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投影 V5 中三维投平面时,为什么有不能显示的情况 投影后

CATIA V5中文版进阶介绍
  &CATIA V5是在一个企业中实现人员、工具、方法和资源真正集成的基础。其特有的&产品/流程/资源 (PPR)&模型和工作空间提供了真正的协同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共享和交流 3D 产品信息以及以流程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信息。除了 CATIA V5的 100 多个产品,CATIA V5引 开放的应用架构也允许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针对特殊需求的应用模块。
本书内容丰富,教学重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明,选例典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于CATIA初中级用户使用,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外,还可用做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及培训机构教材。本套课程详细讲解了CATIA V5软件进行图形设计的流程、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CATIA V5基本操作、草图设计、零件设计、高级零件设计、线框设计、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的创建、脚轮设计,以及初、中、高三级实例16个。通过 《CATIA V5中文版基本操作与实例进阶》的学习,读者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CATIA V5的操作方法和产品设计的方法、思路和技巧。
免费视频课程入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QQ,谢谢合作!Copyright @2003-大学资源网 版权所有后观看视频。没有帐号?
您可以使用开思论坛(bbs.icax.org)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视频来源:网络
视频作者:
语言字幕:外语(无字幕)
软件版本:
视频时长:10:18
播放次数:14582
CATIA V5基础教程 - 2.建模基本规则 - 3D投影
V5基础教程 - 2.建模基本规则 - 3D投影
A basics part II - catia v5 training - basic rules for modelling - projecting 3d.jpg (27.01 KB, 下载次数: 0)
16:38 上传
width:100%">
好东西,学习下
width:100%">
Powered by&&&&&&&&&&&&&&&
CATIA V5中三维实体模型的二维工程图表达
&&&&来源:万方数据&&&&作者:&&&&&&&&&&&&
关键字:&&&&&&&&
本文介绍了在CATIA V5软件中创建二维工程图的两种方法。详细阐述了在Drafting(工程图)模块下由三维实体模型直接创建各种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的方法。分析所得二维工程图在图样表达上与现行国家标准图样画法不一致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内容对在三维模式下创建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工程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继上世纪90年代在工程图学课程中引入二维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后,随着三维软件的微机化和实用化,社会已步入三维造型设计的时代,对人才三维造型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的几年中,国内高校纷纷开展了将三维几何建模引入到工程图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工程图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在其新修订的教学基本要求报批稿中,也已将“应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并行地列入工程图学课程任务中,对构建以三维建模为主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 吉林大学在工程图学的CAD教学改革中,借助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的良好平台,注重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传统课程,早在2001年春季学期就推出了由制图教师承担的三维CAD技术课程,并从2003年末开始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向吉林省内外兄弟高校制图教师推广这一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三维CAD师资。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三段式CAD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现由三维实体模型直接转化成的二维工程图在某些表达方法上与现行国家标准图样画法不相一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实体造型,轻工程图创建”现象,势必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材培养质量,亟待研究解决。
1 创建工程图的两种方法
&&& 在 V5中有交互式制图(Interactive Drafting)和创成式制图(Generative Drafting)两种创建工程图的方法。前者类似于,是通过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操作激活相应的绘图、编辑、尺寸标注和文字注释等命令来绘制二维工程图,视图中的图线要逐条绘制,线型要人为设定,尺寸只能半自动标注,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更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来实现。总之,一切工作都要由人与计算机交互操作完成,显然该方法的绘图工作量大,程序烦琐,效率低,也容易出错;而后者则是由机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创建生成相关联的二维工程图,一旦选定投影方向即可由系统自动产生主视图,再通过投影制图命令自动创建其他所需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以及轴测图等。总之,投影视图都是由系统根据三维实体模型自动创建,甚至可以自动标注尺寸,设计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机件的形状和结构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其操作简单,效率高,出错率低。创成式制图唯一不理想之处是由该法创建的一些视图或剖视图与现行国家标准图样画法的规定不一致,这是因为传统二维表达中有许多人为规定画法所致,有必要按规定画法进行人工修改。
2 创建特色工程图背景
&&& CATIA V5将工程图样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图层中处理,一层是由图框和标题栏组成的Background(背景),另一层是由一组图形、尺寸和技术要求文本等组成的Work Views(工作图),二者组成一张完整的Sheet(图纸)。
&&& 启动CATIA V5的Drafting(工程图)模块,默认处于创建工作图状态,可以按上述制图方法创建工作图。创建工程图背景,需要单击“Edit(编辑)”下拉菜单中的“Background(背景)”菜单命令,系统自动转入背景编辑状态。
&&& 创建背景有如下几种方法:
&&& ①插入系统自带的背景,由于标题栏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需要对其进行编辑和修改;
&&& ②自行绘制图框、标题栏,并填写相关的文字信息;
&&& ③通过数据交换把在其他CAD软件如AutoCAD中的背景图形的DXF数据输入到CATIA中。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可以在背景编辑状态下插入代表设计单位的标志位图文件,形成特色工程图背景。
3 二维表达问题及修改对策
&&& 在CATIA V5中通过交互式制图方法绘制二维工程图时,只要按国家标准图样画法的规定绘图,尽管绘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但总能得到符合规范的图样。而创成式制图方法尽管其制图简便、高效、准确,但由于在二维表达上存在一些与国家标准图样画法不相一致之处,需要进一步人为修改方能达标。
&&& 下面主要阐述用CATIA V5创成式制图方法实现在图学课程中涉及到的几种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分析它们在二维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 3.1 视图表达问题
&&& 3.1.1 基本视图表达问题
&&& (1)默认不显示虚线、轴线、中心线和螺纹等,除非在图形属性对话框中选中“Dress up(修饰)”区域相应的“Hidden Lines(隐藏线)”、“Axis(轴线)”、“Center Lines(中心线)”以及“Thread(螺纹)”等复选框。
&&& (2)默认在每个视图下方中间位置标注视图名称和比例,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当按规定配置基本视图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不一致。修改办法:消隐或删除视图名称和绘图比例。
&&& (3)在机件两相邻表面相切处有过渡线,如图1(b)所示。修改办法:消隐或删除相切处的过渡线。
&&& 图1 视图表达错误——相切处有过渡线
&&& (4)当由三维模型按“automatic layout(自动布局)”方式创建视图时,主视图投影方向往往不如人意,影响整个视图表达方案。修改办法:在主视图快捷菜单下单击“Front view object(主视图对象)”→“Modify projection plan(修改投影平面)”菜单命令,重新定义主视图投射方向并旋正。在修改完主视图投影方向后,执行Update(更新)命令,其他视图随之更改。
责任编辑: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 tel:027-/21。
分页导航: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tia三维标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