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枫树坝库区移民后续服务生活补助政策

枫树坝:养在深闺人未识(组图)
文/图 钟南 渔夫  在谷歌卫星地图上搜“枫树坝”,就会发现广东境内有一块像宝玉般的水面,那就是青山湖(枫树坝水库)。青山湖是广东境内的东江源头,周围被原始森林环绕,万股山间清流齐聚于此,形成宽达数公里的广阔江面,坐船穿越水库,既见山水之秀,更感大海之阔。过去由于交通不便,青山湖一直藏于深闺中,不为世人所知,因此原生态的绝美景色至今仍然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广东境内仅存为数不多之“世外桃源”。
  景色方面,枫树坝水库春有杜鹃秋有枫,四季美景不断。据介绍,枫树坝水库兴建前,周围是一道道长满枫树林的峡谷,一个个村庄点缀其中,一到秋冬季节火红一片,大坝蓄水后,一片片枫树林随同小村庄淹没于水底,水库因此得名。尽管大片枫树林被淹掉,但是山顶的枫树经过风雨岁月的冲刷,仍然婷婷玉立,每到深秋时节,红叶满山绽放。而每到春天,水库四周漫山遍野都开满红花,一簇簇一团团的杜鹃花如火如焰,格外耀眼。枫树坝水库周围群山怀抱,气势形态各不相同,山岚水色和流光溢彩的林木相互交映,充满着诗情画意。
  枫树坝周边点缀着零星村庄,群山怀抱中、翠竹掩映下,两三间白墙青瓦的农舍,远远看去恰似一幅幅名家笔下的油画,枫树坝是一个适合徒步旅行的地方,在慢节奏的旅途生活中体验原生态的自然风景,沿途景色美不胜收,慢慢行走,慢慢欣赏。
  美食方面,枫树坝水库水深100余米,库容量19.5亿立方米,水库面积5150平方公里,库区位于广东龙川至江西境内,是不准开垦的净地。这里青山碧水,烟波浩渺,沙鸥翔集,锦鳞潜游。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鱼都是野生的,鱼儿自生自长,真可谓是好山好水出好鱼,因此当地的鱼生特别出名。此外,当地好水产出的豆腐清香嫩滑,去枫树坝水库游玩的游客一定不能错过。
  提示:
  枫树坝水库位于河源市龙川县北部,距潮汕约为二百多公里,建议设计为二日游线路,可以和龙川县另一著名景点霍山景区一起游玩,枫树坝水库面积很大,可沿水库边开车边观赏风景及探寻附近村庄,随意西东。水库边可雇小船,在湖中欣赏湖光山色,也可登湖中无人小岛,探幽猎奇。
  钟南、渔夫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地方版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枫树坝水库_百度百科
枫树坝水库
枫树坝水库,又名青龙湖[1]
。位于上游的中部偏北。距离龙川县城63公里,是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一个以航运、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的大坝高91.5米,坝顶长418米,属空腹重力型坝。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19.5亿立方米。青龙湖湖内岛屿纵横,群山叠翠,绵延起伏,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参天大树,溪水潺潺,老藤缠绕,鸟飞鹤鸣,游人仿佛置身人间仙境,青龙湖畔的山池古村,是广东省名村,广东省古村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枫树坝水库)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来历:
据《南越志》记载“县北有龙穴山(从枫树坝水库至上坪细坳50多公里山脉),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东江上源在此穿(川)穴而过,故称“龙川”[2]
。因枫树坝水库地处龙穴山山脉的龙头位置,水域形态似“龙”,湖水青绿,因而得名“青龙湖”[3]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简介:
是华南第二大人工湖(,主坝坝型为混疑土宽缝、空腹重力坝,坝顶长418米,最大坝高95.3米,坝底最大宽度87.1米,坝顶宽6.5米,坝顶高程为173.3米。)位于东江上游的岩镇,是东江的源头(大坝以上为东江源。大坝以下为东江)。距离龙川县城63公里,建于1970年5月,1973年9月下闸蓄水,是一个以航运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青龙湖的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0万平方公里,库容量为19.5亿立方米,水深100多米。森林繁茂,森林覆盖率达89.5%,年平均气温为17℃,湖水温度14℃,水深似海,湖水碧绿。属国家一级水体(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不经任何处理即达饮用水标准。
青龙湖,群山叠翠,绵延起伏,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流域全部有森林覆盖,没有泥沙淤积之虞,深藏在万山丛中的一块尚未雕琢(未开发)的翡翠。核心区域,以库区水面为中心,南北长约25.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主要保护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南缘的森林植被及水源涵养林,以及区内生态环境,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风光
青龙湖,山水相映,宛如仙境,显得清幽秀美。峭壁参天,绿荫如盖,奇石星布,藤蔓草芳,叠瀑连连。湖内岛屿岛屿星罗棋布,聚散有致,处处凸现出扑朔迷离的境界,时有绚丽多彩、变幻迷离的雾景出现,周围峰峦成障,山岚水色和流光溢彩的林木相互交映,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
荡舟青龙湖,犹如身临瑶池,魂梦蓬莱仙境。沙鸥翔集,锦鳞潜游。船在湖内的峡谷中前进,不时转换方向,一下子似乎到了尽头,拐一个弯,又出现了新的天地。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太阳照射在碧绿的水面上,微风轻拂,细浪戏水,灿烂得如同一层碎银,白晃晃,亮闪闪;又像绽放在春风里的满园梨花,洁白如雪,摇曳生辉。
青龙湖,春有杜鹃,秋有红叶,四季美景不断。逍遥岛、娘娘谷、新娘潭、金龟戏水、瀑布、扑船岗、老鹰抓蛇、蛤蟆落井、高围奇门、虎爪湾温泉。漫步千年古道,探幽猎奇。可游猎,可下钓,可荡舟,可游泳,泡温泉。消夏避署,休闲养生。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地理位置
青龙湖位于东江上游的龙川县中部偏北,地跨赤光镇、、车田镇、贝岭镇等。北纬24°28'4.97&,东经
115°23'18.59&。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9℃,湖水温14℃,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属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达饮用水标准。
青龙湖(枫树坝水库)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湖区村镇
位于龙川县境中部偏北,上游的东江源头,北与罗浮接壤,与本县新田、赤光、车田、麻布岗毗邻。东、西、南三面为青龙湖(枫树坝水库)所环绕,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旅游资源丰富。
是首批广东省(人文历史)名村[5]
,广东省古村落,革命老区村,是青龙湖核心湖区内最大的村庄。山池村地处龙池山盆地,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5000多人,村内道路10多公里,四通八达,硬体化已经80%,路灯安装70%。几公里的牌坊下大街(乾隆年间建街),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园、网吧一应俱全。客家古围、古炮台、古石灰窑遗址、龙川最古老的石拱桥、滴水观音、侍郎古墓等等。
青龙湖是山池的后花园,山池往南3公里水泥路直达湖边(青龙湖的核心区域)水码头。一望无际8公里的水面,烟波浩渺,风光旖旎的青龙湖尽收眼帘。到山池的贵宾必定到此游山玩水,吃河鲜,泡温泉。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历史文化
岩下的合河口之上为东江源,之下为东江。早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东江被称之为涅水,隋代称循水,唐代称循江和河源水,宋代则称龙川水和龙江。元代东江一名才正式出现。明清时期,东江又被称之为龙江。
岩下(岩镇)历史悠久,据说2000多年前秦始皇令秦军将领赵佗平定百(南)越,他的谋士勘察到从江西瑞金到龙川岩下形似巨龙的山脉(龙形山、龙穴山、龙池山),判定此地是兴王之地,赵佗采纳谋士“座岩下,拥龙川,得百越。”的谋略,挥军从江西入东江上源,顺流南下,在此设五合要塞,最终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南越王”。民间还流传着龙川县治所(县城)选址“佗城”与“岩下”之争一说。岩下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将领赵金福率军退守岩下墟, 遭清军四面合围,全军覆没。岩下历代商贸繁盛,是粤赣水陆两路商贸咽喉,口岸,民国时期是龙川五大墟镇之一。老岩镇(岩下)就是现在的青龙湖的主湖区。
龙川县治所(县城)选址“佗城”与“岩下”之争的传说
