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小芳无内裤广场舞家有白鸡和黑鸡共45只,白鸡是黑鸡的4倍。问白鸡黑鸡各多少只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大全寒假天天练.doc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5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三年级数学补充练习题
1.写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都是240的算式。
2.有4束花,每束12朵。如果从每束里拿出2朵,剩下的一共有多少朵?
3.从小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红领巾公园有4条路可以走。从小华家经过学校到红领巾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4.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5.先看一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再把表填完整。
      14  23  52  71
 315  923 624
56  92  208
6.把3、2、192、128分成两组,使两组数的乘积相等。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   2
  □□ 7
8.小华和姐姐踢毽。姐姐三次一共踢18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26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多少下?
9.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
    1+2+3+4+5+6+7+8+9+0
    1×2×3×4×5×6×7×8×9×0
10.竖式里的□、△、○各代表一个数字,请你算一算各是几。
5 □ △ ○
11.41×3=123 107×3=321 照样子再想两个乘法算式,它们的积的数字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12.先看一看前四个算式的乘积有什么规律,再按照规律把后五个算式的积填在   里。再检验。
    99×1=99     99×4=396    
99×7=  
    99×2=198    99×5=     
99×8=  
    99×3=297    99×6=    
99×9=  
 13.找出数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通知公告:
&&&&&&&&&&&&
三年级奥数习题集(一&至&十一)
作者:佚名&&&&奥数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 &&&&&&&&&& &&&&&&&&
=&&& =&&&&
2251103&&&&
32000103&&&&
481410&&&&
112358&&& &&&
212471116&&& &&&
628202&&&& &&&&
11000811982188317841685158416831782188119&& &&&&&&&&&&&&&&&&&&&&&&&&&&&&&&&&&&&&&&&&&&&&&&&&&&&&&&&&&
A100&&&&&&&&&&& B200&&&&&&&&&& C300&&&&&&&&&&&& D400
2101+98+99+103+104&&&&& &&&&&&&&&&&&&&&&& &
A985+3+1+5+6&&&&&&&&&&&&& B1005+121+3+4
C995+21+4+5&&&&&&&&&&&& D10453651
500024698100
__________&
__________&&&
119999999999= 21234599100=
211 4 9 16____
225 3 22 5 19 7____ ____
318202430& & &&& 124711& &
46384105& & &&&& 2123056&
38& 8& 8& 8& 8& 8& 8& 8& 8& 8& 8&& 8=2008
3712=373& =&&&&&&& 3727=& & & =
2219=189& 3219=2889& 43219=38889
54321×9=&&&&&&&&&&&&&&&&&&&&&&&&& =
52589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4096______ ______
7=45==_____ =_____
&&&&& 398+47&&&&& 835-399&&&&& 1+2+3+4+5+6+7+8+9+10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2& 2& 2& 2 = 0&&& 2& 2& 2& 2& 2 = 1&&&& 2& 2& 2& 2& 2 = 2
2& 2& 2& 2& 2 = 3&&& 2& 2& 2& 2& 2 = 4&&&& 2& 2& 2& 2& 2 = 5
2& 2& 2& 2& 2 = 6&&& 2& 2& 2& 2& 2 = 7&&&& 2& 2& 2& 2& 2 = 8
2& 2& 2& 2& 2 = 9&&& 2& 2& 2& 2& 2 = 10&&& 2& 2& 2& 2& 2 = 11.
7231441211
885330420480
163232141998
1732702017?
________& ___________
&&&&&&&&&&&&&&&&&&&&&&&&&&&&&&&&&&&&&&&&&&&&&&&&&&&&&&&&&&&&&&&&&&&&&&&&&&&&&&&&&&&&&&&&&&&&&&&&&&&&&&&&&&&&&&&&&&&&&&&&&&&&&&&&&&&&&&&&&&&&&&&&&&&&&&&&&&&&&&&&&&&&&&&&&&&&&&&&&&&&&&&&&&&&&&&&&&&&&&&&&&&&&&&&&&&&&&&&&&&&&&&&&&&&&&&&&&&&&&
11453&&&&&&&&&&&&&
-5--97-99=&&&&&&&&& 1371255820=
185038300600
&&&&&&&&&&&&&&&&&&
140320(&&&& )
27612(&&&&& )
3653(&&&&& )
423490(&&&& )
53040(&&& )(&&&&& )
61232(&&&&& )
71025(&&&&& )
833399(&&&&& )
&&& (1) &&&&&&&&& (2)
&&&&&&&&&&
&&&&&&&&&&
13 230020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23423453467
=&&&&&&&& =&&&&&&&& =
2 1135791113151719212325
223200720082320062007=
5& 4& 3& 2& 1 = 2&&&&&& 5& 4& 3& 2& 1 = 2&&& 5& 4& 3& 2& 1 = 2&&&&&&&&&&&& 5& 4& 3& 2& 1 = 2&&&&&&& 5& 4& 3& 2& 1 = 2&&&& 5& 4& 3& 2& 1 = 2
6200711200811&&&&
812246&&&&
143120&&&&&
1511756&&&&&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
112358&&&&& && 725232&&&& &&&&&
25681220&&&& && 792693594&&&& &&&&&
5&&& 5&&& 5&& 5&& 5=10 &&&&&&& 5&& 5&& 5&& 5&& 5=11
51843& &&&&&&& &&&&&&
66815&&&&&&&
756&&&&&&&&
850321&&&&&&& 54&&&&&
9504&&&&&& &&&&&&&
103832&&&&&&& &&&&&&&
11846&&&&&&&& &&&
12400100&&&& &&&&
151624736 &&&&&&&
162856&&&&&&& &&&
173217&&&&&&
18452830&&& &&& &&&
193609&&&&&&&&
2151230(&&&& )
22967&&&&&&&
&&&&&&& 5&&&&&&&&&&&&&&&&&&&&&&&&&&&&&& 15&&&&&&&&&&&&&&&&&&&&&&&&&&&&&&&&&&&&&&&&&&&&&&&&&&&&&&&&&&&&&&&&&& 24
&&&&&&&&&&&&&&&&&&&&&&&&&&&&&&&&&&&&&&&&&&&&&&&&&&&&&&&&&&&&&&&&&&&&&&&&&&&&&&&&&&&&&&&&&&&&&&&&&&&&&&&&& 6&&&&&&&&&&&&& 35
&&&&&&&&&&&&&&&&&&&&& &25&&&&&&&&&&&&&&&&&&&&&&&&&&&&&&&&&&&&&&&&&&&&&&&&&&&&&&&&&&&&&&&&&&&&&&&&&&&&&&&&&&&&&&&&&&&&&&&&&&&&&&&&&&&&&&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333(1003&&&&&
245&&&& &&&&&
18450495&&&& &&&&&
20993994995996997998999
21323721510730&&&&&&&&&
22.69521230&&&&
2515122018&&&&&&
261332443554&&&&&
三年级数学竞赛(九)
一、填空(20分)
1、饲养组养白兔48只,黑兔26只,养的灰兔比白兔和黑兔的总数多15只,饲养组养灰兔(  )只。
2、国庆节在厂门口挂彩灯,从头到尾一共挂了100只,每两只彩灯之间都相距2分米,问厂门宽(  )分米。
3、有人问王老师今年多少岁,他说:“把我的年龄加上5,减去3,乘以4,除以5,是24岁。”问王老师今年(  )岁。
4、学校开运动会,三年级有86人报名参加单项比赛,其他年级参加单项比赛的人数是三年级的4倍少5人。全校参加单项比赛的有(  )人。  
5、甲筐有桃30千克,乙筐里装的杏,如果从乙筐里取出12千克杏,桃就比杏子多10千克,问乙筐里原来有杏(  )千克。
6、某小学共有学生998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238人,这个小学男生(  )人,女生(  )人。
7、小熊抱着一堆玩具丢掉的比抱着的多4个,走在路上又丢掉2个,这时丢掉的是抱着的3倍,问这堆玩具有(  )个。
8、甲、乙、丙三个数的的平均数是150,已知甲数是48,乙数与丙数相同。乙数是(  )。
9、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做作业请举手,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数作业都做完的有(  )人。
10、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 )面。
二、解决问题(80分)
1、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还有多少千克?空桶重多少?
