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日本人口密度是多少少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7|回复: 7
邵东县城目前到底居住有多少人口?
在线时间 小时
到底真实的数据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都云里雾里,其实要说人口具体增长的数据最直观的看法就是看一个地方的学生人数规模的增加数是最有说服力的,邵东县城在最近两三年新建完工了三所小学,杏园小学,城南小学,昭阳小学,还扩建了湖塘小学,并进一步升级为第六完全小学,准备动用7000多万,近日已经在招标了,由此可见,县城的人口数量确实是一直在稳步增长的.下面我就把所有的能找到的关于邵东城区的所有高中,初中,小学,包括私立学校的人数及班级规模大概统计了下,数字可能并不是太精确,毕竟都是从网上找来的,只有教育局的数字才权威,并结合前几年出台的关于到2020年邵东城区达到40万人口规模所必须具有的学生人数,得到的结果如下:
今日热点丨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迷失123 于
14:36 编辑
邵东县城目前小学人数班级规模 统计 (数据网上找的,有知道准确数据的网友可以帮忙更正下)
邵东城区一完小&&学生5478人&&教学班61个
邵东城区二完小&&学生6000人&&教学班67个 (学校设有专门校园网站)
邵东城区三完小&&学生5000人&&教学班53个
邵东城区四完小 学生4337人 教学班52个(2013年数据)
邵东城区五完小 学生4286人&&教学班50个
邵东城区六完小(湖塘小学) (数据暂缺)
邵东城区城南小学& &(数据暂缺)& & (学校设有专门校园网站)
邵东城区昭阳小学 学生近2000人&&教学班29个
邵东城区杏园小学& &(数据暂缺)
邵东城区关协小学&&学生1544人& &教学班21个
邵东城区创新实验学校(含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综合性学校)学生8000人&&教学班126个 (学校设有专门校内网站)
邵东城区经纬实验学校(含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综合性学校)学生5800人&&教学班93个
已经招标即将要建造的生态产业园里安完全小学位于里安路以北,金声路以西,创业大道以南,希望大道以东,总建筑面积22521平方米,总造价约为3780万。
邵东城区初级中学学生人数班级规模统计
邵东城区第一中学& &(数据暂缺)
邵东城区第二中学&&学生3423人(2014年数据)
邵东城区第三中学&&学生4600人
邵东城区第四中学&&学生3500人 教学班44个& & (学校设有专门校园网站)
邵东城区高级中学学生人数班级规模统计
邵东城区第一高级中学& & 学生5000人& & 教学班65个
邵东城区第十高级中学& &学生3000人& &&&教学班39个
邵东城区第一高级中学振华实验学校&&(含初中部,高中部)&&学生3500人& & 教学班48个
马上要动工新建的学校高中部
立马要动工的邵东城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校区&&计划开设教学班90个&&目前火厂坪镇三中老校区学生3930人&&教学班60个
补充内容 ( 15:48):
更正:邵东县城区三完小 59个教学班& &&&4600多名学生
(155.6 KB, 下载次数: 1)
14:02 上传
邵东三中新校区效果图
(114.78 KB, 下载次数: 1)
14:03 上传
邵东三中新校区位置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塘小学新校区(两市镇六完小)效果图一
(136 KB, 下载次数: 0)
10:47 上传
在线时间 小时
湖塘小学新校区(两市镇六完小)效果图二
(82.12 KB, 下载次数: 0)
10:49 上传
在线时间 小时
各地集中上马特色小镇要投千亿 发改委:不能这么干
/a/704.htm
工程领域腐败的突出表现即为操纵招投标和高价转标。与权力相勾连的人士,借助“特殊资源”获得工程项目后,转手以工程中标额15%左右的售价“转标”,获得的黑金用以维护官商食物链。而这一操作的典型特点是,高额转标费用多以现金支付。
2016年7月,正在建设中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一个总额为2.4亿的项目被曝丑闻,神秘人士杨某文通过操纵项目招投标,借助国企背景的“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名义中标,后以4500万元的价格“转标”给社会人员黄某荣,由后者施工。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马甲它爹的爹的爹 于
11:08 编辑
湖塘、坦塘、邱田、下面全部是空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迷失123 于
11:40 编辑
这是2014年3月份的一篇关于学校的老新闻
沈志定调研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
  来源:邵东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日   作者:匡光普  编辑:张军
  3月7日,邵东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沈志定在县政府办、教育局、国土局、人社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城区多所中小学校,对“大班额”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当天上午,沈志定一行先后走访了一完小、老二完小、镇一中、二完小、湖塘小学和五完小,现场察看各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大班额”问题的具体情况,并听取了两市镇中心学校、县教育局的情况汇报和建议意见。
