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偶然偏心 位移角,扭转偶联,双向地震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正确选用
(文摘精选)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正确选用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正确选用该帖被浏览了2673次&|&回复了38次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正确选用考虑偶然偏心:[是]或[否]偶然偏心的含义指的是:有偶然要素惹起的结构质量分布的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此结构在相反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考虑偶然偏心,也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惹起的可能最不利的地震作用。详见《SATWE用户手册》125页10条。根据《高规》12页第3.3.3条“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故单向地震力计算时选[是],双向地震力计算时选[否],多层规则结构可不考虑。考虑偶然偏心计算时,对结构的荷载(总重、风荷载)、周期、竖向位移、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及结构的剪重比没有影响;而对结构的地震力和地震下的位移(最大位移、层间位移、位移角等)有较大区别,平均增大18.47%;对结构构件(梁、柱)的配筋平均增大2%~3%。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是]或[否]根据《抗规》第26页第5.1.1条3款(强条):“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普通情况下,均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程度地震作用,此时可不考虑上一条的[偶然偏心]用户可根据实践工程情况选择能否需求考虑。实践,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如果比较规则,那么可经过《抗规》第5.2.5条(剪重比的要求)来考虑结构的扭转和偶然偏心;对于高层而言,如果结构比较规则,则应选用“考虑偶然偏心”项,而不必再选“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对于不规则结构,不论多层还是高层均应选用“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摘自《框架结构(结构专业)施工图design实例》梁峰 张叙主编2007年版10 偶然质量偏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3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边长的5%。偶然偏心的含义指的是:由偶然要素惹起的结构质量分布的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此结构在相反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考虑偶然偏心,也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惹起的可能最不利的地震作用。从理论上,各个楼层的质心都可以在各自不同的方向出现偶然偏心,从最不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程序中只考虑下列四种偏心方式:A)、X向地震,一切楼层的质心沿Y轴正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EXP;B)、X向地震,一切楼层的质心沿Y轴负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EXM;C)、Y向地震,一切楼层的质心沿X轴正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EYP;D)、Y向地震,一切楼层的质心沿X轴负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EYM;要完成偶然偏心,首要任务是确定各个偏心方式下的结构振动特性。最精确的办法是当然是针对不同的偏心方式重新计算结构固有振动特性,求解广义特征值成绩,但是这样做效率较低。对于完全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结构倒没有成绩,对于存在“独立弹性节点”的结构则要花费较多的工夫。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采用一种稍为简单的方式来确定振动特性:将未偏心的初始结构的各振型的地震力作用点,按照指定方式偏移5%后,重新作用于结构上,此时结构产生的位移,就是一个近似的偏心振型。知道了解偏心振型,偏心肠震作用的计算就可以进行了。这个办法有一定的近似性,但进步了效率。经过试算,我们认为其结果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在工程计算中采用。考虑了偶然偏心肠震后,就在原有的未偏心X,Y地震EX,EY的基础上,新添加了四个地震工况EXP,EXM,EYP和EYM,在合力组合时,任一个有EX参与的组合,将EX分别代以EXP和EXM,将添加成三个组合;任一个有EY参与的组合,将EY分别代以EXP和EXM,将添加成三个组合。简言之,地震组合数将添加到原来的三倍。11 双向地震的扭转效应《建筑抗震design规范GB》第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如今我们考虑某个地震反应参数,该参数在X和Y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别 ,那么在考虑了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后,对应于双向地震工况 和 的地震反应 , 将如下计算:& && && && & ,& && &&在构件design阶段,做内力组合时,EX和EY对应的反应 , 将被 , 代替。——摘自《SATWE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中国建筑科学研讨院PKPM CAD工程部2002年版3.3.3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可按下式采用:式中& &----第i层质心偏移值(m),各楼层质心偏心方向相反;——摘自《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2页第3.3.3条5.1.1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摘自《建筑抗震design规范GB (2008年版)》第26页第5.1.1条3款5.2.5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程度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 && && && && && && && && && &&&(5.2.5)式中& &&&----第i层对应于程度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 && && &----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 && && &----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5.2.5& && && && && && &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类别& & & & 7度& & & & 