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机戴久了耳鸣声音过大引起的耳鸣怎么治

戴耳机听音乐致耳鸣 本身不是病应注意用耳习惯_新华网山东健康频道
您的位置:
 &   & 正文
戴耳机听音乐致耳鸣 本身不是病应注意用耳习惯
来源: 齐鲁晚报
戴着耳机边走边听音乐,甚至睡着了也戴着耳机,这样的年轻人如今比比皆是,但“耳朵君”饱受痛苦。26岁的周女士就是一位有着十多年“耳鸣史”的患者,常感到耳朵里有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声音,但周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专家说,这种情况就是耳鸣。耳鸣的发病率约在10%左右,目前难以治愈,耳朵保健尤为重要。
耳鸣是症状,不是病
对于耳鸣,26岁的周女士深有感触,已经饱受耳鸣折磨十多年的她已经不愿意再去医院治疗。周女士告诉记者,第一次感觉到耳鸣是在初中,上课的时候突然耳鸣了,那时候也没当回事儿,用手多按几下耳朵好像就听不到了。在高中的时候也没大注意保护耳朵,老是晚上听歌,经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然后大学里有一天突然就一直耳鸣了,总是有嗡嗡声和电流声。先后去过好几家医院,都说是神经性的,几乎各种治疗办法都试过,效果却不明显。
据了解,和周女士同病的人并不在少数。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耳鸣并不是一种病,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症状。什么原因导致耳鸣?能治好吗?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韩飞、山东省交通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杨文琳、济南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邵健民。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耳鸣可以分为搏动性耳鸣和非搏动性耳鸣。其中,搏动性耳鸣多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而非搏动性耳鸣则是神经性的,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诱因包括中耳炎、药物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尿毒症、紧张情绪、噪音等,目前医学界尚未取得充分的研究成果。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药物引起的耳鸣,例如一些抗肿瘤药物、解热止疼药物、高血压药物和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等。
虽然造成耳鸣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最为常见的就是精神因素导致的耳鸣。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或学习非常紧张,需要应对重要的考试或竞赛,就会出现耳鸣的现象。紧张情绪因素一旦消除,耳鸣也会很快消失。但是如果有人对此较为敏感,就会比较在意,而越在意就会觉得耳鸣越明显严重,甚至很长时间都难以消失。
药物治耳鸣效果有限
耳鸣的治疗,往往涉及多个科室的综合干预,例如神经科、心理咨询科、耳鼻喉科等,不是一个科室或者一个医生就能独立完成治疗的。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一部分耳鸣还无法彻底治疗,只能通过一些干预措施使其得到缓解。
由于针对耳鸣的手术一般都有一定的破坏性,也就是说虽然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耳鸣的症状,但是很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一些损伤,因此目前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办法,绝大部分都是保守治疗。
实习编辑:李骏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山东频道&,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62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推荐到广播
7900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Dandelion)
(耳机发烧没)
(艾莉实验胖克)
第三方登录: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新闻热线:021-
久戴耳机毁听力 正确使用耳机的3个建议
原标题:久戴耳机毁听力 正确使用耳机的3个建议
  戴上耳机听听音乐,对于每天挤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上下课的人来说,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好方式,既不影响他人,又能自娱自乐。然而,专家提醒,长期戴耳机,特别是习惯大音量听歌会导致听力渐进性受损。
  你的耳朵受损了吗?如何使用耳机才能保护好耳朵?