民间流传秦始皇三十三年赵佗接受秦皇诏封为龙川令后,为县治所的选址(县城),赵佗发动官宦、乡绅,集思广益,考察山势水脉(风水),官宦、乡绅分成两派,一方选岩下(即枫树坝主库区),岩下河道两岸开阔,土地肥沃。据《南越志》“县北有龙穴山,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东江上源在此穿穴而过,县名由此,故称“龙川”。龙穴山(岩镇至上坪50公里大山脉)是龙川县的龙脉山,岩下地处龙头位置,风水宝地也。是中原通往南越的快捷通道(水路),下方是五合要塞,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方选佗城,佗城依山傍水,土地开阔,背靠嶅山,面临东江,水上交通便利,东面有蓝关险道,北面有五合要塞屏障。两派都有充分的各自理由,势均力敌,足智多谋的赵佗,知道这样争论很难有结果,为顾全大局,使官宦、乡绅们团结一致、心悦诚服,赵佗说:“不必再争论,你们(岩下、佗城)各方在当地挖一斗土前来过秤,哪个地方的土重(古时土重就表示此地矜贵,宝地),就定在哪个地方建置县治所(县城),大家觉得“称土矜贵”这个方法很好,表示赞同。三天后秤土,佗城那方有意在打铁寮旁(带铁屎,当然重)取来一斗土,经量秤重,结果比岩镇的土重了半斤多,赵佗当即宣布:“经量土秤重,佗城的土重,县治所就建在佗城”。
天才少年(万历年间13岁考取秀才,16岁考取举人)谢世镜青龙湖畔赋诗:
山池龙骏见神奇,岩下津渡启征程;
两岸枫叶满秋色,泱泱江水伴吾行。
千年古村山池[6]
,是赵佗屯兵之处,历代是龙川下半县通往麻布岗、上坪、江西陆路咽喉商贸要道(官道)。村内客家围屋、现代别墅、古炮台、石灰窑遗址、明代石拱桥、滴水观音、牌坊、吏部左侍郎墓、宗祠各具特色。全村80%是开国谢文申(抗元英雄爱国诗人的孙子)的后裔,外迁后裔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后裔近100万,人才辈出,毕业的将官有30多人,开国将军3人、海军少将1人,省长、省委书记3人。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后裔回来寻根拜祖,是独特的寻根问祖圣地。
明朝知府李伯遇(1553年进士)巡游时,从青龙湖北上,到达山池村口,诗兴大发,题诗一首:
山池景致胜非常,田心峎里睡草羊,
半岭芝兰千载秀,罗婆桃李万年芳。
到村中心再题诗一首:
门前高幛迎宾客,龟蛇相会在西方,
狮象拖球塞水口,岩下罗带水环乡。
古山池十八景:
护龙桥虹、五马归槽、八仙过海、崇兴古围、塘中龙骏、狮象拖球
狮子望江、滴水观音、节孝牌坊、半岭芝兰、龟蛇相会、长短一亭
罗婆桃李、七仙下凡、峎里草羊、墩上牛神、岩下罗带、腊梅禅钟
1、龙形山---从岩镇枫树坝水库至江西寻乌、安远、会昌、瑞金200多公里山脉。
2、龙穴山---从岩镇枫树坝水库至贝岭、麻布岗、上坪、细坳50多公里山脉(龙川6座千米高峰,在此就有、、羊里嶂、火星嶂4座有序排列)。
3、龙池山---从岩镇枫树坝水库至贝岭、麻布岗20多公里山脉。
4、龙池山盆地---地处龙池山腹地,四周高山,中间地势平坦,形似池(盆),方圆10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原叫山池约,现分为山池村和鹊塘村。
5、---龙池山分支汶水,水质清澈,景观奇特,原为岩下,因设在东莞寨石岩下,故称“岩下”,后称“岩镇”。岩镇由南北走向的大山脉一分为二,东边为平越约,西边为山池约。
6、山池---地处龙池山盆地,四周山峦叠翠,村内地势平坦,呈盆状,五条小河蜿蜒而流,其形状似“池”,引用唐代诗人沈佺期的诗句“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故称“山池”。(赵佗在此屯兵,3公里到达东翼定南水与五合要塞形成合围态势)。
7、平越---纪念赵佗指挥秦军平定南越,故称“平越”(赵佗在此屯兵,2公里到达到西翼寻乌水与五合要塞形成合围态势)。
8、五合要塞---位于岩镇合河口的军事要塞(设五合司,历代此设官盐子埠、兵卡)。
9、五合---东江上源西面的安远水、黄麻布水、(合为定南水);东面的小金水、流田水、沙洲水(合为寻乌水),五水在岩下(镇)的合河口汇合,故称“五合”。
10、---《南越志》记载“县北有龙穴山,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东江上源在此穿穴而过,县名由此,故称“龙川”。另传南越王赵佗的谋士堪兴风水,龙形山(龙公)、龙穴山(龙母)、龙池山(龙子),三龙汇合即是“川”,兴王之地,故称“龙川”。
枫树坝水库青龙湖的交通:
直达青龙湖核心区湖边
直达湖区核心区域:
1、从国道G236(原省道S227)线,转乡道Y399线(10公里旅游小道),直达青龙湖主水域湖边的水码头。
2、河惠莞高速在麻布岗出口,转乡道Y399线(10公里旅游小道)直达青龙湖主水域湖边的水码头。
水码头往西北进入定南水,沿途有万有山庄(度假村),虎爪湾贝岭温泉(90度以上高温),贝岭街,细坳小参村、龙川4座千米高峰、、羊里嶂、火星嶂。
水码头往南是主水域,沿途有金龟戏水、逍遥岛、娘娘谷、新娘潭、瀑布、再往东进入寻乌水,沿途风光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到达枫树坝水电站:
1、从国道G236线转S339线到达水库大坝(发电站),在乘小船进入主湖区。
(枫树坝水库)区域目前仍未开发的处女地,只能自驾游,农家乐,租小船,游山玩水、泡温泉,住农家水上木屋(水码头对面)、万有山庄、露营等。吃山珍河鲜、东江豆酿腐等客家特色风味。
青龙湖水上木屋
枫树坝水库龙川县著名旅游景点
枫树坝水库霍山
位于田心镇[7]
,毗邻兴宁、五华,距龙川县城47公里,距河源市区146公里,方圆10公里,海拨550米,省级,国家AAA级旅游区,以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闻名遐迩,属,有&第二&之美誉。为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枫树坝水库河源市著名旅游景点
;;;;;;;;;;;枫树坝水库;;;;;;;;九龙湾漂游;;;;;;;
.环视旅游[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河源网络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广东乡村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政府信息公开
城市空气质量
水环境质量
污染企业环境信息
【字体:大
  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论证,我厅拟同意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并报省政府审批。为体现公开、公正,强化公众参与,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下放和取消自然保护区有关事前审查事项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15]86号)的有关要求,现对上述自然保护区有关调整情况进行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可采用来信、来电或来访的方式,提出建议或反映问题。&&
  一、公示时间:2015年8月8日至2015年8月12日&&
  二、受理电话、信箱和来访地址&&
    电话:(020)、&&
    传真:(020)&&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213号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信封请注明自然保护区公示)&&
    邮政编码:510630&&
   & &电子邮箱:huangyouqin@&&
  三、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理由和调整方案&&
  (一)申请调整理由&&
  省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简称“赣龙紫高速公路”)、河源市龙川县规划建设项目小叁至老隆公路及省道S227线其中的彭坑大桥(危桥)旁拟新修的龙江大桥等3个交通项目均将穿越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论证,拟对该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进行调整。
  (二)调整方案&&
  拟将原鹤畲林场东北部与保护区相邻的部分区域调入保护区缓冲区,面积为190.8公顷。&
  拟调出保护区范围有3个区域,调减面积为55.1公顷,其中赣龙紫高速公路涉及区域(以公路中心线两侧各75米的范围)调出面积为19.6公顷,小叁至老隆公路涉及区域(以公路中心线两侧各50米的范围)调出面积为32.8公顷,龙江大桥以及引桥周边区域(以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5米的范围)调出面积为2.7公顷。&&
  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由15670.8公顷调为15806.5公顷,增加了135.7公顷;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7319.6公顷,保持不变;缓冲区面积由4489公顷调整为4624.7公顷,增加了135.7公顷;实验区面积为3862.2公顷,保持不变。&&&&
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示意图如下:&&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5年8月8日
开发维护:
&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龙川政府门户网站
我的图书馆
广东龙川政府门户网站
政 府 工 作 报 告——在龙川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日)县长& 何伟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加快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工业化拉动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依期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测算(下同),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8.2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比增”)10.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5亿元、44.5亿元和27.2亿元,分别比增6.8%、12.6%和7.9%。实现工业总产值159.6亿元,比增18%;工业增加值39.2亿元,比增1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1亿元,比增15.1%,增速超过预期目标8.1个百分点;完成总税收3.97亿元,比增19.7%;财政综合增长率25.14%,全省67个山区县排名第38位,全市排名第一。全县新引进外资项目5宗,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510万美元,比增6.7%;实际利用境内资金24434万美元,比增8%;实现外贸出口8138万美元, 比增4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比增10.1%。
