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六错写成了十九,他得到的商是七余数是三,原来正确的商是多少?

三上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及反思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三上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及反思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三上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及反思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第1课时/共5课时
1、& 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在操作中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并能对除法作出合理解释。
2、& 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经理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余数的含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3、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长除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20个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问题一: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盆?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教学竖式
(1)、学生尝试列竖式
(2)、认同除法竖式的一般列法,询问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3)、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用圆片代替盆花师生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
B、 观察竖式,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交流解惑。
D、仿写除法竖式
三、动手操作,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二、16盆花,如果每组摆5湓,结果会怎样?
1、& 学生活动:用圆片代替盆花在桌子上摆一摆,结果用竖式表示。
2、& 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3、揭题:有余数除法
4、学生试写横式
A 如果有17盆话,每组摆5盆花,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如果是18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算式怎么写?先在头脑里摆圆片,再列算式。
B 现在有21盆话,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C& 交流、评价。
四、生活应用
看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精灵想带同学们去运动会看看,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1完成书本第51页的做一做
师生校对正确填写形式
2出示小黑板:老师给你20元钱,请你给运动员们再去买几瓶矿泉水,已知每瓶矿泉水3元,能买几瓶,还剩几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 《课堂》P22&&&& 选做《特训》P33-34 1-5
教学整体反思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有余数除法例3
第2课时/共5课时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铺垫
1.卡片出示,口答:( )里最大能填几:
3×( )&24 4×( )&37 7×( )&59
( )×2&11 ( )×6&40 ( )×5&38
2.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和齐练)
二、教学例3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探究“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1、出示例3
如果有21名学生打篮球,每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22人, 24人,25人,26人……呢?
&&& 2、列式计算,完成在答题卡上
21÷5 = 4(组)……1(人)
22÷5 = 4(组)……2(人)
23÷5 = 4(组)……3(人)
24÷5 = 4(组)……4(人)
25÷5 = 5(组)
26÷5 = 5(组)……1(人)
27÷5 = 5(组)……2(人)
28÷5 = 5(组)……3(人)
29÷5 = 5(组)……4(人)
30÷5 = 6(组)
31÷5 = 6(组)……1(人)
32÷5 = 6(组)……2(人)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5、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出: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6、验证规律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都是余数比除数小呢?请你们任意写出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验证一下。
小组内交流验证结果。
三、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 课件出示第1题。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3)选择一种装法,计算出结果。
(4)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想一袋里装几个?按你的想法,列式计算出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1)卡片出示第3题。
(2)引导学生说出卡片上最大能填几,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学会了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知道了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的含义;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作 业 布 置
10月 15 日&& 《课堂》P23&&&& 选做《特训》P34―35& 1―6
教学整体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复习&1、4×7-28= & & & & & & 34-5×6= & & & & & & &4×8-24=&2、在( &)里最大能填几?&& ( )×6 < 57&&& ( )×7& < 43&&&( )×5 < 38&&&&&&&&&&&&&& 4×()<& 31&&&&& &&&&&&8 ×( )< 26&&&&& 9×( )< 603、& 根据题意写出横式。&(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1、用竖式计算。&&&& 37÷4 & & & & & 49÷6 & & & & &32÷5 & & & & & 25÷7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1)48÷5=9……3 & & & & & & & & (   )&(2)33÷7=5……2 & & & & & & & & ( & & &)&(3)63÷8=7……7 & & & & & & & & ( & & &)&(4)5×6+4=34
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3、当师傅。(完成教材第54页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4、把计算卡片分一分。(第54页第7题)
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5、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形,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明确题目中求彩带的长就是求“3×8+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三、全课总结。(略)
四、补充思考。(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枝?(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作 业 布 置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8" Month="10" Year="日
《课堂》P18&&&&&& 《特训》P35―37第1―5
教学整体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例4)
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 复习
(一 )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37&+&5&&&5&×&8&&&&72&÷&8
24&C6 &7&×&9&&&56&÷&7&&&&49&÷&7
18&÷&3&&42&÷&6&&&9&×&4&&&45&÷&9
& (二)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 新课
(一)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二)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4图,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把例4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有32人跳绳,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
32&÷&6&=&5&(组)……2人学生2,笔算:&&&&&&&&&&&&&&&&&&&&&
&&&& &&&&&
&&&&&&& 56&/ˉˉ&3ˉ2ˉ&&&&&&&& &3& 0&&&&& ˉ ˉˉ& 2ˉ&&&&&&&&&&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一)做教材P55“做一做”。&&&& 1.先从图中找信息。&&&& 2.根据信息,选择自己要买的物品,再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练一练
&& 教材P56第2题。
教材P56第3题。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教师也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
作 业 布 置
&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9" Month="10" Year="日& 《课堂》P25&&&&& 回作:《特训》P37―38第1―5
教学整体反思
解决问题例5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对不同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实际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个人二度备课与即时反思
一、&&&&&&&&& 练习。
 (   )里最大能填几?