  近年来,随着邵东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就读的中小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目前,县城城区共有小学7所,班级314个,在校学生27815人,平均班额88.5人;现有初中4所,班级168个,在校学生14200人,平均班额84.5人。其中两市镇三中平均班额最高,达到94.4人,全校56个班级中,有12个班级学生人数超过100人。
  沈志定指出,县城中小学校“大班额”现象由来已久,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大班额”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和讲良心、讲良知的态度,通过采取限制在县城无户籍、无房产、无职业等“三无”人员子女进城就读,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减小城乡教师待遇差别,严禁城区教师私带学生等措施和手段,制定好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争取实现2014年秋季招生初一、小一班额在80人以下,2015年城区中小学校所有班额在80人以下,2016年城区中小学校所有班额在70人以下,逐年解决好“大班额”问题。
  沈志定强调,要把解决好“大班额”问题作为对教育局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责任细分到各分管领导、城区各学校,力争整改工作不走过场,早日出实效。
  沈志定还就湖塘小学、杏园小学、昭阳小学、五完小、镇四中等学校的新建或扩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线时间 小时
只见到小学一所接一所的开工办学,咋就没见到有初级中学有新建的动向,唯一在网上看到宋家塘中学有新建的动作,但只听到声,后来也没啥动静了,难道小学毕业就不要继续了,还是初中部的学生继续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班级继续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让学生苦不堪言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迷失123 于
15:20 编辑
& &&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224.0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23%,人均用地5.6平方米。规划保留现有邵东县行政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学校和党校。到规划期末,县城将设置32所小学,18所初中,7所高中。
& && & 高中:高中学龄16-18岁,按25座/千人,每班50座,规划按5-8万人配建一所高中。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高中生22550学生,需450班。县城区共规划七所高中,分别是邵东一中、邵东三中、邵东十中、振华中学、邵东创新学校及其新校区、邵东经纬学校。在生态产业园新建邵东三中和邵东创新学校新校区,促进民办职业高中发展。县域范围实现“建设两所省级示范高中,两所市级示范高中,两所民办高中”的发展目标。两所省级示范高中分别指一中和三中,两所市级示范高中分别指新三中和十中,两所民办高中分别指邵东创新学校、邵东经纬学校。
& && & 初中:初中学龄13-15岁,按53座/千人,每班50座,规划按3-6万人配建一所初中。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初中生26670学生,需537班。原有初中保留6所,扩建4所,新建8所,规划期末初中18所。
& && & 小学:小学学龄6-12岁,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按95座/千人,每班45座。规划按0.3-3万人配建一所小学。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小学生46575人,需1054班。原有小学保留13所,扩建或异地新建12所,新建6所,合并1所,规划期末小学32所(含特殊教育学校)。
幼儿园:招收2-5岁儿童,按53座/千人;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儿童26500人,需设置公办幼儿园11所和民办幼儿园。改扩建原有公办幼儿园3所,新建8所,每所18个班,用地30亩,其他幼儿园配建在规划居住用地中。
& && && &以上文字是前几年按40万城市人口规划至2020年关于教育的远期规划部分,按现在邵东城区达到42万人的说法,应该是提前实现了的,那么首先不说学校的数量,这一点肯定是远远达不了标的,那么就以现在的学生数量来说,差距到底有多大?以规划上面所描述的城区人口达到40万的话,高中学生人数估计应有22550人,初中学生应有26670人,小学生人数应有46575人,幼儿园儿童应有26500人,把幼儿园儿童人数剔除,城区的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人数总计必须达到95795人,在现实中,城区目前的学生总人数到底离40万城区人口必备的学生总数95795人的差距还有多远???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迷失123 于
15:52 编辑
& && &目前已经统计到的邵东城区范围的高,初,小学生的大概数字是65468人,其中有三所小学,一所初中没找到数据,以平均数估计这四所学校总人数算一万人是至少有的,那么就是75468人,那么离40万城区人口所具有的高,初,小学生总人数95795人差距也就在在2万人左右,也由此推算出邵东城区人口估计在35万到38万之间吧,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推理模糊算法是否合理.
