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未端有口腔溃疡严重怎么办不严重呢

肠镜检查是回肠未端溃疡。以吃药20天。请...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肠镜检查是回肠未端溃疡。以吃药20天。请...
来自:云南省 昭通 浏览 511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981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您好!回肠末端溃疡是会引起腹泻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于治疗该病是对症的,不管是什么药都是有副作用的,“是药三分毒”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两种药的不良反应较小,不用担心。可以空腹吃。吃药时间要看您本身恢复的情况而定,因个人体质不同,疾病恢复的时间长短和服药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没有确定的时间。祝健康!
TA帮助了2719人
热门关键词
您可能还关注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曹倩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无症状个体中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自然病程及其临床意
引言: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无症状(或者轻微类似IBS症状)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患者前来就诊,通过网络查询患者往往很担心自己有克罗恩可能,因此辗转求医。很多临床医生也很困惑对这类患者的诊断和处置。经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毛仁博士推荐,我阅读了一篇颇有意义的文章,觉得对我们的临床很有帮助,故让我的研究生翻译好给大家共享,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一些启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曹倩无症状个体中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自然病程及其临床意义原文出处:Gastrointest&Endosc.&):1226-32.&Isolated&terminal&ileal&ulcerations&in&asymptomatic&individuals:&natural&course&and&clinical&significance.Chang&HS1,&Lee&D,&Kim&JC,&Song&HK,&Lee&HJ,&Chung&EJ,&Kim&TH,&Park&HW,&Byeon&JS,&Yang&SK,&Choe&JW.翻译:&张瑜&&审校&&曹倩背景:尽管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ITIUs)在结肠镜的检查中不定期地被发现,它们的临床病程特点及治疗指南尚不明确。目的:在无症状个体中评估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临床病程特点和临床意义。实验设计: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设置: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及其干预措施:所有在07.12期间做过结肠镜检查并被诊断为回肠末端孤立溃疡的患者,排除有结直肠症状的,服用过NSAIDS类药物的,有结直肠手术史的,合并有口腔或生殖道溃疡的,合并有回盲瓣或者结肠溃疡的患者。主要测量指标:分析纳入患者的结肠镜表现和疾病的临床病程特点。结果:在148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93位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9个月)。在这93位患者中,62位患者在随访肠镜中发现回肠末端的孤立性溃疡消失,其中60位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而其中2位服用了抗结核的药物。在余下的31位患者中,随访肠镜仍然可以看到溃疡,其中只有1位患者最后发展成了典型的克罗恩病,另外30位患者中,22位患者的病灶未见显著变化,6位患者部分改善,2位患者在内镜下表现有变化。不足: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结论:大部分在无症状个体中偶然发现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不需要任何治疗可自行缓解,即使这些病灶在随访中持续不消失,这些病灶进展或者引起任何症状是不常见的。(&Gastrointest&Endosc&6-32.)在结肠镜检查中,插镜至回肠末端并观察是经常进行的。此时,一些无症状个体可能会在回肠末端发现口疮样的病灶或小溃疡,而在结肠或回盲瓣并没有其他合并的病灶。然而,这些病变的临床过程和处理的指南仍然不明确。因此,我们分析了有无症状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患者的结肠镜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程,来确定这些病变的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从07.12期间在峨山医学中心(韩国首尔一家综合性大学的附属医院)做过肠镜并被诊断为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这项研究协议被我们机构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所批准。&&&&通过计算机化的诊断代码,我们确定了所有在我院健康促进中心和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并怀疑有回肠末端溃疡的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肠末端溃疡被定义为在末端回肠的确切的黏膜破损。单纯的黏膜瘀点瘀斑或者没有黏膜破损的充血性病灶并不被包括在内。受试者有如下情况之一的也被排除:(1)有结直肠症状的,包括腹痛,腹泻或者体重减轻;(2)在研究开始前6个月内有阿司匹林或者其他NSAIDS药物服用史;(3)结直肠肿瘤史或者结直肠手术史;(4)合并口腔或者生殖道溃疡;或者(5)合并回盲瓣或结肠的溃疡。医疗记录,包括结肠镜,组织学,和小肠进一步检查。所有患者用聚乙二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所有的结肠镜检查是由消化科的工作人员借助标准的肠镜操作的。最初结肠镜照片是由两位对患者的临床病情特点不了解的本文作者(S.-KY和J.-WC)进行分析。由于本研究的回顾性设计的局限性,很难准确地评价结肠镜发现。