8度& & & & 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 & & & 0.016(0.024)& & & & 0.032(0.048)& & & & 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 & & & 0.012(0.018)& & & & 0.024(0.032)& & & & 0.040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可插入取值;& & 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design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条文阐明5.2.5& &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短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结构,由此计算所得的程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尚无法对此作出估计。处于结构安全的考虑,添加了对各楼层程度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结构程度地震作用效应应根据此进行相应调整。扭转效应明显与否普通可由考虑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判断,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二个程度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即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对于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剪力系数取0.2&&,保证足够的抗震安全度。对于存在竖向不规则的结构,渐变部位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范第3.4.3条的规定,再乘以1.15的系数。本条规定不考虑阻尼比的不同,是最低要求,各类结构,包括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均需一概恪守。——摘自《建筑抗震design规范GB (2008年版)》第33、238页第5.2.5条18.抗震design时,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在什么情况下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1)《高层建筑规程》第3.3.3条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结构无论平面能否规则在计算单向程度地震作用时均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质量偶然偏心)可取0.05Li(Li为第i层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总长度)。实践计算时,将每层质心沿主轴的同一方向(正向或负向)偏移0.05Li。由于,即便是平面规则的(包括对称)的建筑结构,国外的多数抗震design规范同我国的《高层建筑规程》一样,也考虑由于施工、运用及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等要素惹起的偶然偏心影响,即对于平面规则的结构也规定了偶然偏心;对于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结构,除其本身已有的偏心外,还要加上偶然偏心。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时,也应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单向程度地震作用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有助于进步结构的抗震能力。(2) 对于《抗震规范》中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在计算单向程度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但《抗震规范》在第5.2.3条就规则结构如何估计在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作出了如下规定:规则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普通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宜按不小于1.3采用。所谓结构的“扭转刚度较小”,普通是指核心筒-外稀柱框架结构或类似的结构,当第一振型为以扭转为主的振型 时,或 不为第一振型,但满足 & 或 & 时;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当满足 & 或 & 时,均属于扭转刚度较小的结构,应考虑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但如果考虑扭转影响的地震作用效应(例如,将地震作用效应乘以增大系数1.3)小于考虑偶然偏心惹起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应采用后者,应保证抗震design的安全,但二者不应叠加计算(通常取二者的最不利计算结果来进行构件design)。由于SATWE软件在进行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会自动按扭转耦联计算,所以,当采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计算时,对于平面规则的建筑结构,根据《抗震规范》第5.2.3条的规定,实践上可以不必将地震作用效应乘以增大系数来考虑扭转影响。显然,关于程度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抗震规范》仅对规则结构如何考虑,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实践工程中大量存在的不规则结构,如何考虑程度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SATWE软件还不具备将边榀框架乘以增大系数来考虑程度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功能,所以,这种增大系数法在实践工程中运用起来也很不方便。同高层建筑一样,多层建筑结构也异样存在由于施工、运用等缘由所产生的偶然偏心惹起的地震扭转效应及地震地面运动扭转分量的影响。所以编者建议,对于多层建筑结构,当结构属于平面扭转不规则结构,且结构在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条件下,扭转位移比大于等于1.2时,也可考虑单向程度地震作用下偶然偏心的影响。(3) 建筑结构的平面扭转不规则,其不规则程度如何判定,《抗震规范》和《高层建筑规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抗震规范》的次要编制人员在《建筑结构抗震design规范疑问解答》一书中的建议,以及《高层建筑规程》次要编制人员的讨论意见,可以认为:1) 不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的多层建筑结构,以及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高层建筑结构,当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可判定为平面扭转不规则的结构。