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哪个牌子好没有那么"万能",看看使用误区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曾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白蛋白五大误区 这些年你用对了吗?
白蛋白五大误区&这些年你用对了吗?肿瘤时间临床上经常听到医生向药房询问是否有白蛋白供应,然而白蛋白此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以下白蛋白使用的误区你是否也遇到过?:白蛋白营养价值高,可强身健体低白蛋白血症只能作为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指标,而不是营养指标。是由于系统性炎症反应状态下,血管通透性增强,白蛋白外移,同时肝脏白蛋白 mRNA 表达被抑制,白蛋白分解增加所致。用药时机白蛋白生理性营养作用仅在氮代谢发生障碍时作为机体内的氮源。而氮代谢正常的人应用白蛋白与吃普通高蛋白食品并无差别,且弊大于利。给白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反而会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使循环负荷加重,可能导致血钠增高等不良反应。利用率低人体仅能利用白蛋白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 21d,所以当日输入的白蛋白还不能发挥营养作用。且白蛋白的分解产物氨基酸种类并不全面,缺乏色氨酸等合成其他蛋白质的氨基酸。这么看来,白蛋白的营养价值可能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高。总之,营养不良的根本原因是机体氮和热量摄取不足或利用障碍。所以,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提供足量、合理搭配的能量(脂肪乳剂与葡萄糖)和营养底物(平衡型氨基酸制剂)。实际上, 参与人体免疫机制形成的是球蛋白, 而不是白蛋白。而大剂量输注白蛋白,不仅不能提高免疫力,反而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白蛋白制剂中含有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微量 α1-酸性糖蛋白等。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干扰」作用。区三:白蛋白是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UHC)中提到:对于低血容量的患者,在补充血容量方面,人血白蛋白并非首选药物,仅为二线备选药物。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而烧伤患者输注白蛋白还可能增加病死率。目前, 并没有证据表明白蛋白的使用,对于危重患者的救治及改善疾病的预后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美国 UHC 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指南指出:人血白蛋白推荐用于白蛋白水平极低(&15 g/L)的危重患者,若白蛋白水平在 15-20 g/L,应视患者情况而定。且急性胰腺炎等患者不适合使用白蛋白。我国的说明书中也指出,高血压、急性心脏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严重贫血及肾功能不全者为白蛋白的禁忌证。此外,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输入白蛋白,还可能会加速肿瘤的增长。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加重肝肾负担,使病情恶化。所以白蛋白虽好,也不能滥用哦!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可能性。但是目前使用的人血白蛋白是在有稳定剂时,经 60 ℃ 加温灭活病毒 10 小时。在这种条件下,HBV、HCV、HIV 等病毒均已丧失传染性,且白蛋白无抗原性,可反复输注。所以,输注白蛋白其实比输注血浆或全血安全很多。白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看了那么多误区,那么多禁忌,那么白蛋白到底应该怎么用呢?白蛋白的适应证1. 大面积烧伤 24 h 后;2. 急性创伤性休克;3.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 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5. 低蛋白血症的防治;6.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7. 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8.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而对于血浆白蛋白<25 g/L 的患者,也被视为可以使用白蛋白制剂的指征。由于此类患者体内白蛋白,无法完成正常的血管内外液体交换,无法有效地承担药物载体的作用。&此外,在某些急性大量失血(>40% 血容量)的情况下,由于肝脏无法及时合成充足的白蛋白,也可考虑应用白蛋白制剂。用法:静滴(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或静推,可采用 5% 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液适当稀释。滴速:前 15 min 内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 2 ml/min,但不超过这个速度。用量:应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酌情考虑: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 5-10 g,隔 4-6 h 再重复注射一次。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疾病导致的白蛋白缺乏时,可每日注射本品 5-10 g,直至水肿消失。白蛋白剂量公式所需剂量(g)=(期望达到白蛋白水平-现有水平)(g/L)×2×血浆容量(L)其中乘 2 是由于考虑到通常存在组织间隙内白蛋白的缺乏状态, 因组织间隙将吸收所输液剂量的一半。实际剂量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检验结果而定, 白蛋白的补充目的是达到临界即可。小贴士1. 白蛋白不宜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的注射剂混合使用。 2. 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3. 输注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4. 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47
曾辉大夫的信息
曾辉大夫电话咨询
曾辉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曾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曾辉大夫提问
曾辉的咨询范围:
肺癌,消化系肿瘤,淋巴瘤等
曾辉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肿瘤中心好评科室
肿瘤中心分类问答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某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误区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临床应用的误区,为临床药学干预提供依据,促进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临床应用误区。结果我院人血白蛋白应用主要存在以下误区:用作营养剂、免疫增强剂、抢救药,临床应用缺乏适应证,用药时间长,多药联合使用等。结论人血白蛋白临床不合理应用现象仍较普遍,规范应用指征,减少应用误区,有利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62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白蛋白五大误区 这些年你用对了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白蛋白五大误区 这些年你用对了吗?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考前进补误区:人血白蛋白不等于“补品” - 广东高考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考前进补误区:人血白蛋白不等于“补品”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魏星陈洁 张晨)&端午期间,有医生在朋友圈内称,一些考生家长趁假期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医生开人血白蛋白补液,被医生直接劝回。重大考试前给孩子盲补的情况每年都会定期出现。
  那么,人血白蛋白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使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药师李国豪为读者解读。李国豪指出,人血白蛋白不同于人参、燕窝等高级补品,也并非人们心目中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万能针剂”,&不是普通人群可以随意使用提高抵抗力的“补品”。“人血白蛋白主要适用于因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大脑损伤所致的脑压增高,防治肝硬化所致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腹水、肾病综合症和肾移植、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等重症患者。”直接注射无法直接补充营养,因为人体营养的来源,除了蛋白质外,主要还有糖类及脂肪。”
  补充过量的白蛋白身体也会自动将其排出。文章来源评校网:/4029.html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现代人10大用药误区!你还要被骗多久?
