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译稿交稿后多久能上海译文出版社 投稿上市

点击:13188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图书选题申请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图书选题申请表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图书选题申请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图书出版常识(二)
书稿被编辑认可之后,一般会进入出版社内部的一个选题审批程序(三级审批)。需要作者填一份出版社的选题申请表,然后再由编辑按照社内程序申报。
  如果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一般会生成一个选题编号,因为经常会出现书名、作者重复的现象,所以这个编号便是将来该书在出版社内从生到死的唯一身份ID。选题编号主要是给编辑和社内管理用的,作者无需理会。
  常看到有作者反映,在投稿或者选题申报的过程中,有些编辑出尔反尔,一会说能出,一会又说不能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不是编辑有特殊考虑,这一般是因为每个出版社、编辑以及不同时期选题申报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的。
  前些年,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图书品种急速膨胀时期,新闻出版署对每年下放出版社的书号数额卡得比较严。这样,在出版社内部就会出现书号不够用的现象,选题申报就比较难,有些选题需要反复论证、修改,提交几次才能通过或者始终通不过。近些年,新闻出版署对一些信誉、资质比较好的出版社放开书号数量,选题通过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当编辑首次和作者说可以出版时,一般代表的意思是在他那里通过了。但,每个编辑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编辑比较成熟,领导放心,基本上选题通过率就高;有的编辑经验少,领导可能会帮忙把一把关,可能通过率就低一些;还有的编辑一向乱报、乱出或者和领导关系处得不好,可能通过率就更低了。
  投稿初步认可之后,有的编辑可能对作者说的话满了一些,事后选题却最终没有批下来,或者编辑反复修改提交多次才获批,这期间就容易引起作者误解,以为编辑甚至出版社说话不算话。
  至于选题审批的周期,各出版社、编辑不同,快的一两天就可以有结果,慢的一般一周两周,还有反复多次申报或者更慢的需要一两个月也有可能。
  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之后,后边的程序一般是作者准备提交书稿,编辑准备出版合同。  出版合同签订的时间段,各出版社、编辑要求不同,有的编辑要求作者先交稿,感觉稿子符合出版要求时再和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也有的编辑先和作者签订合同再收稿。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规矩,通常是根据编辑、作者、书稿的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编辑与新作者第一次合作,怕作者担心,一般会早一点签订合同;也有的编辑因为对方作者名气大一些,怕稿子将来被别的出版社挖走,也会早一点签订合同。通常情况下,编辑并不刻意控制出版合同的签订时间段,有时正好赶上有空,就处理了一批合同,签的快一些;有时因为书稿加工忙,没时间处理合同,也许就会拖一拖。也有的和作者熟了之后,啥时候实在因为没有合同发不了稿子,才急急忙忙补签合同。
  作者初次与某个出版社编辑打交道时,如果对这家出版社或编辑不太了解,可以要求先签好合同再交稿,以防万一。但也要注意,合同只能是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用心找一家正规可靠的出版社和一位和蔼可亲的编辑远比一纸合同重要得多。
  一般在选题审请通过之后,编辑的权限就大了起来,基本上这个选题最终能不能出版、能不能卖好,命运就掌握在编辑的手中,所以除非涉及到一些原则性的分歧,与编辑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说的搞好关系不是指礼物人情,从个人所接触的出版社和编辑来看,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纯朴的,大部分属于君子之交,个别会处成多年的朋友。当然也有见到、听到作者与编辑吵架的。
  吵架的引子往往是关于书稿的修改。会有一些比较牛的作者,也会有一些比较倔的编辑,牛和倔若凑在一起,沟通不好就会吵架。这位非说要改,那位非要坚持不动,谁也说服不了谁。按道理,文责自负,作者意见最大,但编辑也有连带责任,也有不予出版的权利。但这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书稿考虑,吵得累了,往往一方妥协就算了,因此结成矛盾的,属于极少数人。
投稿、合同都说完了,接下来该重头戏了——交稿。  交稿(相对对编辑来说是收稿)是整个图书出版过程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把握好了,后续出版环节就会顺利展开,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交稿环节有两个专业术语需要介绍一下,那就是中耕和定稿。  比如说,作者在写稿的过程中,不太有把握自己写的稿子是否符合出版要求,或者编辑觉得不太有把握作者写的稿子将来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于是把写好的部分稿子给编辑先看一看,提一提意见,然后再继续写,这就是中耕。
  中耕可以防止作者走弯路、做无用功,也能避免作者闷头写了一大顿,最后出版不了。  定稿呢,就是作者觉得书稿写完了,自己也审过了,己方不需要再做修改,然后按照编辑要求准备好全部稿子文件。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备齐以下一些文件的书稿才算作定稿,不是定稿,编辑可以不收。  扉页,也叫书名作者页。随便翻看手边的一本书,打开封面,紧跟着会有一页上面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信息,就按照这个格式,做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扉页”。书名呢,就是你投稿最后批下来选题书名;作者呢,就是列选时你填的作者名字,是著、是主编、是编著要写清楚(这三者区别,后边再讲);出版社名,写你投稿的出版社就可以了。
  内容简介页(版权页)。通常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放在版权页中的上方,你可以翻几本书验证一下,也有的放在书的封底、封面勒口,也有少数书省掉了内容简介。前面说过,内容简介是给读者看的,读者通过它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看还是买不买,这很重要,建议作者一定要用心写好。字数在200字左右,一般分为两段,第一段介绍书的主要内容、特色;第二段介绍适合的读者对象。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内容简介”。
  序、前言、编者的话、出版说明。这些叫法不同,大同小异,可分开都有,也可以只有一个序。序可以请人写,也可以自己写。请人写,有点像书评,就是帮你吹一吹这本书怎么怎么好,一定要买;自己写,就是介绍一下自己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多找几本手边的书,参考一下,有谁写的好就照着写。字数在字,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序”或“前言”。
  目录。多翻看几本手边的书,看看人家的目录就很好理解了。除了个别小说、画集,大部分图书离不开目录。想想我们自己去书店买书,是不是都要先翻一翻目录?一般的目录,包含章、节、小节三级,对Word软件比较熟的作者,可以在写作的时候直接设定好各级标题的格式,最后用Word把目录抽出来包含页码就可以了。不大会用Word软件的作者,只能一个个摘出来,放到一页中,做成目录页。目录做好之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目录”的文件。
  正文。翻看一本书,目录之后从第1页一直到书稿结束的部分(不含参考文献、后记等)就叫正文。图书术语中,正文之前的统称“文前页”,正文之后的统称为“文后页”。注意,正文要插入页码,而且序号必须从1开始,中间不能断号,一直到最后一页。正文写好之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正文”的文件。
  参考文献、后记等页。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参考文献就是你写这本书都引用了别人哪些书的内容,列一列。小说、散文等纯文学作品一般不需要,一些学术专著、教材,多整点参考文献,会显得你的书稿内容比较正式、可信。注意:参考文献有标准的格式要求,可以网上找找或者翻看别人的书参考,但一定不要乱写。后记就是自己还想说点啥,有了写写更好,没有也成。
  以上扉页、内容简介、序(前言)、目录、正文,这5个文件是必须的。放到哪一家出版社都通用。所以作者在交稿子之前,一定要检查这5个文件全不全,全了之后,打成一个压缩包,就可以交稿子咯。
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我介绍完下面的流程你就会明白。  作者交稿子之后,就进入编辑出版流程。
  下面来数一数,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大致要经过哪些流程环节和经手多少人。  〉〉编辑收到稿子,要交给排版厂打印成纸稿(原稿),这经手第2个人(编辑算第1个)。
  〉〉打印好后,如果编辑有空就自己看,没空就发给社外编辑逐字逐句进行审查、修改、提出疑问,经手第3个人。
  〉〉社外编辑看完之后,返给编辑,编辑还要看,有问题要返给作者修改,经手第4个人。
  〉〉作者修改好之后,编辑检查没问题了,发给复审——第5个人。
  (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复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终审——第6个人。
  〉〉终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总编办,登记、发稿、向新闻出版署申请书号——第7个人。
  〉〉书稿交给排版厂的排版员进行排版——第8个人。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排版好之后打印,和原稿一起交给校对人员——第9个人。
  〉〉校对人员按照编辑、复审、终审留在原稿上的修改字迹对比新稿子进行核对,有问题作出标记,核对好之后返给编辑修改、确认,然后再发排版人员修改。
  〉〉这样在校对、排版、编辑之间反复三次,最终没有错误了,才能到出片环节。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以上所有环节就是传说中的“三审三校”。  〉〉“三审三校”环节进行中,编辑还要请设计人员设计好图书封面——第10个人。
  〉〉书稿片子出好之后(出片人员,第11个人),和封面片子汇到一起,发给印制员审核——第12个人。
  〉〉印制员审核无误之后发给印刷厂开始印刷——第13个人。
  〉〉印刷好之后,工人进行装订、打包——第14个人。
  〉〉打包好的新书,拉到出版社库房,库管员将新书入库等待发货,作者样书送到编辑处——第15人。
  〉〉编辑把样书寄给作者。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到此,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至少要在15个人(这还是很保守的统计,实际不止)、几十个环节中转来转去。出一本书多么不容易!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图书的质量和出版进度。
  而编辑,是所有环节的枢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编辑处理,出了责任事故也大部分需要编辑承担。  所以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因为中途的修改,意味前面的所有环节的工作可能都需要重新再来,每个环节都会有任务量,都需要费用支出。
  通常,规范地完成上述的环节,需要4-6个月时间。  有的作者会问,为什么有的出版社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只能这样解释:有的可能是编辑不分昼夜全程催着流程(我曾做过最快的一次,40天内出版),但那实在不是常例;再有可能就是“偷工减料”虚走环节,互相糊弄呗。
  看完这些,以后那些交稿刚一个月就天天催着要样书的作者,请可怜可怜编辑吧。  要想早点拿到样书,不如早一点把稿子写完,并把定稿文件一次性备好。
上节说到编辑加工流程,可能有作者和其他读者会问,编辑和校对忙忙碌碌都在搞些啥?我交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好多遍,觉得没有什么可改的啊。
  我来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  下面这一段文字是某一年编辑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中的题(稍有修改),其中,有11处错误,找找看,你能找到几处?
