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加什么煮可以壮阳果如何煮水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男性吃牛鞭和什么中药可以壮阳
  中医自古有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对于一心想要的男朋友来说,“牛鞭”无疑是个好东西,起码看起来是相当威猛,在上也有一定的激励和暗示作用,所以,深受广大男性朋友的喜爱,那么,牛鞭怎么吃效果才是最好呢?  极乐牛鞭  材料:牛鞭浓缩粉片、红枣、板栗、青菜、香菜、葱、姜;盐、味精、鸡精、料酒、香油、白粉。  做法:1.将牛鞭用刀切成若干朵状,用清汤反复焯,至牛鞭无腥味。2.然后再把牛鞭放入锅内,倒入清汤,加入红枣、板栗、葱姜一起炖至牛鞭绵软。3.把青菜放入沸水中烫至八分熟,依次排在盘子四周,倒出汤汁,将锅中牛鞭等取出放入盘中。4.最后将香油和少许白胡椒粉淋入牛鞭中。  点评:这道菜的名称叫做“牛鞭壮阳汤”,采用的是上等正宗的“极乐牛鞭”作为主要食材,烹饪后的牛鞭泽金黄,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再加上香甜可口、肉质细腻的板栗,可谓
美味一绝的滋补佳品。  红枣煨牛鞭  材料:牛鞭300克,白萝卜10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葱10克,花生油10克,盐5克,味精2克,蚝油2克,老抽王2克,绍酒2克,胡椒粉少许,湿生粉适量  做法:1.牛鞭去净内白,切成块,白萝卜去皮切成块,红枣洗净,生姜去皮切片,葱切成段。2.锅内加水,待水烧开时下入牛鞭、白萝卜块、绍酒,用中火煮透,倒出冲净。3.另烧锅下油,放入姜片、牛鞭块、白萝卜块,爆炒至出香味,注入清汤,加入红枣,用小火煨至酥烂,加入葱段、盐、味精、蚝油、老抽王、胡椒粉煨至入味,用湿生粉勾芡即可。  干锅菊花牛鞭  材料:牛鞭500克,鸡胗30克,鸭胗30克,豆瓣酱3克,桂皮3克,八角2克,整干椒3克,盐3克,味精2克,色拉油50克,酱油5克,姜3克,蒜瓣3克,高汤200克  做法:1.将牛鞭洗净放清水中煮15分钟后捞出,去尿筋,切菊花刀。鸡胗、鸭胗切菊花刀。2.炒锅放底油,下桂皮、八角、整干椒、蒜瓣、豆瓣酱大火煸香,放入切好的牛鞭花、鸡胗花、鸭胗花,放入高汤小火熬8分钟至入味,用酱油上好色,加盐、味精调味,出锅装入干锅即可。  牛鞭枸杞粥  材料:牛鞭、枸杞、白米、香草、葱、姜、鸡蛋  制作方法:  1、先将白米洗净下锅煮粥,武火煮至其开锅沸腾;  2、牛鞭取出切丁,葱花、香菜截成小段,姜切丝,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  3、待粥开锅沸腾后转至小火慢煮至其黏稠,接着将搅拌好的鸡蛋均匀的浇洒在粥上;  4、将牛鞭丁和枸杞一起入锅,适量放入酱油、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  5、最后把葱花、香菜、姜丝也一起放入,加入少许香油,起锅即可食用;  卤水牛鞭  材料:牛鞭、牛骨、食用油、姜、红辣椒、芫茜、蒜头、卤水料。  制作方法:  (1)首先将水烧开,把准备好的材料都装进卤水袋,再把卤水料和牛骨放入锅中。  (2)用大火煮15分钟,然后转小火煮大概2到3个小时好让卤水出味。  (3)然后将牛鞭用清水洗净放进煮好的卤水里,用大火烧至沸腾,转小火煮大概1小时。  (4)过上1小时后,用牙签戳穿牛鞭就代表熟了,将牛鞭取出切片便可食用。  (5)也可以将牛鞭放入冷水中泡凉,这样吃起来就不会太油。  (6)根据个人喜好,调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蘸料食用的话,风味就更佳了。  (7)切记不要放盐,李锦记卤水汁咸。  爆炒牛鞭  主要原料:牛鞭、红辣椒、葱、姜、蒜、香菜;花生油、盐、料酒、酱油、孜然、 味精、鸡精;  制作:  (1)首先将牛鞭洗净放入锅中焯水,然后切成片状,红辣椒切成斜角凌形状;  (2)准备适量葱姜蒜及少许香菜  (3)锅中倒入花生油,待油烧热后将切好的牛鞭放入油中微炒,期间加少许料酒及酱油;  (4)待牛鞭肉炒至7分熟时,将备好的葱姜蒜及红辣椒一起倒入锅中快速翻滚爆炒。  (5)期间加入盐、孜然粉、味精、鸡精及少量清水;  (6)启锅装盘时,再加少许香菜,这样一道别有滋味的爆炒牛鞭就完成了。  看完上面的菜谱,我相信很多男性朋友和我一样,都有点垂涎欲滴了吧,那就赶快准备吧。
性爱时如果不能让女人性高潮,真是一件非常遗憾又痛心的事情,但是如何才能令女人达到性高潮,这个问题也困扰男人们很久了。男人们不妨延长性交的时间,有更多的机会让女人体会到性爱的酣畅淋漓,从而达到性爱的巅峰
阴道对男人来说,是一个能享受到极致快乐的天堂...
维系夫妻之间感情的除了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夫妻...