现代人10大用药误区!你还要被骗多久?
时间:日 11:51来源:台州市医学会-医讯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电视上、网络上看病用药、保健养生的信息“铺天盖地”,有时候身体不适,便上网查查有什么相似的症状,看看网上医生开了什么药,自己去药店买药。还有人更是把药品看成补品,天天“药不离口”。其实,许多时候网络上、电视中的用药方法并不正确。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某些错误的用药方法。  误区1:胃痛不是大毛病,消炎痛就管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教授陆玮:消炎痛不但不能止胃痛,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损害。消炎痛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是针对骨、关节、软组织的疼痛,并不适合缓解胃肠道的疼痛。因为它能抑制胃肠道黏膜合成前列腺素,使前列腺素的含量降低,轻则引起黏膜炎症,重则引起溃疡(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和穿孔。因此,胃痛时不妨试用一些解除胃肠道痉挛的药物,如山莨菪碱(654-2)、普鲁本辛等。  误区2:镇痛药治头痛,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药师张石革: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病因,长期大量使用还会带来危害。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为: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瘾);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使人体的凝血系统紊乱,使出血时间延长,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一般,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也越大。  误区3:钙片与牛奶同时服用,吸收更容易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将两者同时服用,可造成钙质的极大浪费。牛奶是一种钙质丰富且吸收良好的食物,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钙质约120毫克,单纯喝牛奶时钙吸收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了,将钙制剂与牛奶同服则可能造成钙质浪费。因为当钙质摄入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再增加钙的摄入则可能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下降。另外,钙制剂与牛奶混合后,可能形成絮状沉淀,影响牛奶的感官性状。  误区4:维生素E是营养药,长期服用更有益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教授蔡东联: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毒。服用维生素E过量后,容易出现下列不良反应: 每日服用维生素E300毫克以上,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毫克以上,会发生头痛、眩晕、恶心、视力模糊以及月经过多或闭经; 每日服用维生素E800毫克以上并连续使用3周后,可使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等疾病病情加重;每日服用维生素E毫克时,会发生生殖功能障碍。  误区5:六味地黄丸补肾壮阳,肾虚者可以长期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丁佳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科李平:六味地黄丸并不是所有肾虚者都可以服用的保健药。六味地黄丸的适应证仅是肾阴虚,用药重点也是以滋补肾阴为主。有些症状,如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夜尿频数、不孕不育等,可能是肾阳虚的表现,用六味地黄丸是不适宜的。而将六味地黄丸用于肾气虚的患者,则会产生大便稀薄、腹痛、食欲不振、胃脘不适、舌苔厚腻等现象,身体不仅得不到滋养,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6: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补充越多越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郁韫超:维生素C是药品,超剂量服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有些人认为,维生素C多多益善。其实,维生素C同其他药物一样,过量也会引起中毒。患者中毒后可出现反酸、胃部不适、头晕、腹痛、尿频等症状。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出现泌尿系统结石、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使主动脉血管壁变厚,加速动脉硬化,儿童易致软骨病。猛然停药,容易出现坏血病症状,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还易发生过敏等。  误区7:手足藓很难治愈,长期治疗会引起其他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咏梅:坚持药物治疗,手足藓是可以治愈的,并不会引起其他疾病。虽然手足藓的治疗远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特别是手藓治疗更为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治疗手足藓4~8周,并注意避免家庭、公共场所接触传染,手、足藓还是可以治愈的。至于“患足藓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治好脚藓要生大病”等不科学观点,必须坚决杜绝。建议:患者正确使用治手足藓外用药物,及早用药,及早促进疾病愈合。  误区8:几种感冒药一起吃,感冒好得更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教授白春学: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感冒并不会好得更快,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治疗感冒的药物都属于复方制剂。复方制剂由一种或几种药物组合而成,内含多种成分,可以相互配伍,以减轻不良反应。只是药物所含比例不同,治疗作用不同,能有效控制的症状也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感冒时,选用一种治感冒药物即可,而没有必要几种药物一起服用。因为这样服药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还会增加治疗费用。  误区9: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高级补品,可以增强体质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缪晓辉、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白蛋白可在人体肝脏合成,是体内的营养成分,但不是营养品。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不能完全避免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人血白蛋白还具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可造成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另外,大剂量输注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经人体分解后,重新组合成蛋白质的再利用率相当低,不仅不增强体质,反而会转变成脂肪,引起肥胖。人血白蛋白中的微量内毒素还会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等循环紊乱。  误区10: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教授李小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100毫克。我国有一半患者在使用每天小于75毫克的无效剂量。即使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门诊(2006年),仍有超过20%的患者在使用每天20或25毫克的过低无效剂量。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小剂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325毫克,而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100(75~150)毫克。每天150~250毫克主要在急性期使用。
版权所有:台报掌控传媒 | 技术支持:上海华顶网络科技服务热线:8、(传真)、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