2、一个长方形花圃周长84米,在它的周围每隔1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
3、小华用压岁钱的一半买了一只新书包,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几本连环画,又用余下的一半买了一个铅笔盒,还剩4元,小华的压岁钱一共有多少元?
4、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装运大米和面粉,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在装上55袋面粉后,还能装多少袋大米?
5、小华、小林、小黄三人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总和为289分,已知小华比小林多8分。小林比小黄少8分,三个人各得多少分?
6、弟弟有钱元10元,哥哥要给弟弟多少元,弟弟的钱才比哥哥多2倍?
7、商店有数量相等的红、白围巾,红围巾卖出16条,白围巾卖出42条以后,红围巾余下的条数是白围巾的3倍,两种围巾原来各有多少条?
8、三(1)班原有男生20人,他们的体重平均为39千克,后来又有两个男同学插班,这两个男同学的体重分别是42千克、16千克。求现在这个班的男生体重平均是多少千克?
9、哥哥的漫画书是弟弟的5倍,每人再得到18本漫画书后,哥哥的漫画书是弟弟的2倍,问:哥哥原有多少本漫画书?
10、学校里共有12间宿舍,可以住80人大宿舍住8人,中宿舍住7人,小宿舍住5人,问:中宿舍和小宿舍共有多少间?
11、5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某班同学和了161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喝剩下来的空瓶换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汽水多少瓶?
12、某次考试,晨晨等7人的平均分是78分,其中最高97分,最低64分,晨晨得88分,其余4人中有3人分数相同,分数各个相同的5人平均分是80分,冬冬与别人的得分都不同,冬冬得了多少分?
13、 三年级有164名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共有28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是音乐小组的2倍,如果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兴趣小组,最多只能参加两项兴趣小组活动,那么参加两项至少有多少人?
14、 王冬有存款50元,张华有存款30元,张华想赶上王冬。王冬每月存5元,张华每月存9元,几个月后才能赶上王冬?
15、哥哥5年前的年龄和妹妹3年后的年龄相等,当哥哥几岁时,正好是妹妹年龄的3倍?
16、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如果把个位和百位数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的3倍少39。则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竞赛(十)
一、填空:(40分)
1、一个十位数,它的个位的数字是9,百位上的数字是5,并且每个相邻数位上的数字和都是16,这个十位数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 )。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向左移动两位所得的两数之差为53.946,则原来的小数是(&&& )。
3、有一个一位小数把它的小数点去掉以后,再减去原数,差是17.2,这个一位小数是(&&& )。
4、八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大的两数和比最小的数大998,那么最小的数是(&& )。
5、由1、2、3、4、5五个数字组成的五位数共有120个,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起来,第71个数是(&&& )。
6、已知某月中,星期三的天数比星期四天数多,星期一的天数比星期二的天数少,那么这个月的21号是星期(&&& )。
7、如果a-b=10.5 a+a+a-b-b=36 则a+b=(&&&& )
8、有一群鸡和兔,腿的总数是头的总数的2倍还多18,兔有( & )只。
9、10元买4角、8角、1元的画片共15张,那最多可买1元的画片(&&& )张。
10、两个苹果重量相当于4个梨,1个梨的重量相当于5个樱桃,一个樱桃重20克,一个苹果重(&&&&& )克。
11、两个带小数相乘,乘积四舍五入以后是22.5,已知这两个数都是只有一位小数,且个位数字都是4,这两个带小数的和是(&&&& )。
12、五位少年的年龄互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比年龄最少的大6岁,已知他们的年龄是8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少年为(&&&& )岁。
13、把5件相同的礼物分给3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种。
14、把7个长为4宽为3的小长方形不重叠的拼成一 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小是(&&& )。
15、小张用180元买了一件大衣,一双鞋和一顶帽子,其中大衣比鞋子贵130元,大衣和鞋一共比帽子贵160元,大衣的单价是(&&&& )元。
16、甲每小时跑15千米,乙每小时跑12千米,乙比甲多跑了10分钟,结果比甲少跑1千米。乙跑了(&&& )千米。
17、张老师用52元买了红、蓝铅笔若干支,蓝铅笔比红铅笔多30支,已知红铅笔每支6角,蓝铅笔每支8角,张老师共买了(&&&& )支铅笔。
18、小明的糖果是小王的一半,小王的是小李的一半,小李的是小张的12倍,现在小明有6粒糖果,小张和小李共有(&&&& )粒糖果。
19、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50个,要比原计划晚8天完成,如果每天做60个,就可以提前5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 ) 个。
20、王大力在甲公司打工,几个月后又在乙公司兼职,甲公司每月付给他工资500元,乙公司每月付给他工资420元,年终王大发从两家公司共拿工资9440元,他在甲公司打工(&&&& )个月,在乙公司兼职(&&&& )个月。
二、解决问题(60分)
1、今年10月1日是星期二,9月日10是星期几?