&&&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0年,多方筹集资金完成4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排水排污、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接纳能力不断增强。205国道园区过境段改造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完成了S227线上坪至龙母段路面大修工程和珠霍公路建设;依期完成了县城东江大桥扩建和维修加固任务,改造了县道19公里、村道108公里;丰稔至四都、牛屎坳至鹤市、鹤市至紫市、赤光至新田等通镇公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东江干流梯级电站建设加快,龙潭、稔坑电站建设顺利完成并投入生产,苏雷坝电站建设顺利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全县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26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了一批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镇化进程加快,完成了县城步行街“三化”工程改造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农业增加值16.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8%和6.8%,粮食总产量27.54万吨。加强粮食储备工作,在市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中获得第一名。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推进,解决了4个镇 5.6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全面铺开,以优秀等次通过省扶贫“双到”工作考核,农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49元,比增12.8%。
&&&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县接待游客12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6%和16.7%。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商业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完成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7.7亿元,比增12.2%。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汇龙花园、怡和苑、新龙花园、兴泰花园、泰华城等商住小区首期工程顺利竣工,中小户型商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稳步推进,满足群众各层次住房消费需求。
&&&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重点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著,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提前一年完成“普高”任务。2010年高考,我县考生入围省专、本科线人数保持递增良好态势,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大力宣传挖掘古邑文化、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龙川县苏维埃旧址、龙川考棚、佗城古城墙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址得到修缮,佗城历史文化景区已初具规模,成功承办第23届世客会龙川分会场活动,提高了佗城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完成了全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入资金680万元,完成县中医院综合医技大楼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78万元,完成了麻布岗、铁场、鹤市、上坪等4间镇卫生院建设,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7%,比增3%,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圆满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人口和计生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人口出生率为13.6‰,自然增长率为8.72‰。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在省十三届运动会、省残运会、市青少年锦标赛上均取得良好成绩。
&&& ——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效益、市场、竞争意识得到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各类文化协会和业余文艺团队蓬勃发展。各社区、村(居)委会、团体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活动,中小学校认真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教育活动,群众的精神文明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全县完成233家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全民阅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大力抓好农村改水改厕和农村沼气建设,着力整治农村脏乱差,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二、“十一五”工作回顾
&&& “十一五”时期,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旅游服务业日趋活跃,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规划目标如期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一)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时期,预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3%,人均GDP年均递增11.2%。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三产业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22.2:35:42.8优化调整为18.7:50.5:30.8。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 (二)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59.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9.2亿元,年均递增26.5%和25%,超额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目标任务。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工业增加值34.4亿元,年均递增28.1%和26.5%。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0宗,合同投资总额12800万美元。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15宗,实际利用外资12682万美元,外贸出口20673万美元, 年均递增50%。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54.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6.08平方公里,已出让土地2.523平方公里;落户工业园企业27户,工业园落户企业合同投资总额23亿元。民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县民营企业已达到510户,比2005年增加225户,增长44.1%;注册资金9.35亿元,比2005年增加6.57亿元,增长70.3%。2010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115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5.1%。
