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的作用和退烧药能合成一针打吗

儿子反复发烧怎么回事?已经吃了退烧药,打了一针喜炎平,但是还是没有见效。请问是怎么回事?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儿子反复发烧怎么回事?已经吃了退烧药,打了一针喜炎平,但是还是没有见效。请问是怎么回事?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亲,宝宝发烧38度5以下都可以先不要要针,这盐水挂多了吧,以后发烧都得挂,可以喝他多喝点温水,用热水给他泡着洗澡都可以很好的降温哦。
最佳回答者:
"建议物理降温"&的妈妈回答:
"建议物理降温"&的推荐知识:
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 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 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 、温水洗澡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小孩子发烧本来就是反复的,要是孩子超过38.5就要给孩子吃退烧药的,要是不超过就要吃退烧药的,尽量采取物理降温,多给孩子喝些温开水。
这个有点儿严重,还是去看医生吧,别烧坏了脑子。
如果消炎针没用,应该考虑会不会是病毒性的疾病,另外消炎药不起作用时,也可能炎症比较严重,致使药效迟缓,多少再等一等,再没有效果再与医生商量
要查查看是什么原因?中药注射液喜炎平,风险值得承担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中药注射液喜炎平,风险值得承担吗?
喜炎平 中药注射液
本文作者:健康朝九晚五
(本文作者为儿科医生,应作者要求匿名发表。)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经常有亲朋好友来电健康咨询。前不久接到一个亲戚的电话,说孩子嘴里长泡,在当地镇医院就诊,看了医生说怀疑手足口病,问我怎么办,我说在家观察,注意精神反应,吃清淡一点就好了。过了一天又打来电话说发烧了又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要打针,问我打还是不打,我说既然看了医生就听医生安排呗。她接着说:医生开了头孢、喜炎平……我一听喜炎平,连忙说那还是别打了。
无独有偶,过了十几天又接到另一个亲戚的电话,孩子突然高烧,体温迅速烧到40度多,但没有其他症状,孩子妈妈扛不住了,在当地的一个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找一儿科主任就诊,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都不高,但医生也是建议打喜炎平。家长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打,过几天也好了,回头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我自己从来没有用过喜炎平,但在临床上,像上面这样的例子确实相当多见。最近在网络上,这种中药注射剂也引起了热议。
疗效尚不确切的中药注射剂
喜炎平注射液是中药注射液,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药监局批准的说明书上说它“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多种疾病。在多篇报道[1,2]中提到,喜炎平已经上市超过30年。
一种新的药物,上市前要经过基础研究、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等程序,以确认其有效性、适应症和安全性。然而在喜炎平上市的年代,中药注射剂的审批机制却很不完善,它的疗效也一直缺乏高质量研究数据的支持。在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的论文数量不少,但真正通过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的却寥寥无几。在对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3]、小儿病毒性腹泻[4]和小儿支气管肺炎[5]疗效进行评价的荟萃分析中也都指出,目前纳入的研究质量较差,其结论依然有待证实。在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或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的研究也很少,唯一像样一点的临床研究是2013北京佑安医院的文章[6],声称根据随机对照分组,加用喜炎平可以减少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的并发症,缩短发热周期,减少皮肤粘膜损害。就这唯一像样点的临床研究,作者自己也承认有很多不足,不是双盲设计,病例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很多病例并没有进行病原学确诊,用药后观察期偏短。
喜炎平的风险有多高?
中药注射液中的很多成分注射到体内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过敏原,其中成分在配制和放置过程中还可能进一步产生新的杂质和不溶性微粒,再加上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种种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问题频出。而在这方面,喜炎平也不例外。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的数据,在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上报的喜炎平不良反应事件共有9633例[7]。喜炎平导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病例报告也不鲜见。喜炎平常用于儿科,其不良反应也往往发生在儿童身上。有人统计了文献报道的109例喜炎平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儿童就占到了69%[8]。2011年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1476例,其中严重病例49例,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较多,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2年6月专门针对喜炎平作出了药品不良反应通报[9]。
在日,多家网站都刊登了《喜炎平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率极低》这篇文章,其中声称,按2011年不良反应上报数据及注射液销售量计算,喜炎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18‰。然而这种估算很不合理,考虑到国内医院上报意识尚未普及,上报的病例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比0.18‰高得多。有人统计文献,在3889例用药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64例,发生率1.65%,深圳布吉医院统计1089例使用喜炎平的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10]。
药监部门也意识到了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曾注销了一些中药注射液的生产许可,并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11]。喜炎平不在被叫停的药物之列,但直到2012年2月,喜炎平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研究方案还在讨论之中[12]。