  ************************************************************************
  后海  后海成一个巨大的水滴状。它的西岸是一个大的半圆形,向东渐渐变细变长。银锭桥好象一条玉带系在后海和什刹海腰间。从小,我就喜欢在银锭桥驻足观望。
  顺着开阔的湖面向西望去,在湛蓝的睛空下,西山像长龙一般蜿蜒起伏。山势挺拨,  一座座轮廓分明,像是身披绿色铠甲的武士,守卫着北京城。
  “银锭观山”是北京八景之一。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一座座大厦昂首挺胸地矗立起来。似乎要比青山更雄伟,有的如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如滕空而起的金龙。它们个个气式不凡,羞得青山都躲到楼后面去了。
  *************************************************************************
  这上面的属于校对的内容,基本上存在的错误都是硬伤,相对比较明显;编辑加工的内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不仅要包含上面的错别字、标点错误,还有书稿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表述方面所有问题都要发现并纠正。
  孔子老人家说:术业有专攻。  《冷眼观》第十二回也说:“隔行如隔山,我们局外人就是有什么事看在眼里,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
  按照出版行业标准,一本图书,经主管衙门审查,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再也别卖了。
  万分之一什么概念?就是每页按照1300个字算,每7页半不能超过1个错误。
  当然,这还仅仅指技术性错误,扣扣奖金而已;如果出现个啥宗教、政治错误,那基本上是“一招毙命”,轻一点编辑下岗,重一点出版社总编引咎辞职,更重一点出版社关门整顿,乃至从此关张。
  政治审查这块,这一块其实比较宽泛,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我罗列一下。  比如,香港、台湾、澳门,你没改成中国台湾地区,或者你说台湾、法国、美国等国家,这都属于大错
  比如,涉及宗教你有不当言论,亵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涉及西藏、新疆等不当言论  比如,涉及与主流价值相反的偏激、反动言论,特殊时期、特殊领域的敏感话题
  比如,一些历史、国家、国外重要政治人物的评论、传记,涉及军队、国家机密、新中国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的,以及前面说的涉及宗教、民族的一些内容,涉及国家地图等,是不能随便写的,若出版需要重大选题审查、备案
  比如,涉及低俗、庸俗、媚俗等,格调消极、悲观、黑暗,一般也要加以限制  ……
  有些是红线,坚决碰不得,有些则根据各出版社的取向,有严有松。  总之,现在相比以前,已经开明很多了。
  不能拿网文同正式出版物比。常有作者说,我在网上发就没问题,涉涉颜色、骂骂政府,随便什么口语、脏话、醉话、梦话随便可以写。
  一方面因为网上多数马甲抓不着你或者说懒得抓你,编辑、出版社却是有小辫拽在主管衙门手里,可以随时敲打;另一方面,除了政府官方网站,其他网站、论坛个人发表言论不属于官方言论,并且可随时修改难以取证,而只要是有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就相当于官方承认的出版物,白纸黑字是要担一定的言论责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某个正式出版物中印刷的地图没有把我国该有的领土全部包括,别的国家就可以依此为凭,与你狡辩。
  从这一角度来看,图书出版管理这么严,也是有他道理的。所以也建议作者在写作时,尽可能遵循书面语言,不要养成网上灌水语言那么随意的习惯。长此以往,真的怕不会好好讲话了。
  接下来,新书印好,该聊聊新书怎么卖的事情了。
 书出好了,最终目的还是要卖。  一般有经验或有心的编辑,从申报选题那一刻起就开始筹划营销工作。
  方法有很多,比如论坛发发帖子、发行人员那里吹吹风、媒体上做做预告、发一发软性文章、网站做做预售、印印宣传资料、整一整版式包装等等。
  各种手段一齐招呼,整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这大概是传说中的“造势”吧。
  不同的出版社,对编辑的划分有所不同。有的分得细一点,比如营销编辑只管做市场推广,组稿编辑只管收集选题,加工编辑只管交稿后的编辑加工;也有的不分那么细,一个编辑组稿、加工、推广全部负责到底。不同分工,各有各的好处,不作细讲。
  这里只从图书的角度,聊聊销售有关的一些事情。  书印好入库之后,就进入图书发行流程。
  大致来讲,在一个出版社里,编辑队伍和发行队伍是两支生力军,编辑负责生产,发行负责销售。不同出版社二者人数构成比例不同,有的是重编辑轻发行,有的是轻编辑重发行,也有的二者并重。
  通常,发行部门会根据编辑意见,把新书分为店销、教材、包销三种类型。  店销的书主要发往全国各地图书卖场,如图书大厦、书城、书店、书吧、网上书店、报摊等。
  教材的书主要发往一些专做教材销售的经销商、代办站、学校教材征订科等。  包销的书基本不向外发,等着作者指令发往指定地区。
  以上三种,咱重点聊店销图书。  出版社发行部门手里通常有一大批固定合作的经销商名单,发行人员会根据业绩把这些经销商分个三六九等,比如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网络经销商。一般一些大一点的经销商对大一点的出版社的对口新书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是适合我卖的新书,你就按照固定数量发就行了,比如50册、100册、200册。小的经销商可能要从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中挑一挑,再发。
  现阶段,一些大一点的出版社,店销图书的主发规模在不等,一些小的出版社就更少了。
  主发阶段,编辑能起到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向发行人员推荐某一本书会好卖,可以在平均基础上多发一点,当然,这也得靠点谱才行,否则发多了真卖不下去,编辑还得兜着;老推荐,老不好卖,人家发行人员也就不理你了。
  新书发到经销商那里之后,经销商会把大部门新书继续下分到更小的经销商、分支、书店,来,一家给个3本5本。剩余一小部分,就留在自己的门店中销售。
  门店接到新书之后,有的会摆在专门的新书架一周两周,再分门别类归位摆放;也有没有新书架的,就直接归类摆放。如果很快新书卖掉了,书店会订货添货,一般2个月之内,书架上的新书还没有卖掉,这本书就悬了。
  门店销售是图书营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常常硝烟弥漫,暗藏杀机。  下面就扒一扒一些图书营销的有趣例子。
书接上回,扒一扒一些有趣的门店营销例子。  关键词:制高点  曾几何时,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排行是全国店销图书的风向标。很多地方书店的业务人员会根据图书大厦的排行数据来选择自己要进的图书。行行业业都有跟风,这也难怪,谁知道哪块云彩能下雨啊。所以抢占北京图书大厦这个销售业绩的制高点,就成了各家出版社正面交锋的主战场。至于各省的制高点,只能充当次战场。
  关键词:码堆  经常去大书店逛的人会发现,书店常会有一些漂亮的或螺旋上升,或巧妙交叉各种造型的书摞成堆销售,这就是行话说的“码堆”。真有的码堆,漂亮到堪称艺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码堆可不是百给的。全国新书那么多,该给哪个“人见人爱”的码啊?一般情况下,各个楼层码堆的舞台是分给几家大出版社的,比如文史类会有几家大出版社;外语类也有几家;计算机类也有几家……一些大出版社会在图书大厦长期驻扎营销代表,营销代表和书店楼层业务主管混得很熟或者出版社要搞新书推售活动,会申请码堆十天半个月的。书店与出版社也是利益互惠,你乐得宣传,他也乐得支持,双赢嘛!
