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颅顶后缘皮下小点状高密度影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科普知识】头颅CT如何自己看
一、检查方法
颅脑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断面。横扫多采用以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眦联线)为基线,依次向头顶扫描10个切层,层厚10mm,层距10mm.根据病情平扫之后再行增强扫描。有时为了显示小脑桥脑角池或鞍上池的小肿瘤,可进行脑池造影CT.
二、正常表现
CT诊断主要依据是观察组织密度差异。颅骨为最高密度白影,CT值可达+1000H.鼻窦与乳突气房内含空气为最低黑影,CT值为-1000H.充以脑脊液的脑室、脑池为低密度,CT值为0-16H.脑皮质为薄层白带状影,髓质为深浅不等的灰影,皮质和髓质之间常有清楚的分界线,尾状核密度较高,血管与脑实质密度相仿,松果体及脉络丛常发生钙化而呈高密度影、CT值取决于钙含量,约40-400H.
正常两侧脑实质密度对称,不应出现一侧高或低密度区。脑室和脑池在不同层面显示,(图7-6-8)。侧脑室边界清楚。轮廓整齐,形状及大小对称;透明隔与三脑室在较低层面中线上。蛛网膜下腔为薄层低密度带,位于颅骨内板与脑皮质之间;半球纵裂显示较高层面,为位于中线的低密度带,外侧裂池对称位于两侧。鞍上池呈五角星形,在鞍上池前1/3可见视神经交叉。四叠体池居后方,外形不整,四叠体突入池的前方。环池呈窄带状围绕中脑周边。后颅窝层面可见第四脑室位于中线,呈马蹄形。可见小脑桥脑角池和枕大池。枕大池变异大,常误认为异常。
图7-6&鞍&上&池
1.大脑镰&2.额叶&3.交叉池&4.视交叉5.脚间池&6.桥脑&7.四脑室&8.小&脑9.颞叶&10.蝶骨小翼&11.外侧裂
增强检查时血中含碘量增加,使血管和组织密度增加,脑血管可显影。静脉窦与脑室脉络膜丛均因血中含碘量增强而使影像清楚。[新时代医学&搜集整理]
三、异常表现
(一)脑实质基本病理改变
病灶直接显示是CT诊断的显着优点。与周围正常密度相比,病灶可呈低密度、高密度和等密度。低密度病灶指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脑实质密度,一些肿瘤内大片坏死及囊性肿瘤均显示低密度灶,此外,脑水肿(cerebral&edema)、脑梗塞、脑脓肿、囊肿和液体积聚也为低密度灶。高密度病灶是指病灶密度高于正常脑实质密度。见于一些肿瘤和脑膜瘤、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的钙化和颇内出血如脑出血等。等密度病灶指病灶密度与正常脑实质密度相等或近似。此时,可从两方面推测:一是病灶周围有水肿衬托出来,二是脑室出现移位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图7-7&三脑室
1.胼胝体膝2.侧脑室前角3.透明中隔&4.丘脑5.三脑室&6.下丘&7.四叠体位&8.小脑幕外缘9.&小脑上蚓部&10.大脑镰&11.内囊膝部&12.颞上回&13.侧裂14.额下回
图7-8&侧&脑&室
1.半球纵裂2.胼胝体3.侧室前角&4.透明中隔5.三脑室体上部&6.松果体&7.侧室后角&8.大脑大静脉&9.下矢状窦&10.上矢状窦&11.侧脑室脉络&12.丘脑&13.壳核14.内囊&15.穹窿16.&外侧裂丛钙化&17.尾状核头
(二)脑室与脑池的变化
脑室改变为脑室扩大,变形及移位。脑室扩大可分系统性和局限性两类。系统性扩大多因脑脊液循环受阻,如四脑室内肿瘤等,便阻平面近侧因脑室压力增高而扩大,所含脑脊液增多,又称脑积水。局限性脑室扩大多由于脑室壁完整性受损,同为局部牵拉性扩大。脑室变形及移位多因脑内占位性病变直接推压脑室所致。脑池变化有扩大、变形和移位。例如鞍上肿瘤可引起鞍上池充盈缺损;脑皮层萎缩则可见蛛网膜下腔扩大。
四、常见病CT表现
颅脑CT检查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在颅脑病变诊断上,CT不但对占位性病变能显示出病理组织密度的高低、体积的大小和部位的深浅,对一些非占位性病变或退行性萎缩性病变也能有所启示。
(一)脑瘤
CT对确定有无肿瘤,并作出定位与定量诊断高度准确。定性诊断率也非常高。
常见脑瘤有胶质瘤(Glioma)脑膜瘤(Meningioma)、垂体瘤(Pituitary&adenioma)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听神经瘤以及转移瘤等。可根据瘤体本身的表现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进行定位和定性。常见脑瘤多有典型CT表现,70-80%的病例可作出定性诊断。例如恶性胶质瘤常见于低密度,增强扫描环状增强,且壁上常见结节,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明显。脑膜瘤多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边界清楚,且与颅骨、大脑镰或小脑幕相连,增强扫描有明显均匀增强效应。转移瘤(metastatic&tumor)呈多发灶、多在脑周边,呈小的低、高或混杂密度,增强效应多明显。鞍上有增强的稍高密度灶多为垂体瘤向鞍上延伸。颅咽管瘤多为混杂密度,往往有蛋壳样钙化。松果体瘤(Pinealoma)出现在松果体区,呈稍高密度并点状钙化、增强明显,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为桥脑小脑角区的低或稍高密度病灶,有增强,同时可见内听道扩大与破坏。由于CT表现的不是肿瘤细胞,因此,难于确定细胞类型。
(二)脑外伤