妹纸的这表情,到底是被挤得痛苦还是很销魂。甜甜蜜蜜问答 - 中文互动问答网络社区
AD760-90AD1000-90神奇的麻黄
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历代医家多以麻黄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水肿等症,是辛温解表中发汗作用最强的,害怕使用。结合历代本草、方书中对麻黄功用的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发现麻黄的作用远远超出目前中药学教科书所记载的“发汗、平喘宣肺、通阳利水”功效,
还具有较强的“温通阳气”作用,可以温通阳气,调和血脉,起到温阳通络止痛、止遗、止痒等作用。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探悉麻黄在临床的功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善用麻黄辛温走散之性,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
麻黄的作用
麻黄味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本品辛温,
故可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张仲景治伤寒,
以此药为君,如《伤寒论》麻黄汤,凡太阳病肌表风寒、表实无汗、头痛项强、身痛、咳嗽、脉浮紧等症,皆可用之。本品不仅散寒发表,
且能开宣肺气,
凡外感风寒、肺气不宣之气喘咳嗽,
用麻黄有捷效。本草正义称:
麻黄轻清上浮,
专疏肺郁,
宣泄气机,
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本草通玄指出:
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含的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临床常用麻黄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鼻炎等疾病,
效果良好。麻黄利水消肿,
可治风水浮肿、小便不利等症。《金匮要略》治以越婢汤,
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利小便;后世医家多宗张仲景的经验,
治疗急性肾炎所导致的颜面水肿常用麻黄、石膏、连翘、泽泻、赤小豆、白茅根与车前草、扁蓄、玉米须等药配用,
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药理实验证明,
伪麻黄碱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这样就为麻黄利水消肿作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功效是公认的,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麻黄的功效还远远不止这些。如《金匮要略》中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湿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历节,以乌头汤治寒湿历节;唐代甄权《药性论》明确指出麻黄
“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神农本草经》载麻黄“破癥坚积聚”。清代陈蕙亭《本草撮要》载麻黄:“功专散邪通阳,得桂心治风痺冷痛”。清代张山雷《本草正义》载麻黄“治风热斑疹,热痺不仁”。《日华子本草》记载麻黄“通九窍,调血脉”。《中华药海》载麻黄“散寒通痹”。以上诸家均明确指出麻黄有“温通阳气”作用,麻黄可以通阳气,调血脉,止痛、止遗、止痒等作用,只要配伍恰当,麻黄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日华子本草》曰: “麻黄通九窍,
调血脉”。麻黄味辛,可行气行血,性温,可振奋阳气。清代邹澍《本经疏证》言“麻黄气味轻清,能彻上彻下,彻内彻外,故在里则使精血津液流通,在表则使骨节肌肉毛窍不闭,在上则咳逆头痛皆除,在下则癥坚积聚悉破也”。麻黄辛温,可以温通阳气、调和血脉,可用于由心阳虚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用麻黄来振奋心阳,提高心律,此证主要病机为心肾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气机郁滞,气化不利,反过来又使心阳更虚,导致心律缓慢,殷晓莉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的疗效。麻黄所含麻黄碱能使血管扩张,
心率增快,增加动脉血流量。
抑郁症属于情志疾病,灵枢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笔者认为抑郁症属于气机郁滞,不得宣通,郁而发病,治疗应该疏通气机,因此,作者采用麻黄治疗抑郁症,温阳通气、疏通气机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五味子与麻黄配伍一散一收,收散并用,双相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节律。麻黄可以振奋阳气,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麻黄碱及伪麻黄碱均有升高血压,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
麻黄温阳散寒、宣痹止痛
麻黄为痹证要药,
仲景之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等治痹名方都用了麻黄,
即使是湿热痹、久痹、顽痹也有用麻黄之时,
取其开腠理、温经散寒、通畅经络,麻黄温散寒结治疗痛痹有理论基础。《素问·痹论》认为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本草正义》言“麻黄即当借其轻物,
以开痹着”,
张元素说:“麻黄可去营中寒邪”,《本草撮要》说:“麻黄功散邪通阳,
得桂心治风痹冷痛”。《药性论》称麻黄可治疗“毒风顽痹,
皮肉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乌头汤主之”,
方中乌头为君药,温经散寒止痛,
用麻黄配伍,
不但能宣散风寒,
更可通阳开痹。尤在泾曰: “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
