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服务靠不靠谱

【走近伪科学】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不?--百度百家
【走近伪科学】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资料之无益累积,以致对问题之说明与解决,丧失了其对特殊的经济意义的了解。”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以上被称作是人生四大喜,尤其是最后一条。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十年寒窗的考生们没放松几天,又将面临填报志愿。在某些略带夸张的描述中,高考已成为这个社会中少有的、脆弱的公平之一,它可能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对此,我想可能最近几届毕业生的父母们会有切身的感受。他们更知道,填报志愿会有多么重要,即便是高分考生,倘若志愿填报出现一些差池,很有可能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
抓住为人父母的心理,某些培训机构推出了填报志愿的服务,而且是通过科技的手段——今天下午我偶遇某考生家长,惊悉每日里我耳濡目染的大数据,居然被用作宣传的噱头。
“大数据助你迈入好大学!”“志愿报得好等于多考20分!”这些标语打出来,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动心:好大学就等于赢在起跑线了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多拿20分是什么概念?于是一些家长按捺不住了,即便付费可能需要几万元之多!
在一些机构中,某种被标称为“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咨询价格被标至数万元,而前去咨询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虽然多数人不会选择最昂贵的套餐,但已经足以让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在各种宣传案例里,我们总喜欢列举大数据的神奇。没错,在经济发展中,大数据已经显示出磅礴的威力。然而,大数据并非万能,我们绝不能用大数据来衡量一切,更不能用之取代对于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按照IBM的理论,大数据应该具备五个V的特征: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而在那些培训机构的所谓大数据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的体现。
举例而言,目前除了国家相关部委,没有哪家机构可以拿到足够多的高考分数及填报志愿的信息。仅此一条,我们就知道外间的培训机构根本无法满足大数据的“大量”需求,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帮助考生做出审慎客观的填报判断?
我们假定培训机构通过大数据,可以预测出某些专业的招录情况,并对第一位寻求帮助的考生提出可靠的建议。那么对下一位情况类似的考生,它的建议是否一样?假如有50位考生来寻求帮助呢?假如招生指标只有30个呢?“大数据”会知道这一切,并动态调整结果吗?
我猜不会。
正在阅读本文的多数读者,应该有过填报志愿的经历。当年我们基本是遵循老师们总结的前一年的经验,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经常出现推测失败,导致大量人填报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反而把分数抬高,造成很多人名落孙山。
现在培训机构信誓旦旦的所谓“大数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其实仍未走出以上的范畴,无非是加了几台服务器,将人工转换成机器模式而已。
在我看来,当前将“大数据”与高考志愿填报联系起来,只是打着科技的幌子,行骗人钱财之实。当然啦,假如说谷歌的阿尔法狗、IBM的沃森,或者说阿里的小AI,愿意进行类似的尝试,我觉得或许有些搞头也未可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83
热门文章HOT NEWS
试驾过程中,最刺激的是感受FF 91在驾驶员操作下突然提速和快...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高考志愿填报不得不了解的9个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考志愿填报不得不了解的9个问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考​志​愿​填​报​不​得​不​了​解​的个​问​题​?​.​d​o​c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逐成产业 咨询机构能靠谱吗?_网易财经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逐成产业 咨询机构能靠谱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服务逐成产业 咨询机构能靠谱吗?)
今天,高考成绩向社会发布,新一轮志愿填报的战役将在本周六打响。近年来,报志愿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各种层出不穷。在大平行报志愿实行的第二年,仍处于“半混沌”状态的家长对于报志愿是否会买账?使用过服务的家长对它又有何评价?