不值得使用,却被指南推荐
诚然,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是死亡的药物也不在少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药物风险都值得我们去承担。是否采用一种治疗方式,首先要进行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当利大于弊,且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替代时,可以选择使用。而如果收益不确切,且有更加可靠的方式可选,这时候就不应该再去冒险了。
在临床上,喜炎平经常被用来治疗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上文已经提到,它在这些方面的疗效都缺乏足够证据支持。如果只是为了缓解发热症状,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效果更确切、安全性也更好的退烧药,如果是为了抗击感染,也有效果更加可靠的药物可供使用。何况在很多情况下,连退烧或是抗菌、抗病毒之类的治疗本身都是不必要的。例如手足口病,大部分的患者其实都是症状较轻的普通型病例,不需要特别治疗也可以自愈,做好隔离、注意休息即可。即使是重症患者,治疗也以对症支持为主。世界卫生组织在《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明确指出,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当然也没有推荐用任何中药[13]。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药效证据不足、不良反应频发、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案还在讨论之中的中药注射液,却被《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防治指南》列为推荐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即便是被药监局进行了不良反应通报后指南仍未见调整。2014年它再次进入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这些指南的推荐,也进一步造成了临床医生用药的随意性,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都给开上了。
一面被药监局通报不良反应,一面被卫生部的临床指南反复推荐,类似的情况还不只是喜炎平注射液一个。在2013年排名靠前的28个中药注射剂总市场规模达350亿,2013年中国畅销药Top10榜单中,中药注射剂占5个[14]。这样的用药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将患者置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中。(编辑:)
参考资料:
[1]http://www.xfjw.net/html/lady/jk/40303.html
[2]/rdsm/.html
[3]曲晓宇,周微,张四喜等。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Meta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14年01期。
[4]黄毅岚,罗宏丽,胡永淑。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系统评价。中国药房,2011年23期。
[5]文九芳,王宗喜,瞿艳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Meta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年04期。
[6]Xiuhui Li, Chi Zhang, Aiping Lu.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by Adding Andrographolide Sulf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ume ), Article ID
[7]王志飞,向永洋,谢雁鸣。基于自发呈报系统的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风险预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18期。
[8]马冠群,邝俊健。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9期
[10]郑加嘉,杨小娟,杨万欢。喜炎平注射液1089例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第23期。
[14]/baogao/1.html
果壳网相关小组
你可能感兴趣
中药口服是安慰剂,算是无意的骗子做成注射液直接进血管,就是图财害命的骗子.中医还是去玩儿原配的蟋蟀吧
坚决抵制,欢迎小篇发更多这样的文章,给你个赞
引用 的话:在医药论坛,太常见了,在开会培训等各种场合,更是,没你想象的那么忌讳。我倒是想听听你对中药注射剂的看法,或者你有以前写过的帖子贴一下也行。其他且不论,至少我觉得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最讨厌中药注射剂。药物成分都不明确就往里打。吃还好说,毕竟通过肠胃吸收,那么多年实践经验经验,只要不乱开不乱用,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注射这东西就不同了,感觉中药注剂完全是某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钻法规的空子开发出来的东西。有效成分不清楚,药理毒理都不明确都敢用。纯度杂质控制更是笑话,肉眼都能看见里面有东西
西医医生为什么可以随便应用中药针剂?中药针剂也是需要辩证论治使用的。没有辨证论治而是根据产商的说明随便运用 是否能说是西医医生跨权使用?来自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 的话:方舟子算一个。从成本上看,中药成本太低了,我觉得利益集团来自西药厂更靠谱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 的话:要你来果壳,中医中药你随便黑,随便骂~保证一个帮中医药出头的都没有,嗯,好吧,就算偶尔冒出一个也会被轰成渣~中医那么多年来治好了那么多人,救治的危重病人也不少,总不能说被治好的都是自愈性疾病吧,总...我记得我这边有一个跟你一样的孩子诶。三代中医,我家人有什么病都会找他爹问问。到他……转行去银行当职员了。
引用 的话:个人首页看到的……为什么我想起那个“吗字不准写在第二页”的笑话……
营养学专业
引用 的话:要你来果壳,中医中药你随便黑,随便骂~保证一个帮中医药出头的都没有,嗯,好吧,就算偶尔冒出一个也会被轰成渣~中医那么多年来治好了那么多人,救治的危重病人也不少,总不能说被治好的都是自愈性疾病吧,总...呵呵
引用 的话:难以想象世界上有「中药注剂」这种东西的存在疗效不明,致死性不良反应频发,卫生部却照旧推荐给儿童使用,作为父母,要对这类中药注剂坚决说不!这是文化差异。或者说文明差异。如果外星人看到一个人类医生使用ta们新的给药技术(好比量子靶向给药什么的(杜撰))来给我们的个体甚至幼年个体使用青霉素,ta们会和你一样惊讶的~
中医靠不住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在医药论坛,太常见了,在开会培训等各种场合,更是,没你想象的那么忌讳。 我倒是想听听你对中药注射剂的看法,或者你有以前写过的帖子贴一下也行。其他且不论,至少我觉得中药注射剂引起...简单说,中药注射液作为注射液剂型是不成熟的,但新批准的注射液(独家的)没有发现较大风险。