两位作者独立估计每个溃疡的大小,基于在结肠镜照片最大的溃疡的最大直径。根据溃疡的直径将患者分为直径&5mm& span=&&&和&=5mm两组。同时,按溃疡的数目分为1个溃疡的和&=2个溃疡的两组,这方法被用于多病灶溃疡精确计数困难的时候。组织学载玻片由熟悉炎症性肠道疾病病理结果的胃肠病理学家准备和阅读。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由SPSS软件完成(12.0版;&SPSS,芝加哥,伊利诺伊州,美国)。结果在适当的时候被表示为比例或均数,并通过卡方检验比较。P&0.05& span=&&&被认为是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研究人群:在研究期间,89,759位患者在我院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其中健康促进中心26,735位和消化内镜中心63,024位。其中有245位患者符合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内镜学诊断代码;这245位患者中,148位最终被纳入研究,而余下97位患者因满足排除标准而被排除。在最终被纳入研究的148位患者中,有93位患者随访资料包括内镜随访和临床病程完整,而55位患者在第一次诊断后并没有能够完成随访(图1)。临床特点:被纳入研究的148位患者中,118位患者为男性,30位患者为女性,平均年龄48.8岁(21-78岁)。肠镜检查的原因包括结直肠癌的筛查(117位,79.1%),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的监测(26位,17.6%),癌胚抗原升高的评估(3位,2.0%)和影像学的异常发现(2位,1.4%)。在这些患者中,142位患者检测了血常规和生化,没有一位患者有白细胞升高(0/142),2位患者有贫血(2/142,&1.4%),在120位检测了C反应蛋白的患者中,仅发现3例增高(2.5%)。在被随访和没被随访患者中,患者性别,年龄,结肠镜检查指征抑或实验室检查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数据没有展示)。肠镜特点:大部分溃疡周围包绕着正常黏膜,再生上皮或者水肿的黏膜,表面被覆稀薄或模糊的分泌物(图2)。在127位患者中(85.8%)溃疡的最大估算直径&5mm& span=&&&,19位患者(12.8%)的溃疡最大直径为5-10mm之间,2位患者(1.4%)的溃疡最大直径&10mm。溃疡的数目在1-20个之间不等,约有60.8%(90/148)的患者有&=2个溃疡病灶,没有一位患者的溃疡有融合或者合并有肠腔狭窄。在完成随访和未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溃疡最大直径&5mm& span=&&&的患者的比例(84.9%和87.3%;P=0.70)和单个溃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37.6%和41.8%;P=0.61)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组织学特点:在纳入研究的148位患者中,145位患者为了进一步组织学评估接受了回肠末端溃疡的活检。在这145位活检病人中,只有一位患者有明显的组织学的异常,这位患者最终被证明患有肠结核。其他患者的组织学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包括黏膜水肿,浅表溃疡,糜烂,局部隐窝炎,以及急慢性炎症细胞聚集等表现。其中并没有看到基底浆细胞增多或隐窝结构的扭曲。临床过程和预后:我们对93位最终完成随访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病程和随访的结肠镜发现(图3)进行了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9.9个月(3-75个月不等),平均肠镜随访次数为1.8次(1-4次不等)。肠镜平均间隔为17.1个月(3-75个月不等)。在所有完成随访的93位患者中,有62位患者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在随访的肠镜中显示已经消失。在这62位患者中,平均的随访时间为20.0个月(3-95个月不等),到第一次发现溃疡内镜下缓解所行的平均肠镜次数为1.2次(1-4次不等)。两位患者基于或组织学明确发现肉芽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证据被诊断为肠结核,均在接受了抗结核治疗后在随访肠镜中表现为溃疡消失(图4)。其余的60位患者的回肠末端溃疡未接受任何治疗,在随访的肠镜中表现为溃疡消失。在这60位患者中,有23位在第一次随访肠镜表现为溃疡消失后仍继续随访肠镜(平均间隔42.4个月,平均随访肠镜次数1.4次)。在这23位溃疡消失后继续随访的病人中,20位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复发,而在余下的3位患者中,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复发,但在随后的肠镜随访中,又再度消失了。在随访期间,这62位患者没有一位有任何症状。在93位完成随访的患者中,有31位患者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在并没有在随访肠镜中消失。这些病人的平均随访周期是19.1个月(4-51个月),平均随访肠镜次数为1.5次。这31位患者中,有22位患者的病灶在随访肠镜中和一开始的肠镜表现相比没有明显改变,6位患者可见部分改善,2位患者内镜下表现有变化,1位患者的溃疡有加重。最后一位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复查没有任何改善,这位患者最后被诊断为克罗恩病,基于在随后复查的肠镜中发现了克罗恩病较典型的纵型溃疡(图5)。从初步诊断为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到最后确诊为典型的克罗恩病一共花了32个月。除了这位克罗恩病患者,其余的30位患者中没有一位在随访期间有任何症状或接受过任何治疗。在60位在随访肠镜中表现为溃疡自行消失的患者和31位在随访肠镜中溃疡持续存在的患者中,溃疡直径&5mm& span=&&&所占的比例没有发现有显著性差异(88.3%和80.6%;p=0.32)。然而,在60位随访肠镜溃疡自行消失的患者中,单个溃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31位未自行缓解的患者(48.3%和16.1%;p=0.003)。在60位患者中,23位发现溃疡消失后继续随访的患者和余下的未继续随访的37患者相比,溃疡直径&5mm& span=&&&的比例(91.3%和86.5%;p=0.57)和单个溃疡的比例(52.2%和45.9%;p=0.64)均无显著性差异。讨论为了评价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自然病史和临床特点,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93位肠镜发现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肠镜表现和临床病程特点。