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检查项目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因肝硬化症状并不明显,所以肝硬化的诊断方法是许多肝病朋友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尽早诊断出肝硬化,才能及时治疗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对肝硬化的诊断方式有所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求医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诊断肝硬化。
  诊断肝硬化要做哪些检查?
  1、肝功能:例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等。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诊断肝硬化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2、肝纤四项: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检查肝纤四项对早发现、早治疗肝纤维化,避免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十分重要。
  3、影像学检查:肝、胆、脾B超探查。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4、病原学检查:包括两对半检查和HBVDNA。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标志,HBeAg和HBV-DNA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
  肝硬化的常见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
  透过胃镜检查若发现食道或胃有静脉曲张,就有可能怀疑是肝硬化引起的。
  &&&患者关注:
  2、抽血检查
  肝硬化较严重时,抽血检查有时可以透露出一些肝硬化的迹象,例如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或凝血时间延长等。
  3、腹腔镜检查
  在肝皮上穿个小洞,然后放入类似针孔摄影机一样的镜头,直接观察肝脏表面,看看有无肝硬化的情况。由于会有一点痛苦,而且检查费时,目前很少单独为诊断肝硬化而做腹腔镜检查。
  4、误诊
  肝硬化较严重时,可能导致脾脏肿大,医师误诊有可能发现肝脏触摸起来变硬,但因为肝脏躲在肋骨下方,不易单凭误诊就诊断肝硬化,仍须安排其他的检查。
  5、腹部超音波检查
  80%-90%的肝硬化都可在超音波下原形毕露,为诊断肝硬化最快速又方便的诊断工具。但慢性肝炎引起的纤维化与早期的肝硬化在超音波下可能不易区分。
  6、肝穿刺
  用针穿过皮取一点肝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是最直接而又能正确诊断肝硬化的方法,缺点是病人会有一点痛苦。
最少可输入2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京公网安备肝硬化的检查
常见检查项目
5~15元/项
20~50元/项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在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常在4.0×109/L(4000)以下,血小板多在50×109/L(50000)以下,多数病例呈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病例可为大细胞性贫血。
2、尿检查:有黄疸时尿胆红素/阳性。
3、腹水常规检查:腹水为漏出液,密度1.018以下,李氏反应阴性,细胞数100/mm3以下,蛋白定量少于25g/L。
4、肝功能试验:肝脏功能很复杂,临床检验方法很多,但还难以反映全部功能状态,各种化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1)反映蛋白代谢的试验:
①血浆蛋白测定:白蛋白可&30g/L以下,正常(40~50)g/L,球蛋白可&40g/L(正常20~30g/L),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倒置,比值一般为0.5~0.7,多小于1(正常1.3~2.5∶1)。
②絮状试验:肝硬化时血浆蛋白的异常,可使病人血清和某些试药混合时发生比正常更显著的沉淀,呈混浊或絮状物而析出,称为絮状试验阳性,γ球蛋白增加可引起阳性;白蛋白,ɑ1球蛋白及β球蛋白可抑制此反应,絮状试验主要反映炎症程度,并不反映肝细胞破坏的程度,在肝功能代偿期,絮状及试验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而在失代偿期,均不正常,其中以锌浊度试验最灵敏(正常12单位以下),脑磷脂絮状试验次之(正常 以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最不敏感(正常6单位以下),目前已很少应用。
③:肝硬化时可呈白蛋白降低(正常54%~61%),ɑ球蛋白增高(正常ɑ1 4%~6%,ɑ2 7%~9%),β球蛋白变化不大(正常10%~13%),γ球蛋白常有增高(正常17%~22%),蛋白电泳中各种蛋白成分,除免疫球蛋白外,皆由肝实质细胞合成,γ球蛋白由网状内皮细胞所合成,白蛋白明显低下,γ球蛋白明显升高,常反映慢性进行性的肝脏病变,在各种肝硬化中常有此种表现,持续性的γ球蛋白升高,而白蛋白正常,可见于代偿性肝硬化,慢性肝病进入肝硬化时可有ɑ1球蛋白减少,β球蛋白增高,常反映有胆管梗阻。
④测定:肝性脑病时,血氨可以升高,正常血氨为34~100祄ol/L。
(2)胆红素代谢试验:肝功能代偿期多不出现黄疸,失代偿期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黄疸,有活动性肝炎存在或胆管梗阻时,一分钟胆红素增高及总胆红素增高。
(3)血清酶学检查:肝硬化时,常有ALT和AST(GPT,GOT)升高,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代偿期肝硬化或不伴有活动性炎症的肝硬化可不升高。