在线时间 小时
县城现在人口不过30万。
在线时间 小时
县城现在人口不过30万。
我估算应该会达到35万,统计的学生人数是实实在在的数字,高,初,小学生城区已经达到75468人,其中还不包括没上幼儿园的幼儿和正在上幼儿园的儿童,当然我在前面罗列的创新学校跟经纬学校里面数字中也包含有幼儿园学生,但是所占比例应该也不会很多,每一位学生的背后你给他加上几个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家庭有两个子女甚至三个子女的,这要看你怎么去计算了,加上六万的流动人口应该也是会有的吧,不说已经上了规模的企业邵东这么多的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工人加起来应该也不少吧
在线时间 小时
学生也不都是县城的吧?乡里的镇里的也有蛮多进城读书的 。
在线时间 小时
各地集中上马特色小镇要投千亿 发改委:不能这么干
http://news
红网论坛客户端推荐 /1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望城区分局近日发布了长沙西站(前金桥枢纽)的规划定位及近期规划建设重点。位置导航:&&&&> 正文内容
2014年邵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济总量稳步扩张。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8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9.8亿元,增长12.3%。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6.7:48.9:34.4调整为16.4:48.4:35.2,突出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产业空间进一步深化拓展。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0699元。
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努力克服&5.25&特大暴雨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成效。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9.27亿元,同比增长4.5%。圆满完成了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生猪监测、油料调查等专项调查,全力保住了&产粮大县&、&生猪产出调出大县&、&油料产出大县&这&三顶帽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0.77千公顷,总产49.22万吨,同比增长13.0%;油料播种面积15.72千公顷,总产3.52万吨;生猪出栏137.3万头,同比增长12.8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总数达264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6家、42家。&邵东流泽玉竹&被认定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乡村条件不断改善。完成9座重点小Ⅱ型病险水库和1座大型水闸除险加固,山塘清淤扩容3760口,改造河坝23座,渠道防渗加固306公里,疏浚河道173公里。完成造林面积2.7万亩,推广农机具2726台(套),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400余万元用于贫困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费1300万元,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改善。深入推进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快绿色村庄创建步伐。乡村主干道完成2668盏太阳能路灯建设。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108个,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1个,省级示范村1个,县级示范村57个,打造了一批富裕新村、和谐新村、文明新村、宜居新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提质加速。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56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4.13亿元,增长11.6%。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434.69亿元,增长15.4%;增加值120.54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29.09亿元,增长15.4%,完成增加值3.59亿元。积极推介产业发展优势,成功争创全省特色产业制造县。201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全市&四百工程&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77.42亿元,占全县的64.2%,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经验在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推广。万元GDP能耗为0.67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68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1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3.8 %。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25.71亿元,增长16.7%,完成增加值12.75亿元,增长13.5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2.18万平方米,增长17.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1.45万平方米,降低14.4%。竣工商品房73.5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50万平方米,房地产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资扩张。201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51亿元,增长29.8%,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23.23亿元,增长41.6%。5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达到652个,5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达到86个。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03个,其中新扩建项目44个,续建项目59个。重点项目开工60个,完成投资78.63亿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客运量1035万人,旅客周转量3.675亿人公里,货运量1630万吨,货物周转量9.140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37亿元,增长8.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7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10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12.76和70.87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消费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4亿元,增长12.9%。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法人企业51家。发展电子商务11565家,向市申报8家电子商务重点企业,涌现出邵东购、宝庆佬、佳玖直销等一批电商品牌。
外经外贸形势良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13亿美元,增长52.4%,其中出口2.90亿美元,增长53.1%,进口0.23亿美元,增长40.0%。新增自营进出口企业35家,总数达190家。实际利用外资0.23亿美元,增长33.5%,内资137.7亿元,增长26.0%。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69870万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4439万元,同比增长13.1%;基金预算收入38482万元,增长37.9%;上划中央收入41789万元,降低0.4%;上划省级收入13642万元,增长24.5%。全年财政总支出431906万元,增长14.0%。
金融运行积极。农村商业银行于7月30日挂牌营业,全年纳税6460万元,成为全县第一纳税大户。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并将8家商业银行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8.52亿元,增长14.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5.49亿元,增长1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3.27亿元,增长22.9%。存贷比为49.6%,比去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八、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74个,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5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51亿元。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亿元,其中科研三项经费投入0.0113亿元。专利申请248件,授权专利166件,成功创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
