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使用闪光灯如何测光时,如何测光

网页设计教程与开发
提供各种常见网页效果
提供各种各样的设计教程
装扮QQ,让QQ变得更酷
设计参考,提高自升水平
学习服务器和操作系统
提供各种素材和工具
收藏学习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闪光灯使用技巧
闪光摄影实战技巧(如何用好神灯)
&&& 尼康创意闪光系统是由尼康独创的闪光灯系统,它包含多个部分,以求达到拍摄效果的最佳化。该系统被摄影爱好者称为&神灯&。下文节选自尼康公司技术资料,介绍创意闪光系统的应用实例。尽管是基于尼康创意闪光系统,其实适用于许多功能相近的闪光灯。
  反射拍摄的使用技巧
  当我们使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的时候,如果光直接打到被摄者身上,会很硬,会使被摄者的鼻梁、额头等突出部位过曝,闪灯会留下很深的用光痕迹,并且光会在被摄者的身后留下很重的阴影,对最终的拍摄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尼康的SB800、SB600闪光灯都提供了灯头转动的功能,能够将灯头上转90度、下转-7度,左转180度,右转90度。
  当正面拍摄时,我们可以将灯头调节,让光投射到屋顶,并通过屋顶反射下来,这样,阴影就会在被摄者的后下方,并且由于屋顶漫反射的作用,光线更加柔和,有效的对人像脸部细节色调进行了补偿,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拍摄效果。
  为了得到这个效果,可以将灯头向上旋转50度,而且屋顶不要过高,最好不超过1&2米,过高的屋顶将无法更好的反射光线,也尽量选择白色的屋顶,来保证反射的光具有正常的色温。
正常闪光(扫描图片,效果比较差,仅作示意)&
相机:D2H&
焦距:60mm&
闪光灯:SB800机顶直射&TTL模式&
拍摄距离:约4米&&
相机:D2H&
焦距:60mm&
闪光灯:SB800机顶上仰&TTL模式&
拍摄距离:约4米&&
布光模拟图&
  编注:本技巧适用于各款可旋转灯头的闪光灯,只是具有TTL自动闪光功能的闪光灯能与相机配合实现自动闪光曝光,而无TTL闪光模式,或者闪光灯与机身不匹配,无法实现TTL闪光功能的系统,需要手动控制曝光。对于数码摄影而言,根据试拍结果,及时调整光圈或闪光灯输出量,可以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曝光量。
 使用柔光罩拍摄
  如果屋顶比较高的话,我们就必须使用直射布光了,这样就会出现上一篇中的正常拍摄效果。为了能在正常直射时也能拍摄好人像,尼康为SB800配备了柔光罩对光进行柔化,所达到的效果与反射拍摄是一样的。
  当SB800被带上柔光罩后,其在TTL模式下,其灯头变焦会固定为相当于14mm镜头的拍摄变焦,因为柔光后将光的扩散范围变大了,需要更强的输出。
  还要注意的是,加了柔光罩后,为了更适合人皮肤的拍摄效果,色温会略有提升。
  如果将柔光罩配合灯头上仰拍摄,将会有更好的室内效果。&
不带柔光罩&
相机:D2H&
焦距:105mm&
闪光灯:SB800&TTL模式&
光圈:F6.3&
拍摄距离:约2.5米&&
相机:D2H&
焦距:105mm&
闪光灯:SB800&TTL模式&
光圈:F6.3&
拍摄距离:约2.5米&&
布光模拟图&
  编注:此技巧适用于各型号闪光灯,当灯头无法扭转,或者周围无可供使用的反光面,或者使用反射法时无法达到足够的闪光输出量,都可以使用给闪光灯加柔光罩的方法。如无专门的柔光罩,甚至可以简单地用餐巾纸包扎灯头的办法达到柔光效果。与上例相同,无TTL闪光模式的闪光系统,需要手工控制曝光,而且,色温也做正补偿。
 i-TTL自动均衡补充闪光
  在尼康的i-TTL自动均衡补充闪光模式下,相机可能更好的控制闪光输出,来保持主体和背景都有均衡、适当的曝光。该模式针对拍摄物体中有镜子、白色的墙壁或其他高反射表面的物体极为有用。例如拍摄人像的镜中倒像,可以让镜子总反射的人像效果很好的突出,并减小镜子反光带来的影响。
标准闪光&&
i-TTL自动均衡补充闪光&
  编注:i-TTL是尼康&创意闪光系统&系统独有的闪光模式,能根据环境情况自动调整闪光输出。不过,其他品牌的高级闪光系统也有类似的功能,只是所标名称不同而已如佳能有E-TTL和A-TTL,美能达ADI闪光系统等。
  自动FP高速同步
  在快门速度超过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时,可以使用自动FP高速同步在室外得到更高的快门速度。这样的话,可以使用更大的光圈来营造虚化的背景,并且能够捕捉告诉运动的物体的精彩瞬间。