  关键词:新书架  一般的大书店会设有一些新书架,新书来了,挑一些有卖相的书摆在新书架上一段时间。有的书店换得勤,三天五天就更新,有的书店换得慢,十天半个月的。好卖的继续留着多摆些日子,并换个更显眼的位置,不好卖的就按类别上架,再补充些新品种。码堆和新书架是书店最常用也最有效的“露脸”方式,有点像论坛的帖子推荐,如果这两种露脸的机会都没有把握好,基本上一本新书的销售就很难再火了。
  关键词:店面维护  新书进了分类架,营销的竞争还在继续。放在分类架的书可不像码堆和新书架那样舒服,有宽敞的“大床房”可以伸胳臂露腿的,在分类架上大家只能挤“通铺”,也就能露个书脊。但即使仅露个书脊,也是有营销手段的。一些大出版社都会设有店面维护人员。有的天天去书店,有的一般会三五天去一次。去干嘛呢?帮助书店销售员码书。美其名曰“帮助”,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出版社的书统统码到相对显眼的位置,给售货员捎个小礼品,她们会默认这种行为,因为她们知道,这家营销员走后,不出一天,另一家出版社的营销员也会来,也会给她捎小礼品,也会帮她把书架重新整理一次,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关键词:签名售书  其实在书店里也没有太多可用的营销手段,除了上边介绍的一些,再有比如购书赠小礼品、送光盘、设专书架、放个宣传片、摆个易拉宝、请作者现场讲课、请作者现场签名售书等。重点说说签名售书。像图书大厦留有专门的空间可以做现场活动,一些略小的书店,就只能放在书店门口进行。除非作者确有大名气,趋之若鹜,一般的小名气,很容易冷场。高签名售书也是需要很多造势准备的,甚至还要有临时拉人、自吹自擂的备案。
  关键词:托  不知道吧,卖书的也有“托”。有的,签名售书搞砸场了,怕作者、领导脸上都不好看,营售员就得找托;码堆、新书架的销量没起来,偶尔也要找托;新书排行榜名次之争,有时也要用托。有人说得好,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关键词:蹲守  真有的作者和编辑,非常关心自己图书的销售情况,非常用功。他们会在大的书店蹲守好多天,观察哪些读者会浏览自己的图书,浏览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读者买了书,还会跟上去了解他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如果只看没买,也会了解没买的原因,以求改进。这样的作者值得钦佩,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相比较现在很多作者,把稿子往出版社一扔,不管不问,只等领稿费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
  暂时想了这么多,都是自己亲历过的,很多出版社和编辑、作者也正在进行着的一些常见的店面营销方法。
22.市场现状
 这一节来做做数学题,看两组数据(大部分是网上公开的数据)。  第一组是政府官方的,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8.9万种,重版、重印图书13.9万种;总印张604.7亿印张;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数71.4亿册(张);营业收入537.9亿元;利润总额77.2亿元。
  第二组是民间组织的,“开卷调查”(图书业内常用的一家发布图书销售调查数据的公司,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有一定参考价值;数据覆盖面约占1/5,75亿左右)2010年度的报告。
  2010年,零售码洋近37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为50亿元左右。全国图书动销品种大约有105万种。2010年零售市场单书平均定价是21.75元。每年零售市场上只有1/3左右的码洋来自于当年上市的新书,还有2/3的码洋来自于以往上市的图书。
  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前,先普及几个概念——畅销书、常销书、动销书、滞销书。
  畅销书就是俗称卖的火的那类书。畅销书没有固定的数据界定,一个月卖1000册的肯定比卖100册的畅销,图书大厦可能一个月卖1000册以上的才算畅销,一个小书店可能一个月卖10册以上的就算畅销。
  常销书就是不温不火的那类书。可能一个月卖不了很多,但月月都在卖,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几百、上千的销量,还能一直连续卖个几年、十几年的。
  动销书就是还没完全死、一年有几本销量的那类书,一般一年销售个10册以上的就算是动销。
  滞销书基本上就是卖不动的那类书,一年没个销量或者只卖个几册。  介绍完毕,现在来分析数据。
  官方数据:  根据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可得平均单册定价约为13.04元。
  根据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可得单品种平均印数为21768册。
  根据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张604.7亿印张,可得平均印张定价约为1.54元。
  民间数据:  根据零售总码洋、总动销品种、平均定价可以估算书均销售册数:370(亿)&105(万种)&21.75(元)≈1620(册)。
  接着分析。  还是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的总体图书在架动销率为45.93%。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动销品种差不多只占零售全品种的一半,那些没卖动的也得算品种。
  这样:1620(册)&45.93%≈744(册)。
  一年全部零售品种平均下来,一种书只能卖个700来册,其中因为新书占掉1/3码洋,那样老书平均数差不多就是744(册)&2&3≈496。
  也就是说,一本新书,到第二年基本上只能卖到500册左右。  这还没完,接着刨。
  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超过90%的码洋是由销量排名前16.89%的图书品种创造的,而其余超过80%的图书品种,仅贡献了不足10%的卖场零售码洋。
  这样:744(册)&10%&80%≈65(册)。
  数据这么小,也没有必要再乘2/3了。  没算错吧?这难道就是骨感的现实?80%的零售图书到了第三年以后平均一年只能卖掉65册?
  这样,80%的图书三年加起来:=2288(册)。
  这应该是就是现在的零售图书市场状况。  我有点糊涂了,哪里出了问题?官方数据和民间数据推算的结果巨大差异该更相信谁?从我个人所了解的图书销售数据经验来看,我更倾向于民间数据推算出来的结果。
23.二八规律
 我忽然想明白了。  官方数据的结果就是新闻联播,民间数据的结果才是草根生活——80%的底层“被平均”了。
  补充一个官方数据,还是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共和国的脚步》、《公众防灾避险应急手册》、《首都市民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防震避震常识》等32种图书当年印数超过100万册。
  相比这些,那些站在店面零售排行榜前端的图书,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更别说每年还有动辄千万册的中小学教材教辅、新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等,这些往往并不通过店销,而是直接流入指定机构和学校分发。
  (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小学在校生10331.51万人,初中在校生5584.97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476.28万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026.9万名。)
  根据网络上各地方教育机构公布的各种数据分析,保守按每个中小学生年教材课本费100元计算,除以政府限定折扣,再乘以近2亿的中学学生总人数,这就有200亿左右的码洋规模(这与政府免不免收课本费无关)。
  另外,每个学生作业本、教辅课本的支出与教材课本相当,又是200亿左右的码洋规模。
  这两者相加,粗略估算,仅中小学图书市场每年大概就有300-500亿的规模。再按照官方13.04元的平均定价来算,中小学图书这一块年总册数就消耗掉23-38亿册。
  还有各出版社每年10~30%比例的图书库存,以及全国各地码在书架上并没有销售的样书库存。
  这些才是构成官方数据中2万多册平均印数的主要抬升力量。  再补充一个民间数据,还是开卷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销量前2.31%的品种,销售码洋占到总码洋的50%。
