此篇教学文稿,在使用过程中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1页 / 总2页&&&&
2014秋期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相关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阅览排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兴趣排行(五年级上册)
鄂教版五年级上《迟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查阅作者的资料,尤其要关注有关作者成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3、交流查阅作者的资料,明白作者林海音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而对照课文开始,作者是一位懒惰胆小的人,产生疑问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激情诱趣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迟到》的第一课时。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通过交流,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林海音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而《迟到》这篇文章就是记录她和父亲的一件感人的事。在文章开头,提到这样一句话(出示课文第一句)
《鄂教版五年级上“迟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五年级上册)
语文上册五年级小学课文《迟到》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 老师,我说课的题目是《迟到》 这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课,请大家批评指导。
  一、教材分析(20秒)
  《迟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面对错误&中的一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文章以倒叙方式,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委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理解本课内容,理清本课的写作脉络。这节课我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由于本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很有特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并充分利用文本,填补人物心理空白而感受父亲的高大形象和深沉的情感。本文语言真挚感人,我将在教学过程中适宜地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升华学生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交流,但由于我校学生全部寄宿,学生一星期五天在校,而家长又忙于做生意,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学生很难体会父母那种深切的爱。同时学校要求学生每周日晚7:30必须到校上自习,有些学生总是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迟到,对此行为,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不以为然。为了让学生勇于面对错误并改正,更深切体会父爱。(看需不需要本环节)
  三、教学目标(25秒)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在自学生字新词基础上,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所饱含深切的爱,而改掉迟到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紧扣重点词语进行&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关键性词语进行理解,对细节描写进行品味,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教学难点:紧扣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以及细节描写,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语文上册五年级小学课文“迟到”说课稿》摘要: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面对错误中的一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文章以倒叙方式,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委屈,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迟到的课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