  下面是两副同场景,却使用了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照片。自动FP高速同步状态下的快门速度很高,所以拍摄到了水珠,而不使用的时候,水形成了水流。&
普通同步&&
自动FP高速同步&
  编注:请注意背景的区别,这是闪光灯与机身相配合实现高速同步才能达到的效果,不适用于一般的闪光系统,只有一些高级闪光灯,而且与机身想匹配才能实现。
 闪光值锁定(FV锁定)
  在拍摄时,构图的主体往往不在画面中心,而测光时由于以中心偏重,所以经常出现周边主体过曝或欠曝的情况,如果使用闪光值锁定就可以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即便重新构图,或者改变光圈,也不会影响拍摄效果,完全可以让主体得到正确的曝光。
  以下两张图就是使用闪光值锁定和未使用闪光值锁定得到的拍摄效果,很明显,使用闪光值锁定后,即便主体在画面边缘,也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而背景也不会过亮。&
当主体位与中心则不用闪光值锁定&
如果位于边缘则会出现主体曝光不正确&&
使用闪光值锁定&
  编注:闪光曝光锁定,是只有高级闪光系统在具有的功能,但这是自动曝光的闪光系统偏差的一种补偿,低档非自动闪光曝光的系统,需要手动控制曝光,反而不存在这个问题。
 多重闪光灯近摄
  使用一盏闪光如果使用上仰拍摄或者是加柔光罩,可以得到两、三种拍摄效果,但这些效果并不是非常完美的,如果能使用多盏闪光灯拍摄,并通过位置和拍摄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更出人意料的效果,尤其是在微距拍摄时,直射的光很难对细节有很好的照顾,所以,就需要我们使用SB800的多重闪光灯拍摄了。
  使用SB800可以作为主灯,使用SB800或SB600可以作为副灯使用。
  以下的效果,是使用了直接在机顶架设闪光灯、使用离机线直射拍摄、使用离机线反射拍摄和三灯同时使用的效果。在使用了三灯多重闪光后,可以看到无论是背景还是主体,细节和用光都更完美了很多。&
直接使用机顶闪光
侧面离机直射闪光
侧面离机反射闪光
两灯同闪布光
两灯布光图
  编注:多灯配合布光,是闪光摄影的高级技巧,诚然,只要闪光灯有同步功能,都可以实现多灯同步闪光,高级闪光系统的&高级&之处是在如此复杂的光线交叉情况下,仍能实现自动曝光。使用带有同步装置的廉价闪光系统实现类似的布光效果时,需要反复测试,调整曝光量和各灯之间的光比。
 多重闪光灯近摄实例
机顶闪光&&
两灯同闪:侧后闪光灯+使用反射器和凝胶滤光镜的底部闪光灯&&
两灯同闪:侧面离机反光闪光+机顶直接闪光&&
 附一:闪光灯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闪光灯
  闪光灯的英文名为FLASH&LIGHT,早期有镁光闪光灯,现代闪光灯全部为电子闪光灯,又称高速闪光灯。电子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高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通常的电子闪光灯的色温约为5500K,接近白天阳光下的色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适合拍摄怕热的物体。&
  &闪光指数(GN)&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出版的摄影手册里的解释,闪光指数表示闪光灯制造商为每部闪光灯所设定的发光强度,通常是以ISO&100为基准来设定。闪光指数通常用GN来表示,为Guild&No.&的缩写。其表示方式根据采用的单位是米或英尺。
  GN的计算可以用&GN=光圈F值&x&拍摄距离&的公式来计算。一般135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约为12(米制),如果用光圈F4来拍摄,也就是说有效闪光距离为12&4=3米。在购买外置闪光灯的时候,除非在拍摄时多以ISO400&来拍摄,或大多拍特写照片,否则最好购买GN在25(以米作为单位,GN/M=25)或80(以英尺最为单位,GN/F=80)以上的闪光灯。如果经常要用到反射式闪光法来拍照,那么就需要强力的闪光灯,不妨购买GN值40(米制)或130(英尺制)左右的闪光灯。&
  闪光灯照射角度&
  表示闪光灯发出的光束覆盖范围的宽广程度。这有点类似于镜头的视角,为简便起见,用相同视角的35mm相机镜头焦距焦距来表示。在一些中高档次的闪光灯里配有变焦灯头,可以根据镜头的焦距变化而随之变化,达到准确有效地闪光照射。&
  闪光灯回电时间&