2、小华比小兵多12本书,小华给小兵4本后,小华还比小兵多几本?
3、今年小明5岁,爸爸29岁 , 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
4、小红家有一对兔子,每3个月生一对新的小兔子,新小兔子在下一次又会生新的小兔子,这样一年(按生4次算)他家有几只小兔?
5、有一段木头锯4段要15分钟,如果锯成8段要几分钟?
6、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23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有35人,两种小组都参加的有10人,都不参加的有2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7、有一群猴子,第一次走掉一半多2只,第二次走掉剩下的一半多2只,这时还有16只,问:原来有几只?
8、把一根50米的木头锯成10段,锯第一次要用2分钟,锯第二次要3分钟,第三次要用4分钟,……这样锯完要几分钟?
9、有红、蓝、黄三种珠,按红5个蓝4个黄3个这样排列,问:第50个珠是什么颜色?如果一共有80颗珠,红珠子共有几个?
10、鸡和鸭共有28只,鸡是鸭的3倍少4只,鸭有多少只?
11、三(1)班有男同学32人,是女同学的4倍, ?(补上问题,使它成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再计算。) (1)问题:&&&&&&&&&&&&&&&&&&&&&&&&&& (2)问题:
算式:&&&&&&&&&&&&&&&&&&&&&&&&&&&&&& 算式 :
12、果园里有条树48 棵, ,梨树有多少棵?(补上条件,成为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1)条件:&&&&&&&&&&&&&&&&&&&&&&& (2)条件:
算式:&&&&&&&&&&&&&&&&&&&&&&&&&&&& 算式:
三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十一)&&&&&&&&&&&&&&&&&&&&&&&       班级姓名
一、填空。(共分。)、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倍,这个两位数是(&&&&)。
、一幢十七层楼,每层楼梯有级,小丁从楼到楼,共走(&)级。
、某个学生用计算器做题时,在最后一步应除以,错误的乘以了,因此得出的错误得数,正确答数应是(&&)。
、找规律填数。 ,,,,,,(& ),(&)。、在图算式中,努+力+勤+奋=(&&)。聪明勤奋努力    力
优优优优优优
图&&&&&&&&&&&&&& 图  、图中有(&&)个长方形。、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而减数是差的倍,差是(&&)。、抽屉里有支红铅笔和支蓝色铅笔,如果闭着眼睛摸,要保证至少有一支蓝铅笔,一次必须拿出(&&&)。、=,要使中的数最小,中的数是(&&&)。
、挂钟几点敲几下,钟敲点用秒,敲点用(&)秒。
、马老师上班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一共花分钟;往返都坐车,只需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分钟。
、现有克、克、克砝码各一个,那么在天平称上能称出(&)种不同的物体。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共分。)、两个数的差一定,被减数增加几,减数反而减少几。(&)。、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再与原数相加的和等于原数的倍。(&)、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要在四个角上都栽棵树,如果每边栽棵,边一共栽棵。(&&)、第一小组有人,喜欢唱歌的有人,喜欢画画的有人,都不喜欢的有人。两样都喜欢的有人。(&&)、一块蛋糕切刀最多能切成小块。(&)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分。)、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这一排同学有()人。  A.&&&&&&& B.&& C.、张白纸的厚度为毫米,那么(&&)张白纸的厚度是毫米。  A.B.&C.
、绳子对折三次以后长则这根绳子的长是&&)。&A.&&&B.&C.、一种水草,每天长倍,天长满整个池塘的水面,长到池面一半时是第(&&&&)天。A.&&&&& B.&& &&C.5、三只猫小时捕鼠只,按这样计算,要在小时,捉到只老鼠,应派()只小猫。A.B.C.D.四、解决问题。(共分)
1、哥哥有本书,弟弟有本书,弟弟给哥哥多少本后,哥哥的书是弟弟的倍?
、当儿子岁时,爸爸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倍,儿子几岁?
、同学们做操,小红站在左起第个,右起第个;从前边数是第行,从后边数是第行。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做操的同学一共是多少人?
【】【】【】【】【】
上一篇奥数: 下一篇奥数:
3036722591658555128577110431109510451当前位置: >>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第 13 讲一、知识要点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的现象,如:人的十二生肖,一年有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七天等等。像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 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 在研究这些简单周期问题时,我
们首先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 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小丁把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按先 2 个红的、后 1 个白的、再 3 个黑 的的规律排列(如下图),请你算一算,第 32 个珠子是什么颜色?从上图可以看出, 珠子是按 “两红一白三黑” 的规律重复排列, 6 个珠子为一周期。 即 32÷6=5(组)……2(个),32 个珠子中含有 5 个周期多 2 个,所以第 32 个珠子就是重 复 5 个周期后的第 2 个珠子,应为红色。 练习 1:1.如图,算出第 20 个图形是什么? ○△△□□□○△△□□□○△△…… 2.“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依次重复排列,第 2001 个字是什么? 3.把 38 面小三角旗按下图排列,其中有多少面白 旗? 【例题 2】2001 年 10 月 1 日是星期一,问:10 月 25 日是星期几? 【思路导航】我们知道,每星期有 7 天,也就是说以 7 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从 10 月 1 日到 10 月 25 日经过 25-1=24 天,24÷7=3(星期)……3(天),说明 24 天中包 括 3 个星期还多 3 天。所以从 10 月 1 日开始过 3 个星期,最后一天还是星期一,从这最 后一天起再过 3 天就应是星期四。 练习 2:1.2001 年 5 月 3 日是星期四,5 月 20 日是星期几? 2.2001 年 8 月 1 日是星期三,8 月 28 日是星期几? 3.2001 年 6 月 1 日是星期五,9 月 1 日是星期几? 【例题 3】100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思路导航】这道题我们只考虑积的个位数字的排列规律。1 个 3.积的个位是 3;2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9;3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7;4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1; 5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 3……可以发现,积的个位数字分别以 3、9、7、1 不断重复出 现,即每 4 个 3 积的个位数字为一周期。100÷4=25(个),因此 100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 数字是第 25 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即是 1。-1-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练习 3:1.23 个 3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2.100 个 2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3.50 个 7 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例题 4】有一列数按“……”排列,那么前 54 个数字 之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上面一列数中,从第 1 个数字开始重复出现的部分是“”,周 期数是 8。要求出这列数字的和,就要先求出这列数里共有多少组“”。 54÷8=6(组)……6(个) 因此,前 6 组数字和是(4+3+2+7+9+1+8+6)×6=240,余下 6 个数字之和是 4+3+2+7+9+1=26。所以,这列数中前 54 个数字之和是 240+26=266。 练习 4:1.一列数按“294……”排列,那么前 40 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2.有一列数按“7294……”排列,那么前 50 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3.有一列数“3165……”,请问从左起第 2 个数字到第 25 个数字之间 (含第 2 个与第 25 个数字)所有数字的和是多少? 【例题 5】小红买了一本童话书,每两页文字之间有 3 页插图,也就是说 3 页插图前 后各有 1 页文字。