一对一服务起步价8800元
买了服务还得等一年才能用
上周六上午,一家机构正在举办咨询讲座。听讲座的60多人一水都是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升学问题,他们显然十分上心——这场讲座面向的是明年才参加高考的学生家庭,也就是说,这些家长提前一年就已经开始为如何填志愿做准备了。
主讲人在上面大侃如今志愿填报的“严峻形势”,坐在下面的家长一个个都神情严肃。 “您要早生孩子几年就好了,以前没有大平行的时候您考北京理科600名能上北清,3000名能上北航,现在想上同样的学校名次得提高一半!北工大都从原来的14000名涨到去年的8300名了,今年恐怕还要涨……”
“孩子学理要是考在4000名开外,留京已经没什么好选择了。”听到这话,家长估计会暗想,那我报京外大学不就行了?别忙,主讲人后面紧跟着又来一句:“出京也不乐观!南开、武大之类学校名次也没涨够。”整个前一小时的讲座,给家长留下的只有一个印象——“报志愿难,真难!”以至于到后来,主讲人已经在推荐家长们另辟蹊径,提前关注一下自主招生的相关政策。
报志愿又难又复杂,家长们都显得压力很大。就在这恰好的时机,主讲人抛给了家长们一根救命稻草。“我们公司有一款志愿填报软件,听讲座您只会越来越迷惑,拿软件做一套方案就能分析出问题在哪。”随后又是一通介绍,用软件如何如何轻松,数据如何如何全。“软件原价898元,您现在订因为是提前一年,现场我们优惠价400元!您要注意,9月1日之后再订可不是这个价了。我们针对志愿填报和自主招生还有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请想要报的家长务必早点报名,我们每个老师服务的人数有限……”
一对一服务多少钱?主讲人并没说,那就到外边的收费处问问吧。“我们这一对一服务是8800元,这个价位的服务您得等到明年5月我们才能派老师给您咨询。您要是想现在就有老师跟踪您孩子的情况,您可以选择我们15000元这一档的服务。再往高我们还有30000元的。”8800元和30000元的有啥区别?“老师的经验水平肯定不一样啊,8800元这一档是我们比较年轻的老师,30000元的是我们机构的院长。”
“大平行”总共才一年,
数据参考价值能有多大?
当天下午,同样的地点,这家咨询公司还有一场针对高三应届毕业生家庭的讲座。相比起上午并不算多的人数,这一回能容纳400多人的礼堂几乎都已坐满,有的家庭甚至全家出动。
讲座的内容与上午大同小异,没讲20分钟,会场里的孩子已经躺倒一片,一旁的家长还都聚精会神。到了广告环节,上午优惠到400元的软件,现在已经以原价898元销售。一对一咨询的价格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打到了大屏幕上,只不过之前的起步价8800元已不复存在,涨到了12800元。除此之外,主讲人还推荐了一款名为“家长俱乐部”的咨询服务,价格2500元。“填报志愿这么复杂,您要是找朋友咨询请人家吃顿饭也得花个一两千块钱,我们这个俱乐部也才两千多,还不用欠别人人情。”
尽管价格不菲,但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的讲座都会有一些家长到收费处去咨询、缴费。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在上午购买了软件。据她介绍,从孩子高一开始,她每个月都得有一个周末要四处去听各种讲座,给孩子买学习材料花的钱更是多到数不过来。“以前只关注学习,最近发现志愿填报也不是简单事,花点钱给孩子作准备我觉得挺值的。”
但相比之下,更多的家长还只是停留在“只听讲座不花钱”的阶段。一位家长说:“讲座的名字就是‘公益’讲座,带钱的我一概不考虑。而且他号称数据很全,实行大平行总共才一年,他那数据的参考价值能有多大?”另一位家长则更为直白:“说了半天报志愿也只是一个辅助,平行之后还得看孩子考得高不高,你考得不高报了他这服务能给你提20分吗?”
