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后人为什么感觉要感冒了怎么办很累

1、什么是“阳虚”症?
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虚衰,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虚,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2、临床如何辨别是“阳虚”症呢?
感冒病为外邪时病,若体质素健,常可数日治愈。但亦有少数病人,由于心气夙虚,感邪较重,外邪乘袭于肺,稽留数日,旋即内舍于心,加之过用汗法,致使营不内守,随泄于外,汗愈泄而气愈乏,气愈乏而阳愈虚。如此,便会出现阳气暴脱证。这种由感冒“小恙 ”而酿成的阳亡证,古人早有论及。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多次告诫人们表证不可发汗太过,否则会致阳亡之变,并特设若干含有人参、干姜、附子的方剂,以备临证不时之需。清·吴澄在《不居集》中设有“外感致虚论”,指出“若体虚之人,感之而妄用汗、吐、下之法,重者当时受伤,变症甚速,轻者元气暗损,或迁延数日,亦必终归外损耳”。这里所说的“体虚”,是感冒病突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妄用汗法则是病情变化的诱因。医林俗语有“伤寒偏死下虚人,伤风亦有戴阳证”句。这里的“下虚”指元气不足,脉气无根,为病之本;“戴阳”是证候,为病之标。合言之,即外感热病,可因气虚不复,转而成为虚阳浮越的阳亡证。
“汗为心之液”。表证用汗法,虽是解表祛邪的治疗大法,但汗之太过,既耗心阴,又伤心阳。这时的大汗,是导致阳脱的主要原因。阳主生发,主温煦,为脏腑功能的动力。它在人身的作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由于心阳虚脱,加之邪毒内侵,进而损及肾阳,故呈现一派阳气衰败征象。四肢无阳气温养而见手足逆冷;卫气失固,腠理不密,阴液失却统摄,则见大汗淋漓;阳气虚衰故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两目失神之象;心肾阳气不足维系及血不养心则见心慌欲脱;阳气式微,难以推动血行,则气虚血瘀,故见舌紫暗;若有舌大苔滑,脉微欲绝,则为阳亡之兆。
3、“阳虚”的人有那些临床表现?
本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
主症:①先有感冒病寒热汗出症状;②继之,见心悸、胸闷、气急、汗多、畏寒、脉数或见结代;③大汗淋漓,手足逆冷,面色苍白,两目失神,心慌欲脱,恶寒蜷卧。
次症:咳嗽,胸痛,或见大便自遗,语声低怯,但神清。
舌脉:舌体肥大,质紫暗,苔灰白滑润;脉沉微细数,似有似无。
具备主症①、②、③三项,或①、③两项,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确诊为阳气暴脱证。若见主症①、②两项,或见主症①兼见次症及舌象,脉细数者,应视为阳气将脱的先兆。
4、“阳虚”感冒中医如何治疗?
【出处】《医方类聚》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 防风 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5、我的经验方
加减玉屏风汤:黄芪30 克、白术20、防风12克;
【加减】 ①气虚加党参30克(或西洋参10克) ; ②肢冷加熟附子10克 桂枝10克;③头痛加白芷12克 川芎12克;④血压低加党参30克 黄精20克 ;⑤血虚加当归12克 ;炒白芍12克;过敏性鼻炎加苍耳子12克、辛荑花12克 细辛6克;
6、我用“玉屏风汤”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玉屏风散的意思的给体质虚弱者加了一面“挡风(风邪)墙”。体弱者预防感冒的“屏风”
  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先服汤剂,后服散剂。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玉屏风散取名十分贴切形象,“玉”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散”表示该药为散剂,就是将药物研磨成粉后均匀混合而成。“玉屏风散”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的体内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玉屏风散是由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等药物组成。黄芪是补气固表的良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止汗等功效,白术健脾补气,用于脾虚自汗等症。防风能祛风解表,适用于外感风邪,浮小麦能收敛止汗,由以上这些中药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幼儿、营养不良及慢性病人表虚的感冒。亦可与其它治疗感冒药配伍合用,治疗表虚感冒所引起的身懒、气虚、自汗咳嗽、心悸、疲乏无力等症。
  只有三味药物,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7、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
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四肢发凉、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8、如何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20克 白术20克防风10克,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9、怎样使用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主要是用来治疗表虚感冒的。在临床上,当一些年老、体弱的人或患有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长期患病而使机体过度衰弱的人,患有感冒时应用的,这种感冒常属表虚(阳虚)感冒。此时,若服用一般治疗感冒的药物如葱豉汤、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治疗,常不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如果改服玉屏风散就会药到病除。
例方:黄芪30 克、党参30克 、白术20、防风12克 、熟附子10克 、桂枝10克 、炒白芍12克;甘草6克。(附子用开水先煎40分钟,后下其他药)
水煎服,连服五剂。后改为散剂,可常服用。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会感觉很累,然后很容易的就会感冒,怎么办
我会感觉很累,然后很容易的就会感冒,怎么办
病情描述:
总是会很容易的感觉到累,然后就是会容易感冒,这是怎么回事啊啊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1086条
医生建议:你这个情况应该是导致的,可以冲洗三九感冒颗粒的,另外吃些润喉的食物的,可以喝些冰糖雪梨来的,多喝些水的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以多运动下的。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陈必勒&副主任医师云南省中医院老年科
肖泓&主任医师云南省中医院肺病科
刘淼&主治医师河北省中医院中医科
李佳&主治医师河北省中医院康复医学科
严汉华&副主任医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小儿科
林燕&副主任医师河北省中医院小儿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内科热门问答
内科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山地岗感冒颗粒】
【反复感冒】
用于外科手术时预防出...
健客价:¥42.00
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
健客价:¥3.80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
健客价:¥18.00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
健客价:¥45.00
硬皮病,急性白血病、...
健客价:¥5.50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
健客价:¥15.00
膀胱炎,淋病,中耳炎...
健客价:¥10.00
本品为内科感冒类、骨...
健客价:¥4.30
膀胱炎,淋病,中耳炎...
健客价:¥11.00
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
健客价:¥9.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冒后人感疲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