&&&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努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创建了3个国家级万亩水稻和1个大豆优质高产示范点,粮食播种面积66.7万亩,粮食总产持续稳产,我县被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成功获得“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和“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荣誉称号。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培育了农业龙头企业19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17个)。扎实开展动植物防疫工作,被省评为“畜牧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新种改造生态林近80万亩,商品林60万亩,新开防火林带600公里,森林覆盖率65%。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2010年底基本完成。积极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个镇11.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了10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规划,全部行政村都建立村级卫生站和信息服务站,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县有268个行政村参股市高新区建设项目,村级经济收入得到进一步保障。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农民工65800人次,促进农民工就业。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49元,年均递增7.6%,实现“十一五”预期目标。
&&& (四)旅游产业化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以赵佗历史文化和霍山自然资源为依托,着力发展特色旅游,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形成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通过资源整合,有序打造生态游、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业,明骏知青村旅游度假山庄已竣工试业,佗城景区改造首期工程竣工,珠霍公路全面通车。霍山、七峰山、佗城学宫、南越王庙、百姓宗祠等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数保持增长势头。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7.2亿元,年均递增6.6%。商贸物流、酒店服务、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交通运输等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7亿元,年均递增15.4%。&&
&&& (五)财税金融快速增长,保障水平得到提高。财税总量跃上新台阶。在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等大背景下,注重统筹谋划、开源节流、科学理财,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17.3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1亿元,年均递增16.3%。完成总税收3.97亿元,年均递增16.1%。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融资力度加大,贷款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83.5亿元,贷款余额4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了12.2%和15.9%。财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财政质量进一步提高,非税收入比重下降至34.54%。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坚持保重点、保运转、保增长,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有效筹集资金,确保了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佗城古城改造等重大项目如期建成。
&&& (六)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51.6亿元,年均递增9.1%。主要以公路、电力、城镇防洪堤、城镇住房、工业园建设等。全县交通公路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先后完成了205国道佗城至老隆段路面大修、黄石东江大桥、东江一桥扩宽工程和205国道南山产业转移园过境段改造。省道升级改造进一步推进,S227线(上坪-龙母)、S339线、S228线等部分路段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完善县乡公路网络,改造县道106.57公里,完成投资2.83万元。此外,全县还完成了1648.65公里的乡村公路的上等级改造。投资4.5亿元,全县实现了通行政村(315个) 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270个。水利电力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县城东江两岸防灾减灾工程扎实推进,完成2宗中型水库和33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东江干流梯级电站建设加快,龙潭、稔坑电站建设顺利完成,全部机组投入生产,苏雷坝电站已完成水下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和输变电工程加快进程,贝岭和麻布岗变电站建设顺利完成。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老隆附城两镇合并工作顺利完成,县城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启动县城老城改造工程,一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产房通过法定程序,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改造。新城旺兴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县城市政设施建设,新城供水、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竣工。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对乡镇的商业、居住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 (七)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总体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县内主要河流东江、韩江水质保持稳定,枫树坝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Ⅰ类标准,东江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保证达到国家地面水I、II类标准,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完善各功能区划分,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优水平,维持在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城乡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基本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相适应;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一批环境保护示范区,包括5个绿色学校及幼儿园、9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个生态农业示范区;抓好污染减排和治理工作,严格查处了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率均达到95%以上,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在年度河源市环保责任考核中,我县被评为优秀等次;大力推广秸秆返田及沼气综合利用,实施测土配方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量,有效地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了东江等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免遭污染;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2010年万元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稀土矿行为,森林植被保持较好状态。林业体制和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生态优势日益凸显。