  电子闪光灯每次闪光之后,到电容器完成充电,为下一次闪光做好准备,所需要的时间就叫做&闪光灯回电时间&&。根据闪光灯的档次和类型不同,回电时间也有所不同,大致的范围在0.2~10秒之间。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当然越短越好,特别是在重要场合抓拍的时候。不同的电池类型影响回电的时间,通常来说,镍镉电池要比碱性电池回电时间快一些,外接电池组要比5号电池组快一些。当然,选择电池类型的前提是一定要符合说明书上规定的要求。&
 附二:闪光灯的种类
  内置闪光灯
  一般的小型数码相机和大多数非专业数码单反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一般都比较小,只适合做补充照明,所以在一些顶级单反系统中并没有内置闪光灯。
  外置闪光灯
  一般是相机生产商为其相机产品所专门定制的闪光灯。这类闪光灯的特点是:a.&闪光指数大,通常在18-56之间,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拍摄。b.使用灵活,操作性增强。
  通常这类闪光灯通过相机的热靴或专用闪光插座接入,没有热靴的则可以通过闪光同步接口接入。在操作方面灵活度更高,可以控制闪光量的输出,可以改变闪光灯的方向,甚至一些高级的闪光灯可以进行离机无线遥控操作。&
  大型闪光灯
  大型闪光灯一般在照相馆、影楼、摄影工作室等场合使用。这类闪光灯的特点是输出功率特别大,也不用闪光指数来计算闪光量,取而代之的是Ws(瓦特/秒),一般来说,400ws大约相当于闪光指数56。&&
  特殊闪光灯
  指非常规或非普遍使用的闪光灯,为一些专门的用途而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
  a.&环形闪光灯:用于近摄或微距摄影,广泛用于医学摄影。&&
  b.&水下闪光灯:顾名思义,用于水下摄影,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和抗压能力。
 附三:闪光灯的特殊闪光功能
  防红眼功能&
  在昏暗场合利用闪光灯拍摄的时候,或者当闪光灯距离人眼太近的时候,光束会经眼底的血管反射,在画面上留下了令人讨厌的红色瞳孔。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大部分闪光灯等具备了防红眼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红眼现象。这种功能是在正式闪光之前先预先闪光一次过多次,使人眼感受到光线,瞳孔收缩,从而减轻红眼现象。&
  快速频闪闪光
  快速频闪闪光可以使运动的物体留下一系列的轨迹,也就是说闪光灯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发出多次闪光。拍摄的时候最好选择手动模式,快门时间设定在1秒以上,背景最好选择暗色,全黑的背景效果最好。
  后帘同步闪光
  是在快门后帘关闭前瞬间开始闪光,可避免夜间摄影时移动物体的幻影留在主体的前方。&&
  慢速同步闪光
  为了增强背景的亮度而采用低速快门,拍摄的主体由闪光灯来照明,背景的亮度则靠长时间的暴光来实现。使用慢速同步闪光的时候一定要配合三角架。&&
  高速同步闪光
  (正文已经有叙述)高速闪光同步一般用来凝固高速运动的物体,或在逆光拍摄的时候进行闪光补光。有了高速同步就意味着可以使用大光圈闪光拍摄,可以获得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效果,在人像摄影中有广泛的应用。&&
  附四:TTL闪光灯简单介绍&
  TTL英文Through&The&Lens的缩写,直译为&透过镜头的&,用在闪光灯上,指与相机机身配合,相机直接测量通过镜头摄入的闪光光量来控制曝光。这里的&控制&包括两部分,一是机身光圈、快门的控制,而是闪光灯输出量的控制。TTL闪光控制已是高端闪光灯基本具备的功能,如适马的S-TTL、尼康的i-TTL和D-TTL、佳能的A-TTL和E-TTL、美能达的ADI和宾得P-TTL等。
  A-TTL&(Advanced&TTL)
  佳能公司对闪光曝光设计改进的第一步就是创造了A-TTL,又称为&高级透过镜头&闪光测光,在早期的EOS系列胶片相机上普遍使用。
  A-TTL闪光灯(只包括300TL和EZ系列闪光灯)在测光阶段(也就是半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发出短促的预闪光,这预闪被闪光灯前面的外置传感器记录下来,用于确定合适的光圈,以确保足够的景深,尤其是在距离较短的时候。一旦快门打开,闪光灯便发出真正照亮景物的闪光。闪光开始的时间取决于相机是前帘还是后帘同步设定,而闪光的持续时间由标准OTF传感器决定。传感器测量景物的平均亮度。如果在明亮的环境下拍摄,就启动自动减弱,这可以将闪光输出减弱0.5到1.5级。一旦闪光灯通过对反射的闪光进行实时测量确定前景主体已经被充分照亮,它就切断闪光管的能量,闪光灯随即熄灭。快门在所设定的时间内保持打开。