2) 多层建筑结构,不考虑程度地震作用的偶然偏心影响时扭转位移比大于1.3不大于1.5时,可判定为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结构,应计入双向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多层建筑结构,不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时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5时,普通判定为严重不规则的结构。3)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时,扭转位移比大于1.4不大于1.5,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和《高层建筑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时,扭转位移比大于1.3不大于1.4时,可判定这些高层建筑结构为特别不规则的结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必须同时计算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由于,对比计算分析表明,两者的地震作用效应谁更为不利,会随具体工程不同而不同,同一工程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的构件,普通也不会完全相反。安全可靠的办法是取二者的不利结果来进行结构构件的design。SATWE软件具有同时计算偶然偏心和双向程度地震作用效应的功能。程序在按《抗震规范》的公式(5.2.3-7)或公式(5.2.3-8)计算双向程度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时,仅取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单行程度地震作用效应来计算。程序会自动比较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程度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果,并取二者的最不利的计算结果来进行结构构件design。4)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时,扭转位移比大于1.5,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和《高层建筑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考虑程度地震作用偶然偏心影响时,扭转位移比大于1.4时,普通可判定为严重不规则的结构。5) 建筑design应符合抗震概念design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讨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摘自《混凝土结构design问答实录》姜学诗 编著&&第24页1.& & & & 何时考虑“偶然偏心”?《高规》第3.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边长的5%。控制偶然偏心的次要目的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当结构在偶然偏心作用下的位移比大于1.2时,则阐明该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比较不均匀,抗扭转的能力比较差。对于高层建筑,即便是均匀、对称的结构,也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多层建筑,则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程序在进行偶然偏心计算时,总是假定结构一切楼层质量同时向某个方向偏心,对于不同楼层向不同方向运动的情况(比如某一层向X正向运动,另一楼层沿X负向运动),程序没有考虑。2.& & & & 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规则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 && &&&,& && &&留意:规范规定只要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目前,工程界普遍做法为:在刚性楼板假定下,结构位移比&1.2,需求考虑双向地震作用。3.& & & &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同时选择,程序如何处理?程序允许design人员同时选择“偶然偏心” 和“双向地震作用”,若同时选择,则程序在计算内力时自动选择二者之间的较大值进行design。——摘自《PKPM结构CAD软件成绩解惑及工程运用实例解析》陈岱林 赵兵 刘民易 编著&&2005年版 第24页& & & & 考虑偶然偏心规范规定: 《高层规程》第3.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高层规程》第4.3.5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验算楼层位移比。程序完成:偶然偏心是指由偶然要素惹起的结构质量分布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此结构在相反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考虑偶然偏心,就是考虑偶然偏心惹起的不利地震作用。程序设置(考虑偶然偏心)选择开关,由design人员自行决定能否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考虑偶然偏心时,程序将无偏心的初始质量分布作为一组地震作用,再按附加偏心距取X、Y地震作用方向垂直建筑物边长的±5%,构成四种偏心方式的两组地震作用效应合起来共三个地震组合进行内力分析计算,使地震组合数添加到原来的三倍。操作要点:对于高层建筑结构,通常选择考虑偶然偏心。初始值为不选择。留意事项:由于结构平、立面布置的多样性、复杂性,大量计算分析表明,计算双向程度地震作用并考虑扭转影响与计算单向程度地震作用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相比,前者并不总是不利的。因此抗震design时,根据《抗震规范》第5.2.3条规定及其条文阐明,对于多层建筑,除平面规则的可经过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来估计程度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外,凡属该规范第3.4.2条所指的平面不规则多层建筑,亦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 & &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规范规定:《抗震规范》第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高层规程》第3.3.1条规定,“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入双向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程序完成: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在X和Y方向地震作用的效应分别为 和 ,则:& && && &,& && &&程序对柱采用了与其他构件略有不同的双向地震的组合方式。& & & & 柱的剪力和弯矩只考虑地震作用主方向的双向地震组合,此方向不作双向地震组合。在进行柱双偏压配筋计算时,这种调整后的组合方式会使计算结果更合理。考虑双向地震时,输入双向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及位移比,将地震工况内力交换成双向地震作用工况内力。操作要点:当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时,应选择该项。