&&&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科教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教育事业城乡均衡发展。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完成。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全县高考入围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一直位居全市各县区前茅。创办了龙川技工学校,立足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10年实施国家科技项目1项、省列科技项目11项、市列科技项目9项,新增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
&&&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保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平稳过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顺利实施,工伤保险得到全面落实,女工生育保险全面实施。目前,全县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已覆盖各类型企事业单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治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已基本形成。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和五保户全部按标施保,并按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了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双拥”工作扎实推进,军民关系进一步融合。积极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
&&&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高标准完成县城文化公园建设和佗城历史文化名城首期的保护开发。杂技团、山歌剧团配套设施建设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力宣传挖掘古邑文化,我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址——千年古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的检查验收。龙川学宫成为广东省第五批公布的文保单位。《龙川手擎木偶戏》成功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川县苏维埃旧址完成修缮工作。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成立了书画、山歌、文学、摄影等各类文化协会和业余文艺团队,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健康发展。卫生、计生工作顺利推进。大力开展“人口计生工作年”活动,人口出生率13.62‰,人口自然增长率8.72‰,政策生育率为92.36%,圆满完成人口计生年度考核任务。不断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逐年提高,加强卫生医疗收费规范化管理,较好地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防灾减灾效益突出。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完成了县城惠权体育公园、龙山公园等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 (九)平安龙川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完善“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开展了“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禁赌、“粤安09”、“东江雷霆”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陋行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QS许可工作,严厉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不断提升,进一步整顿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建立了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将安全生产纳入了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追究了事故责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2010年全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5%、18%、39%,44%。“十一五”时期,全县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统计、气象、粮食、机关事务、行政服务、接待、物价、人民防空、双拥、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工会组织、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好成绩。
&&& (十)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严格执行县委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政府,全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强化。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行政行为不断规范,综合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得到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
&&& 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开展“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工作,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强化督促检查和效能监察,加大行政问责制度,开通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政府执行力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廉政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大对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公共工程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深化源头治腐工作。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公务消费。
&&&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县上下战胜多次洪涝灾害和几十年一遇的干旱、冰雪天气等各种困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的五年。五年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就令人欣慰,发展势头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及县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省市挂扶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南山区和海内外投资者的大力帮助,离不开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离不开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龙川发展的外来客商和外来务工人员,向各人民团体、企业界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龙部队、武警官兵和省市驻龙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园区接纳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骨干企业不多,经济竞争力不强;财源后劲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机关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及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