一提到中药,就暧昧丛生,就打着保护祖国“瑰宝”“国粹”的名义,严谨的医学科学一下子就变成擦边球了,即使说明书里面“毒副作用不明、禁忌不明”也依然可以大肆销售的灵丹妙药了。尼玛的记得以前每到流感、肝炎流行的时候,就听到媒体狂吹“板蓝根”,俺小时候吃了,导致全身过敏,瘙痒、皮疹,后来还跑去打针才消掉,现在才明白,这种东西既不能预防流感等,甚至还会很厉害副作用,现在说明书里面依然没写。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难以想象世界上有「中药注剂」这种东西的存在疗效不明,致死性不良反应频发,卫生部却照旧推荐给儿童使用,作为父母,要对这类中药注剂坚决说不! 这是文化差异。或者说文明差异。如果外...不要什么东东都扯上“文化”,即使文化也有先进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科学的文化,愚昧的文化之分,说白了一句,如果这是文化,那现在来看,也是愚昧、落后的文化。
中药只能配合中医才能使用,很多中药都能吃死人的,随便乱吃能不出毛病嘛,作为注射液我也觉得不保险,自古中医无非外敷内服,直接输入身体不是中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出了事又给中药抹黑了。市场混乱,非中医之罪。
中医支持者喜欢说西药的毒副作用,那是因为西药会有什么毒副作用非常明确。中医呢?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副作用!不知道不是没有,太可怕了。
中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都跟个人体质个人病情有密切相关,非经中医辩证是不能随便乱用的。现在各种成药,也不规范化,也没媒体给予正确信息,有什么副作用统统成了中药中医的不是。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方舟子算一个。 从成本上看,中药成本太低了,我觉得利益集团来自西药厂更靠谱中药成本低吗?要低也是生产成本低,到病人手里只价格只高不低。我儿子一岁半,因着凉发烧39.5度本地省级医院一针几块钱的精氨酸阿司匹林注射液就好了。加挂号车费总共30+。过年回姥姥家,发高烧,没有任何上感症状,当地市第一医院坚持说是上感,开了3天的中药叫什么胆木注射液,一针50,共3针,说是抗病毒,和退烧针一起开的,不拿这个就没法打退烧针,还是在我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没有滴注喜炎平。最终光药费花了300+,除了胆木还开了两种口服中成药,没让儿子喝,也就没记得什么名字,也不便宜。3天后还是烧,赶紧回本地医院看,诊断是幼儿急疹,没开任何药,也没打针。当晚就出疹子了。本地医院诊断很正确,某地市一院就是只顾挣钱的庸医。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中药不便宜,一般病,良心大夫开的对症的西药价格低,疗效好,副作用也不一定比中药大。二、找个好医院,找个好大夫很重要。至少误诊(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机会少很多。
引用 的话: 个人首页看到的……+1
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方舟子算一个。 从成本上看,中药成本太低了,我觉得利益集团来自西药厂更靠谱 中药成本低吗?要低也是生产成本低,到病人手里只价格只高不低。 我儿子一岁半,因着凉...你这扯的远咯。你的遭遇,我很难评判。中药注射液应该算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玩意,天晓得开发的人到底懂多少。但是这篇文章明显是打着黑中药的旗帜来的。不能排除背后的利益链条
想起喜炎平过敏和青霉素过敏,中医还是可以参考西医的用药规范和实验方式和西医的辩证方法。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方舟子算一个。 从成本上看,中药成本太低了,我觉得利益集团来自西药厂更靠谱 中药成本低吗?要低也是生产成本低,到病人手里只价格只高不低。 我儿子一岁半,因着凉...一岁半的孩子就敢用阿司匹林注射液,然后你还感激认为很好,知不知道这个药是较少使用的,尤其是孩子。阿司匹林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鉴于其对消化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所以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同时,专家也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布洛芬都是用于儿童退烧的首选安全用药!注射用阿司匹林用量很大,更容易药物过量。
引用 的话: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因为有你这种糊涂的人啊,别人说点啥都信。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儿科常用的几种药:一、药品名称: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肉注射,缓慢静脉注射或遵医嘱。成人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一次。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可见注射部位疼痛。极少情况下,有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偶见血小板减少或骨髓巨细胞增多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为可逆性,必要时可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程度与给药量和疗程成正相关。 二、相关文献介绍: 1、《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513页:阿糖腺苷适应症与临床应用:本品在临床前试验中已证实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本品现已基本不用。剂量与用法:由于毒性大,目前本品限于局部应用。 (参考资料主编:汪复张英元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2、《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56页:不良反应第7项:致突变与致癌性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可致突变,致肝、肾、甲状腺、小肠等肿瘤,体外测定显示本药可致人体白细胞染色体断裂和畸形,但其意义尚未明确,动物实验表明本药有致畸作用。给药说明: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2小时。(参考资料由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监制) 3、治疗各种病毒感染的FDA推荐药物无此药物,美国已停用该注射剂型(参考资料:《临床药物治疗学》、《CDR用药手册》。) 4、7年制《药理学》464页:阿糖腺苷临床应用:本药可用于治疗hsv脑炎、新生儿hsv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感染,但上述适应症目前多数已被阿昔洛韦所取代,因后者更为有效和安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典型的抗病毒药滥用,阿昔洛韦投放市场后、有临床医生将其用于治疗“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更昔洛韦出现后,又如法炮制.当作广谱抗病毒药使用。事实上,这二种药物均依赖疱疹类病毒胸苷激酶的磷酸化而活化、故只对这些病毒选择性起作用,而对引起呼吸道感染曲常见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无抑制效应.阿昔洛韦只对DNA病毒有效,对RNA病毒无效.上呼吸道感染大部由RNA病毒引起,应用阿昔洛韦一般无效.FDA批准该药的适应症:
与干扰素联合用于未经干扰素治疗过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能单独用于丙肝的治疗。
有时候,用于某些病毒性出血热的治疗;有时也用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治疗。2011年,一份包含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和七个观察,关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结论是,文献中呈现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利巴韦林对于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有效性的宣称,需要进一步双盲对照研究。关于利巴韦林用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仅见部分小病例组临床观察报告。基本的结论是不能证明利巴韦林治疗SARS的有效性,而因其可以导致贫血的副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速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病毒唑(利巴韦林),一种在国际医学界有明确适应症,严格限定应用于少数几种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国内没有经过更多独立研究证据支持的仿制品种,国家药监局却批准了多种制剂,核定的临床适应症包含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FDA批准利巴韦林与干扰素 α联用于治疗代偿性肝病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 治疗肝炎的但经常被使用抗病毒。我只能呵呵了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 因为有你这种糊涂的人啊,别人说点啥都信。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适应症:用于治... 我说一句话能引来您如此大一段回复,不胜荣幸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 因为有你这种糊涂的人啊,别人说点啥都信。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这个不是专门给你的,事实是哪是给作者和
看的,作者是儿科医生,要是不知道这个现状真是见鬼过了,干扰素、病毒唑、阿糖腺苷、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那个不常用那个副作用小了?那个真的管用?这个既有社会问题又有利益问题,还有水平问题。这个不能全怪医生,有复杂的社会问题,很多药其实医生开了没有经济利益的。这篇文章又是典型的只说出一部分真相的典范。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 因为有你这种糊涂的人啊,别人说点啥都信。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利益问题确实是……相对来说,西药品种要单一一些,很多是单方药,价格比较透明中成药相对价格不透明,利润率更高,所以……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果然,吹口琴的猫又来了~ 因为有你这种糊涂的人啊,别人说点啥都信。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 儿科常用的几种...儿科的不合理用药,原因则很难得很复杂,著名的三素一汤,这个医生其实也很无奈,不仅仅是利益的问题。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geek笑点低管理员
呵呵,刺五加、喜炎平、丹红什么的在我们这都归西药房管
我用过几次,但是我现在活的好好的。。。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中药注射液喜炎平,风险值得承担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中药注射液喜炎平,风险值得承担吗?
喜炎平 中药注射液
本文作者:健康朝九晚五
(本文作者为儿科医生,应作者要求匿名发表。)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经常有亲朋好友来电健康咨询。前不久接到一个亲戚的电话,说孩子嘴里长泡,在当地镇医院就诊,看了医生说怀疑手足口病,问我怎么办,我说在家观察,注意精神反应,吃清淡一点就好了。过了一天又打来电话说发烧了又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要打针,问我打还是不打,我说既然看了医生就听医生安排呗。她接着说:医生开了头孢、喜炎平……我一听喜炎平,连忙说那还是别打了。
无独有偶,过了十几天又接到另一个亲戚的电话,孩子突然高烧,体温迅速烧到40度多,但没有其他症状,孩子妈妈扛不住了,在当地的一个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找一儿科主任就诊,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都不高,但医生也是建议打喜炎平。家长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打,过几天也好了,回头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我自己从来没有用过喜炎平,但在临床上,像上面这样的例子确实相当多见。最近在网络上,这种中药注射剂也引起了热议。
疗效尚不确切的中药注射剂
喜炎平注射液是中药注射液,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药监局批准的说明书上说它“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多种疾病。在多篇报道[1,2]中提到,喜炎平已经上市超过30年。
一种新的药物,上市前要经过基础研究、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等程序,以确认其有效性、适应症和安全性。然而在喜炎平上市的年代,中药注射剂的审批机制却很不完善,它的疗效也一直缺乏高质量研究数据的支持。在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的论文数量不少,但真正通过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疗效的却寥寥无几。在对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3]、小儿病毒性腹泻[4]和小儿支气管肺炎[5]疗效进行评价的荟萃分析中也都指出,目前纳入的研究质量较差,其结论依然有待证实。在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或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的研究也很少,唯一像样一点的临床研究是2013北京佑安医院的文章[6],声称根据随机对照分组,加用喜炎平可以减少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的并发症,缩短发热周期,减少皮肤粘膜损害。就这唯一像样点的临床研究,作者自己也承认有很多不足,不是双盲设计,病例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很多病例并没有进行病原学确诊,用药后观察期偏短。
喜炎平的风险有多高?