(&&&& )×7&24&&&&&& (&&&& )×6&32&&&&&&&&&&& (&&&& )×4&15&&&&&&&&&&&& (&&&& )×8&47&&&&&& (&&&& )×7&60&&&&&&&&&&&&&&&&&& (&&&& )×5&47
&二、&&&&&&&&& 去旅游。
1、出发前,要买矿泉水。每箱矿泉水7元,我带了6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箱?还剩下多少元?(学生列式解答。)
60÷7=8(箱)……4(元)
答:最多可以买8箱,还剩下4元。
&&2、天色已晚,来到旅馆,分配房间。
(1)、我们班一共有47人,每间房可以住8人,可以住满多少间房?还剩下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
47÷8=5(间)……7(人)
答:可以住满5间房,还剩下7人。
&(2)、我们班一共有47人,每间房可以住8人,我们该租多少间房?
师:刚才剩下的7人应该怎么办?我们到底应该租多少间房才能住下所有的同学?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学生列式解答。)
47÷8=5(间)……7(人)
5+1=6(间)
&& 答:我们该租6间房。
&3、第二天上午,去公园玩。
(1)丛林探险。我们班有47人,每辆小车坐6人。我们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学生列式解答。)
47÷6=7(辆)……2(人)
答:最多可以坐满7辆车,会有剩余的人。
&(2)激流勇进。我们班有47人,每条船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学生列式解答。)
47÷5=9(条)……2(人)
9+1=10(条)
答:该租10条船。
&4、第二天下午,去逛街买东西。
(1)小明去书店买漫画。每本漫画8角,小明有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还剩下多少钱?(学生列式解答。)
&&&&&&&&& 5元=50角
&&&&&&& 50÷8=6(本)……2(角)
答:最多可以买6本,还剩下2角。
&(2)买东西吃。选一种你想买的东西,并填空。
&& 我有17元,都买 &&&&&&&&&,最多可以买&&&&&&& ,还剩&&&&& 元。
&5、第二天晚上,大家回到旅馆,互相根据下午买东西的情况考考别的同学。(选择题)
(1)小红:我买了20个面包,每个袋子最多能装6个面包,我最少要用(&&& )个袋子才能把全部面包装回来。
A&& 3&&&&&& B&& 4&&&&&&&& C&& 5&&&&&&&& D&&& 无法确定
(2)小聪:我有17元,买了3支钢笔后,还剩下2元,每支钢笔(&&&& )元。
A&& 6&&&&&& B&& 4&&&&&&&& C&& 5&&&&&&&& D&&& 无法确定
(3)小芳:每支钢笔6元,我买了3支钢笔后,还剩下2元,我原来有(&&&& )元。
A&& 20&&&&& B&& 18&&&&&&& C&& 8&&&&&&&& D&&& 无法确定
(4)小东:我买一箱苹果20个,至少要加(&& )个,才能平均分给7个同学。
A&& 4&&&&&& B&& 1&&&&&&&& C&& 8&&&&&&&& D&&& 无法确定
(5)小刚:一箱苹果20个,至少要拿走(&&& )个,才能平均分给6个同学。
A&& 1&&&&&& B&& 4&&&&&&&& C& 6&&&&&&&&& D&&& 无法确定
6、第三天,回来。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10月21日& 《课堂》P26&&&&& 回作:《特训》P41―43 布 置
教学整体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目的。
一、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自主研究横式、竖式写法。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教学学的是方法,它特别提倡精讲精炼。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只选取了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有用的数学,实现有效的学习。 分享 转发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导读: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7,减数个位上的5看做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是多少?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
1. 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2. 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
3. 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7,减数个位上的5看做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
4. 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 小粗心在计算时,把一个数除以2减4,误看成乘以2加上4,得数是36,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6. 小华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加上4乘以2看做了乘以2加上4,得数为40,正确的得数是几?
7. 一位学生在做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4,乘得的结果是1080,实际应为1260,这两个两位数分
8. 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
9. 小芳在计算一道题时,把5×(△+7)错写成5×△+7,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10. 小红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13写成131,这样商比原来多2,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是多
11. 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
12. 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末尾的“0”漏写而成18,结果得到的商比正确的少54,正确的除法算式是多少?
13. 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
求这个三位数。
14. 把6写在某个四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五位数,把6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五位数,这两个五位数的差是
41969,求这两个四位数.
15. 小强在计算(1995―□)÷15+21时,没有注意括号,按照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计算了,结果得到2003,正确结果
应该是多少?
16. 明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得到的差是132,正确的差是多少?
17. 一个学生在做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00,正确的结果是896,这两个两位数
分别是多少?
18. 小粗心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26当做158,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2,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
式应是多少?
19. 小刚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末尾的“0”漏写而成16,结果得到的商比正确的商少36,正确的除法算式是多少?
