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记录片《教育能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吗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这几天英国人搞的一部“中国初中精英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的教育纪录片在网上火热传播。
  先看BBC取的标题“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我仿佛看到了英国人正在用充满担忧的目光,怜爱地看着他们这群被中国老师严厉管教的孩子,生怕他们受不了打击的那种感觉。难道咱们中国教育在老外眼里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我猜这部片子之所以这么红,大概是因为文化的碰撞总能立刻抓住人们的目光。更何况暗地里隐藏的中西教育之比较,或者说较劲,更是大家期待的重点吧。
  虽然有点心急,不过最后的比较结果还有两集才揭晓。所以今天檩子跟大家分享几部同样优秀的纪录片(其中有一半都是BBC拍的),让有兴趣的朋友从多个角度深度了解中国教育。
  中国学校
  Chinese School
  剧情: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这个故事里有艰难痛苦也有欢乐喜悦,通过它可以了解中国成千上万个同它一样的学校。不仅对一群孩子和一个小镇的印象有了新的了解,而且能见到中国教育鲜为人知的一面。
  这是BBC拍摄的一部五集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这部片子厉害之处在于,它完全没有说教,更没有将矛头指向我国的教育体制,而只是简单的叙述故事。特别是当中流露的人性关怀,着实令人感动。
  片子涉及的问题很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应试教育、人权、价值观……短短5个小时却深刻并且严密的剖析了当代中国学校的残酷现状,剖析能力的确让人膜拜。
  虽然很多网友看过之后都把焦点集中在中国教育上,抨击中国的教育制度扼杀了创造力。但也有网友发起了更多思考,比如,现行教育虽然有问题,但是不是并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什么是公平的选拨人才制度?等等。
  Education,Education
  剧情: 影片中的角色各自面临了困境:身为农村家庭里第一个识字的人,如何才能挤进大学?和每年应届毕业的200万名大学生一起成为找不到工作的「蚁族」,是什么滋味?要是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卖明知不值钱的文凭给其他人,是否该昧著良心去做?怵目惊心的真实故事,显示在中国,教育可能不再是脱贫的凭借,而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出路》是BBC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系列的最后一个。全系列共8集,系列的第一集总括性地介绍了贫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变迁,其他七个从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对贫穷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思考。
  《出路》主要纪录和表述的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来自于中国社会中下层的三个年轻人在2012年高考之后的一小段生活经历,而且这小小的一个片段,几乎算是改变了或决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
  就像片中的招生老师所说,普遍的中国人眼里,都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好读书是中国家长的意识形态。但现在这个机制断裂了,该怎么办呢?出路再哪里。该怎么形容这个困局?该怎么描述这个荒谬的逻辑?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
  这个纪录片檩子去年年初推荐过,是一个美国风险投资家自掏腰包拍摄的,自上映以来引发无数争议。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制作组历时20个月,跟踪对比拍摄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探讨三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尤其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
  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影片的最后,结局却有些出乎意料,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学生都没有去理想的大学,而美国学生都如愿以偿上了理想的大学。
  一位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中国家长说:
  家有学子,因此努力地看完了整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总体上,该片还比较客观,美国孩子多元化发展,印度孩子成熟竞争力更强,中国孩子学习封闭竞争心强压力大,关注自我胜过关注其他,同时中国孩子缺乏的快乐也最多。
  两个季节
  来自本片导演的阐述:这部纪录片,体制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最后做的,是教育中人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教学运行的常规,也不是个体生活的展示,亦没有将体制问题搁置到台前;而是着重展现人与人的关系,在相对关系中寻找当代中国教育的有点和痼疾,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人如何相处,以何种方式完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思考。沟通和交流、阻碍和隔膜,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个体人格与时代特征,是我关注的重心。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每个孩子都要进入的中学时代,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教育话题。这部记录片讲述的就是一所中学的一个年级,在不停的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家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并彼此掣肘。
  这是武汉一所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拍摄的一部记录片。影片从情节上来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人都知道这里没有一件是小事。导演一点都不避讳体制对于人的压迫,这个压迫是贯穿纪录片始末的,影片不单是停留于对教育制度、体制的批判,而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反应。