中药注射液中的很多成分注射到体内都可能成为潜在的过敏原,其中成分在配制和放置过程中还可能进一步产生新的杂质和不溶性微粒,再加上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种种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问题频出。而在这方面,喜炎平也不例外。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系统的数据,在2005年至2012年之间上报的喜炎平不良反应事件共有9633例[7]。喜炎平导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病例报告也不鲜见。喜炎平常用于儿科,其不良反应也往往发生在儿童身上。有人统计了文献报道的109例喜炎平不良反应报告,其中儿童就占到了69%[8]。2011年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1476例,其中严重病例49例,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较多,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2年6月专门针对喜炎平作出了药品不良反应通报[9]。
在日,多家网站都刊登了《喜炎平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率极低》这篇文章,其中声称,按2011年不良反应上报数据及注射液销售量计算,喜炎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18‰。然而这种估算很不合理,考虑到国内医院上报意识尚未普及,上报的病例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比0.18‰高得多。有人统计文献,在3889例用药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64例,发生率1.65%,深圳布吉医院统计1089例使用喜炎平的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10]。
药监部门也意识到了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曾注销了一些中药注射液的生产许可,并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通知》[11]。喜炎平不在被叫停的药物之列,但直到2012年2月,喜炎平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研究方案还在讨论之中[12]。
不值得使用,却被指南推荐
诚然,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是死亡的药物也不在少数,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药物风险都值得我们去承担。是否采用一种治疗方式,首先要进行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当利大于弊,且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替代时,可以选择使用。而如果收益不确切,且有更加可靠的方式可选,这时候就不应该再去冒险了。
在临床上,喜炎平经常被用来治疗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上文已经提到,它在这些方面的疗效都缺乏足够证据支持。如果只是为了缓解发热症状,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效果更确切、安全性也更好的退烧药,如果是为了抗击感染,也有效果更加可靠的药物可供使用。何况在很多情况下,连退烧或是抗菌、抗病毒之类的治疗本身都是不必要的。例如手足口病,大部分的患者其实都是症状较轻的普通型病例,不需要特别治疗也可以自愈,做好隔离、注意休息即可。即使是重症患者,治疗也以对症支持为主。世界卫生组织在《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明确指出,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当然也没有推荐用任何中药[13]。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药效证据不足、不良反应频发、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方案还在讨论之中的中药注射液,却被《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防治指南》列为推荐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即便是被药监局进行了不良反应通报后指南仍未见调整。2014年它再次进入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这些指南的推荐,也进一步造成了临床医生用药的随意性,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都给开上了。
一面被药监局通报不良反应,一面被卫生部的临床指南反复推荐,类似的情况还不只是喜炎平注射液一个。在2013年排名靠前的28个中药注射剂总市场规模达350亿,2013年中国畅销药Top10榜单中,中药注射剂占5个[14]。这样的用药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将患者置于不必要的风险之中。(编辑:)
参考资料:
[1]http://www.xfjw.net/html/lady/jk/40303.html
[2]/rdsm/.html
[3]曲晓宇,周微,张四喜等。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Meta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14年01期。
[4]黄毅岚,罗宏丽,胡永淑。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系统评价。中国药房,2011年23期。
[5]文九芳,王宗喜,瞿艳红。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Meta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年04期。
[6]Xiuhui Li, Chi Zhang, Aiping Lu.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by Adding Andrographolide Sulf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Volume ), Article ID
[7]王志飞,向永洋,谢雁鸣。基于自发呈报系统的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风险预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18期。
[8]马冠群,邝俊健。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09期
[10]郑加嘉,杨小娟,杨万欢。喜炎平注射液1089例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第23期。
[14]/baogao/1.html
果壳网相关小组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不确定的东西。。是谁给他们这个权利给人注射的?! 去药房买药时,明明指明买止痛药,却被推荐搭...举报吧,无知无畏,像你这种无耻的人也就这点能耐,一点道理说不出来,就知道胡扯,自己说粗话之后又告状,无知,无耻,又没担当。