戴耳机损伤听力属渐进性,易被忽视
  长期戴耳机不仅会损伤听力,而且这种损伤是难以再生恢复的。与其他感官一样,耳朵里有专门的听力“感受器”――耳蜗里的纤毛细胞。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感受器受到刺激了,纤毛随声音震动而摆动。
  一旦纤毛摆动太厉害,就容易损伤坏听力。听到大的爆破声、长时间呆在卡拉OK房后出现短暂的“爆聋”就是这个原因。戴耳机虽然没有明显察觉到听力变化,但这种损伤是渐进性的,并且常常被忽视。耳蜗纤毛刺激过度会导致敏感性降低,长此以往也会损伤听力。
超过85分贝,耳蜗纤毛细胞受损
  当然,不是所有声音都会导致听力损伤。一般正常人说话的声音在40-60分贝左右,上课的声音大约为70分贝,但听耳机时候的音量往往会去到85分贝以上(85分贝以上会损伤耳蜗的纤毛细胞)。特别是在嘈杂的户外、公共交通环境中,外部环境噪音过大,想要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就必须提高音量,势必对耳蜗带来过大的刺激。
  多数听力受损的病人从事客服行业。由于单耳刺激、音量无法调整、每天长达8小时的刺激,很多客服人员都出现重震、耳鸣等感受,这是听力受损的一个表现。专家建议,戴耳机听音乐的音量要控制在最高音量的2/3以内,尽量调试得跟平常说话的声音差不多为宜。
  出现三种症状证明耳朵受损
  耳朵的听力受损有三大表现:高频受损、敏感度提高和听力下降。
  高频受损:由于音乐有很多电子音都是高频音,因此戴耳机最常导致高频受损。不过,这种听力损伤往往不容易察觉。由于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在150-8000hz,而人的音频仅在250-2000hz,所以即使高频受损,对语言交流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高频受损还可能表现为容易头晕、头昏、头胀等。长期戴耳机而又有上述症状,则很可能听力已经受损了。
  敏感度提高:耳朵的敏感度提高,会导致声音只要出现一点点变化,就会很难受。出现重震、耳鸣、耳堵、头昏等症状,很多客服人员就有这个问题。
  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意味着需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声音。不过,声音的感受是比较主观的。除了与耳朵本身的结构有关,还与环境、集中力相关。在噪声大的环境,即使开很大的音量也不容易听到(不一定是听力受损了,但长期这么做会损伤听力)。因此,一旦感觉到听力下降,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耳机正确使用方法
  1、注意音量和使用时间
  出现头昏、耳鸣、耳堵,或者每天佩戴耳机超过3-4小时的,都是听力易受损的高危人群。专家建议,戴耳机的声音最好不要超过播放器最高音量的2/3,每次听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耳机的音量尽量与正常人说话的声音接近,以50-60分贝为佳,勿超过85分贝;
  成人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每天不超过1-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头戴式耳机优于入耳式耳机,长期使用建议选前者。
  需要长期戴耳机的人群,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的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的接触面积大,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
  另外,接收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导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颅骨传导。特别是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听得累了可以将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骨上,同样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减少了对耳蜗的刺激。
3、使用耳机的环境也很重要。
  我们在嘈杂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边走边听,或坐车时听,甚至骑车时也在听,其实,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最少,其次在睡觉前,稍听一会也可以减少损伤,而在嘈杂的地铁上或者坐车时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是最大的。
■相关链接
  中医观点:清淡饮食,少吃水产品菌类
  从中医的角度讲,要保护听力,就要创造“声清”的环境。湿气是破坏“声清”环境的一个罪魁祸首。湿气聚集容易引起“痰湿”,耳朵就不“清”了。因此,从中医保健的观点,耳朵受损最好少吃寒湿的水产品,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蘑菇等菌类食材也不建议多吃,应当以五谷摄入为主。
  另外,建议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的食物,少吃肉类,这样才有助于清气上升,供养耳窍。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久戴耳机毁听力 正确使用耳机的3个建议
日 08:09 来源:爱美网论坛
原标题:久戴耳机毁听力 正确使用耳机的3个建议
  戴上耳机听听音乐,对于每天挤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上下课的人来说,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好方式,既不影响他人,又能自娱自乐。然而,专家提醒,长期戴耳机,特别是习惯大音量听歌会导致听力渐进性受损。
  你的耳朵受损了吗?如何使用耳机才能保护好耳朵?
