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传导阻滞系统中易产生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在何处

中医学认识房室传导阻滞
我的图书馆
中医学认识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ntrial—Ventricular Block,,凸LW)是指房室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某些部分的不应期异常延长,在冲动由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传导延迟,或部分甚全部冲动不能下传至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房至心室内末梢纤维的全部传导系统中的任何部分,以房室结、房室束、束支近端为阻滞的好发部位。阻滞呈水平型阻滞,即不包括一支阻滞而由另一支下传的单支阻滞。三分支同时发生阻滞时,可形成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束支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持久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为由器质性病变导致,前两者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其他因素引起:①工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房室传导时间延迟,但心房冲动均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指部分心房冲动不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心室漏搏;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完全阻断,全部冲动不能传人心室,心电图表现为房室分离。  中医学没有与此完全等同的病名。根据此症征候表现,可将其归之于胸痹、眩晕、心悸、怔忡、厥症等范畴。本病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心病者,胸中痛……膺背肩胛痛”。汉代的张仲景提出宣痹通阳为主的治疗方法,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其后医家提出血府逐瘀汤等治疗。现今仍广泛运用临床。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本病的发生主要在心,与脾、肾有关,常与体质虚弱、外邪入侵、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久病失治等因素有关。如《内经》所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伤寒论》曰:“伤寒结代,心动悸”。  1.气阴两虚 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过劳虚衰,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心气虚衰,运血无力,血滞心脉;心阴不足,心失濡养,心脉不畅而发本病。  2.;&/肾阳虚 先天不足,肾阳亏虚,或老年虚弱,命门火衰,或久病迁延,劳倦内伤,肾阳虚衰,或寒湿外邪损伤肾阳,肾阳亏虚,不能鼓动心阳,心肾阳虚导致本病。  3.心血瘀阻 久病体虚,心气不足,或心阴亏虚,不能温通血脉,指使心脉不通,瘀血阻滞,或七情所伤,气机郁结,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4.痰浊阻滞 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后腻,脾气受损,运化失职,痰浊中阻,心脉痹阻。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心、肾、脾。证型以虚证多见,多因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可在本虚基础上,夹杂有瘀血、痰浊、寒邪等标实。虚为心、肾、脾虚,心失所养,气血不能上荣头目,实以痰浊、血瘀、寒邪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二)西医学认识  1.局灶性或弥漫性急性心肌炎性病变 如急性风湿性、细菌性、病毒性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心肌炎。多为暂时性,少数可持久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  2。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性病变 是中年以上最主要的病因,冠心病常引起持久的传导阻滞,出现心梗时特别为下壁梗死时;并发传导阻滞,多为暂时性。  3.传导系统或心肌退行行变 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纤维变形。  4.损伤性变 如心脏手术损伤,以室间膈缺损修补术对传导系统的创伤多见。  5.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缺陷 各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特别是心房心室间隔缺损。  6。传导系统功能性变 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如颈动脉窦过敏、压迫眼球、舌咽反射可引起暂时性的房室传导阻滞,胸部或颈部肿瘤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房室传导阻滞;②药物中毒,最常见洋地黄、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③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低血钾等。