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害的防范措施

灾害防范知识之地质灾害防范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灾害防范知识之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地区国土资源局狠抓“三项措施”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请选择信箱
@citiz.net 上海热线
> 行业动态
地区国土资源局狠抓“三项措施”& &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作者:tcgtj &&&时间:
23914882801318439413
20162070500
“3.19”“4.22”“5.12”61002611051
塔城地区国土资源局您的当前位置: &
大方县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解决措施及工作建议
作者:王健&&&时间: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存在的困难:
  (一)监管难:大方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治监管任务艰巨。近年来,随着自然因素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不断增加,加之人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呈上升趋势,许多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超出原有防治规划范围,且大部分分布于山高坡陡的山区,一旦发生灾害,破坏较大,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二)重视难:部分乡(镇)及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到位,防灾避险意识淡薄,思想松懈,认为加强地灾防治是小题大做,或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地质灾害很难发生,无需警惕,自救能力不强,依赖思想严重,这些均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三)鉴定难、赔付难和处置难:对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责任鉴定难,有的矿山企业认为灾害不是他们引发的,不愿意配合鉴定,即使进行鉴定,在结果出来后,结论难于被不利方接受,几乎都申请行政复议,给地质灾害隐患的处置带来诸多困难。即使通过鉴定或协商进行处置,在资金赔付的时候存在诸多异议,部分群众认为赔付标准低,不接受协商,或者存在赔偿以后,受损情况变化,要求二次赔偿、三次赔偿等情况。部分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不断加剧和发展趋势,对矿区范围出现的地质灾害,责任方未能切实负起社会责任,忽视与周边群众矿群关系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矿区实际行动上,不积极、不主动,甚至存在推卸责任的情况。(四)立项难: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区及业主已经灭失的非法小煤窑采矿废弃区,因威胁的户数和人数大多达不到向上级申报立项的标准,而治理所需经费大,县财力有限,无法对隐患点开展治理工作,均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五)经费难:县级财政困难,虽县财政逐年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但面对点多面广的地质灾害隐患状况,财政所作的投入显得杯水车薪,严重制约了防治工作的深入全面开展。另一方面,群众经济困难,实现异地搬迁仅靠县级地灾防治专项资金补助无法实现,致使很大一部分生活在隐患区的群众不能得到有效转移安置,始终处在隐患的威胁之中
  解决措施:
  (一)落实监测经费,提高监测人工作积极性。县财政每年预算近60万元监测经费,按照一个灾害隐患点一名监测人员每月150元补助的形式对全县234名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人进行补助,通过一定的补助,达到提高监测人工作积极性目的。(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责任;整合舆论载体,加强宣传培训。在每年的汛期来临前,该县均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的要求,编制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也相应编制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切实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农户上下联动,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害速报、月报、24小时值班等制度的防灾体系,进一步强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防灾意识,细化防灾措施。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该县专门编印《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及法律法规宣传手册》、防灾避险宣传画,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近两年以来累计发放地灾防治科普宣传手册3万册,防灾避险宣传画万张,广泛向群众宣传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后果、预防和避让措施、灾情发生后的应对方法等。今年入汛以来还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1千条。(三)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县人民政府在2008年出台《大方县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实施方案》后,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管理、专款专用、和&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从2008年至今,依法对各矿山企业收取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2.1 亿元,截止目前,根据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需要,已对猫场煤矿、凤山煤矿、五凤二矿、富利煤矿、核桃煤矿、迎峰煤矿、五凤煤矿等6个煤矿开采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的企业采用申请返还使用或借支的方式,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中列支2458万元用于搬迁治理,强化了矿山企业对环境治理恢复的责任。
  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监测巡查,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公路沿线边坡、农村傍山切坡建房点、矿区范围、露天采石场等重点地段的排查,完善每一个隐患点的档案资料,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针对群众防灾意识低,公路沿线切坡建房现象严重,不少新建房屋没有有效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的情况,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法乱挖乱建,切坡建房等的查处力度,有效防止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二)进一步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履职到位,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督查,值班、报告等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责任追究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进一步加强管理,从源头上防止人为地质灾害隐患的增加。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呈不断增加的态势,且危害性较大。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事后救灾为事前防灾。比如农房选址注意不能选在危岩体下、滑坡体及前壁后坎上,避免因选址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申请建设用地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报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定,未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国土部门不能办理用地手续,对未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承担一切后果,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四)进一步探索资金的多渠道筹措方法,逐步对现有地灾隐患进行治理。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加大项目的申报和利用工作,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制定全县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规划,按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或避让工作,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
来源: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