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语文就业前景(化学)的就业前景或方向一般是怎样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设置专业代码专业信息|化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_金平果中国大学 世界大学 大学专业查询系统
所在地区:北京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学术硕士
研招 专业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
学科教学(化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学位之一,设立于1996年,1997年开始招生;现已开设19个学科专业方向;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全国共有83所院校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目前有全日制攻读、在职攻读、&免费师范生&攻读和&农村学校师资培养计划&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四种形式,与现有的教育学硕士学术学位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已有教育学硕士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类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旨在根据基础教育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及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该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基础教育职业背景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教育学硕士学术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上具有明显差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培养方式及特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
  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通过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的方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提倡采取双导师制,即在校内与实践单位分别聘任研究生指导教师,校内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践单位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校内导师与实践单位导师按照集体培养的方式,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培养计划,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导师由学位授予单位按照本单位有关文件规定聘请相关学科和实践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担任。
  四、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科目
  招生对象为符合《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的人员。
  入学考试时间与全国科学学位研究生统考时间一致。考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
  第一单元:政治理论,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二单元:英语二,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三单元:教育综合,总分150分,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范围涉及三门课程,分别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采用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形式。
  五、在校生管理与待遇、奖助制度
  在校生的管理与待遇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参照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奖助制度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就业前景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享受国家规定的就业政策,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由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强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时间长、针对性强,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加上&双导师&的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具备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就业前景将更加宽广,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战线。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将日益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 七、设置方案
  1、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快基础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水平的提高,特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
  该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要懂得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管理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分设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个培养方向。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的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4、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教学安排上既有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又应针对不同学科人员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重在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办法。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专业学位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步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为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
  6、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具备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授予。
  此项工作授权学位办公室依据《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组织实施。[]
本栏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院校官方数据为准。热门帖子优美文章新发布的帖子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学科教学(化学)_专业知识库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
&& 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化学)
专业名称:学科教学(化学)
   专业代码:045106
   门类/类别:教育学
   学科/类别:教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概况
&&&&&&& 化学与化工系是我校历史悠久、办学成效显著的一个系,其前身为1977年成立的黔南民族师专化学系。2000年学院升本时成为第一批开办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之一,2013年成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系已成为一个学科、专业建设特色明显,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培养成绩突出的优秀团队。 &&&&&&& 化学与化工系目前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方向,首批研究生已于2013年9月入学。有三个本科专业——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有四个专科专业——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环境检测与评价、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培养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层次。其中本科化学专业是贵州省省级特色专业。培养的各专业、各层次人才质量较高,能够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求。 &&&&&&& 化学与化工系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0%;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1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职攻读硕士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47%。教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州管专家2人,院级学术带头人1人,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硕士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贵州省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2人,基本形成了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的学科队伍。 &&&&&&& 化学与化工系目前有一个省级特色专业——化学专业;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中心”;是一个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磷化工工艺实验室”;一个省科技厅“毛尖茶工程技术中心成分检测实验室”;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一个院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一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团队”;一门院级精品课程——“仪器分析”。 &&&&&& &近年来,化学与化工系教师承担2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多项省科技厅、教育厅、州科技局科研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70余篇,SCI收录8篇。获得贵州省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奖2项,黔南州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6项。与川恒集团贵州公司、贵州宏福公司、盛源集团源翼公司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 &&&&&&&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承担了3项贵州省高校教改项目、2项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获得贵州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贵州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奖4项、贵州省教育学会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二等奖 &&
展开专业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2007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大中专院校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现有导师20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设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音乐)8个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学术积淀尤其“十五”期间的积极建设,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十五”以来,承担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发生学视角下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机制研究”、“中国30位语文教育家思想地图”、“全球化背景下数学素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等10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出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透视与展望》、《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论问题》、《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音乐教育与教学法》等10多部学术专著,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透视与展望》、《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论问题》等近1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
展开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化学)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化学教育研究的高素质化学教师。该方向带头人为王存宽教授,现任宁波市化学学会副秘书长兼高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浙江省新世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教材1部,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宁波大学重点教学研究课题1项等。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2部。&
展开专业介绍
我校学科化学教育硕士点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学科点主要依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本科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硕士点。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鲜明的学术传统。温州大学化学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十二&五”浙江省优势专业,并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硕士点已连续招生十年。学科点现有5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4人,副教授1人,其中有3位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作为兼职导师。&
学科点依托化学专业,承担浙江省社科联课题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等20多项,参加国家省市学术交流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化学教学论》课程为校精品课程,学生多次在浙江省师范技能等大赛中获奖,拥有温州中学、温州二高等10多所中学教育实习和科研实践基地。
本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课堂,采用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利用外聘内联,优化和组合化学教育硕士专业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立体化培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化学课程专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论,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化学教与学、化学教学心理、中学化学及科学课程改革研究、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化学教学评价、化学教学设计、化学科学研究方法等。
本专业开设的学位课程有英语、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化学课程与教材分析、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无机化学、化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化学教育技能训练等,非学位课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政策与法规、化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中学化学疑难问题研究、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教师职业技能提升训练等,以及包括教育见习、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教育调查、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中等学校化学及科学教学与研究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展开专业介绍
海南师范大学
展开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金融学科就业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