  教育能改变吗
  剧情: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主要围绕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完整的梳理,并从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作出思考,将中国教育问题置于国际背景下考量。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借鉴他山之石,通过芬兰、日本、德国、美国的教育实践,让观众了解到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一部2011年拍摄的纪录片,算近几年来比较完整的国产教育纪录片了。一共分为六集,从中国的基础教育谈到高等教育。全片拍摄历时一年,采访了130位中外教育界人士、政府官员、学生、家长。
  看过的网友对这部片子批判和赞扬的声音都很多。
  批判的说:
  虽然是纪录片,感觉导演还是本着在尺度内自由发挥的精神,批判有余,灼见不足。
  称赞的说:
  问题指出了不少,案例介绍了不少,观点引用了不少,还算全面,但是关键一点在片尾似乎刚要触到的时候刹住了:那就是教改与政改之关系。完全未涉及的一点是教育与民族关系。也许现在都还是禁区吧。电视媒体确实影响力还是挺大的,相关部门注意到了。
  推荐这部纪录片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话语值得人们深思,我觉得反思总是好的吧。
  等待超人
  Waiting for Superman
  剧情:《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是一部关于美国教育的纪录片。记录了五名学生寻求更好教育却受挫的过程,揭露了美国公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古根汉这次将焦点转向教育,抨击公立学校成效不彰,使得无数有心向学和天资聪颖的学生得不到鼓舞,最后消失在辍学的大洪流里。
  这部片子讨论的是美国教育,由美国享有声望的纪录片导演古根海姆执导,立意很深刻;而且纪录片里反映的问题,中国也同样存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中国人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样的,从功利角度而言,美国人也大多相信教育就是力量,教育能够改变生活。但中国人很多人愿意为了供子女读书砸锅卖铁,很多美国人仅仅是说说而已。
  除此之外,美国的社会价值也有很多反对教育的层面。在今天,“精英”这一其他国家都是赞许的词汇在美国依然带有很大的贬义。在高中、大学中,体育健将、社会达人的“身份”要远高于成绩好的“书呆子”,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所以,教育制度的一些问题,在中国,在美国,都有相似之处,比如摇号,比如公私立,比如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放眼过去,我们能从纪录片中看到问题,却不见得能看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剧情: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这就是这几天红透了的那部纪录片,虽然才刚播出了一集,已经引起了热议。中国初中精英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听上去就能想到各种搞笑的桥段。
  第一集在开篇明确提到,引入中国老师,是要比较一下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而比较的方式就是考试。看到目前为止,多少让人有种感觉,那就是,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而英式教育选择了宽松、自由和全面发展。
  到底比较下来的结果怎样呢?还有两集才会揭晓。
  本文并非老查原创,来源于订阅号“小花生网”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全球名校申请平台-牛校网创始人、CEO;资深职业规划师;1...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热门推荐:
  关注本公众号:jiatingertongjiaoyu
  回复“资料名单”可获取所有免费资料名单
  回复“领取方式”可获得免费获取资料的方法
  历史热门分享: 《巧虎大陆版》,《巧虎台湾版》,《神奇校车》,《天线宝宝中文版》,《小小牛顿幼儿馆》,《天才宝宝熊》,《忙忙碌碌镇》,《米奇妙妙屋》,《小鸟三 号》,《昆虫记》,《小小爱因斯坦》,《蓝色小考拉》,《朵拉》,《卡由》,《加菲猫和他的朋友们》,《巴布工程师中文版》,《巴布工程师英文版》,《巴 布工程师台湾版》,《粉红猪小妹》,最适合学英语的《50部动画电影》,《美国国家地理幼儿版》,《466本经典绘本》,《鼹鼠的故事》,《小熊维尼与跳跳虎》,《崔玉涛育儿讲堂》等
  进入电子时代,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不看动画片、不玩游戏是不现实的。
  但与其让孩子看《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没什么营养的动画片,倒不如花时间陪孩子看一些经典的纪录片,既能满足孩子看电视的需求,也能增长见闻,学习更多的知识。
  BBC(英 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看这些经典的纪录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欣赏从宇宙到地信深处的奇妙境界。高清条件下,它 的画面美轮美奂,把一帧帧定格,拿出来都是一张张精彩的摄影作品。看BBC不仅能了解世界之奇,更能尽享世界之妙。
  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时间的把握,以及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观后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1《恒河》
  2《活力星球》
  3《地平线:超大质量黑洞》
  4《百慕达三角洲之谜》
  5《野性加勒比》
  6《星际漫游》
  7《探潜鲨鱼火山 》
  8《神秘的玛雅》
  9《玛雅地底之谜》
  10《冷血生命》
  11《地球力量》
  12《透视动物》
  13《古代世界》
  14《古代启示录》
  15《艺术精选系列》
  16《制造新人类》
  17《消失的古文明》
  18《与野人同行》
  19《艺术的力量》
  20《灌丛下的生命》
  21《极地之旅》
  22《超自然力量》
  23《八十天环游地球》
  24《七大海洋》
  25《人类本能》
  26《行星地球探索记》
  27《蓝色星球》
  28《世界自然奇观》
  29《埃及》
  30《白色星球》
  31《野性南美洲》
  32《地球无限》
  33《二战大突击》
  34《动物超感官》
  35《成吉思汗》
  36《寻找特洛依战争》
  37《地平线》
  38《与恐龙同行》
  39《纳粹警示录》
  40《地球脉动》