  E-TTL(评价式TTL)
  佳能在1995年发布另一种形式的闪光技术&-&E-TTL,也就是&评价式透过镜头&闪光测光。E-TTL由主闪光泡发出一束已知亮度的低功率预闪,用以确定正确的闪光曝光。它通过预闪测量景物的反射率,然后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达到中间影调所需要的闪光输出功率。它也利用预闪,但出于下述两个原因,它克服了A-TTL的缺陷。
  首先,E-TTL预闪发生在快门即将开启之前的瞬间而非半按快门的时候。因而与A-TTL不同,&E-TTL预闪实际上用于确定闪光曝光,而且它不是在现场光测光阶段激发。有些用户可能对E-TTL在正式闪光之前发出预闪赶到惊奇。在正常设定条件下,该过程发生得很迅速,以至于预闪被难以察觉到,尽管你可能在反光镜抬起之前瞥见到它。
  其次,预闪光线由相机内部的评价测光系统进行分析,这意味着它是透过镜头测光,不象外置传感器一般容易被愚弄。与TTL闪光测光表不同,E-TTL传感器不易被好奇者看到,它藏在五棱镜的外壳内。
  E-TTL较TTL和A-TTL优越之处是用于填充闪光。E-TTL在白天摄影时添加微妙和自然的填充闪光方面通常表现较好。E-TTL曝光同时也与当前对焦点相关,理论上更易取得出色的曝光。
  P-TTL(Pre&flashing&TTL)
  P-TTL模式在预闪时通过机身的多区测光系统结合来自镜头的主体距离信息来计算最佳闪光输出(从宾得F系列AF镜头起及其后推出的镜头都能提供距离信息),较之传统TTL模式更加精确。不受反射率影响,在黑背景下也可获得适当的曝光。
  i-TTL&和&E-TTL&II
  尼康的i-TTL和佳能的E-TTL有部分相似,先是预闪进行大略的闪光量估算,然后测合焦位置的主体的亮度。当闪光灯发光时,照在主体的光达到应有的亮度后,E-TTL就命令闪光灯停止闪光,而尼康的i-TTL还会把距离信息代入运算做为修正,然后再命令闪光灯停止闪光,当然更为精确。而这个距离信息的获得在对焦完成后也就完成了,所以根本不会耽误时间。尼康的i-TTL只有五个分区,但因为有了距离信息进一步修正,这个5分区就足够精确了。
  在佳能最新开发的E-TTL&II方式下,当快门释放的一瞬间,闪光灯会发出一束预闪光,用来监测环境光和计算所需的闪光量,闪光灯发出正确的闪光,使环境光和人工闪光达到平衡。在复杂的场合,比如在起作用的与对焦点相连的测光区域外有强反射,也能正确闪光曝光。E-TTL&II在评价闪光测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平均闪光测光,由于采用了新的算法,闪光结果更精确更稳定。即使被摄体移动位置,E-TTL&II自动闪光系统也能有效避免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情况发生。&
  Nikon闪光灯与数码单反机身对TTL系统的支持:
  SB-800,SB-600 支持TTL,D-TTL,i-TTL
  SB-80DX,SB-50DX,SB-28DXP 支持D-TTL,TTL
  其它SB闪灯 支持TTL&
D2H 支持i-TTL,D-TTL ;D100,D1,D1X,D1H 支持D-TTL ;D70及其后型号 支持i-TTL 。
Canon闪光灯与数码单反机身对TTL系统的支持:&
EOS&1D,1Ds,D30,D60 支持E-TTL ;
  EOS&1D&Mark&II,1Ds&Mark&II,20D 及其后型号支持E-TTL&II&
160E、200E 支持TTL ;220EX,420EX,550EX 支持TTL,E-TTL ;300EZ,420EZ,430EZ,540EZ 支持TTL,A-TTL ;580EX 支持TTL,E-TTL,E-TTL&II。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是CANON数码相机的用户,现在需要配备一只闪光灯的话,一定要选则EX系列的产品.因为对于数码单反或是POWERSHOT系列中拥有闪光热靴的相机,只支持E-TTL方式,EZ系列的闪光灯将无法在A-TTL下使用。
转载请注明:破洛洛(谢谢合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手机上看备用网址:haoshe.net
深林人摄影部落,让你摄影路上每天进步一点。输入haoshe.net,同样可以访问
查看: 2203|回复: 3
教你夜拍时如何用闪光灯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摄友,体验更多功能,让你尽情享受摄影乐趣!