  这样就基本解释通了,也验证了我前面所说的二八规律。  大致的金字塔结构:80%的草根图书销售占全国码洋总量的20%,这构成金字塔的底层;剩余20%中的80%,也就是16%的图书,占全国码洋总量的80%中的20%也是16%,这些构成金字塔的中层;剩余20%中的20%,也就是4%的图书,占全国码洋总量的80%中的80%也是64%,这些构成金字塔的顶层。
  好了,数学题就算到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收集数据验证。  没办法,因为仅仅是个小编,一些图书出版流程上的事情,属于政府和行业规定,各正规出版社出入不大,所以凭个人多年经验可以说个八九不离十;而有关图书销售的事情,更多属于市场行为,仅仅凭个人的经验和小局观描述,不免会失之偏颇、混淆视听,所以需要收集很多数据来验证一下。
  接下来,我想收集一些数据,先来比较一下传统店面、网络、影视、平面媒体这几种方式,哪一种营销效果最好,对零售图书销售影响最大。
24.营销方式
 列举数据考证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这也不是什么学术专著,所以还是直接聊结果吧。  靠传统图书起家的,成名作者群体最多,群体图书作品店面零售销量总数也最大。像历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中的二月河、余秋雨、苏童、姜戎、王蒙、王朔、贾平凹、铁凝、莫言、刘心武等,个个都是当代名家,功力深厚。
  靠网络起家的,不得不提痞子蔡,正是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踢开了网络文学市场的大门。而近几年最火的无疑是郭敬明,从有中国作家富豪榜这个东东开始,连续六年占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五,2011年更是以2450万元版税收入高居榜首。连郭敬明自己也觉得作家这个行业是“弱势行业”,两千多万元就可以排行业第一,第30名的张炜却只有100万元。不过,郭敬明这2450万收入,有一部分来源于网络数字版权,他的图书单本销量比较好的基本在100万册的规模。
  靠电视起家的,这几年最火的大概是于丹了。于丹与易中天的关系有点像金庸与梁羽生的关系,前者都是后来居上、竟成鼎盛,后者则都是开局之人。于丹一本《于丹〈论语〉心得》两年据称卖了500万册。另一位靠电视节目火的名人则要追溯到90年代初,谭浩强在央视1套系统向全国介绍了C、C++、JAVA等7种计算机语言,他的《BASIC语言》发行1250万册、《C程序设计》发行了1000万册,至今著作总发行量超过5000多万册。
  靠平面媒体连载起家的,N多年最火的无疑是金庸大侠了,从1955年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鹿鼎记》刊完封笔,共15部作品,据称至今图书总销售册数已过3亿册,还不算还有1亿多册的盗版图书。当初的报纸应该是信息更替最快、信息量最大的媒体形式,不过在今天,网络平台取代了报纸的若干优势,信息更新更即时、信息容量更大。更多的年轻人痴迷于网络小说连载,而不是报纸连载。
  还有两位我想提的人物。  一位是朱德庸,另一位是郑渊洁。一位是画漫画的,一位是编童话的。(咦,啥时候,朱德庸给郑渊洁的童话小说配漫画,没准又能火一把)
  这两位也都是靠平面媒体连载起家的。2011年朱德庸以十年在中国内地版税收入6190万元居榜首。郑渊洁则创造了连续27年一个人写一本期刊《童话大王》的奇迹,他的图书加期刊的销售册数估计也已经过2亿册。
  总结一下,如果放在30年范围比较,无疑靠传统图书、平面媒体起家的作者强者云集、实力雄厚,是图书出版零售行业30年来的中流砥柱;如果放在10年范围比较,靠网络平台起家的作者风起云涌、奇才辈出,大有后来居上,与传统作者分庭抗争之势;至于源于电视、电影媒体而一炮走红的作者,群体数量不大、水平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
  当然,随着国外一些优秀营销理念的传入,现在作者赚钱的意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单一。传统作者也有开始在网上“趴活”,赚个人气和数字版税;图书卖得好,就考虑改编成影视作品赚赚票房,影视作品火了就顺带出两本图书赚赚稿费;网络小说一边卖着,一边改编成游戏再火一把;图书出名了上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火了,又下来接着写书……现在作者也讲究个影视、图书、网络、游戏三栖四栖,看作家版税收入排行榜?那仅仅是各种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相对单一的图书营销方式和几种方式的松散混合,图书炒作则是集以上各种营销方式于一体的“孤独九剑”。孤独九剑是一招御万招,同时也是集千万变化于一体。
  接下来就调侃一下图书炒作的一些常规套路——孤独九剑式。
25.炒作套路
 一、总决式  钱要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投入,撬动最大的市场回报。  点要站在枪尖上,有机会争第一决不做第二,要知道第一与第二的效果绝不是数字上那小小的差距。
  步要走在剑锋上,快进快出,见好就收,不可拖泥带水。  二、破名式
  要炒作,首先要巧立名目。作者怎么也的是个某某专家、某某奇人或者像孙大圣那样某年某月某日突然从石头缝中横空出世,有条件再整点某某大拿考证、推介,就更猛了;书名也要考究,怎么也得让你看到书名就能触动心理最脆弱的神经——哥买的是书名,不是图书——就要达到这种效果;书号也要解决,小出版社不要,要就要行业内最大的,“堂堂正正”地整个书号,是基础工作都要做好。
  三、破网式  要炒作,其次要占领媒体高点。现阶段,面对读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莫过于网络。先砸点钱,搞定排名前三名的网络书店,长期占据首页推荐栏目显眼位置,天天在读者眼前晃,一天我让你看个百八十遍,不信你不好奇。然后雇一批小弟,天天在网站、论坛、博客、聊天群转悠,哪里人气火就往哪里钻,一帮小弟发言发帖,一帮小弟引头狂夸,一帮小弟追尾大骂,等一群不明就里的网友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嘿嘿,目的就达到了。
  四、破电式  要炒作,不能忽视电视媒体的影响作用。图书极少有做电视广告,因市场总量太小,但并不妨碍可以做软性电视广告。比如,拉栏目组、主持人“下水”,合作某些节目、举办讲座,让作者或者推荐专家在电视上吹吹风、露露脸,弄点焦点话题,言语之间转弯抹角转向即将或已经面世的图书,吸引电视前的家庭妇女、老少爷们,跟着长吁短叹、相恨见晚。
  五、破纸式  要炒作,各种图书行业报纸、各类专业报纸也要重视。图书行业几大报纸,那是必须要露脸的,做做关系,请报纸编辑做个采访,奉上早已准备好的软性文章,头版头条那是要的,专版头条那也是要的。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卖书不仅仅要吆喝书,还要吆喝内容。这就得到书中内容涉及的一些专业报纸做做文章,比如与生活养生相关的,就需要在晚报、晨报这样的报纸上做文章——不求口碑,只求无处不在——即使是躲在角落里的“小强”也让他知道有这么一本书。
  六、破商式  要炒作,必须快速占领主要渠道。一轮批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下来,各地书商早已经摩拳擦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为什么年年有企业要抢中央卫视广告的标王?那是因为标王就意味着订单,只有订单才能套现。广告做足了,卖方就成为强势一方,估摸着对手:有的必须要求现金拿货,你拍不出百八十万现金,说明你没诚意;有的必须要求包销量,你一次不进个十万八万册的,说明你没实力;有的必须要有求配套宣传活动,码堆、专架那都是小意思,还得配合着签名售书,大喇叭小喇叭地招呼。
  七、破榜式  要炒作,必须要占领各种销售排行榜单。作假、回购、公关,不惜任何手段,也要让咱的书较长一段时间占据各主流书城、网店的周、月、季、年销售榜单榜首,如果正好撞到别的炒家,长期占不了第一,轮流占个榜眼、探花也行,但必须要保证前三名。道理很简单,排名第一,自然会有各种媒体帮着评论、采访、宣传、做广告,排在三名开外,主流舆论就不会把你当盘菜了。
  八、破论式  要炒作,必须要及时左右舆论。与各类媒体记者、编辑关系要搞好,再派小弟,把各大网络书店的读者评价狠狠地顶上去,这时就不能骂了,只能一边倒地说好,把那些想露头的不利言论淹没在一片大好的评价舆论之中,再不行,打通网站编辑,把不利的言论统统删除。各种网络、电视、报纸媒体上的好评一律跟上去,成千上万的读者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说好的,挖出来,作为读者典型,大张旗鼓地加以表扬、宣传,以正视听。
  九、破溃式  要炒作,必须要面对风险。大投入大产出,固然是图书炒作目的,但也免不了会遇到阴沟翻船。炒作其实就是对图书作用瞬间的放大,有放大就会有泡沫,有泡沫就早晚要破碎。很多时候,炒作的功力不体现在开场,而是体现在收场。一旦有偶发事件导致主流舆论风向有转变苗头,必须快速做好撤退的准备。一边利用媒体关系延缓不利事态的进度,一边继续派小弟各方面封堵漏洞,一边加紧库存外放、书款追缴。等到下层、底层经销者明白事实真相,炒作者早已盈利隐退。换个马甲换个山头,准备去开下一枪。
  以上秘籍纯属讹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专业套路,请勿模仿;走火入魔,后果自负。
