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和以太网理论的理论的区别何在

当前位置:&
“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关注前沿科学——
人类为何痴迷看不见的暗物质?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科协联合主办,作为上海书展科普人文读书品牌活动的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在上海书展期间(8月19日至22日)每日下午两点在书展分会场——科学会堂开设一场精彩的讲座。上周六下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上海市粒子物理和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季向东,天体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景益鹏做客该讲坛,围绕“上天入地探寻暗物质”的主题,向公众介绍了暗物质探测的工作原理、现阶段研究进展和研究的意义。
  人类如何探测暗物质?
  现代天文学的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宇宙中除了人们熟悉的普通物质,还有大量未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整个宇宙的组成中,可见物质占5%,68%是暗能量,另外27%就是暗物质。对于暗物质,目前人们仅知道它们是电中性的、长寿命的、具有正常引力相互作用的物质,是否还存在其它的相互作用形式是现阶段暗物质探测的核心问题。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研制的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已于日发射升空,并进入正常的科学运行阶段。它将收集高能的伽玛射线和宇宙射线并寻找暗物质湮灭或衰变的信号。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常进说,DAMPE也是电子游戏“任天堂”里人们要找到宝物所需要的那个引路人的名字。由于暗物质和普通物质几乎没有相互作用,所以人们没法感知它们的存在,只有通过天文学、通过引力去探测它们,也就是通过探测看得见的粒子间接地去推测或探测看不见的粒子。
  不过,现在也有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很可能有弱相互作用。通过弱相互作用,暗物质粒子会和人们身上或者组成物体的原子发生碰撞,碰撞以后,原子就飞起来了,一飞起来,科学家就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对其进行观测,那叫直接探测。这个方法非常像“守株待兔”:暗物质粒子像一群兔子四处穿透,普通物质的原子则像一颗颗树。科学家就等着“兔子”一头撞到“树”上,来观察暗物质的存在。由于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微弱,“猎人”等上一天,也可能等不到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而人们身体里的原子每天被宇宙射线等物质撞飞的次数大概有上亿次,整个身体就像放鞭炮似的,原子受到外界的干扰后在不断地飞。所以如果要直接探测暗物质,一定要到非常安静的地方,好比要听一种非常非常微弱的音乐,不能在闹市区听。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科学家要到地底下去探测暗物质——因为越往地底下这个干扰就越少。每往地下深1000米,宇宙射线的干扰就减少10倍。记者从讲座中获悉,中国现在无论在直接探测还是间接探测暗物质领域都已经走在国际前沿,最深的地下探测实验室位于四川锦屏。
  探测暗物质意义何在?
  据介绍,科学家迄今还没有弄清暗物质粒子的物理性。很多人会不理解:对于看起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的暗物质,科学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精力去研究它们呢?讲坛主持嘉宾——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世亮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提示了这种必要性:现在太阳系、银河系呈现这样有序的状态,都是因为暗物质在起作用,尽管人们看不到它。景益鹏院士表示,暗物质对于理解整个宇宙在137亿年里结构的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产生能够替代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在太阳系里,广义相对论已被证明成立,要使该理论不成立,需要在宇宙这个更大的尺度范围内来考察。暗物质的发现,可能像当年以太的发现那样,推进人类对物理规律的新认识。
  季向东教授也表示: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主宰者,但是没有想到真正主宰宇宙和世界的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对于这样一个课题,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不管最终人类找不找得到暗物质,这个探寻的过程都会像打开一扇窗,让新的风进来,使科研队伍得到锻炼,人类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作者 陈怡)
【来源】上海科技报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暗物质会不会成为新的“以太”?现在许多人认为暗物质是造成星系间引力大小与理论计算不相符的原因,可是我们至今为止仍然还是没有找到所谓的暗物质,这种理应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的东西.这似乎与早已经被抛弃的以太差不多,本应该到处都有,可我们就是无论如何也探测不到.我们现在的引力理论会不会也像当初的牛顿引力理论一样,在超大尺度下会失效?如果未来新的理论出现,暗物质会不会也像当初以太一样成为一个可笑的并不存在的东西?
落落为君17560
这个我觉得很有可能,理论嘛,总是在不断的修正,以太存在并没以有让牛顿力学变有可笑,这个是人们试图让当时人理论适应新的试验和观察结果的和一种修正,只要这种修正会存在,我们就会离真相越来越近记得采纳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物质 以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