如果这本书有 128 页,而第 1 页是文字,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思路导航】已知这本童话书 3 页插图前后各有 1 页文字,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按“1 页文字 3 页插图“的规律重复排列的,把“1 页文字 3 页插图”看作一周期,128 页中含 有 128÷(1+3)=32 个周期,所以这本童话书共有插图 3×32=96 页。 练习 5: 1.校门口摆了一排花,每两盆菊花之间摆 3 盆月季,共摆了 112 盆花。如果第一盆花 是菊花,那么共摆了多少盆月季花? 2.同学们做早操,36 个同学排成一列,每两个女生中间是两个男生,第一个是女生, 这列队伍中男生有多少人? 3.一个圆形花辅周围长 30 米,沿周围每隔 3 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两面 黄旗。花辅周围共插了多少面黄旗?第 14 讲一、知识要点数学趣题.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带有智力测试性质的问题,如:3 个小朋友同时 唱一首歌要 3 分钟,100 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较 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 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 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二、精讲精练 【例题 1】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2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 3 小时,那么 6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 【思路导航】2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 3 小时,也就是 1 个人从学校到儿童乐 园要 3 小时;6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所用的时间与一个人所用的时间相等,所以 6 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还是用 3 小时。 练习 1:1.3 个人同时唱 3 首歌用 9 分钟,9 个人同时唱同样的 3 首歌用几分钟? 2.5 只猫 5 天能捉 5 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 100 天里捉 100 只老鼠要多少只猫? 3.6 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用 4 小时,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 3 个人从甲地到乙 地要用几小时? 【例题 2】一条毛毛早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 天能长到 20 厘米。问长 到 5 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思路导航】毛毛虫每天长大一倍,说明第二天的身长是第一天身长的 2 倍。这条毛 毛虫在第 30 天时,身长为 20 厘米,那么在第 29 天时,这条毛毛虫的身长为 20÷2=10 厘 米;在第 28 天时,这条虫的身长为 10÷2=5 厘米。 练习 2: 1.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 10 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问睡 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 天能长到 36 厘米。问长到 9 厘米 时要用几天? 3.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5 天能长到 4 厘米。问要长到 32 厘 米共要多少天? 【例题 3】小猫要把 15 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 4 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 鱼? 【思路导航】小猫要把 15 条鱼分成数量各不相等的 4 堆,要让最多的一堆中小鱼条 数尽量多,那么其余三堆小鱼的条数就要尽量少。所以,小猫可以在第一堆中放 1 条,在 第二堆中放 2 条鱼,在第三堆中放 3 条鱼,这样第四堆就可放: 15-(1+2+3)=9(条)。 练习 3: 1.小明要把 20 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 5 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颗珠子? 2.老师为共有 18 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 5 队,问最多的一队最 多可排几人? 3.兔妈妈拿来 1 盘萝卜共 25 个,分给 4 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都不同。 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至多分得几个?-3-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例题 4】把 100 只桃子分装在 7 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装的桃子的只数都带有 6 字。想一想,该怎样分? 【思路导航】因为 6×6=36 只,这样就可以在每个篮子里装 6 只桃,共装 6 个篮子, 还有一个篮子里装 100-36=64 只桃。64 这个数,正好也含有数字 6,符号题目要求。 练习 4: 1.把 100 个鸡蛋分装在 6 个盒里, 要求每个盒里装的鸡蛋的数目都带有 6 字, 想想看, 应该怎样分? 2.有人认为 8 是个吉祥数字,他们得到的东西的数量都要含有数字 8。现在有 200 块 糖要分给一些人,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吉祥的分糖方案。 3.7 只箱子分别放有 1 只、2 只、4 只、8 只、16 只、32 只、64 只苹果,现在要从这 7 只箱子里取出 87 只苹果, 但每只箱子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 要么不取。 你看该怎么取? 【例题 5】舒舒和思思到书店去买书,两人都想买《动脑筋》这本书,但钱都不够。 舒舒缺 2 元 8 角, 思思缺 1 分钱, 用两个人合起来的儿买一本, 仍然不够。 这本书多少钱? 【思路导航】思思买这本书缺 1 分钱,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书仍然不够,这说明 舒舒根本没有钱,所以这本书的价钱是 2 元 8 角。 练习 5: 1.小华和娟娟到商店买文具盒,两人看中同一个文具盒,但钱都不够。小华缺 9 元 4 角,娟娟缺 1 分,两人合起来买一个仍然不够。这个文具盒多少钱? 2.李华和张洁到商店买同一种练本, 但发现钱都没带够, 李华缺 6 角, 张洁缺 2 分钱, 但两人合起来买一本仍不够。这种本子一本多少钱? 3.王阿姨和李阿姨到商场买电视机,两人都看中同一种电视机,但王阿姨缺 600 元, 李阿姨缺 900 元,用两人带的钱合起来买这一台电视机正好。这台电视机多少钱?第 15 讲一、知识要点乘除巧算前面我们已给同学们介绍了加、减法中的巧算,大家学会了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 巧算,实际上这种凑整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乘除计算中。为了更好地凑整,同学们要 牢记以下几个计算结果:2×5=10,4×25=100,8×125=1000。 提高计算能力,除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要熟练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 巧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等,善 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你有好办法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25×17×4 (2)8×18×125 (3)8×25×4×125 (4)125×2×8×5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思路导航】(1)我们知道 25×4=100,因而我们要尽量把 25 与 4 放在一块计算, 这样比较简便。所以我们先算 25×4=100,再与 17 相乘即 100×17=1700;(2)因为 8× 125=1000, 因而我们先把 8 与 125 放在一块计算, 8×125=1000, 再乘 18: 00; (3)已知 25×4=100、125×8=1000,因此这道题我们要通过移位的方法把 25 与 4 相乘, 125 与 8 相乘,然后再把 1000 与 100 相乘,0000;(4)因为 125×8=1000, 2×5=10,因而这道题也要移一移,先计算 125×8=1000 和 2×5=10,再计算 1000× 10=10000。 练习 1: 1.计算:(1)25×23×4 2.计算:(1)5×25×2×4 3.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1)25×8 (2)16×125 (2)125×27×8 (3)2×125×8×5 (2)125×4×8×25 125×16 (3)16×25×25 (4)125×32×25【例题 2】你有好办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思路导航】(1)已知 25×4=100,因为 8=2×4,所以我们可以把 25×8 转化为 25 ×4×2.然后先算 25×4=100,再算出 100×2=200。(2)125×8=×2.因而我 们可以把 16×125 转化为 2×(8×125),然后算出 8×125=1000,再乘 2 得到 2000; (3) 因为 25×4×100,16=4×4,这样可以将两个 4 分别与两个 25 相乘,所以原式就转化为(4 ×25)×(4×25),再分别计算,得到结果 100×100=10000;(4)因为 125×8=1000, 25×4=100,我们又发现 32=4×8,所以可将 4 和 8 分别与 25、125 相乘,得到(125×8) ×(25×4),再分别算出结果为 0000。 