&&& “十二五”时期,是龙川加快推动“后发崛起”的关键时期,是龙川急起直追,推动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龙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定位及主要任务,明确提出了要把龙川打造成为河源新兴生态工业基地、客家古邑旅游休闲名城、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教育强县、人文龙川。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50元,年均增长12%;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亿元,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严格按要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向新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
&&&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首要任务,以建设幸福龙川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四化”并举发展道路,扎实开展“园区建设效益年”、“县城品位提升年”、“新农村建设推进年”、“旅游产业服务年”主题活动,推动“后发崛起”,确保“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加快“富裕、人文、和谐、秀美”龙川建设步伐。
&&& 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与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按上级要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 为依期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新兴工业基地
&&& 工业化是山区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实施“双转移”为契机,以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幸福工业新城为主战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努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办好园区,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投资成本,培育支柱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园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转移接纳和聚集能力,使之成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创新开发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幸福工业新城的规划和建设,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力争在推进“双转移”上实现重大突破。明晰发展定位,全面盘活其它园区资源,完善园区配套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 科学策划项目,打好招商引资这场硬仗。牢固树立“大策划推动大招商、大招商带动大发展”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一是创新招商方式。一方面要借势发力,主动唱戏;另一方面要自建平台,主动出击。二是动员乡贤回乡创业。充分发挥我县人文资源优势,力争召回一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突出招商实效。重点项目专人负责跟踪落实,强化绩效考核,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确保招得来、留得住,尽快做强做大。2011年力争实现新增入园项目20个以上,投资总额50亿元以上,新增投产项目10个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经营园区收入2亿元以上。
&&&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支柱产业。一是抓好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严格落实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问责制,严厉打击乱采滥挖和非法盗采行为。加大上坪、贝岭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开发和整合工作,推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业效益。规范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管理,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服务,推动隆玻新能源材料、景旺LED和敷铜板、格尔美珠宝、都乐精密模具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宗德、利焯、美捷等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力促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引导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强企工程”,鼓励景旺、帝闻、兴莱、南发、威达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改革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四是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完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问题。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发展能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科学发展。
&&& 突出生态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节能应用,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严格执行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源头控污,实行“三废”达标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加快推进中心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实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应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落实节能减排政府责任制和企业约束机制,推行节能评估项目审批前置制度,加强节能调控和节能监察。
&&& 二、坚持科学规划,改善人居环境
&&& 按照宜居城乡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品位。
&&& 突出城镇特色,抓好规划定位。一是加强县城规划。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按照打造大县城的总体要求,重新修编龙川县城总体规划,围绕“东江两岸搞商住,工业项目进园区”总体思路,以东江佗城至四都段为中轴,两岸各控制3-1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大县城的发展思路,规划至2020年,县城发展到50平方公里、人口50万人,至2030年,县城发展到8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打造东江上游明珠城市。二是抓好中心镇规划。高标准修编完善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带动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提质扩容。三是打造名镇名村。立足长远,抓好名镇名村的规划,完成75%的建制镇规划和40%的村庄整治规划。着力抓好佗城、通衢、鹤市宜居城乡示范点建设,努力建成安居、康居、乐居、具有客家特色的宜居城乡。
&&& 突出功能完善,抓好城镇建设。围绕县委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切实抓好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及地面体育场改造、建设大道连接幸福工业园隧道工程、东江东岸防灾减灾工程、东江一桥桥头公园建设、萧殷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继续完善新城排污网、水网、路网和美化、绿化、亮化等市政设施,加快推进东江一桥水上新村改造工程,完成莲南至佗城路灯工程,继续加强对县城街道乱停乱放、乱摆乱卖的管理,加快县城菜市场建设,确保城镇干净、整洁、有序,打造宜居城乡,提升“客家古邑·人文龙川”城市形象。