志愿填报这件事
家长越不上心花的钱越多
在网上随便一搜“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词,各种填报服务机构顿时出现在眼前。总的来说,机构都会提供“线上软件”及“线下一对一咨询”两种服务模式,线上软件价格普遍在四五百元左右,而线下服务最低也在7000元以上。笔者咨询了一家以“大数据”为卖点的报志愿服务机构,对于笔者提出的“北京平行志愿填报仅实行一年,如何保证数据有价值”的问题,对方并未正面回应。
张女士的孩子今年刚刚经历高考。孩子高二期间,她在听一次讲座时没有抵抗住推销攻势,花350元购买了一款志愿填报类的在线软件,现在的她有点后悔当初的选择。“当初是学校老师推荐的公司,我也挺信任,而且人家公司说得可好了,说他们在业内领先,数据分析也专业,我才买的。可最近我才听说有另一个便宜得多的软件,才50块钱,我拿朋友的号试用了一下,发现功能几乎完全一样。” 除此之外,当初工作人员号称的“数据库更新很快”也没有兑现。“我当时试用别的软件时,上面已经有一模的数据了,可我这个软件还没有。”
在张女士看来,单从高考志愿填报这一点上说,越不上心的家长花的钱可能越多。“孩子上高三之后,我对高考报志愿越来越关注。后来我发现,这软件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一个便捷查询的作用,里面的东西你多花点心思在别的地方也都能查到。至于它提供的模拟报志愿功能,我多研究研究招生‘大厚本’也完全做得出来。如果我事先对这个事情了解得多,我很可能都不用买软件。”相比之下,张女士的一个朋友明显对孩子报志愿并不是非常在意。“她之前都没怎么去听过讲座,结果去听之后一下子傻眼了,说怎么这么难,赶紧买了一个几千块钱的一对一服务。其实机构赚的就是这种家长的钱,自己不上心,只好花钱图个安慰。但说实话,机构能比家长更了解孩子吗?把孩子升学这么大的事推给别人其实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
招生办自己都没个准信
咨询机构能吗?
林女士的孩子去年经历了高考。去年一整年,作为家长的她都在四处了解志愿填报知识。“现在这报志愿跟孩子好像都没什么关系,全是家长在干。我们家孩子又属于没什么主见的,学啥都行,我哪个专业都得帮他留意着。”
作为大平行报志愿的第一届,林女士去年一直倍感压力。“之前没有太多的参考,只能左问一句右问一句,得到的消息也都是模糊的。”张女士一年里听过五次关于志愿填报的讲座,这个次数在同学家长间已经算很少的了。“我们家长群总会有人推送这些讲座信息,有的家长恨不得每个讲座都去。”
即使听过讲座,在最终报志愿时林女士和孩子仍免不了一些遗憾,而林女士认为讲座的一些不准确信息也对她造成了误导。“之前我听的消息都是说想留京很困难,上外地好学校的机会大一些,我就主要关注了外地的学校。孩子后来考了630分,出分后,根据前一年的分数,我们把目标定在了山东大学,因为孩子的分比前一年山大的分要高50分左右,而两年的一本线差距不大,我们当时还觉得报得挺保守。”最后的结果让林女士颇为惊讶和失望,山大在去年的涨幅远比想象中的大,她的孩子最终未能录取。
最让林女士感到郁闷的是,她当时报山大还是在和山大招生办沟通过后做出的决定。“出分之后,有很多院校的招办来做咨询,我也去问了人家山大,他们说‘630肯定没问题’,我们才坚定了自己报的决心,结果最后来这么一出。”林女士又回想起自己听志愿填报讲座的经历,越想越觉得生气和无奈。“你说招生办自己都没个准信,咨询机构能靠谱吗?”
主笔 莫凡 插图 宋溪
市规划展览馆感谢热心观众的批评与建议
正在新增和更新展区
昨天,本版刊登了部分观众对市规划展览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此,市规划展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例行巡检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已经着手进行调整。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部分热心观众提出的批评与建议,反映出广大市民对规划展览馆的关心和爱护,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把观众的反馈意见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规划展览馆开馆12年来,不断对展陈内容和展览方式进行更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后,为了使社会更好地了解区域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规划展览馆立即增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并对城市大模型的部分讲解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还制作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的影片。在历史文化展区,采取了将台幕电影与城市模型结合的形式,让史书、志书中的内容活起来,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什刹海的历史和现状。
目前,规划展览馆还正在策划对其他展区也逐步进行更新,试图使不同的参观人群,根据各自不同的教育和生活背景,从不同的深度和层面来了解城市、发现城市,从而与市民有更多的互动,使规划展览馆成为市民喜爱的公共场所,同时也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阵地。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关注高考派公众号
(igaokaopai)关注志愿填报讲座
所属资料仅支持在高考帮APP上查看
& 201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几个专业是不是最“坑爹”?
  哪些专业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很不咋地?我从就业的角度来总结总结。
  1、生物工程
  国内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除非是海龟,还能教书。
  但目前是录取分数第一高,每年有众多高分考生满怀希望进去,但实在是浪费啊,平日就是在实验室里养养花花草草,残害小白鼠青蛙这些无辜动物。国内没有像样的生物公司,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难找,大多只能去药厂,干的事情和专业知识差不多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在一些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在&倒数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甚至&雄踞&第一的位置。
  2、法学
  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这个国家对法学的需求如果是3,那么供应的法学人才可能是10.