练习 2: 1.(1)25×12 2.(1)125×16×5 3.(1)125×64×25 (1)82×88 (2)125×32 (2)25×8×5 (2)32×25×25 (2)51×59 (3)48×125【例题 3】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结果吗?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被乘数和乘数十 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数字和是 10,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将首位数字加 1 再乘首位数 字,得数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将两个末位数字相乘,得数作为积的末位两个数字,如果 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要在前面被一个 0。(1)82×88 先用首位数字加 1 再乘首 位数字,即(8+1)×8=72 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两个末位数字相乘 2×8=16 作为积 的末位两个数字,所以 82×88=7216;(2)51×59 先用首位数字加 1 乘首位数字,即(5 +1)×5=30 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两个末位数字相乘 1×9=9,它们的积是一位数, 要前 9 前面被一个 0,作为积的末两个数字,所以,51×59=3009。 练习 3: 1.(1)72×78 (2)45×45-5-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2.(1)81×89 3.(1)42×48 【例题 4】简便运算: (1)130÷5(2)91×99 (2)61×69 (2)4200÷25 (3)3【思路导航】这里可以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 数(0 除外),商不变,因而:(1)130÷5 可将 130 和 5 同时乘 2.使除除变为 10,然后 再用 260÷10=26;(2)4200÷25 可以将 4200 和 25 同时乘 4,使除数变为 100,然后再 用 18;(3)3 可以将 34000 和 125 同时乘 8,使除数变为 1000, 然后再用 00=272。 练习 4: 1.你能迅速算出结果吗?(1)170÷5 2.计算:(1).你有好办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3 【例题 5】计算:31×25 【思路导航】题中 31 不能被 4 整除,但 31 可拆成 4×7+3.这样就得到(4×7+3) ×25,或者把 25 看作 100÷4 也可求出得数。 (1)31×25 =(4×7+3)×25 =(4×7+3)×25 = 4×7×25+3×25 = 775 (2)31×25 = 31×(100÷4)= 31×100÷4 = 775 练习 5: 计算:(1)29×25 (4)322×25 一、知识要点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它需要我们小朋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好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题意,掌握数量关系, 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的问题;也可以从 问题出发,找到必须的两个条件。在实际解答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灵活 运用这两种方法。有时,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就更容易了。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学校里有排球 24 只, 足球的只数比排球 的 2 倍少 5 只,学校有排球、足球共多少只?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2)17×25 (5)2561×25 (3)221×25 (6)3753×25 (2)7 (3)4 (2)3270÷5 (3)2340÷5 (3)5600÷25 (2)3600÷25第 16 讲应用题(一)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从上图可以看出,把 24 只排球看作 1 倍数,足球的只数比这样的 2 倍还少 5 只,用 24×2-5=43(只)可以求出足球的只数,再用 43+24=67 只可以求出两种球的总只数。 练习 1:1.小红每分钟跳绳 25 下,小军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红的 3 倍少 16 下,小军 每分钟比小红多跳几下? 2.王奶奶家养鸡 12 只,养鹅的只数比鸡的只数的 4 倍还多 7 只。王奶奶家共养鸡、 鹅多少只? 3.少先队员种柳树 30 棵, 种的杨树的棵数比柳树棵数的 3 倍多 14 棵。少先队员种的 杨树、柳树共多少棵? 【例题 2】人民广场花圃中有 180 盆郁金香,比月季花盆数的 3 倍少 15 盆。月季花 有多少盆? 【思路导航】从上图可以看出,把月季花的盆数看作 1 倍数,郁金香的盆数是这样的 3 倍少 15 盆。如果郁金香再增 加 15 盆,就正好是月季花盆数的 3 倍。因此用(180+15) ÷3=65(盆)就可求出月季花的盆数。 练习 2:1.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 1000 元,比小明母亲每月工资的 2 倍少 200 元。小 明母亲每月工资多少元? 2.饲养场养母鸭 400 只,比公鸭只数的 7 倍还多 36 只。饲养场养公鸭多少只? 3.水果店卖出 9 筐水果,平均每筐重 45 千克。卖出水果的千克数比剩下的 3 倍还多 27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水果? 【例题 3】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 13 只,白鸡比黄鸡多 12 只,白鸡的只 数正好是黑鸡的 2 倍。白鸡、黄鸡、黑鸡各多少只? 【思路导航】根据“黄鸡比黑鸡多 13 只,白鸡比 黄鸡多 12 只”,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白鸡比黑鸡多 13+12=25 只,这相当于黑鸡的 2-1=1 倍,这样也就求 出黑鸡的只数为 25÷1=25 只,黄鸡的只数是 25+13=38 只,白鸡的只数是 25×2=50 只。 练习 3:1.商店里有红、白、蓝三种围巾,其中红围巾比白围巾多 12 条,蓝围巾比 红围巾多 20 条,蓝围巾的条数正好是白围巾的 5 倍。红围巾、白围巾、蓝围巾各多少条? 2.有甲、乙、丙三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 12 只苹果,丙筐比甲筐多 15 只苹果,丙筐 苹果个数是乙筐的 4 倍。甲、乙、丙筐各有多少只苹果? 3.男女学生参加小组交流会,如果少去 1 名女生,男女生人数相等;如果少去一名男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2 倍。参加交流会的男女生各多少人? 【例题 4】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 16 页,可装订 400 本。如果 每本 20 页,可以少装订多少本?-7-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航】根据“如果每本 16 页,可装订 400 本”,可得这批纸的总页数 16× 400=6400 页; 再用总页数
本求出如果每本 20 页可装订的本数, 400-320=80 本则表示少装订的本数。 练习 4:1.水果市场要将一些水果装箱,如果每箱 10 千克,可装 30 箱。如果每箱 15 千克,可少装多少箱? 2.服装厂有一些布料加工窗帘,如果把窗帘做成 3 米长,可做 140 幅。如果每幅窗帘 做成 2 米长,则可多做多少幅? 3.同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 16 页,可装订 400 本。如果每本多装 订 9 页,则少装订多少本? 【例题 5】李师傅原计划 6 小时加工零件 480 个,实际 2 小时加工 192 个。照这样的 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思路导航】根据“实际 2 小时加工 192 个”,可以求出李师傅的实际工作效率为 192÷2=96(个/小时),再用要加工的零件总数除以实际工作效率,即 480÷96=5 小时, 求出实际完成的时间。6-5=1 小时,则表示提前完成的时间。 练习 5:1.王奶奶计划 10 小时做纸盒 400 个,实际 3 小时已加工 150 个。照这样的 效率,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 2.暑假中, 小宁 30 天共要写大字 600 个, 实际 12 天已写大字 360 个。 照这样的速度, 小宁可以提前几天写完同样多的字? 3.自行车制造厂四月份(30 天)共生产自行车 3600 辆,五月份改进技术后 9 天已生 产自行车 1350 辆。照这样的效率,可以提前几天完成四月份的任务?第 17 讲一、知识要点应用题(二).一般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变换的形式多,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但只要善于分析,善 于思考,善于抓住关键,不管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解答一般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数量关系,了解应用题中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 间的联系,找出解题方法,灵活解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一列火车早上 5 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120 千米,下午 3 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 5 时整,晚点 2 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 千米? 【思路导航】由“这列火车早上 5 时出发,计划下午 3 时到达”可知,这列火车原计 划行驶 12+3-5=10 小时,用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120 千米×计划行驶的 10 小时,便可得 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 120×10=1200 千米;火车晚点 2 小时,说明火车实际行驶了 10+ 2=12 小时,用