(MAO)与胶原代谢有关,其活性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及程度,如肝内轻度纤维化,其活性大致正常,若肝内有明显的纤维形成,MAO活性升高,肝硬化约80%以上升高,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MAO亦增高,肝脏以外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进行性硬皮病,心力衰竭,肝淤血以及小儿骨组织增生,老年动脉硬化症时也可以升高,肝硬化病人纤维化形成过程已处于静止或瘢痕期,由于成纤维活力不明显,MAO可以正常。
血清(ChE):肝硬化失代偿期ChE活力常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血清白蛋白相平行,此酶反映肝脏贮备能力,若明显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4)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早期肝硬化的血浆凝血酶原多正常,而晚期活动性肝硬化和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则明显延长,若经治疗不能纠正者,提示预后欠佳。
(5)(ADA)测定:ADA是肝损害的一个良好指标,大体与ALT一致,反映肝病的残存病变较ALT为优,诸多报道证明ADA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肝纤维化时突出特征是成纤维细胞数增加及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增强,核酸代谢加速而引起ADA(核酸分解酶)活性增加,因此ADA测定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价值。
(6)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测定:近年来认为测定血清P-Ⅲ-P是目前诊断肝纤维化最好的指标,其水平与肝组织病理所见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其正常值为(0.64±0.11)U/ml。
(7)血清透明质酸(HA)测定:HA是近年受注意的较好反映肝内间质细胞合成HA增加的标志,在肝脏受损后,在严重肝纤维化时,影响门腔静脉分流,使带入肝内需清除的HA减少,更增加了血中HA浓度,HA测定反映了肝纤维化的不同环节。
(8)β羟化酶(IRβ-pH)测定:肝病慢性化时,主要先导致肝纤维化进而肝硬化,研究证明,仅存于胶原中,为胶原组成部分,并在维持胶原空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它源于脯氨酸羟化,而IRβ-pH则为胶原合成的关键酶,肝纤维化时其活性及含量均明显升高,故对诊断肝纤维化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9)色素排泄试验:
①磺溴酞钠(BSP)留滞试验:磺溴酞钠为一种染料,静脉注射5mg/kg,45min后体内潴留量应&5%,潴留量&10%为异常,肝硬化时可滞留10%以上,本试验偶可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现已废用。
②吲哚青绿(ICG):是一种色素,注入人体后迅速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由肝细胞摄取排入胆汁,不经肾排出,不参与肠肝循环,静脉注射0.5mg/kg,15min后取血测定其潴留率,正常值为(7.83±4.31)%,肝硬化时潴留率明显增高可达20%以上,本试验比BSP更敏感,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或荨麻疹等占1.68%。
(10)血清胆固醇,胆固醇酯及胆酸测定:肝硬化严重时胆固醇酯减少,代偿期或病变不重时,血清胆固醇正常或偏低,少数增高,同时空腹或餐后血清结合胆酸均高于正常值,由于肝病时胆酸代谢紊乱,肝细胞不能有效地摄取经肠肝循环而重吸收的胆酸,从而血中胆酸增高;或因门-腔分流,从小肠吸收的胆盐,一过性地溢入体循环,而使血清内结合胆酸升高,有作者认为此试验诊断肝硬化较为敏感。
(11)甲胎蛋白(AFP):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坏死和再生,从而AFP可以增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一般在300ng/ml以下,当肝功能好转后,AFP逐渐下降至正常,若继续升高,应警惕有无肝癌的可能。
(12)免疫学检查:
①肝炎抗原及抗体测定: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以及丙型,丁型肝炎抗体检测对病因诊断很重要,在我国肝硬化病人中约7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约80%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
②细胞免疫:E玫瑰花结形成率,,在肝硬化时均降低,可能因T细胞内源性功能缺陷或血清抑制因子有关。
③体液免疫:
A.免疫球蛋白:肝硬化时往往丙种球蛋白升高,尤其IgG增高明显,高球蛋白血症与肝脏受损,吞噬细胞清除能力减低,T细胞功能缺陷,B细胞功能亢进等有关。
B.非特异性自身抗体:在部分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病例出现某些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以及等。
C.免疫复合物:由于肝脏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减低,不能迅速清除免疫复合物,则肝硬化血清免疫复合物明显升高。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波检查:肝硬化时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超声显示均匀的,弥漫的密集点状回声,晚期回声增强,肝体积可能缩小,如有门静脉高压存在,则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厚。
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用此法可以确定诊断同时可了解肝硬化的组织学类型及肝细胞受损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程度,但如果取材过少,可有假阴性,目前多采用快速穿刺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安全。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可靠方法之一,可直接观察肝表面,典型者可见肝表面结节状,腹壁静脉曲张及脾大,还可以在直视下行肝穿刺取活组织检查,对于临床不能确诊的病例经此项检查可确诊,并可以发现早期病变。