所有这93位患者均为无症状的健康个体且没有阿司匹林或其它NSAIDS药物服用史。我们发现约64.5%(60/93)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患者不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能自行缓解。尽管这93位患者中有3位患者最后被证实患有临床疾病(2位患有肠结核,1位患有克罗恩病),我们的发现仍然表明大部分(96.8%,90/93)的无症状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患者有比较良好的临床过程而没有危险的事件伴发。胶囊内镜的出现让小肠疾病在怀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中甚至无症状的健康个体中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一些胶囊内镜方面的研究报道大约有5%-17%的正常个体在胶囊内镜下发现小肠粘膜破损,也有一些研究使用相同的诊断程序却并没能在正常个体中发现样的病灶。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患病率较先前胶囊内镜报道的小肠粘膜破损的患病率低,我们的研究通过结肠镜和组织学检测而不是胶囊内镜,清晰地证明了小肠黏膜破损会在无症状健康个体中发现。回肠末端口疮样或小溃疡可能是严重疾病如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一种早期临床表现。一些口疮型克罗恩病患者最后会发展成经典的克罗恩病。这些病人经过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从一开始的口疮样病灶到最后进展为明显的克罗恩病,然而其他的病人,口疮样病灶在随访过程中自行消失或保持不变。一项最近的研究报道了克罗恩病不太可能由无症状的单独的回肠炎发展而来。在本研究中,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进展为明显的克罗恩病只在一例病人中发生(1.1%),说明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是克罗恩病的早期病灶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由于这种进展的发生常常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要精确地评估这种可能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此外,韩国人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中克罗恩病的发现率低的结论并不一定适合西方国家。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2005年韩国首尔克罗恩病的患病率为11.24/10万居民,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因此,我们推测西方国家在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患者中克罗恩病的比例将高于本研究中的数据。在能引起小肠溃疡的疾病种类中,慢性非特异性小肠多发溃疡(CNSU)也是其中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小肠多发溃疡是以慢性持续性的消化道失血和反复复发的非特异性小肠溃疡为特点的。本研究中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需要与慢性非特异性多发小肠溃疡鉴别。在慢性非特异性小肠多发溃疡的患者中,因为持续的消化道隐性出血而贫血明显,而末端回肠常常是幸免的;且在晚期患者中,溃疡发展到最后形成消化道狭窄。与此不同的是,所有纳入本研究的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患者都是没有症状的,且多数能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呈现自愈的病程;消化道狭窄在任何一个病人中都没有发现。这些发现说明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和慢性非特异性小肠多发溃疡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种类。2005年曾有一篇简要的摘要关于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回顾性分析,但此项研究尚未在经过同行评议的杂志中发表,导致研究结果的比较的困难。此外,研究人群也很不相同,在摘要中所提到的大部分病人是临床怀疑患有克罗恩病的,而我们研究中的患者都是无症状的健康人群。此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要精确地评定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在无症状个体中的患病率是不可能的。在我院健康促进中心接受肠镜检查的26,735位患者中,只有106位(0.4%)无症状个体发现存在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但我们的背景人群中可能包括了那些有症状的、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NSAIDS类药物的或者是肠镜并没有深入到回肠末端观察的人群。此外,有一部分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患者并没有被归入到ITIU的诊断代码中,仅仅因为部分内镜专家没有意识到这个诊断代码。这些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我们低估了无症状人群中确切的ITIU的患病率。第二,术语ITIU照字面意思是需要排除溃疡结肠或者回盲瓣或者小肠邻近回肠末端有存在溃疡的;然而我们尽管使用了ITIU这个术语,但是我们并没有在任何一个病人中行胶囊内镜检查排除小肠溃疡。因此,并不能排除我们将小肠靠近回肠末端部位有溃疡的患者也纳入此研究的可能性。然而我们在29位患者中行肠镜检查观察远端小肠,并没有异常发现。第三,尽管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持续存在与溃疡的多发有关,我们并没有评估其他可能的导致ITIU发展和/或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我们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可能的危险因素对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持续或进展的作用。第四,因为我们并没有任何ITIU的病因学线索,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病灶以及他们的随访结果是否在西方国家也适用。在西方国家实施的类似的研究将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尽管我们发现这些有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患者在2.5年的随访过程中有一个好的预后,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些病灶在更长时间内的演化过程。因此,目前我们并不能给出确切的评估和处理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推荐。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总结以上,我们展示了在大部分无症状个体中结肠镜检查偶然发现的ITIU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可自行缓解。即使这些病灶在随访过程中持续存在,它们迅速进展或者引起任何症状是不常见的。我们的这些发现建议:在确切的诊断之前或者确认病灶在进展之前,回肠末端孤立性溃疡的治疗是不必要的。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12
