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徐荷:图文并茂激发孩子的古诗词兴趣|学生|教学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images//C03/都市报C03版_C_C18_h_p51_b.jpg" />
徐荷:图文并茂激发孩子的古诗词兴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词,苏教版的教材配有图文。讲解时我们会让孩子先注重对文字的理解,比如《咏鹅》中红掌拨清波,使用断句的方式让孩子分词理解什么是红掌,拨的动作是怎样的,清波又是什么。通过图片让孩子理解字面意思,可以有助于古诗词的理解。”
原标题:徐荷:图文并茂激发孩子的古诗词兴趣文/本报记者彭俊宁图/由受访者提供古诗词教学达人:徐荷贵阳市达德小学语文老师“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一定难度。”贵阳市达德小学语文老师徐荷表示,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学前教学机构的提前培养都有必要。图文并茂让孩子爱上古诗词徐荷老师说,古诗词的学习是需要提前进行知识储备的。在她接触的学生中,在学前阶段会朗诵部分唐诗或古诗词的学生,在学习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中会比第一次接触古诗词的孩子学习和理解都要快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词,苏教版的教材配有图文。讲解时我们会让孩子先注重对文字的理解,比如《咏鹅》中红掌拨清波,使用断句的方式让孩子分词理解什么是红掌,拨的动作是怎样的,清波又是什么。通过图片让孩子理解字面意思,可以有助于古诗词的理解。”除了图文并茂介绍古诗词,徐荷老师的教学中还会使用语境的讲解,让学生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比如,鹅鹅鹅,三个鹅字语境却不一样,孩子们大多没办法理解这些意境,但老师就可以从旁引导,比如第一个鹅有疑问的语气,第二个鹅字有肯定的语境,第三个鹅字就带有惊讶的感情在里面。”徐荷老师喜欢通过带语境的朗读古诗词来提升学生对于词与句的理解和记忆。作者小故事让孩子迷上古诗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语文知识的储备,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会逐渐加深,同时相应的课本也会加深难度。比如三年级后会出现七言绝句等。这时学生的课前预习甚至是使用工具书进行课前学习非常重要。这时,徐荷老师就喜欢在教学中,针对古诗词作者讲一些相关的小故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兴趣提升后,学生就会带着热情去学习。”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古诗词学习后,徐荷老师的办法是带着学生泛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义。“古诗词的教学中,语句的停顿和找小节号都非常关键,一是通过停顿诗词会更好听,二是会更容易理解。”徐荷老师还表示,课堂学习古诗词,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课后的再学习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对古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那么课后要求学生查阅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或一些拓展阅读对学生学习古诗词非常有帮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52062
播放数:572904
播放数:44302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内容摘要:古诗文教学不能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句的把握,而应在对现今古诗文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古诗文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1.调动经验,缩小距离;2.调动情感,关注体验;3.提高能力,激活课堂。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反思&&& 探索
现今许多的高中生都对学习古诗文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到了“谈古色变”的地步。这也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在探讨此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对现今古诗文教学进行反思。
一、古诗文教学的反思
其一,随着人教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在全国的大面积使用,我们惊奇地发现文言诗文的分量陡增,与现代文平分秋色。分量的增加必然要带来课型的改革,传统的串讲教学远不适应目前高中文言诗文教学的需要。
其二,近几年来,我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或媒体上听到关于文言诗文教学的种种声音,最集中的意见是,文言诗文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读读背背,不必讲析,不必练习。似乎今天的语文教师太不聪明,放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捷径不走,偏偏“自作多情”,好为人师。可是实际的情况是学生能背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却对其含义一窍不通。
其三,许多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只关注字音、词义和语法的关系,将活生生的文言诗文作品剥离了鲜活的血肉,剩下的只是风干的语言标本。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把文言诗文不当成文学作品来教学,文言诗文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熏陶和浸染,学生收获甚微。
二、古诗文教学的探索
1.调动经验,缩小距离。
古诗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古诗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古诗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古诗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三个建议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2.调动情感,关注体验。
在历史上的一些特殊时期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古诗文的教学,从篇目入选到形式的分析,到内容的定评、人物的定位,均处在一种大一统的格局之下,致使古诗文教学有一些历史上盖棺定论问题或是历史遗留问题。在古诗文教学中留下一些很坏的影响,这些影响至今还在。
综观当今的古诗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学生个人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担忧。其实古诗文跟现代文是相同的,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因此古诗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算是教学获得成功,学生才能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关键是我们如何恰当的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审美愉悦去阅读、学习。历史上古诗文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读法、吟诵法、讨论法、讲座法等。这些都是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很好的教学方法。一篇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都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学习中。
3.提高能力,激活课堂。
学习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只有融入学生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淡化、抛弃。如何引导,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有说、读、论、评等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因事生情,能生动导入,能激发情感,能深入内在。
读:即阅读、朗读、诵读。“读”是古诗文教学中颇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论:即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讨论或辩论、进行师生讨论。问题是在讨论中愈来愈分明的,认识是在讨论中得到提高的。对于培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是大有裨益的。
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或学生之间互相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我们进行古诗文教学活动,采用哪些方法,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只要这样做了,就一定能让学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古诗文教学的目的。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学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辨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那份特有的自赏自嘲的“味”,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
总之,古诗文教学不能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句的把握,而应在对现今古诗文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