引用 的话:儿科常用的几种药:一、药品名称: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肉注射,缓慢静脉注射或遵医嘱。成人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一次。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尚不明确不良反应:可见注射部位疼痛。极少情况下,有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偶见血小板减少或骨髓巨细胞增多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为可逆性,必要时可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程度与给药量和疗程成正相关。二、相关文献介绍:1、《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513页:阿糖腺苷适应症与临床应用:本品在临床前试验中已证实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本品现已基本不用。剂量与用法:由于毒性大,目前本品限于局部应用。(参考资料主编:汪复张英元出版日期:2012年11月)2、《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56页:不良反应第7项:致突变与致癌性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可致突变,致肝、肾、甲状腺、小肠等肿瘤,体外测定显示本药可致人体白细胞染色体断裂和畸形,但其意义尚未明确,动物实验表明本药有致畸作用。给药说明: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2小时。(参考资料由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监制)3、治疗各种病毒感染的FDA推荐药物无此药物,美国已停用该注射剂型(参考资料:《临床药物治疗学》、《CDR用药手册》。)4、7年制《药理学》464页:阿糖腺苷临床应用:本药可用于治疗hsv脑炎、新生儿hsv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感染,但上述适应症目前多数已被阿昔洛韦所取代,因后者更为有效和安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典型的抗病毒药滥用,阿昔洛韦投放市场后、有临床医生将其用于治疗“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更昔洛韦出现后,又如法炮制.当作广谱抗病毒药使用。事实上,这二种药物均依赖疱疹类病毒胸苷激酶的磷酸化而活化、故只对这些病毒选择性起作用,而对引起呼吸道感染曲常见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无抑制效应.阿昔洛韦只对DNA病毒有效,对RNA病毒无效.上呼吸道感染大部由RNA病毒引起,应用阿昔洛韦一般无效.FDA批准该药的适应症:[list=1][*] 与干扰素联合用于未经干扰素治疗过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不能单独用于丙肝的治疗。[*] 有时候,用于某些病毒性出血热的治疗;有时也用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治疗。[/list]2011年,一份包含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和七个观察,关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结论是,文献中呈现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利巴韦林对于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有效性的宣称,需要进一步双盲对照研究。关于利巴韦林用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仅见部分小病例组临床观察报告。基本的结论是不能证明利巴韦林治疗SARS的有效性,而因其可以导致贫血的副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速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病毒唑(利巴韦林),一种在国际医学界有明确适应症,严格限定应用于少数几种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国内没有经过更多独立研究证据支持的仿制品种,国家药监局却批准了多种制剂,核定的临床适应症包含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FDA批准利巴韦林与干扰素 α联用于治疗代偿性肝病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肝炎的但经常被使用抗病毒。我只能呵呵了我骂人都是欠骂,不让你以为自己还有理似的,你欠骂吗。自己看看。无知无耻。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你继续咬。。。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你刚刚要揍全国大部分医生,现在怎么缩头了,继续叫啊?你有啥理由揍啊?敢说吗?能说出来吗?无知
引用 的话:要匿名?不过匿名也好不过匿名也好
说喜炎平就喜炎平,加个中药喜炎平干什么?明显中医黑啊你也是儿科医生,帮你亲戚小孩看病的也是儿科医生,你不用,别人用,不代表你比别人强“家长听从了我的建议没有打,过几天也好了,回头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就是说当时你不知道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万一不是,孩子耽误了医疗时间你负的起责任么?国家容许一个儿科医生,仅凭一个电话描述的病症,就可以提出症疗决定么?如果可以,是不是看病都不需去医院,通过电话,互联网,就可以合法行医了?
中药的成分复杂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现在的中药注射剂有些的确有问题 这牵扯到生产工艺和原材料 提纯工艺有待改进 个人体会还是内服外敷比较好 注射的慎用
中药注射剂这种东西是典型的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中医认为中药注射剂不是中药,没有经过辩证,直接打到血液里,中医传统没有这么服药的。西医反对中药注射剂的理由更是多的数不过来。这种两面不讨好的东西,为什么还存在,主要原因还是赚钱,中药注射剂不用抓汤药,不用费力的去熬药,打进去就来钱。中药注射剂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开,但是中药汤剂,随便一个西医就开不了,所以说白了,就是谋财害命的一种手段而已。
不知道搞现代医学的一些人对中医哪里来那么大的成见,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中医确实存在成分复杂不明的问题,但很多方子都是经过多年经验检验的(至少我见过很多被中医治好的先例,包括自己及周边的人),不能因为你搞不懂或者分析不清楚成分就说别人不行,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违背了起码的科学精神。想起一个笑话,一位享誉国内的植物学教授和他的助教正研究著新品种的植物,突然助教问教授:“教授如果在野外上实习课,遇到不认识的植物,要怎么办?”教授回答说:“为了避免同学发问,所以我通常走在最前头,然后把不认识的植物通通踩死。”至于中药注射液,这种不土不洋的东西效果有待详细统计验证,用了有效果就允许,副作用过大就不允许不就行了么。西药一样也有在应用中才发现副作用的例子(比如之前某类小儿退烧药),怎么没见人喷?