  如果一口气念到研究生,通过司法考试,找工作还是有优势的。但通不过司考的命运比较悲惨。本来,法学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是文科生的一个好选择,&学到的是真才实学,毕业后也不愁就业。但是,现在法学专业的门槛太低了!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不分高校、不分级别、不分教学质量,所有高校都一哄而上地开设法学专业。攻读法学的人多了,法学的门槛低了,相应地,&法学&也就不值钱了。
  千万别想着随便抓个高校考个法学专业将来就能体体面面地当律师,就能体体面面地当法官,No way!包括名牌大学在内的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都很难找到&符合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份&的工作。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继续深造的话,法学也是可以考虑的。
  不过,法学胜在市场需求极大,无论是去政法系统考公务员,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做法律事务,都派得上用场,机会很多,尽管竞争较大。
  3、环境工程
  现在不是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吗?那么选择环境工程一定没有错啦!如果你这样想,可能就高估了我国现阶段环保的水平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外确实是很好的专业,收入很稳定,而且颇高。但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就业情况是因为其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工业在饱和中趋近于稳定,而政府已经开始把目光重点投到环境的作用上面。在很多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都属于政府机构。据说日本和丹麦每年把GDP的3%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因此在这些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是好专业。
  但是在我们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还不够高,环境保护的工作也还仅仅限于不准乱砍树木,远远没有达到规模的程度。相应的,我们悲哀地看到,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也仅仅处在饿不死的状态,工资和待遇都不理想。
  4、市场营销
  内容空洞无物,浪费时间,上这种专业简直是浪费生命。
  在就业上,只要不挑,找到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个岗位需求量太大了,绝大多数需求岗位都是销售。只是,相当多的人没有考虑到,需求量大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事实:流动量大。市场营销是一个残酷的行业,一切以业绩论英雄,招聘时许诺有丰厚的薪水,但是有前提的,那就完成多少任务量,完成了才能拿到理想中的薪水,完不成的,就有可能被淘汰。
  用&大浪淘沙&来形容营销业并不为过。如此一来,招聘门槛也就降低了,对专业出身并无太硬的要求,相当多的公司都表明&能者上&,不搞专业出身论,于是乎,市场营销专业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5、国际政治和外交学
  名字非常好听,畅谈国际天下大势吹牛用得上,但本科没出路,想想这个学出来后现实中能用在何处呢?上了研究生博士还可以去搞点研究。在有的学校,国际关系学院沦为&疗养院&。
  6、汉语言文学
  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其实什么都干不了,但实际中需求比较大,看公务员招考每年多少就知道了。
  其实,实际工作中,各行各业对文字高手的需求都很大,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办公室文字高手简直就当宝。但平时在大学学的都是花前月下、无病呻吟的文学知识,反而对实用性的文字不是很重视,导致学而无用。很多机关写文字写得好的不一定是学中文出身的。汉语言文学就业面还是广的,如果在大学学得一手好文章,还是有很好的出路的,比如说记者、编辑、公务员、企业需求都很大。
  但文字能力毕竟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其他综合能力也要过硬才行。
  7、人力资源管理
  基本上是鸡肋,因为实践性太强,干得好的人力资源总监往往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本科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家在职念个MBA就能压过你本科苦读4年。
  8、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号称计算机与数学合一,还能去搞经济。但实际情况是:就是学数学的。根据大家反映,就业不好。我补充一点,某校数学号称全国前三位,但本科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去卖电脑,最后幸运的考上了公务员。
  学校牌子硬、能力强的毕业生,有的读了研究生和博士或出国回来,在一些大型的技术公司和金融公司,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数学和金融数学等此类专业,技术性太强,牌子不够硬,学得不够好的话,几乎毕业后没地方可去,因为对这个专业需求太高端了。不过有人说先学数学,后学计算机后劲足一点,工作也可以的,这估计是对有实力的人而言。个人认为数学非常消耗脑力,没有实力就不要报考这个专业。
  9、物理学
  纯理论,就业是不咋的,不读个硕士博士不能说学到位,名校物理出国较容易,回来教书比较吃香。
  10、公共事业管理
  一般师范大学都有这个专业。应该说,这个专业在那些&万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很抢手的,待遇也不错。但是现在我国国内社会实际情况就是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体制的需要严重脱节(对不起,意在说明问题,决非意在批评),所以对这个专业的需求也仅仅是存在于理论上的。按照这个专业毕业生的话来说:&谁的事业需要我去管理?&事实的情况就是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是&样样通,样样空&。
  不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偶尔会招聘这个专业的学生。
  11、历史学专业
  可能不用我说,大家也不会把这个专业当成首选。不错,这个专业可以被授予&持之以恒冷门奖&,专业学习内容可能比较有意思,但就业面比较窄。考古类的还勉强可以,去挖挖坟、博物馆这些,牛的可以去鉴定下古董,其他方向的就只有去做科研和当老师了,待遇就谈不上高了。问题是,硕士毕业生去做著名高校老师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高校的这类教学岗位都是很少的,而毕业生有那么多,更何况本科生!