上述病因导致传导系统(心房内、房室结、房室束、以及束支、蒲氏纤维)中任何部位受到损害、缺血、缺氧、水肿、炎症、重者纤维化、坏死,先天性者因传导系完全中断或缺如。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研究表明,气阴两虚、阳气不足,温煦推动无力可致房室传导阻滞。  1.心虚证与心功能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心功能检测、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内分泌等,认为心虚证左心功能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致心气虚,心钠素是心脏产生和分泌的有排钾利尿、血管舒扩活性的激素。俞氏测定心气虚(重症组和轻症组)、单纯心虚和非虚证组患者的血浆心钠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ANP),发现4组呈递减现象。说明irANP可作为诊断心气虚的客观指标之一。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致心气虚,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的防御功能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的强弱。研究资料表明,心虚证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心虚证血清IgA、IgM、IgG含量低。这些可是房室传导阻滞的因素。  2.脉象的研究 本病的脉象主要可见多见沉、弱、细、代等虚证的脉象。运用脉诊仪对虚证的脉象进行测定,发现心气虚证左寸口脉图重搏前波、降中峡明显抬高,升支速率明显减慢,收缩期时限变短。由此说明心虚证的脉象图变化有一定的意义。    [临床表现]  1.工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般不出现症状,体征可闻及第1心音亢进。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由于心室漏搏,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甚至昏厥,即阿斯综合征。体征有心音、脉搏脱落。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率缓慢、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症状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痛,智力下降,重者出现阿斯综合征,由于心率下降,当心室暂停收缩,全身血液循环中断,脑缺血昏厥、抽搐。病程久者,可出现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体征:心率慢而有规律,第1心音强弱不等,大炮音,或心房音,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    [并发症] .  房室传导阻滞若心率过慢,心室起搏点不稳定或心室停搏时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若心脏停搏超过15秒时可出现昏厥、青紫和抽搐,即阿斯综合征。若发作立即终止,则神志恢复,否则导致死亡。尤其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辅助检查]  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窦性心律或房性、交接处性、室性的异位心律中。冲动由心房向心室方向传导阻滞(前向传导阻滞或下逆传阻滞)时,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部分甚全部P波后无QRS波;冲动由心室向心房传导阻滞(后向传导或逆传阻滞).时,表现为RP间期延长或部分ORS波群后无逆传P波,这里主要介绍前向传导阻滞。  1.工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1S,但每次窦性冲动都能传到心室,每个P波后都有1个下传的QRS波。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工型 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脱落1个QRS波,脱落后的第1个PR间期缩短,并且周而复始;②P—R间期逐渐缩短,最后突然延长,最长的R—R间期&2倍最短的R—R间期。  (2)Ⅱ型P—P间期固定,QRS呈间期性脱落,表现为2:1、3:1、4:3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比例的阻滞,心室率&心房率,R—R间期&P—P间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中,房室呈3:1或3:l以上比例的。近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绝大多数P波后无QRS波群,心室基本由房室交接处或心室自主心律控制,QRS波群形态正常或呈束支传导阻滞性增宽,少数P波后有QRS波群。 .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全部P波不能下传,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①P波为窦性,P—P间期固定;②心室率&心房率;③心房率&心室率。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心电图改变,结合临床表现。主要依靠心电图诊断。为估计预后,应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房室束分支以上和3支阻滞,以及阻滞程度。    [鉴别诊断]  1.工度房室传导阻滞  (1)房性或房室交界处早搏P—P间期延长着,属于生理性阻滞。  (2)紧接早搏如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者,属隐匿性传导阻滞。  (3)P—R间期延长而又不相等者,可能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因做较长心电图记录则可显示有心室脱漏。  (4)房内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但其延长部分是P波时限增宽。  2.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1)窦性心律2:l传导与受阻型房室早搏二联律的鉴别 后者短的P—P间距与长的P—P间距交替,未下传P波早期出现,且P波的形状、幅度与窦性P波不同。  (2)窦性心律2:1传导与2:1窦房阻滞的鉴别 后者无隐藏的P波。  (3)窦性心律3:2传导与3:2窦房阻滞的鉴别 后者在较长R一.R间期内既无QRS波,也无P波,前者可发现未下传的P波。 ,  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干扰性完全脱节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有房室分离,P—P规律,R—R无固定关系。  (2)只要有1次心室夺获,不能诊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考虑为高度或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Ⅱ度2:1合并交界区性或室性逸搏。只有在心室率甚为缓慢,低于30--40次/分,仍不发生心室夺获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才较可靠。     [防治方法]  一、一般措施  (1)积极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是防治的关键。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如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亦可由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所致。重视已患之病,防病于未然,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2)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倦,防外感,注意保暖,寒邪可助长阴寒,使阳气更虚,加重病情。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  二、饮食调护  本病多发于阳虚体质之人,应忌食寒凉之品。可食用温补之食物,如牛肉、羊肉、狗肉、生姜、洋葱、辣椒、山药、荔枝、龙眼、苹果等。忌饮浓茶、咖啡、烟酒等刺激之物。忌食肥甘厚腻之品。饮食宜少次多。切勿过饱以免胃肠持续过度充血,导致心肌缺血。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附子生姜羊肉汤 附子、生姜各10一30g、羊肉200g,炖肉,饮汤。适用于心阳不振型,见心悸气短、神疲胸痛、畏寒肢冷等。  2.椰子汁炖鸡 取椰子壳及汁适量,老母鸡1只,加水炖熟,加少许盐。据报道:椰子汁有增加心率作用,老母鸡可补益气血,适用于心血亏虚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面色少华等症。  3.冬虫夏草炖肉 冬虫夏草10g,瘦肉100g,加水炖熟。  4.海参粥 海参1只、粳米100g,先将海参浸泡,切片洗净煮烂后与粳米煮粥服用。  5。参附粥 制附子5—10g,人参10g,大枣10枚,粳米100g,先将附片、人参、大枣同煎取浓汁,与粳米煮粥,加白糖适量,服之。有补益阳气作用。  一.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心气亏虚       主症: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动则尤甚,时时汗出,舌质淡,舌体胖,脉沉缓无力。   治法:补气宁心。 .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黄芪各30g,白术15g,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lOg。本方源于《脾胃论》,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当归补血;陈皮、升麻、柴胡升阳。兼血瘀者加红花、桃仁、丹参、川芎;气虚甚者重用黄芪。  2.气阴两虚  主症:心悸,怔忡,头晕,乏力,五心烦热,自汗,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枸杞各15g,炙甘草、麦冬、桂枝、阿胶(烊化)各lOg。方中党参甘温,益气生津以补心气,麦冬甘寒,清热养阴,五味子酸温,可生津,宁心安神,三者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养心安神之功。炙甘草汤源于《伤寒论》,方中用炙甘草补益心气,生地滋阴养血,如《名医别录》曰:“补无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麦冬、阿胶滋心阴,养心血,桂枝温心阳,通血脉。诸药合用,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兼血瘀者,见胸闷痛,舌有瘀血瘀斑者,加当归、赤勺、川芎;兼痰湿,见胸脘痞闷,头晕目眩者,加瓜蒌、薤白、半夏、南星。  3.心血瘀阻 .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牛膝、当归、柴胡、枳壳、桔梗各lOg,生地、川芎各15g。本方源于《医林改错》,王清任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方中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当归、生地养血活血,使瘀去而正不伤;柴胡、枳壳、桔梗疏肝理气,使气行血亦行。兼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补气益气;兼血虚者,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补血养血;兼阴虚者,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旱莲草等养阴生津;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等温经助阳。