&&& 立足系统谋划,抓好经营城市。坚持长短结合,工贸结合,旅游与文化和农业三位一体结合,把经营土地收益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和土地开发效益,促进开发与建设持续良性互动。尤其要抢抓“三旧”改造契机,着力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瓶颈问题,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改造整合盘活存量,提升优化扩大容量,谋划大项目争取增量,带动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开发建设,依法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搞活城市经济。加强扶持和引导,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商品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
&&& 三、坚持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 继续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大县转变为农业强县。
&&& 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惠农强农扶持力度。以“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为抓手,加大生态农业招商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建设,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建设。推进布局区域化,建设一批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特色专业镇、村,扶持一批品牌知名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农业生产与加工、运销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农产品“含金量”。以加快“全国油茶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切实整合好油茶资源,支持我县油茶龙头企业尽快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推进优质稻、大豆、茶叶、无公害蔬菜、水果等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经营产业化、服务市场化,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力度完善公路、水利、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争取上半年完成S227线龙母至老隆等5条省道、县道路面改造,下半年完成鹤市至黄布等3条线路改造工程的立项、报批和开工建设工作,完成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底化80公里;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工程,继续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和水源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示范区土地整理。建立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机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搞好村庄规划,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全面落实枫树坝水库移民后扶政策,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村务公开,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 全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加快林业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廊道、城镇景观林、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等四大工程。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严格实行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制,切实加强木材加工企业管理。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乱征滥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四、坚持“旅游强县”战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 立足“旅游产业服务年”活动,激发旅游潜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突出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古邑文化游、休闲康体游、自然风光游”整体旅游形象,发展“红色游”和“农业生态游”。继续加大旅游投入,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打造优质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外地客人来龙川游览、休闲。一是继续完善佗城、霍山、七峰山、知青村、鹿湖禅寺等景区景点建设和升级改造,抓好佗城供水改造工程和停车场建设。二是加快塔西温泉开发步伐,力争今年“十一黄金周”首期工程竣工投产。三是以申报“中央苏区县”为动力,修复完善革命遗址。四是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五是加强旅游景区景点、酒店、旅行社的管理,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六是积极开发旅游市场,加大宣传和促销力度,推进旅游优质服务建设,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做好“千年古县”和“中央苏区县”的文章,提高“客家古邑·人文龙川”形象,力争把龙川旅游纳入全省、全市旅游大格局。七是认真承办好6月份在我县举行的广东省龙舟锦标赛,提高龙川美誉度,扩大龙川对外的影响力。
&&& 做优做活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区域优势,重点抓好物流和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打造商贸物流中心。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建设和改造一批农贸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水平。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交通通讯、中介服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发挥金融、保险支持地方发展的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继续重视支持邮政和通信业建设。
&&& 五、坚持依法治税,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深入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强化财政管理,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 培植壮大财源。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及城镇开发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大项目、好项目,抓好经营城市,全力构筑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财源体系,提升财政收入的质量和稳定性。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激励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支持, 壮大支柱财源。
&&& 加强财税征管。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的税收征管,突出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有效监控,坚决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缴,优化收入结构,拓宽财政增收渠道。
&&& 科学规范理财。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合理分配公共财政资源,规范财政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消费性支出,节减一切可以节约的资金,要把有限财力在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确保公共财政向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倾斜。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资金使用约束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办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确保财政资金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积极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拓宽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 六、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 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 更高标准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在98%以上。支持发展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力争全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增长5%。切实做好自然灾害救济、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关爱妇女、未成年人、老龄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