注册成功即送25本经典摄影电子书,还可以在尽情学习。
加入VIP会员仅69元起,全网最丰富摄影学习精品资源库(远远超过800G),更送价值远超10000元的5大超级礼包!已有帐号?&& &&或者&&&&&&&&
& &对于不熟悉闪光灯的摄影者来说,夜拍是一大难题。他们往往会找现场光比较强的地方,然后接着就是靠大光圈,高ISO与慢速快门,然后在后期处理中再来加噪点、加滤镜,模仿胶片味。& & 如果会运用闪光灯,夜拍实际上会比白天拍摄更轻松愉快。不会像白天那么热,拍摄现场没有太阳光的影响,更容易控制闪光灯,不会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本篇跟大家分享几个简易夜拍的方式。
ceWHSIyxv9nXk.jpg (90.67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夜拍常用阵形& & 本图通常是我在夜拍一开始会摆出来的阵形,即在模特斜前方打一支装了伞式无影罩的灯,通常把输出设置为1/16。因为夜拍时现场光线不强,为了平衡闪光灯光线与现场光,所以输出不需要太大。
cenvsldwiMMZY.jpg (98.4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m_1/20s_光圈f/2.8_ISO400_手动模式_5100K& & 这就是拍出来的结果。通常这个阶段主要让模特熟悉夜晚的感觉,热身适应一下。& & 接着我在模特的斜后方打一支裸灯,输出设置为手动1/8,然后在模特前方打一支装设了伞式无影罩的闪光灯, 输出设置为1/8 ,但经过柔光设备后通常连1/16都不到了,所以还是后 面的灯会比较亮。然后我在后面那支闪光灯上装了橘色滤光片。
cesMhZFENUQg.jpg (113.21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m_1/30s_光圈f/4.5_ISO400_手动模式_5000K
ceQaG59Vx7sA.jpg (57.93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 m_ 1/50s_ 光圈f /2.5_ I S O400_ 手动模式_ 3100K& & 这个是拍出来的效果。因为后面的灯泡是橘黄色的,所以我利用闪光灯滤光片打了橘色的光,一方面呼应现场光线,一方面也让模特看起来更立体一点。
ceuKHDOe3M3eM.jpg (50.06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 m_ 1/50s_ 光圈f /2.5_ I S O400_ 手动模式_ 3100K& & 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后面的橘色滤光片装到装了伞式无影罩的闪光灯中,让前面的闪光灯发出橘色光,让后面的闪光灯发白光。但如此一来,必须要对前面的人像肤色进行白平衡修正,于是手动将白平衡设置为3100K,这样就可以得到正常的肤色。但此时后面的光线就偏蓝了,而且后面是裸灯,前面装了伞式无影罩的闪光灯又多装了一片滤光片,因此前后闪光灯的输出差距会拉得更大,大家可以很轻易从照片中看出差异。& & 当然,靠大光圈、高I S O与慢速快门硬拍也是可以的,只是成功率会低一点,而且模特的肤色容易受现场光颜色的影响。将光圈开到最大拍摄,通常背景中的圆点会有点像橄榄球的形状,看起来并不美,而且往往会显得背景很乱。
ceMtuXK30ez3U.jpg (51.9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m_1/80s_光圈f/1.8_ISO1600_手动模式_5000K
cebFZ6BiQJk.jpg (76.04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60mm_1/50s_光圈f/4.0_ISO800_手动模式_3030K