初始值为不选择。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分析讨论参看6.8节。留意事项:(1)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是不规则结构的一种,指同一平面内质量、刚度布置不对称,或虽在本层内对称,但沿高度分布不对称的结构。(2)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考虑双向程度地震作用,意味着对X和Y方向地震作用予以放大,构件配筋也会相应增大。(3)允许同时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程序按规范要求分别计算,不进行叠加,取不利结果。——摘自《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知晓》杨星 编著2008年版&&第73页4.& & & & 双向地震作用《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程度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如何衡量呢,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强制条文岂不成为可执行可不执行?建议本文提出的&&特别不规则结构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6.8.3&&建筑结构不规则程度的分类3.特别不规则结构(1)结构方案中有多项超过了规范条款中“不宜”的规定,或某一项超过规定目标较多,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将会惹起不良后果;(2)位移比:1.35<A级高层建筑<1.5,1.3<B级高层建筑<1.4;(3)周期比:A级高层建筑<0.9,B级高层建筑<0.85;(4)承载力比:A级高层建筑>0.65,B级高层建筑>0.75;(5)同时具有两种复杂高层结构类型(如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多塔等);(6)具有高位转换、复杂错层或连体、偏置多塔、厚板转换等特别复杂结构。——摘自《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知晓》杨星 编著2008年8月版&&第201、204页
TA的最新收藏[转]&[转]&[转]&[转]&[转]&[转]&accidental eccentricity
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作用效应研究(Aeg-sea)
关键词:偶然偏心;地震扭转效应;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
[gap=491]Keyword:accidental eccentricity;torsiontall building structures
基于4个网页-
occasional eccentricity
基于1个网页-
fortuitous eccentricity
基于1个网页-
accidental eccentric
基于1个网页-
accidental eccentricity
- 引用次数:14
At last, the author compared reinforcement in some situation with the influence of di-direction earthquake and accidental eccentricity or without.
⑤文章最后比较了柱子在考虑或者不考虑双向地震或者偶然偏心的几种情况下的配筋。
参考来源 -
&2,447,543篇论文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
风荷载是可变荷载、水平荷载,不能笼统地视为偏心荷载,应参与基本荷载组合计算,并参与偶然荷载组合验算。
Wind load is a kind of variable, horizontal load and it shall not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an eccentric load.
偶然偏心是由于施工、使用或地震地面运动扭转分量等不确定因素对结构引起的效应.偶然偏心是指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构质量分布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变化,因而结构在相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考虑偶然偏心,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引起的最不利地震作用。
以上来源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造价与管理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楼层扭转控制可否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
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楼层扭转控制可否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
相关标签:
&&&&《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当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主要表示地震作用计算时,质量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可不同时考虑,并不表示判断楼层扭转位移比限制时不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因此,如果计算了双向地震作用,按理应再单独计算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以判断位移比是否满足要求。
&&&&实际工程中,对确定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结构,也可以近似按此位移进行扭转位移比控制,但位移计算应按双向地震作用效应的规定计算。
相关知识点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混凝土结构]热门知识关于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理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理解
上传于||文档简介
&&选​填​,​简​要​介​绍​文​档​的​主​要​内​容​,​方​便​文​档​被​更​多​人​浏​览​和​下​载​。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发表:010-
发表:010-
||||||||||||||||||||||||||||||||||||||||||||||||||||||||||||||||||||||||||||||||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最受欢迎的论文发表网站,始终遵循热情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宗旨,深受广大网民青睐。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一个论文信息服务平台,拥有海量论文资源,为学术研究和职称评定者免费提供专业论文信息咨询,为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免费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在线查询服务。