26.小炒技巧(一)
 大炒作必竟是刀尖上的游戏,咱一般的草根作者和草根编辑脆弱的小心灵根本承受不住。  一通炒作之后,固然炒作者要殚精竭力、如履薄冰,被炒作者亦风头浪尖、惮扰终日。
  凡事有度。  大炒伤身,小炒怡情。  作为草根群体,还是针对零售图书聊一点经济适用的书市小炒,来的实用。
  根据个人的了解,自编一套“小炒九式”,把一些实用小炒技巧及其增损功效罗列一下,网络营销也放在这里讲了,我说得比较细,要耐心看哦。
  第一式:披挂整齐。  (1)封面设计美观得体,人见人爱(增4分):封面是读者接触图书的第一眼,对于闲逛类读者,同类书中封面最入眼的无疑是他的首选,因为喜欢封面而买回家的读者也绝非个例。
  (2)封面、书脊、书名放在书堆中显眼(增2分):在一大堆图书中挑选,最跳眼的书,往往会引起更多人的翻阅,自然多了被购买的机会,这和帖子标题加粗、加色产生的效果一致。
  (3)封面上有适度的工艺亮点,如磨砂、UV、起鼓等(增1分):一些工艺亮点,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的手感、观感和价值感,而且还有实用功效,比如在封面上呈三点式添加磨砂、起鼓工艺,可降低图书封面贴身磨损,使图书封面保持常新——脏兮兮、发旧的封面可不是人人爱买的。
  (4)图书开本适宜(增1分):太不合群的开本,不仅浪费纸张,而且也招书店营业员讨厌,一排书架大家都是16开或者32开一路过去,就你的图书另类,看似能引人注意,实际上会被营业员视为眼中钉,早晚扔到底层、角落或者干脆下架;另一个角度,不同类型的书,要充分照顾到读者,哪些是随身携带的、哪些是案头查阅的、哪些是教材、哪些是艺术书,都是要有开本设计考虑的。
  第二式:表里如一。  (1)纸张得体、印刷清晰(增2分):纸张得体包括纸张颜色、轻重、透明度、厚度、质地、类型,学问很多,这里就不细讲了;印刷清晰包括墨重、墨轻、背透、分辨率不够等。
  (2)版式美观、彩色印刷、有装饰插图(增2分):啥样叫版式美观?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几本书拿在一起比较,会有个好坏的判断;有彩电就不爱看黑白电视,图书彩印一般要比黑白印刷增分,但随之而增的定价却要损分,所以这要视实际需要而定;图书的装饰插图就好比电影插曲,适当的装饰是不同艺术的结合,会带来增分——记得一些老版的章回小说常常配有插图,现在的小说好像不重视了。
  (3)书稿内容质量高(增20分):归根结底,短期效果靠促销,长期效果靠图书自身质量。这个质量既包括书稿立意、文笔、情节等方面俱优,也包括编辑出版质量优秀。
  第三式:设身处地。  (1)封面上有推荐文字,如广告语、推荐语等(增3分):读者把书拿到手里,除了封面、书名看什么?这个时候的读者是孤独的,他希望能看到别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一点从众心理嘛。这个时候,如果他正好看到几句广告语、别人推荐的话,没准就有哪句话触动他的认同,继而触动对这本书的认同。
  (2)封面上有作者介绍,且作者有一定资历(增2分):除了个别知名作者,大部分图书作者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这个时候,读者看到作者的介绍,又恰好作者有若干资历、经历,或许能引起共鸣,或许就会增加信任。
  第四式:粮草先行。  (1)合理开发身边的资源(增2分):编辑身边的,比如向领导、营销人员多吹吹风,取得认可和支持,帮你主发多发一点、向经销商多介绍一点、有便利营销资源多照顾一点;作者身边的,比如自己的朋友、圈子、同行,先获得小范围的认可,收集、调动可用资源。
  (2)宣传文字齐备、优秀(增4分):现在读者挑书大致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网上,一个是书店。书店里可以直接翻看样书,网上能看到什么?无非是封面、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前言、样章,这些都不需要花钱,但是准备的是否齐全,是否花功夫去编写,带来的直接销量差距不小。
  (3)配备宣传资料(增10分):这些宣传资料包括给经销商的、给书店终端的、给新闻媒体的、给网络平台的。给经销商、给书店终端的可以是目录彩页、宣传页、电子宣传材料、店面广告品、小礼品等,目的是让经销商、书店引起重视,多进货、多码堆、多促销。给新闻媒体、给网络平台的包括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文章、精彩样章;作者朋友、同行或者邀请的专家写的推荐文章;编辑写的推荐文章;代笔媒体写的软性广告文章、书评等。这些都是要在出版的同期准备好的。
27.小炒技巧(二)
第五式:排兵布阵。  (1)建立图书专用网页、博客、帖子、QQ热线(增2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这本书的所有图片、文字资料集中展示,方便读者、媒体、搜索引擎查找、摘用、转发;还可以作为作者、读者、编辑互动的平台,可以收集各方面的反馈。
  (2)专业图书网站有推荐(增5分):充分挖掘作者、编辑、出版社与图书网站的关系,给网站编辑发上精心准备的推介文章,如果文章足够精彩、推荐专家足够份量,网站编辑还是很乐意用这些好文章来充实网站的。
  (3)平面媒体有推荐(增3分):也是挖掘作者、编辑、出版社与报纸、杂志的关系,给这些编辑奉上精心准备的书评、软性广告文章,甚至可以做个采访,如果文章好、份量足、有新闻点,一般也是不需要花费的,这些编辑也缺好稿子,让他们改一改署自己的名字,充一充工作量,互惠互利。
  第六式:擂鼓助威。  (1)网站论坛、微博随处有身影(增3分):再一次说明提前配备好宣传资料的重要性。有事没事,一些适合的、热闹一点的网站、论坛,就摘一些资料发一些帖子上去,反正也不花钱,心里想着发一个帖子可能就多卖1本,这样就有干劲了。
  (2)百度知道、百科、贴吧有地盘(增2分):百度知道、搜搜问答可以自己问、换个马甲自己答;百科可以主动建词条,自己吹自己;贴吧也可以主动申请建吧,自己跟自己人讨论;还有一些知识库、文件库可以主动上传资料,这类免费的宣传不做白不做。
  (3)搜索引擎有搜量(增2分):随时查看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注意观察相关搜索结果的数量和排行,随时作出相应的发帖手法、关键字设置调整。保持搜索数量和排行的稳步上升。
  第七式:走街串巷。  (1)选对渠道(增10分):一个是出版社的总渠道实力、一个是出版社的专类渠道实力。不同的出版社差距还是很大的。
  (2)上架率高(增5分):新书上市之后,作者、编辑应该至少到身边的大小书店还有各大小网上书店观察图书是否到店、是否断货、摆放是否合理,如果有问题,随时溯源解决。
  (3)有店面促销(增5分):如果编辑能通过出版社营销人员或者经销商争取到部分书店码堆促销、新书架促销,无疑能给销量增分不少。
  第八式:抛头露面。  (1)举办作者讲座(增2分):如果作者有讲座的经验和能力,不妨向编辑申请在一些身边的大书城,搞一搞现场小讲座,一般不需要花费,但能对个别大书店的销量排行产生影响。
  (2)自录讲座视频(增1分):不愿意现场露面的作者,可以自己在家录一些讲座视频,交给编辑在一些书店免费播放,或者发到网上供观看、转播。如果更精致的,没准有机会投到电视节目中播放。
  (3)讲座、开店售书(增2分):作者有什么活动、讲座,可以带一些书作作宣传;也可以在淘宝等网上平台开个小店,出售自己的新书,或者弄一个团购,作者从出版社购书有一定的折扣优惠,当然不为自卖书赚钱,主要为宣传。
  第九式:善始善终。  (1)随时修正图书缺陷(增2分):从新书到手开始,作者、编辑就应该留意书中是否存在文字、结构、知识等错误,如果有每次加印都应该修正;同时根据销售、网络、读者反馈,修改完善封面设计等。
  (2)网上书店有点击、有书评(增3分):作者、编辑自己以及呼朋唤友,经常养成点击自己图书、用不同马甲写点书评,这些都会影响排行和销售。
  (3)认真对待读者的意见(增2分):一些读者提出来的问题、需要的资料、渴望的交流,如果作者、编辑有机会,不妨积极回应,这些都是口碑积累。
  好了,差不多是这些了,欢迎补充。  凡事亦有利弊。  以上“小炒九式”27小招,需要作者和编辑充分配合,全是细节功夫,差距也往往体现在细节上。每一招做到恰当都会为图书的销售增分,反之会损分。每增损一分,或许就能影响几十本销量,99分下来(各分值不一定设定合理),或许产生的影响不止几千册的销量差距。
  在意不在意,在乎作者、编辑是否把自己的书放在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求能全部做到,但多做一分工作应该会有一分收获。
28.盗版图书
 有关图书销售的事情就聊到这,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接下来,聊一聊出版行业一些容易引起伤害、误解、纠纷的一些琐事。
  首先说说盗版图书。  盗版图书是很多出版社和作者都头疼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盗版图书?还是缘于有利可图。
  盗版图书不用支付作者稿酬、不用支付编辑加工等间接成本、排版印刷费用也会省下不少,里外里,一本盗版书的成本大概只有图书定价的一至两成,它就可以以3-4折,甚至更低折扣的供货价格冲击市场。
  而且,盗版书往往针对市场上畅销的图书,比如畅销教材、教辅、小说,这就为盗版图书的销售和利润实现提供了保障。