ceecrLQXGCI6.jpg (61.68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60mm_1/50s_光圈f/4.0_ISO800_手动模式_3030K& & 以上是我在同一组闪光灯的布置下,改变取景高度与位置后拍摄的结果。不要让闪光灯出现在画面中,拍摄结果就如同图1。让闪光灯出现在画面边上,拍摄结果就如同图2。一般来说,白天是不会这样拍的,但是晚上可以考虑这样拍,因为晚上人造光源的位置就随便设置,不需要像白天那样要考虑太阳的位置。图3则是让闪光灯切到画面的边上,形成一些耀光。我在这里放了3张照片,是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固定闪光灯的位置后,拍摄者一样可以利用地形与构图的高低远近来控制闪光灯对拍摄结果的影响。
ceBFIvzHaP5i2.jpg (62.17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使用外拍灯来协助相机对焦& & 这是另一组范例,我在模特左前方架了装上伞式无影罩的闪光灯, 后面打了一支裸灯。画面左前方朋友拿的是外拍灯,但因为这里不需要这么强的输出,所以只是使用外拍灯来协助相机对焦。此时模特后面闪光灯的输出是手动1/4,而前面闪光灯的输出是手动1/8。
cesCDlk3Ch3d6.jpg (51.07 KB, 下载次数: 9)
05:53 上传
焦距135mm_1/50s_光圈f/2.5_ISO400_ 手动模式_3100K& & 这组照片最后我留了这一张,给大家作参考。
踩过的脚印
给力& && && && &&&
小心大家盯上你哦&&
好帖子,强烈支持楼主ing……
遇到问题请直接QQ留言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切换到宽屏
浏览(10346)│回复(17)
蜂鸟网用户等级和积分规则改版啦!
积分换礼活动已开启,您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详情请点击:
请教:使用闪光灯时,如何测光?请卡版等大师指点!
我的机器是canon eos-3
配的闪光灯是550EX
由于不经常用闪光灯,致使如此高级的闪光灯无用武之地!
痛定思痛,决定明天晚上做一次夜景室外人像的拍摄
也是为了试验一下闪光灯
这几天仔细研究了说明书
但是有一点,十分不解
就是关于使用闪光灯时,如何测光!
我用光圈优先,因为这样可以使背景不至于漆黑一片
但是测光方面就不太明白了
在家里做了个试验(如下图)
长方形为取景器可见视野,椭圆形是可对焦区域,黑色为我的黑色衣服,白色为白色墙壁(两个物体间隔1米)
打了一个台灯,直射墙壁,没有射到黑色衣服
1,当开启闪光灯, 用光圈优先时,点测光
点测光对准黑色衣服(A的位置) ――f5.6
点测光对准白色墙壁(B的位置) ――f5.6
如果是评估测光――f5.6
2,关闭闪光灯,用光圈优先时,点测光
点测光对准黑色衣服(A的位置) ――f5.6
点测光对准白色墙壁(B的位置) ――f5.6
如果是评估测光――f5.6
为什么在用闪光灯时,黑白分明的物体的曝光差如此之小???
还是使用闪光灯时,点测光不能用?(因为要拍夜景室外人像,所以想要点测人脸为曝光值)
谢谢各位了
请帮助我!!!
(补充,我调整了设置,就是使对焦点联动点测光)
引用哈哥BBI发表于1楼的内容
--==赠分:5==--
哈哥BBI/小哈/Mr.『小哈』
在用闪光的时候,实际速度对闪光影响不大。
因为闪光的速度是非常高的(1/1000秒乃至数万分之一秒)。。所以控制曝光主要是光圈。
但是在有环境光的情况下,速度的作用就是控制环境光了。比如:晚上室外人像,可以理解为:闪光是照射人物的(主体),闪灯闪过,实际快门还是开启的(用慢速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人物已经没有光源照射(或者有部分环境光照射),这个时候感光的就是环境光(因为环境光比闪光暗)。。。所以,多数情况会采用慢速配合闪光的方法。
1.测量环境光的数值,决定速度。
2.算出闪光的数值,决定光圈。
3.综合考虑,决定组合,实际拍摄。
有条件,带测光表测量闪光最好。
引用卡尔.蔡司发表于2楼的内容
卡尔的生活:
闪光灯是使主体曝光准确,慢速曝光是使背景宝光准确
这一点我理解了
可是测量环境光的曝光量,我可以通过相机的测光去测
但是,如何确定由闪光灯为主光源的主体的曝光值呢?