  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对门宿舍住的就是历史专业的,硕士毕业,找到了去南开中学教历史的工作,欢欣鼓舞得不得了!还大摆宴席请客什么的。当然这和近几年就业普遍不景气也有关系,所以当中学老师,就已非常满足!希望大家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三思。如果觉得自己的成绩实在太差,非历史专业不能考取的话,那么最好做好两方面的心理准备:深造深造深造,如果还有比博士还高的学位,还要读了,或者从进入校门那一刻开始就准备跳槽。
  1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女同胞们对这个专业要慎重,毕竟各种化学实验用品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别妄图做居里夫人也别奢想诺贝尔奖,还是生活质量最要紧。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又叫精细化工,几乎全国所有的工科院校都有这个专业。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专业的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全国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是报酬方面就不要设想得太好了,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差也是闻名的。和其他专业技术型专业一样,一般本科毕业生到了工厂里面都需要奋斗在生产第一线,再加上三班倒,没有人会不怨声载道!时间长了,资历深了可能会好。
  13、行政管理
  听起来像是当官的。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通俗点就是去当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谁都知道现在考公务员有多难吧。
  当然,专业能决定一时,但决定不了一世。无论什么专业,学到最牛,肯定都有出路;只要综合素质高,上到搞宇宙飞船,下到掏粪,都是可以学而精的。但对于大众普通的潘棵牵坏貌豢悸蔷鸵怠⒋觥⒐ぷ骰肪痴庑┑退酌黄实亩鳌H绻敲1弦档模箍梢云窘杩诒炜诜钩裕暇怪灰ㄒ导际跣圆磺康墓ぷ鳎伎梢陨鲜指伞6杂谄胀ù笱У模亮裂劬Γ易家桓鋈菀拙鸵档淖ㄒ担欠浅V匾摹
推荐阅读:
只给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长请止步!
高考关键词高考填报志愿咨询费竟成千上万 真的有必要吗?_凤凰财经
高考填报志愿咨询费竟成千上万 真的有必要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刚刚落幕,成绩还没有揭晓,考生和家长就又开始了新的博弈--填报志愿。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参加各类咨询会……家长和考生一直在\"做功课\",但这些似乎并没有达到考生和家长们想要的满意效果,如何能\"分\"尽其用,精准\"击中\"目标院校,几乎是所有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愿,于是,一个新的市场应运而生。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省内一些高考报志愿服务机构受到热捧,他们收费不菲,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高,也更受欢迎。高价咨询效果如何?考生和家长们蜂拥而至的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高价咨询“
高考刚刚落幕,成绩还没有揭晓,考生和家长就又开始了新的博弈--填报志愿。”  闫钟还表示,如果服务机构提供的大数据是真实的,对于花大价钱的家长来说,也许还算欣慰,如果是虚假的,那么考生和家长实在是得不偿失。
高考刚刚落幕,成绩还没有揭晓,考生和家长就又开始了新的博弈--填报志愿。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参加各类咨询会……家长和考生一直在"做功课",但这些似乎并没有达到考生和家长们想要的满意效果,如何能"分"尽其用,精准"击中"目标院校,几乎是所有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愿,于是,一个新的市场应运而生。近日,记者在采访中,省内一些高考报志愿服务机构受到热捧,他们收费不菲,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高,也更受欢迎。高价咨询效果如何?考生和家长们蜂拥而至的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高价咨询“高”在哪?“百分之百成功填报,不浪费一分”、“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高考一结束,高考志愿服务机构就纷纷打出广告。记者联系到运城一家这样的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说,他们所依据的是历年来各学校录取的数据等相关信息,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就业前景等实际情况做咨询,咨询费1800元起价,“一对一”价格更高,咨询专家均为在读博士或者高中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承诺学生“肯定能走一个学校”。