CT检查脑外伤安全、迅速、方便、能确定脑挫伤、颅内血肿及其他合并症。
1.颅内血肿
根据出血部位分为脑内和脑外血肿,后者又分为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
(1)硬膜外血肿(Epidural&hematoma)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均匀高密度影,常有轻度占位表现。两周后,血肿内红细胞及蛋白质逐渐被分解和吸收,其密度也相应下降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硬膜外血肿常伴发局部骨折及头皮下血肿。
(2)硬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状,薄层广泛均匀高密度区。由于血肿体积大并以外周包绕和压迫大脑半球,压迫脑室,中线结构被推向对侧。亚急性期,形状不变,呈等密度,可借助于灰、白质界线与颅骨间距离增宽来确定。
(3)急性脑内血肿表现为脑内圆形或不整形均匀高密度区,轮廓锐利,周围有脑水肿。如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积血处呈高密度影。[新时代医学&搜集整理]
CT对诊断多发与复合血肿较为可靠。
2.脑挫裂伤(Cerebral&Contusion)
脑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挫伤、裂伤、出血和水肿等。单纯挫伤以脑水肿为主,CT平扫见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病灶较大时可有占位征象。脑挫裂伤常合并脑内出血,平扫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区有多发点状及片状致密影。
(三)脑血管病
CT能及时确诊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或脑梗塞,对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1.高血压性脑内血肿
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肿好发基底节区或/和丘脑。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血肿的表现与病期有关。新鲜血肿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2-3d后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约一周后,血肿周边开始吸收,呈溶冰状;约4W后则变成低密度灶;2个月后则成为低密度囊腔。CT可反映血肿形成、吸收和囊变的演变过程。增强扫描于吸收期可见环状增强,囊变期,则无增强。此外,可见占位征象。基底节区与丘脑的血肿易破入脑室,破入脑室外的大血肿死亡率高,预后差。有时伴发脑积水和病侧脑室外扩大。主要由于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
2.脑梗塞(&Brain&infarction)
(1)缺血性脑梗塞(Ischemic&infarction)较常见,系供养区缺血、缺氧致脑组织坏死。发病24h内CT可无阳性发现;1-2W内由于缺血性脑水肿,累及皮质和髓质,多为楔形轻度低密度区,水肿范围大时可有占位征象;2-3W病灶变为等密度,与脑水肿消失和巨噬细胞反应有关;4-6W病灶发生液化和疤痕形成,呈边缘锐利的低密度区,邻近脑室发生牵拉扩大,脑皮层沟增宽,甚至中线结构移向患侧。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infarction)系因小的终未动脉闭塞,好发于基底节区和脑干,表现为直径小于1.0cm的边缘清楚的低密度灶。[新时代医学&搜集整理]
(2)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infarction)因抗凝治疗后血栓碎裂变小,向远侧游动并再度发生栓塞,已坏死的血管因血液再通,动脉压增高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好发皮层和基底节区。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区内出现点片状高密度影。
3.脑动脉瘤(Aneurysm&of&brain)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临床表现为压迫症状和瘤体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直径小于1.0cm时,CT平扫可不显示。直径小于5mm,即增强扫描亦难发现。较大的动脉瘤增强时呈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动脉瘤破裂出血,CT可显示血液在蛛网膜下腔、脑内和脑室内分布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池、蛛网膜下腔弥漫或局限性密度增高。
4.脑血管畸形
平扫时,小的脑血管畸形不易发现,较大病灶显示为不均匀密度和不规则团状影。有出血或钙化则表现为高密度灶。如无血肿则无占位变化。增强扫描常显示轮廓清楚的团状影或不规则形的密度较高的畸形血管影以及粗大迂曲的输入和引出血管。
(四)炎症及寄生虫病
1.脑脓肿(Brain&abscess)