曹倩大夫的信息
曹倩大夫电话咨询
曹倩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曹倩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曹倩大夫提问
曹倩的咨询范围:
付费咨询要求:克罗恩病(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
曹倩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消化内科好评科室
消化内科分类问答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回肠末端溃疡临床诊治分析
回肠末端是小肠疾病的好发部位.小肠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而临床上对小肠疾病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所以,在结肠镜检查时,将结肠镜插入回肠末段进行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镜检查时常发现有个别患者全结肠为正常内镜表现,仅在末端回肠或回盲瓣存在孤立性溃疡、糜烂或充血,从外观看溃疡小(最大直径约1.0 cm),形态较规则,周边黏膜正常或充血水肿,病变肠段蠕动良好,触之质软,镜下为良性溃疡改变,且患者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或定位体征,找不出病因,内镜医师和临床医师仅据镜下改变无法做出准确诊断.笔者收集所在医院2005年01月-2013年02月行电子肠镜检查诊断为回肠末端或回盲瓣溃疡患者46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
解放军404医院消化科, 山东威海,2642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肠镜显示回肠末端溃疡
肠镜显示回肠末端溃疡
健康咨询描述:
以前的症状拉肚子,肠鸣,胃口不好。经过治疗后好了很多,但是现在还是有些轻微的拉肚子,大便成型,看上去有点湿,一冲水大便很容易散。之前胃口一直不怎么样好,服用了多酶片后好了很多。现在的症状就是轻微的拉肚子,还有睡觉时放屁多和一些肠鸣。这些图是我第二次肠镜和病理检查的报告。-肠镜报告结果:肠镜循腔进入回盲部,回肠末端内5CM处见2处溃疡,6MM大小,薄白苔,活检3块,质地软,回盲瓣,阑尾开口正常。所见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粘膜光滑完整。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有少许黏液。肛门处见痔疮。全结肠无肿块,溃疡。病理检查报告单:光镜所见:粘膜糜烂性炎症,可见多个淋巴滤泡。病理诊断:(回肠)糜烂性炎症。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麻烦医生帮我看看上次做的肠镜报告,做完肠镜医生又要我做了一个病理检查。一个礼拜后我去拿了肠镜和病理的结果。医生只是说是肠炎,让我继续服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就没有说其它的了(我12年11月做第一次肠镜的时候也是给我开的这个药,这药效果确实挺好,服用后效果明显好了很多,但是服用久了后没之前效果明显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第一次肠镜没有回肠末端溃疡,第二次发现有回肠末端有两处溃疡。这是不是说明我的病情较上次严重了?我现在担心的就是溃疡会不会扩散和直肠的粘膜变得更严重,还有肛门痔疮严重吗,有没有手术之外的方法可以治疗?麻烦医生给我开点药和介绍一下保养的方法,谢谢了。
图片涉及用户隐私,只有用户本人才能看到。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437称赞:18
&&&&&&病情分析:&&&&&&结合患者的症状、大便性状、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考虑是炎症性肠病中的克罗恩病&&&&&&指导意见:&&&&&&一般治疗枪挑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高营养低渣饮食,适当给予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再就是药物可以服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或者美沙拉嗪)、或者糖皮质激素,还有就是可以结合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如果有感染的话,最好加用抗生素治疗,一般这个疾病具有复发倾向,所以最好能到医院制定治疗方案,规范就诊。
疾病百科| 痔疮
挂号科室:肛肠科
温馨提示: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每次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清洗,切勿用硬纸擦拭,防止外伤,养成每次便后清洗的习惯。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的慢性疾病。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人中...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便后滴血、肛周包块、便时剧烈疼痛、结缔组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手术治疗
参考价格:14
参考价格:47
参考价格:4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敛疮。用于口腔溃疡。...
参考价格:¥14
生肌,收敛。用于口舌生疮,溃疡,咽喉红肿,皮肤溃...
参考价格:¥32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溃疡性肠炎严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