教育事业成效明显。各类民办学校3所,在校学生912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大,建设合格学校22所;高考再获丰收,一本上线率13.5%,本科上线率60%。
九、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5.557亿元,全县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8%和97%,有线电视用户8.5万户。为976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42.3万册,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1800场次。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2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个,拥有床位数3689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1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00人,注册护士1340人。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新农合参合率97.17%,补偿参合农民费用3.9亿元,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体育场3个。全县全面健身运动参加人数80万人,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20项,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0个。新建体育场地3万平方米,完成农民健身工程55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邵东被评为&全国柔力球之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总数控制较好。年末全县人口总数为133.5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2.2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42.99万人,农村人口为49.21万人。低生育水平得以稳定,人口出生率10.41&,计划生育率82.9%,继续获评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04元,增长1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3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1元,增长13.0%。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 。全县15个责任单位的24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成效明显。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之内,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846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分别提高到330元/月、165元/月,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220元/月。建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4个,解决1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六打六治&行动,突出矿山、烟花爆竹、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关闭14家小煤矿和1家石膏矿,引导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县城经营门店有序退出,大力整治工业品市场消防隐患,从严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0起,下降7.0%;死亡人数7人,下降41.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0人,下降42.3%;工矿商贸企业生产事故死亡人数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5起,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4人。
十一、资源和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编制下发全县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方案,扎实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关停落后产能及粗加工类企业39家,查处非法洗涤企业10家、非法青瓦窑41座。高度重视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出台并严格执行全面禁止中小型水库投肥养鱼的规定,加强水源监测,确保全县人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为抓手,坚持建管并重,文明县城建设取得新成效。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运作,新增3所垃圾中转站和2座公厕。组建了县渣土管理办公室,成立了7家专业渣土运输公司,开展了&三无车辆&集中整治行动,县城渣土运输秩序逐步规范。大力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门前三包&工作重心下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府批复同意邵东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县城规划修编报告通过省住建厅专家论证。完成了廉桥、黑田铺、佘田桥、火厂坪4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佘田桥省级风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县规委会审议批准桐江风光带规划实施。编制完成了县城防洪排涝规划和暴雨强度公式。强力推进&控违拆违&工作。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6.63%,我县被推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的生产总值以邵阳市统计局审核下算的数据为准。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一篇:[ 04-16 ]
下一篇:[ 04-16 ]
相关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C)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邵阳(湖南省省辖市)_百度百科
?湖南省省辖市
(湖南省省辖市)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邵阳,史称“”。隶属于,位于湘中偏西南,上游;东与为邻,南与和接壤,西与地区交界,北与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5年总人口821.37万人。2015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7亿元。[1]
邵阳有与湘黔、相接,沪昆高速、横贯东西,二广高速、纵贯南北。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等。西有、南有和—等,北有--,主体在。
邵阳建制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
初,始置昭陵县。
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
太康元年(280年),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崇宁五年(1106年),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赵昀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
初设宝庆、武冈二府,后降武冈为州。
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
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年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年2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10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3]
邵阳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8个街道、94个镇、81个乡、2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大祥区城北路东面6号。[1]
邵阳市行政区划列表行政区
人口(万)
行政代码街道
137km?27422001汽车站街道430502    4215km?31422000城南乡430503  2484km?8422007状元洲街道430511  231776km?124422800两市镇430521  1791763km?76422900酿溪镇430522  1141997km?99422100塘渡口镇430523  12102871km?113422200桃洪镇43052461412(2)2184km?81422300洞口镇43052561012(3)2899km?36422600长铺镇4305272619(14)
2620km?26422500儒林镇430529  651532km?78422400迎春亭街道430581  89合计
邵阳地理环境
邵阳位置境域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上游;东与为邻,南与和地区接壤,西与地区交界,北与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9.8%。[3]