引用 的话:果壳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冒出一篇黑中医药的文章,客观与否暂且不说,如果真的把中医药取消了,估计那些所谓搞科普的也会少一个写资吧[[或者说:某些科普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黑中医药吃饭?]]才怪。能写的东西多了,科学每天都在发展,科普每天都有素材。每次反巫医都会招来某几个固定的或者不固定的喷子出来喷,如果没有巫医,科普可以清净许多的。
引用 的话:不知道搞现代医学的一些人对中医哪里来那么大的成见,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中医确实存在成分复杂不明的问题,但很多方子都是经过多年经验检验的(至少我见过很多被中医治好的先例,包括自己及周边的...喷现代医学的喷子有的是,什么时候打开电视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全世界的医学家都是傻瓜不懂辩证不懂治本不懂所有小学讲的道理,老子的百年神药震惊世界什么的。不信自己去看嘛。关键就在于要依靠现代学术方法为自己的合理性辩护。如果什么药辩护成功了,无论是植物药,还是提成药,都可以,都符合现代医学的定义。这就是科普作者们提倡的“废医验药”。如果还拿什么合理性完全靠祖宗说了作为其合理性依据的五行六淫奇经八脉这种历史垃圾类的巫术理论作为合理的证据,这显然是荒唐的,是我们反对的。
回帖里谁的干货最多,长了眼睛的人都清楚
引用 的话:之前喉咙痛了几天,口服消炎药顶不住,去找本院的医生开点滴,结果开了头孢后又被硬塞了一个叫热毒宁的注射液,因为对方极力推荐,碍于面子没有拒绝,交完钱发现这玩意儿要一百多,拿到药后发现竟然是中药注射液,于...医生不单单是靠药物本身疗效治疗,日常的病毒感染基本都是自限性的。开点药主要是为了患者主观好受点,或者对并发症症处理。像CMV,乙肝之类的病毒感染倒是有针对性的亚欧文
为什么要黑中药注射液?难道中药注射液还需要黑吗?“中药注射液”本身不就是个笑话嘛。
这篇文章明显是打着黑中药的旗帜来的
引用 的话:中药口服是安慰剂,算是无意的骗子 做成注射液直接进血管,就是图财害命的骗子. 中医还是去玩儿原配的蟋蟀吧这位半仙不怕闪了舌头
中药注射液,不是给中医用的。不属于中医药。算不算西药,还真不好说。反正现在都很混乱。西医医生开中成药不都是在乱用吗?当保健品一样的开。一边用着一边骂着。现在真是摸不着头脑。除了呵呵还能说什么呢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不知道搞现代医学的一些人对中医哪里来那么大的成见,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中医确实存在成分复杂不明的问题,但很多方子都是经过多年经验检验的(至少我见过很多被中医...中文专业的文言水平如何,医古文看的懂吗,光看到都用了金木水火土几个字就望文生义大放厥词。“废医验药”这种屁话是早就被日本交了学费的,电视上瞎吹要多吃啥药,完全不顾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来用药,吃死人了怪中药。哪个西医敢说不需要遵守西医的理论,可以随便让人随便吃西药的?不按中医理论辩证使用中药,出了事怪不到中医中药头上!
引用 的话:
1. 静水对于中医的立场中立 2. 静水同意所谓中医不科学的理论,但不否认中医的价值和实用性。事实上静水眼里,中医就是经验+古华夏朴素辩证哲学+先验主义。还记得韩愈师说...
