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哪个牌子好,热电联产,哪个更有前途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几种复合热泵的技术介绍与应用_制冷设备_中国百科网
几种复合热泵的技术介绍与应用
    
上一篇文章讲到地源热泵技术与应用 ,本文将继续为大家讲解空气能热泵中的复合热泵,请大家继续关注整理提供的《有关复合热泵的技术与应用》。
四、复合热泵
为了填补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局限性和充分利用低位能量,运用了各种复合热泵。如空气-水热泵机组、空气-空气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水-水热泵机组、空气回热热泵、太阳-空气源热泵系统、太阳-水源热泵系统、土壤-水源热泵、热电水三联复合热泵系统等。有关复合热泵方面的论文以下共收集了12篇,论文主要内容描述:
1、土壤-水热泵系统
土壤-水热泵(下称土壤热泵)可利用低品位的土壤热能提供热水或向建筑物供暖。美国、德国及瑞典等北欧国家,已有上万台这类的热泵装置在运行,土壤热泵技术显然已成熟,并快速地加以推广应用。目前正在制订土壤热泵用于供暖的技术规范。
天津商学院制冷技术研究所高诅锟介绍了无污染、低品位的土壤热源热泵实现冬季供暖的技术,提供了土壤热交换的设计参数和室内供暖的匹配方法,并有数据显示,与空气热源热泵的全年电费相比较,土壤热源热泵节电10%~12%。
房间供暖一般只需要较低的温度,从节能的观点来看,用煤的高品位化学能取暖是很大的浪费,而且煤是很多产品的宝贵原料。而利用土壤热泵提供的40~45℃热水供暖(尤其是地板供暖)也是把本来难以利用的低品位、无污染的能源利用起来,是节能的途径之一。
冬季土壤热源的温度不仅高于空气,而且较为稳定,比如在天津市和河北省地区,在整个供暖期,地下1.6m深处土壤温度在13~10℃之间变化。空气热源的温度则不会保持如此的稳定,而且空气热泵不适于在7~-4℃范围内工作,它需要复杂的除霜装置,如空气热泵在外界温度-4℃以下工作时,蒸发温度较低,热泵性能系数明显下降。
在供暖季末期,由于供暖负荷的减少和土壤供热量的降低,土壤热泵的输出与负荷有较合适的匹配。冬季热交换器盘管附近土壤的湿润和结冰能为热泵提供附加热量。夏季可以将土壤热泵转换为空调运行工况,可以达到节水目的,同时为冬季供暖贮热。在其它季节里可以提供生活用热水。
根据本文提供的参数,可以很快地进行设计计算。如已知供暖面积F2,选择热交换器型式所对应的匹配系数n,可以立刻知道土壤热泵系统各的负荷及土壤热交换器的占地面积及其结构和尺寸。
在自然界和工业废热、废汽、废水中,低品位热源不少,往往未加利用,从环保观点分析,它们是冬季供暖的合适热源。土壤热泵可以把低品位的土壤热能利用起来,其性能系数可达2.5~3.0,是有效的节能技术。
从年度电费上与空气热泵相比,土壤热泵可以节省电费10%~12%(注:年度电费比较是土壤热泵、空气热泵夏天用于空调、冬天用于供暖时全年用电费用比较)。
2、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太阳能集热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其系统是将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作为蓄水供应系统。以解决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当环路水温高于35℃时,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同消防水池断开,冷却塔投入运行,当环路水温在15~35℃之间时,太阳能作为冷却塔停止运行,生活热水供应的热源收集的太阳能用来加热生活用水;当环路水温低于15℃时,环路与消防水池连通,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吸收太阳能。若仍有多余的太阳能时,可继续加热生活用水。
曾有人对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六城市应用该系统进行了详尽的模拟计算和预测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系统,应用前景非常广。它的整个系统拓宽了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范围,使目前内部余热小或无余热的建筑物也可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
(2)初步判断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各地的应用运行情况,并分别指出,对于不同的热源设备形式及能源形式,该系统在各地区的运行能耗情况和节能特性。
(3)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都会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对于年太阳辐射总量较高,冬季日照率高的地区,该系统是一种理想选择。
空调所郑瑞澄根据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和上海、武汉、南京、济南四地的太阳能辐射资源,通过计算得出了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该四地所需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经效益分析,以供暖面积100m2的水源热泵机组为计算对象,太阳能集热系统运行100天可节约的常规能源量为上太阳能集热系统供应生活热水(以住宅建筑面积100m2为例)可节约的年常规能源为天然气636.5Nm3,电5550kwh。以现阶段太阳能集热系统平均200元/m2和北京现行电价计算,太阳能利用增加的投资可在6年左右回收,之后的节能费用,即是用户的净效益。