邵阳地形地貌
邵阳市属江南丘陵大地形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大体是“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东南、西南、西北三面环山,南岭山脉最西端之越城岭绵亘南境,雪峰山脉耸峙西、北,中、东部为衡邵丘陵盆地,顺势向中、东部倾斜,呈向东北敞口的筲箕形。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西部雪峰山脉、系云贵高原的东缘,东、中部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丘陵起伏,平原镶嵌其中,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地貌。根据地形的差异,大致可分成四大地形区。[5]
邵阳气候特征
邵阳市地处亚热带,属典型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全市年平均气温16.1-17.1℃,市境内全年日照时数为小时。[6]
西有、南有和、、,北有--,主体在。
东部的邵东县是,北有跨越邵东县-双峰县的,天龙山-猪婆山之间的是群山环境,南有南部皇帝岭林场为代表的较大的山。
邵阳县南部是越城岭,东南部是越城岭山脉的余脉。新宁县的南部是之一的主体所在,有著名的景区。
城在雪峰山和八十里交界处,因为山上有山,觉得不突出罢了。西南部的主体在,1979年成立,全国知名。
邵阳市境内溪河密布,有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条,分属、、与四大水系,主要是水系。资江干流两源逶迤,支派纵横,自西南向东北呈“Y”字型流贯全境,流域面积遍及市辖9县3区。巫水源出城步,横贯绥宁,西入沅江,为境内西南部的主要水道。[3]
资江及其支流流经市区,把市区一分为三,因此后来划分为三个区。
邵阳自然资源
邵阳植物资源
邵阳市位于南岭山脉、雪峰山脉与云贵高原余脉三大植物区系交会地带,是湖南四大林区之一。截至2013年,邵阳市高等植物有245科,792属,2826种。其中用材林树种210种,以、和用材林为大宗。经济林树种432种,、、、、、、、等成片分布。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60种,一级保护的银杉,二级保护的资源、、、、、、、等。[3]
邵阳动物资源
截至2013年,邵阳市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分属5纲,33目
,102科。受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等36种。已建立绥宁黄桑、武冈云山、新宁舜皇山和紫云、万峰山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一批县级自然保护区。[3]
邵阳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邵阳市境内已发现的矿藏有、、、、、、、、、、、、、优质等74种。矿藏地有644处,其中大型矿床23处,中型矿床33处,小型矿床61处。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品位高。石膏矿远景储量4.4亿吨,工业储量1.229亿吨,储量、产量均居全省各地州市前列,邵东县是全国八大石膏矿产地之一。煤矿工业储量1.417亿吨,远景储量1.447亿吨。金属矿藏比较集中地分布于隆回、新邵、邵东、新宁等县。[3]
邵阳水能资源
邵阳市境内河川水系发育,水域面积为111.9万亩,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8.3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157.4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2749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4.7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68.77万千瓦。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城步、绥宁等山区县。[3]
邵阳人口民族
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邵阳市总人口为678.68万人。[7]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邵阳市常住人口为7071741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50605户,家庭户人口为691391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4人;男性人口为3671023人,女性人口为340071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12664人;15-64岁人口为4862468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6609人。
2013年,邵阳市总人口805.94万人,比2012年增加3.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2.63万人,女性人口383.31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306.58万人和499.3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8.04%,比2012年提高1.98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83.0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3%。全市常住人口720.04万人。年内出生人口11.84万人,出生率12.44‰,死亡人口5.5万人,死亡率6.15‰,自然增长率6.29‰。[8]
2015年,邵阳市户籍总人口821.37万人,比2014年增加2.39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26.1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9.61万人,女性人口346.56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304.63万人和421.5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1.95%,比2014年提高2.03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76.2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5%。年内出生人口10.94万人,出生率13.32‰,死亡人口3.14万人,死亡率3.82‰,自然增长率9.5‰。[9]
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截至2013年,邵阳市汉族占94.06%,除外,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达39.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4%。
截至2013年,邵阳的、、、4个少数民族,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其中苗族有30.6825万人,瑶族31665人;回族29126人,侗族22203人。其他3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有、、;100人以上的有、、、、、;10人以上的、、、、、、、、、、;1人以上的有毛南族、仡佬族、畲族、普米族、基诺族、景颇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纳西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罗斯族。[7]
邵阳经济发展
2013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0.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4.89亿元,比2012年增长2.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1.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5.6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8%。[8]
2014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1.61亿元,2013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4.61亿元,比2013年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2.22亿元,比2013年增长11.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4.78亿元,比2013年增长13.6%。[10]
2015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87亿元,比2014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9.39亿元,比2014年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8.05亿元,比2014年增长8.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79.56亿元,比2014年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19100元,比2014年增长9.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80.83亿元,比2014年增长9.2%,占GDP的比重为63.5%。[9]
邵阳第一产业
2014年,邵阳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46亿元,比2013年增长4.8%。种植业完成产值215.18亿元,比2013年增长3.8%,粮食产量达到321.14万吨,比2013年增长2.9%,油料总产量16.07万吨,比2013年增长4.6%,烟叶产量1.41万吨,比2013年减少3.0%,水果总产量77.90万吨,比2013年增长3.7%。畜牧业完成产值143.71亿元,比2013年增长5.9%,年内出栏生猪984.66万头,比2013年增长3.0%,牛出栏35.37万头,比2013年增加15.0%,羊出栏49.51万头,比2013年增加8.5%。肉类总产量81.56万吨,比2013年增长4%,禽蛋产量1.84万吨,比2013年增长2.0%,牛奶产量4.58万吨,比2013年增长7.2%。林业完成产值16.72亿元,比2013年增长7%。渔业完成产值11.34亿元,比2013年增长6.3%,水产品总产量10.60万吨,比2013年增长3.4%。[10]
