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核心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新教材核心概念教学思路分析(一)
塔城地区生物
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绪论课的教学设计,要树立为使学生学得顺利、成功而精心设计教学的理念。新课伊始,教师应首先启发、引导学生明确“绪论”一词的确切含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其定义,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由优生或教师总结、概括其确切定义――著书或讲学开头叙述内容要点的部分。
绪论课我们将学习、研讨如下几个问题(出示教学目标:将4个讨论题用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打到屏幕上,或由第二页第一个自然段引出要讨论的问题)。
1.你怎样理解“绪论”一词的含义?高中生物课的绪论向我们阐述了哪些内容?
2.生物科学是怎样定义的?自然界里的生物(动植物、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基本特征)?
3.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当代生物科学在生物工程和生态学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新成果?怎样辩证地看待生物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达到什么目的,即高中生物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为实现学习目标,学习高中生物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1课时先组织学生研讨1、3、4三个问题,组织讨论时,教师应设计好问题之间的段语(承上启下的连接语),如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当代生物科学新进展两项内容,通过让学生用先分段朗读课文,再从时间、事例上提炼、归纳段意的方法促其感知从古代到近代直至现代生物学发展所历经的3个阶段的特点及当代生物科学在生物工程和生态学方面的新成果。
教师对第3个问题的讲述,可撷取课本内外的典型实例,如近两年与生物学相关的重大科技新闻进行简要说明??
师:综上所述,由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提出了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领先发展的世纪。因此,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适应将来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要学好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涉及到第4个问题: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基础上略讲,结合利用旁栏思考题,将其提炼、归纳为:学以致用、培养情操、练就能力和养成良好习惯四个方面;将学习方法归纳、提炼为在今后学习实践过程的四个重视,切实指导其学习行为。
第2课时,组织学生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在初中生物学知识基础上,思考、总结、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对生物共性的讨论,学生的回答表述可能不系统、不全面、不确切、不到位,由教师组织调控,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概
括、上升。使学生明确生物的6条基本特征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6条特征实际上涵盖了3方面的生物学内容:第一、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基本组成物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第二、在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以自我更新为特点的新陈代谢和适应环境的应激性,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是生命稳态和自主性的表现。第三、生长、发育、生殖和通过生殖实现的遗传变异,是生命连续性的表现,连续性的核心是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段话应变为教师课堂上口语化的教学语言)。
绪论是纲,纲举目张。后面我们将要学习的各章内容,是这6条基本特征知识的发散、扩展、细化与深入。通过对后面各章节具体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生物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的理解,并通过对生物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形成相应的生物学能力。
绪论是一门新课学习的开始,务求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故绪论课教学的精心设计,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促其理解学习生物课的意义,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方法,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关于绪论课及后面各章的教学,要重视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背景材料);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和自学;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以期以双基教学为载体,有效地促成学生知识、智能、素质的同步提高与和谐发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引言:(师)通过上一节绪论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生命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对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我们将分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先来讨论生命的物质基础――(引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将具体学习和研讨如下几个问题,出示教学目标:用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打出4个讨论题(导课2~3min):
1.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生命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这个共同的物质基础是指什么?
2.组成生物体的20多种化学元素,依其含量不同分成哪两大类?各指哪些种类的元素?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是怎样体现的?
3.怎样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4.通过对上述3个问题的学习、研讨,应确立什么样的生物科学观点?
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逐个问题的讨论。每个问题的答案与结论均由学生阅读自学教材相关的内容后思考、回答、表述,教师调控双边活动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与概括,教师备课时应设计好问题与问题之间相连的段语,并依教学之需适时出示相关的直观图示、图表,如玉米和人体元素含量比较表、显示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比例的圆饼状图示、
相关的旁栏思考题等,即提供问题情境和背景材料,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讨论相关问题。重点应讨论第2个问题(约15min左右),1、3问题讨论各占3min~5min。第4个问题由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提炼上升为如下几点:(1)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世界上没有生物体特有的元素),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2)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3)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其含量不同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仅仅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的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通过相关途径进入到生物体中。使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学习和研讨,进而感悟、确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理解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物质世界中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在元素组成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差异性。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第一课时)
引言:(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这些化学元素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中。由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构成的各种化合物,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结合并进一步组成细胞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原生质。课本里对原生质这一概念给出了生物学定义。这一定义是怎样表述的呢?活细胞之所以进行生命活动,与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那么细胞中有哪些重要的化合物呢?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又是多少呢?对于细胞生命活动又各具什么样的生理功能呢?这是本课将要学习、研讨的问题(用投影片或课件打出课时学习目标:
表1 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表2 细胞内糖类和脂类组成元素、类别及生理功能
3个讨论题,导课约3min)。
教师对第1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略讲(约5min~10min),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和精讲2、3两个问题(约15min~20min)。在讲授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生理作用以及糖类和脂类的元素组成、分类及生理功能时,可考虑运用列表对比方式进行。(制作相应课件,上课操作时,按键陆续展示相关内容)。表1、表2除左侧比较项目外右侧文字均系在课上师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时陆续展现的内容。(两表初始呈现时右侧均为空白)。
结语:(师)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和讨论了水、无机盐、糖类和脂类这4种化合物的含量、组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理功能,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讨论另两类更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组成及生理功能。请同学们做好新课内容的预习(向学生发放或出示导学提纲)。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第二课时)
引言:(师)学习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仔细观察一棵树上的叶子,总能找到一片最大的,也一定会发现一片最小的,但你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生:议、答)??这个问题的揭示与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研讨的内容――细胞中另两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本课我们将学习和研讨如下几个问题(用投影片或课件打出)
1.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及其组成元素有何特点?怎样理解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名称、种类、分子结构有何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什么特点,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哪些重要功能?