在太原也有这样的服务机构,平阳路一家咨询公司打出了5000元的价格,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除了依据“大数据”,还有专门为山西考生量身定制的高考报志愿软件,可以为学生精准定位院校和专业。“你知道今年的考试分数和名次相当于往年多少分多少位次吗?你的分数可以去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某所高校历年招生变化如何……”家长和考生的这些痛点,也是高考报志愿服务机构的最大卖点。他们摆出来“大数据”进行分析,辅以报志愿软件,声称可以为学生选择理想大学。价格高就“高”在这里。据了解,目前多数大数据填报主要是做两组数据的比对:一组为对考生性格爱好职业倾向等做的测评,一组为机构平台存储的数据库。那么,又有哪些人在从事咨询工作呢?一位人士透露,目前高考志愿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三种。一为高校教师自办,由于多年参与过高校的招生工作,在填报志愿上有一定经验。二是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培训教育的业务延伸,报考咨询是新增长点,但质量参差不齐。三是一些教育专家和退休教师,熟悉招考动态。高价咨询效果如何?尽管花费不菲,但是咨询服务市场还是很火爆,许多高考志愿服务机构都需要提前预约,一些资深专家的“一对一”服务甚至在这几天就已经“满额”,不再接受预约。炒作也好,真实也罢,最终还要看家长的反应,他们认为效果如何?花费这么高值吗?早在高考前,部分咨询机构就已经开始在线上线下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培训了。市民李女士也是一名考生家长,高考前后,她已经听了七场讲座,她说:“这些讲座都是免费的,会讲一些报志愿的基本原则,分析一下今年的形势,对我和孩子来说,还是挺有帮助的,但真正涉及到个性化的时候,就要收费了,多少钱的都有,听说北京还有四五万元的。我觉得太贵了,没必要报个志愿还要花这么多,况且我也不太相信就能百分之百填报到最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如果他考得还可以,却上不了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却学不到喜欢的专业,对将来都有影响,那我还不如现在花点钱,让志愿报得准一些。”市民先生的心态也反映了一部分家长的想法,秦先生在我市选择了一家服务机构的“一对一”咨询,从考前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兴趣、到考后估分筛选学校和专业、再到出分后确定学校这“一条龙”的服务,秦先生认为,花费万元是值得的。与此同时,他对服务机构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也深信不疑,“这些专家原来都是教育部门的,他们应该有这些资源。”火爆市场背后反映服务缺位高考报志愿服务火爆市场背后,是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恐惧,也是擦边被录取、低分上名校的侥幸。山西大学社会学专家闫钟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和社会对高考的关注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热度,对于上好大学、好专业的渴求没有减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信息不对称,家长们无法从权威部门获得更多想要的信息,大部分家长无法掌握大数据,或者没有分析大数据的能力,而社会恰恰也没有为家长和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公益性专业服务,因此才催生出高价咨询,这也同时反映出这一新兴市场尚缺乏监管。”闫钟还表示,如果服务机构提供的大数据是真实的,对于花大价钱的家长来说,也许还算欣慰,如果是虚假的,那么考生和家长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他呼吁,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政府部门应当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加权威、准确的相关服务,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让高考服务更加人性化。太原理工大学招就处处长袁群芳认为,无论哪个产品或者咨询服务,都只能提供参考。大数据可以算出一定的规律,但有些变量,没有办法为每个人做到精准考量。高考填报志愿确实具有科学性,这需要考生及家长大量地做“功课”,需要精细收集、比对信息,也需要把握基本原则,粗放地搭配“冲稳保”。因此,建议考生及家长应当理性看待天价咨询,做到心中有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237391
播放数:687299
播放数:32045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填报咨询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