  图书批发折扣是出版行业的生命线,别看市场上似乎折扣战打得如火如荼,其实那些大部分是非主流,比如一些小出版社在大出版社夹缝中生存,价格战往往是短期或局部求生存的手段之一;还有一些大出版社把一些非主打产品或者新开拓产品降低折扣,去冲击别的大出版社已有市场。真正的主流的产品,大出版社之间会坚守折扣底线的。
  10多年来,基本上各社主流产品在台面上的平均批发折扣一至坚守在65-70%幅度。因为这是一个行业合理利润空间的保障,合理利润空间若没了,这个行业也就危险了。
  正是这样,多数主流出版社库存的图书、退书再多,宁可化成纸浆,也不敢以低折扣甩货到市场,反过来砸了自己的饭碗。
  不过正是由于主流出版社的折扣坚守,才给盗版图书、一些非主流市场留下生存空间,否则,主流出版社三四折发货,靠书吃饭的都不用活了。
  现在的盗版图书五花八门,高级一点的,比如盗创意、盗成稿等;低级一点的,比如盗印、拼印等。  从作者创意到图书出版、销售的整个过程,会有很多漏洞,给图书盗版提供可乘之机,下面列举一二。
  比如作者刚有一个好的书稿创意,把书名、写作思路、写作大纲、样张等发到网上,被盗版者的慧眼看上了,他就可以以先于作者、出版社的速度按照这个创意,编攒、印制成书投放到市场上,甚至可能是不改书名、有正式书号的正式出版物。等到作者把书稿辛辛苦苦写完,交到出版社辛辛苦苦编辑加工到一半,才发现人家“李鬼”早已经在市场上蹦达了。这样一来,作者和出版社都尴尬了,编辑说你这本书稿要砸手里了,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占了先机;作者说我把稿子交到你出版社了半天没出来,市场上怎么会有模仿产品,是不是你们出了问题。作者和编辑在这边掐呢,那边盗版者偷着乐。即使明白过来起诉盗版者,也不免证据不足,又是一场扯皮的官司。
  还有的,把一些作者网上发的不太出名的成稿,改吧改吧名字,冒称是自己的作品,四处找出版社投稿。编辑也无法一一分辨,网上真名假名一大堆,谁知道谁是正主,编辑只认你拿着合法的身份证签署正式的出版合同。书出版之后,也许一两年原作者都不知道自己的书稿已经被出版了,等到发现了,估计编辑都联系不到投稿者了。
  书稿交到出版社,也会有漏洞。比如,个别不遵守职业道德的编辑监守自盗或者无意外泄;排版环节,个别排版人员也可能致使书稿外流;到了印刷厂也可能有个别直接多印,而不知会出版社的。
  当然,以上所说都属于极个别的个案,只是说明有这些漏洞存在,也不要因此对整个出版环节产生不信任——绝大部分同志是好的,我们应该坚信这一点。
  图书出版之后,如果卖得比较火,就有可能被盗印。  像纯文字的图书,找个速录排版人员,花不了多少钱和多少时间,很容易就盗印了。
  不太讲究呢,还可以直接用扫描仪,扫描完简单修一修再印。  还有更省事的,现在很多作者把原稿发到网上连载,直接复制、下载,连录入、扫描的费用都省了,真是太感谢作者了。
29.侵权纠纷
 再来说说各种侵权纠纷。  抄袭,这个不用多解释,白纸黑字在那里,哪怕过了十年八年都是证据。
  通常,被抄袭者发现被侵权,会首先找到出版社——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嘛。
  出版社会责令责任编辑处理。  为啥叫责任编辑,在这一点上就体现出来了——凡是图书出了啥问题,你都要担主要责任,所以叫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只好在抄袭者和被抄袭者之间调停,说说好话、谈谈生存艰难,这边抄袭者赔偿、道歉,那边被抄袭者认可赔偿和道歉,顺了气,这事情也就这样了。
  也有抄袭者百般抵赖或者被抄袭者坚持要起诉讨个说法的,就会启动诉讼程序,出版社一般会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或应诉部门。等到法院判决下来,有什么赔偿,依然都要转嫁到抄袭者连带责任编辑身上,出版社是不能因此受损失的。
  出了这样的事情,最倒霉的还是编辑,责问、处分、扣奖金,连带着背黑锅。  一般很明显的抄袭,比如原文不动,成段照抄,法院比较好判。但也有一些比较掩蔽,比如换种说法、模仿创意、换个案例等等,就需要费些口舌了。不过近些年,一些不太好界定的侵权诉讼,法院有意无意会做出有利于弱势一方、不利于出版社的判决。
  因为这些年新书的泛滥、一些作者维护版权意识的提升,出版社每年接触到这些方面的诉讼呈上升趋势。少的时候,出版社还比较紧张,怕影响出版社的声誉;等到多起来了,出版社也麻木了,侵权纠纷家家有,有专设的部门应诉就是了。不仅仅是出版行业,其他行业也如此,不像以前,打了官司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市场经济,打完官司,还可以继续做生意。
  除了抄袭,还有一稿多投。  这一般就是出版社和作者的官司了。一本书稿一字不改,在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还算少数,因为这个太明显了,一告一个准。大多数是一本稿子,先投给一家出版社出版,然后再改动三分之一,再投给另一家出版社,再改动三分之一再投给第三家出版社,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不断地修改、投稿了。这个一般适用于一些教材、技术性图书,小说就不太适合了。
  现在出版社、编辑孩子生得多了,也顾不过来,这就给这类一稿多投者留下可乘之机。出版社毕竟是个机构,如果编辑不知道或者懒得管,出版社也没专人去管这个事情。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学坏啊。因为这样做,吃亏的是读者,归根结底损害的还是出版行业本身。  另外容易引起误解或纠纷的,还有图书再版、重印环节。
  再版一般是原书合同到期,觉得还好卖,就重新申请书号、签订合同,书名不动,定价、封面、版式、内容等都可以动,再次当作新书出版。如果原书合同没到期,但内容过时了,要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第二版,一般需要更新30%以上的内容才可以。
  如果再版想更换出版社,则必须要等第一版的合同到期。  有些时候,可能第二版图书上市了,原来出版社的第一版图书还在卖。作者就有责任通知第一版的出版社立即停止销售,哪怕他还有存货。否则作者和第二版的出版社都有权追究其侵权责任。
  再版的图书是需要再次主发的,而重印则一般是原封不动加印,偶尔也只能改个封面、定价、局部改改错误,书号不变,也不重新主发。
  随手翻开一本书,看看版权页上。版次就是指第一版、第二版(再版);印次则是指第几次印刷,首印为第一次印刷,重印一次为第二次印刷,再重印为第三次印刷,依此类推。每一次印刷都会有累计印数——如果版权页上有标注的话。
  一些针对印数的纠纷,涉及出版社的诚信。一些规范的出版社和诚实的编辑,好说一些,直接打电话给编辑查一查,会有准确的数字;但是还是有一些出版社在印数上做文章的,成心玩赖,还真是不大好办。
30.稿酬纠纷
最后聊聊稿酬纠纷。  因为稿酬引起的纠纷有多种多样,这里只聊聊自己了解的一部分。
  稿酬纠纷可大致区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一种是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直接打交道和非直接打交道这一点很关键。
  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引起稿酬纠纷的原因,可分为制度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因为现在绝大多数正规出版社,提供给编辑和作者的是定式合同,是出版社领导集体意见的固定格式,比如有的出版社领导开明、有的苛刻;有的在发展阶段,宽松许诺稿酬,有的在维持阶段收紧稿酬,等等。这就决定了这个出版社对待作者的态度,在这个大态度下,编辑和作者都是无力反抗的,作者只能享有两个权利:选择出版社和弄清合同条款的权利。
  选择出版社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你选择哪家保险公司上车险,选择哪家银行办信用卡一样,在这些垄断行业的定式合同面前,我们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百害之中取其轻”,从小群可选的对象之中选择相对看起来友善的那一个。
  弄清合同条款就是在选好出版社之后,签订合同之前,把合同中的一些关键点了解清楚,比如稿酬支付的周期、方式;拒付的条件;免责条款;违约处理等,如果自己接受不了,可以不签,另选出版社。很多稿酬纠纷都是源于作者签订合同时没有认真看清条款,而是依据与其他出版社的合作经验或者主观想当然导致的。
  以上可归结为制度原因,它主要决定了稿酬的支付政策;以下的人为原因则主要会影响稿酬的支付执行。  很多种情况可以导致人为原因影响稿酬支付。比如,部分出版社人员流动频繁,编辑之间缺乏合理的业务交接,上一个编辑遗留的出版、稿酬问题,无人去接,就成了出版社内的一个“烂尾楼”,作者抗议无门。比如,支付稿酬往往需要编辑、领导、财务多个环节经手签字,哪一个环节的人员颓废了,一晃就能使稿酬拖上几个月,要知道码洋、毛利才是他们工资、奖金需要关注的点,对支付稿酬他们没有积极性。还比如,极个别出版社人员利用出版社管理上的漏洞,私吞作者稿酬或者挪作他用的。
  对于制度原因引起的稿酬纠纷,只能怪作者自己,没有选对出版社或者签订合同时没有看清条款,这个不多说。下面,主要尝试讲一讲上述一些人为原因导致稿酬纠纷的解决办法。
  其一,稿酬要经常催。什么时候催?在合同中约定应该支付的时间段,催一次,看看编辑的答复,再决定过一个月还是半个月再催一次,也不能三天五天太频繁催。事实上编辑的工作很琐碎,大部分编辑不会刻意地关心哪本稿酬是否到了支付周期,而是顺着流程走,所以隔一两个月就和编辑保持联络,了解书稿、稿酬的动态,还是很重要的。