&&& 更加有效地推动创业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综合服务大楼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失地农民、下岗人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就业,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人文关怀,及时排查和化解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更加重视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一是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推进科技研发服务机构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四新”产业发展。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和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县城教育资源整合步伐,高标准建设龙川县第一小学,确保在今年9月1日竣工使用。加大投入,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完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体育。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力度,实行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围绕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网吧管理力度。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四是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完成麻布岗中心卫生院二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五是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完善宣传服务、奖励处罚、改革创新机制,狠抓经常性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两无”活动,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加大对后进地区帮扶工作力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为顺利完成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关心老干部生活,重视妇儿工作,统筹国防武装、双拥、人防、统计、物价、粮食、气象、档案史志、外事侨务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 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建立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效机制,继续完善镇级维稳综治中心建设和公仆信箱网上信访平台建设,提高信访事项办理效率和质量,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坚持防范与打击并重,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严厉打击涉黄、涉毒、涉赌、涉暴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动,加强烟花爆竹安全和防火管理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 更加认真地打好扶贫开发“双到”这场硬仗。扶贫开发“双到”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是我县加快后发崛起,实现脱贫致富的重大机遇,我们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落实扶贫措施。一是正确引导农民抢抓机遇率先致富。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开展评选脱贫致富先进村和致富之星活动,鼓励农民自强不息,激发农民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潜能。二是拓宽帮扶路径。以提高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为目标,探索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对接、技能培训等有效途径,变“输血”为“造血”,突出抓好“五帮”:帮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帮策划实施优质的项目、帮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帮富余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帮贫困学子读上书读好书,确保67个省定贫困村实现脱贫,85%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 真抓实干,努力为民办好10件实事。一是完成龙川第一小学首期工程建设;二是抓好萧殷公园建设;三是完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是抓好县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及地面体育场改造工程;五是抓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合一”工程建设;六是完成回龙镇“五兴龙”苏维埃旧址和老隆镇福建会馆等革命遗址修缮工作;七是启动县人民医院内儿科综合大楼建设;八是完成省道S227线(隆江公路)龙母至老隆段改造等;九是实施1500户以上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建100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十是抓好佗城、通衢、鹤市等镇宜居城乡示范点建设。
&&& 七、坚持执政为民,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 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努力打造廉洁高效、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坚持为民执政,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善待百姓、造福百姓,诚心诚意为百姓办实事,改进作风,深入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集聚群众的智慧推进工作,共同把龙川的事业办得越来越好。解放思想,放开眼界,只要对龙川发展有利、对推进工作有利、对广大群众有利,就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用抓发展的实绩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促发展、干事业上,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真正做到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 坚持廉洁从政,切实增强政府约束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大工程的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府机关节能降耗活动,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干部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进一步严明纪律、严肃责任、严格管理,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重托。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视团结为生命,视发展为己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为构建“富裕、人文、和谐、秀美”龙川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馆藏&16197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民后续服务措施经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