2014年,邵阳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6万亩,新增1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4321家,实现销售收入423.53亿元,比2013年增长18.40%,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41家,比2013年增加12家。新增国家五星级农庄1家、农业产业化企业20家、农产品基地9.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310.57千公顷,比2013年增长8.5%,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3.57%。[10]
2015年,邵阳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17亿元,比2014年增长3.8%。种植业完成产值240.08亿元,比2014年增长3.5%,粮食产量达到326.40万吨,比2014年增长1.6%,油料总产量17.37万吨,比2014年增长8.1%,烟叶产量1.13万吨,比2014年减少21.3%,水果总产量82.13万吨,比2014年增长5.4%。畜牧业完成产值145.38亿元,比2014年增长5.9%,年内出栏生猪965.34万头,比2014年下降1.1%,牛出栏37.09万头,比2014年增加4.9%,羊出栏55.65万头,比2014年增加12.4%。肉类总产量81.54万吨,与2014年持平,禽蛋产量1.88万吨,比2014年增长2.5%,牛奶产量4.92万吨,比2014年增长7.3%。林业完成产值17.81亿元,比2014年增长6.9%。渔业完成产值12.91亿元,比2014年增长4.9%,水产品总产量10.7万吨,比2014年增长0.9%。[9]
2015年,邵阳市粮食播种面积897.17万亩,稳定在9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3.32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5227家,实现销售收入410.74亿元,比2014年增长17.2%,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龙头企业39家,增加建成油茶、奶业、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45万亩,创建省部级畜禽渔标准化示范场53个。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319.56千公顷,比2014年增长2.9%,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1.2%。[9]
邵阳第二产业
2014年,邵阳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07.1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税金21.36亿元,比2013年减少2.1%;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05家,比2013年增加36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3家,过10亿元企业11家,过5亿元60家;工业招商引资完成142.12亿元,比2013年增长14.4%;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5.4%;全社会用电量69.21亿度,比2013年增长2.5%,其中工业用电量39.90亿度,比2013年增长4.5%。[10]
2014年,邵阳市全部工业总产值比2013年增长14.8%,其中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产值比2013年增长14.7%。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3年增长11.6%,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比2013年增长7.8%,股份制企业比2013年增长12.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比2013年增长19.1%;大中型企业比2013年增长7.8%;轻工业增长15.7%,重工业比2013年增长8.6%;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3年增长12.5%;省级重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3年增长12.5%。[10]
2014年,邵阳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1.25亿元,比2013年减少0.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67亿元,比2013年增长17.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14亿元,比2013年增长4.3%,汽车制造业14.05亿元,比2013年下降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4.31亿元,比2013年增长27.1%,农副食品加工业37.64亿元,比2013年增长15.5%。[10]
2015年,邵阳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27.90亿元,比2014年增长9.1%;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62家,比2014年增加57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4家,过10亿元企业15家,过5亿元企业65家;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232.5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5.5%,比2014年提高7.8个百分点。[9]
2015年,邵阳市全部工业总产值比2014年增长11.6%,其中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产值比2014年增长11.4%。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9.7%,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9.3%,股份制企业比2014年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比2014年增长8.4%;大中型企业比2014年增长4.9%;轻工业比2014年增长13.1%,重工业比2014年增长8.6%;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10.7%;省级重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11.53%。
2015年,邵阳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0.91亿元,比2014年增长13.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85亿元,比2014年增长14.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65亿元,比2014年增长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1.45亿元,比2014年增长20.8%,农副食品加工业39.72亿元,比2014年增长9.9%。[9]
2015年,邵阳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02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552.62亿元,比2014年增长2.3%,完成总产值294.28亿元,比2014年增长9.4%,期末从业人员99321人,比2014年增加322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792人,比2014年增加1729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57.8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7%,竣工面积1159.2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3.9%。[9]
邵阳第三产业
2013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1.87亿元,比2012年增长14.0%。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4.1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3%,其中城区130.2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乡村实现零售额57.73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79.87亿元,比2012年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99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8]
2015年,邵阳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479.06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4.2%,竣工面积232.20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11.2%,销售面积332.25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13.4%,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54.83万平方米,比2014年下降15.7%,住宅销售面积307.06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长12.8%,住宅每平方米均价2701元,比2014年下降8.9%。[9]