千米就可得到火车实际每小时行的千米数。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练习 1:1.一辆汽车早上 8 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下午 4 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 2 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早上 6 时从甲城开往乙城, 计划每小时行驶 100 千米, 下午 6 时到达乙城。 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 4 时,提前 2 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王叔叔驾驶一辆摩托车,上午 11 时从城东开到城西,计划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下 午 2 时到达城西,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 3 时,晚到 1 小时。问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多少 千米? 【例题 2】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 7 枝,小红买了 5 枝,小佳没有买。 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 8 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思路导航】 小宁和小红一共买了 7+5=12 枝铅笔, 三个人平均分, 每人应得 12÷3=4 枝,所以小佳拿出的 8 角钱就相当于 4 枝铅笔的价钱,那么每枝铅笔的价钱应是 8÷4=2 角。小佳应给小宁 2×(7-4)=6 角钱,应给小红 2×(5-4)=2 角钱。 练习 2:1.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 5 瓶,小华买了 4 瓶,阳阳没有买。到家 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 6 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给小华多少钱? 2.甲、乙、丙 3 人一起买了 6 个面包分着吃,甲、乙各拿出 3 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 钱。那么吃完后,丙应拿出 4 元 8 角钱,他应分别给甲、乙多少钱? 3.张、王、李三家合用一个炉灶,他们烧的柴同样多,张家出了 4 担柴,李家出了 5 担柴,王家因无柴付 18 元。张、李家各得多少钱? 【例题 3】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 2 杯牛奶,连瓶共重 450 克;如 果倒进去 5 杯牛奶,连瓶共重 750 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思路导航】根据题目的条件,我们可以写出两个关系式: 2 杯牛奶重量+1 个空瓶重量=450 克(1) 5 杯牛奶重量+1 个空瓶重量=750 克(2) 比较(1)、(2)两个式子,可发现用(2)-(1)可消去空瓶重量,并可得到 5- 2=3 瓶牛奶重量是 750-450=300 克,那么 1 瓶牛奶重量是 300÷3=100 克,然后可求出空 瓶重量是 450-100×2=250 克。 练习 3:1.有 12 筐苹果,它们重量相等,我们把它们装入一个大箱子里,如果装进 2 筐苹果,连箱共重量 220 千克;如果装进 5 筐苹果,连箱共重 520 千克。1 筐苹果和大箱 子各重多少千克? 2.有一个木桶向一个水缸中倒水,如果倒进 4 桶水,连缸共重 240 千克;如果倒进 7 桶水,连缸共重 390 千克。一桶水和一个水缸各重多少千克? 3.有一瓶水,向几个相同的杯子里注水,如果注满 3 杯水,连瓶重 550 克;如果注满 6 杯水,连瓶共重 250 克。一杯水多重? 【例题 4】一共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珠子 120 粒。如果把红色珠子分放在 9 个盒 子里,把黄色珠子分放在 6 个盒子里,把绿色珠子分放在 5 个盒子里,那么每个盒子里的 珠子粒数相等。三种颜色的珠子各多少粒?-9-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航】把 120 粒珠子分放到盒子里以后,每个盒子里的珠子粒数相等,那么就 可以 120÷(6+9+5)=6 粒,求出每个盒子里珠子的粒数,然后再求三种颜色的珠子各 几粒。红色珠子:6×9=54 粒;黄色珠子:6×6=36 粒;绿色珠子:6×5=30 粒。 练习 4:1.一共有苹果、梨、橘子共 105 个,如果把苹果分放到 4 个盘中,把梨分放 到 5 个盘中, 把橘子分放到 6 个盘中, 那么每个盘子的水果个数相等。 三种水果各多少个? 2.一共有白兔、灰兔、黑兔共 250 只,如果把白兔分放到 5 个笼中,把灰兔分放到 11 个笼中, 把黑兔分放到 9 个笼中, 这样每个笼中的兔子的只数相等。 三种兔子各多少只? 3.共有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 360 本,若把科技书分放到 2 个书架上,把文艺书 分放到 3 个书架上,把故事书分放到 4 个书架上,则每个书架上的本数相等。三种书各有 多少本? 【例题 5】在 6 个筐里放着同样多的鸡蛋,如果从每个筐里拿出 50 个鸡蛋,则 6 个 筐里剩下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筐里鸡蛋个数的总和。原来每个筐里有鸡蛋多少 个? 【思路导航】根据“6 个筐里剩下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 5 个筐里鸡蛋个数的总 和”,说明 6 个筐里取出的鸡蛋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6-2)=4 个筐里鸡蛋的总和,用取 出的 50×6=300 个鸡蛋除以 4 就可求出原来每个筐里的鸡蛋个数:300÷4=75 个。 练习 5:1.在 6 个纸箱中放着同样多的苹果。如果从每个纸箱里拿出 50 个苹果,则 6 个箱里剩下的苹果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 2 个箱子的苹果个数的总和。原来每个箱里有多少 个苹果? 2.某商店有 5 箱皮球,如果从每箱里取出 15 个,那么 5 个箱里剩下皮球的个数正好 等于原来 2 箱皮球的个数。原来每箱装了多少个皮球? 3.有 3 个水桶, 如果从每桶中倒出 4 千克水,那么 3 桶里剩下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原 来 1 桶的重量。原来每桶装多少千克水?第 18 讲一、知识要点数字趣谈在日常生活中,0、1、2、3、、4、5、6、7、8、9 是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数,由这 些数字构成的自然数列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动动脑筋,你就会找到答案。本周的 习题,大都是关于自然数列方面的计数问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尝试探索法和分类统 计法,相信你们能很好地掌握它。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在 10 和 4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3 的倍数? 【思路导航】由尝试法可求出答案: 3×4=123×5=153×6=183×7=213×8=24 3×9=273×10=303×11=333×12=363×13=39 练习 1: 1.在 20 和 5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6 的倍数?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2.在 15 和 7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8 的倍数? 3.两个整数之积为 144,差为 10,求这两个数。 【例题 2】在 10 和 100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3 的倍数? 【思路导航】求 10 和 100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3 的倍数,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显得很麻 烦。可以这样思考: 10÷3=3……1 说明 10 以内有 3 个数是 3 的倍数; ……1 说明 1000 以内有 333 个数是 3 的倍数。 333-3=330 说明 10――1000 之间有 330 个数是 3 的倍数。 练习 2: 1.在 1 到 100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4 的倍数? 2.在 10 到 100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7 的倍数? 3.在 100 到 1000 之间有多少个数是 3 的倍数? 【例题 3】从 1――9 九个数中选取,将 11 写成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之和,有多少种不 同的写法? 【思路导航】将 1――9 的九个自然数从小到大排成一列: 1.2.3.4,5,6,7,8,9 先看最小的 1 和最大的 9 相加之和为 10 不符合要求,但用第二小的 2 和最大的 9 相 加,和为 11 符合要求,得 11=2+9。