寒湿之邪,
非麻黄、乌头不能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的乌头汤,
用麻黄、川乌为君,
通阳开痹、驱寒逐湿,
治疗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麻黄适当配伍忍冬藤、连翘、羌活等,可广泛用于各型痹证,
治疗湿热痹阻,
关节红肿疼痛,
屈伸不利者。麻黄碱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
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因此,
麻黄对一些骨关节疼痛或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疾病的疗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痹证治疗时使用麻黄就屡收显效。
麻黄临床应用举例
麻黄温通阳气、回阳救逆
张仲景用麻黄治疗少阴病和厥阴病:《伤寒论》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仅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伤寒论》301条是说少阴病。基本特征为“脉微细但欲寐”。这里伴发热,估计热势已不高。治疗关键在回阳救逆,恢复正常脉象。用药少而精,麻黄、细辛、附子,三联用药。《金匮要略》救卒死的“还魂汤”用麻黄、杏仁、甘草,麻黄起回阳救逆作用应无疑问。麻黄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载了“嗜眠喜睡方”,共有3
味药:麻黄、白术、甘草,说明麻黄具有兴奋的作用。
麻黄温阳通脉、祛风止痒
皮肤瘙痒是多种过敏性皮肤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症状。风疹块、水疥、游风、痒疹及顽癣等病证之皮肤瘙痒,多因风热或风寒之邪壅阻于肌肤之间,
不得宣泄所致,
其痒常无定处,
忽此忽彼,时隐时现。认为:皮肤瘙痒是风邪外袭,
客于肌表,
营卫不和所致。麻黄辛微苦,
能宣通毛窍,
开泄腠理,
驱邪外出,
凡风寒外袭,束于肌表,
腠理被遏,
毛窍闭塞,
营卫失和所致的皮肤瘙痒,用本品发汗解表、开发腠理、宣通毛窍,
调和营卫,使邪随汗而外泄。现代研究显示,
麻黄所含麻黄碱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而达到抗过敏作用。此外,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用麻黄配伍斑蝥,再加猪油、蓖麻油,制成麻黄膏外用,治疗疥疮。
麻黄温通阳气、破症散结
清代·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中的名方——阳和汤,“治流痰及一切阴疽”;方中的麻黄具有“破症坚积聚”功效的记载,
出自《神农本草经》。清代·徐大椿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认为麻黄“能深入积痰凝血中,
凡药力不到之处,
此能无微不利也”。阳和汤,
采用麻黄与熟地、鹿角胶、肉桂、白芥子、干姜炭、甘草相配伍,
治疗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等证,
王氏说阴疽是气血两虚,
毒痰凝结而致。治之大法,
用大剂熟地、鹿角胶峻补气血,
但非麻黄不能开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
此3味虽酷暑不可缺也,麻黄,
入肺、膀胱经,
因而其能调节肺和膀胱的功能,
促进肺的宣发作用和膀胱的气化、开腠理,
进而起到水液的正常代谢和膀胱的约束作用;笔者认为麻黄在阳和汤中起温阳散结作用。
善用麻黄,麻黄便作用神奇,功能卓著,能治疗多种内、外、妇、儿科诸多病证。麻黄是临床常用的中药,
味辛发散,
性温散寒,
其气微香,
入肺与膀胱经,
善达肌表,
发汗解表以散风寒,
为辛温发汗的峻品,
为发汗解表要药;又可宣降肺气平喘、且能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还具有较强的止痛、止遗、止泄、止痒等作用,
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小儿遗尿、功能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抑郁症等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与其辛温通阳的功效是分不开的。以上所述功能拓展了麻黄临床应用,
若能充分探讨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时的各种功效,
将为临床更广泛的拓展麻黄的应用提供思路。
麻黄十二经无处不到,发越阳气是麻黄作用之根本,麻黄经与不同药物配伍,可以发挥诸多用途,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运用得当则可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如水肿、无汗、咳喘、鼻塞、痛证、皮肤疾患、眼疾、胃痉挛、阳痿、忧郁、黄疸、厥逆等。但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疮口破溃而肌肤松软、小便涩少、尺脉沉涩、久病体虚或有大量失血史者都要慎用麻黄,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喘病、老年咳喘病、虚人咳喘病亦不可久用麻黄。
麻黄始载于
《本经》,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一般认为其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三大功效。其实麻黄十二经无处不到,发越阳气是麻黄作用之根本,张仲景在
《伤寒杂病论》中大力推崇麻黄,为后世留下了麻黄汤、麻黄加术汤等众多麻黄名方。
笔者发现,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可以发挥诸多用途,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运用得当则可治疗诸多疑难杂症,现结合临床体会,谈谈麻黄的临床应用,以与诸君共磋。