3.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及分子结构(类别)有何特点?它具有什么样的生物学功能?
组织学生对蛋白质内容的讨论(简略讨论第1个问题,重点讨论第2个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通过出示表3几种不同物质的分子量比较表,让学生观察、比较,明确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
表3 几种不同物质分子量比较表孙鹏程 湖南省澧县大堰镇中学 415500
  摘 要: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的形式来推进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概念图首先能够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并且能够很好地更正学生已经形成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此外,概念图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很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实现生物学概念体系的构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概念图策略 初中生物 教学应用
  一、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
  概念图的构建对于核心概念的教学存在很多优越性,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能够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初中生物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很多核心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新的概念往往是在学过的概念上生发出来的,这也体现了知识的相互联系。对于这些核心概念的教学,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具备清晰的思路,对于概念的含义、特征与关联有非常明确的理解与认识。概念图的呈现则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将相关联的核心概念以概念图的形式归结到一起后,不仅很直观地让这些概念共同得以呈现,同时,概念间的联系、差异以及各自的特征也非常明显。这会让学生对于每一个独立概念在理解上都更为准确,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概念间的联系。这极大地优化了这些核心概念的传递方式。
  以基因这一系列的核心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通过概念图的呈现,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若要使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来呈现概念,图中呈现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取出甲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掉细胞核的乙羊卵细胞融合形成胚胎,再把胚胎植入丙羊子宫内,最终从丙羊体内娩出的就是多利羊。
这种方式给学生以概念的直观表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概念图的教学极大地化解了传统的概念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非常有效地优化了概念的传递方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更为准确,也深化了他们对于概念间的关联的认识。
  二、更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概念图的运用还能够很好地更正学生们已经形成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在过往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存在一些对于核心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将类似的概念混淆,于是形成了各种错误的前概念。这种错误的认知如果一直存在,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会构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概念图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问题,通过图表的呈现让概念的异同实现清晰的比照,学生们会直观地认识到自己过往对于概念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进而更好地更正这些错误的前概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绘制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概念图,从图中发现学生错误的或者不科学的前概念,随后指出并纠正,再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在这个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同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也有了深入的理解,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也就轻而易举。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概念图的比照,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得以呈现,这将会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而给予大家有效的引导,更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强化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
  概念图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很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生物学概念体系的构建,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当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足够丰富以后,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的绘制,可以将相关联的概念都一同呈现出来。这不仅能够实现概念间的比照,也能够很好地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进而深化学生对于核心概念的掌握程度。
  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概念进行系统归类,使之纳入到认知结构的系统网络中去。这样不仅有助于新习得的概念的巩固,而且有助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绘制概念图是概念系统化的常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概念教学中,以图解的形式把两个以上的概念通过一定的关系连结起来,从而反映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结 语: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的形式来推进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概念图首先能够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并且能够很好地更正学生已经形成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对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顾煜文 中学生物教学中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王秀春 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张莉 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您的位置: &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
优质期刊推荐丁昌爱的个人空间
该用户还未填写个性签名
教师&&十堰市广东路小学
10:36&&(5 )|&&浏览(158)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课程日志
八年级的学生从未学习过遗传学的相关知识。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观察过此类现象。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这已经为新知识 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理解、判断、推理、判断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这些能力。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本文最近访客
稍等:发送中...!