心悸心神不安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  4.心肾阳虚  主症:心悸,气短,动则尤甚,头晕眼花,健旺耳鸣,神倦形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人参15g,附子(先煎)、生姜、桂枝,炙甘草各lOg,龙骨、牡蛎各30g。参附汤源于《妇人良方》,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真阳,加生姜,温中助阳,两者相需为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源于《伤寒论》,桂枝、甘草二药,辛甘化阳,起到温助心阳作用,龙骨、牡蛎镇潜虚浮之阳气,两方合用,可振奋心肾阳气,安神复脉。兼血瘀者,见胸闷痛、唇甲紫暗者,加红花、益母草;兼水肿,加茯苓、猪苓、大腹皮,或可用真武汤治疗。以上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可长期用,每3月为1疗程。  5.心阳暴脱  主症:突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呼吸低微,舌淡,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  方药:独参汤。红参或高丽参50g,浓煎或切片咀嚼。独参汤源于《景岳全书》,由人参单味组成,所以名之独参汤,人参以高丽参效力最佳。人参甘温,微苦,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可加附子通用同用,即参附汤,以回阳之力。  现代中医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取得了不少经验。本病多以心肾阳气不足为主,脉象上,以迟、结为主,有时可兼见代、促脉,兼细、弱、沉等虚脉。治疗上,主张心肾同治,温阳为主,兼顾气血,以益气温阳为治法。孙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27例,分为3型:①阳虚寒凝(14例),用温阳散寒通脉法,多用炙麻黄、熟附片、细辛、人参、川桂枝、鹿角胶、紫丹参、炙甘草等;②气阴不足型(8例),治以益气养阴通脉为法,多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紫丹参、炙黄芪、炙甘草、酸枣仁、川桂枝、茯苓神等;③痰瘀阻滞型(5例),治宜化痰祛瘀通络,用瓜蒌、半夏、薤白、丹参、当归、川芎、川桂枝、檀香、枳壳、桃仁、红花等。疗效满意。林氏用温阳通脉法治疗本病53例,基本方:制附子(先煎)、麻黄、川芎、鹿角胶、枳壳、细辛、高丽参、石菖蒲、薤白、广郁金、广地龙、紫丹参、黄芪、赤芍、蛤蚧,随证加减,稳定后改黄芪生脉饮巩固,其中19例显效,28例有效。王氏等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12例,其中Ⅲ度AVB9例,Ⅲ度工型AVB3例,予参附注射液40ml静注,每2—4小时1次,死亡2例,12例房室传导阻滞均得到完全改善。说明用温阳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有良好效果。  四、专病专方  1.加味炙甘草汤 炙甘草、麦冬、桂枝各10g,党参、生地、丹参、酸枣仁各15g。高血压者加菊花、石决明、白芍;阴虚失眠者加五味子。水煎服,每天1剂。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2。麻黄附子细辛汤 炙麻黄15g,附子10g,细辛5g。兼气虚者加红参、黄芪;兼血虚者加当归、黄精。水煎服,每天1剂。适用于气血亏虚、阳气不足、血脉瘀阻者。  3.独参汤 人参10—20g浓煎,每天2次口服。适用于心气亏虚者。  4.温通复传汤 炙黄芪30g,红参、炙麻黄、炙甘草各6g,附子(先煎)、当归各10g,淫羊藿、丹参各15g,细辛3g。阳虚甚加肉桂、杜仲;阴虚加麦冬、生地;痰阻加瓜蒌、菖蒲;瘀血加檀香、三七粉。水煎服,每天1剂,2周为1疗程,用1—2个疗程。胡元会等治疗43例,结果: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  5.温通复脉汤 党参、黄芪各10一15g,柴胡、干姜、升麻、白术、制附子、炙甘草、当归、陈皮各10g,肉桂1.5—3g(后下)、麻黄、细辛各3—6g,。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制成丸剂,每日3次,1次口服,每次1丸。本方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陈可冀教授的专方。本方为保元汤、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三方合方组成,有益气补阳、温经散寒、提高脉率之功效。兼有瘀血者,加鸡血藤、川芎;眩晕或晕厥发作,心率减慢,可以合生脉、四逆,浓缩煎服用;伴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珍珠母、葛根、菊花;伴恶心、心悸等痰饮等征象,可配伍苓桂术甘汤。  6.强心饮 党参、黄芪、丹皮、麦冬各15g,益母草30g,附子9—15g,淫羊藿、黄精各12g,甘草6g。本方功能温阳益气,活血通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麦冬、黄芪有强心作用,丹参可扩张冠状动脉,淫羊藿能明显缩短毒毛旋花子苷K引起的心律失常。  7。参附汤合冠心2号 附子10g(先煎)、党参、仙灵脾各12g,桃仁、当归、丹参、川芎、红花各10g。若气虚明显者,可人参易党参,人参经临床观察证实有强心、升压、兴奋心脏、提高心率作用,附子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阻滞,有类似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  8.温阳复脉汤 红参、黄芪、麻黄、附子、桂枝、细辛。兼血瘀者,加丹参、川芎、红花、全虫;兼痰湿者,加白术、半夏、菖蒲;兼气滞者,加柴胡、香附、青皮;兼阴血虚者,加熟地、白芍、阿胶、;阳虚甚,加炙川乌。