麻黄有发汗、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头面四肢水肿,上半身水肿明显者,以及外受风邪、内有水湿的全身性水肿,能达到使水邪从汗与小便分解而消的目的。常配合白术、生姜、茯苓等,如麻黄加术汤、麻黄附子汤、麻黄甘草汤。还可配伍石膏、白术、甘草,或配、防己等,方如越婢汤、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治疗肾病、黏液性水肿,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笔者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现通过麻黄的宣肺利水作用,不但能有助于消减腹水,还可提振患者精气神,有防治肝性脑病、上呼吸道感染之功。
《珍珠囊》中载麻黄能 “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临床常配伍甘草、桂枝等,治疗风寒感冒、疮毒初起、皮肤病、无脉症等,方如麻黄汤、葛根汤、麻黄甘草汤、大青龙汤。清代名医舒驰远治疗一例难产,发动
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无效。后视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认为是太阳寒伤营,用麻黄汤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
麻黄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可与杏仁同用,增强止咳平喘效果。治疗肺热咳喘加石膏、黄芩,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肺寒咳喘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姜,如小青龙汤。因蜜炙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故平喘多用蜜炙麻黄。临床不少亚健康患者,稍有受凉则感冒迁延、咳嗽缠绵难愈,笔者每喜在玉屏风散基础上加以麻黄、苍耳草等祛风通窍之品,每效若桴鼓。近年来,各地运用麻杏石甘汤救治非典型肺炎、甲型
流感之痰热闭肺证,效果明显,彰显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色。
麻黄所含伪麻黄碱有抑制过敏递质释放,收缩鼻黏膜血管之作用,临床常配合黄芪、细辛、防风、甘草等,方如玉屏风加味、小青龙汤等,治疗过敏性鼻炎等以鼻塞为特征的疾病有显效。
麻黄通过发汗和利尿作用,能祛除风湿,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痹证疼痛,常与羌活、秦艽、白术、桂枝、当归等祛风湿、养血活血通络药同用,如麻杏薏甘汤、麻黄加术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葛根汤及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温通发散,外可疏通肌肤经络,内可深入积痰凝血,实乃活血化瘀之佳品,如
《外科证治全生集》的阳和汤,方用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可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症。
麻黄与乌头同用,发散寒湿,温经止痛,用治寒湿历节,不可屈伸之证,如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之乌头汤,取麻黄发汗宣痹,乌头祛寒解痛,治疗寒湿留于关节,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之关节疼痛,不能屈伸症。
治疗皮肤病患
麻黄宣肺走表,开腠理,又能治疗皮肌炎、荨麻疹、皮肤干燥症等皮肤病,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唐朝
《药性论》中曰:
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如
《千金方》卷七之 “麻黄汤”,用麻黄、升麻、川芎、桂心、麦冬、甘草各
6g,茯苓12g,杏仁、防风、白术、当归、芍药、黄芩各
枚。水煎分服。复令小汗,避风。治恶风毒气、脚弱无力、顽痹四肢不仁、失音不语、毒气冲心之症。同书卷五之
“麻黄汤”,用麻黄、升麻、葛根各
6g,射干、鸡舌香、甘草各3g,石膏12g。水煎分服,治小儿恶毒丹及风疹等。皆取麻黄辛散解表祛邪之功。
《医学心悟》中麻黄膏一方,用雄猪油 120g,斑蝥
个、麻黄 15g,蓖麻子
去壳研烂)
去壳研烂)
粒。先将猪油化开,下斑蝥煎数沸,随去斑蝥,再下麻黄,煎枯滤去渣,将大枫子、蓖麻肉和匀,外用治疥癣。
民间有用生麻黄煎汤外洗治疗顽癣的偏方,江苏常州已故名老中医张效良先生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的“三净汤”(
净麻黄10g,净黄连9g,净蝉衣15g,白鲜皮20g,地肤子
20g,紫背浮萍
即以麻黄为君。民间治疗老年性皮肤干燥症验方,用麻黄 15g,猪皮
100g,同煎,去滓后调入人中白10g,1
次服。对于一些体质壮实、大便秘结的荨麻疹,麻黄可与大黄、栀子等服用,方如防风通圣散,服药后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刘爱民教授[1]治疗面部湿疹,擅用麻黄,取麻黄善发散风寒,通调水道之功,根据病人素体禀赋,配合温阳补气、清热利湿等法,使毛腠开,湿邪易去,湿疹自愈。
《本草纲目》中指出麻黄能 “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眼科奇书》中的四味大发散即由麻黄、藁本、细辛、蔓荆子四物组成,治风寒目病,常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浅层病变。
麻黄碱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蠕动[1],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故麻黄既可解支气管痉挛,亦可解平滑肌痉挛,可伍他药治疗寒性胃痛。
一患者阳痿久治无效,一次感冒后施以麻黄汤治之,数日后相遇询问是否给他用了什么壮阳药,因其服药当天不但汗出热退,是夜久未勃起的阴茎竟也雄起了。研究表明,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作用,还能兴奋离体子宫[1],其可能对盆腔内器官及肌肉均有兴奋作用,因此有人戏称麻黄附子细辛汤就是中国的
“伟哥”,确非妄言。