3、热泵复合热电冷三联产的系统优化分析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恶化,能源的综合利用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从热电分产到热电联产乃至电、热、冷三联产的提出和运用,无不说明人们对节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实践证明,这些研究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电分产就是供电和供热相互独立的供电供热方式,由于这种系统的经济性差,不利于能源的分级利用而逐渐发展为热电联产,在热电联产系统中较高参数的蒸汽首先用来作功发电,然后用汽轮机的排汽和抽汽供热,这样就减少有用功的损失,达到能源分级利用的目的,从而使有用功效率得到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集中供热供冷由于它的优越性而偌受青睐,另外在热电联产中,由于夏季热负荷的降低,汽轮机抽汽量减少,整个系统的经济性下降,所以进一步发展成电、热、冷三联产系统。所谓电、热、冷三联产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汽轮机发电做功后,汽轮机的排汽和抽汽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蒸汽,这样提高了夏季汽轮机的抽汽份额,同时也向用户提供了所需的冷量,从而大大减轻了空调制冷负荷对电网的压力,缓解了用电高峰的峰值负荷。另一方面,从环保角度上考虑,由于电、热、冷三联产一般不采用CFC工质,不破坏臭氧层,而且三联产系统充分利用品质较差的低位热源而不象压缩机制冷一样需高品质的电能,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但目前的电、热、冷联产系统从整个系统的优化方面考虑是有潜力可挖的,本文通过对目前的电、热、冷三联产系统的分析,提出用蒸喷式热泵以及吸收式冷热机组对电、热、冷三联产系统的优化方案,并对其优化效果进行分析。 东南大学动力系张小松等通过对热、电、冷三联产的系统分析,提出用蒸喷式热泵以及吸收式冷热机组对电、热、冷三联产系统的优化方案,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对CC25-8.83/0.98/0.12机组的系统进行实例计算,可知优化后在相同的供热条件下该机组的联产系统发电量增加5.2%。
文中讨论了直接抽汽供热、供冷的电、热、冷三联产系统的原理,热泵优化热、电、冷三联产系统,对蒸喷式热泵对三联产系统的优化、吸收式冷热机组对三联产系统的优化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目前的电、热、冷三联产常规系统在供热经济性方面是有潜力可挖的。通过采用蒸喷式热泵和吸收式冷热机组对热、电、冷三联产的系统优化,在相同的供热条件下可以使三联产的发电量增加几个百分点。
(2)蒸喷式热泵和吸收式冷热机组对电、热、冷三联产的系统优化适合于企业自备电厂以及区域供热热电厂的建设和系统改造,在与常规的电、热、冷三联产系统投资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能高效地满足冷用户、不同压力等级热用户的供冷、供热要求。
4、太阳-空气热源热泵系统
太阳-空气热源热泵系统是在传统的空气热源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太阳能热源而新开发的系统。它可以制冷、供热、供生活热水,是一种利用自然能源、无污染、适用性广、效率高的新型冷热源系统。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关磊设计的太阳-空气热源热泵系统。由压缩机组、冰(水)蓄热槽、设在屋顶上的集热/放热板及冷媒管道组成。制冷运行是在夜间进行,一是利用夜间电力,二是利用屋顶上的放热板在夜间向室外散热。供热运行在白天进行,它利用太阳热及空气对流热作为采热源,进行热泵制热工况的。首先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然后进入蓄热水槽(与冰蓄热槽共用)的盘管冷凝放热,冷凝后的液体再通过膨胀阀变成低压低温的液体进入设在屋顶处的集热板吸收太阳热及空气对流热,又成为气体返回压缩机,如此反复形成热泵制热循环。与此同时,利用蓄热水槽内的热水对建筑供热。 系统的特点有:节约能源、高效率、经济、适应性广。
该系统适用于医院、温水游泳池、疗养院、学校、办公楼、研究所、工厂等建筑。同一般太阳能利用系统相比,集热板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受屋顶设置面积的限制,一般适用于5层以下的建筑。对于5层以上的建筑采用该系统时,应考虑设其它辅助热源设备。
本文由深圳格力中央空调报价整理提供
本文收藏地址/
收录时间:日 03:13:43 来源:制冷工程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循环水余热利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母体文献: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热工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2013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热工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2013年年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在线出版日期: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源热泵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