CT对脑脓肿的诊断非常重要,既可确定脓肿的有无及其位置、大小、数目和多房性等,还可引导进行手术引流,并观察脓肿的演变。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处。在急性局限性脑炎阶段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及占位征象。脓肿形成后,则呈边缘密度稍高中心密度低的病灶,周围广泛水肿。增强扫描可见脓肿壁呈薄的均匀一致的环形增强影,为脓肿壁上毛细血管充血和血脑屏障破坏所致。脓肿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过程中,脓肿壁越来越清楚,周围水肿带变窄,最后完全消失。临床上儿童和青少年癫痫常因小脓肿引起。
2.脑寄生虫病
CT可直接显示病灶特征,常可确诊。
(1)脑囊虫病(Brain&cysticercosis)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小结节或卵圆形小囊状低密度区,大小0.5-1cm.增强扫描见环状强化。
(2)脑包虫病(Brain&hydatidosis)
CT表现为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囊壁常有钙化。周围无水肿,有占位征象。无囊壁强化。
(五)其他
CT可直接显示某些先天畸形和新生儿疾病,如结节性硬化,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先天性四脑室中、侧孔闭锁和新生儿窒息等。
CT检查可以显示脱髓鞘疾病及脑萎缩病灶并作出定量诊断。
CT&还可用于脑瘤术后,化疗和放疗以及脑积水分流术后随诊观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CT显示右上肺可见点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 &&&&浏览6963次 &&&&| &&&&提问时间: 10:27:17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CT显示右上肺可见点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右上肺结节影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CT显示:双上肺、右下肺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外形不规则,边界模糊;可能和肺炎、支气管炎有关
意见建议:可以进一步检查确诊,使用头孢替安、喜炎平、依诺沙星治疗
史艺红助理医师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从你的描述的这症状来看这可能是肺炎了,可考虑抗菌消炎治疗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搜房网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搜房网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宝宝 9个月了,头围一直超标,医生让做ct,结果显示双侧颞区颅板下见条状稍高密度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宝宝各方面的发育都很正常,现在已经有点会再见。恭喜,拍手
浏览次数:0
建议还是带宝宝再去重新检查一次会更加安心哦!如果宝宝真的有哪方面不好,应该及早给宝宝进行治疗会更好哦!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对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一款符合儿童生理特点的书桌意义重大,选择一款安全舒适的书桌,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坐姿以利于身体发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给宝宝选书桌,这五点必看!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搜房通行证,
ask:2,asku:0,askr:85,askz:18,askd:7,RedisW:0askR:1,askD:116 mz:nohit,askU:0,askT:0askA:118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检查部位:头颅Ct平扫检查方法:检查所见:右侧额顶叶及双侧颞叶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脑沟及脑裂内见高密度影,中线结构稍左偏,两侧脑室欠对称 ,右侧脑室轻度受压,左颞枕骨见透亮线影,两侧眼眶内侧壁凹陷。副鼻窦黏膜增厚,蝶窦内见高密度影。检查结论:右侧额顶叶及双侧颞叶挫伤伴 ,较前改变不大;外伤性蛛血。左颞枕骨骨折,两侧眼眶内侧壁可疑凹陷性骨折,左枕部头皮血肿。副鼻窦炎,蝶窦积血可能。
现在主要是右侧额顶叶及双侧颞叶挫伤伴血肿形成,头颅骨折,是由于人体外伤后引起的颅骨骨折,伴有了头部血肿,脑挫裂伤,出现了头晕,头痛,,,严重时有意识障碍和昏迷。现在只能住院治疗,需用保守治疗比较合适,用些消肿止痛,修复脑组织和营养脑神经的药物治疗,缓解身体不适症状,治疗一到两月才能好转的。
这种昏迷了 需要多久能醒呢 他平时身体强健无病症
这种必须要在Icu 重症监护吗? 普通病房能治疗吗
有可能是需要半月,也有可能两月,应该去重症监护治疗的
好 非常感谢医生
不客气的哦
没有满意答案,您还可以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右肺点状高密度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