《黄帝内经》中云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临床上对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的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证,在疏肝方中加入少许麻黄开提肺气,能显著提高疗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生发阳气、附子温补肾阳、细辛可以通阳,临床用来治疗肾阳虚型的忧郁症患者有显效。不少慢性肝病患者久受疾病困扰,情绪抑郁不乐,笔者每在辨证施治的处方中,加入少量麻黄,有忘忧解郁之奇功。
麻黄上可开腠理发汗以透邪,下可肃肺利尿以排邪外出,中可通调血脉祛瘀滞,故又可用于黄疸病的治疗,无论有无表证都可应用,可加速黄疸消退,缩短疗程,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千金方》中载有 “还魂散”
亦名追魂汤)
一方,由麻黄、桂枝、炒杏仁、甘草组成,主治 “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千金方衍义》解释说:
《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枝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结合其用法
服。口噤不开,去齿下汤,汤入口不下者,分病人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 1
升,须臾立苏”的记载,可能是
“癔症性晕厥”。
《日华子本草》中载麻黄能 “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亦提示麻黄有通阳救厥的作用。
当然,麻黄一药,《神农本草经》定位于 “中品”,《景岳全书·本草正》认为
“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别录》则认为:
“不可久服,令人虚。”而据现代药理报道,麻黄中的麻黄碱具有收缩周围血管,升高血压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还有强心作用等,这些认识在临床应用麻黄时不可忽视,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疮口破溃而肌肤松软、小便涩少、尺脉沉涩、久病体虚或有大量失血史者都要慎用麻黄。另外,麻黄亦不可长期服用,尤其是针对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喘病、老年咳喘病、虚人咳喘病时,更要跳出麻黄治喘的惯性思维,以免伐阴动阳、拔动少阴肾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众说麻黄去节先煮去沫
众说麻黄去节先煮去沫
&&&&&&&&&&&&&&&&&&&&&&&&&&&&&&&&&&&&&&&&
汤一笑&&& 经方医学论坛
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如今中药麻黄的加工和入汤已基本没有去节先煮去沫的讲究。但此问题仍然还是经常受到中医药人士的关注。
(一)、关于麻黄先煮
麻黄先煮估计在汉末《名医别录》就有所记载,《伤寒论》、陶弘景《本经集注》中用麻黄都记载先煮,但并没有直接交代先煮的原因。宋本《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则云:“(麻黄)皆先煮数沸,生则令人烦,汗出不止”,这似乎说是为了舒缓药力,防止发汗过猛,后世医书几乎不见“生则令人烦”的说法。仲景方中有不少先煮、后下的讲究,或透煮出味或消药之锐性或其他用意,目的不一。仲景用麻黄的方剂中,麻黄的处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用量相对大则先久煮“减二升”(约28分钟)再去沫;第二种是先煮一、二沸再去沫;第三种是方大味多而麻黄用量相对小者,则不需先煮去沫,这种情况不多。体会仲景麻黄先煮去沫的整个操作,侧重着眼点其实应该是先煮,而去沫只不过是附带的次要操作。《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中,麻黄就只提去节先煮,没有提去沫。如果单是为去沫似不用煮这么久,或者所有药物合煎也可以去沫,不用先煮。可后世多把关注点放在去沫上了。似乎以为先煮就是为了去沫,理解上应该是有偏差的。
(注:徐静
张慧傅延龄等人中认为,张仲景原著中“一、二沸”的“沸”是一个计算煮药时间单位,其操作有可能是通过“离火控温”实现的;“一沸”大约为5~10分钟,“一、二沸”可按10—20分钟计。参见《&伤寒论&&金匮要略&药物煎煮法中“沸”字探析》一文。)
我查看了《伤寒论》之外的一些早期方书的重要麻黄剂,发现确实有很多不提“去沫”。如今辑本《小品方》中,虽在《述旧方合药法》中提到麻黄“不去节与沫,令人咳”(此句的问题后面有分析),但其卷一《治咳嗽上气诸气》中的紫菀七味汤、贝母汤、射干麻黄汤、覆杯汤、沃雪汤(投杯汤)等方剂后有的交代麻黄先煮,但全部都没有交代“去沫”。今本《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中有麻黄甘草汤和麻黄汤(小投杯汤),在麻黄甘草汤的麻黄后有注“先煎,去沫”,但我查《外台秘要》卷第十[卒上气方六首]中的相同内容(注明《肘后》同),发现并没有此注文。《小品方》卷第一[治虚满水肿诸方]中的麻黄甘草汤也是交代麻黄去根节先煮而不言“去沫”。查《医心方》卷第九[治咳嗽方第一]中有关投杯汤、覆杯汤的内容,也不见麻黄“去沫”之说。所以今本《肘后》卷三麻黄甘草汤的“先煎,去沫”,很可能是后人加注。《肘后》卷一[救卒客忤死方第三]中有张仲景麻黄汤(还魂汤),麻黄也没提“去沫”,查《千金》两书还魂汤也是如此(一方少桂)。《肘后》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的麻黄解肌汤、麻黄芩桂姜汤、葛根解肌汤,皆不言麻黄“去沫”。《金匮》中引用《千金》的麻黄醇酒汤治黄疸,也不说麻黄“去沫”(此方单味,估计古老)。
从以上较早期的一些麻黄剂的资料看,有理由怀疑古典汤剂用麻黄是否真有“去沫”之说,或真有此说可能也非紧要要求。
对于麻黄为什么先煮,医界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如今大略主要有两类说法:一类说是久煮药力会挥发掉一些,可减轻麻黄的锐烈发表之性;或说减轻麻黄发表之力,重取利水或通络活血之功。他们认为麻黄碱是挥发性碱,久放(麻黄属于“六陈”之一),久煎都会逐渐逸失,发汗力减弱。如余国俊在《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云其体验:“麻黄煮沸40分钟以上,即使用至100g,亦不会发汗,……大剂量麻黄经久煮之后,其发汗解表之功几乎荡然无存,而通络活血之力却分毫无损。”这是认为麻黄久煮取其通络活血之力。