高氏用此方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4例,有14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除。  9.生脉饮合补阳还五汤 黄芪、丹参各30—60g,地龙、太子参各20—30g,麦冬12—20g,五味子、当归各10一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功能温养心肾,通阳复脉。  10。通阳复脉汤 炙麻黄、制附子、细辛、炙甘草、党参、麦冬、生地、丹参、黄芪、淫羊藿、五味子、桂枝、砂仁、三七。兼气滞者,加檀香,兼痰瘀者,加瓜蒌、苍术;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兼血虚者,加当归、川芎;兼失眠、健忘者,加炒枣仁、远志。闻锐、李立用此方治疗各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总有效率为96。8%。提示其具有补气化瘀、通阳复脉的功效。 .  11.参花三香汤 紫丹参50g,红花5g,木香10g,檀香3g,降香30g。本方功能活血通脉,主治瘀血重者。  12.升率汤 丹参30g,附子、麻黄各9g,红参20g,麦冬、当归各15g,郁金12g,细辛5g。  13.通滞汤 丹参30g,降香15g,石菖蒲、瓜蒌、郁金香各10g,血竭粉、沉香粉各1g,麝香0。lg(冲)。  14.益气温阳化瘀汤 人参、檀香各12g,附子9g,桂枝6g,薤白15g,黄芪、丹参各30g,干姜、川芎各10g。  五、中药成药  1.参附注射液 40一10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i中静滴。其由人参、附子2味中药组成,适用于心阳不振者。  2.生脉注射液 60ml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或20ml静推。其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养阴之效,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3.参芪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由人参、黄芪组成,适用与心气不足者。  4.黄芪注射液 30—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5.灯盏细辛注射液 每次3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适用于心血瘀阻者。  6.补心气口服液 1支砍,3次/N。  7.滋,C阴口月良液 1支/次,3次/日。 .  8.心宝 由洋金花、附子、肉桂、人参、田七、麝香、鹿茸、蟾酥等组成,每次2—4粒,3次/日。  六、针灸及其他疗法 、  1.体针 针刺内关、太渊、神门、郄门、心俞,阳虚者可用艾灸法。  2.推拿疗法 取心俞、膈俞、至阳、灵台、神道等背部穴位,另加内关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O次为l疗程。  七、西医药治疗  房室束分支以上阻滞形成的工一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不影响血流动力状态者,主要针对病因治疗;房室束分支以下阻滞者,必须结合临产表现和阻滞情况,考虑电起搏治疗。高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除病因治疗外,还需使用增加心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甚至使用人工心脏起搏治疗。  1.病因治疗 祛除病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过量和中毒药物如洋地黄类,解除迷走神经兴奋性,在急性心肌炎、心梗、心脏手术损伤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增快心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  (1)拟肾上腺素药物 常用异丙肾上腺素,每4小时含服5—10mg,或麻黄素口服,每日30mg,每日3—4次。预防或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阿斯综合征,可用异丙肾上腺素0.5~2rn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控制滴速使心率维持在60~70次/分。  (2)阿托品 阿托品0.3mg,每4小时1次,必要时静脉注射或肌注O.5一lmg。适用于房室束分支以上的阻滞,尤以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阻滞。  (3)碱性药物 5%碳酸氢钠100-150ml缓慢静滴,或11.2%乳酸钠溶液50~75ml静滴。有改善心肌细胞应激性、促进传导系统心肌细胞对拟肾上腺素药物反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高钾血症或伴酸中毒时,也适用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  (4)激素 强地松5—10rag,每日3次,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  (5)促心肌细胞代谢药物 A7P 20—40rag,辅酶A 100U,维生素B6 300mg,肌酐0.4g,维生素C 2.O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有助细钠传导系统的病变和传导功能的恢复。