  其二,对于因为编辑离职而导致的稿酬拖欠,需要了解编辑之前所在的部门,一般编辑离职之后,他的稿子若没有编辑接手,至少会归责到他之前所在的部门,找到这个部门的领导说情情况,一般就可以解决。切忌浮躁,胡乱找到一个人或部门责骂,一个出版社大则上千人,小也有百众,关系、责任错综复杂,漫骂只会导致更多的人退避三舍、唯恐粘责任上身,使问题更复杂化。
  其三,还是要有协作意识,你在出版环节多配合编辑,编辑也不好意思不在稿酬支付环节多配合你。虽然合同是和出版社签订的,但归根结底是要与编辑打交道。作者、编辑二者与书稿的关系,一个是“亲爹”,一个是“干爹”,出发点是一致的。
  其四,作者遇到稿酬拖欠或有其他稿酬异议。不要急躁,需要理清出现问题的原因或者环节,先对照合同条款找出有哪几条出版社没有按照合同履行,然后联系编辑问清稿酬是在哪个环节耽搁的,要一个电话,可以直接催这个环节,有时效果比编辑自己催更好。
  其五,如果是编辑刻意刁难,可以逐级向上反映,部门领导、分社领导直到社领导,正规的出版社一般不像私营企业,它的好处是总有上级管着他,他不怕作者总会怕上级,只要方法正当、理由充分,总有一层领导会引起重视。还是那句话,在逐级反映之前,不要先使矛盾激化。
  大致总结这五点吧,只要耐心找对方法,一般的稿酬拖欠都可以解决。至于诉讼手段,那是万不得已的办法,就不讲了。需要提醒的一点,在稿酬支付上,编辑与作者对待时间的感觉是相对不同的,同样是两个月时间,作者这边可能觉得已经过去两年了,还赖着不给我;编辑那边可能感觉才刚过了两个周,怎么就着急上火地催。
  以上是针对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的稿酬纠纷问题及解决建议,至于非直接与出版社打交道产生的稿酬纠纷那更是五花八门,后面可能会有提及,这里就不讲了。
31.版权贸易
我这里主要聊一聊狭义上的版权贸易,主要是图书版权出口和引进的相关事宜。  据称,现在我国图书版权引进与输出的比例是10∶1,甚至更高。也就是说,引进的多,输出的少。
  版权引进的程序大致如下。  一种是内外出版社之间,每年都会有国际、地区间的交流,互换新书信息,一方看中另一方的图书,就可以成批签订图书版权合同,转让方向受让方收取一定的转让费用或者是一定比例的版税稿酬(一般是把原作者的稿酬和原出版社的销售分成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百分比稿酬)。然后,出版社再委托翻译作者进行翻译,并支付翻译费。
  另一种是个人看上了国外的某一本图书,自行翻译出来,然后经手出版社联系国外著作权人,签订图书版权引进合同,进行出版。
  现阶段,大部分的版权贸易主要是在内外出版社之间进行,一般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的时候,出版合同中就包括版权输出的全部授权,少数部分是部分授权。不过这些甄别工作由出版社专职人员负责,这里不需要了解。
  通常,外国人用中文、外文在中国首次出版,取得中国的书号,不属于版权贸易,和国人一样属于正常的投稿出版;或者国人用中文、外文写作,投到国外的出版社首次出版,也属于正常的投稿出版。
  重点谈谈个人参与版权引进这块。  一些与国外朋友打交道比较多的人。
  如果发现国外有好的图书作品,想自己翻译进来在国内出版,可不是仅仅翻译就可以投稿,这需要首先联系到原著作者,问清他的版权授权情况;如果联系不到原作者,可以联系到原图书的出版社,了解该图书的版权授权情况,以及其与国内哪家出版社有业务关系;如果连原图书的出版社都联系不上,就比较麻烦了,那只能找一找国内出版引进图书比较多的出版社,问问他们和原图书的出版社有没有联系。
  如果找到与原图书出版社有业务关系的国内出版社,就可以翻译部分样章向国内出版社推荐该书,如果出版社看好,就会着手进行版权引进贸易,然后你就可以申请翻译该书。
  如果觉得自己翻译的功力不够,出版社也可以自行寻找翻译。  反过来,如果觉得国内的某一本图书不错,也可以向国外的朋友推荐。
  这个时候,可以先咨询国内作者,该书的版权授权情况,以及他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在国外出版。如果作者说,版权已经授权给图书的出版社,就需要联系出版社,了解是否有版权输出意愿。
  然后可以翻译部分样章,向国外的出版社推荐,如果国外的出版社感兴趣,就可以帮他们与国内图书的原出版社取得联系。
  双方如果能达成协议,同样,你就可以申请翻译这本书。  在版权贸易中,一般翻译者只能赚点翻译费,无权分得稿酬。无论图书在国内还是国外出版,原书作者都有权得到稿酬。原图书出版社可以赚得一定的转让费或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本书稿在国内、国外首次出版了,并且出版合同中授权了全部的版权权利,那么即使是原书作者本人,也不可以撇开原出版社授权,将同一本书稿翻译成外文,直接在国外出版社投稿出版。
  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与中国大陆间的图书引进、输出,暂时也适用上述版权贸易规则。
32.合理避税
本来我对财务、税费方面不擅长,不过考虑到这关系到作者的切身利益,就勉为其难,聊一聊,领取稿酬时合理避税的一些事项。
  说实话,这么多年我也没关心或者没有弄明白作者稿酬(包括自己的工资计税)到底是怎么算的,每次财务算完多少就是多少。趁着这次机会,自己也动手分析一下,仅供大家参考,分析错了,大家轻点拍砖啊。
  图书稿酬一般都是由出版社代缴的,即出版社支付给作者的稿酬一般都是税后的。  稿酬计税方法:
  首先说稿酬收入的统一计税税率是14%(原规定税率为20%,后有政策减免应纳税额的30%,变成14%)。
  每次稿酬少于等于800元的,不用交税。  每次稿酬少于等于4000元的,减掉800元,按3200元计税,乘上14%税率等于要交448元。
  每次稿酬大于4000元的,减掉总额20%部分不用交税,余下的乘上14%税率等于要交的税。比如,20000元&(1-20%)&14%=2240元。实际上简化一下,就比较好记了。记住稿酬总额%=2240元。
  11.2%,以后记住这个税率比例,自己就能算个差不多了。  但是要注意一点,国家规定的“每次”,是指一本书稿出版后累计的稿酬总额,也就是说不论印了多少次,版税领了多少次,都要混在一起计算。
  真不知道出版社财务是怎么具体执行这项政策的,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头疼的特殊情况。  不过图书稿酬一般都能超过4000元,财务按照11.2%每次扣除就完了。
  还有,再版图书,以及在报纸、网络收取稿酬连载后在出版的,都分开计次。也就是说一种媒介载体算一次;一个书号,算一次。
  还有,如果一本书有两个以上的作者,那就要按照各自实际所得稿酬额分开计税。  稿酬计税政策了解完了,大家明白了么?
  下面开始研究合理避税的技巧。  第一点,如果你的小说想多赚点稿费,你可以争取先在报纸连载,赚取一次稿酬,然后再在出版社出版,又可以赚一次稿酬。
  第二点,小说一般没办法,绝大多数都是单个作者;而一些教材、实用性图书、工具书等等,不妨在封面署名、前言中把这本书的参编人员加进来,比如说某某、某某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这样总的稿酬仍然由你来领,但参与计税的人次多了,总税额就可以少掉一些。
  第三点,分册或者分篇的图书,尽量每一分册当成一本独立的书投稿出版。不要搞一个书号,上中下三册,那样计税会算在一起的。当然,凡事不要过分啊,可别为了避税,恨不得把一本书的每章当作一本书来出版。
  第四点,有些图书如果生命力还不错或者适合经常更新,不妨过几年再版一次,重新计税,不过这一点也得出版社愿意才行。这一条不太推荐,实际省不了多少税,如果没有特别的内容更新,再版一次又劳民伤财一次。
  好了,合理避税就讲这些。
33.著作权利
只谈几个与图书作者切身利益相关的权利。  一、发表权  首先要弄清“发表”这个概念,法律条文中说的是“公之于众”就算发表。我前面有一处说“网络发表不属于正式意义上的发表”,其实表述得不太准确,像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形式,我们好理解,而在论坛、博客、个人网页、网站上发布,也属于发表。
  网络的兴起,给一些法律定义带来了不少的迷惑。  按照最新的法律界的理解,即使在网络上回复帖子,这都属于发表。
  而个别网友把私人聊天、邮件来往的内容(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公布到网上,实际上属于侵犯原作者的发表权——即我不想公开,你私自将其公开。
  这样来讲,我们在网站、论坛发布的内容,只要是在公开平台下,不特定的众人可以随意看到,都属于发表。而发表权的保护期限,也应该从发布这一天算起。
  二、署名权  这个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谈谈应用上的一些事项。
  基本上作者有随便署名的权利,可以署真名也可以署笔名,只是在署笔名的时候,要给出版社留一份说明书,说明这个笔名对应哪个真名,因为你签合同时总要用真名的。
  网络上署名这块,现在还有很多麻烦,已经引起不少纠纷。  很多时候,比如在天涯,网友注册网名的时候,有可能没有留下任何真实的信息,这样有可能被一些不法者钻了空子,你说这个“张三”的笔名是你,证据呢,可能你举不出有力的证据;再比如一些小网站,可能在数据库中直接将你的注册信息删掉,如何证明自己?