那么如果主体与背景的曝光差值很大,是怎么决定最终的曝光值?
我想是不是以人脸的曝光值为准,因为毕竟是人像摄影
再提一点,如何测定闪光灯的曝光值?
550的说明书上说有闪光灯曝光锁定功能,也就是点测
这一功能是否可以确定闪光灯的曝光值呢?
谢谢卡版!!!
引用哈哥BBI发表于3楼的内容
--==赠分:5==--
哈哥BBI/小哈/Mr.『小哈』
我是新手,问的问题比较菜,卡版多包含啊!
“1.测量环境光的数值,决定速度。
2.算出闪光的数值,决定光圈
3.综合考虑,决定组合,实际拍摄。”
1,测量环境光的数值,决定速度。光圈一定了,才能决定速度啊!
2,算出闪光的数值,决定光圈。怎么算啊?是闪光灯的闪光频率嘛?
引用哈哥BBI发表于4楼的内容
--==赠分:5==--
哈哥BBI/小哈/Mr.『小哈』
最初由 哈哥BBI 发布
闪光灯是使主体曝光准确,慢速曝光是使背景宝光准确
这一点我理解了
可是测量环境光的曝光量,我可以通过相机的测光去测
但是,如何确定由闪光灯为主光源的主体的曝光值呢?
那么如果主体与背景的曝光差值很大,是怎么决定最终的曝光值?
我想是不是以人脸的曝光值为准,因为毕竟是人像摄影
再提一点,如何测定闪光灯的曝光值?
550的说明书上说有闪光灯曝光锁定功能,也就是点测
这一功能是否可以确定闪光灯的曝光值呢?
谢谢卡版!!!
首先,我没有机会用这么高档的灯,但是,器材永远不会比人聪明,我相信这一点。
所以,我说得是针对一般的灯而言。带有TTL测光方式的灯操作可能不要这么复杂了,不过,我不知道,所以还是说复杂的(曝光模式都是M,我没有用A档配合闪光过,因为我用的灯都便宜)。。
1.主体、背景差异大?这个可以调整,比如背景很暗,你可以增加曝光时间(不会影响主体),或者减低闪光强度。总之,达到平衡就OK了。这个道理就像白天用反光板补光一个道理。
2.要测光(闪光测光表)或者根据距离、指数计算光圈值。
后面的关于550具体的问题,我不得而知了,因为没有用过。
引用卡尔.蔡司发表于5楼的内容
卡尔的生活:
最初由 哈哥BBI 发布
我是新手,问的问题比较菜,卡版多包含啊!
“1.测量环境光的数值,决定速度。
2.算出闪光的数值,决定光圈
3.综合考虑,决定组合,实际拍摄。”
1,测量环境光的数值,决定速度。光圈一定了,才能决定速度啊!
2,算出闪光的数值,决定光圈。怎么算啊?是闪光灯的闪光频率嘛?
这样,我的1、2、3不是按照顺序的。
你可以先算光圈,这样根据确定的光圈再测量环境光,就OK了
引用卡尔.蔡司发表于6楼的内容
卡尔的生活:
我刚才试验了一下。
开启相机和闪光灯,光圈优先,点测
发现相机的点测(开启闪光灯的情况下),与闪光灯的曝光锁定(闪光测光),所得出的曝光值是一样的!
引用哈哥BBI发表于7楼的内容
--==赠分:5==--
哈哥BBI/小哈/Mr.『小哈』
最初由 哈哥BBI 发布
我刚才试验了一下。
开启相机和闪光灯,光圈优先,点测
发现相机的点测(开启闪光灯的情况下),与闪光灯的曝光锁定(闪光测光),所得出的曝光值是一样的!
这简直是一定的了。!
引用bbi-yu发表于8楼的内容
摄影是我的根。
啊,好复杂,我看不懂,呜~~~~
引用只舟发表于9楼的内容
梦想不灭,希望不止。
谢谢卡版置顶,大家都来说说吧
我很需要大家的帮助!
引用哈哥BBI发表于10楼的内容
--==赠分:5==--
哈哥BBI/小哈/Mr.『小哈』
请教:使用闪光灯时,如何测光?请卡版等大师指点!
焦圈,为摄影而生
您可以发表新主题
您可以回复主题
您可以上传附件
您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论坛启用HTML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闪光灯如何测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