另一类说法则相反,认为先煮是为了透煮出味增强其发汗之力,轻煮则取其力缓。持此论者举例说,麻附辛汤是少阴汗剂之重者,所以仲景久煎麻黄;而麻附甘汤是少阴汗剂之轻者(微发汗),所以麻黄只先煎一、二沸即可,取其力缓。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真相?这一问题恐怕还是要借助现代麻黄药理的研究成果才能判断。
如今《药典》规定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要成分为生物碱(10种以上),其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还含有挥发油等其他成分。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40~90%为麻黄碱,其次为伪麻黄碱,一般认为麻黄的药效成分主要就是这两种物质,由于伪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又比麻黄碱小,所以还是麻黄碱更关键,现代药理研究者一般认为麻黄碱是麻黄发汗的主要物质基础。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子量较小,都具有挥发性,两者的毒性以麻黄碱最强。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更显著利尿作用。李姿娇的研究显示,麻黄药材中非麻黄碱部分具有显著的溶栓作用。
传统认为麻黄是发汗猛药。但如今的药理实验表明,单味麻黄水煎剂、麻黄碱虽均有一定的发汗作用,但并不算强烈。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此时用麻黄碱50~60毫克1.5~2小时后,汗液分泌要比未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这也验证了麻黄汤后“覆取微似汗”之说。有研究还表明麻黄配伍等比例的桂枝或苍术其麻黄碱的煎出量明显优于单味麻黄煎煮。麻黄汤、小青龙汤等复方合煎,其麻黄碱溶出量,也高于相同条件下麻黄单煎,复方的发汗效果也更强。刘国清的相关实验表明,基本相同条件下,单味麻黄煎液的发汗力强于麻黄+甘草煎液,可见甘草的配伍使发汗作用减弱。而麻黄+桂枝的发汗力度比麻黄汤全方还要强。
虽然麻黄汤后“不须啜粥”,但方后云“覆取微似汗”,也没有象大青龙汤那样交代注意防止大汗,可见在仲景看来,麻黄汤原方虽比桂枝汤发汗力强些,但也并不算强烈发汗药。明清那些药量轻又用蜜麻黄的所谓麻黄汤,发汗力度就更弱了。难怪如今常见人说怎么服用麻黄汤不发汗?张山雷《本草正义》也说“不知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可据者。”至于现实中有些人服用一般剂量麻黄汤后出现大汗、心悸等异常反应,应该是属于对麻黄耐受性差的特殊体质,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药物不良反应之类。
有关煎煮时间对麻黄中麻黄碱溶出率的影响的实验表明,单味生麻黄在煎煮30分钟时麻黄碱煎出量较高,如再久煎,汤液中的麻黄碱含量则会有所下降(应是挥发的原因,下降与时长的关系尚不清楚)。由此来考察前面提到的对麻黄先煮的两类观点,似乎仲景先煮“减二升”(约28分钟)是为了透煮出味增强其发汗之力的说法比较靠谱,而后加入其他药材合煎,麻黄碱还会重新析出(复方合煎麻黄碱有更高的溶出量),可抵消一些药力的挥发散逸。因为麻黄汤就是为了取汗,而从“覆取微似汗”来看,仲景似乎并不认为麻黄汤发汗力很强,如果先煮是为了削弱其发汗之力,仲景使用更小的剂量岂不更直接简单?古人麻黄先煮恐怕主要还是为了“尽药力”,有如寇宗奭所言:“(麻黄)寸锉之,不若碎锉如豆大为佳,药味易出,而无遗力也。”考察仲景方中先煎或先火处理的药物,其目的古人私心揣测据多,按现代的药理研究,其目的主要就是两类,一类是减毒,如附子先炮(比沸水更高的温度);乌头先炮或先煎(水、蜜两煎);葶苈子熬令黄色。一类就是透煮出味尽药力,这类最多见,属于先煎的主流目的,麻黄先煎应该属于这一类,麻黄属于优良的冷季放牧饲草,在汉唐药用最多也不过认为有小毒而已。明代又有主病药宜先煎的说法,大概是其做汤底的意思(参见《东医宝鉴》)。
麻黄汤用水九升,最后取药汁二升半,若以一升200毫升计算,煎煮用时大约在80分钟上下,似乎煮得太久了,不知道最后汤液中的麻黄碱含量与煎煮40分钟时有多大差异?如今煎药一般没这么久的。由于煎煮总用时的关系,复方直接合煎麻黄碱的浓度(缩短了时间),可能比麻黄先煮再合煎的方式更高(用时太长)。
马爱华《煎煮时间对麻黄中麻黄碱溶出率的影响》一文指出,麻黄应先煎20分钟再与他药合煎,方中有葛根时应先煎麻、葛35分钟以上,再与他药合煎。此时麻黄碱含量最高,平喘止咳效果最佳。
不同麻黄品种的使用,药效是有一些差别的,三种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木贼麻黄含生物碱约1.7%,其中麻黄碱占85~90%。草麻黄含生物碱约1.3%,其中麻黄碱占60%以上;中麻黄含生物碱约1.1%,其中麻黄碱占30~40%。草麻黄、木贼麻黄的生物碱以麻黄碱为主,伪麻黄碱较少,此类发汗力强;而中麻黄的生物碱,则以伪麻黄碱为主,化饮利尿效果好,发汗力不强。清代中期以前是河南、山西的麻黄为道地,主流应是草麻黄,发汗力强。而清末以来内蒙中麻黄兴起,流通量大,其化饮利尿效果较强。这可能也是近代以来,麻黄久煎意重在利水或通络活血之论兴起的一个物质基础。如今三种麻黄中,草麻黄产量大,中麻黄次之,药用主流是这两种,商品上两种常混用;而木贼麻黄产量较小,市面少见。近年由于过度采挖,麻黄野生资源锐减,而且给产区的荒漠地带的植被环境造成重大破坏,政府已经对混乱的采集行为进行管制。如今药用麻黄据说已经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
如今的医家,恐怕没有人清楚自己所用的麻黄,具体属于哪一种。三者比较而言,中麻黄的节间鳞叶一般是三裂,而其他两种一般是两裂;草麻黄、木贼麻黄都较细,木贼麻黄更细些,而中麻黄最粗。木贼麻黄的节间长度比草麻黄短一半。
(二)、关于麻黄去节
麻黄去节,陶弘景《本经集注序录》云:“麻黄皆折去节,令理通,寸斩之;”在“麻黄”条项下又云“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除节原因一说“节止汗”;一说“令理通”。宋本《金匮玉函经》(另一版本的《伤寒论》)卷七“方药炮制”:云“折节益佳”。唐本《伤寒论》(《千金》版)、宋本《伤寒论》麻黄类方中,麻黄后注明有“去节”;但淳化本《伤寒论》(《太平圣惠方》版)麻黄类方中,麻黄后注明的是“去根节”,交代得更详细。隋至宋年间的《雷公炮炙论》也说:(麻黄)“凡修事,用夹刀剪去节并头”。麻黄去节后世基本取其止汗缘故。古人用麻黄发汗是否都去节?理论上虽这么说,实际恐怕也不可能,如今根本就无此讲究,《药典》麻黄也没有去节的规定,因为这不太现实。