2015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5.5亿元,比2014增长12.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288.9亿元,增长23.6%。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实现零售额267.9亿元,比2014增长22.5%,城区233.6亿元,比2014增长21.7%,乡村实现零售额21.0亿元,比2014增长39.2%;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71.0亿元,比2014增长23.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89亿元,比2014增长30.7%。[9]
2015年,邵阳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到774家,比2014年增加73家,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零售额比2014年增长38.2%,服装和针纺织品类比2014年增长39.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2014年增长31.2%,书报杂志类比2014年增长19.5%,金银珠宝类比2014年增长94.4%,汽车类比2014年增长27.3%。[9]
2015年,邵阳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比2014年增长19.4%。接待国内旅游者2697.67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1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9.56亿元,比2014年增长19.5%;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9万人次,比2014年减少16.8%,其中外国人0.42万人次,比2014年减少29%,旅游外汇收入669.98万美元,比2014年减少5.4%。[9]
邵阳社会事业
邵阳社会保障
2013年,邵阳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7.5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2.2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6.5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9万人,比2012年增加0.0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52.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4.4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8.5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为33.6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0.8万人。[8]
2014年,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万人,为省定任务的100%,农村公路建设642.4千米,农村危房改造16164户,为省定任务的161.6%。城市、农村低保月救助标准分别达330元和165元,比2013年提高35.5%和48.9%,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288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农民人数623万人,比2013年增加8.4万人,参合率到达98.3%;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9.3%。[10]
2015年,邵阳市2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96.92公里;新增城镇就业50591人;农村危房改造22900户;农垦危房改造963户;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04人;建设社区矫正中心6个;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706户;行政村配电网改造60个行政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农民人数627.14万人,比2014年增加4.1万人,参合率达到98.5%,比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低保覆盖率达到9.3%,与2014年持平。[9]
邵阳教育事业
2013年,邵阳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81万人,比2012年增长5.2%,在校生2.71万人,毕业生0.8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34万人,比2012年下降4.5%,在校生6.71万人,毕业生2.4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11万人,比2012年下降1.9%,在校生11.56万人,毕业生3.37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20.88万人,比2012年下降3.8%,在校生88.12万人,毕业生17.6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2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2万人,比2012年增长9.2%。各类民办学校60所,在校学生7.1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8]
截至2014年,邵阳市有高中89所,职高23所,初中351所,小学2584所,教师进修学校13所等。其中市直学校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女职学校、九中、十中、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四中、十七中、特校、资江小学、汇江小学、邵师附小、武师附小、蓓蕾幼园、教育学院、邵阳电大、邵阳师范、武冈师范、工业学校。[11]
2015年,邵阳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84万人,与2014年持平,在校生2.82万人,毕业生0.7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4万人,比2014年增长7.5%,在校生7.13万人,毕业生2.4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21万人,比2014年增长4.2%,在校生12.04万人,毕业生3.85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19.71万人,比2014年增长1.7%,在校生89.96万人,毕业生18.35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22万人,比2014年增长7.4%。各类民办学校89所,在校学生9.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9]
邵阳科技事业
截至2015年,邵阳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达到335家,比2014年增加56家,其中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59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840亿元,比2014年增长27.1%。专利申请量2334件,比2014年增加677件,比2014年增长40.9%,其中发明专利338件,比2014年增长29.3%,专利授权量1518件,比2014年增长53.6%。签订技术合同60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6亿元。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8170万元,比2014年增长19.4%。[9]
邵阳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邵阳市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纪念馆9个。有线电视用户68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占GDP的4.52%。祁剧演员肖笑波荣获戏剧表演国家最高奖项梅花奖。完成“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活动和“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计划1025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9750场。成功举办邵阳市第三届艺术节。完成1569个行政村广播“村村响”,10309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9]
邵阳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邵阳市共有卫生机构1137个,比2014年增加64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296个,拥有床位总数3.3万张,比2014年增长10%,卫生技术人员2.91万人,比2014年增长7.4%,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万人,比2014年增长7.1%,注册护士1.1万人,比2014年增长11.1%。[9]
邵阳体育事业
截至2015年,邵阳市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160余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130万人次,建成体育健身工程400套、室外健身路径工程848个,邵阳健儿在省以上竞赛中获金牌72块,其中国家级金牌13块。[9]