  41《数学的故事》
  42《霍金的宇宙》
  43《海洋奥德赛》
  44《动物战场》
  45《动物母性》
  46《野生动物奇观》
  47《海明威冒险之旅》
  48《美丽中国》
  49《发现中国:美食之旅》
  50《宇宙行星探索记》
  51《世界八十宝藏》
  52《超级新人类》
  53《自然界大事件》
  54《观星指南》
  55《时光机器》
  56《鸟的天堂》
  57《野性印尼》
  58《野性非洲》
  59《野性加勒比》
  60《大堡礁》
  61《植物王国》
  62《亚马逊深渊》
  63《以色列的诞生》
  64《旷世杰作的秘密》
  65《文明的轨迹》
  66《人脑漫游》
  67《伟大的作曲家》
  68《地球:气候战争》
  69《上帝之子》
  70《仰望夜空:大爆炸》
  71《自然世界:鳄鱼谣》
  72《深蓝》
  73《抹香鲸:深渊归来》
  74《动物犯罪现场》
  75《惊世一刻》
  76《宇宙无限》
  77《自然世界:驭风而归》
  78《自然世界:聪明的猴子》
  79《生命之源》
  80《遗失的神灵》
  81《印度的故事》
  82《消逝的生物》
  83《神话与英雄大观》
  84《群体大自然》
  85《雌雄争霸战》
  86《挪亚方舟》
  87《广岛核爆》
  88《敦刻尔克大撤退》
  89《地球水之旅》
  90《从诺曼底到柏林》
  91《大西洋之战》
  92《地球形成的故事》
  93《丘吉尔的保镖》
  94《海底世界揭秘》
  95《光的故事》
  96《宇宙间的各种洞》
  97《未来景象》
  98《科普系列》
  99《最初的伊甸园》
  100《昆虫帝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国内外优秀的儿童教育资源,丰富的育儿知识,传播先进的幼...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强化文明参观保护动物的理念,加强宣传监督管理。
比基尼模特与鲨鱼一起游泳,甚至抱着一起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燃人们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关注,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的六集纪录片《高考》又再次引起了讨论。从下面这些关注教育的记录片里,我们会看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看到中西方教育各自的优势和弊病,看到我们以往所不知道的中国教育现状,或许我们无法从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至少能让我们以后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中国教育。
  1.《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一共三集,从第一集开播就引起广泛热议。
  这场“中式教育”的实验场所,设在英国汉普郡的博杭特公立中学,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公立学校用“中式方法”教学,4周内教授“中国实验班”。实验中,50名学生被要求早上7点到校,在校12小时,还要经历大班教学(50个人)、穿统一校服、晚自习、升旗、早操、眼保健操等中国学生熟悉的东西。其间,不少英国学生对中国教师的部分教育形式有些负面情绪,但也有一些为英国学生所喜爱。
  实验的结果是:“中国实验班”在期末考试中数学、自然科学、普通话三科平均分高出其他班约10%,就应试结果而言堪称完胜。
  抛开并无悬念的结果,在这次实验性教学中,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此产生的不同教育方法,碰撞出了哪些令人深思的教育问题?与其简单片面地争论哪种教育方式更好,较一己之长短,我们更应该反思和借鉴,探寻不同教育优势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性,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而不是全盘照搬西方教育模式,或死守“中国基础教育全球最好”的论调。
  2.《高考》
  《高考―― 毛坦厂的日与夜》宣传片
  央视记录片《高考》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个人故事,从多个侧面记录了2014年高考。
  甘肃会宁是中国广大贫困地区的缩影,高考成为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三分之二的复读生,每年有上万人参加高考;中国有超过2.7亿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千万,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家乡参加高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高考,选择出国;一位曾执掌衡水中学12年的校长,一位在北大附中掀起锐意改革的校长,一位带领学生游学从不考试的实验者,面对2014年高考,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在中国,地域的差别、贫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而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也是不争的事实。高考制度从当初的举国欢呼到现在的改革与重建,它背后是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理解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悄悄地改变。
  3.出路
  Education,Education
  《出路》是BBC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为什么贫穷》(WhyPoverty)系列的最后一个。全系列共8集,除了第一个是总括性的介绍了贫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变迁,其他七个从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对贫穷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思考。
  《出路》通过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的王盼、高等教育结束后的万超和教育行业从业者的王振祥这三个人来讲述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出路》主要纪录和表述的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来自于中国社会中下层的三个年轻人在2012年高考之后的一小段生活经历,而且这小小的一个片段,几乎算是改变了或决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
  影片中的角色各自面临了困境:身为农村家庭里第一个识字的人,如何才能挤进大学?和每年应届毕业的200万名大学生一起成为找不到工作的「蚁族」,是什么滋味?要是唯一能找到的工作,是卖明知不值钱的文凭给其他人,是否该昧著良心去做?
