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硝酸的硝酸根有氧化性吗

【图文】高一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一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83.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硝酸》教学设计
& & &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硝酸》教学设计
以下是第二资源教育网()小编精心搜集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
使学生了解的用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到的现象、学以致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王水可溶解铂、金等)。
情感目标:&
通过的浓度变化―量变引起质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课后的“阅读”和“选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发奋学习的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初中曾经介绍过具有酸的通性,对于的氧化性只是简单提及。本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的一些性质。教材从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引入,介绍了的两种特性―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和稀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同时也解开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不能选用的疑惑。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本节教学重点:的氧化性。
本节教学难点&:的氧化性。
是在学习了浓硫酸后,再次接触到的一种强氧化性酸。因此,建议本节的教学在复习浓硫酸物理性质、特性的基础上,找出和浓硫酸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训练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的物理性质
通过学习阅读教材和观察实物和实验,归纳的性质,并引导学生与浓硫酸、浓盐酸进行比较。
二、的化学性质
1.的不稳定性
可采用如下的教学过程&:
实验&&结论&&问题&&(受热分解)
此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的氧化性。
可先复习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铜的反应,以引导学生学习&&与金属的反应。通过演示[实验1―7]由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产物并写出浓、稀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①剧烈程度;②产生气体的颜色(若为敞开体系稀产生的气体在管口处变为红棕色,说明无色气体不是&&。)③溶液的颜色。
(2)由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分析①的还原产物及氮元素的化合价;②铜的氧化产物;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师生共同归纳浓、稀的化学性质①浓、稀均具有强氧化性;②金属与反应均不产生氢气;③金属与浓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金属与稀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而金属被氧化为相应的盐。
此外,教师应指出:的氧化性强弱不应根据被还原的产物的化合价改变的大小来决定,而在根据其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与非金属的反应,可启发学生联想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写出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归纳①浓与某些非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一般为&&;②非金属一般被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若最高价氧化物易溶于水,则生成相应的含氧酸。
在介绍王水时,可结合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能力目标&&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及类比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三、教学难点&&&的氧化性。
四、实验准备&&浓、稀硫酸、铜片、锌片、铁片、铝片、木炭、烧杯、试管、滴管、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无色透明塑料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启发―掌握法
七、教学过程&
【引言】三大强酸中的盐酸、硫酸我们已学过,今天来学习,除了具有酸性外,还有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性质,这些我们所不熟知的性质就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板书】第三节&
【展示】两瓶不同浓度的(一瓶浓,
一瓶稀)。
【板书】一、的物理性质
【指导阅读】要知道“发烟”及常用浓的质量分数,并比较三大强酸的物理特性。
【投影】右边表格
【实验】一位同学上台,通过实验(闻气味,打开瓶塞观雾,与水混合放热)总结、归纳。
【分析、总结】
【过渡】是一种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出&&和&&。因为有&&,所以具有酸的通性。
【板书】二、的化学性质
&&& 1.酸性
【设问】从&&来看,推测具有哪些性
【质疑】浓硫酸能氧化Cu和C等,是否也可以?
【演示实验1-7】的氧化性。观察实验现象。推测产物,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讲述】Cu与浓、稀在常温下都可发生化学反应,说明具有强氧化性。
【分析、讨论、回答】
&&&&在&&中,氮元素呈现其最高价态+5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具有氧化性。
【观察、回答】
&&&&加浓的试管,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加稀的试管,反应较缓慢,放出无色气体,进入空气气体变为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 Cu与稀反应生成了无色NO,NO遇空气后又生成了红棕色NO2。
【板书】2.强氧化性
【质疑】由于的浓度不同,反应产物就不同,说明了什么?
【演示Zn、&Al、&Fe分别与浓反应】(增加)将Zn片插入一盛有少量浓的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放出,立即拿出。再将Al片、Fe片放入浓中。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物质的量变能引起物质的质变。
【观察、分析、回答】
&&&&无明显变化。像浓硫酸能使Al、Fe钝化一样,在常温下浓也能使之钝化。
【讲解】大多数金属(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都可被氧化,由于浓度不同,被还原为NO2或NO。
【指导阅读】浓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后的混合物,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阅读课本(玻尔的诺贝尔金质奖章)。
【阅读、领悟】
【演示木炭与浓反应】(增加)
&&&&在烧杯里盛10mL浓,用酒精灯加热。把一块烧红热的木炭浸入热的浓中。
【提示】观察加热浓和加入红热木炭后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板书】3.不稳定性
【展示】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板书】3.不稳定性
【观察、回答】
&&&&加热浓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加入红热木炭后,木炭继续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分析、书写】
【讨论、总结】
&&&&①进一步证明有强氧化性。
&&&&②不稳定,分解。
【分析、讨论、回答】
&&&&可能有NO2产生,并溶于中。
【启发】有&NO2生成,那么的分解产物还有什么物质?