戴耳机损伤听力属渐进性,易被忽视
  长期戴耳机不仅会损伤听力,而且这种损伤是难以再生恢复的。与其他感官一样,耳朵里有专门的听力“感受器”――耳蜗里的纤毛细胞。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感受器受到刺激了,纤毛随声音震动而摆动。
  一旦纤毛摆动太厉害,就容易损伤坏听力。听到大的爆破声、长时间呆在卡拉OK房后出现短暂的“爆聋”就是这个原因。戴耳机虽然没有明显察觉到听力变化,但这种损伤是渐进性的,并且常常被忽视。耳蜗纤毛刺激过度会导致敏感性降低,长此以往也会损伤听力。
超过85分贝,耳蜗纤毛细胞受损
  当然,不是所有声音都会导致听力损伤。一般正常人说话的声音在40-60分贝左右,上课的声音大约为70分贝,但听耳机时候的音量往往会去到85分贝以上(85分贝以上会损伤耳蜗的纤毛细胞)。特别是在嘈杂的户外、公共交通环境中,外部环境噪音过大,想要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就必须提高音量,势必对耳蜗带来过大的刺激。
  多数听力受损的病人从事客服行业。由于单耳刺激、音量无法调整、每天长达8小时的刺激,很多客服人员都出现重震、耳鸣等感受,这是听力受损的一个表现。专家建议,戴耳机听音乐的音量要控制在最高音量的2/3以内,尽量调试得跟平常说话的声音差不多为宜。
  出现三种症状证明耳朵受损
  耳朵的听力受损有三大表现:高频受损、敏感度提高和听力下降。
  高频受损:由于音乐有很多电子音都是高频音,因此戴耳机最常导致高频受损。不过,这种听力损伤往往不容易察觉。由于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在150-8000hz,而人的音频仅在250-2000hz,所以即使高频受损,对语言交流的影响也不大。
  不过,高频受损还可能表现为容易头晕、头昏、头胀等。长期戴耳机而又有上述症状,则很可能听力已经受损了。
  敏感度提高:耳朵的敏感度提高,会导致声音只要出现一点点变化,就会很难受。出现重震、耳鸣、耳堵、头昏等症状,很多客服人员就有这个问题。
  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意味着需要提高音量才能听到声音。不过,声音的感受是比较主观的。除了与耳朵本身的结构有关,还与环境、集中力相关。在噪声大的环境,即使开很大的音量也不容易听到(不一定是听力受损了,但长期这么做会损伤听力)。因此,一旦感觉到听力下降,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耳机正确使用方法
  1、注意音量和使用时间
  出现头昏、耳鸣、耳堵,或者每天佩戴耳机超过3-4小时的,都是听力易受损的高危人群。专家建议,戴耳机的声音最好不要超过播放器最高音量的2/3,每次听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耳机的音量尽量与正常人说话的声音接近,以50-60分贝为佳,勿超过85分贝;
  成人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每天不超过1-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头戴式耳机优于入耳式耳机,长期使用建议选前者。
  需要长期戴耳机的人群,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的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的接触面积大,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
  另外,接收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导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颅骨传导。特别是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听得累了可以将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骨上,同样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减少了对耳蜗的刺激。
3、使用耳机的环境也很重要。
  我们在嘈杂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边走边听,或坐车时听,甚至骑车时也在听,其实,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最少,其次在睡觉前,稍听一会也可以减少损伤,而在嘈杂的地铁上或者坐车时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是最大的。
■相关链接
  中医观点:清淡饮食,少吃水产品菌类
  从中医的角度讲,要保护听力,就要创造“声清”的环境。湿气是破坏“声清”环境的一个罪魁祸首。湿气聚集容易引起“痰湿”,耳朵就不“清”了。因此,从中医保健的观点,耳朵受损最好少吃寒湿的水产品,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蘑菇等菌类食材也不建议多吃,应当以五谷摄入为主。
  另外,建议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的食物,少吃肉类,这样才有助于清气上升,供养耳窍。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戴式耳机一边没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