尚志钧《麻黄去节除沫的讨论》认为麻黄除节是为了减毒,因为现代实验表明节的毒性最大,含麻黄碱也少。
(三)关于麻黄去沫
麻黄去沫是后世议论发挥最多的问题。《伤寒论》中就多交代麻黄先煮去沫,但并没有说明原因。麻黄为什么先煮去沫?古今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陶弘景《本经集注序录》中交代“凡汤中用麻黄,皆先别煮两三沸,掠去其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药,不尔令人烦。”后世本草、方书多沿之,“令人烦”是主流说法。陶弘景所谓的“烦”,后世医家多解为“心烦”、“烦心”、“令人动烦”、“令人闷”、“令人烦闷”、“令人发烦躁”、“令人大发”。
明清一些医家进而认为去沫是减轻麻黄的发表猛力。如今也有一些中药研究者认为沫令人烦,是指麻黄碱的兴奋作用导致的失眠、心慌不安、心率失常等现象。还有人谓亲身试验,认为麻黄沫确会导致心悸,而若去沫,麻黄量大些也不出现心悸感,但这类业余实验似乎不够严谨可靠。蔡佳佳、宋永刚等《鲜麻黄
“先煎去沫”
实验研究》显示新鲜麻黄先煎不去沫相对于去沫可提高大鼠自主活动、发汗、心率和血压。似乎去沫是减少了麻黄碱之类兴奋物质。
麻黄“上沫”中到底有什么物质?俞励平等人的实验显示,麻黄“上沫”主要的热解产物是苯甲醛,占45.28%。而苯甲醛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香醛,目前也是合法的食用香料,仅对神经有麻醉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似并不具有以上所谓麻黄上沫的副作用。周重楚、王桂芝等人对麻黄挥发油的研究表明,麻黄挥发油(黑褐色油状液)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麻醉、镇静之类作用似乎也并不会导致传说中的那些副作用。表明各类相关实验之间还是有所矛盾。
所以麻黄上沫中到底具有什么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仍然还是雾里看花,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严谨的比较实验。
仲景方中,煎煮去沫的情况有四:先煮麻黄;先煮麻黄、葛根;先煮蜀漆、麻黄;竹叶汤方中,若“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方中注明“炮”),破之如豆大,煎药,扬去沫。”竹叶汤并未交代附子先煎,搞不清此“煎药,扬去沫”是单煎附子的沫还是合煎的沫?若是单煎附子的沫,仲景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此去沫显然不属减毒之类考虑。由于单独先煎葛根并不提去沫,因此可以认为先煮麻黄、葛根的去沫只是针对麻黄的沫;可见仲景方中,煎煮去沫的情况其实主要就是先煮麻黄去沫。仲景汤液中,其实很多药物是会产生泡沫的,如葛根、柴胡、茯苓粉、杏仁泥等,所以《金匮玉函经》云“凡煎药,皆去沫,浊沫难饮,令人烦。”但为什么只有麻黄特别强调先煎去沫?不解。
李心机先生认为陶弘景之“沫令人烦”之“烦”,实际应是言浊沫令人恶心。此说颇有道理,但其主要是从“烦”的字义上论说,不够全面和深入。东汉《说文》云:“烦,热头痛也”。烦字也有“厌恶”之意,我们常说很烦某人,实际就是讨厌某人的意思。药汤之沫或食汤之沫一般被视为脏浊物,日常一般都去之,厨人煲骨汤就要撇去漂浮的血沫。古人煎蜜也是“掠去其沫”,即是去杂质。另外,药材中,所有打碎的油性种子(如杏仁泥)、蝉蜕(带土)、以及含皂素者,这些品种煎煮基本都会出现上沫。陶弘景“沫令人烦”或正是沫浊脏令人厌恶之意。中医古典汤剂是讲求汤液之“清”的,水要新水或井花水,沉淀令极清洁方用。仲景《金匮玉函经》云“凡煎药,皆去沫,浊沫难饮,令人烦。”《本经集注》说:“用新布,两人尺木绞之,澄去泥浊,纸覆令密”,用的还须是新布,可见讲究。《千金要方》也说:“汤必须澄清,若浊令人心闷不解”。煎煮汤液去渣、去沫、布滤、布包煎这些做法实际目的都是为了汤液“澄清”。另,麻黄是细小草茎,且是陈久之物,宋代以前药材是切碎或捣碎入汤,难免还会有草末漂浮。所以如今也有人说“去上沫”或为"去上末”,类同“去滓”,便于服用罢了。此说也有合理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宋本《金匮玉函经》“凡口父咀药,欲如大豆,粗则药力不尽。凡煎药,皆去沫,浊沫难饮,令人烦。”一句存在传抄变异的可能。因为在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有“《范汪方》云:皆当去末也,末则浊难饮(注意《玉函》是“浊沫难饮”),不除令人烦。”此句亦在论“口父咀”之后,说的是去除粉末。陶弘景《本经集注》云“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口父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者,又使吹去细末,此于事殊不允;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差得无末,而粒片调和,于药力同出,无生熟也。”其中药材加工入汤前也强调要“吹去细末”、“差得无末”。《范汪》在陶弘景之前,陶亦重此书。所以《玉函》所谓煎药“去沫”很可能是“去末”之传抄变异。麻黄先煮去“沫”,会不会也是煮前去“末”在历代传抄中的误会误传?这的确是个问题!
李心机先生以《玉函》此句话作为“烦”应指浊沫令人恶心的主要文献依据,恐怕还是有问题的。尽管如此,不论先煮麻黄多沫、少沫,古人去上沫肯定有去脏浊之物的意思,至于古人原本是否真认为沫里还含有导致不良反应的“成分”就难说了,恐怕也不能断言其无此意。
二、第二种说法就是“沫令人咳”,所以要去沫。《小品方》卷第一[述旧方合药法]云:“合汤药用麻黄者,皆先折去节,然后称之,当先煮,断取沫。不去节与沫,令人咳。”此说比较古怪,麻黄沫可致上气而咳逆之说后世也偶见,不过这毕竟是非主流的少见说法。若汤液不清,有漂浮或悬浮杂物,也是会令饮者咳的。“断取沫”的表述也比较古怪,后世一般用“掠去沫”、“扬去沫”的表述,“断”本义是截断、斩折,当然也有“截取”之意,“断取沫”会不会原是“断,去末”(斩折去末)?弘景云“麻黄皆折去节,令理通,寸锉之”。
三、还有一种不同说法,就是认为麻黄沫是令人头痛或头眩。如胡希恕认为麻黄沫是令人头痛。李可认为麻黄上沫中有暝眩物质,服之令人头眩,面赤而呕,先煮去上沫可免此弊,或加与麻黄等量之蝉衣也可。此类说法不知是个人经验之谈还是另有更早出处。
四、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此略。
从常识而言,煎药去沫无非三种可能原因:一沫多,至少是沫较多;二沫有某些较严重的不良作用;三是沫脏。而对于麻黄,前两者目前都未能获得可靠验证。
