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特夫人是怎样的一位外国人叫老师是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第一段)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
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第二段)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第三段)
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词。
默默无闻:
2.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意。
3.文章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在文章在用“_______________”画出。
4.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邀请欧班老师到家里作客和把老师推上主席台两件事,这件事说明了:
①居里夫人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
②居里夫人成为世界名人后,仍然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   )
③居里夫人不爱摆名人架子,待人礼貌。(   )
5.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别人尊重时,为什么首先想到欧班老师。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答案
1.有名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2.第一段:概括介绍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重时,首先想到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
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取得成就后,给欧班老师写信,邀请老师到法国自己家里做客,并热情款待老师,和老师亲切谈心。
第三段:写居里夫人到华沙参加镭研究所开幕典礼时,亲自把欧班老师推上主席台,赢得在场的著名人物向她们热烈鼓掌、致敬。
3.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
4.②(√)
5.因为欧班老师是教法语的,为居里夫人从小就打下良好的法语基础,为她后来长期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居里夫人的成功和欧班老师的劳动是分不开的。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阅读答案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科质量检测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
黄晕(yùn )
酝酿(liàng)
B.踉跄(liàng)
匿笑(nì)
徘徊 ( huí)
C.高邈(miǎo)
收敛(liǎn)
咄咄逼人(duō)
D.卖弄(lòng)
蝉蜕(tuì)
倜傥(t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是你觉得委曲,不要到处哭着喊着去博取同情,别人的同情太廉价,能让你变得坚强的还是你自己。
B.今晚的“我爱读诗”大型诗歌朗诵会,我有幸被邀莅临参加,内心真是无比的激动。
C.友谊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
D.李晓自幼谦虚善于听取别人建议,当别人的提议合理恰当,他就见异思迁马上接纳。
4.关于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B.《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他们都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有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D.英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④ 李白生性喜爱明月,他在《峨眉山月歌》中描写的“
”这两句诗如画境一般,给人以宁静之美。
⑤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一句,极富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7.名著阅读(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和( ⑤ ),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B.《阿长与》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
2).在相应的括号里填写恰当的短语。(2分)
8. 为了解“光盘行动”的发起和影响,同学们在网上搜索到了下列资料:不久前,有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得到许多民众的热烈响应,各媒体也迅速跟进,这一活动急速升温。1月28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节约用餐蔚然成风。现在,多数餐馆就餐者能适量点餐,饭后将剩菜打包。点的饭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带走,已成为一股清新的消费风潮。
(1)阅读上面材料,为它添加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3分)
(2)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推行“光盘行动”的两点积极意义。(2分)
【材料一】一位友人随团到欧洲旅游时,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饭菜,被当地的社保机构以铺张浪费之名而罚款若干,理由是:“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缺少资源,因此你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如此浪费!”
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就国情看,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群众吃不饱饭的情况还是有的。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期末作文(16分)
罗曼·德斯尔博士布置的期末论文作业又多又长,当他在班上念出这次论文的要求时,听起来很有些可怕。他用特有的敏锐目光向我们扫来:“当然,内容至关重要。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的旁征博引也很有必要。”
下课了,同学们走出教室。这时,我想起了另一间教室,那是我高中的老师艾多·库特夫人任教的班级,还有与这间教室似曾相识的气氛。
英语老师艾多·库特夫人极其严格、细致、整洁。我还记得她用浅蓝色墨水在我的英语作业本上写下的蝇头小字,她对我每一个细小的语法错误都仔细地列出并做了修改。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是多么有用。”艾多·库特夫人常爱这样说。虽然我们都不以为然,几乎没人相信她说的话,但是,那并不妨碍她不屈不挠地对我们的英语作文严加监督。一听到有同学小声地抗议,她的黑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将来,你们会发现真实的世界比起我的期末作文来,要求会更加严格的。但是不用怕,我要你们做的这些期末作文,会帮助你们为那个苛刻的世界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微笑了。
A的学生一到他的手上,立马成了只能得C的人。于是,我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第二天便投身于论文上。我呕心沥血,比哪一门课的作业都认真。
论文收上去后不久德斯尔教授就批改完了。发下来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一片哀鸣,就像医院的病房。德斯尔教授把我的论文往我课桌上一放,一言不发地走开了。我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告诫自己要挺住,要经得起这一打击。当我下定决心,猛地一下翻开卷子的时候,一个鲜亮的A跃入眼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凑近了再仔细一看,真的是一个A,德斯尔教授简洁地写了一句话:“下课后过来见我。”