依次做下去,可得 11=3+8,11=4+7,11=5+6。 共有 4 种不同的写法。 练习 3: 1.从 1――9 九个数中选取, 13 写成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之和, 将 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 2.将 15 分拆成不大于 9 的两个整数之和,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拆方法,请列出来。 3.将 12 分拆成 3 个不同的自然数相加之和,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拆方法? 【例题 4】2000 年 2 月的一天,有三批同学去植树,每批的人数不相等,没有一个人 单独去的,三批人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这一天的日期。想一想,这三批学生各有几人? 【思路导航】2000 年 2 月有 29 天,三批同学人数的乘积不能大于 29,我们可以先用 最小的几个数试乘(1 除外):2×3×4=24,24<29;2×3×5=30,30>29,不合题意。 所以,这三批学生的人数是 2.3.4 人。 练习 4: 1.2001 年 5 月的一天,有三批学生去参加助残活动,每批人数不相等,三批人数的 乘积正好等于这一天的日期。想一想,这三批学生最多各有多少人? 2.学校进行运动会比赛,三(2)班参加其中三项体育比赛的人数各不相同,而且这 三项参赛人数之积在 35 到 45 之间。那么三(2)班最少各有多少人参加这三项比赛?- 11 -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家有四种水果,每种水果的千克数不相等,这四种水果的千克数的乘积在 200 到 250 之间,那么这些水果最少共有多少千克? 【例题 5】一本连环画共 100 页,排页码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 排这本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铅字? 【思路导航】这道题可以分类计算: 从第 1 页到第 9 页,共 9 页,每页用 1 个铅字,共用 1×9=9 个; 从第 10 页到第 99 页,共 90 页,每页用 2 个铅字,共用 2×90=180 个; 第 100 页,只有 1 页共用 3 个铅字。 所以这本书的页码共用 9+180+3=192 个铅字。 练习 5: 1.一本书共 200 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那么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 少个铅字? 2.《宇宙历险记》这本书共 214 页,编排这本书时共用多少个数码? 3.编排《儿童漫画》的页码时共用了 51 个数码,这本书共多少页?第 19 讲一、知识要点重叠问题三(1)班准备给参加班级绘画比赛的 16 位同学和参加朗读比赛的 12 位同学每人发 一份纪念品,当中队长玲玲将 28 份纪念品发下去时,却多出 5 份,这是怎么回事?对了, 因为有 5 位同学既参加了绘画比赛,又参加了朗读比赛,所以奖品就多出了 5 份。数学中, 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重叠问题。 解答重叠问题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 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解答重叠问题的应用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有时还要画出图示,借助 图形进行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答方 法。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六一儿童节,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小张从前数起,红旗是第 8 面;从 后数起,红旗是第 10 面。这行彩旗共多少面?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前数起红旗是第 8 面,从后数起 是第 10 面,这样红旗就数了两次,重复了一次,所以这行 彩旗共有 8+10-1=17 面。 练习 1: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 4 个,从后数起排在第 7 个。这队小朋友共 有多少人?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 12 个,从右数起是第 21 个。这一 行座位有多少个?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 8 个。这一排共 有多少个同学? 【例题 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明的位置从左数起是第 4 个,从右 数起是第 3 个,从前数起是第 5 个,从后数起是第 6 个。做操的同学共有多少个?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由图可看出:小明的位 操的同学共有:6×10=60 人。 练习 2:置从左数第 4 个,右数第 3 个,说明横行有 4+3-1=6 个人;从前数第 5 个,从后数第 6 个,说明竖行有 5+6-1=10 人,所以做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 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 4 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 2 个, 从右数第 4 个;从前数第 3 个,从后数第 5 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3.三(4)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 6 个,从后数是第 5 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 3 个。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 3】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像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木板。如果这块钉在一 起的木板长 120 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 16 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等长的两块木板的一端钉起来,钉在一起的长度就是重叠部分,重叠 的部分是 16 厘米,所以这两块木板的总长度是 120+16=136 厘米,每块木板的长度是 136÷2=68 厘米。 练习 3: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 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 这段更长的纸条长 30 厘米, 中间重叠部分是 6 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 35 厘米的木板。 中间重合部分长 11 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13 -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3.两根木棍放在一起(如图),从头到尾共长 66 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 48 厘米,中 间重叠部分长 12 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例题 4】一次数学测试,全班 36 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 21 人,做对第二道 聪明题的有 18 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问两道聪明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图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 把做第一道题和做对第 二道题的人数加起来得 21+18=39 人, 39 人比全班总人数 36 多出了 这 39-36=3 人, 这多出的 3 人既在做对第一题的人数中算过, 也在做对第 二道题的人数中算过,即表示两道题都做对的人数。 练习 4: 1.三(1)班有学生 55 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 有 36 人,参加跳绳的有 38 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2.两块木板各长 75 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 130 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3.三(5)班有 42 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 21 名同学, 会下围棋的有 17 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 10 名。两种棋都会 下的有多少名? 【例题 5】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 32 人,订《阅读报》的有 30 人,两份报纸都 订的有 10 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1)班有学生多少人?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两份 10 人既被包括在订《数学报》的 32 人内,又 的 30 人内,重复算了一次,所以要算出全班 练习 5: 1.