20. 小红在计算(320―□)×4+51时,没有注意括号,按照没有括号的顺序计算了,结果得291,正确结果应该是多
21. 把2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2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相差936,
求这个三位数。
22. 两个数的和是131,明明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77。求这两个数。
23. 小红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68看286,结果商比原来多1,余数比原来多6,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
24. 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4,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增加56,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10,积增加
780,原来的积是多少?
25. 小青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6,误写成4,得出的乘积是2890,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6
误写成8,得出的乘积3230,正确的乘积是多少?
26. 小玲和小丽同算两位数之和,小玲得到的正确答案1042;小丽误将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得到答案439,
这两个加数是多少?
27. 甲、乙两人同做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甲做的结果是258,乙误把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
加,把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645,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8. 大刘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错写成3,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2,所得的和是374,正确
的和应该是多少?
29. 小丁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0错写成8,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错写成7,所得的和是3123,正确
的和应该是多少?
30. 豆豆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正确
的和应该是多少?
31. 小原做数学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十位上的1错写成7,这样算的差是201,正确的差是多少?
32. 大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0,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2,这样算的差是513,正确的差是多少?
33. 小斌做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9错写成6,把被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8,这样算的差是806,正确的差是多少?
34. 大刚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7140错写成1740,结果得到的商是49,余数是2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35. 小威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10错写成21,结果得到的商是15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36. 某数刚好能被16除尽,如果改用18去除,商是17还余14,该数是16的几倍?
37. 小乐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385错写成835,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0,而余数刚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
的除数和余数?
38. 小杨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574错写成745,这样的商比原来多了10,而余数比原来少9,求这道除法
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39. 小鑫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2错写成137,这样商比原来少3,余数比原来多1,求这道除法算式的
除数和余数?
40. 冰冰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十位数5错写成3,结果的432,实际应为672,这两个因数各是多
41. 贝贝和乐乐同做一道乘法题,贝贝将一个因数的个位数4错写成1,得出的乘积是525,乐乐将这个因数的个位数
错写成8,得出的乘积是700,正确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42. 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4,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28,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6,那
么积减少138,原来的积是多少?
43. 丁丁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看成6,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1错看成4,得到的和为923,正确的
和应该是多少?
44. 木木在计算三位数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2错写成5,把百位上一个数也看错了,所以把结果应是126算成
856,那么你知道木木可能把百位上的什么数看成了多少吗?
45. 晓旭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5,把十位上的2写成0,这样的差是400,正确的差应是多少?
46. 小华在计算减法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7写成1,把减数个位上的9写成1,这样算的差210,正确的差是多少?
47. 宁宁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7100写成1700,结果得到商48余20,正确的商和余数应该是多少?
48. 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435写成534,结果商28余2,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49. 欣欣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925写成835,这样商少了6,余数恰好相同,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
50. 小天在做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471错写成741,这样商就多了11,余数少了10,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
51. 小乐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691写成491,这样商少了5,余数多了5,求正确的商和余数?
52. 小红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3错写成8,结果的1836,实际应为1701,,这两个因数各是多
53. 楠楠和彬彬计算同一道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计算题,结果两个人都错了,楠楠把三位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4,结
果的4860,彬彬把三位数个位上的2错写成了8,结果的5805,正确的乘积应是多少?
54. 两个数相乘,若一个因数增加13,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就增加832,若反之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
13,则积就减少377,正确的乘积是多少?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党团工作、旅游景点、出国留学、专业文献、工作范文、行业论文、办公文档以及错中求解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小芳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粗心,把被除数137错写成了173,这样商就比原来多了4,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余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小蒙奇FAqb39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37,然而把被除数137看错成173,那么列出一个等式是:(商+4)×除数+余数=173,根据乘法分配律变形为:商×除数+4×除数+余数=173,也就是说把被除数137看错成173就相当于增加了4个除数,被除数137看错成173相差173- 137/9=15余2 除数就是:36÷4=9,正确的除法算式是:137÷9.(173-137)/4=9 137/9=15余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73减137等于3636除于4等于9
9是除数137除于4余1
56,123=6521
173减137等于36 36除于4等于9
137除于4余1 1是余数 9是除数
余数是2,除数是9
除数=(173-137)/4=9余数=173/9=19……2
137/9=15……2验算:商的差额=9-5=4
173-137=3636÷4=9(9是余数)137÷4……1(1是余数)9是除数1是余数
除数9,余数1
(173-137)÷4=36÷4=9——除数137÷9=15。。。。。。2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37,然而把被除数137看错成173,那么列出一个等式是:(商+4)×除数+余数=173,根据乘法分配律变形为: 商×除数+4×除数+余数=173,也就是说把被除数137看错成173就相当于增加了4个除数,被除数137看错成173相差173- 137/9=15余2 除数就是:36÷4=9,正确的除法算式是:137÷9。 (173-137)/4...
173-137=3636÷4=9137÷4=34......1余数:1除数:9
除数是9余数是1
因为被除数137错写成了173,被除数比原来少了173-137=36,又因为商比原来多了4,余数正好相同。除数是36除以4=9.余数是137除以9=15.。。。。。2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