  3.人工心脏起搏  (1)临时起搏治疗 心率缓慢并影响血流动力状态的Ⅱ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阻滞部位在房室束分支以下,并发生在急性心肌炎、急性心梗或心脏手术损伤时。新发生的高度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心衰药物治疗无效者。  (2)永久起搏治疗 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高度或度阻滞伴或不伴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均应考虑安装永久性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按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结合针灸及其他疗法。  (2)配合西医药治疗,重者应及时采用人工心脏起搏。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中西医治疗的难点,两者均是内科的急重症,易出现昏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刘国华等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其中7例为发病24~48小时的患者,病程3个月以上有2例。6例患者发生过阿斯综合征。西药用10%葡萄糖液500ml加异丙肾上腺素1—2nag静滴,使心率维持在50~60次/min,并常规使用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供血和心功能、控制心衰、抗休克、适当应用激素等药物。中药治以补虚救逆,益气复脉,生津固脱,方用参附汤、生脉散、炙甘草汤化裁。结果8例治愈,1例安装起搏器。  九、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阿斯综合征以人工心脏起搏及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中药可用参附注射液20ml,静注以温振心阳;三棱针针刺人中、涌泉穴,毫针刺内关,艾条灸百会、足三里穴。  [研究述评]  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疾病,多发于器质性病变,重者危及生命,应及时治疗。西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行之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眩晕、心悸、怔忡、厥证等范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面色苍白,胸闷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脉迟缓、结代。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肾、心、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及痰阻、瘀血、寒邪为患。病位在心,病性多属虚证,亦可见虚中夹实。在治疗上,治病必求其本,或予温阳散寒通脉或益气养阴通脉,或活血化痰通脉。在实践经验中,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西医治疗本病,应针对病因治疗和使用增快心率与促进传导药物及采用人工心脏起搏。西药治疗疗效不佳,在治疗过程中,除西药的毒副作用大之外,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思想等负担。而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附子单味药及其附子1号的研究成果给人们以启迪,通过对抗心律失常的专药专方研究,既可开拓思路,有助于找出较理想的药物,也可使辨证用药更为精当。以此为契机可使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调整心律、改善心脏传导、增加器官灌注、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目前尚缺乏统一辨证分型、代表方药及疗效标准;二是对温阳方药的研究比较活跃和突出,对益气、滋阴、活血的方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嫌不足;三是中药剂型改革十分必要,应积极研制推广中药针剂,以提高疗效。Ⅱ度Ⅱ型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为治疗的难点,应重点突破。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您的位置: →
→ 房内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支束传导阻滞三年前药物治疗现阶段应该怎样做?
病情分析:传导阻滞原因:①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②迷走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③药物:如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⑤高血钾,尿毒症等.⑥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⑦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意见建议:,应用提高心室率和促进传导的药物应用提高心室率药物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防止阿-斯综合征的发生.对于症状明显或阻滞部位在房室结以下者,或阻滞部位虽在希氏束以上而心室率<45次/min者,可选用下列药物.(1)阿托品:每4小
病情分析:你的情况是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支束传导阻滞意见建议: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主要是: 一,病因治疗:如急性风湿热给与糖皮质激素;急性感染给予抗生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给予阿托品;纠正高钾血症,酸中毒等.洋地黄中毒者应立即停药;心肌炎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药物治疗:Ⅲ度房室阻滞,心室率多缓慢并影响血流动力学,应提高心室率以改善症状及防止阿斯综合征发作通常三度阻滞大多是暂时性的.可以安个起搏器来适应,祝你健康!