然而,遗憾的是,按照目前的科学观,这个公理体系本身是有问题的。虽然也能用,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本身是“非科学”的。不求甚解,形而上,太多依靠先验判断。(先验不一定就是错的,倘若意识作为客观实在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自证某种意义上也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实验。扯远了),这些东西当年西方人也在玩,当然那时候他们没我们玩得好了啦~。听度娘说,西方医学大致15,16世纪开始慢慢转型,从经验科学过渡到了实验科学。但我们呢?通用公理体系实在太好用了,即使有时并不那么奏效,但考虑到其对社会的整体效能,那么点不奏效的东西是可以容忍的。巫这个行业其实也并完全没用。人家也是经验科学好不好~。这段说的很好~我的观点是传统的口服的中药可以接受,但注射液不能接受。传统的中药虽然缺少现代科学的验证,但是是古人上千年的经验的积累,虽然难以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但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中药注射液却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中药,不管是药物成分还是用药方式,实际上它更接近于西药,楼上也有人说了中药注射剂归西药房管,所以我认为中药的那些经验在这就不适用了,应该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检验它的安全性。当然中医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医本身就是一个基于经验的学科,它固然有效,但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中医也能像西医那样讲明各种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相信也就没人会黑中医了吧。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学点医疗知识,了解下医疗现状再来评论吧西医副作用不明的,或者副作用大滥用的,多的是,有的明确写的儿童禁用医生还给儿童开。买药的时候多看看药物说明书,
引用 的话:如果从不合理用药角度谈喜炎平我双手赞成,但这个文章的角度却变成了中药注射液不值得使用,这个误导性非常严重,就是不靠谱。所以作者才不会理解为什么卫生部会推荐使用。作者明显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中药本来就是要辩证施法,使用不当自然问题多多。使用中药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做到合理使用,而不是直接不用。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难以想象世界上有「中药注剂」这种东西的存在疗效不明,致死性不良反应频发,卫生部却照旧推荐给儿童使用,作为父母,要对这类中药注剂坚决说不! 国家有关部门对中药的态度很暧昧,完全...年代遗留问题,现在已经不那么容易过审批了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1. 静水对于中医的立场中立 2. 静水同意所谓中医不科学的理论,但不否认中医的价值和实用性。事实上静水眼里,中医就是经验+古华夏朴...的确。这个又让我想到我们的民乐。民乐在引入十二平均律乃至标准化乐理体系后后继续欢天喜地滴存在和发展下去了~~这可谓是一个非常好的改良的例子!! 静水小时候身体不好,老爸老妈病急乱投医,帮俺试了各种疗法。甚至还花过600大洋买过路边卖大力丸的大力丸君的大力丸6颗。拿去一化验,就是地塞米松+强的松+泥垢了。。。。小学时候听人家介绍说某部队医院的某老军医医术高明,一针包治。就去那边,花了好多好多钱,接受他所谓的穴位疗法:在人体背上督脉的七八组对称穴位及足三里上注射卡介苗。。。。。注射好后再贴上强磁铁+狗皮膏药。。。。现在想想简直丧心病狂!!!!每周两次啊!!!每次这么多针啊!!!还扎在穴位上啊!!!!还注射啊!!!尼玛不是说一整包治吗!!!!!!觉得这就是静水现在心理承受能力爆表的童年原因。。。。。然后此老军医还开给我们一种叫 “喘根治”的针剂28元一针,每天一针。90年代28元啥概念?尼玛还每天一针。。。感觉就是在做人体试验啊好不好!!!!!也许,现在的大黑中医是当年中医被卑鄙的人玩坏了的缘故吧。。。但,请勿矫枉过正~~
引用 的话:为什么要黑中药注射液?难道中药注射液还需要黑吗?“中药注射液”本身不就是个笑话嘛。对,本身就是个笑话。中药想要做成注射剂就必须考虑过敏和有效成分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进行提纯和配方优化,直接进入了
分离-提纯 这个过程,分离出有效成分,做成注射剂 这不就是西药吗!!跟中医有毛的关系?如果根本不想进行分离提纯 ,有效成分是什么不清楚,里面含有多少种成分也不清楚,还是按照原来的配方,这种注射剂,谁敢用?草菅人命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儿科常用的几种药: 阿糖腺苷 一、药品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感染。用法用量:临用...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抗病毒药物疗效都十分有限,这学过药的都知道,十分十分有限,什么阿昔洛韦什么金刚烷胺什么乱七八糟的,还不如自己扛着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
1. 静水对于中医的立场中立 2. 静水同意所谓中医不科学的理论,但不否认中医的价值和实用性。事实上静水眼里,中...民乐什么的不了解。。还真有大力丸这种东西啊。。里面还真有药物成分啊!还是处方药啊尼玛!!!万一吃出事来怎么办?还不如用白面做呢,至少吃不死人。。你的童年真是太黑暗了。。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不知道搞现代医学的一些人对中医哪里来那么大的成见,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中医确实存在成分复杂不明的问题,但很多方子都是经过多年经验检验的(...呵呵,我读过的古书不多,也就五六百本吧,大概是连您读过的古书的零头都没有吧?至少不至于是您读的古书没有我读的零头多吧,不然大概轮不到您来教育我好好读古文的问题。木火土金水那种垃圾堆里的医学“理论”也配用来指导医疗行为,真是一言以蔽之,曰:"呵呵!"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不知道搞现代医学的一些人对中医哪里来那么大的成见,白猫黑猫,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中医确实存在成分复杂不明的问题,但很多方子...炫耀读错了几百本书吗,果然好本事。你先把你自己满脑子的垃圾清理干净吧,能对一门学科说出这种断言式的观点,千万别说懂医学或者科学。连逻辑和哲学以及科学常识都欠奉的文科生,就不要来参合你不懂的事了。
这两天讨论注射液的有很多啊。。。。其实不管中药(中成药)注射剂还是西药注射剂,我一般都不用。
引用 的话:引用 的话:中药口服是安慰剂,算是无意的骗子 做成注射液直接进血管,就是图财害命的骗子. 中医还是去玩儿原配的蟋蟀吧 这位半仙不怕闪了舌头那就请道友举出任何一种中药制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炎平多少钱一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