邵阳文化艺术
邵阳流传最广的地方戏剧为祁剧。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永州、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话。[12]
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称为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20世纪50年代命名为“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13]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邵阳隆回滩头镇。隆回滩头年画形成于唐朝李世民时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最后一代传人高腊梅创作了29个年画版本,其中有一版本《老鼠娶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此画大英博物馆亦有收藏。2002年,滩头年画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第一批项目。2006年6月,滩头年画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
邵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刘事青
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典维
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国利
邵阳市副市长:李万千
邵阳市副市长:陈优秀
邵阳市副市长:赵为济
邵阳市副市长:李志雄
邵阳市副市长:谭学军[16]
明清之际,宝庆府城依资江黄金水道和数条驿道而成为
水陆要冲,湘中重镇;民国时期,湘黔公路干线贯穿境内,邵阳县城成为东南与西南商品物资转运枢纽。而今,娄邵铁路连接湘黔铁路干线,经娄底、株洲、长沙而达全国各地。公路有320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连南北,省道、县道、乡道及专用公路在境内经纬交织,通车里程达5839千米。[3]
2015年,怀邵衡铁路开工建设,娄邵铁路扩改竣工并开行高铁,沪昆高铁邵阳段通车。洞新、怀通、娄新、邵坪4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安邵、武靖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2005.64千米,增长0.6%,其中等级公路17508.44千米,增长1.1%,高速公路508千米,增长20.2%。[9]
邵阳旅游景点
新邵白水洞 白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湘中新邵县境内,核心景区在严塘镇白水村。风景区景点有480多处,一级景点30处,省、市重点保护文物8处。自然景观有“高峡平湖”、“流泉飞瀑”、“地下溶洞群”、“一线天”、“洞天门”、“白龙洞”等。人文景观有寺院、宗祠、牌坊、古墓葬、名人故居等,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抗日战争遗址和李臣典、刘策成、廖耀湘、李文、李公望等名人故居。[17]
新邵白水洞
城步南山 城步南山牧场位于城步县城西南80千米处,景区位于雪峰山脉南段,绵延40余千米,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她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760米,上有48坪,48溪。
隆回花瑶 崇木凼村位于虎形山瑶族乡,村寨内有成片的千年古树林和上百座瑶族民居木楼群,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沈姓迁居此处第二代先祖的住房,为四扇三间,每扇只三柱落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历经200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有古树群、将军印、狐仙迎客、金龟下蛋、土匪窝、木鱼石、天眼石等数十处景点。[18]
绥宁黄桑 黄桑自然保护区位于绥宁县西南部,南北长2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9.5公里,有森林面积25.5万亩,其中原始次生林23.5万亩。黄桑风景区,可游览的有大门洞水库、曲幽谷、六鹅洞瀑布、九溪冲、鸳鸯岛、上堡古国、铁杉林、牛坡头等。铝药材有灵芝、天麻、党参、岩耳等。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就有十多种。有被称为“百兽之王”的华南虎,有能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麝香;有“鹰咀龟”,有红腹锦鸡等罕见的珍禽。[19]
武冈云山 云山,湘西南名山,属雪峰山余脉。位于武冈市城南5公里处,东西绵延数十里,毗连着武冈、新宁、城步三县疆界。最高峰海拔1372.5米,年平均气温15℃。云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明,1982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92年9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20]
新宁崀山 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境内,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18处风景小区,已发现和命名的重要景点有500余处,有三大溶洞和一个原始森林,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21]
隆回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坐落在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弯村之沙洲上。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单檐悬山顶,盖小青瓦。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右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二楼为读书楼,正中三间为讲堂,两梢间为书房。[22]
邵阳著名人物
李自健 李自健,中国旅美著名油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包括《山妹》、《孕》、《乡土系列》、《红花被系列》、《流浪人系列》、《母女系列》、《西藏系列》、《台湾乡土旧情系列》、《南亚风情系列》以及大型历史画《1937南京大屠杀》等自选创作一百余幅。[23]
魏源 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著作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24]
贺绿汀 贺绿汀原名贺楷,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著作已编辑出版的有《贺绿汀独唱歌曲集》、《贺绿汀歌曲选》、《贺绿汀合唱曲集》、《贺绿汀钢琴曲集》、《管弦乐六首》、《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一、二)、《贺绿汀作品精选》(音带二盒)。[25]
马少侨 曾任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邵阳诗词协会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其学术成果专著有《邵阳历史钩沉》、《楚辞新证》。诗词专集有《马少侨诗词选》和《马少侨诗词续选》。[26]
魏光焘 ,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抚、云贵总督、陕甘总督,后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实施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为开启近代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著有《慎微堂诗稿》、《文稿》、《新疆志略十四年》等,未梓,均毁于兵。有自传体《湖山老人述略》1卷,载民国《邵阳魏氏族谱》卷首。[27]
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爱国将领。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曾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28]
袁也烈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中共海军党委常委、海军党的监委副书记、海军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在黄埔军校中锻炼成长》、《八一的枪声》(收录于星火燎原普及本之八一的枪声)、《回忆八一南昌起义》、《龙州起义与俞作豫烈士》、《苦战七千里》、《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第六年战斗总结》、《我的历史传略》等。[29]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千数头条[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新浪湖南[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浪湖南[引用日期]
.邵阳市统计局网站[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教育局[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红网[引用日期]
.潇湘晨报网[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湖南在线.[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邵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邵东县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