请问心脏阻滞是什么回事能否治愈
病情分析: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指导意见:心脏传导阻滞有多种分型,轻重程度也不一样,造成原因各异,所以治疗各异,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根据具体病情,决定治疗措施。
病情分析: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指导意见:心脏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取决于房室阻滞发生的原因(病因是否能消除)、病程(急性还是慢性)、阻滞的程度(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及伴随症状。
患者性别: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化验检查结果:我现在每天一颗胺碘酮,请问什么时间服用效果好.饭前还是饭后?可和啊斯匹林一起服用吗?请解答3个问题.谢谢!
【适应症】口服适用于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对反复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可防止反复发作,也可防止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及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其次有抗心绞痛作用.静注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伴有预激综合征者,也可用于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适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或扑动疗效较差,不及奎尼丁.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不满意.静脉注射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对伴有预激综合征者效果更佳.也用于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本品为广谱
您好,胺碘酮口服吸收不规则,有一定的胃肠道反映,建议最好饭后服用.可以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建议最好在晚间服用.长期服用上述两种药物需要注意复查心电图,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牙龈出血,以及黑便等出血倾向.
主要症状:心脏老有间歇 发病时间:说不定
一天中有好几次化验检查结果:心电图 说是传导阻滞还没治
想请教医生请问该吃点啥药
病情分析:心脏任何部位的不应期延长所引起的激动传导迟延或阻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或为暂时性,或为永久性.意见建议:按传导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将心脏传导阻滞分为:1,窦房传导阻滞.2,心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室内传导阻滞.5,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6,隐匿性传导.7,超常传导.8,魏登斯现象.9,文氏现象.生活护理:根据传导障碍程度的轻重可分为一,二,三度.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心脏的传导阻滞是非常多见的,这是一种心脏的传导纤维疾病,可以分为很多种的以及几种程度的,所以你这种要看具体的阻滞类型和程度,当然没有太明显的自觉的症状一般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有明显的阻滞或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建议你可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心脏射频手术或起搏器治疗 提问人的追问
19:49:31请问心脏射频手术
哪个医院都能做吗
可怕奥 回复人的回复
20:06:32心脏射频手术是心内科的小手术了,一般的大型三甲医院均可完成的,这个并非外科手术的.不必紧张..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二、三度,一度与二度I型房室阻滞心室率不太慢者,无需治疗。二度II型与三度阻滞如心室率明显缓慢,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应适当治疗。
阿托品可提高房室阻滞的心率,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应用于急性必肌梗死时应十分慎重,因可能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以上药物使用超过数天,往往效果不佳且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心电图表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P-R日间期延长),说明心脏产生了电兴奋传导障碍。但这是最轻微的一种,因为还有更严重的如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电生理测试结果发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发生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交界区”,其临床意义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譬如:年龄、发生时间(是以前即有的,还是近期出现的)、伴随症状(有无胸闷、胸痛、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情况(近期是否用过B-受体阻滞剂或其它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等。
若是心电图早已存在I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不伴随任何不适,则不必担忧,也不须进行特殊治疗;如果是近期发生的,且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便要考虑由于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窦性心律,阵发性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节律,异位性两度两型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1次/天,房性早搏1次/天,St一一改变请结合临床,请问医生这病严重吗?要镸么治疗?谢谢。
病情分析:你好,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节律一般问题不大,不需要治疗。偶发早搏也不需要治疗指导意见:但是两度两型房室传导阻滞,St一t改变往往提示心肌用病理性改变,需要结合临床治疗
病情分析:窦性心率是正常的,您做的应该是24小时心电图吧,房早室早的次数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叫莫氏二型,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指导意见:如果您没有不适的症状,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建议您每个月去做个体检,密切观察。如果你有不适的症状还是去医院做一下更详细的检查,来确定是不是需要射频消融或者其他的处理。
房内传导阻滞相关热门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传导阻滞能治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