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 37 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 42 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 有 31 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两块木板各长 90 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 15 厘米,这块 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多少厘米? 3.三年级有 107 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 78 人,带水果的有 77 人,每人至少带一种。三年级既带矿 泉水又带水果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报纸都订的 10 人,这 被包括在订《阅读报》 人数,必须从 32+30=62 人中去掉被重复算过的 10 人。所以全班人数应是 62-10=52 人。第 20 讲一、知识要点简单枚举.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枚举是一种常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地,要根据问题要求,一一列举 问题解答。运用枚举法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无重复、无遗漏,因此必须有次序、有规律 地进行枚举。 运用枚举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类要全,不能造成遗 漏;二是枚举要清,要将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都列举出来。 二、精讲精练 【例题 1】从小华家到学校有 3 条路可走,从学校到文峰公园有 4 条路可走。从小华 家到文峰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思路导航】为了帮助理解题意,我们可以画出 如上示意图。 我们把小华的不同走法一一列举如下: 根据列举可知,从小明家经学校到文峰公园, 走①路有 4 种不同走法,走②路有 4 种不同走法,走 ③路也有 4 种不同走法,共有 4×3=12 种不同走法。 练习 1:1.从甲地到乙地,有 3 条公路直达,从乙地到丙地有 2 条铁路直达。从甲地 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2.新华书店有 3 种不同的英语书,4 种不同的数学读物销售。小明想买一种英语书和 一种数学读物,共有多少种不同买法? 3.明明有 2 件不同的上衣,3 条不同的裤子,4 双不同的鞋子。最多可搭配成多少种 不同的装束? 【例题 2】用红、绿、黄三种信号灯组成一种信号,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思路导航】要使信号不同,要求每一种信号颜色的顺序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信号 进行列举。可以看出,红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个位置时, 有两种不同的信号,绿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个位置时,也 有两种不同的信号,黄色信号灯排在第一个位置时,也 有两种不同的信号,因而共有 3 个 2 种不同排列方法,即 2×3=6 种。 练习 2: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涂圆圈,每个圆圈涂一种颜色,一共有多少种不同 的涂法?○○○ 2.用数字 1、2、3.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哪几个数? 3.用 2、3、5、7 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例题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2 米,如果它的长和宽 都是整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 15 -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导航】由于长方形的周长是 22 米,可知它的长与宽之和为 11 米。下面列举出 符合这个条件的各种长方形: 练习 3: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这个 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 2.把 15 个玻璃球分成数量不同的 4 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3 个自然数的乘积是 18,问由这样的 3 个数所组成的数组有多少个?如(1.2.9) 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数组中数字相同但顺序不同的算作同一数组,如(1.2.9)和(2.9, 1)是同一数组。 【例题 4】有 4 位小朋友,寒假中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 【思路导航】把 4 个小朋友分别编号:A、B、C、D,A 与其他小朋友打电话,应该打 3 次,同样 B 小朋友也应打 3 次电话,同样 C、D 应该各打 3 次电话。4 个小朋友,共打了 3×4=12 次。但题目要求两个小朋友之间只要通一次电话,那么 A 打电话给 B 时,A、B 两 人已经通过话了,所以 B 没有必要再打电话给 A,照这样计算,12 次电话中,有一半是重 复计算的,所以实际打电话的次数是 3×4÷2=6 次。 练习 4:1.6 个小队进行排球比赛,每两队比赛一场,共要进行多少次比赛? 2.有 8 位小朋友,要互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 3.小芳出席由 19 人参加的联欢会,散会后,每两人都要握一次手,他们一共握了多 少次手? 【例题 5】一条铁路,共有 10 个车站,如果每个起点站到终点站只用一种车票(中 间至少相隔 5 个车站)那么这样的车票共有多少种? , 我们可以利用列举的方法: 如果起点站是 1.那么终点站只能是 7、8、9 或 10;如果起站站是 2.那么终点站只能 是 8、9 或 10;如果起点站是 3.那么终点站只能是 9 或 10;如果起点站是 4,终点站只能 是 10;如果起点站是 5、6 时,就找不到与它至少相隔 5 站的终点站了;如果起点站是 7, 终点站只能是 1;如果起点站是 8,那么终点站是 2 或 1;如果起点站是 9,那么终点站是 3、2 或 1;如果起点站是 10,那么终点站是 4、3、2 或 1。所以,起点到终点至少相隔 5 个车站的车票有:4+3+2+1+0+0+1+2+3+4=20 种。 练习 5:1.上海、北京、天津三个城市分别设有一个飞机场,它们之间通航一共需要 多少种不同的机票? 2.一条公路上,共有 8 个站点。如果每个起点到终点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 3 个车站),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3.在长江的某一航线上共有 6 个码头,如果每个起点终点只许用一种船票(中间至少要相 隔 2 个码头),那么这样的船票共有多少种?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第31-40周)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十一周专题简析: 用假设法解题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 有些应用...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y76t7t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第 13 讲一、知识要点 周期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_学科竞赛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第1讲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全三年级)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全三年级)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第1讲 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全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第1讲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_学科竞赛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钟老师哦教育资源库 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专注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第1讲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经典例题讲解)_学科竞赛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安博京翰教育 一对一辅导专家 第1讲 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讲 寻规填数 举一反三(1-8) 一 1、8,12,16,20,24, (),()。 2、98,89,80,71,...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_学科竞赛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 第1讲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年级数学奥数培训 姓名: 第1讲一、知识要点 找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小芳三点式广场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