合作机构: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号&&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颁布、试行已逾十年,期间经历了3次修订,现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正式颁布,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   一、重大方向、思路和内容框架保持稳定  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宗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保持稳定,不作颠覆性的改变。即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课程基本理念;以“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为课程目标;以“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构建包括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及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一级主题的课程内容基本框架。2011年版课标保持了实验稿课标的理念鲜明、目标明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等特色。  二、修订要点及说明  1.补充和完善“课程性质”,彰显科学课程本质  实验稿课标是以“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等阐述“课程性质”的。它仅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学以及课程的宗旨,未阐明生物学课程的本质、价值、属性和教学特征。  2011年版课标在说明“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这些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不仅说明了生物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还强调“科学工作过程”与“科学工作结果”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鲜明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属性,以及在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上的课程任务,强调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2011年版课标概括地指出生物学课程宗旨是:“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体现科学课程要求  实验稿课标以“行为动词+术语”的方式表述了教学内容和范围要求,但无法体现不同年级的教学深度。因此,2011版课标在保留实验稿课标“行为动词+术语”表述方式的同时,根据实验稿课标“内容标准”的教学要求,在“课程内容”的10个主题中筛选并呈现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形式表述。例如:  在“科学探究”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011版课标将“隐藏”于实验稿课标相应主题的教学要求中的重要概念以陈述句的形式直接地、清晰地呈现,使之与课程知识框架高度吻合。在课程文件中出现“重要概念”,是2011版课标的重要变化,是生物学课程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体现了国际科学教育倡导的“少而精”(lessismore)的教学原则。  2011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指出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定义、作用及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总之,在课程标准中呈现重要概念,对教学的指导和要求就更加明确了,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深度和广度;并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和应用概念;便于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3.增加有关动物类群,契合生物多样性主题  实验稿课标在“内容标准”的第八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无脊椎动物部分仅提及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部分仅提及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缺少许多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动物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和爬行类。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类群重要性认识不足,增进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进化内容打基础,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该主题中增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类群以及两栖类和爬行类等脊椎动物类群。删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中“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的表述,在“具体内容”中将“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改为“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删除了“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两类作用最大的生物”,代之以“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日益凸显”。
  此外,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内容”中将“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调整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调整为“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的实例”、“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等活动建议;删去了“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活动建议;将“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将每一主题中的案例统一置于文末的“附录1教学与评价实例”中,删去“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在“附录2学习目标的说明”的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写出、估计”;删去“撰写”等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进行、制作”等行为动词。适当调整或降低学习要求,适合7~9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2011年版课标还进行了一些细节性的修改,如删去实验稿课标题目中的“全日制”,将“生物”改为“生物学”等,使得2011年版课标更具“学术性”。将“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改为“具体内容”等,以及个别字、词、句的删、补等调整,使得文字表达更规范、科学,易于理解或更具可操作性。  4.完善“评价建议”,重视检测知识目标的达成  2011年版课标“评价建议”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的“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等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同时,要利用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同时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提出: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  三、强化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贯彻2011年版课标精神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点。  2011年版课标首度在课程文件中出现“重要概念”一词,何谓重要概念?它明确指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重要概念的外延较一般的概念更广,它不仅是概念,还可以是原理、规律和理论等。重要概念一般抽象程度较高,属于上位概念,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它能够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和其他生物学概念。若用雨伞来比喻的话,伞把代表的是事实,伞柄是主题,而张开的伞面则代表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所有信息的。故重要概念又称核心概念(keyconcept)、基本概念(fundamentalconcept),主要概念(majorconcept)等。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2011版课标中所列的某一主题的重要概念,结合该主题“具体内容”的要求及活动建议,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并将生物学重要概念(生物学概念)确定为每一节课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图片、图表;观察演示实验、观看视频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生物学实验;设置问题情境启发思考等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建立正确的生物学概念;理顺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概念有深层理解;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主题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生物形态、结构特征等生物学事实性知识;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学术语、生物学概念定义,这样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导致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丧失。同时,纸笔测验时,应注意考查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而不是考查枝节的、零散的知识,或单纯的生物学事实。  总之,生物学概念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做科学”——“学科学”——“理解科学”,即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方案、绘制图表、制作模型、做实验等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通过讨论、解释、表达、评价;积极开动脑筋,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形式建构科学理论或知识;学习并应用有关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因时间推移造成遗忘的是大量的生物学事实,而生物学重要概念会保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成为生物科学素养,指导其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本文是笔者对2011年版课标的学习体会,借此与同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汪忠、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修订思路和要点》,《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3期,第33-36页。  6.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教育学报》,2010年第1期,第57-61页。  7.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7期,第40-42页。  8.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1期,第3-5页。  9.刘恩山、刘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1期,第27-29页。  10.李高峰、刘恩山:《美国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第87-91页。  11.朱正威:《科学概念的教学是有规律的》,《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3期,第19-20页。  (责任编辑:赖一郎、徐小敏)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物50个重要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