麻黄先煮去沫还有一个问题,自古都说先煮麻黄有沫,陶弘景《集注》云“(麻黄)今出青州、彭城、荣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似乎是麻黄多沫者才优。可如今常见反映煮麻黄根本就没有上沫,网络论坛上讨论麻黄去沫的问题,多说先煮麻黄无沫或有少许沫,而且多会自然消失,几乎没有人说多沫的,这就奇怪了,药材煎煮出沫者多矣,何单单麻黄这一点点沫古人这么在意?煮麻黄是否真有沫可去呢?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以下几种说道:
一、煮麻黄无沫是因为麻黄的剂量太小。仲景《金匮方论》中一些麻黄用量较小的方剂原本就没有要求先煮去沫。老中医李可说“我们煎麻黄很少见沫,因为剂量太小,一两以上,水开了一分到一分半钟左右上边有一层沫,10g左右不会有沫”。
二、有人认为麻黄无沫是因为使用了陈麻黄,因麻黄泡沫是碱与水的反应,陈放久的麻黄碱性变小,就很少出沫。但反映煮麻黄无沫的显然并非都使用陈麻黄,因为如今的现实是,《药典》中只有两种麻黄:生麻黄(直接干燥)和蜜麻黄,如今也不讲究用陈麻黄,市场上流通的麻黄并没有专门陈久的麻黄。经方一系所用麻黄基本都是生麻黄。
与陈麻黄无沫的观点相反,香港李宇铭先生在《原剂量经方治验录》中说,他在菲律宾义诊时曾在马尼拉购入一批色黄而晦暗的陈麻黄,每次都能煎煮出大量的泡沫,冒泡沫持续约半小时,此现象他过去没有碰到过,因此他怀疑麻黄出沫或是因陈久所致,这一观点还需要更多验证,目前仍未能确认。(注:李宇铭先生原方原剂量使用经方,一两按15克换算,麻黄剂用麻黄量很大,都是布包先煎)。
三、如今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古典方剂所用是生鲜麻黄,煮之才多沫。刘洋等人据说曾进行实验,结果鲜麻黄可产生浮沫而炮制过的麻黄没有浮沫,参见其论文《经方本草鲜品论》。鲜麻黄煎煮比干麻黄更多沫,这应该是真的。汉末仲景方所用麻黄是干品或是生鲜品难以考证,但东汉时代医家应该已经普遍使用麻黄干品了。因麻黄自古就是“六陈”之一,麻黄之“黄”或指陈久之色。西汉《范子计然》所记载的药材商品中就有麻黄,说明西汉时麻黄就已经是大宗流通商品,社会需求量大。汉末《名医别录》云:“(麻黄)立秋采茎,阴干令青。”《吴普本草》云:“四月、立秋采。”(《御览》卷九百九十三)。这些显然都表现了当时已经普遍使用麻黄干品了。
四、还有人反复试验,认为用小火煮麻黄时泡沫才较多。参见网络上《让麻黄有上沫可去》一文及图。《本经集注》说:“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
五、如今煮麻黄无上沫,还可能是存在品种差异的问题。我国麻黄的品种和分类目前学界还有分歧,有报道说我国麻黄已知有19种,杨永《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分类学》则认为中国麻黄属植物已知共有13个种。麻黄的地方习用品很多,除药典规定的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外,还有丽江麻黄、矮麻黄、单子麻黄、膜果麻黄、藏麻黄等。另外,不知道无沫与麻黄的老嫩有无关系。
六、还有人怀疑无沫的麻黄是否药厂粹取后流入市场的药渣?即使真有这种情况,但这种东西也不可能在药市占很大比例吧?
为什么如今煮麻黄常不见沫?目前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这显然是前提性的关键问题。
(四)如今汤剂使用麻黄的新讲究
相对于汉唐剂量,如今方剂中麻黄的用量一般很小,所以一般并不需要先煮或去沫。特殊情况下的超大剂量使用(相对于药典规定)医家一般还是要求先煮去沫的。
从网络上临床交流来看,如今使用麻黄剂的副作用常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神兴奋,易使人心悸多汗、失眠、头痛、头晕、阳强勃起;所以空腹一般不宜服麻黄剂,会放大药力,如同空腹喝酒容易醉。实际上药力比较猛烈的药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都不宜空腹服用。服用时间一般也不宜在晚上,以免影响睡眠,黄仕沛先生认为以下午3点前服药为宜,当然需急迫用药时例外。麻黄碱类西药一般也要求不在晚间服用,否则还要加服镇静催眠药。麻黄属于有“毒”力猛的药物,应用就要强调体质的适应性,有的体质麻黄耐受性很差,药后反应强烈,就要慎用少用。含有大量甘草的麻黄剂一般会比不含者较少出现副作用。
二类就是胃肠道反应,出现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现象。如有人服用葛根汤后出现呕吐现象(妇、幼为多),可能是葛根也可能是麻黄的原因。我妻子有次服用麻附辛汤出现汗多欲呕现象,以往服用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详细一问才发现她胃口不好,事情多,早上到中午都没吃什么食物,冲服了大杯浓蜂蜜水后症状渐缓解,这个也不清楚是麻黄还是附片的原因,由于我使用的附片属于过度炮制之类,量小且粉碎久煎,所以还是麻黄的嫌疑较大。
参考资料:
杨永《中国麻黄属植物的分类—兼论麻黄属的演化分类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2年
刘国清博士学位论文《麻黄汤组成原理研究——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发汗的影响》
侯小双《相关因素对麻黄发汗作用及对麻黄碱煎出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3年
王玉玺《麻黄单煎和复方中共煎麻黄碱溶出率的比较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6期
李祥林 潘卫峰等《解表剂煎煮时间之我见》《山西中医》2012年 第1期
徐静 张慧 傅延龄《&伤寒论&&金匮要略&药物煎煮法中“沸”字探析》《中医杂志》2012年第19期
周重楚王桂芝《麻黄挥发油的药理作用研究》《中成药》 1982年11期
李姿娇论文《麻黄中非麻黄碱部分的药效验证及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俞励平 梁晓亮 曾永长 罗佳波 《麻黄“上沫”成分的热分析TG-DTG-DSC及热解-GC-MS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03期
《绍奇谈医学》之《仲景方药的煮法与服法》
蔡佳佳、宋永刚、宋小莉、于永军、沈伟《鲜麻黄 “先煎去沫” 实验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黄煮水能打眙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