4、食管X线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时,曲张静脉高出黏膜,钡药于黏膜上分布不均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时,钡药呈菊花样充盈缺损。
5、食管镜或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有无静脉曲张,并了解其曲张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通过胃镜检查静脉曲张的正确率较食管X线钡餐检查为高。
6、放射性核素扫描:用胶体198金或其他核素作肝扫描,肝硬化病人肝区可见放射性普遍稀疏,不均匀或斑点状放射减低区,用99m锝和113m铟的扫描可见脾脏大小及形态,肝硬化时,代偿期可见肝影增大,晚期肝影缩小,脾影增大。
7、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肝硬化诊断价值较小,早期呈肝大,密度低,晚期肝缩小,密度多增高,伴脾大和腹水,有人认为可用舌叶与右叶宽度比值来诊断肝硬化,二者比值&65%,肝硬化可能性极大;&6%可能性较小。
8、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术:可反映肝硬化的程度,范围和类型,对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9、经皮脾静脉造影:可观察脾静脉,门静脉及侧支静脉的影像,鉴别门静脉高系肝内抑或肝外梗阻引起,并能了解侧支循环的程度和血流方向,为分流术提供资料。
10、肝静脉导管术:可以测肝静脉压,以了解门静脉压的改变。
经典网上问答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回复医生:
咨询在线医生
更多肝硬化检查信息1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确诊肝硬化需要做哪些检查
  确诊肝硬化需要做影像学检查或生化检查,进行病因诊断,包括血尿便检查、肝脏B超、CT、核磁、肝脏穿刺以及门静脉压力测定等。
免费咨询 知名专家 快速为您解答
  戚团结:肝硬化确诊的话,一般的话需要影像学检查或生化检查,一个是要进行病因诊断,看这个病人有没有乙肝,有没有丙肝,有没有酒精肝,有没有长期用药的这些历史。  然后,这是病因的诊断。病因诊断之后通过生化检查,看肝功能情况,进行血尿便检查,看看有没有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这些,有没有贫血?  再一个就是进行影像学检查,进行肝脏的B超、CT或核磁检查,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肝脏穿刺,以及门静脉压力测定等等。
本篇文章版权归淮安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热门视频推荐
发布: 14:01
发布: 13:55
发布: 13:21
发布: 11:20
登录后才可以提问哦!
提出您的问题
描述您的健康疑问!(必须以中文开头)
请详细的描述您的问题!
请详细的描述您的问题!
如不足一周岁,请选择月或天填写年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
戚团结的相关文章
肖相如,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肖立渭长学医。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职。
程凯,男,39岁,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基础教学部教师。
王凤岐,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
绪秀敏国家高级研究员;北京东方绪缘科技开发中心主任;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专家委员。
熊苗,著名营养师,北京营养师协会 理事;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营养健康专家委员.
播放排行榜肝硬化需做六项检查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贾秋龙肝硬化早期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不过要是到晚期经常就会有以下现象:肝性脑病、脾功能亢进、癌变、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要通过肝硬化检查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肝硬化。一、肝硬化门静脉压力测定把管插入颈静脉来量出肝静脉楔入压和游离压数值,两者的差能看出门静脉压力。二、肝硬化腹腔镜检查可以通过看肝脏和体内一些器官和组织来诊断结果,也可以采集活检的方式,有些肝硬化患者不好确定是否患病,这种方式有助于检测出这种患者的肝硬化疾病。三、肝硬化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四、内镜检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有没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项数据对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是很有用的。患者要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出血的位置和引起出血的原因。五、肝硬化影像学检查这项检查包含3项检查在里面:x线检查、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ct检查。六、肝硬化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含下面几项检查:肝功能实验、血常规、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纤维化检查和腹腔积液检查。
[责任编辑:yfs001]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硬化检查哪些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