  还有一些匿名发表的言论,如果是有些影响力的,可能顺间就在网络中被转贴得四处都是,甚至原创者自己都难以分辨,到底是不是自己最先发表的。
  另外一点,如果你的名气大,别人冒用你的名字发表作品也属于侵权。  而且在证据采用上,法院一般采纳经过公证或者第三方机构保存的电子文档,而私人保存的电子文档一般不被采纳。
  所以在网络上发表的网友,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风险。  三、财产权
  只要是作者的作品被复制,依附商品或者作为商品再次公开发布的,作者均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要注意,一定是被再次公开使用,像个人复制用来自己欣赏的不算。
  所有未经作者本人授权,而复制使之再次公开的,都属于侵权行为。像我们常见到的未经原作者同意,在网上随意转载、截取、改编的作法都属于侵权。
  之所以大家都这样做,并认为理所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在执法上存在难度,作者维权成本和难度太大,没有能力追究而已。
  现阶段,图书作者实现财产权的渠道主要包括网络收费电子书、报纸连载、杂志刊登、图书出版、影视改编、游戏改编、外版翻译等。
  四、例外情况  以下这些例外情况,可以不经作者授权,不支付费用,但必须保留作者署名权。
  比如,前面说到的私人复制,自己使用。  比如,学校教学中复制了一些作为讲义使用。
  比如,一些图书馆之类,复制展览或收藏使用。  比如,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盲文出版的。
  比如,为了介绍或者评论你的作品,引用一部分的。  和图书作者相关的大致是这些吧。
34.无意侵权(一)
 像一些作者明知道侵权,仍然去抄袭、剽窃的行为不想多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我只是想聊一聊,有些作者主观上没有侵权的意愿,但是因为不了解哪些行为是涉嫌侵权而导致的侵权。以便提醒大家在创作的时候注意回避。
  一般的纯文学作品不容易出现无意侵权,如果发生侵权,大部分是故意而为。  因为纯文学作品,主要靠作者自己去创造,作为写作者应该很清楚,你的作品有没有基于任何已有的同类作品产生的。
  为什么纯文学的作品基本都署为“著”,因为“著”代表的是纯度最高的原创作品,作者是可以并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独力创造完成作品的,这是纯文学的根本。而像一般的教材、工具书、技术书等,基本上只能署为“编著”、“主编”,因为这类图书很难脱离他人的成果,而独自创作的。
  著作品容易引起无意侵权的主要是一些学术专著。  毕业的时候,我们都学过毕业论文的写法,毕业论文本意应当属于一个小型的著。
  并不是所有的著都不能引用、借鉴,毕业论文要求所有的引用都要有真实、准确地出处,而且引用要有一定的比例、用法限定。
  比如说,你在作品中引用一些公开发表的数据,然后在作品中按照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是合理引用;但如果将别人分析好的数据拿来直接当作自己的结论,那就属于抄袭。
  这样说一下,合理引用应该是改变所引用部分的原来功能,比如,同样一个小说桥段,500字,如果你把它拿到自己的小说中作为自己小说的一个桥段,这就属于抄袭;如果拿来当作自己一部文学评论作品或者是写作教材中的一个案例来分析,就属于合理引用。
  再换句大白话来说,资料合理引用是让你拿来说事的,不是让你拿来充数的。  编著作品容易引起无意侵权的情况就更多了。
  现在网络发达了,越来越多的编著者不再去图书馆查书引证,而是直接从网上东摘西摘。要知道,现在网上的作品,很多都是转来转去,找不到原始出处。
  理论上,找不到原始出处,甚至找不到原署名作者,而强行引用,都属于侵权。所以大家在引用网络资料时,尽可能选用有作者署名、比较规范网站的资料,以免未后续编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应急的作法是,按照规定的格式标明引用的网页出处,格式为:  作者.文章名.网站名网址,引用的年.月.日
  例:方军.小白杨的故事.第一财经周刊/yuedu/ydpage/?raid=986,
  为什么要加上引用日期?这是因为网页是会经常变化的,如果你给出的网址后来变成一些别的内容或者违法内容,那你就不好解释了,而给出时间,就相当于免责声明:在这一时间点访问的这一网址才是引用的内容,过了这一时间点,而发生的内容改变与引用者无关。
  还有像文下的脚注引用图书、杂志、报纸以及文后的参考文献都有标明引用出处的固定格式,大家需要的时候,一定要从网上查找相关规范或者找身边的正规图书作为参考,按照规范进行,免得在后期出版环节返工。
  这个话题内容比较多,分作两节来讲,先聊到这。  
35.无意侵权(二)
下面介绍常见的无意侵权。  一、最常见的无意侵权是引用他人的文章没分寸。  就行业惯例来说,引用别人文章、图书内容,不要完整成段引用,尽可能只引用几句关键的内容,尽可能截成小片段引用,同时要注明出处。原则上一本书,所有引用的内容加在一起不要超过1/10。比如,你编写一本30万字的书稿,书稿中引用的所有片段内容汇总到一起不要超过3万字。
  合理引用仅限于已经发表的作品,引用未发表的资料,无论怎样引用都是属于侵犯隐私或者商业秘密。  有些作者会说,正好他这段特别适合我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就直接引用来当作我自己书稿的一段——那你还看上人家家里的厨房不错、卧床不错,是不是也可以搬过来当成自己家的?
  说白了,注明出处、合理引用,还勉强算是借;不注明出处、肆意引用则等同盗窃。  就我个人的观念而言,能写就自己原创,不能写就不写,引来引去的,任何原话都是在原文一定的背景之下,断章取义地只选取对自己文章有利的段落,没多大大意思。
  你看那些先秦诸子经典、后秦传世名著,有几个是引来引去的。  引来引去,我感觉也是学科教育带坏的,似乎不引用点前辈、名家的话,文章就不够分量,显得不够专业。记得写论文的时候有些老师要求必须要引用文章多少篇以上、参考文献多条以上,这实在是一种误导。
  二、还有常见的无意侵权是对图片的引用。  图片和文字一样,都是受版权保护的。甚至比文字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一张人物摄影图片,不仅包含摄影者的版权,还包含图片中人物的肖像权。
  所以临时建议是这样的:引用图片素材时,尽可能使用自己拍摄的图片。引用网络图片,尽可能引用景物、动物图片,避免使用人物肖像图片。在网络上搜索图片引用时,尽可能使用Google用英文搜索国外的图片资料(原作者维权毕竟麻烦一点,呵呵,别说是我说的啊)。
  需要注意一点,使用国外的图片、案例的作品资料时,若涉及文字,一定要自己先搞懂愿意,还要翻译成中文后使用,否则很容易会犯错或闹笑话。
  另外,一定要注意,使用购买的图片、视频、程序库中的素材,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无论是正规购买还是复制、下载,其本身所授权的仅仅是购买者个人使用,但用来编写图书就属于商业用途,不再属于授权范围之内。
  三、还有一些,也一并说一下。  需要用到音乐、文学、绘画等作品,尽可能选择已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个人作品作者死后超过50年;法人、组织署名作品以及电影作品首次发表后超过50年)作为素材使用。未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音乐、视频,拿来使用时,每个片段不要超过15秒。
  四、再讲一下,侵权后果。  著作权侵权属于民事诉讼,不告不理。被侵权者一般直接起诉出版社,侵权者作为连带责任人。输了官司,一般也是出版社将赔偿转嫁给作者。有些还要公开赔礼道歉,部分还要收回并停止出售侵权产品。出版社、侵权作者均会名誉受损。
  谈到赔偿标准,原则是按照被侵权者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具体操作上,一般按照实际侵权字数稿酬的2-5倍赔付,部分严重的情节,还会被索要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元,从了解到的案例来看,一般赔偿金额在几千元~几万元不等。
  哦,还有一点,人物传记也不是可随便写的,需要征得当事人或继承人同意。  关于无意侵权这块,大致先想到这么多。
36.出版社表
这是2009年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全国百佳单位”名单,这几年好像再没评过。
  这些出版社应当属于主流中的主流,楼主所在单位也在之内。一共100家,差不多够用吧,如果还不够用,还可以自行从网上收集相关出版社名单。
  (各类别不分先后;排名不分先后,按拼音排序)  一、社科类
  安徽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长春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九州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外文出版社◎学习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二、科技类  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三、大学类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四、教育类  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五、古籍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黄山书社岳麓书社◎中华书局◎
  六、少儿类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七、美术类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八、文艺类  中国文联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我的更多文章:
( 10:20:54)( 15:57:09)( 14:24:39)( 17:40:53)( 23:17:3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