  中国论文资源库同时是一个论文发表期刊信息咨询平台,期刊收录与中国知网同步,涵盖各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类型囊括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
中国论文资源库微信公众平台
& 关于PKPM电算中偶然偏心的讨论
关于PKPM电算中偶然偏心的讨论
17:22:56&字体:&&&&&
摘 要:随着pkpm电算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电算中的参数选择与规范的结合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设计院根据大量工程和自己设计院的经验提出许多方法和建议。本文通过规范上条文说明的分析和比较针对电算中偶然偏心和双地震的两个选项做一下讨论,希望能对同行的结构设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高规 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 扭转效应
一、引言   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是高规[2]和抗震规范[1]规定的两种计算结构地震作用效应方法。在电算软件PKPM-SATWE地震计算总信息里,这两种方法有单独选项供设计人员选择。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是结构计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两种计算方法由于计算原理不同,可能会对地震作用效应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差异,从而不恰当的方法选择可能对结构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我想结合软件园项目就这两种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供设计参考。 二、规范条文的理解   高规JGJ3-.2条(强制性条文)规定,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高规JGJ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可按下式采用:±0.05   高规JGJ3-.5条规定,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   抗震规范GB第5.1.1条(强制性条文)规定,质量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综合以上高规和抗震规范的条文引用,我们可以看出: 1.两本规范均规定计算结构地震作用效应时均应计入扭转影响。 2.两本规范均规定对于不规则结构(如何准确判定不规则结构,见抗震规范GB第3.4.2条规定)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该效应的计算公式见GB第5.2.3.2条规定,采用的是完全二次平方根法(CQC)加以组合得到的。 3.对于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GB 2.3.1条规定允许不进行扭转耦连计算,但应对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边榀进行地震作用效应放大。JGJ3-2002则规定应考虑单向地震偶然偏心作用,偶然偏心值见该规范第3.3.3条规定。可见,高规的规定更加严格。 三、电算软件的处理原理   目前,很多设计院用的地震作用效应分析电算软件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编的PKPM-SATWE(2010.04版)。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在该软件的总信息里表现为两个选项(非异或),供设计人员选择。 3.1偶然偏心   精确计算偶然偏心作用是通过对不同的质心偏心方式计算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求解相应广义特征值的问题。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广义特征方程为:-[m]+[K]=0。其中,[m]和[K]分别为考虑偶然偏心的质量分布矩阵和刚度矩阵。软件编制者认为这样计算效率较低(占用内存和硬盘较多),于是采用了如下简化方法:先按照无偏心的初始质量分布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作用,然后按照规范规定的四种偏心方式计算各质点的附加扭矩,再将四种偏心方式计算各质点的附加扭矩与无偏心的地震作用叠加,从而形成相应于四种偏心方式的地震作用。 考虑偶然偏心地震后,共有三组地震作用效应:无偏心地震作用效应(EX、EY),左偏心地震作用效应(EXM、EYM),右偏心地震作用效应(EXP、EYP)。对于任一EX参与的组合,分别以EXM和EXP替代;对于任一EY参与的组合,分别以EYM和EYP替代。这样,程序计算地震组合数将比不考虑偶然偏心情况下增加三倍。 3.2双向地震的逆转效应   双向地震的扭转效应计算公式见GB第5.2.3.2条规定,采用的是完全二次平方根法(CQC)加以组合得到的,即: =,=。其中,和分别为无偏心地震作用下的X方向和Y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 可见,在考虑程序双向地震的扭转效应时,程序计算地震组合数并没有增加。 另外,程序允许设计人员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选项。此时,程序内定为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两种情况取大值,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考虑双向地震和偶然偏心的作用。
五、结语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影响,建议设计人员在通过电算软件PKPM-SATWE进行结构地震作用分析时,按下述原则处理: 1.不规则结构应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实际上大多数结构属于此类。 2.对于多层规则结构,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但应对边榀进行地震作用放大处理。对于高度或层数接近高层结构的多层规则结构,可以参考高规JGJ3-2010 3.偶然偏心与双向地震不同时考虑(高规JGJ3-.3条条文说明)。 4.对于高层结构,当结构在不考虑偶然偏心的情况下,地震弹性位移比大于1.2时,结构设计应选择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否则,应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在
成为本站注册用户,能看到更多文章内容,老用户请登录,新用户请
主办: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
期刊简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联合国全球人类发展中国协会指导,国资委•商业网点建设开发中心主办,科技部科学技术进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论文资源库咨询QQ:;说明:我们不是杂志社,期刊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如不清楚投稿流程,我们可以代劳。如此处刊登宣传杂志有不当之处,请杂志社与我们联系,立即做下架处理,谢谢!
创作发表提交
创作发表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偶然偏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