  就像片中的招生老师所说,中国人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好读书是中国家长的意识形态。但现在这个机制断裂了,该怎么办呢?出路再哪里。该怎么形容这个困局?该怎么描述这个荒谬的逻辑?
  4. 中国学校
  ChineseSchool
  这是BBC拍摄的一部五集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休宁县)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
  第一集 金猪年
  世间最残酷的考试高考步步紧逼:金榜题名,前程似锦;落榜,终生面朝黄土。17岁的尖子生吴羽菲身负重担,她的学校期望她能在全省百万考生中拔得头筹;她的母亲放弃一年的工作专门用来照顾女儿起居饮食。
  由当地企业主赞助的慈善小学的所有孩子都是从附近贫困山区挑选来的住宿生。虽然远离家庭,但这里的生活会好一些。新学期招生在即,谁会被校长选中呢?
  县中的学生要进行一次春游。随着中考的临近,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最终孩子们抽得片刻欢笑歌唱流行歌曲,他们只是跟全世界十来岁的孩子一样。
  这部片子没有说教,更没有将矛头指向中国的教育体制,而只是简单的叙述故事。特别是当中流露的人性关怀,着实令人感动。
  5.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Two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
  这是一部美国人拍给自己警醒的纪录片,由Chad Heeter 执导。但其中对此了美、中、印三国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制作组历时20个月,跟踪对比拍摄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探讨三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尤其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
  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影片的最后,结局却有些出乎意料,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学生都没有去理想的大学,而美国学生都如愿以偿上了理想的大学。
  一位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中国家长说:家有学子,因此努力地看完了整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总体上,该片还比较客观,美国孩子多元化发展,印度孩子成熟竞争力更强,中国孩子学习封闭竞争心强压力大,关注自我胜过关注其他,同时中国孩子缺乏的快乐也最多。
  6. 等待超人
  Waiting for Superman
  《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是一部关于美国教育的纪录片,由美国享有声望的纪录片导演古根海姆执导,立意很深刻。
  片子记录了五名学生寻求更好教育却受挫的过程,揭露了美国公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古根海姆这次将焦点转向教育,抨击公立学校成效不彰,使得无数有心向学和天资聪颖的学生得不到鼓舞,最后消失在辍学的大洪流里。
  影片上映之际最受瞩目的是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盖茨在片中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国家谈论机会均等,但没有伟大的教育就没有均等的机会。我们国家谈论自己有多优秀、多富有,然后树立了榜样。但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我们在世界的地位就会下降”。
  中国家长值得一看是因为:纪录片里反映的问题,中国也同样存在。特别是在中国小孩留美读书越来越多的今天,关于美国教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元化。
  7.两个季节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每个孩子都要进入的中学时代,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教育话题。这部记录片讲述的就是一所中学的一个年级,在不停的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家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并彼此掣肘。
  这是武汉一所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拍摄的一部记录片。影片从情节上来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人都知道这里没有一件是小事。导演一点都不避讳体制对于人的压迫,这个压迫是贯穿纪录片始末的,影片不单是停留于对教育制度、体制的批判,而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反应。
  导演说,“这部纪录片,体制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最后做的,是教育中人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教学运行的常规,也不是个体生活的展示,亦没有将体制问题搁置到台前;而是着重展现人与人的关系,在相对关系中寻找当代中国教育的优点和痼疾,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人如何相处,以何种方式完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思考。沟通和交流、阻碍和隔膜,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个体人格与时代特征,是我关注的重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vtalking教育,最好玩有趣的高中生社区。与过来人一起...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程教育记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