【分析、讨论、回答】
【追问】应如何保存?
【强调】应放在棕色瓶中保存。
&&&&在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为+5价,均为其最高价态,氧元素为-2价,又因为生成NO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了,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因而有O2产生。
&&&&隔热、隔光处。
【指导阅读】的用途
【板书】三、的用途
【阅读、归纳】
(1)化工原料
(2)化学试剂
【引导学生总结】
的性质,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课堂练习―投影】
&&& 1.如何洗净内壁有铜附着的试管?
&&& 2.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
&&& 3.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等质量的铜:(1)铜跟浓反应;(2)铜跟稀反应;(3)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反应。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
&&&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途径(3)>途径(2)>途径(1)
&&& D.所消耗的物质的量:途径(1)>途径(2)>途径(3)
4.在&&&&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 A.3:5&&&&&& B.5:5&&&&&& C.5:3&&&&&&& D.5:8
温馨小贴士:您可以访问第二教育资源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第1页 / 总2页&&&&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硝酸相关
高中化学教案阅览排行
高中化学教案兴趣排行当前位置:
>>>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A.CuO+2HNO..
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A.CuO+2HNO3=Cu(NO3)2+H2O B.FeO+4HNO3=Fe(NO3)3+2H2O+NO2↑C.C+4HNO3=CO2↑+2H2O+4NO2↑ D.NH3+HNO3=NH4NO3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A.CuO+2HNO..”主要考查你对&&(浓、稀)硝酸&&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浓、稀)硝酸
硝酸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分子式):HNO3,结构式:HO—NO2。 HNO3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易溶于水,分子问以范德华力结合,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挥发性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 熔点:-42℃,沸点:83℃。密度:1.5 g/cm3,与水任意比互溶,98%的硝酸为发烟硝酸,69%以上的硝酸为浓硝酸。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例如: (实验室制CO2气体时,若无稀盐酸可用稀硝酸代替)②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发生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Hg、Au外)反应。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被还原的程度(即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程度)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对于同一金属单质而言,HNO3的浓度越小,HNO3被还原的程度越大,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越多。一般反应规律为: &&&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 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 + HNO3(极稀) → 硝酸盐 + H2O + N2O↑(或NH3等)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重要实例为:①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②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B.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但要注意密封,以防止硝酸挥发变稀后与铁、铝反应。(与浓硫酸相似) C. 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Pt、Au。D. 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 E.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例如,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因引入了H+而使Fe2+被氧化为Fe3+;又如,向浓HNO3与足量的Cu反应后形成的Cu(NO3)2中再加入盐酸或硫酸,则剩余的Cu会与后来新形成的稀HNO3继续反应。 F. 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 (3)保存方法:硝酸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三大强酸:
几种常见酸的比较:
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
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的化合价由+5→+4;而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的化合价由+5→+2,由此得出稀硝酸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本身被还原的程度。实验证明,硝酸越浓,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因而其氧化能力越强。如稀硝酸能将HI氧化为I2,而浓硝酸可将HI氧化为HIO3。硝酸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其还原产物可能有多种价态的物质:等,这取决于硝酸的浓度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除前面的实例外,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浓硝酸的漂白作用:
在浓硝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微热,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氧化漂白)。但一般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它还具有强腐蚀性。新制氯水或浓硝酸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不是因为它们的漂白性,而是因为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这是因为过量的氯水或硝酸又把I2氧化成了HIO3而使试纸褪色的。另外,浓H2SO4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的现象是先变红后变黑。这是由浓H2SO4的强酸性和脱水性造成的(脱水炭化而变黑)。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A.CuO+2HNO..”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444521338166372104613245067208943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75套总数:5879358套专访:3357部会员:397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教学课件:4.4.3 硝酸的氧化性(人教版必修1)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教学课件:4.4.3 硝酸的氧化性(人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新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2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93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5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 A.使石蕊溶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解析:在上述反应A、C项中HNO3均表现出酸性。在B、D项中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在B项中又有Cu(NO3)2和水生成,说明此反应中HNO3还表现出酸性。 答案:B 1
5 3.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生成CO2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答案:D 1
5 4.从防止污染和减少用酸量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取Cu(NO3)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
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NO2和NO都会造成大气污染;NO2和NO的产生也造成了硝酸利用率降低。铜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SO2气体,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同时SO2的生成造成硫酸利用率降低。故C选项最为合理。 答案:C 1
5 5.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乙的浓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有如下变化关系:
(1)推导出各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丙    ,A     ,B    ,C    ,D    。
(2)写出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根据蓝色溶液D,判断单质丙是Cu,结合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显黄色的乙的浓溶液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判断为单质碳和浓硝酸的反应,生成混合气体A:CO2和NO2。 1
5 答案:(1)C HNO3 Cu CO2、NO2 NO CaCO3 Cu(NO3)2 -*-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第3课时 硝酸的氧化性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硝酸 1.酸性 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2。 2.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浓硝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3)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铁、铝钝化。 (4)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3.不稳定性 浓硝酸在受热或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NO2↑+O2↑+2H2O,生成的NO2又溶于硝酸,使硝酸常显黄色。 二、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1.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二者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2.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作干燥剂等。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1.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 答案:A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2.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盐酸 解析:稀硝酸既能溶解铜,也能溶解铝;常温下浓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加热时浓硫酸与铜、铝都反应;浓盐酸不与铜反应;常温下,浓硝酸与铜反应而使铜层溶解,铝被钝化而受到保护。 答案:B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硝酸的性质
现有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地扇闻浓硝酸的气味。 实验二: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4 mol·L-1)和浓硝酸(14 mol·L-1),立即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实验三:将实验二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讨论探究
(1)上述实验各有何现象?说明硝酸具有哪些性质? (2)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表现了哪些性质?与非金属反应呢? (3)浓硝酸可用铁或铝制容器贮存,故常温时浓硝酸与铁、铝不反应。对吗? 探究提示:(1)实验一中,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硝酸有挥发性,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二中,铜片均溶解,溶液都变为蓝色,加浓硝酸的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看到无色气泡,但试管中的气体为红棕色,且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应更剧烈,说明浓硝酸、稀硝酸都能与铜反应,均有强氧化性,浓硝酸的氧化性较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实验三中将铜换成铁后,加浓硝酸的试管中铁片失去光泽,无其他现象,加稀硝酸的试管剧烈反应,试管内显红棕色。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2)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除生成氮的还原产物外,同时生成硝酸盐,硝酸表现了酸性和氧化性。与非金属反应时,硝酸只作氧化剂,只表现氧化性。 (3)不对。常温下,浓硝酸与铁、铝接触时,能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金属与酸继续反应,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硝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HNO3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HNO3中+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2)表现: ①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②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H2,与具有还原性的碱[如Fe(OH)2]、碱性氧化物(如FeO)、盐(如Na2SO3)反应时,HNO3不仅表现酸的通性,还能将其氧化;在这些反应中,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 ③浓硝酸与Cu反应时,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其还原产物将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3)规律: ①温度越高,硝酸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②与硝酸反应时,元素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例题下列各反应表明了HNO3的什么性质?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解析:由于硝酸的沸点比浓硫酸的低,所以受热时硝酸挥发出来;金属铜和硝酸反应时,+5价的N,一部分降低为+2价,另一部分保持+5价不变,所以硝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碳和浓硝酸反应时+5价的N降低为+4价,表现硝酸的强氧化性;Na2CO3与硝酸反应生成碳酸表现了硝酸的强酸性;硝酸受热分解表现了不稳定性。 答案:①挥发性 ②强氧化性、酸性 ③强氧化性 ④强酸性 ⑤不稳定性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成功体验 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
B.Fe(OH)3+HNO3 C.Fe(OH)2+HNO3 D.Cu+HNO3 解析:C与硝酸反应时,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Fe(OH)3与硝酸反应时,硝酸只表现酸性;Fe(OH)2与硝酸反应时,Fe2+被氧化成Fe3+,而硝酸同时被还原,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及氮的还原产物,硝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答案:A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守恒法在硝酸与金属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m g Cu与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生成V L NO、NO2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少量的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被氧化为+2价还是+3价?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 (1)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生成1 mol NO2、NO、N2O、N2、NH4NO3分别得到1 mol、3 mol、8 mol、10 mol、8 mol电子。 (2)原子守恒: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HNO3与H2SO4的混合溶液与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H+的物质的量为H2SO4和HNO3中的H+的物质的量之和。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例题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HNO3溶液的浓度为     
mol·L-1。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H2O2溶液     g。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成功体验 在100 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1和0.1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15 mol·L-1 B.0.225 mol·L-1 C.0.35 mol·L-1 D.0.45 mol·L-1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答案:B
5 1.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好选用 (  ) A.浓盐酸 B.稀硝酸 C.冷的浓硫酸 D.冷的浓硝酸 解析:选项中冷的浓硝酸能使铝钝化,不会损坏铝壶,同时硝酸可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反应以迅速除去水垢。 答案:D -*-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SUITANGJIANCE 随堂检测 DAYIJIEHUO 答疑解惑 首页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化学硝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