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 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只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去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
【题 名】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作 者】吴树德
【机 构】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吉林通化134000
【刊 名】《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 第23期 301-301页 共1页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性 策略
【文 摘】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只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去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信息技术,有效性,策略
上一篇:暂无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函数是揭示客观世界中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内容比较抽象。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函数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与应用,国内外函数教学中也采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教学对象的情况因人而异,经常充满了复杂性,因此在函数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借用计算机作为演示工具、探索工具、交流工具、提供资源环境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数学软件开展数学实验,以便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成为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函数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再次通过函数教学设计分析,并结合目前函数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方式方法,把信息技术有效地利用在函数教学中,以期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教师在进行函数教学时如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其教学效果比较传统意义下的教学,优势较为明显。因为学生认识函数问题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所以,把高中函数问题分成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的函数,适时、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清晰地呈现函数图像,是促进函数知识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G634.6【目录】:
中文摘要4-5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3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9-11
1.1.1 高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时代的要求9
1.1.2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9-10
1.1.3 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利用的必要性10-11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1-13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13-19
2.1 相关的概念13-15
2.1.1 信息技术条件13
2.1.2 教学模式的概念13
2.1.3 函数教学13-15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15-19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5-16
2.2.2 有效教学理论16-17
2.2.3 信息技术应用理论17-19
第三章 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9-24
3.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整体情况19
3.2 函数教学的分析19-21
3.3 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现状21-23
3.4 由现状引起的思考23-24
第四章 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实施策略与原则24-29
4.1 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实施策略24-27
4.1.1 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应用的切入点24-25
4.1.2 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应用的难点25-26
4.1.3 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应用的关键26-27
4.2 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实施原则27-29
4.2.1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认知的原则27
4.2.2 信息技术的作用与教师的作用优势互补的原则27
4.2.3 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原则27-28
4.2.4 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原则28-29
第五章 研究的过程与案例设计29-40
5.1 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的实验过程29-30
5.1.1 实验对象29
5.1.2 实验方法29-30
5.1.3 实验的可行性分析30
5.2 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知识理解有效性中的功能探讨30-33
5.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31
5.2.2 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31-32
5.2.3 激励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2
5.2.4 反馈信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32-33
5.3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函数知识理解有效性的教学课例设计33-38
5.3.1 应用信息技术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课例33-35
5.3.2 应用信息技术激励学生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课例35-38
5.4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函数知识理解的有效性评价38-40
第六章 课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40-43
6.1 课题研究的收获40-41
6.1.1 信息技术运用于函数教学的优势40-41
6.1.2 给教师的建议41
6.2 课题研究的不足41-42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2-43
参考文献43-4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6-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黎;[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胡锦娟;[D];广州大学;2012年
王京;[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央电教馆课题组;黄慧;许乃英;;[J];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中央电教馆课题组;;[J];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王光明,王建蓉;[J];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期
赖兴珲;;[J];教学与管理;2006年24期
潘小明;;[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1期
戴亚军;;[J];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02期
钟启泉;;[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熊丙章,刘丽颖;[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卫茂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S2期
李庆春,皮磊,程传蕊;[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林;[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阴志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曾淑英;[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增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熊士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戴锦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孙启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熊勤学;朱建强;尚正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张兆芹;王海军;于永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杜利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张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秦俊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阮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运祥;;[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胡硕兵;;[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沈理明;毛群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熊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许瑞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姜海忱;;[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焦蓓蓓;;[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赵珍玉;;[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蔡毅强;戴祐坤;;[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芦净;;[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俊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金世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李艳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陶学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天平;[D];西南大学;2011年
赵逸庶;[D];西南大学;2011年
徐高明;[D];南京大学;2011年
苏小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申宣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远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宇航;[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贾丽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鹏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韩树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天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明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丁义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袁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闫彬;;[J];成功(教育);2011年01期
李克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南国农;[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刘志波,郑良栋;[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张轶炳;李芒;;[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曾祥霖;张绍文;;[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汤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吴华;马东艳;;[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赵娟,娄德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彦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久鹏;[D];苏州大学;2010年
段晓英;[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岳芳珍;[D];温州大学;2010年
周新丽;[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苏小平;[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刘志菡;[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苏文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王甘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吴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叶伟;[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喻鹏;[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伟,孙承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王策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李超;[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何克抗;[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尹荣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年02期
余红霞;[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年05期
徐江培;[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年10期
张启荣;;[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J];教学与管理;2000年02期
,何克抗;[J];语文建设;2002年11期
宗明魁,任向民,谷汇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王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09期
邓云;[J];广西教育;2003年26期
,韩慧;[J];山东教育;2003年Z4期
华丕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裴纯礼;[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刘南艳;[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勤攀;;[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陈崇娟;;[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黄修立;;[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吴立新;朱旺喜;张瑞新;;[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李琳;;[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黄建明;陈敬;;[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徐业飞;;[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程浩军;李欣;;[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曾沛;;[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杨丽;;[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郭广智;[N];黄南报;2009年
严明;[N];中国矿业报;2001年
东平明湖中学
赵磊;[N];学知报;2010年
张安;[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王耀光;[N];国际商报;2000年
方军;[N];经济观察报;2003年
;[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王淼;[N];中国邮政报;2007年
记者  魏雅婷;[N];金融时报;2006年
熊建 任成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小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陈钊;[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高静学;[D];吉林大学;2009年
李应博;[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高丹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叶春;[D];武汉大学;2005年
代宏坤;[D];四川大学;2005年
伍正翔;[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朱广君;[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王李;[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小雅;[D];河北大学;2005年
盛晏;[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阳昆;[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曾永卫;[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郭向阳;[D];南昌大学;2005年
张立文;[D];兰州大学;2006年
陈中华;[D];西南大学;2007年
张锡亮;[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耿甜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崔贵爱;[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分析.pdf5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姓名:郭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指导教师:余文森;刘家舫 座机电话号码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座机电话号码
交的论文 论文题目: 信息垫盔量直麴堂直筮性的婴窒 是我个
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
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有效教学的思想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外国都早已有之,从无意识的追求到有意
识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代。我们研究教学有效性,就不能脱离它所处的社
会环境,教学有效性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当社会进入21世纪后,最大的改变就是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内涵究竟发
生了什么变化呢?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又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呢?本
文从四个部分来详细论述信息技术是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对
课堂教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论述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介绍了已有的相关研究,着重论述了在
信息技术视野下,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第三部分:从信息技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档简介
总评分4.0|
浏览量1625128
&&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农机手技术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