下课了,同学们不满地嘀咕着出了教室,我紧张地走到讲台边。“年轻的女士,”他说,“你的论文是班上最棒的文章之一,我教了多年的大学会计课新生,这是写得最好的作业。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它说明,在教过你的老师里,必定有一位杰出的英语老师。如果他或是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前去向这样一位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他“啪”地一下合上笔记本,站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他的话让我马上就想到了库特夫人。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库特夫人是那么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一想到要会见她,我心里首先就胆怯了。
傍晚,我还是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库特夫人简陋的小屋前。她穿着睡衣来开了门。“我可以进去吗?”我脱口而出。她一边咳嗽,一边不情愿地点点头。“整个秋天,我都在生病。”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得了肺炎,刚好了一点儿。”库特夫人虚弱地倒在沙发上,她疲倦地示意我坐在旁边。我紧张地坐在离她最近的椅子的边沿上,然后把那张期末论文拿出来,飞快地塞在她手里。她打开卷子看了一眼,疑惑地望着我。“我大学里的会计课教授说,他知道在我以前读书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像您这样的老师教过我,所以——嗯——”我结巴起来,“所以,我只是想来谢谢您,我真的很感激您曾为我做的一切,包括您对我的严格要求。”库特夫人愣了愣,眼圈儿一下子红了,然后开始哭泣。“你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特地到我家来向我说感谢的人,”她抽抽搭搭地说,“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愿上帝保佑你。”她站起来,也拉着我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我。“见到您我也很高兴,库特夫人,我想我早就应该来向您道谢的。”我说。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9.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10.下面两个句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心情,请加以分析。(4分)
(1)我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告诫自己要挺住,要经得起这一打击。
(2)“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
11.请举例说明库特夫人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文章为什么还要用较大篇幅写次要人物罗曼·德斯尔博士?(5分)
12.本文结尾:“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请谈谈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以及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二)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 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 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3..文章中两个小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14.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括号中的问题。
①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②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和“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2分)
15.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6.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3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1)去后乃至(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尊君在不(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9.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使得友人最后“惭,下车引之”的?(4分)
(二)曾子杀猪(10分)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③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④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⑤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③彘(zhì):猪。④适:去,往。⑤成教:成为教育的方法。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1)曾子之妻之市(
(2)顾反为女杀彘(
(3)特与婴儿戏耳(
(4)婴儿非与戏也(
21.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D.曾子之妻之市
2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2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静静地流淌,记忆渐渐地丰厚。一切都在变化,一切又都恍若昨日,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珍贵的东西,虚虚实实、深深浅浅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那样温润如诗,美好如歌!
请以“你在我心灵深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问题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是姓名。
2016年第学期年级检测
一(3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CDCDA(各3分)
6(分)(分)节约社会资源;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分) 因为大学论文得了A,在罗曼·德斯尔博士的提醒下,我向库特夫人表示感谢。(3分,答出其中一个原因,给l分,答出“感谢”、“拜访”之意给2分。)
.(2分)高兴、激动、欣慰。(2分).对学生严格要求她对我每一个细小的语法错误都仔细地列出并做了修改。(2分,学生用文中词语作答也可,如“严格”、“细致”、“整洁”“不苟言笑”、“严厉”,答出了库特夫人其它严格) 罗曼·德斯尔博士铺垫或衬托(分)
12.学生敬爱老师、老师热爱学生的幸福感来理解(分)回来 罢了 开玩笑D(2分)
22.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1 p.24 p.25 p.40 p.20 p.13 p.15 p.13 p.18 p.20 p.29 p.13 p.41 p.19 p.16 p.30 p.11 p.11 p.31 p.40 p.38 p.84 p.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科质量检测语 文
试题卷一、(30..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科质量检测语 文
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贮蓄(zhù)
黄晕(yùn )
酝酿(liàng)B.踉跄(liàng)
匿笑(nì)
徘徊 ( huí)C.高邈(miǎo)
收敛(liǎn)
咄咄逼人(duō)D.卖弄(lò相关文档m4a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最好的老师......阅读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好的老师......阅读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最好的老师......阅读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君秋三位夫人的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